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与应用作业指导书TOC\o"1-2"\h\u26768第1章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概述 3170481.1船舶与海洋工程背景 3279151.2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发展历程 39581.3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的应用领域 432370第2章船舶设计原理与方法 438712.1船舶设计基本原理 4253932.1.1浮力原理 4315792.1.2流体力学原理 5168072.1.3结构力学原理 578312.2船舶设计方法 591492.2.1经验设计法 5322872.2.2数值计算法 5144402.2.3优化设计法 5226342.3船舶设计软件应用 5190062.3.1CAD/CAM软件 59992.3.2阻力和推进软件 5234092.3.3结构分析软件 5290442.3.4船舶仿真软件 669022.3.5船舶设计集成软件 622399第3章船舶结构强度与稳定性 6173193.1船舶结构强度分析 6294593.1.1概述 6157683.1.2静强度分析 6303023.1.3动强度分析 6232933.2船舶结构稳定性分析 6144613.2.1概述 654563.2.2静稳定性分析 762883.2.3动稳定性分析 752723.3船舶结构优化设计 7221033.3.1概述 7230443.3.2优化设计方法 7299393.3.3优化设计应用实例 728722第4章船舶动力系统与设备 783234.1船舶动力系统概述 7222344.1.1船舶动力系统的组成 855424.1.2船舶动力系统的类型 8196444.2船舶主机及其辅助设备 8169534.2.1主机 8291784.2.2辅助设备 9206714.3船舶动力系统的仿真与优化 920039第5章船舶航行功能与船体结构 972575.1船舶航行功能分析 9249815.1.1船舶阻力功能 9146525.1.2船舶推进功能 9233325.1.3船舶操纵功能 10240635.2船体结构设计 10128385.2.1船体结构概述 1072295.2.2船体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 10297705.2.3船体结构设计方法 1029045.3船舶航行功能与船体结构的关联性 105035.3.1船体结构对船舶航行功能的影响 10241765.3.2船体结构设计对船舶航行功能的优化 10278975.3.3船体结构在船舶航行功能保障中的作用 1026293第6章海洋工程技术基础 1056076.1海洋工程概述 10199166.2海洋工程结构与设备 11178216.2.1海洋工程结构 11286386.2.2海洋工程设备 11111166.3海洋工程环境适应性分析 11152346.3.1海洋环境载荷 11117656.3.2海洋环境适应性设计 1128073第7章海洋平台设计与分析 12112207.1海洋平台设计原理 12292327.1.1设计目标与要求 12293007.1.2设计原则 12137717.1.3设计流程 1294247.2海洋平台结构分析 12236407.2.1结构形式 12227607.2.2结构分析内容 1299657.2.3结构分析方法 13108027.3海洋平台设备与系统 13284347.3.1设备选型 13123777.3.2系统设计 1323077.3.3设备与系统布局 131270第8章海洋工程潜水器技术 13115178.1潜水器概述 1361968.2潜水器设计与制造 13183938.2.1设计原则 13213758.2.2设计内容 14218838.2.3制造工艺 14170658.3潜水器应用领域 14153428.3.1科学考察 14325488.3.2资源勘探 1451508.3.3救捞作业 15139058.3.4海底设施维护 15300868.3.5军事应用 15109878.3.6其他应用 1517501第9章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15212689.1海洋资源概述 15158679.2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技术 15326609.2.1海洋油气开发技术 1575649.2.2海洋金属矿产开发技术 1577549.2.3海洋非金属矿产开发技术 16172369.3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技术 16309389.3.1海洋渔业资源开发技术 16233079.3.2海洋药物资源开发技术 1666889.3.3海洋生物能源开发技术 168728第10章船舶与海洋工程项目管理 16613310.1项目管理基本理论 161350110.1.1项目管理的定义与目标 161132510.1.2项目管理的核心过程与知识领域 161674110.1.3项目管理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中的应用 16803510.2船舶与海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161529110.2.1风险识别与评估 162243810.2.2风险应对策略与措施 161362810.2.3风险监控与管理 161533610.3船舶与海洋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及质量控制 172849010.3.1项目进度管理原理与方法 171993510.3.2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与优化 17694310.3.3项目质量控制的原则与措施 171608410.3.4项目质量监控与改进措施 17第1章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概述1.1船舶与海洋工程背景船舶与海洋工程是涉及船舶设计、建造、维修及海洋资源开发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工程技术。