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本阅读之赏析环境描写 (学生版)-2024-2025学年高考语文题型练习(新高考)_第1页
文学文本阅读之赏析环境描写 (学生版)-2024-2025学年高考语文题型练习(新高考)_第2页
文学文本阅读之赏析环境描写 (学生版)-2024-2025学年高考语文题型练习(新高考)_第3页
文学文本阅读之赏析环境描写 (学生版)-2024-2025学年高考语文题型练习(新高考)_第4页
文学文本阅读之赏析环境描写 (学生版)-2024-2025学年高考语文题型练习(新高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型二文学文本阅读

考点3赏析环境描写

考点突破

常见环境描写手法

I

描写角度I①感官角度一一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②观察角度一一移步换景、定点观察;

-------------------------I

③写景顺序一一远近高低上下内外等。

I

描写技巧I①细节描写、场面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工笔白描、渲染衬托;②结合比喻、比拟、:

I

夸张等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

考点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楚霸王自杀(节选)®

郭沫若

岸上的汉兵们看见项王死了,都争先恐后地去抢项王的头首。他们自相践踏地又踏死了几十个人,最

后把二十六架黑盔甲的尸首分得五零四碎。抢着了一片肢体的就像抢得了一片残骨的饿狗一样,各自回头

跑;想去争夺那一片肢体的人便簇拥着一团跑去。转瞬之间几百人分成了几十个小团,通通跑干净了。岸

上的泥雪中狼藉着一片的剑和戟、人和马的死尸。

亭长仍然在摇着船,但不是摇过江去,而是摇回了岸来,钟离昧②发生了惊异。

亭长把船摇拢了岸,他到船尾去和钟离昧并坐着,表明了自己的来历。

“钟离昧将军,我现在对你说出真话罢。”亭长镇静地说着,“我自己并不是什么亭长,我只是这儿

的一位读书人。我今天来本是没有怀好意的……”

钟离昧愈见惊愕了,把剑按着。

“但你也不要误会,"亭长忙慰解着,“我也不是汉王的奸细。你要晓得,现今的老百姓对于项王,

哪一位还怀有好意呢?是他自己把民心失掉了……项王就是因为成功得暴速,他自己生了一个幻觉,他自

己以为是他一个人的拔山盖世的力气,把秦人歼灭了的。秦人的暴政颠覆了之后,他的行动就完全不同

了所以这两年来我们老百姓对他,就和从前对于秦始皇是一样的!我们虽不是汉王的奸细,也可以说

都是汉王的奸细。我对你说出真话罢,我今天来,本是想把他诱到江心去,再把船弄翻,然后和他两人同

归于尽。我也是抱着死了的心来的呢,我现在这样说出真话,你就要杀我,我也是不怕的。”

自充亭长的人说到这儿停了好一会儿,等待着钟离昧的处决。但钟离昧把头垂下了。

“不过呢,”他又接着说起来,“据我今天的经验,我看项王依然是一个好人。我后来也把对他的态

度改变了,真的想把他送到江东去。不料他却起了那样的短见。他的短处在于太年轻,而且——恕我不客

气罢——是有点'不学无术'……我看他的才器最好是做一员大将,他不该生出了野心要来做天下的统治

者。以后他所闹出的乱子,说来有点伤心,实在伤了我们中国的不少元气……人民的死亡在百年之内或许

还可以复原,但学术上的损失,就算再隔一千年怕也不能复原罢。秦始皇烧的书是天下的私书,楚霸王却

把秦人存下的公书也一把火焚了。秦宫三月火不灭,你是晓得的,你想,那里面是烧了多少的史书呢?”

说话者又沉默了好一会儿,钟离昧也沉默着,把头深深地垂着。

“钟离昧将军,但今天的项王对于你和这马的态度,我真是受了感动啦。一个人临到生死关头,能够

顾朋友而不顾自己实在是很少的。我们听说汉王刘邦在逃难的时候,连他自己的儿女都要推下车去。项王

在这些地方却比刘邦更有仁者之心了。他这种心肠假使能够推广,他是决不会有今天这样的下场的。但他

始终不悟,他偏以为是天老爷要亡他,哪晓得是他自己做错了,怎么怪得天呢?只顾自己的权势,不管老

百姓死活的人,是走着自杀的路。项王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啦。”

钟离昧这时候撑着自己的腰杆,好不容易跪下去了。

“项王!项王!”钟离味向着天,流着眼泪叫着,“是我们误了你,是我们这些不学无术的武人误了

你。我们误了天下的人,我们误了中国。中国的元气在千百年后都不能复原,这不是天大的罪恶吗?我们

是比秦始皇还要该死。项王,请你等着我。”

