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12:文言文(课外+课外)对比阅读练习
宓除「真题实战练J
一、(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阅读两则文言,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孙兴公①为庾公②参军,共游白石山,卫君长③在坐。孙曰:“此子神情都不关山水,而能作文。”庾
公日:“卫风韵虽不及卿蒋人,倾倒处④亦不近。”孙遂沐浴⑤此言。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
【注释】①孙兴公:孙绰。②庾公:庾亮。③卫君长:卫永,字君长。④倾倒处:令人佩服的地方。⑤
沐浴:沉浸其中并反复品味。
乙
苏峻既至石头①,百僚奔散,唯侍中钟雅独在帝侧。再谓钟日:“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
君性亮直,必不容于寇仇。何不用随时之宜,而坐待其弊②邪?"钟日:“国乱不能匡③,君危不能济,而
各逊遁以求免,吾惧董狐④将执耳而进矣!”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注释】①苏峻既至石头:指苏峻起兵谋反。石头,南京城。②弊:通"毙",死。③匡:保护。④董狐:
春秋时晋国的史官,以记事于史籍时不加隐讳、秉笔直书著名。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卫风韵虽不及卿道人(表示尊敬)/投道渤海之尾(众多)
B.倾倒处亦不近(平凡,一般)/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
C.事谓钟曰(有时)/尊王命急宣(有人)
D.执简而进矣(选拔)/简拔以遗陛下(选拔)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此子神情都不关山水,而能作文。
(2)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
3.结合甲乙两文的中心意思分别写一句勉励自己的话。
结合甲文:__________
结合乙文:___________
4.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沐浴"一词,表明孙兴公并不认可庾亮对卫君长的评价。
B.甲文"孙兴公为/庾公参军"与乙文"苏峻既/至石头”两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是对的。
C.乙文出自《世说新语•方正》,这里意在表明董狐是“方正"之人。
D.甲乙两文都在叙述过程中通过对话来展现人物的精神品格,语言简练传神。
【答案】1.B2.(1)这个人的神情完全不关注山水,却能够写文章。
(2)看到可行就前进,知道困难就后退,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
3.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且虚心接受他人的评价。在国家危难之际,要勇于担当,坚守
正义,不做逃兵。4.D
【解析】L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A.各位/"之于"的合音;
B.有人/有时;
D."执简而进矣"中"简"是"竹简";
故选Bo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1)"子":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此指卫君长。“都J完全。"关J关注。"作J写作。"文J文章。
(2)“见":看见,看到。"可":适宜,可行。"知":知晓,明白。"道":道理,法则。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由甲文“卫风韵虽不及卿诸人,倾倒处亦不近"可知,在甲文中,孙绰认为卫君长不关注山水却能作文,而庾
公则指出卫君长虽风韵不及他人,但也有令人佩服之处。这启示我们,在与人交往中,不能只看到别人的
不足,要善于发现其优点和长处。由甲文"孙遂沐浴此言〃可知,当他人对我们作出评价时,哪怕与自己的看
法不同,也应保持虚心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就像孙绰沉浸并品味庾公的话一样。
由乙文"国乱不能匡,君危不能济,而各逊遁以求免,吾惧董狐将执简而进矣"可知,苏峻谋反,百官奔散,
而钟雅却独在帝侧。他认为在国家混乱、君主危险的时候,不能只想着逃避以求自保。这告诫我们,在面
临重大困难和危险时,不能退缩逃避,要有担当精神。
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沐浴"指"沉浸其中并反复品味”,表明孙兴公非常认可并深受庾亮对卫君长的评价,在细细品味;
B.句意:孙绰担任庾亮的参军时。甲文"孙兴公"是主语,应与后面内容断开,故应划分为:孙兴公为/庾公
参军;乙文"苏峻"是主语,应与后面内容断开,故应划分为:苏峻/既至石头;
C.乙文出自《世说新语•方正》,这里的“方正”是指钟雅的正直品格,而不是指董狐;
故选D。
【点睛】参考译文:
【甲】孙绰担任庾亮的参军时,一起游览白石山,卫永也在座。孙绰说:"这个人的神情完全不关注山水,
却能够写文章。"庾亮说:"卫永的风度韵味虽然比不上你们各位,但令人佩服的地方也不一般。"孙绰于是
反复咀嚼这话,深深体味。
【乙】苏峻已经到达石头城,百官都奔逃离散,只有侍中钟雅独自在皇帝身旁。有人对钟雅说:"看到可行
就前进,知道困难就后退,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您性情正直坦率,必定不会被仇敌所容。为什么不根据
当前的形势随机应变,却坐等被杀呢?"钟雅说:"国家混乱不能保护,君主危险不能救助,却各自退避以求
免祸,我怕董狐将要拿着竹简(史书)前来记载了!"
