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行业城市绿化景观设计方案TOC\o"1-2"\h\u20618第一章城市绿化景观设计概述 2258621.1设计原则与目标 2309721.1.1设计原则 2162011.1.2设计目标 3170271.2设计方法与流程 3246721.2.1设计方法 3210811.2.2设计流程 34912第二章城市绿化景观规划 4245982.1绿化景观规划原则 441122.2绿化景观布局设计 4116032.3城市绿化景观分区 514951第三章城市公园绿化景观设计 5243853.1公园绿化景观设计要点 5236573.2公园景观植物配置 6291813.3公园景观设施设计 622921第四章城市广场绿化景观设计 6316754.1广场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7219064.2广场绿化景观布局 7260994.3广场景观设施设计 732144第五章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8136135.1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8186645.2道路绿化景观布局 8317945.3道路景观植物配置 831827第六章城市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 9157756.1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9178226.2居住区绿化景观布局 9223176.3居住区景观设施设计 1015950第七章城市水体绿化景观设计 10113127.1水体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10216707.2水体绿化景观布局 11125737.3水体景观植物配置 1121922第八章城市绿化景观照明设计 11184438.1绿化景观照明设计原则 11265818.1.1安全性原则 1178328.1.2节能原则 1216288.1.3美观性原则 12326628.1.4生态性原则 12174748.2绿化景观照明布局 12244218.2.1功能性照明布局 1292108.2.2美学照明布局 12245578.2.3生态照明布局 12276318.3绿化景观照明设备选择 12126878.3.1灯具选择 12266688.3.2灯具功率选择 1283348.3.3控制系统选择 13191158.3.4线缆选择 1323224第九章城市绿化景观植物配置 1399439.1植物配置原则 1359749.1.1生态适应性原则 13108069.1.2生物多样性原则 13234729.1.3美观协调原则 138639.1.4实用性原则 13104129.2植物配置方法 13127119.2.1按照空间层次配置 135829.2.2按照生态功能配置 1328549.2.3按照景观需求配置 1320449.2.4按照地域特色配置 14297079.3植物配置案例 1419806第十章城市绿化景观设计管理与维护 142286410.1绿化景观设计管理 142365510.1.1管理体系构建 142107110.1.2设计标准与规范 142234010.1.3设计审查与监督 151018610.2绿化景观设计实施 15760810.2.1实施准备 151340810.2.2施工过程管理 151491210.2.3验收与交付 152906610.3绿化景观维护与管理 151577010.3.1维护计划制定 152395210.3.2维护人员培训 15906710.3.3管理制度完善 15258410.3.4社会参与与监督 16第一章城市绿化景观设计概述城市绿化景观设计作为环保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章将对城市绿化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目标、方法与流程进行概述。1.1设计原则与目标1.1.1设计原则城市绿化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保证绿化景观的生态功能。(2)以人为本原则:关注人的需求,创造舒适、宜人的绿化空间,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3)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不同地域、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和景观设计手法。(4)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绿化景观的长期效果,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1.2设计目标城市绿化景观设计的目标主要包括:(1)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2)构建和谐的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形象。(3)满足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等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4)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实现绿色GDP。1.2设计方法与流程1.2.1设计方法城市绿化景观设计采用以下方法:(1)现场踏勘:深入了解设计区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交通状况等,为设计提供依据。(2)资料收集:搜集相关领域的资料,如植物配置、景观设计案例、规划政策等。(3)设计构思:结合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进行设计构思,明确设计方向。(4)方案制定:根据设计构思,制定具体的绿化景观设计方案,包括植物配置、景观布局、设施配置等。(5)方案优化:对设计方案进行多轮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1.2.2设计流程城市绿化景观设计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项目启动:明确设计任务,组建设计团队。(2)现场踏勘与资料收集:了解项目背景,为设计提供依据。(3)设计构思:结合项目特点,进行设计构思。(4)方案制定:制定具体的绿化景观设计方案。