他用力把腰间的宝剑拔出了鞘来,但是亭长却把他的手挽着了。

“钟离昧将军,你不要也寻短见。”亭长劝着他,“一个人最怕是不觉悟,觉悟了是有办法补救的。

你是武人,我是文人,但我们做人的标准却只有一个。我们妥抛弃了自己去利益他人,利益了他人也就成

全了自己。你现在要自杀,已经做到了抛弃自己,但于人是没有益处的。我们随时抱着必死的心去做着利

人救世的事,不是很好的做人的路吗?……我的家离这儿不远,我之所以把船摇了回来,是想把你引到我

家里去养伤,养好之后好让你再去尽你做人的责任。现今,天下的人还在水火里面,北方的匈奴尤其在跳

梁,我们现在正是需要有着不怕死的精神而以济人救世为怀的武人的。你的责任还很重大,不应该做这样

无责任的事……你听我说罢,项王最后的不觉悟,我看,也就在这一点。他晓得不怕死,而且晓得利用死,

但他把死利用来只是把自己装饰成一个英雄,他始终都是为的他那个‘自己'……我看你不要再蹈他的覆辙

罢……”

钟离昧被“亭长”挽着的手早已失去了抗拒的力气,但头依然深深地垂着。

亭长”这时候把他的手中的剑取了来,替他插进了鞘里,接着又说:“我们回去罢,汉兵已经走得

很远了。”

他说着便离开了钟离昧,先把马拉上了岸去。回头钟离昧也被背上了岸,费了莫大的力刻气,被扶上

了马背。

一个无名无姓的读书人领着一位骑在马上的受了伤的战士,替他荷着长矛,拿着盾牌,从血泊的死尸

中踏过,登上了他们做人的路上去了。

太阳还未晌午,除刚才的战地有尸骸狼藉之外,岸上的景色和战前无殊,白色的积雪依然含着矜骄的

意气在反抗着愈加温暖的阳光。

(有删改)

【注】①小说写于1936年作者游历日本期间,当时国民党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消极抗日。②钟离味

(mei):秦末西楚将领,项羽的“骨鳗之臣”之一。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亭长本来是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冒充亭长,其实是打算将项王诱骗上船,在江心与项王同归于尽。

B.亭长认为,与秦始皇焚烧天下的私书相比,项王烧的还有秦人存下的公书,给中国造成的损失更加严

重。

C.关于项王的失败,亭长认为是项王自身的原因,但钟离昧却认为是他们这些不学无术的武人造成的。

D.钟离昧最终在亭长的劝说下醒悟了过来,荷着长矛,拿着盾牌,带着亭长登上了济人救世的道路。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抢着了一片肢体的就像抢得了一片残骨的饿狗一样”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极为生动地描写了汉兵

的贪婪之态。

B.得知亭长的真实身份,钟离昧“把剑按着”,这一行为既符合他武人的身份,又暗示他对亭长产生了

警惕之心。

C.亭长将项羽和刘邦二人进行对比,突出了项羽的“仁者之心”,引出下文他对项羽没有推广“仁心

而失败的惋惜。

D.小说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立体可感,如刻画钟离昧时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

描写手法。

3.小说结尾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历史小说依据历史史实,通过想象或虚构来表达现实意义,请结合本篇小说具体分析这一特征。

命题突破

命题点1:分析环境特点及作用

i突破攻略

I

概括自然环境特点的角度:形、声、色、味。

I

概括社会环境特点的角度:人、物、地、时。

I

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交代地点、背景,渲染氛围,烘托心情,推动情节发展,奠定情感基调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做真题