自古以来,人类为了摸索海洋、进行交通运输和开发海洋资源,不断推动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船舶与海洋工程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1.2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发展历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发展历程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1)古代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早在数千年前,人类就开始利用船舶进行海上交通运输和海洋资源开发。这一时期的船舶以木质结构为主,采用手工制作,技术较为简单。(2)近代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16世纪至19世纪,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船舶设计逐渐采用科学计算方法,如船体稳定性、结构强度等。同时蒸汽机的发明使得船舶动力发生了革命性变化。(3)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20世纪初至今,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船舶设计、建造和维修方面,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技术,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新型材料、新型动力系统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使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3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的应用领域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船舶设计:包括各类商船、工程船舶、军用舰船等的设计,涉及船体结构、动力系统、导航系统等多个方面。(2)船舶建造:包括船舶的制造、组装、调试等过程,涉及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多个领域。(3)海洋工程:主要包括海洋油气开发、海上风电、海底隧道、跨海大桥等工程的建设。(4)海洋资源开发:包括海洋矿产、渔业、旅游业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5)海洋环境保护:涉及海洋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6)海上安全与救助:包括海上交通安全、海上搜救、海盗防范等。(7)海洋科学研究:通过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支持,开展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环境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国防建设、海洋资源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第2章船舶设计原理与方法2.1船舶设计基本原理船舶设计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浮力原理、流体力学原理和结构力学原理。这些原理是船舶设计的基础,保证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2.1.1浮力原理浮力原理指出,船舶在水中浮力等于船舶排水体积的重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船舶设计时应保证船舶的浮力足够大,以支撑船舶及载重物的总重量。2.1.2流体力学原理流体力学原理涉及船舶在水中的阻力、推进力和操纵性。船舶设计时需考虑减小阻力、提高推进效率和优化操纵功能,以提高船舶的航行速度和经济性。2.1.3结构力学原理结构力学原理关注船舶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船舶设计过程中,需对船体结构进行合理布局和计算分析,保证船舶在各种航行条件下的结构安全。2.2船舶设计方法船舶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经验设计法、数值计算法和优化设计法。2.2.1经验设计法经验设计法是基于历史数据和设计经验进行船舶设计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成熟船型设计,可快速提供设计方案,但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2.2数值计算法数值计算法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学建模和计算分析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可提高设计精度,减少试验次数,适用于新型船型设计。2.2.3优化设计法优化设计法是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寻求最佳设计方案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迭代计算,不断优化设计参数,以提高船舶功能和经济效益。2.3船舶设计软件应用船舶设计软件是实现船舶设计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关键工具。目前常用的船舶设计软件有以下几类:2.3.1CAD/CAM软件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用于船舶的二维和三维建模、绘图和制造。这类软件可提高设计效率,减少人为错误。2.3.2阻力和推进软件阻力与推进软件用于计算船舶在水中的阻力、推进力和航速。这类软件有助于优化船舶的船型和推进系统设计。2.3.3结构分析软件结构分析软件用于船舶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这类软件可保证船舶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3.4船舶仿真软件船舶仿真软件用于模拟船舶在各种航行条件下的操纵功能和航行特性。这类软件有助于提高船舶的操纵性和安全性。