二、(2023•四川德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后面小题
康熙七年①六月十七日戌刻②,地大震。余适客稷下③,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
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
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
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
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蒲松龄《地震》)
注释:①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②戌刻:晚七时至九时。③稷下:地名,现临淄。
链接文本:
烽烽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萃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
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一《后汉书•张衡传》)
5.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
B.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
C.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
D.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相顾失色顾野有麦场(《狼》)
B.坐地上,随地转侧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C.某家楼台南北曷向虽千里不敢易也(《唐雎不辱使命》)
D.此禀非常之奇变也其禀不知马也(《马说》)
7.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准确记载了一次地震发生的时间,作者当时所处位置和正在做的事情。
B.文章生动描述了地震发生时候的景象,还表现了人们面临未知危险的恐慌。
C.《诗经》中描述了当时的地震令山川河流都发生了极其明显的变化的情景。
D.从《后汉书》可知,从验证陇西地震之后开始设立史官对地震进行预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答案】5.C6.B7.D8..(1)译文:河水翻腾出河岸一丈多远,全城都是鸡鸣狗叫的声音。
过了一个多时辰,才开始稍稍安定下来。(2)译文:每次从藏书的人家里借书,(我)都亲自动手用笔抄录,
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解析】5.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
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
句”的现象。
句意:过了好久,才醒悟过来是地震,急忙冲出屋子。只见外面的楼阁房屋,一会儿斜倒在地上,一会儿
又直立起来。
"久之"表时间,单独断开。"方知地震"句意完整,单独断开。"见"是动词,与前面断开。"仆而复起"表意完
整,单独断开。
故可断句为: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
故选Co
6.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A.顾:都是动词,"看”的意思;
B.转:动词,颠簸/量词,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
C.易:都是动词,"交换"的意思;
D.真:都是副词,"真的"的意思;
故选B。
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有误。"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句意是: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
震发生的方位。由“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可知选项中“设立史官对地震进行预测”表述
有误。
故选D。
8.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
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册h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
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1)倾泼:翻腾。逾:过了、超过。始:才。
(2)假借:借。手:动手。自:亲自。笔:用笔。录:抄录。计:计算。还:归还。
【点睛】参考译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发生了大地震。当时,我在稷下做客,正和表兄李笃之在灯下喝酒。忽然听见
有种像打雷一样的声音,从东南方向过来,向西北方向滚去。大家都很惊骇诧异,不知是什么缘故。不一
会儿,只见桌子摇晃起来,酒杯翻倒;屋梁房柱,发出一片咔咔的断裂声。众人大惊失色,面面相觑。过
了好久,才醒悟过来是地震,急忙冲出屋子。只见外面的楼阁房屋,一会儿斜倒在地上,一会儿又直立起
来;墙倒屋塌的声音,混合着孩子号哭的声音,一片鼎沸。
人头晕得站不住,只能坐在地上,随着地面颠簸。河水翻腾出岸边一丈多远;鸡叫狗吠,全城大乱。过了
一个时辰,才稍微安定下来。再看大街上,男男女女,都光着身子聚在一起,争相讲着刚才的事情,都忘
了没穿衣服。后来,听说这次地震时,某处有口水井井筒倾斜了,不能再打水;某家楼台南北掉了个方向;
栖霞山裂了道缝;沂水陷下了一个有几亩大的地穴。这真是少有的奇异灾变啊!
链接文本:
雷电轰鸣又闪亮,天不安来地不宁。江河条条如沸腾,山峰座座尽坍崩。高岸竟然成深谷,深谷却又变高
峰。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曾经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
城的学者都奇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
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三、(2023•山东青岛•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
蔡义,河内人也。以明经①事大将军幕府。家贫,常步行,资礼不逮②众门下,好事者相合为义买犊车,
令枣之,不用。
久之,上诏求能为《诗》者,征义待诏,久不得见。义上疏目:“臣山东草野之人,行能堂所比,容