(5)方案评审:组织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6)方案优化:根据评审意见,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7)施工图设计:根据优化后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图设计。(8)施工监理: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保证设计意图得以实现。(9)项目验收:对施工完毕的绿化景观项目进行验收。(10)后期养护:对绿化景观进行长期养护,保证其良好运行。第二章城市绿化景观规划2.1绿化景观规划原则城市绿化景观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1)生态优先原则:在城市绿化景观规划中,应以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平衡为核心,充分发挥绿化景观的生态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2)以人为本原则: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注重人性化设计,为居民提供舒适、宜人的休闲空间。(3)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城市地理、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实现绿化景观与环境的和谐统一。(4)可持续发展原则:绿化景观规划应注重长远发展,充分考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绿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2.2绿化景观布局设计绿化景观布局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空间布局合理:在城市空间布局中,绿化景观应与城市建筑、道路、水系等要素相结合,形成有序、协调的空间结构。(2)功能分区明确: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合理划分绿化景观功能分区,实现绿化景观与城市功能的匹配。(3)景观多样性:在绿化景观设计中,应注重景观的多样性,结合地形、植物、水体等要素,创造出富有变化的景观效果。(4)生态效益最大化:在布局设计中,充分考虑绿化植物的生态效益,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2.3城市绿化景观分区城市绿化景观分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公园绿地:公园绿地是城市居民主要的休闲、娱乐场所,应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完善的设施,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2)防护绿地:防护绿地主要分布在城市道路、水体、工厂等区域,具有减轻环境污染、降低噪音、改善生态环境等功能。(3)生产绿地:生产绿地主要承担城市绿化植物的生产、繁育任务,为城市绿化景观提供植物资源。(4)生态绿地:生态绿地是城市绿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持生态平衡、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功能。(5)附属绿地:附属绿地主要包括居住区、单位、学校等区域的绿化,旨在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6)开敞空间:开敞空间是指城市中无建筑物、构筑物遮挡的公共空间,包括广场、绿地、水体等,为居民提供休闲、运动、交流的场所。第三章城市公园绿化景观设计3.1公园绿化景观设计要点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其绿化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要点:(1)功能分区:根据公园的性质、规模和功能需求,合理划分各个功能区域,包括休闲活动区、观赏游览区、生态保护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2)景观布局:遵循美学原则,利用地形、地貌、植被等自然元素,结合人文景观,打造富有层次感和观赏性的景观布局。(3)生态环保:充分考虑到生态环保因素,采用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植物配置,提高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4)人性化设计:注重人性化设计,充分考虑游人的需求,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和便捷的服务设施。(5)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和展示公园所在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提升公园的文化内涵。3.2公园景观植物配置公园景观植物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多样性:选择多种植物种类,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增加公园的生态效益。(2)适应性:根据公园所在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保证植物生长良好。(3)美观性:注重植物的颜色、形态、花期等美学特征,打造富有美感的植物景观。(4)生态功能:优先选择具有较强生态功能的植物,如固碳、吸毒、抗污染等,提升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5)季节变化:合理搭配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使公园景观具有四季变化的特点。3.3公园景观设施设计公园景观设施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实用性:设施应满足游人的基本需求,如休息、娱乐、健身等。(2)美观性:设施设计应注重美观,与公园整体景观风格相协调。