2.3.5船舶设计集成软件船舶设计集成软件将上述功能模块进行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设计系统。这类软件可实现船舶设计的全流程管理,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第3章船舶结构强度与稳定性3.1船舶结构强度分析3.1.1概述船舶结构强度是保证船舶在航行及作业过程中安全可靠的关键因素。本章主要介绍船舶结构强度的分析方法,包括静强度和动强度两个方面。3.1.2静强度分析静强度分析主要针对船舶在静态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进行评估。本节将详细阐述以下内容:船舶结构载荷计算;船舶结构应力计算;船舶结构强度校核。3.1.3动强度分析动强度分析主要研究船舶在动态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强度问题。本节将介绍以下内容:动态载荷识别与计算;动强度分析方法;动强度评估标准。3.2船舶结构稳定性分析3.2.1概述船舶结构稳定性是指船舶在受到外部载荷作用时,保持结构完整、不发生破坏的能力。本节将简要介绍船舶结构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和评估方法。3.2.2静稳定性分析静稳定性分析主要针对船舶在静态载荷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内容包括:静稳定性判定准则;静稳定性计算方法;静稳定性校核。3.2.3动稳定性分析动稳定性分析关注船舶在动态载荷作用下稳定性的变化。本节将阐述以下内容:动稳定性影响因素;动稳定性分析方法;动稳定性评估标准。3.3船舶结构优化设计3.3.1概述船舶结构优化设计是指在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对船舶结构进行优化,以提高船舶的功能和经济效益。本节将介绍船舶结构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3.2优化设计方法数学规划方法;智能优化算法;多目标优化方法。3.3.3优化设计应用实例本节将通过具体实例,介绍船舶结构优化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内容:优化设计目标;优化设计过程;优化设计结果分析。第4章船舶动力系统与设备4.1船舶动力系统概述船舶动力系统是船舶的核心部分,为船舶提供推进力和各种能源需求。本章主要介绍船舶动力系统的组成、类型及工作原理。船舶动力系统主要包括主机、辅助设备、传动装置、船舶电站及控制系统等。4.1.1船舶动力系统的组成船舶动力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主机:船舶动力系统的核心,负责提供船舶推进力。(2)辅助设备:为保证主机正常工作,提供必要条件的一系列设备,如冷却系统、燃油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等。(3)传动装置:将主机输出的动力传递给螺旋桨或其他推进器的设备。(4)船舶电站:为船舶提供电力,包括发电设备、配电设备、用电设备等。(5)控制系统:对船舶动力系统进行监控、调节和控制的设备。4.1.2船舶动力系统的类型船舶动力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蒸汽动力系统:以蒸汽轮机为主机,通过燃烧重油、柴油等燃料产生蒸汽,驱动轮机旋转。(2)柴油动力系统:以柴油为主机燃料,通过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驱动轮机旋转。(3)燃气轮机动力系统:以天然气、柴油等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驱动轮机旋转。(4)混合动力系统:结合两种或以上动力系统,如柴油蒸汽动力系统、柴油燃气轮机动力系统等。4.2船舶主机及其辅助设备4.2.1主机主机是船舶动力系统的核心,根据燃料类型和燃烧方式的不同,主机可分为以下几种:(1)蒸汽轮机:通过燃烧重油、柴油等燃料产生蒸汽,驱动轮机旋转。(2)低速柴油主机:燃烧柴油,以四冲程或二冲程工作原理,驱动活塞运动。(3)中速柴油主机:燃烧柴油,以四冲程工作原理,驱动活塞运动。(4)高速柴油主机:燃烧柴油,以四冲程工作原理,驱动活塞运动。(5)燃气轮机:燃烧天然气、柴油等燃料,驱动轮机旋转。4.2.2辅助设备为保证主机正常工作,船舶动力系统配备了以下辅助设备:(1)冷却系统:通过冷却水、空气等介质降低主机和辅助设备的工作温度。(2)燃油系统:为满足主机对燃油的需求,对燃油进行储存、输送、过滤和加热等处理。(3)压缩空气系统:为主机提供压缩空气,用于启动、换向和吹扫等。(4)通风系统:为船舶动力系统提供新鲜空气,排除废气。(5)消防系统:预防火灾,保证船舶安全。4.3船舶动力系统的仿真与优化船舶动力系统的仿真与优化是提高船舶功能、降低能耗、减少排放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船舶动力系统的建模、仿真和优化,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主机效率:通过优化主机运行参数,提高主机热效率。(2)降低燃油消耗:合理分配主机和辅助设备的工作负荷,降低整体燃油消耗。(3)减少污染物排放:优化燃烧过程,降低废气排放。(4)提高船舶安全性:通过对动力系统的仿真,提前发觉潜在问题,保证船舶安全。(5)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通过优化设备运行条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本章主要介绍船舶动力系统与设备的相关知识,为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动力系统和设备,并进行仿真与优化,以提高船舶功能和经济效益。第5章船舶航行功能与船体结构5.1船舶航行功能分析5.1.1船舶阻力功能本节主要介绍船舶在航行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功能,包括摩擦阻力、涡流阻力、兴波阻力以及附加阻力等,并对各类阻力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5.1.2船舶推进功能分析船舶推进功能,包括船舶的航速、航程、燃油消耗等参数,并对推进装置的选型、布置及优化进行阐述。5.1.3船舶操纵功能本节主要讨论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操纵功能,包括舵效、船舶操纵稳定性、船舶回转功能等。