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方案_第1页
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方案_第2页
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方案_第3页
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方案_第4页
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方案TOC\o"1-2"\h\u2021第1章绪论 4275451.1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 4285021.2电池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435841.3方案目标与意义 420754第2章新能源汽车电池概述 552722.1电池类型及特点 597332.2电池工作原理 559372.3电池功能参数 526378第3章电池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646973.1电池状态监控 6289393.1.1电压监测 6244533.1.2温度监测 6120583.1.3电流监测 6325773.1.4漏电监测 6251613.2电池保护策略 6200103.2.1过充保护 6238833.2.2过放保护 6170303.2.3过温保护 6312763.2.4漏电保护 7326813.3电池状态估计 76613.3.1剩余电量估算 7137163.3.2健康状态估算 7183053.3.3预测寿命 7139303.4电池均衡管理 7192803.4.1主动均衡 7145123.4.2被动均衡 7147313.4.3均衡控制策略优化 713431第4章电池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74914.1硬件架构 7314514.1.1电池组 7226114.1.2核心控制单元 8252174.1.3传感器与执行器 8107204.1.4通信接口 8309694.2电池管理系统核心模块 8223364.2.1微控制器单元(MCU) 8266644.2.2预充管理模块 8181514.2.3充放电管理模块 8307704.2.4温度管理模块 8137994.3传感器与执行器选型 865194.3.1电压传感器 893234.3.2电流传感器 8326654.3.3温度传感器 9253804.3.4执行器 9239824.4通信接口设计 9126024.4.1车载网络通信 953874.4.2充电设施通信 957384.4.3人机交互接口 929509第5章电池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9172805.1软件架构 9167305.1.1总体架构 9213355.1.2数据采集模块 9136135.1.3数据处理模块 9227745.1.4控制策略模块 1081075.1.5故障诊断模块 10193405.2数据处理与分析 10177535.2.1数据处理 10100715.2.2数据分析 10317735.3控制策略与算法 1047955.3.1充放电策略 10165095.3.2均衡策略 1043725.3.3热管理策略 10178365.4故障诊断与处理 10227855.4.1故障诊断 10243425.4.2故障处理 1121064第6章电池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11223566.1电池状态估计方法 1180556.1.1容量估计 11101546.1.2健康状态估计 11312146.1.3续航里程估计 11236736.2电池均衡策略 1169166.2.1模块间均衡策略 1157136.2.2单体间均衡策略 118506.3充电策略 11216386.3.1快速充电策略 12147096.3.2智能充电策略 12239246.4能量管理策略 1291576.4.1动力电池与超级电容的能量分配策略 12311896.4.2能量回收策略 1231951第7章电池管理系统仿真与验证 1291737.1仿真模型搭建 1283417.1.1电池模型 1240477.1.2管理系统模型 1284197.2电池管理系统功能仿真 13255517.2.1电池状态估算功能仿真 13167007.2.2热管理功能仿真 13236367.2.3均衡控制功能仿真 13161647.3实车验证与测试 13204487.3.1实车测试方案 13127607.3.2实车测试结果 13205737.4结果分析与优化 13257827.4.1仿真结果分析 14246767.4.2优化措施 1427099第8章电池管理系统安全与可靠性分析 1491838.1安全风险识别 14201678.1.1电池热失控风险 14283238.1.2电池管理系统硬件风险 14273968.1.3电池管理系统软件风险 14268678.2系统保护措施 14166748.2.1电池热失控防护 142708.2.2硬件保护措施 14277908.2.3软件保护措施 14230938.3可靠性分析 15110098.3.1电池管理系统可靠性指标 15114628.3.2影响可靠性的因素 15180878.3.3提高可靠性的措施 15267298.4长期可靠性评估 1536198.4.1电池管理系统寿命预测 15123828.4.2电池管理系统老化分析 15128358.4.3长期可靠性改进策略 1519301第9章电池管理系统生产与质量控制 15235839.1生产工艺与流程 15112349.1.1电池管理系统概述 15124029.1.2生产工艺流程 1666999.2质量控制策略 16158649.2.1原材料质量控制 1666809.2.2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16122399.2.3成品质量控制 16118619.3检测与测试方法 16312179.3.1功能测试 16284219.3.2功能测试 16163159.3.3安全测试 17221989.4供应链管理 17275559.4.1供应商管理 17326919.4.2物流管理 17270509.4.3信息流管理 177486第10章电池管理系统市场前景与展望 171697210.1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17593810.2技术创新方向 1750810.3政策与产业环境分析 18924610.4未来发展展望 18第1章绪论1.1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NEV)作为替代传统燃油车的重要选择,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具有零排放、能效高、噪音低等优点,其大规模推广与应用将对缓解能源压力、减少环境污染、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1.2电池管理系统的重要性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System,BMS)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主要负责电池状态的监测、评估、保护及均衡等。