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组 大型轴承再制造技术规范》_第1页
《风力发电机组 大型轴承再制造技术规范》_第2页
《风力发电机组 大型轴承再制造技术规范》_第3页
《风力发电机组 大型轴承再制造技术规范》_第4页
《风力发电机组 大型轴承再制造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1

ICS91.100.99

CCSQ90

T/CRRAXXXX—XXXX

团体标准

风力发电机组大型轴承再制造技术规范

Windturbines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emanufacturingoflargebearings

征求意见稿

(完成时间:2023.08.22)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发布

T/CRRAXXXX—XXXX

风力发电机组大型轴承再制造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风力发电机组大型轴承再制造的基本要求、再制造性检测与评估、再制造设计、拆解

与清理、零件检测与评估、再制造加工、装配、质量评价与验收、标志与贮存、安全与环保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大型轴承的再制造活动。本文件所指大型轴承包括偏航轴承、变桨轴承

主轴轴承和齿轮箱轴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307.2滚动轴承测量和检验的原则及方法

GB/T2900.53-2001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

GB/T8597滚动轴承防锈包装

GB/T17394.1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20861-2007废弃产品回收利用术语

GB/T25769-2010滚动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方法

GB/T28619-2012再制造术语

GB/T29717-2013风力发电机组偏航、变桨轴承

GB/T29718-2013滚动轴承风力发电机组主轴轴承

GB/T33623-2017滚动轴承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轴承

GB34330-2017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JB/T5000.15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5部分:锻钢件无损探伤

JB/T6641-2007滚动轴承残磁及其评定方法

JB/T10471-2017滚动轴承转盘轴承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53-2001、GB/T20861-2007、GB/T28619-2012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使用方便,本文件重复列出了GB/T20861-2007中的部分中术语和定义。

3.1

再制造remanufacturing

对再制造毛坯进行专业化修复或升级改造,使其质量特性不低于原型新品水平的过程。

注1:其中质量特性包括产品功能、技术性能、绿色性、经济性等。

注2:再制造过程一般包括再制造毛坯的回收、检测、拆解、清洗、分类、评估、修复加工、再装配、检测、标识

及包装等。

[来源:GB/T28619-2012,2.2]

3.2

风力发电设备windpowergenerationequipments

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通常包括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机舱、塔架、箱变)、输变电

线路等。

1

T/CRRAXXXX—XXXX

[来源:GB/T2900.53-2001,2.1.2,有修改]

3.3

废弃风力发电设备wastewindpowergenerationequipments

设备的拥有者不再使用且因达到使用年限、失去维修价值、升级更新、机位变更等原因放弃的风力

发电设备。

[来源:GB/T20861-2007,2.1,有修改]

3.4

偏航轴承yawbearing

支撑机舱并使其旋转的部件。

3.5

变桨轴承Pitchbearing

支撑叶片并使其旋转的部件。

3.6

主轴轴承mainbearing

支撑主轴并使其旋转的部件

3.7

齿轮箱轴承gearboxbearing

主传动增速齿轮箱内支撑传动系统并使其旋转的部件。

3.8

废旧轴承usedbearing

蕴涵使用价值,由于功能性损坏或技术性淘汰等原因不再使用的轴承。

3.9

拆除demolition

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将废弃风力发电设备进行拆去和移除的过程。

3.10

拆解disassembly

将废旧轴承进行拆卸、解体的活动。

3.11

更新件replacementparts

根据再制造产品装配要求而选用的新零件。

3.12

再制造标志remanufacturinglabeling

用于辨识再制造产品的标志及说明。

3.13

贮存storage

在符合相关要求的场所暂时性存放废弃产品的活动。

3.14

处理treatment

对废弃产品进行除污、拆解、破碎等进行的任何活动。

3.15

设计寿命designlifetime

规定的产品能满足强度验证的持续工作时间。

4基本要求

4.1在满足安全性、合法合规性的条件下,对废弃风电偏航轴承、变桨轴承、主轴轴承及齿轮箱轴承

进行再制造。

4.2大型轴承再制造应以实现性能提升为目标,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和环保为准则。