5.2船体结构设计5.2.1船体结构概述介绍船体结构的基本组成,包括船体骨架、船体板、船体附件等,并对船体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阐述。5.2.2船体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概述船体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包括我国船级社规范、国际海事组织(IMO)标准等。5.2.3船体结构设计方法介绍船体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初步设计、详细设计以及施工设计等阶段。5.3船舶航行功能与船体结构的关联性5.3.1船体结构对船舶航行功能的影响分析船体结构对船舶航行功能的影响,包括船体结构对阻力功能、推进功能和操纵功能等方面的影响。5.3.2船体结构设计对船舶航行功能的优化阐述在船体结构设计中如何通过优化结构形式、材料选择、结构布局等方面,以提高船舶航行功能。5.3.3船体结构在船舶航行功能保障中的作用探讨船体结构在船舶航行过程中,对船舶安全、舒适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本章的介绍,使读者对船舶航行功能与船体结构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为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持。第6章海洋工程技术基础6.1海洋工程概述海洋工程是指以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空间利用为目的,综合运用工程、科学和管理等知识,在海洋环境中进行的一系列工程活动。本章主要介绍海洋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6.2海洋工程结构与设备6.2.1海洋工程结构海洋工程结构主要包括海洋平台、水下结构物、海上风电场等。这些结构物在海洋环境中承受着复杂的载荷,因此其设计、建造和安装要求较高。(1)海洋平台:根据其结构形式,可分为固定式平台和移动式平台两大类。固定式平台主要包括导管架平台、重力式平台等;移动式平台主要包括半潜式平台、自升式平台等。(2)水下结构物:主要包括海底管道、水下生产系统、潜水器等。(3)海上风电场: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基础等。6.2.2海洋工程设备海洋工程设备主要包括海洋油气开发设备、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设备、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设备等。(1)海洋油气开发设备:如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油气输送设备等。(2)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设备:如海底采矿船、矿物输送设备等。(3)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设备:如海上风力发电设备、海洋温差能发电设备等。6.3海洋工程环境适应性分析海洋环境复杂多变,对海洋工程结构及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进行海洋工程环境适应性分析是保证工程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6.3.1海洋环境载荷海洋环境载荷主要包括风载荷、浪载荷、流载荷、冰载荷等。这些载荷对海洋工程结构及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具有显著影响。6.3.2海洋环境适应性设计海洋环境适应性设计是指在充分考虑海洋环境载荷及工程特点的基础上,对海洋工程结构及设备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在海洋环境中的适应性和可靠性。(1)结构设计:通过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材料及连接方式,提高结构的抗载荷能力和耐久性。(2)设备设计:针对海洋环境特点,对设备进行防护、密封、抗腐蚀等设计,保证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正常运行。(3)安装与施工:考虑海洋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安装方法、工艺和设备,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通过以上分析,本章对海洋工程技术基础进行了阐述,为后续章节介绍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第7章海洋平台设计与分析7.1海洋平台设计原理7.1.1设计目标与要求海洋平台设计需满足生产、安全、环保等多方面需求,其设计目标包括:保证平台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满足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要求;降低建设及运营成本;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7.1.2设计原则(1)遵循国家及行业标准,保证平台设计合规;(2)充分考虑海洋环境及地质条件,保证平台适应性和可靠性;(3)优化平台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4)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平台自动化、智能化水平;(5)注重安全防护,降低风险。7.1.3设计流程(1)前期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分析海洋环境、地质条件、生产工艺等;(2)方案设计:确定平台类型、规模、结构形式等;(3)初步设计:完成平台总体布局、结构、设备选型等设计;(4)施工图设计:绘制详细施工图纸,满足施工要求;(5)设计审查: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保证符合相关标准及要求。7.2海洋平台结构分析7.2.1结构形式海洋平台结构主要包括:上部结构、下部结构、连接结构等。