电池管理系统对提高电池安全性、可靠性、延长电池寿命以及提升新能源汽车整体功能具有的作用。由于电池功能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如何设计高效、稳定的电池管理系统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问题。1.3方案目标与意义本方案旨在研究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方案。通过以下目标实现方案的意义:(1)研究电池状态监测技术,实现对电池充放电过程、温度、电压等参数的实时监测,为电池安全提供保障。(2)分析电池状态评估方法,提高电池剩余寿命预测准确性,为新能源汽车的运行维护提供依据。(3)探讨电池保护策略,避免电池过充、过放、过温等异常情况,保障电池安全运行。(4)研究电池均衡技术,降低电池组内部不一致性,提高电池系统功能。(5)通过系统集成与优化,提高电池管理系统的整体功能,降低成本,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本方案的研究与实施,将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第2章新能源汽车电池概述2.1电池类型及特点新能源汽车电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铅酸电池和固态电池。各类电池具有以下特点:(1)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等优点,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应用最广泛的电池类型。(2)镍氢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环保、安全功能好等特点,但其自放电率较高、循环寿命相对较短。(3)铅酸电池: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但能量密度较低、循环寿命较短、对环境有一定污染。(4)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具有更高的安全功能、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但目前尚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大规模商业化应用。2.2电池工作原理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充电、放电和电能转换三个过程。(1)充电过程:外部电源通过充电器为电池提供电能,电池内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2)放电过程: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将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输出,驱动新能源汽车运行。(3)电能转换过程:在电池工作过程中,部分电能会以热能形式散失,电池管理系统(BMS)通过控制电池的工作状态,降低能量损耗,提高电池的能量利用效率。2.3电池功能参数电池功能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能量密度:指单位体积或质量的电池能储存的电能,是衡量电池功能的重要指标。(2)循环寿命:指电池在规定条件下,能完成充放电循环次数,反映了电池的使用寿命。(3)自放电率:指电池在储存过程中,因内部原因导致电能损失的速度。(4)安全功能:指电池在正常使用和异常情况下,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保障程度。(5)温度特性:电池的工作功能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特性反映了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工作功能。(6)充电速率:指电池在单位时间内充电的速率,影响充电时间和电池寿命。(7)内阻:指电池内部导电介质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内阻越小,电池功能越好。第3章电池管理系统功能需求3.1电池状态监控3.1.1电压监测电池管理系统应对电池单体的电压进行实时监测,保证电压在安全工作范围内。同时对电池组总电压进行监控,以保证车辆动力系统的稳定供电。3.1.2温度监测对电池单体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保证电池工作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当温度超出预设阈值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电池过热或过冷。3.1.3电流监测实时监测电池充放电电流,防止电池过充或过放,延长电池使用寿命。3.1.4漏电监测对电池系统进行漏电监测,保证电池系统在非工作状态下不会出现漏电现象。3.2电池保护策略3.2.1过充保护当电池电压超过预设的过充保护阈值时,电池管理系统应立即采取措施,停止充电,防止电池过充。3.2.2过放保护当电池电压低于预设的过放保护阈值时,电池管理系统应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放电,防止电池过放。3.2.3过温保护当电池温度超过预设的过温保护阈值时,电池管理系统应立即采取措施,降低电池工作负荷,防止电池过热。3.2.4漏电保护当监测到电池系统出现漏电现象时,电池管理系统应立即采取措施,切断电源,保证车辆及乘客安全。3.3电池状态估计3.3.1剩余电量估算电池管理系统应实时估算电池剩余电量(SOC),为驾驶者提供准确的续航里程信息。3.3.2健康状态估算通过监测电池各项参数,实时评估电池的健康状态(SOH),为电池维护和更换提供依据。3.3.3预测寿命根据电池使用情况,预测电池剩余寿命,为电池更换提供参考。