二、(2018•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小哥儿俩

凌叔华

清明那天,不但大乖二乖上的小学校放一天假,连城外七叔叔教的大学堂也不用上课了。这一天早上

的太阳也像特别同小孩子们表同情,不等闹钟催过,它就跳进房里来,暖和和地爬在靠窗挂的小棉袍上。

前院子一片小孩子的尖脆的嚷声笑声,七叔叔带来了一只能说话的八哥。笼子放在一张八仙方桌子上,

两个孩子跪在椅上张大着嘴望着那里头的鸟,欢喜得爬在桌上乱摇身子笑,他们的眼,一息间都不曾离开

鸟笼子。二乖的嘴总没有闭上,他的小腮显得更加饱满,不用圆规,描不出那圆度了。

吃饭的时候,大乖的眼总是望着窗外,他最爱吃的春卷也忘了怎样放馅,怎样卷起来吃。二乖因为还

小,都是妈妈替他卷好的,不过他到底不耐烦坐在背着鸟笼子的地方,一吃了两包,他就跑开不吃了。

饭后爸爸同叔叔要去听戏,因为昨天已经答应带孩子们一块去的,于是就雇了三辆人力车上戏园去了。

两个孩子坐在车上还不断地谈起八哥。到了戏园,他们虽然零零碎碎地想起八哥的事来,但台上的锣鼓同

花花袍子的戏子把他们的精神占住了。

快天黑的时候散了戏,随着爸爸叔叔回到家里,大乖二乖正是很高兴地跳着跑,忽然想到心爱的八哥,

赶紧跑到廊下挂鸟笼的地方,一望,只有个空笼子掷在地上,八哥不见了。

“妈——八哥呢?”两个孩子一同高声急叫起来。

“给野猫吃了!妈的声非常沉重迟缓。

“给什么野猫吃的呀?大乖圆睁了眼,气呼呼的却有些不相信。二乖愣眼望着哥哥。

大乖哭出声来,二乖跟着哭得很伤心。他们也不听妈的话,也不听七叔叔的劝慰,爸爸早躲进书房去

了。忽然大乖收了声,跳起来四面找棍子,口里嚷道:“打死那野猫,我要打死那野猫!”二乖爬在妈的

膝头上,呜呜地抽咽。大乖忽然找到一根拦门的长棍子,提在手里,拉起二乖就跑。妈叫住他,他嚷道:

“报仇去,不报仇不算好汉!”二乖也学着哥哥喊道:"不报仇不算好看!”妈听了二乖的话倒有些好笑

了。王厨子此时正走过,他说:“少爷们,那野猫黑夜不出来的,明儿早上它来了,我替你们狠狠地打它

一顿吧。"

“那野猫好像有了身子,不要太打狠了,吓吓它就算了。“妈低声吩咐厨子。

大乖听见了妈的话,还是气呼呼地说:“谁叫它吃了我们的八哥,打死它,要它偿命。”“打死它

才……”二乖想照哥哥的话亦喊一下,无奈不清楚底下说什么了。他也挽起袖子,露出肥短的胳臂,圆睁

着泪还未干的小眼。

第二天太阳还没出,大乖就醒了,想起了打猫的事,就喊弟弟:“快起,快起,二乖,起来打猫

去。”二乖给哥哥着急声调惊醒,急忙坐起来,拿手揉开眼。然后两个人都提了毛撑子,拉了袍子,嘴里

喊着报仇,跳着出去。

这是刚刚天亮了不久,后院地上的草还带着露珠儿,沾湿了这小英雄的鞋袜了。树枝上小麻雀三三五

五地吵闹着飞上飞下地玩,近窗户的一棵丁香满满开了花,香得透鼻子,温和的日光铺在西边的白粉墙上。

二乖跷高脚摘了一枝丁香花,插在右耳朵上,看见地上的小麻雀吱喳叫唉,跳跃着走,很是好玩的样

子,他就学它们,嘴里也哼哼着歌唱,毛弹子也掷掉了。二乖一会儿就忘掉为什么事来后院的了。他蹈达

到有太阳的墙边,忽然看见装碎纸的破木箱里,有两个白色的小脑袋一高一低动着,接着咪噢咪噢地娇声

叫唤,他就赶紧跑近前看去。

原来箱里藏着一堆小猫儿,小得同过年时候妈妈捏的面老鼠一样,小脑袋也是面团一样滚圆得可爱,

小红鼻子同叫唤时一张一闭的小扁嘴,太好玩了。二乖高兴得要叫起来。

"哥哥,你快来看看,这小东西多好玩!”二乖忽然想起来叫道,一回头哥哥正跑进后院来了。

哥哥赶紧过去同弟弟在木箱子前面看,同二乖一样用手摸那小猫,学它们叫唤,看大猫喂小猫奶吃,

眼睛转也不转一下。

“它们多么可怜,连褥子都没有,躺在破纸的上面,一定很冷吧。”大乖说,接着出主意道,“我们

一会儿跟妈妈要些棉花同它们垫一个窝儿,把饭厅的盛酒箱子弄出来,同它做两间房子,让大猫住一间,

小猫在一间,像妈妈同我们一样。”

"哥哥,你瞧它跟它妈一个样子。这小脑袋多好玩!”弟弟说着,又伸出方才收了的手抱起那只小黑

猫。

(有删改)

1.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析。

2.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3.二乖的天真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4.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再练模拟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杏花春雨江南

王清铭

看过徐悲鸿先生的自题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印象特别深刻,每个人都有侠骨柔情的

一面,骑白马驰骋在秋风萧瑟的辽阔塞上,马蹄得得,强劲的风刮动鬣鬃一般的头发,心头的豪情也随之

猎猎作响。突然马声长嘶,一个阳刚的形象镌刻在后人瞩望的视野。

画家吴冠中先生把这一句改为“骏马秋风冀北”,意境相似,后一句则完整保留。画家李可染更是以

“杏花春雨江南”为题,画了一幅水墨画。在很多人的心中,江南是故乡,是心灵的家园,也是感情的寄

托。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就这样写道:“香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

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

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一种藏在心灵角落的柔情,是长期缠绕在思念之中的情结。我很有

兴趣地查阅了“杏花春雨江南”的出处,它最早出现在元代诗人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画家柯敬仲