2

T/CRRAXXXX—XXXX

4.3再制造轴承的质量、安全、性能、环保、安装尺寸等各项指标应满足轴承拟投入运行机组的技术

要求,并出具满足技术要求的相关计算资料。

4.4应制定完整的技术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编制检验计划。检验计划包括但不限于检验节点设置、检

验标准、检验表格、检验结论。

4.5应对每个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识别,控制点质量控制包括但不限于应分级设置、应具有支撑性技

术文件、应设置合理的检验方式、应有输出性文件。

4.6根据再制造产品特性及生产工艺的变化,进行风电轴承再制造的厂家应具备完善的环保和安全生

产的技术及设施,并具备产品故障诊断、故障维修、质量信息反馈、质量问题追溯等避免污染和质量安

全事故发生的能力。

5再制造设计

5.1再制造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a)再制造技术指标和主机技术要求的匹配性;

b)零件的修复工艺;

c)更新件及其制造工艺;

d)装配工艺;

e)有限元分析校核计算;

f)验收标准。

5.2应针对原有设计缺陷进行优化设计或性能提升。

6拆解与清理

6.1在轴承从风力发电设备拆除过程中,应使用具备足够额定载荷的吊装设备平稳吊运,避免与其他

部件发生磕碰、冲击,轴承适宜平吊平放,尽量避免垂直放置。

6.2在拆除后无法立即返厂的,贮存时应采取保护措施,有室内存放条件的进行室内存放,无室内存

放条件的应使用挡雨布遮挡,避免轴承生锈,并尽快返厂。

6.3在返厂运输过程中,应使用固定装置如木方、木托、包装箱等运输,并做好防水措施,主轴承和

齿轮箱轴承应考虑将内外圈固定,防止因轴承游隙而产生运输过程中的内外圈磕碰,避免操作不当造成

轴承的附加损伤。

6.4废/旧轴承拆解前应充分了解废/旧风力发电设备大型轴承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状态,编制拆解

与清洗作业指导书。再制造所需的拆解方法通常包括击卸法、拉拔法、温差法、破坏法和加热渗油法等,

在拆解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特别是遵循节能、降耗、低碳、环保的原则进行选择。

6.5废/旧轴承拆解前,应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规定操作,对废/旧轴承毛坯的外表面进行去污和除锈处理。

6.6废/旧轴承应按照拆解和清洗作业指导书的规定操作,使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进行非破坏性拆解,

避免拆解造成的零件损伤。废/旧轴承应进行非破坏性拆解,避免磕碰伤以及非预期损伤扩大造成的零

件损坏。

6.7废/旧轴承拆解后,应按照拆解和清洗作业指导书的规定操作,对套圈、保持架、滚子等零件的配

合表面和待检测表面进行除锈处理。

6.8拆解与清洗过程中应按照相关要求做好防护,防止汽油、柴油、清洗剂、油漆等发生泄漏、火灾、

中毒及环境污染。

7再制造检测

7.1废/旧轴承再制造前应对其完整性和损伤情况进行检测,对于完整的轴承成品应进行游隙、旋转精

度和摩擦力矩性能的检测。

7.2废/旧轴承零件的外观状态采用目检,包括但不限于套圈滚道、滚动体表面、保持架焊缝等。

3

T/CRRAXXXX—XXXX

7.3废/旧轴承零件的重要几何参数应进行测量,包括但不限于滚道直径、滚子直径、保持架窗孔尺寸

以及套圈变形量。

7.4废/旧轴承的套圈、保持架焊缝应采用无损检测方法进行内部缺陷检测,检测要求应符合JB/T

5000.15的规定。

7.5废/旧轴承套圈的滚道表面、挡边表面、轮齿表面、齿根表面等硬化表面应进行硬度检测,并采用

无损技术进行硬化层深度的检测。

7.6废/旧轴承重要表面(滚道表面、挡边表面、轮齿表面、齿根表面等)应进行原始金相组织检测。

8再制造评估

8.1根据废/旧轴承成品及零件的检测结果,结合废/旧轴承损伤情况,对其再制造技术可行性进行评

估。

8.2根据滚道硬化层深检测结果及缺陷情况对滚道表面缺陷磨削量进行评估,若磨削后,硬化层深仍

然能满足设计要求,则进行修复,重新配滚子或钢球,若磨削后硬化层深及硬度不能满足硬化要求,则

需要更换套圈。

8.3废/旧轴承再制造性评估应在检测结果基础上考虑技术、经济、环境、资源以及应用需求进行,并

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废/旧轴承再制造后整体成本低于原型新品整体成本的50%时,可再制造;