3.4电池均衡管理3.4.1主动均衡电池管理系统应采用主动均衡策略,实时调整电池单体之间的电压差异,提高电池组整体功能。3.4.2被动均衡在电池充电过程中,电池管理系统应通过被动均衡策略,使电池单体电压达到平衡,延长电池使用寿命。3.4.3均衡控制策略优化根据电池组实际运行情况,动态调整均衡控制策略,实现电池组功能最优化。第4章电池管理系统硬件设计4.1硬件架构本章主要介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设计。从整体硬件架构入手,明确各个功能模块的相互关系及作用。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电池组、核心控制单元、传感器、执行器以及通信接口。4.1.1电池组电池组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能量存储单元,其功能直接影响到整车的续航里程及安全性。电池管理系统需要对电池组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其工作在安全、高效的范围内。4.1.2核心控制单元核心控制单元是电池管理系统的“大脑”,负责处理传感器数据,控制执行器动作,并通过通信接口与其他系统交换信息。4.1.3传感器与执行器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电池状态,包括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执行器则根据核心控制单元的指令,对电池组进行充放电控制、温度调节等操作。4.1.4通信接口通信接口负责实现电池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如车辆控制单元、充电设施等)的信息交换,保证整车各系统协调工作。4.2电池管理系统核心模块4.2.1微控制器单元(MCU)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模块采用高功能的微控制器单元(MCU),具备丰富的外设接口,可满足系统对实时性、数据处理能力以及通信功能的需求。4.2.2预充管理模块预充管理模块主要负责电池组的预充过程控制,保证电池组在接入电源时,电压、电流等参数稳定,避免对电网造成冲击。4.2.3充放电管理模块充放电管理模块根据电池状态及外部需求,对电池组进行智能充放电控制,延长电池寿命,提高整车续航里程。4.2.4温度管理模块温度管理模块通过控制风扇、加热器等设备,保持电池组工作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保证电池功能及安全性。4.3传感器与执行器选型4.3.1电压传感器电压传感器选用高精度、高可靠性的霍尔效应传感器,实现对电池单体电压的实时监测。4.3.2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选用磁隔离式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测量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4.3.3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选用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具有线性度好、精度高等优点。4.3.4执行器执行器主要包括接触器、继电器、风扇、加热器等,根据控制指令对电池组进行充放电控制及温度调节。4.4通信接口设计4.4.1车载网络通信电池管理系统采用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总线作为车载网络通信协议,实现与车辆其他系统的高效信息交换。4.4.2充电设施通信电池管理系统通过充电接口与充电设施进行通信,支持主流的充电通信协议,如GB/T、IEC62196等。4.4.3人机交互接口电池管理系统提供人机交互接口,如显示屏、按键等,方便用户了解电池状态及操作电池管理系统。第5章电池管理系统软件设计5.1软件架构5.1.1总体架构电池管理系统软件设计采用模块化、层次化的设计理念,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控制策略层、故障诊断层及用户界面层。各层之间通过定义良好的接口进行通信,保证软件的高内聚、低耦合。5.1.2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实时监测电池各个参数,包括电压、电流、温度等,采用高速、高精度的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串行通信接口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层。5.1.3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接收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滤波、采样、标定等操作,为控制策略层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5.1.4控制策略模块控制策略模块根据实时数据及预设算法,对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均衡管理、热管理等,保证电池在最佳工作状态下运行。5.1.5故障诊断模块故障诊断模块负责监测电池及系统运行状态,发觉异常时及时报警,并根据故障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5.2数据处理与分析5.2.1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校验和数据转换。数据预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和采样,降低噪声干扰;数据校验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数据转换将采集到的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格式,便于后续分析。5.2.2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主要包括电池状态估计、电池寿命预测和电池安全评估。状态估计通过算法实时计算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健康状态(SOH)和剩余使用寿命等信息;寿命预测根据电池使用情况预测其寿命,为用户提供维护建议;安全评估通过实时监测电池各项参数,评估电池的安全性。