要回江南,虞集写词相送:“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词翰兼美,一时争相传刻,流传遍海内。

特别是结拍处“杏花春雨江南”,入画入书或入印,还被人织成锦帕,为时所贵。由此可见,这句词曾引

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如果再往前到宋代,写杏花和江南雨的诗词非常多。陈与义写“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激赏。诗人客居他乡,在诗歌的平仄中消磨时光,在淅沥的雨声中,杏花突然开放了,

粉红腮颊,仿佛想念中伊人的脸庞,那押了韵的思念被雨声一遍又一遍地洗濯,诗人的心中布满了水意,

那场春雨来自心头,仿佛就在他的眼眶里下着。

江南是美丽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江南又是忧伤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

明朝卖杏花”。或许是因美丽而忧伤,或是因忧伤而美丽?如果再往前到唐代,我们会遇上落魄的杜牧,

沿着牧童手的指向,我们会在细雨霏霏的杏花村,端起盛满感伤的酒杯,与他隔着一千多年碰响这水底的

火焰。

我很奇怪,杏花开放带来的是热闹的春意,宋祁就写过“红杏枝头春意闹”,但我们想到江南就想到

柔情的雨,想到春雨就想到了在雨中开放和飘零的杏花。或许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或是一种

难以愈合的伤痛。或许,人生多苦难,生命的本质就是忧伤的,在我们远离故乡,或者感觉光阴悄然远逝,

我们的心头就有杏花开放,就有江南雨犹如唐诗宋词一样,在我们梦的边缘平平仄仄地滴落,淋湿了我们

押韵的心情。

生命不可缺少诗意。我们也不难明白,春节晚会上那个《小城雨巷》的舞蹈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现代

人的情感共鸣。人们并不是真的要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去寻找“一个丁香

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诗意和浪漫在现代生活早已消逝,但并没有隔断现代人的向往。人们是

怀旧的,也向往过上一种诗意的生活,这是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所无法弥补的心灵空缺。人们对杏花春雨

江南的向往和怀恋,也是同样的情愫。

余光中先生说:“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

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在杏花春雨的江南,也许我们不需要一把油纸伞,嗅着杏花的幽香,走在江

南的雨里,被雨淋湿,也不失一种幸福。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杏花春雨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它缠绕过落魄的杜牧、客居他乡的陈与义与写词赠

友的虞集,也让现代人十分向往。

B.文中大量引用前人的诗句,表现了“杏花春雨江南”的诗意内涵,典雅隽永,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C.作者对“杏花”“春雨”等意象的着力描写,渲染了江南美丽而忧伤的特质,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故

土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D.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是一种怀旧的情愫,它既是对古典意蕴的怀恋,又包含着对现代

生活失去传统诗意的感慨。

2.文章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却在开头描写了一幅“白马秋风塞上”的图景,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

用。

3.有人曾说“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的影子”,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杏花春雨江南”也终将成

为一种遗憾,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命题点2:赏析场景描写效果

;突破攻略

场景描写是在某特殊时间、地点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具有刻画人物、展开情节、

I表现主题、渲染范围、表现心情等作用。

i

模拟强化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庭教师

萧红

二十元票子,使他做了家庭教师。

这是第一天,他起得很早,并且脸上也像愉悦了些。我欢喜地跑到过道去倒洗脸水。心中埋藏不住这

些愉快,使我一面折着被子,一面嘴里任意唱着什么歌的句子。我想他应该吃些点心吧,八点钟他要去教

书,天寒,衣单,又空着肚子,那是不行的。

但是还不见那提着膨胀的篮子的人来到过道。

郎华做了家庭教师,大概他自己想也应该吃了。当我下楼时,他就自己在买。他仿佛是一个大蝎虎样,

贪婪地,为着他的食欲,从篮子里往外捉取着面包、圆形的点心和“列巴圈”,他强健的两臂,好像要把

整个篮子抱到房间里才能满足。最后他付过钱,下了最大的决心,舍弃了篮子,跑回房中来吃。

还不到八点钟,他就走了。九点钟刚过,他就回来。下午太阳快落时,他又去一次,一个钟头又回来。

他已经慌慌忙忙像是生活有了意义似的。当他回来时,他带回一个小包袱,他说那是才从当铺取出的从前

他当过的两件衣裳。他很有兴致地把一件夹袍从包袱里解出来,还有一件小毛衣。

“你穿我的夹袍,我穿毛衣,”他吩咐着。

于是两个人各自赶快穿上。他的毛衣很合适。唯有我穿着他的夹袍,两只脚使我自己看不见,手被袖

口吞没去,就是这样,我觉得很合适,很满足。

电灯照耀着满城市的人家。钞票带在我的衣袋里,就这样,两个人理直气壮地走在街上,穿过电车道,

穿过扰嚷着的那条破街。

一扇破碎的玻璃门,上面封了纸片,郎华拉开它,并且回头向我说:“很好的小饭馆,洋车夫和一切

工人全都在这里吃饭。”不一会,小小的菜碟摆上来。我看到一个小圆木砧上堆着煮熟的肉,郎华跑过去,

向着木砧说了一声:“切半身钱的猪头肉。”