貌不及众,然而不弃人伦者,窃以闻道f•先师,自托于经术也。愿赐清闲冬所,得尽精思于前。”上召见
义,令说《诗》。上甚说之.擢③为光禄大夫、给事中,进授昭帝。数岁,拜为少府,迁御史大夫,代杨敞
为丞相,封阳平侯。
(取材于《汉书》)
【乙】
吴悌,字思诚,金溪人。嘉靖十一年进士。征授御史。尝出京视两淮盐政,海溢,没民舍,悌先赈之
而后奏闻。按©河南,伊王典模⑤骄横,惮悌,遗干称为友。悌报日:“殿下,天子亲藩,非悌所敢友。悌,
天子宪臣,非殿下所得友。”伊王愈惮之。
夏言⑥当国,与悌乡里。悌尝冷言,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言问若故,徐日:“俟谈毕,
吾以政请。”言为之改容。
(取材于《明史》)
[注]①明经:通晓经书的解说。②逮:及,达到。③擢:选拔,提拔。④按:巡行,巡视。⑤典模:明
朝第七代伊王。⑥夏言:明朝政治家。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E碗的一项是()
A.令乘之乘:乘坐
B.行能亡所比亡:逃跑
C.遗节称为友书:书信
D.悌尝谒言谒:拜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
B.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
C.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
D.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
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窃以闻道于先师所欲有甚于生者
B.愿赐清闲之所水陆草木之花
C.言问基故安陵君不许寡人
D.言为之改容为人谋而不忠乎
12.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亚做的一项是()
A.甲文中蔡义供职大将军幕府时,家境贫寒,却不使用别人为他买的牛车。
B.甲文中蔡义上疏皇帝,希望能把自己关于经书的精细思考全部奉献出来。
C.乙文中吴悌出京巡视两淮盐政,遇海水淹没民舍,他先赈济灾民后奏报朝廷。
D.乙文中典横想与吴悌为友是因看重他的才能,吴悌不愿与他为友是因惧怕他。
1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召见义,令说《诗》。
(2)俟谈毕,吾以政请。
【答案】9.B10.C11.B12.D13.(1)皇上召见蔡义,让他讲论《诗经》。
(2)等他们谈完后,我再请教为政之道。
【解析】9.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B.句意:德行才智没有什么可以和别人相比之处。亡:同"无",没有;
故选B。
10.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
句意为:众人看见新服宫袍,争着上前赞誉他,我却站着不进去。
"竞前誉之"点明"众见言新服宫袍”后的行为,"悌却立不进"点明吴悌的行为;
故断为: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
故选Co
1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向/比;
B.均译为:的;
C.代词,他/加强语气的助词;
D.被/替;
故选Bo
1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D.有误,根据乙文中"惮悌,遗书称为友"可知,典横想与吴悌为友是因惧怕他;
故选D。
1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上,皇上;令,让。
②中重点词语有:俟,等到;毕,完。
【点睛】参考译文:
【甲】蔡义是河内人。因为通晓经书的解说供职大将军幕府。家里很穷,经常步行。钱财礼品比不上其他
人,众门下中有好事的人凑钱给蔡义买了一辆牛车,让他乘坐,他不用。
过了很久,皇帝下诏寻求能精通《韩诗》的人,征召蔡义待诏,很久没能进见皇帝。蔡义上疏说:"我是山
东田野的平民,德行才智没有什么可以和别人相比之处,容貌也赶不上众人,但却没有抛弃人伦,是因为
我私下向先师学习了道义,托身于经术。希望陛下赐给清静安闲之处,得以把关于经义的精细思考全部奉
献出来。"皇上召见蔡义,让他讲论《诗经》,皇上听了很满意,提拔他为光禄大夫、给事中,进宫教授汉昭
帝。几年后,被任命为少府,又迁升御史大夫,代替杨敞为丞相,封阳平侯。
【乙】吴悌,字思诚,是金溪人。嘉靖十一年考入进士。征为授御史。曾经出京视察两淮的盐政,海水满
溢,淹没了民舍,吴悌先救济他们然后再启奏。巡行河南,伊王典横骄傲蛮横,忌惮吴悌,送了书信书称
吴悌为朋友。吴悌回信说:"殿下,是天子亲藩,不是吴悌所敢称为朋友的。吴悌是天子宪臣,不是殿下所
得的朋友。"伊王更加忌惮他。
夏言治理国家,和吴悌是同乡。吴悌曾经拜见他说,众人看见新服宫袍,争着上前赞誉他,吴悌却站着不
进去。夏言问他什么原因,吴悌慢慢的说:"等他们谈完后,我再请教为政之道。"夏言听了被他的话改变了
神色。
四、(2023•吉林长春•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
其沸也或炙①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
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节选自韩愈《送孟东野序》)
[材料二]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②,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土之蕴其所有®而不
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
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④,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
穷者而后工也。
(节选自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注释】①炙:烧煮。②穷:困厄,处于困境。③蕴其所有:有才华、有抱负。④兴于怨刺:写诗来抒
发他们的怨恨。
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己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16.以苏轼的经历和创作为例,写出你对上面任一材料的理解。
【答案】14.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15.大概是由于世上所流传的诗歌,多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笔下吧。16.苏轼的经历:苏轼一生宦海
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
中,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