5.3控制策略与算法5.3.1充放电策略充放电策略根据电池实时状态和用户需求,制定合理的充放电策略,保证电池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延长电池寿命。5.3.2均衡策略均衡策略针对电池组内单体电压差异,采用主动均衡或被动均衡方法,使电池组内各单体电压保持一致,提高电池组整体功能。5.3.3热管理策略热管理策略通过实时监测电池温度,调整充放电策略和散热措施,保证电池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提高电池安全性和寿命。5.4故障诊断与处理5.4.1故障诊断故障诊断主要包括电池单体故障诊断、电池组故障诊断和系统故障诊断。通过监测电池各项参数,采用阈值判别、模式识别等算法,发觉并诊断故障。5.4.2故障处理故障处理根据故障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报警、限功率、断开电池输出等,保证新能源汽车的运行安全。同时将故障信息记录存储,便于后续分析及维护。第6章电池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6.1电池状态估计方法6.1.1容量估计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容量估计,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卡尔曼滤波算法。通过实时采集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电压及温度等参数,结合等效电路模型,对电池的实时容量进行准确估计。6.1.2健康状态估计针对电池健康状态的估计,采用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预测方法。通过历史数据训练SVM模型,实现对电池健康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测。6.1.3续航里程估计结合电池容量、健康状态及车辆行驶工况,采用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续航里程估计方法。该方法能够准确预测电池在当前工况下的续航能力,为驾驶员提供参考。6.2电池均衡策略6.2.1模块间均衡策略针对电池组内各模块间的不均衡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源功率电子器件的模块间均衡策略。通过实时监测各模块的电压、温度等参数,对电压较高的模块进行能量转移,实现模块间的均衡。6.2.2单体间均衡策略针对电池组内各单体间的不均衡现象,采用了一种基于被动均衡和主动均衡相结合的方法。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通过被动均衡减小单体间电压差,结合主动均衡实现单体间能量的精确分配。6.3充电策略6.3.1快速充电策略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池温度、电压及充电功率等多参数的快速充电策略。通过实时调整充电电流,实现电池在短时间内快速充电,同时避免电池过热和损伤。6.3.2智能充电策略结合用户用车需求、电网负荷及充电设施,设计了一种智能充电策略。该策略能够实现电池在最低成本、最短时间内的充电,提高充电效率,降低充电成本。6.4能量管理策略6.4.1动力电池与超级电容的能量分配策略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与超级电容混合能源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能量分配策略。该策略能够根据车辆行驶工况和电池状态,合理分配动力电池与超级电容的能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6.4.2能量回收策略利用车辆制动过程,设计了一种基于再生制动的能量回收策略。通过实时监测车速、制动踏板开度等参数,合理调整能量回收强度,提高电池的能量利用率,延长续航里程。第7章电池管理系统仿真与验证7.1仿真模型搭建为了对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System,BMS)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功能评估,本章首先建立了一套详细的电池模型以及相应的管理系统仿真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电池的电化学特性、热特性以及电池间的相互影响。7.1.1电池模型基于电池的电化学原理,建立了电池的单体模型,包括等效电路模型和电化学模型。等效电路模型通过模拟电池的端电压、内阻等特性,为系统提供快速计算能力;电化学模型则更加精细地描述电池内部的电化学反应过程,提高模型精度。7.1.2管理系统模型在电池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电池管理系统模型,包括电池状态估算、热管理、均衡控制等功能模块。状态估算模块采用了卡尔曼滤波等算法,以提高电池荷电状态(StateofCharge,SOC)和健康状态(StateofHealth,SOH)估算的准确性;热管理模块通过模拟电池的生热速率和散热条件,保证电池工作在安全的温度范围内;均衡控制模块则负责维持电池组内各电池单体的电压平衡,延长电池寿命。7.2电池管理系统功能仿真基于搭建的仿真模型,对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进行了全面的仿真研究。7.2.1电池状态估算功能仿真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的电池充放电过程进行仿真,评估了状态估算模块对SOC和SOH的估算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估算算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鲁棒性。7.2.2热管理功能仿真通过模拟不同环境温度和工况条件下电池的温升情况,验证了热管理模块对电池温度的调控能力。仿真结果显示,热管理模块能够保证电池在安全温度范围内工作,防止过热和过冷现象。7.2.3均衡控制功能仿真对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平衡功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均衡控制模块能够有效降低电池单体间的电压差异,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7.3实车验证与测试为了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将电池管理系统应用于实际新能源汽车中,进行了实车验证与测试。