那个人把刀在围裙上,在那块脏布上抹了一下,熟练地挥动着刀在切肉。我想:他怎么知道那叫猪头

肉呢?很快地我吃到猪头肉了。后来我又看见火炉上煮着一个大锅,我想要知道这锅里到底盛的是什么,然

而当时我不敢,不好意思站起来满屋摆荡。

“你去看看吧。”

“那没有什么好吃的。”郎华一面去看,一面说。

正相反,锅虽然满挂着油腻,里面却是肉丸子。掌柜连忙说:“来一碗吧?”

我们没有立刻回答。掌柜又连忙说:“味道很好哩。”

我们怕的倒不是味道好不好,既然是肉的,一定要多花钱吧!他看看我,我看看他。

“这么多菜,还是不要肉丸子吧,"我说。

“肉丸还带汤。"我看他说这话,是愿意了,那么吃吧。一决心,肉丸子就端上来。

破玻璃门边,来来往往有人进出,戴破皮帽子的,穿破皮袄的,还有满身红绿的油匠,长胡子的老油

匠,十二三岁尖嗓子的小油匠。

脚下有点潮湿得难过了。可是门仍不住地开关,人们仍是来来往往。一个岁数大一点的妇人,抱着孩

子在门外乞讨,仅仅在人们开门时她说一声:“可怜可怜吧!给小孩点吃的吧!”然而她从不动手推门。后

来大概她等到时间太长了,就跟着人们进来,停在门口,她还不敢把门关上,表示出她一得到什么东西很

快就走的样子。忽然全屋充满了冷空气。郎华拿馒头正要给她,掌柜的摆着手:“多得很,给不得。”

靠门的那个食客强关了门,已经把她赶出去了,并且说:“真她妈的,冷死人,开着门还行!”

郎华为着猪头肉喝了一小壶酒,我也帮着喝。同桌的那个人只吃咸菜,喝稀饭,他结账时还不到一角

钱。接着我们也结账:小菜每碟二分,五碟小菜,半角钱猪头肉,半角钱烧酒,丸子汤八分,外加八个大

馒头。

走出饭馆,使人吃惊,冷空气立刻裹紧全身,高空闪烁着繁星。

“吃饱没有?”他问。

“饱了。”我答。

经过街口卖零食的小亭子,我买了两纸包糖,我一块,他一块,一面上楼,一面吮着糖的滋味。

“你真像个大口袋。“他吃饱了以后才向我说。

同时我打量着他,也非常不像样。他的帽子仅仅扣住前额,后脑勺被忘记似的,离得帽子老远老远的

独立着。很大的头,顶个小卷沿帽,最不相宜的就是这个小卷沿帽,在头顶上看起来十分不牢固,好像乌

鸦落在房顶,有随时飞走的可能。别人送给他的那身学生服短而且宽。

走进房间,像两个大孩子似的,互相比着舌头,他吃的是红色的糖块,所以是红舌头,我是绿舌头。

比完舌头之后,他忧愁起来,指甲在桌面上不住地敲响。

“你看,我当家庭教师有多么不带劲!来来往往冻得和个小叫花子似的。”

当他说话时,在桌上敲着的那只手的袖口,已是破了,拖着线条。我想破了倒不要紧,可是冷怎么受

呢?

长久的时间静默着,灯光照在两人脸上,也不跳动一下,我说要给他缝缝袖口,明天要买针线。

关了灯,月光照在窗外,反映得全室微白。两人扯着一张被子,头下破书当作枕头。隔壁手风琴又咿

咿呀呀地在诉说生之苦乐。

马蹄打在街石上嗒嗒响声。每个院落在想象中也都睡去。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写道,因为郎华有了工作,“我”心中特别愉快,嘴里唱着歌,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B.本文的语言直率质朴、不加雕饰,这种风格和作者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一样,都显示了其创作技

巧的成熟。

C.文章结尾两段的环境描写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巧妙地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渲染出冷清、幽

静的氛围,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D.文章写一对年轻人,也提到“满城市的人家”“洋车夫和工人”“小油匠”等,以此展示了中国二

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劳苦大众的艰难生活。

2.文章写两人吃饭时遇到抱着孩子的妇人在乞讨并对这一场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写,这样安排有什么作

用?