(3)安全性:设施设计应考虑安全因素,保证游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4)环保性: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具体设施设计如下:(1)休息设施:设置适量的休息亭、座椅、长椅等,满足游人的休息需求。(2)娱乐设施:根据公园的性质和规模,设置儿童游乐场、健身器材等娱乐设施。(3)导视系统:设置清晰的导视标识,引导游人游览公园。(4)服务设施:设置公共厕所、便利店、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为游人提供便捷的服务。(5)照明设施:合理设置照明设施,保障公园夜间安全和景观效果。(6)绿化养护:加强绿化养护管理,保证植物生长良好,提高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第四章城市广场绿化景观设计4.1广场绿化景观设计原则城市广场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化景观设计需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在城市广场绿化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生态因素,以生态效益为核心,提高绿化覆盖率,保护和恢复城市生态环境。(2)以人为本原则:广场绿化景观设计应注重人的需求,创造宜人的空间环境,提供舒适、安全的休闲场所。(3)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广场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合理选择绿化植物,实现绿化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4)景观美化原则:广场绿化景观设计应注重美学效果,运用植物、地形、水体等元素,打造优美的视觉效果。4.2广场绿化景观布局广场绿化景观布局应考虑以下方面:(1)空间布局:根据广场的形状、大小和功能需求,合理划分绿化区域,形成层次分明、富有变化的空间布局。(2)植物配置: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植物,注重乔、灌、草的搭配,提高绿化景观的生态效益和美学效果。(3)景观节点:在广场中设置景观节点,如喷泉、雕塑、休息亭等,以增加广场的趣味性和观赏性。(4)交通组织:合理设置广场内的交通线路,保证行人、车辆的顺畅通行,同时兼顾绿化景观的完整性。4.3广场景观设施设计广场景观设施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照明设计:合理设置广场照明,保证夜间广场的安全和美观,同时注重节能环保。(2)座椅设计:提供舒适的休息座椅,满足人们的休息需求,座椅布局应考虑人与自然的互动。(3)景观小品设计:在广场中设置景观小品,如花坛、雕塑、水景等,丰富广场的景观效果。(4)公共服务设施设计:在广场中设置公共服务设施,如公共厕所、休息亭、信息牌等,方便人们使用。(5)绿化维护管理:建立健全广场绿化维护管理制度,保证绿化景观的持续发展。第五章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5.1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充分保护和利用道路两侧的自然景观资源,注重生态效益,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求,创造舒适、宜人的道路绿化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遵循绿色、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保证道路绿化景观的长期稳定发展。强化景观特色,展现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形象。5.2道路绿化景观布局道路绿化景观布局应结合道路等级、地形地貌、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具体布局如下:(1)道路两侧绿化带:在道路两侧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带,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丰富的绿化层次。(2)交叉口绿化:在交叉口处设置绿化节点,利用地形、地貌特点,打造富有特色的绿化景观。(3)公交车站绿化:在公交车站附近设置绿化区域,提高候车环境舒适度。(4)道路分隔带绿化:在道路分隔带设置绿化带,增加绿化面积,提高道路绿化效果。(5)桥梁、隧道绿化:在桥梁、隧道两侧及顶部进行绿化,减少城市硬质景观,增加绿化面积。5.3道路景观植物配置道路景观植物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植物,保证绿化效果的快速呈现。(2)选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丰富道路绿化景观。(3)选择抗污染、耐修剪的植物,降低绿化养护成本。(4)注重植物色彩的搭配,创造四季分明的道路绿化景观。具体植物配置如下:(1)乔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树种,如香樟、银杏、法桐等,形成道路绿化骨架。(2)灌木:选择观赏性强、生长迅速的灌木,如紫叶李、金森女贞等,丰富绿化层次。(3)地被植物:选择耐修剪、生长迅速的地被植物,如草皮、麦冬等,提高绿化覆盖率。(4)攀援植物: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攀援植物,如爬山虎、紫藤等,增加绿化景观的立体感。第六章城市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6.1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原则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以实现生态、美观、实用的和谐统一:(1)生态优先原则:在绿化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生态效益,优先选用本地适生植物,注重生物多样性,提高绿化覆盖率,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住区空气质量的目的。(2)人性化设计原则:绿化景观设计应注重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充分考虑居民的使用习惯、审美观念和活动空间,打造宜人、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3)美观与实用相结合原则:在设计中,既要注重绿化景观的美观性,又要考虑其实用性。