b)废/旧轴承再制造后整体成本介于原型新品整体成本的50%~70%之间时,宜于再制造;

c)废/旧轴承再制造后整体成本高于原型新品整体成本的70%时,不宜于再制造。

整体成本包括配件检测及更换、材料消耗、人员工时、能源消耗等。

8.4废/旧轴承还应评估其与机组的匹配性,并应至少包括:

a)轴承承载能力和机组载荷匹配性评估(设计评估、型式试验);

b)轴承环境条件与机组环境匹配性评估。

8.5根据废/旧轴承检测结果,结合再制造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对其再制造性进行评估后,应出具检测

与评估结论。

9再制造加工

9.1轴承零件的再制造加工应符合GB/T37432-2019的相关规定。

9.2应先对滚道硬化层深进行检测以及滚道表面缺陷磨削量进行评估,若磨削后,硬化层深仍然能满

足设计要求,则进行修复,重新配滚子或钢球,若磨削后硬化层深及硬度不能满足硬化要求,则需要更

换套圈;修复后应按照GB/T17394.1的规定进行堆焊区域表面硬度检测并应按照JB/T5000.15的规定

进行堆焊区域的内部缺陷检验。

9.3轴承套圈的滚道宜通过磨削加工进行精度修复,修复后滚道的几何精度应满足产品图纸技术要求

或用户要求。其中偏航、变桨轴承滚道粗糙度Ra0.8,主轴承及齿轮箱轴承滚道表面粗糙度Ra0.25。

9.4轴承套圈的滚道修复后,若径向游隙或装配高不能满足再制造技术要求,可通过采用直径增大的

滚动体更新件来保证。

9.5轴承套圈的滚道磨削量应均匀以保证节圆直径不变,对于偏航和变桨轴承同时要考虑到保持架兜

孔间隙量满足回转要求。

9.6轴承再制造应保证轴承轴向游隙、径向游隙等成品技术要求。若滚道采用磨削方式可以去除滚道

缺陷,且磨削量不超过最大磨削量,则需要用直径增大的滚子更新件;若轴承套圈的滚道按照最大磨削

量仍不能去除滚道缺陷,则需要对该缺陷套圈进行更换;若滚动体无明显缺陷且保持架兜孔间隙满足要

4

T/CRRAXXXX—XXXX

求,也可采用滚动体磨削的方案。

9.7如果一套轴承上所有套圈的滚道上均存在无法去除的缺陷,则该轴承报废。

10再制造装配

10.1轴承再制造装配之前,应对修复完成后的轴承零件进行严格的清洗。

10.2轴承再装配完成后,应在内圈和外圈端面的相应位置做软带标识和方位标记。

10.3轴承再制造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轴承表面无磕碰伤、毛刺、划伤等缺陷。

b)轴承回转灵活。

11质量评价与验收

11.1外观检查

11.1.1检查项目

检查轴承外观、密封圈(偏航变桨轴承)、轴承成品装配尺寸、安装接口尺寸等,对于偏航、变桨

轴承,主要检查轴承表面质量、密封圈密封粘结质量和防腐层质量,对于齿轮箱轴承主要检查氧化发黑

质量。

11.1.2验收标准

再制造后的风力发电机组大型轴承视为新机,外观质量应符合新机的外观标准。

11.2尺寸公差的测量

11.2.1轴承外形尺寸公差如表1所示,测量方法按GB/T307.2和JB/T10471的规定。

表1尺寸公差

尺寸公差备注

∆Ts

尺寸公差测量方法按GB/T307.2和JB/T10471、的

∆Ds

规定

∆ds

11.2.2验收标准

再制造后的风力发电机组大型轴承的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应满足再制造技术指标和装配工艺要