3.有评论说,萧红描绘年轻情侣艰窘的生活,但处处洋溢着乐天知命和奋发进取的精神。请结合文本谈谈

你对这一评论的理解。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被捆缚的人

[奥地利]伊尔斯•艾青格

他醒了,一群一群的苍蝇在他脑门上嗡嗡盘旋着。他想挥手把苍蝇赶开,这才发现自己被捆住了。他

挣扎了一下,发现绳子缚得不算太紧,两腿还有些活动的余地。他的两只胳膊虽被缚在一起,却并没有绑

在身上,也有一点活动的余地。

他打定主意站起来,尽可能地把两膝往上抬起,把手撑在青草上,一个鲤鱼打挺,猛地蹦起来。绳子

紧紧地勒进他的肌肉,他摔倒在地,痛得几乎要昏过去。

逃脱的希望全寄托在绳子给予他的自由度上了。他把头向后仰,贴在草地上,就势滚翻,挣扎着两膝

着地,脚趾扒地,身体向上一耸,这一来几乎没有费多大劲就站了起来。

他小心俯下身,打算把绳子松开点。可是尽管绳子好像不太紧,他却无法使它更松一些。

他试着走路,发现如果把脚稍微抬起一些,在绳子绷紧之前,赶紧放下,就可以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

他以同样的办法,居然也能稍微摆动胳膊了。

饥饿使他头晕目眩,他觉得好像走得很快,连摩托车也撵不上他;他一会儿感到仿佛伫立不动,一会

儿又感到脚下土地急速向后飞驰,好像一个逆流而上的游泳者,感到这条土地的河流向后疾速流逝。

马戏团老板和他的马戏团在城郊外田野里露宿,在晨光熹微中,发现了那个被捆缚的人。他缓慢地向

前走,以免被绳子勒痛,然而在这马戏团老板眼里看来,他的动作,却好像是故意把大幅度的迅速的动作,

控制为小的急促的动作,显得出奇地优美,老板看得着迷了。

“女士们,先生们,被捆缚的人!”他的最初几个动作就引起了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站在舞台边上

的老板听到这阵掌声,激动得满腔热血都涌到脸上来了。被捆缚的人跪下,起立,蹦跳,把大车的枯辘推

得骨碌碌满台转。绳索非但不能约束他的行动,反而使他插上了翅膀,就像夏季的候鸟展翅北飞前,在天

空转着圈子翱翔盘旋。

被捆缚的人和其他演员有一点不同的地方,就是每次演出后,别人都卸装,而他却从来不解开绳索。

马戏团老板很清楚,演员们都嫉妒这个被捆缚的人。

走钢索的演员们在练习跳火的那个夜晚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开玩笑地抬着他在火上晃来晃去,被捆缚

的人落到火焰边上,那根绳子已经烧焦了一点儿,要不是马戏团老板抓住他的胳膊,赶快把他拖开的话,

他就要被灼伤了。

被捆缚的人觉得这些人想弄断他的绳索未免有些奇怪,因为他要是想使自己自由的话,随时都可以做

到。可是说也奇怪,他在初夏以前对绳子不感兴趣,现在一想到要失去绳子却又感到心灰意懒。

收割庄稼的人的歌声使他心里充满不祥的预兆。他明白很快就要换衣服了,一旦解开绳子,肯定就不

能再捆得和原来一模一■样。

马戏团里的一只幼狼逃走了,大家纷纷责骂马戏团给邻近村庄带来危害,好多人都不来看马戏了。

一天晚上他在附近小树林看见两颗绿莹莹的磷光,他明白这是什么。

如果他没有被捆缚,也许就要试图逃走了,可是既然无法溜跑,他竟然毫不惧怕。他镇定地俯视着,

狼倒竖的毛底下的肌肉,像他在绳子下面的肌肉一样绷得紧梆梆的。他以为他和狼之间还隔开一段距离,

不料就在这时这野兽突然跃扑过来。被捆缚的人此时全神贯注,顺从绳索的约束而行动。

他运用了经过多次考验的审慎思考力,猛然抓住狼的喉咙。他做了个大鸟展翼般的动作,——他突然

感到,只有当人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被捆缚的时候,飞翔才是可能的——飞扑到这只野兽身上,把它摔到