通过巧妙运用植物、水体、构筑物等元素,形成富有层次感、和谐统一的景观效果。(4)可持续发展原则:绿化景观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6.2居住区绿化景观布局居住区绿化景观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布局:根据居住区的地形、地貌、建筑风格等因素,进行整体规划,形成有序、协调的绿化景观布局。(2)空间划分:合理划分公共绿地、私密绿地和半私密绿地,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公共绿地应设置在交通便利、易于到达的地方,私密绿地则应靠近住宅,便于居民使用。(3)景观分区: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人群,设置多样化的景观分区,如儿童游乐区、老年活动区、运动休闲区等。(4)景观轴线:通过设置景观轴线,强化绿化景观的导向性,使居民在游走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景观的连贯性和节奏感。6.3居住区景观设施设计居住区景观设施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功能性原则:景观设施应具备一定的实用功能,如座椅、照明、健身器材等,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2)美观性原则:景观设施应注重美观性,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形成统一、和谐的景观效果。(3)安全性原则:景观设施设计应充分考虑安全性,保证设施稳定、牢固,避免造成意外伤害。(4)创新性原则:在景观设施设计中,应勇于创新,运用新型材料和技术,提升景观设施的实用性、美观性和环保性。具体设计如下:(1)座椅设计:座椅应选用舒适、耐用的材料,设置在景观节点、休息区等地方,方便居民休息。(2)照明设计:照明设施应选用节能、环保的灯具,注重照明的均匀性和舒适性,营造温馨、安全的居住环境。(3)健身器材设计: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需求,选用合适的健身器材,设置在运动休闲区,方便居民锻炼身体。(4)景观小品设计:景观小品如雕塑、喷泉、景石等,应注重创意和美观性,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丰富绿化景观的层次感。第七章城市水体绿化景观设计7.1水体绿化景观设计原则水体绿化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保证生态效益与美观效果的和谐统一:(1)生态优先原则: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水体生态系统的特点和需求,优先考虑生态效益,保证水体绿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2)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不同城市水体的地形、气候、土壤等条件,合理选择绿化植物,保证植物的生长适应性。(3)整体协调原则:水体绿化景观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形成统一的景观风格,提升整体视觉效果。(4)景观美化原则:注重水体绿化景观的美学价值,运用植物、地形、景观构筑物等元素,创造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景观效果。7.2水体绿化景观布局水体绿化景观布局应遵循以下策略:(1)分区布局:根据水体功能、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因素,将水体绿化景观划分为不同功能区域,如休闲区、观赏区、生态修复区等。(2)空间布局:合理利用水体空间,采用平面布局、立体布局等多种手法,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3)景观轴线:设置景观轴线,引导视线,增强水体绿化景观的导向性和识别性。(4)景观节点:在关键位置设置景观节点,如喷泉、雕塑、景观桥等,提升水体绿化景观的趣味性。7.3水体景观植物配置水体景观植物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适应性: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水质等条件的植物,保证植物的生长发育。(2)多样性原则:采用多种植物种类,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提高水体绿化景观的生态效益和观赏价值。(3)色彩搭配:合理运用植物色彩,创造富有变化的景观效果。(4)层次分明: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合理搭配不同层次的植物,形成立体感强的景观效果。(5)景观效果与生态效益相结合:在注重景观效果的同时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效益,如选择具有净化水质、固土保水等功能的植物。第八章城市绿化景观照明设计8.1绿化景观照明设计原则8.1.1安全性原则城市绿化景观照明设计应遵循安全性原则,保证照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对人体、植物及环境造成伤害。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照明设备的安装、维护及使用安全性。8.1.2节能原则在照明设计中,应注重节能原则,采用高效、低耗的照明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合理规划照明区域和照明时间,实现节能降耗。8.1.3美观性原则绿化景观照明设计应注重美观性原则,使照明效果与绿化景观相互协调,提升城市绿化景观的整体美感。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照明色彩、照度、亮度等要素的搭配。8.1.4生态性原则绿化景观照明设计应遵循生态性原则,充分考虑照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破坏生物多样性。同时选择环保、低碳的照明设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8.2绿化景观照明布局8.2.1功能性照明布局功能性照明布局主要包括道路照明、广场照明、公园照明等。