求。

11.3润滑脂加注

11.3.1加注要求

出厂带密封的轴承,出厂前应按照用户要求加注指定牌号的全新润滑脂,润滑脂加注量不低于轴

承内部空间的60%;对于出厂不带密封的轴承,不需要加注润滑脂,但需做好防腐保护。

11.3.2验收标准

根据用户要求加注润滑脂并留存加注记录,记录至少包含加注润滑脂的牌号、加注量、加注时间、

操作人员等。

5

T/CRRAXXXX—XXXX

11.4游隙检测

11.4.1检测手段

偏航变桨轴承一般使用百分表检测轴向、径向游隙,主轴轴承可采用塞尺或百分表检测径向游隙。

偏航、变桨轴承游隙的检测方法按JB/T10471的规定执行。

主轴轴承游隙的检测方法按GB/T25769、JB/T8236和JB/T10471的规定执行。

齿轮箱轴承游隙的检测方法按GB/T25769和JB/T8236的规定。

11.4.2验收标准

偏航、变桨轴承轴向、径向游隙值应不大于零,参考GB/T29717-2013的规定、再制造技术指标和

轴承说明书的要求;

主轴轴承其中双列圆锥滚子轴承(45°接触角)的径向游隙值应保证安装后不大于零;圆柱滚子

轴承、调心滚子轴承和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参考GB/T29718-2013的规定、再制造技术指标和

轴承说明书的要求;三排圆柱滚子组合轴承游隙按JB/T10471-2004游隙中6级规定,也可由制造厂与用

户之间协商确定。

齿轮箱轴承的游隙参考GB/T33623-2017的规定、再制造技术指标和轴承说明书的要求。

11.5内、外圈跳动检测

11.5.1检查手段

旋转精度的检测方法按JB/T10471的规定执行。

使轴承放置在旋转工作台上后,使用百分表检测轴承内外圈的跳动。

11.5.2验收标准

偏航、变桨轴承和主轴轴承的旋转精度参考GB/T29718-2013的规定、再制造技术指标和轴承厂家

的要求。

11.6防腐要求

再制造的偏航、变桨轴承、自带密封的主轴轴承,应进行表面防腐,防腐等级不低于ISO12944

规定的C4-H等级。

再制造的齿轮箱轴承和不自带密封的主轴轴承应采用防锈油防腐。

11.7残磁的评定

主轴轴承和齿轮箱轴承残磁的评定方法按JB/T6641的规定。

11.8试验

11.8.1出厂试验要求

再制造轴承在出厂前应做出厂试验,试验内容包括:摩擦力矩测定试验、轴承空转试验。

11.8.2型式试验要求

原则上,满足以下条件的再制造轴承,出厂前应做型式试验:

a)再制造轴承新品首件;

b)发生重大设计变更或材料变更的再制造轴承;

c)再制造轴承首批交付使用后未达到寿命预期的。

11.8.3型式试验内容

再制造轴承型式试验除包含出厂必要检验项目外,还应包括:极限载荷试验、疲劳载荷试验、试

6

T/CRRAXXXX—XXXX

验后的拆解检验。

12标志与贮存

12.1应按照GB/T8597的规定进行防锈包装。

12.2铭牌、使用说明书和包装的明显位置应标注再制造标志。再制造标志应含有以下内容:

a)再制造轴承名称;

b)再制造轴承型号;

c)再制造商名称和再制造日期;

d)再制造轴承加注的油脂牌号。

12.3轴承应水平放置在干燥、通风、平坦的场地上,贮存时应与化学品及其他具有腐蚀性的物品隔离

开。如需多套轴承重叠堆放时,每套轴承之间应沿圆周方向均匀放置三个以上高度相等的木垫块,且上、

下层垫块位置应放置一致。

13环保要求

再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液等,应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进行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过程产生的

产物应按GB5085和GB34330等标准要求判定其环境管理属性,无法综合利用的应按环保部门规定妥

善处理,达标排放。

7

T/CRRAXXXX—XXXX

参考文献

[1]GB/T307.3滚动轴承通用技术规则

[2]GB/T711-2017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