地上,他为失去了四肢的自由而感到欣喜,因为正是这种致命的自由使人败在野兽的爪牙之下。

正是由于四肢的每一动作,必须适应捆缚他的绳索,他在这场搏斗中才获得了自由——这是豹子的自

由、狼的自由,或是在晚风中摇曳的花朵的自由。他用自己的赤脚夹住狼的两只后腿,用手抱住狼头,差

不多没费多大力气就把狼头卡勒得紧紧的,他感到绳子一点也没有阻碍自己的动作。

马戏团的老板娘试图劝她的丈夫不要提起狼是被捆缚的人打死的。可是他不听劝告,想宣布被捆缚的

人徒手毙狼的奇迹,借以恢复夏季座无虚席的盛况。

那天晚上观众要求他重演搏狼的一幕。狂暴的观众冲破了警戒圈,把他逼到兽笼跟前。他钻进笼子拍

拍手吸引这只野兽的注意,就在这一瞬间,一把刀搁在他手腕上,像秋天的河水一样凉嗖嗖的。他想挣脱

已经来不及了,绳子松开卷成一团纠缠在他身边,像蛇蜕皮一样。他顿时感到全身的血都流到脚上,他腿

一软突然疲乏无力了。

像罗网一样落到他脚下的绳索比陌生人钻进笼子更使那只狼激怒,它向后一蹲伏准备腾跳飞扑过来。

那人打了个踉跄,一转身抓住悬挂在笼旁以防万一的手枪,在谁也来不及阻拦之前,朝那条狼的两眼之间

放了一枪,那只野兽前腿拱了起来,爪子刚碰到他,就倒了下去。

他向河畔奔跑,听到追赶的人杂沓的脚步声,他藏到一堆灌木丛里,听得他们匆匆跑过,过了一会儿,

他们又回过来向马戏团的大帐篷涌去。月亮照在草地上,在月光里草地显露出生长与死亡的颜色。

他回到河边时,怒气平息了。在破晓时分他觉得河水里仿佛浮起了冰块,天仿佛飘起了霏霏的雪花,

他记忆模糊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感到土地急速向后飞驰”“好像逆流而上的游泳者”,是被捆缚的人由于饥饿和疲劳而产

生的怪异错觉。

B.马戏团老板欣赏被捆缚的人蹦跳动作,多从“票房价值”的角度考虑,观众则更出于猎奇心理来观

看他的表演。

C.由于被捆缚的人抢了其他演员的风头,演员们都嫉妒他,走钢索的演员更是费尽心思要把他身上的

绳索弄断。

D.被捆缚的人一直不愿意沦为马戏团表演的工具,身上绳索被割断后,他就迅速趁机逃离,并躲开众

人的追赶。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将写实与虚幻怪诞相结合,二者相互交织,营造一种超现实的朦胧气氛。

B.小说运用大量细致的动作描写,意在表现被捆缚的人有马戏演员的独特天赋。

C.结尾的环境描写渲染悲凉气氛,暗示“他”对自己此时的存在价值感到迷茫。

D.小说悬念不断,使读者介入叙事情境,参与想象,填充作者有意留下的空白。

3.”被捆缚的人”这一形象,体现了现代派小说人物塑造抽象化、类型化的特点。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

的表达效果。

4.小说两次写“被捆缚的人”与狼搏斗的场景,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命题点3:探究物象含义作用

t-------------------------------------------------------------------------------------------------------------------------------------------------------------------------------------------------------------------------------------------------------------------------

i突破攻略

I

物象含义一般分析的是深层含义,即指代义、引申义、象征义、小皇冠一等。结合与物象相关的

I

I人物、环境、情节等进行分析,注意文中的一些提示语。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做真题

六、(2021•全国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石门阵

卞之琳

“诸葛孔明摆下了八阵图,叫陆逊那小子,得意洋洋,跨马而来的,只见左一块石头,右一块石头,

石头,石头,石头,直弄得头都昏了,他一看来势不妙,就勒转了马头,横冲直撞,焦头烂额,逃回了原

路。——这《三国》里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

说到了这里,干咳了一声,木匠王生枝抬起了眼睛,打量了一番列在他面前的许多面孔。

男人的面孔,女人的面孔,小孩子的面孔。带胡子的有,麻的有,长雀斑的有,带酒窝的有,一共十

来张,在中秋前两天的月光里,有明有暗,可是全一眼不眨,只是点点头,意思要王木匠尽管讲下去得了。

王木匠手巧。譬如,现在邻近各村常用的由煤油箱改造的水桶子,确是王木匠的发明。他的手艺不止

见长于他的本行。

“对,我正要给你们摆一个和八阵图差不多的石门阵,不过几句话,一点新闻,石门阵摆退鬼子

兵。”

老王捡去才落到颈脖子上的一片枯枣树叶子,随即干咳了一声。

“来了。”大家一起想。

果然——

“来了!来了,一群鬼子兵!”

王木匠转过头来望望山坡下转进村子里来的白路,仿佛日本兵当真从那边来了,把听众给吓了一跳。

“他们先在远处山头上向镇上望,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的。

“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

“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

“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八路军走光了。好,那个头儿,吩咐先下去五十个胆子最大的‘皇军’。

“'开步走!'他们下来了,那五十个鬼子,骑了马。”

“这条镇不是就完了吗?”宋长发很担心地插上了一句。

王木匠没有理他,干咳了一声,接下去:

“骑了马,得意洋洋!瞧,第一个麻子,腰板挺得多直啊。瞧,第二个是八字胡子,第三个是小耳朵,

小耳朵回过头来,看后面跟来的都很威风,就把头昂得高些。

“小耳朵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阁房里。

“八字胡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铁柜里。

“麻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猪圈里。”