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中有充分的体现。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
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
示例:[材料一]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论述"物不平则鸣〃的道理。从草木、水受外力的激动而发出声音,论及
人的言论、歌、哭,都是因为有所不平的缘故。文章运用起兴的手法,从“物不平则鸣"写到"人不平则鸣"
的道理。
【解析】14.本题考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和句意来划分。
句意:人的语言也同样如此,往往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才发言,人们唱歌是为了寄托情,人们哭泣是因为
有所怀恋。
“人之于言也亦然人",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此处断开;“有不得已者而后言"描述上句"如此"的的具体情形,
此处断开;"其歌也有思其"是举例说明人们发言的原因,故此处断开。
故断为: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15.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果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
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份补充完整。重点词语:
盖:大概;传:流传;穷:困厄,处于困境。
1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苏轼的经历和创作。苏轼的一生起起伏伏,仕途坎坷,他几经跌宕,被迫被贬为监察御史,并流放岭南但
他心胸宽广,面对逆境泰然处之,仍然保持着对文学和艺术的热情,他在这段流亡岁月中写下《江城子》
一词,表现了他对故乡的热爱。创作了大量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文学作品,这些成就的取得和她不停遭
贬谪,身心得到磨炼息息相关。
根据选文"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可知,论述"物不平则鸣”的道理;根据"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
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可知,从草木、水、金
属石器等受外力的作用而发出声音;根据"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可知,由大自然的一些事物论及人的言论、歌、哭,都是因为有所不平的缘故;“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
有弗平者乎"可知,得出结论:凡是从口中发出而成为声音的,大概都有其不能平静的原因。
示例:
[材料一]这是韩愈为孟郊去江南就任漂阳县尉而作的一篇赠序。全文主要针对孟郊"善鸣"而终生困顿的遭
遇进行论述,作者表面上说这是由天意决定的,实则是一种委婉其辞的含蓄表达,是指斥当时的社会和统
治者不重视人才,而不是在宣扬迷信。文章运用起兴的手法,形象生动的从“物不平则鸣"写到"人不平则鸣”
的道理。
【点睛】参考译文:
[材料一]:一般说来各种事物处在不平静的时候就会发出声音:草木本来没有声音,风摇动它就发出声响。
水本来没有声音,风震荡它就发出声响。水浪腾涌,或是有东西在阻遏水势;水流湍急,或是有东西阻塞
了水道;水花沸腾,或是有火在烧煮它。金属石器本来没有声音,有人敲击它就发出音响。人的语言也同
样如此,往往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才发言。人们唱歌是为了寄托情思,人们哭泣是因为有所怀恋。凡是从
口中发出而成为声音的,大概都有其不能平静的原因吧?
[材料二]:我听到世人常说:诗人仕途畅达的少,困厄的多。难道真是这样吗?大概是由于世上所流传的
诗歌,多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笔下吧。大凡胸藏才智而又不能充分施展于世的土人,大都喜爱到山头水边
去放浪形骸,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事物,往往探究它们的奇特怪异之处,内心有着忧愁感慨愤激的郁
积,这些情感化为诗兴,即寄托在怨恨讽刺之中,道出了逐臣寡妇的慨叹,而写出了人所难于言传的感受
来。大概越困厄就越能写得工巧。如此说来,并非写诗使人穷困潦倒,大概是穷困潦倒后才能写出好诗来。
五、(2023•江苏徐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延陵季子将西聘①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
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②。从者止之日:”此吴国之宝,非所
以赠也。“延陵季子日:“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
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日先君无命孤不
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选自刘向《新序》
【乙】
季札之初使,北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
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日:“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日:"不然。始吾心已许
之,岂以死倍③吾心哉!”
(选自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
[注]①聘:古代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节问候。②嗣君:继位的君主。③倍:同"背",违背。
【丙】
咏睢宁
(明)杨于臣
季礼报徐君,冢树挂剑锋。
至今汨水南,高台遗芳踪。
17.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嗣君日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1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顾反,则徐君死于楚②始一反焉
B.①然吾心存之矣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C.①北遇徐君②北山愚公者