根据平台类型及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7.2.2结构分析内容(1)静力分析:计算平台在各种工况下的内力、位移、稳定性等;(2)动力分析:研究平台在波浪、风力等动力作用下的响应及稳定性;(3)疲劳分析:评估平台结构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4)极限强度分析:确定平台结构在极端工况下的安全功能。7.2.3结构分析方法(1)理论分析:采用力学原理,推导结构响应及内力计算公式;(2)数值模拟:运用有限元等软件,模拟结构在各种工况下的响应;(3)实验研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结构分析方法的准确性。7.3海洋平台设备与系统7.3.1设备选型根据生产工艺及平台功能需求,选型合适的设备,包括:生产设备、辅助设备、安全设备等。7.3.2系统设计(1)生产系统:包括油气生产、处理、储存等设施;(2)动力系统:包括发电、配电、照明等设施;(3)安全系统:包括消防、救生、报警等设施;(4)通信导航系统:包括无线电通信、导航、气象等设施;(5)生活设施:包括住宿、餐饮、娱乐等设施。7.3.3设备与系统布局合理布局设备与系统,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能耗,保证平台安全、高效运行。同时充分考虑设备与系统的可维护性、可靠性及扩展性。第8章海洋工程潜水器技术8.1潜水器概述潜水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工程装备,可以在水下环境中进行科学考察、资源勘探、救捞作业等任务。按照动力来源和操控方式,潜水器可分为载人潜水器、无人遥控潜水器和自治潜水器三大类。本章主要围绕这三大类潜水器技术进行论述。8.2潜水器设计与制造8.2.1设计原则潜水器设计需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性:保证潜水器在水下环境中稳定可靠地工作,防止发生意外。(2)操作性:潜水器应具备良好的操控功能,便于操作人员进行各项作业。(3)经济性: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潜水器的制造成本和运维成本。(4)环保性:潜水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降低环境污染。8.2.2设计内容潜水器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总体设计:确定潜水器的类型、规格、功能指标等。(2)结构设计:主要包括潜水器的外形、内部布局、材料选择等。(3)动力系统设计:选择合适的动力源,如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等。(4)控制系统设计:包括潜水器的导航、定位、操控等系统。(5)载荷设计:根据潜水器应用领域,配置相应的科学考察、资源勘探等设备。8.2.3制造工艺潜水器制造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高强度铝合金、钛合金、复合材料等。(2)零部件加工:采用数控加工、精密铸造等工艺,制造高精度零部件。(3)装配与调试:按照设计图纸,组装潜水器各部件,并进行功能测试。(4)检验与验收:对制造完成的潜水器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保证满足设计要求。8.3潜水器应用领域潜水器在海洋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8.3.1科学考察潜水器可用于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物理等方面的科学考察,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持。8.3.2资源勘探潜水器可对海底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等进行勘探,提高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效率。8.3.3救捞作业潜水器在海底救捞、打捞沉船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我国海上救援工作提供有力保障。8.3.4海底设施维护潜水器可用于海底电缆、管道等设施的巡检、维修,保证海洋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8.3.5军事应用潜水器在海军军事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如水下侦察、布雷、扫雷等任务。8.3.6其他应用潜水器还可应用于水下观光、考古、环保等领域,为人类摸索和利用海洋资源提供更多可能性。第9章海洋资源开发技术9.1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态养殖基地承包合同
- 项目进度追踪与协同策划方案
- 现代学徒制师徒协议
- 柑橘树承包合同
-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开发合作协议
- 汽车租赁合同租赁车辆交接确认书
- 投资借款合同书
- 共建联合实验室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5篇
- 活动一《自己种菜乐趣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 Unit4 I have a ball(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5寒假开学第一课 课件【1】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有答案)
- 2024-2024年高考全国卷英语语法填空
- (更新版)HCIA安全H12-711笔试考试题库导出版-下(判断、填空、简答题)
- 华科版五年级全册信息技术教案(共24课时)
- 《炉中煤》课件.ppt
-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分标准(新)
- 《乒乓球》体育课教案(全)
- 阻变随机存储器(RRAM)综述(自己整理)
- 提高住房公积服务质量打造住房公积金服务品牌
- VAV末端系统调试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