“真不是好东西!”谁的声音?李矮子?因为隔壁李矮子院里的驴忽然叫起来了,仿佛怕给日本兵抓

去呢。

“说话间,不知不觉,已经走进了村子。

“麻子忽然在一家门口勒住了马。八字胡子、小耳朵和后边四十七个人都勒住了马。满街上鸦雀无声。

“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门,不作声。

“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不作声。”

“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小梅子插上来一句,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

“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后边那四十七个'皇军’也这样问哪,可是没有出声,他们不作一声

在那边发愣,那五十个‘皇军'。

“他们看见了什么呢?奇怪。

“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只看见门里堵满了石头——石头门。

“他们索性向前跑,沿街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

“一路上----

“向左看:石头门。

“向右看:石头门。

“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

“干脆说吧,别那么别扭的!”宋长发老婆着急了,也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

“他们的脸都白了。听,四面山头上一片喊杀的声音!打枪的声音!八路吧?看,山头上那么多人呢,

糟了!糟了!”

“好了!好了!”谁的声音?仿佛大家的声音。

“他们勒转了马头,死命踢着马肚皮,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他们就横冲直撞,连奔带蹿地逃命

了。

“逃出了镇口,心里跳得像马蹄一样急呢。

“麻子还在想:我这一身肥肉不至于喂他们的麦田吧。

“八字胡子还在想:我抢来的钞票不至于被他们捡回去吧。

“小耳朵还在想:我怀里的相片不至于被他们拿去上报吧。”

“老王,你活像钻进了他们的心里了。”李矮子说,意思是两重的,表示不相信,也表示惊叹他叫人

不能不相信。

“胡老三,”王生枝说,把眼睛对准了一个衔着旱烟管的男子,“昨天你也在南教场听过政治指导员

的报告的,你说我可曾说谎。那条镇叫洪子店,在太行山那边。”

“大致还不错,”胡老三说了,“部队在镇东十五里地方,和敌人打了一昼夜。农民救国会集了五百

会员,三个钟头内把全镇上能搬的都搬走了,五百会员就拿起了枪,躲在围山上等了。不过,老王,门是

用砖头堵的。”

“那有什么关系,石头门说起来好听一点,只要不是木头门就行了。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

给门板都烧光了。洪子店也烧去了许多。可是我老王一年来明白了一个道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

对,把我们的门板烧掉呢,我们就夜不闭户。”

“那你就少了生意了,人家以后还要你做门板吗?”

大家笑了,同情王生枝。

王生枝在月光里走回家去的时候,倒认真地想起当真到了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他常常想做一张极精

致的衣橱,已经设计了多年,总可以有做成的一天了。不过他知道大家还得先摆多少次真正的石门阵,不

是用口,”也得用手。”王木匠看看自己结实的突起了老茧的掌心,说不出由于哪一种情感,不由得感叹

了一下:“我这双手呵!”

延安,1938年秋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用煤油箱改造水桶子,既说明王木匠手巧,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B.王木匠讲故事不乏新意识,他的灵感除了来自“八阵图”,还来自“一点新闻”。

C.石门阵故事取材于政治指导员的报告,“麻子”“小耳朵”等鬼子均确有其人。

D.王木匠因追求手艺完美而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他对着自己的手发出了感叹。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王木匠重提诸葛亮八阵图战事开头,再写村民们的表情神态,这样,石门阵故事还未正式展

开,王木匠擅长讲故事的形象就已经确立起来了。

B.小说描写村民们的面孔,用“带胡子的有,麻的有……”,而不用“有的带胡子,有的麻……”,

突出了不同面孔最显著的特点。

C.小说调动了许多“声音”来配合王木匠的讲述,如小梅子等人的插话、王木匠的干咳声,乃至与故

事毫不相干的驴叫声,读来令人如临其境。

D.小说讲了一个王木匠讲故事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颇具匠心,不仅使小说叙事变得更为复

杂,同时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

3.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

4.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再练模拟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失恃

刘正权

人间仲春五月天,又逢草木葱茏时。

周梧桐把手里的书放下,幽幽叹口长气,不看书了,仔细把玩自己的一双手,确切说是把玩手上那只

小猫咪。

手若柔葭,肤若凝脂,搁书上,叫玉手。

在这个仲春五月天里,周梧桐就剩一双手还葱茏着。

她的腰际以下,暂时还可以用圆润来修饰,周梧桐知道,这个圆润只是表象,美的极致是衰败,周梧

桐腰际以下皮肤上那种闪烁光泽的圆润,实际是轻微的水肿。

血脉不通的人,才会水肿。

周梧桐瘫在床上有些日子了。

陪着她一同出车祸的,是只猫。

猫死了,肚子里还摇着猫仔,猝不及防的车祸,让周梧桐的猫临死之前进了人类的医院,还顺顺当当

产下一个猫咪。

猫咪就在周梧桐的手上。

三岁的彤子被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