D.①以过徐君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解释。
(1)从者止之日:"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2)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
20.请对【丙】文“至今泗水南,高台遗芳踪"作简要赏析。
21.下列分析不检m的一项是()
A.徐君想要季子的宝剑,季子"心许之",待完成出使任务后即了却心愿。"季子挂剑”是诚信的象征,
也是一座友情与仁义的丰碑。
B.两千多年来,包括司马迁、刘向、杨于臣在内的许多文人都在作品中记述或提到过季子的事迹,由
此可见"季子挂剑"的文化影响。
C.【甲】【乙】两文除了写季子,还写了从者,从者的言行既对季子的形象起到了衬托作用,又使情节
发展出现起伏。
D.同是“季子挂剑"的故事,【甲】文记述最详尽,【乙】文次之,而【丙】文仅用了"季札报徐君,冢树
挂剑锋”寥寥十个字,由此可见【甲】文的记述最真实可信。
【答案】17.嗣君日/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18.A19.(1)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
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
(2)徐君非常喜爱季札的宝剑,嘴上却不好意思说出来。20.“泗水南”指地理位置,“高台〃指当年季
札挂剑之处;"至今"交待了挂剑赠人、一诺千金的故事一直在流传;"芳踪"是指"挂剑赠人”的事、遗址还都
有迹可循,千古流传;这两句话高度赞扬了季札重情义、重然诺的美好品德。2L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继位的国君说:"先君没有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
故断为:嗣君日/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18.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均同"反",均译为"返回";
B.动词,答应/助词,表约数,左右;
C.动词,北行/名词,北边;
D.动词,经过/动词,犯错;
故选A。
19.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
情况。重点词有:
(1)从者:随从;止:制止;以赠:用来作赠礼;
(2)好:喜爱;弗敢言:指不好意思说出来。
20.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至今泗水南,高台遗芳踪"意思是:到如今泗水的南面,高台上传送着他的美名。"至今"指到现在;说明到
现在还在流传,表现故事流传之久;"泗水南"点明地理位置;"高台"指当年季札挂剑之处;"芳踪",指美名。
徐君观赏宝剑时,虽没说出,神色间却流露出想要的意思,后来在季子返回徐国,徐君已经死在楚国,于
是季子选择"挂剑赠人”,表现了季札重情义、重然诺的美好品德,而现如今还在流传着这样的故事,表现了
对其的赞扬。
2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不能仅根据故事详尽与否来判断故事是否真实,司马迁、刘向、杨于臣在内的许多文人都在作品中记述或
提到过季子的事迹,可见"季子挂剑”的可信度很高;
故选D。
【点睛】参考译文:
【甲】延陵季子要向西出使晋国,佩戴着宝剑去拜访徐国国君。徐君观赏宝剑时,虽没说出,神色间却流
露出想要的意思。延陵季子因为还要出使中原大国,所以没有献给他,但心里已经决定要给他了。等完成
了出使晋国的使命后,季子返回徐国,徐君已经死在楚国了,季子于是解下宝剑交给继位的国君。他的侍
从阻止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可以赠送他人。"延陵季子说:"我不是用来送人的。此前我来徐国,徐君
观赏我的剑,虽没说出来,神色间却流露出想要的意思。我因为还要到中原大国访问,就没有献给他。虽
然如此,我心里己经决定给他了。现在徐君死去我却不给他剑,这是欺骗自己的良心。因为吝惜宝剑而欺
骗自己的良心,正直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于是解下宝剑交给继位的国君。继位的国君说:"先君没有遗命,
我不敢接受宝剑。”于是季子便把剑挂到徐君墓地的树上离开了。
【乙】季札刚出使时,北行时造访徐国国君。徐君非常喜爱季札的宝剑,嘴上却不好意思说出来。季札心
里明白他的意思,但因(自己)还要到中原各国去出使,所以没把宝剑献给徐君。出使回来又经过徐国,
徐君已死,于是季札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坟墓树木之上才离开。随从人员说:“徐君已死,又把宝剑给谁呀?"
季子说:“不对,当初我内心已答应了他,怎能因为徐君之死我就违背我自己的心愿呢!”
【丙】季札回报徐君,坟前的树,上挂着剑锋。到如今泗水的南面,高台上传送着他的美名。
六、(2023•山东淄博•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景祐中,范文正公知开封府,忠亮说®直,言无回避,左右不便,因言公离间大臣,自结朋党。乃
落②天章阁待制③,黜知饶州。余靖④安道上疏®论救,以朋党坐⑥贬。尹洙⑦师鲁言:“靖与仲淹交浅,臣与
仲淹义兼师友,当从坐。”贬监郢州税。欧阳永叔贻书,责司谏高若讷⑧不能辩其非辜。若讷大怒,缴其书,
降授夷陵县令。
(节选自宋•王辟之《濯水燕谈录》)
[乙1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小人所好者利
禄,所贪者财货,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⑨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反相贼⑩害,虽
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日小人无朋。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
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故日惟君子则有朋。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注)①说(dang):正直。②落:革除。③天章阁待制:官职名。④余靖:人名,字安道。⑤疏:给皇帝
的奏议。⑥坐:犯罪。⑦尹洙:人名,字师鲁。⑧司谏高若讷:司谏,专管提意见的官职;高若讷,人
名。⑨党引:结为朋党,互相勾结。⑩贼:伤害。
22.根据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加点词方法释义
范文正公削开封府查阅字典:①知道;②见解;③主持,主管A—
惟君子则有之课内迁移:悖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湖心亭看雪》)B—
则同心而共疥参考成语:同舟共济C—