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合理布置照明设备,保证绿化景观的照明效果。8.2.2美学照明布局美学照明布局主要关注绿化景观的美感,包括植物照明、水体照明、构筑物照明等。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照明与绿化景观的融合,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8.2.3生态照明布局生态照明布局主要考虑照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植物生长、动物栖息等。在设计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照明方式,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干扰。8.3绿化景观照明设备选择8.3.1灯具选择绿化景观照明灯具应选择高效、节能、环保的LED灯具,同时考虑灯具的外观、色泽、材质等因素,使其与绿化景观相协调。8.3.2灯具功率选择根据绿化景观的照明需求,合理选择灯具功率。在保证照明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低功率灯具,降低能源消耗。8.3.3控制系统选择绿化景观照明控制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远程控制、定时控制、分区控制等。通过合理设置控制系统,实现照明设备的智能化管理。8.3.4线缆选择绿化景观照明线缆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电缆,保证安全可靠。同时考虑线缆的隐蔽性,避免影响绿化景观的整体效果。第九章城市绿化景观植物配置9.1植物配置原则9.1.1生态适应性原则城市绿化景观植物配置应遵循生态适应性原则,即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和生态环境的植物种类,保证植物生长良好,减少后期维护成本。9.1.2生物多样性原则植物配置应注重生物多样性,选择多种植物种类,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9.1.3美观协调原则植物配置应考虑景观美学,选择形态、色彩、质地等协调的植物种类,形成优美的绿化景观。9.1.4实用性原则植物配置应兼顾实用性,选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植物种类,满足城市绿化景观的功能需求。9.2植物配置方法9.2.1按照空间层次配置根据城市绿化景观的空间层次,将植物分为乔木、灌木、地被和草本四个层次,进行合理配置。9.2.2按照生态功能配置根据植物的不同生态功能,如净化空气、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进行合理配置。9.2.3按照景观需求配置根据城市绿化景观的观赏需求,如色彩、形态、季相变化等,进行合理配置。9.2.4按照地域特色配置根据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和自然景观,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种类,展现城市绿化景观的地域特色。9.3植物配置案例案例一:某城市公园植物配置在公园的入口处,配置了高大的乔木,如银杏、梧桐等,形成壮观的景观效果;在公园内部,配置了多种灌木和草本植物,如紫薇、月季、草花等,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在公园的湿地区域,配置了耐水湿的植物,如芦苇、水葫芦等,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案例二:某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在道路两侧,配置了高大的乔木,如香樟、悬铃木等,为行人提供遮阴;在道路分隔带,配置了低矮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如金鱼草、石楠等,增加道路绿化景观的层次感;在道路交叉口,配置了色彩丰富的植物,如紫叶李、碧桃等,提高道路景观的观赏性。案例三:某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在居住区入口处,配置了高大的乔木,如白皮松、红枫等,展现小区的绿化特色;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美团外卖店铺服务标准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标准装载机租赁合同附带租赁设备更换服务3篇
- 2025年度美团外卖平台食品安全责任承诺合同2篇
- 2025年度房地产开发项目融资合同范本7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船舶货物保险合同示范文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产业融资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全新广东房屋租赁合同规范租赁市场秩序2篇
- 2025年度科技创新区土地使用权转让居间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农药产品代理销售数据统计分析合同
- 2025年度南京汽车租赁押金管理合同范本4篇
- 五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
- 2025年山东浪潮集团限公司招聘2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江西省港口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中国传统文化介绍课件
- 液化气安全检查及整改方案
- 《冠心病》课件(完整版)
- 公园保洁服务投标方案
- 光伏电站项目合作开发合同协议书三方版
- 禅密功筑基功法
- 2024年秋季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第2章 空气与水资源第1节 空气的组成
-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英文复试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