7.3.1实车测试方案根据实车测试需求,制定了详细的测试方案,包括测试场景、测试工况和评价指标等。7.3.2实车测试结果通过实车测试,收集了电池管理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包括电池状态、温度、电压等参数。7.4结果分析与优化对仿真和实车测试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7.4.1仿真结果分析对比仿真与实车测试结果,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异,为后续的优化提供了依据。7.4.2优化措施针对仿真和实车测试中暴露出的问题,从算法优化、硬件改进和系统配置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提高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和可靠性。第8章电池管理系统安全与可靠性分析8.1安全风险识别8.1.1电池热失控风险新能源汽车电池在过充、过放、短路等异常情况下,可能引发热失控,导致电池温度迅速升高,甚至引发火灾或爆炸。本节将对电池热失控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8.1.2电池管理系统硬件风险电池管理系统硬件主要包括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充电设备等,其潜在的硬件故障风险包括电池单体老化、电池管理系统故障、充电设备故障等。8.1.3电池管理系统软件风险电池管理系统软件风险主要包括软件漏洞、程序异常、数据通信故障等,可能导致电池管理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进而影响整车的安全性。8.2系统保护措施8.2.1电池热失控防护针对电池热失控风险,采取以下措施:设置合理的电池充电电压和电流限制,防止过充和过放;采用电池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电池状态,及时发觉异常并进行预警;配置电池温度传感器,实现实时温度监测,防止电池过热。8.2.2硬件保护措施针对电池管理系统硬件风险,采取以下措施:选用高品质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提高硬件可靠性;采用冗余设计,降低关键部件故障风险;加强硬件在环测试,保证系统在实际工况下的稳定性。8.2.3软件保护措施针对电池管理系统软件风险,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软件编码规范,避免出现软件漏洞;采用模块化设计,降低程序异常风险;实施严格的软件测试与验证流程,保证软件质量。8.3可靠性分析8.3.1电池管理系统可靠性指标本节将从故障率、平均无故障时间、故障恢复时间等指标,对电池管理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8.3.2影响可靠性的因素分析影响电池管理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振动、电磁干扰等,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8.3.3提高可靠性的措施结合电池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提出以下提高可靠性的措施:优化系统设计,提高抗干扰能力;选用高品质元器件,降低故障率;实施定期维护与检测,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8.4长期可靠性评估8.4.1电池管理系统寿命预测基于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际运行数据,建立寿命预测模型,评估电池管理系统的长期可靠性。8.4.2电池管理系统老化分析分析电池管理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的老化现象,包括硬件老化、软件老化等,为后续优化设计提供依据。8.4.3长期可靠性改进策略根据电池管理系统长期可靠性评估结果,提出以下改进策略:优化电池管理系统设计,延长使用寿命;加强关键部件的检测与维护,降低故障率;开展持续的技术创新,提高系统整体可靠性。第9章电池管理系统生产与质量控制9.1生产工艺与流程9.1.1电池管理系统概述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System,BMS)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主要负责电池组的充放电管理、状态监测、安全保护等功能。本节主要介绍电池管理系统的生产工艺与流程。9.1.2生产工艺流程(1)原材料采购与检验: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保证其符合生产要求。(2)PCB制作:采用高精度设备制作印刷电路板(PCB),为电池管理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气连接。(3)元器件焊接:采用自动化焊接设备,对元器件进行焊接,保证焊接质量和可靠性。(4)组装与调试:将焊接好的元器件组装成电池管理系统,并进行功能调试。(5)老化测试:对组装完成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老化测试,以评估其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的功能稳定性。(6)成品检验与包装:对老化测试合格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成品检验,保证其满足设计要求,并进行包装。9.2质量控制策略9.2.1原材料质量控制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要求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材料,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质量评估。9.2.2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制定详细的生产工艺标准,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保证产品质量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