2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朋党坐贬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B.及其见利加争先人不知则不愠(《〈论语〉十二章》)
C.君子则不然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D.以书修身,则同道而相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24.用现代汉语翻下面句子。
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25.阅读[甲][乙]两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范仲淹贬官饶州后,余靖、尹洙、欧阳修三人分别为他做了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写出。
②余靖、尹洙、欧阳修三人所为可印证[乙]文中"君子有朋”这一观点,请具体分析。
【答案】22.A③B只,只有C渡
23.A
24.君子以理想目标相同结成朋友,小人以利益一致结成朋友,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25.①余靖上奏折为范仲淹辩解,尹洙自请罪名被贬为郢州的酒税监,欧阳修给司谏高若讷写信,责备他没
有尽言官之职。
②余靖、尹洙、欧阳修三人所为,所恪守的是道义,所奉行的是忠信,所爱惜的是名誉和节操,可以印证[乙]
文中"君子有朋”的观点。
【详解】22.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A.句意:范仲淹担任开封府的知府。知:主持,主管。根据字典给出的注释,故选③。
B.句意:只有君子才有。根据“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的"惟"的意思是只,只有可知;惟:只,只有。
C.句意:就能够携手同心、和衷共济。根据“同衷共济"的意思:本义是坐一条船,共同渡河;后比喻团结互
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济:渡。
2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以:介词,因为/介词,因为。
B.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C.然:这样/......的样子。
D.之:代词,它们/定语后置的标志。
故选A。
2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
装句,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
以……为:把……作为;此:这。
25.①本题考查内容的梳理和概括。结合"余靖安道上疏论救,以朋党坐贬。尹洙师鲁言:‘靖与仲淹交浅,
臣与仲淹义兼师友,当从坐。‘贬监郢州税。欧阳永叔贻书,责司谏高若讷不能辩其非辜。若讷大怒,缴其
书,降授夷陵县令"句可概括为:余靖上奏折为范仲淹辩解,尹洙自请罪名被贬为郢州的酒税监,欧阳修给
司谏高若讷写信,责备他没有尽言官之职。
②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由"余靖安道上疏论救,以朋党坐贬。尹洙师鲁言:‘靖与仲淹交浅,臣与仲淹义兼
师友,当从坐。‘贬监郢州税。欧阳永叔贻书,责司谏高若讷不能辩其非辜。若讷大怒,缴其书,降授夷陵
县令"句可知:余靖上奏折为范仲淹辩解,尹洙自请罪名被贬为郢州的酒税监,欧阳修给司谏高若讷写信,
责备他没有尽言官之职。余靖、尹洙、欧阳修三人所为,所恪守的是道义,所奉行的是忠信,所爱惜的是
名誉和节操,可以印证[乙]文中"君子有朋”的观点。
据此回答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甲】景祐年间,范仲淹担任开封府的知府,忠诚耿直,说话从无顾忌,他身边的人感到很不适应,就诬
告范仲淹在大臣之间挑拨离间,还和一些大臣结为团伙。皇上于是革除他天章阁待制的职位,把他贬为饶
州的知府。余安道上奏折为他辩解,因为"同伙”罪连累被贬。尹师鲁说:"余安道与范仲淹交情很浅,我与
范仲淹情谊上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应该连同获罪。”于是尹师鲁被贬为郢州的酒税监。欧阳修给司谏高若讷
写信,责备他没有尽言官之职,不能辩明范仲淹、余靖和尹洙没有罪行,是清白的。高若讷很生气,收缴
了这封信,欧阳修被贬为夷陵县的县官。
【乙】君子以理想目标相同结成朋友,小人以利益一致结成朋友,这是很自然的道理。然而我认为小人没
有朋友,只有君子才有。小人所喜好的是利益功名,所贪的是金钱财物。当他们利益一致的时候,暂时互
相勾结而成为朋党,这种朋党是虚假的。等到他们见到实利就会相互争先,或者到无利可图了就会反过来
互相残害,即使是兄弟亲戚,也不会互相保全,所以说小人没有朋友。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所恪守的是
道义,所奉行的是忠信,所爱惜的是名誉和节操。用它们来修养品德,那么彼此目标相同又能够互相取长
补短,用它们来效力国家,就能够携手同心、和衷共济,自始至终一贯如此,所以说只有君子才有朋友。"
,京危重难创新练J
一、(2024・陕西西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陋室铭》
【乙】
王欢宇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停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印意怡如也。
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日:“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
通儒。
一一选自《王欢守志》
【注释】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丙】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默而好深沉之思。清静亡为,少嗜欲,
家产不过十金,乏无信石①之储,晏如也。自有下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尊,虽富贵不事也。
一一选自《汉书・扬雄传》
【注释】①偏石:两石与一石,指数量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可以调素琴(2)不肯产业_____
(3)遂为速儒(4)非其塞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无丝竹之乱耳非圣哲之书不好也
B.里家无斗储故余单,愚
C.欢笑也谓之日结友画别
D.清静亡为唐人尚未盛为之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
4.【乙】文的王欢和【丙】文的杨雄都是"德馨"之人,其具体表现有什么相同之处?
【答案】L不加装饰的经营,谋求渊博、通达、大、博识心意、意愿2.B3.他
的妻子为这件事感到忧心,有时焚烧他的书并要求改嫁。4.(1)好学,学有所成(2)家境贫寒,怡
然自得(安贫乐道),淡泊名利(3)坚守本志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素:不加装饰;
(2)句意:不谋求家业。营:经营,谋求;
(3)句意:终于成为一位博学的人。通:博学;
(4)句意:如果不合他的心意。意:心意。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结构助词,的;
B.都是连词,"即使";
C.连词,表示修饰/连词,表顺承;
D.动词,作为/动词,做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
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患:对......感到忧心;或:有时;求:要求。
4.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结合乙文"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可知:王欢非常专注读书,即使家里没有米,他也没有因物质的贫乏而干扰到他的学业,他的内心还是安
适愉快,他坚守本心,最终成为一个有大学问的人。由此可见他是一位安贫乐道,热爱读书,坚守本心的
人。
结合丙文"清静亡为,少嗜欲,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储石之储,晏如也。自有下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
其意,虽富贵不事也",可知:杨雄没有什么嗜好欲望,他的家就算再贫困,他也安之若素。不是圣哲的书
不喜欢读;如果不合他的心意,即使能富贵也不干,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有原则,不慕富贵的人。
综上所述,两人都表现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具有安贫乐道的品质,他们都不追求物质财富,
专心于学问,生活简朴而内心安然。
【点睛】参考译文:
甲: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这是简陋的屋舍,只
因主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人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说
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读书人一般有功名)。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浏览珍贵
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草玄
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他安于贫困的现状,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快乐,精神专一地沉迷于学业之中,不
谋求家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即使家中没有一斗粮食的储蓄,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他的妻
子为这件事感到担忧,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他的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
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王欢却更加坚守他的志向,终于成为一位博学的人。
丙:
扬雄,他的字是子云,是蜀郡成都人。扬雄小时候好学,博览群书无所不读。为人平易宽和,口吃不能快
速讲话,静默爱沉思,清静无为,没有什么嗜好欲望,(扬雄)的家产不超过十金,贫困得没有一石两石的
储粮,他安之若素。他自身胸怀博大,不是圣哲的书不喜欢;如果不合他的心意,即使能富贵也不干。
二、(2024•河北沧州•三模)阅佳作•古文共赏: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有问荆公①“老杜②诗,何故妙绝古今?”公日“老杜固尝言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选自《东皋杂录》)
[乙]
李格非③善论文章,尝日:诸葛孔明《出师表》,刘伶《酒德颂》,陶渊明《归去来辞》,李令伯《乞养
亲表》,皆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④不见有斧凿痕。是数君子,在后汉之末、两晋之间,初未尝以文章名世,
而其意超迈⑤如此!
(选自《冷斋夜话》
[丙]
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便大之文学.者殆木之有也。…
(选自《文学小言》)
①荆公:王安石。②老杜:杜甫。③李格非:北宋文学家。④殊:很,非常。⑤超迈:卓越高超。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下笔如有神如:
(2)李格非争论文章善:
(3)星数君子是:
(4)无过于屈子过:
6.下列对丙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
B.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
C.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
D.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
7.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未尝以文章名世,而其意超迈如此!
(2)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8.在“阅佳作”活动中,同学们就“如何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诗文”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请你根据选文内容将下
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小冀:从甲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文思泉涌,就需要①O
小河:没错。写文章也不需要过多的技巧,而是像李格非所论述的那样,②很重要。
小北:除此之外,《文学小言》也告诉我们,③______也是创作优秀诗文的前提条件。
【答案】5.像擅长,善于这超过6.D7.(1)一开始都未曾凭借文章闻名
于世,但是他们的文章的意蕴却如此卓越高超!
(2)假如没有文学上天生的才能,他们的人格也足以流传千古。8.多读书,积累素材说
真话,抒真情(表达真情实感)高尚的人格
【解析】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句意:下笔写作就好像有神灵相助。如,像;
(2)句意:李格非善于谈论文章。善,擅长,善于;
(3)句意:这几位君子。是,这;
(4)句意:没有超过屈原的。过,超过。
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本句译为:因此,没有高尚伟大的人格,却有高尚伟大的文学作品的人,大概是没有的。
"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与"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是转折关系;"殆未之有也”句意表达完整;
故断为: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
况。重点词有:
(1)初,起初;未尝,未曾;以,凭借;名世,闻名于世;意,文章的意蕴;超迈,卓越高超。
(2)苟,假如;无,没有;亦,也;千古,流传千古。
8.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第一空:结合甲文"老杜固尝言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知,要想文思泉涌,就需要多读书,积累素
材。因为只有读了很多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素材,才能在写作时有更多的灵感和思路,做到下笔如有
神。
第二空:结合乙文"诸葛孔明《出师表》,刘伶《酒德颂》,陶渊明《归去来辞》,李令伯《乞养亲表》,皆沛
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可知,写文章不需要过多的技巧,而是要像这些文章一样,说真话,抒
真情,表达真情实感很重要。只有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才能让文章具有感染力,打动读者。
第三空:结合丙文"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可知,高尚的人格也是创作优秀
诗文的前提条件。一个人的人格高尚伟大,他的作品才能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价值,才能成为优秀的诗文。
【点睛】参考译文:
[甲]有人问王安石:"杜甫的诗,为什么妙绝古今?"王安石说:“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乙]李格非善于谈论文章,曾经说:诸葛亮的《出师表》,刘伶的《酒德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李
令伯的《乞养亲表》,都是情感充沛地从肺腑中流出,很明显没有雕琢的痕迹。这几位君子,在后汉末年、
两晋之间,起初并没有因为文章闻名于世,而他们的文意却如此卓越高超!
[丙]夏商周三代以下的诗人,没有超过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的。这四个人,如果没有文学的天才,他
们的人格也自然足以流传千古。所以,没有高尚伟大的人格而有高尚伟大的文学作品的人,大概是没有的。
三、(2024•浙江宁波・一模)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全祖望,字绍衣,郸县人。十六岁能为古文。讨论经史,证明掌故久补诸生。雍正七年,督学王兰
生选以充贡,入京师,旋举顺天乡试。户部侍郎李缓见其文,日:“此深宁、东发②后一人也!“乾隆元年,
荐举③博学鸿词。是春会试先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不再与试。时张廷玉当国,与李缓不相能,并恶祖望,
祖望又不往见,二年,散馆,置之最下等,归班以知县用,遂不复出。性伉直,既归,贫且病,饕维④不给,
人有所馈,弗受。主薮山、端溪书院讲席,为士林仰重。二十年,卒于家,年五十有⑤一。
祖望为学,渊博无涯浚,于书无不贯串。在翰林,与狼共借《永乐大典》读之,每日各尽二十卷。生
平服膺黄宗羲,宗羲表章明季⑥忠节诸人,祖望益广修扮社⑦掌故、桑海遗闻以益®之,详尽而核实,可当续
史。宗羲《宋元学案》甫创草稿,祖望博采诸书为之补辑,编成百卷。又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
皆足见其汲古之深。
——《清史稿,全祖望传》(节选)
【乙】
谢山®为学,私淑南雷⑩,精治经史,博极群书,尤熟于明事。平生留意乡邦文献,于明季里人之死难
者,必为之辩诬征实,作碑志铭传以存其人。数百年来,浙东学派以重根柢、尚志节为主,南雷开其先,
万氏继之,全氏又继之,风气绵延,迄今弗替,其效远矣。
——徐世昌《清儒学案》(节选)
【注释】①掌故:史料。②深宁:王应麟的号。王应麟,宁波郭县人,为宋末元初大儒。东发:黄震的字。
黄震,宁波慈溪人,宋代思想家、理学家、史学家。③举:_④饕飨:早餐和晚餐。⑤有:-O⑥明季:
明朝末年。⑦检社:泛指家乡。⑧益:一⑨谢山:全祖望的别号。⑩私淑:私下敬慕效仿而未直接拜师得
到传授。南雷:黄宗羲的别号。黄宗羲,宁波余姚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
【传•释义断文】
9.上面的【注释】中有部分字词的意思被隐去,请你补充解释。
10.为【甲】文中的划线句断句,限断三处。
是春会试先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不再与试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祖望为学,渊博无涯禊,于书无不贯串。
【传・梳理经历】
12.根据文章内容,补全全祖望的人物简历。
13.宁波月湖边上有一个全祖望的青铜雕像。请你根据两则材料的阅读,推测宁波人为全祖望立像的原因。
【答案】9.③推选;
⑤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⑧增加。10.是春会试/先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不再与试。口.全祖望做学问,十分渊博,没
有不通晓的,对书籍都很熟悉。12.①曾以贡生身份入京师,举顺天乡试。后因与张廷玉不合,被贬
至最下等,归班以知县用,不再出仕。
②修撰家乡的掌故和明末的传闻,以此来增补(黄宗羲的《宋元学案》13.宁波人为全祖望立像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他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和对乡邦文献的贡献,以及他伉直的品德,这些都在当地人们心中留下
深刻的印象。
【解析】9.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③句意:被推举为博学鸿词。举:推选;
⑤句意:享年五十一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⑧句意:全祖望更加广泛地修撰了家乡的掌故和明末的传闻,以此来增补(黄宗羲的《宋元学案》)o益:增
加。
10.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可根据句意:这年春天参加会试,先成为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不再参加其他考试。
其中谓语动词是"成""选""与试",一个分句中只能存在一个谓语动词,"是春会试"表示时间,作时间状语;
故可断为:是春会试/先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不再与试。
11.本题考查翻译。
重点词:为,做;涯,边际,界限。
12.本题考查人物简历的分析。
全祖望的人生际遇:全祖望的人生际遇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他在十六岁时就能写古文,讨论经史,证明历
史典故,显示出非凡的才华。雍正七年,他被选为贡生,进入京师,并很快举顺天乡试。然而由于户部侍
郎李级对他不满,他在会试后被置于最下等,归班以知县的身份使用,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他的性
格伉直,归乡后生活贫困且多病,但仍然坚守自己的学术追求,不为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农机托管与农业技术改造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住房建设施工合同纠纷诉讼状撰写指南
- 2025年度挖掘机安全协议及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土地互换及农村电商发展合同
- 2025年度公司项目考察包车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发动机维修与性能恢复合同3篇
- 2025年度消防报警系统设备研发与售后技术支持合同3篇
- 2024年中国氨基酸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梅毒螺旋体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柔软型颈椎牵引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浙江省杭州二中2025届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带货主播年终总结汇报
- 《激光原理及应用》全套课件
- 2024中国绿发投资集团限公司招聘300人高频难、易错点练习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消化系统护理常规
- 2024年航空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航空乘务员危险品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 佳能-6D-相机说明书
- 商业道德和反腐败制度
- 2025届新高考英语热点冲刺复习语法填空
- 乐器维修保养行业三年发展洞察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