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实外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实外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实外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实外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实外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实外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家”为小家,“国”是大家。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与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这大智慧集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仁”,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哲学理念。“仁爱”与“中庸”,均极富智慧。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道”,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透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中华道家文化之“道”,是深邃的大智慧。佛家思想,即佛教世尊释迦牟尼之佛法,其核心是“空”(佛法博大精深,不可思议,难以言说),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了生脱死为终报。佛教的智慧精深奥妙,不可穷尽。儒、道、释,分而观之,各自智慧超群;综合起来,三位一体,交融互补后,其智慧在古代登峰造极。儒道释互补,便凝练出“外儒内道”“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天地精神,人间情怀”等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智慧与胸襟。上述儒道释互补的哲理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摘编自郑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意义》)材料二:先秦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这个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中,不同阶层的人都有着自己独到的主张,于是,“百家争鸣”应运而生。百家,表明当时的思想家层出不穷。他们为后世播撒下智慧的种子。儒家的仁心——和谐世界,稳定发展孔孟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和谐而又美好的世界,是从身体到灵魂的洗礼。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们,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幼,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细细品味孔子所说的“仁”,我认为其中包含的意思有这样几层:首先是孝悌之道,对自己长辈的尊重和对兄弟姐妹的团结友爱;其次包括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忠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恕也,当然还包括礼、智、勇等等。孔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这个任务虽然责任重大,路途坎坷,但是需要我们一直努力,不断进取。对于如今社会,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我们应该从孔子那里学到作为一个有素质的人,应该对自己的家庭先建立起责任心,对长辈要孝敬、对小辈要疼爱,努力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家庭,进而让一个个小家组成一个和谐的世界。孟子的“性善”是说人生来就有不忍之心,但最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要经过后天的悉心培养才能成为完美的道德。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不免有外物的诱惑,假如只知道贪图一时之快,善良的心就会渐渐丧失,所以要“求其放心”,通过自我修养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寻回来。道家的智慧——上善若水,超脱世俗“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老子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刚强的东西难以持久。有着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我觉得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柔弱”,太张扬个性总是有危险的,毕竟谁也没有包容你的义务。而老子提出的持续性,包含我们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终究要我们考虑到的是长久的战略。我们要从老子的话中领悟,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这大概就是老子给后世开出的治世良方。对于庄子,他的超然让人心生敬意,无己无功无名。要达到这种精神状态,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最终求得逍遥自在。当然,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他目睹了社会的黑暗、险恶和残酷,一面披露着现实的险恶,一面又思考着人在乱世困境中,如何保全生命,获得精神心灵的自由。我们和庄子要学到的是一种如何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或许过分超脱我们不需要,但是总要知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意外,需要在困难和磨炼面前依旧无畏。墨家的兼爱——兼相爱,交相利墨家学派在当时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政治团体,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必须积极实行墨家的主张。创始人墨子所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是一种政治哲学,他在不否定自爱的同时,提出了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他并不鄙视自利,而是希望自利和互利能共同发展。在这种爱意融融的互助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这就与儒家有些不谋而合的地方,提倡和谐,追求和平。在当时阶级斗争激烈的背景下,他们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对于今天也如此,兼爱互利应该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自己的利益固然重要,但同时应该共同发展,应该考虑到世界人民其实是一个大家庭的事实。(摘编自《先秦诸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中华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B.材料一认为“儒、道、释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最睿智的头脑与最博大的胸襟。C.材料二认为要想达到庄子追求的无己无功无名的超然,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不能有任何作为,保全生命,最终求得逍遥自在。D.材料二认为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他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学习、借用了儒家的思想。(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传统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为主,道家、释家相互交融,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补充的格局。B.道家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有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这种认识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C.我们今天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兼顾自身和子孙后代发展,就来源于老子提出的持续性,是老子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D.核心是“空”的佛家思想,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终极追求是揭示生命奥秘,达到无生无死的境界。(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一个分论点的一项是A.儒家要求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B.墨家主张兼爱互利,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C.道家的超然让人们在困难和磨练面前无惧无畏、充满力量。D.佛法超越了生死,博大精深,不可思议,不可穷尽,难以言说。(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5)先秦儒家思想对我们为人处世有怎样的启示?请简要概括。(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苦恼【俄】契诃夫暮色昏暗,大片的雪花在刚刚点亮的街灯上盘旋着,然后降落在屋顶、人的肩上和帽子上,积成软薄的一层。马车夫约纳•波塔波夫一身雪白。他佝偻着身子,一动不动地坐在驾驶座上。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它的身子一动不动,而且瘦骨嶙峋,再加上它那如棍子般笔直的几条腿,近看起来活像那种花一个戈比就能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干。它多半也是心事重重。约纳和小马已经停在这里很久了。“车夫,去维堡区!”约纳听见有人叫。约纳打了个哆嗦,看见一个穿着军大衣的军人。“到维堡区去!”军人又说了一遍,“你睡着了还是怎么的?去维堡区!”为了表示愿意,约纳抖了抖缰绳,马背和自己的肩膀上滑落下大片的雪花……军人坐上雪橇。车夫咂巴着嘴唇,像天鹅似的伸长了脖子,挥动着马鞭。马也伸直了脖子,活动活动笔直的腿,迟疑不决地向前迈步……“鬼把你往哪带啊?往右赶!”军人生气地说。一个四轮马车夫破口大骂,另一个肩膀碰到马脸的行人也在恶狠狠地瞪着他。约纳如坐针毡。他摇动着缰绳,眼珠乱转,不知自己身在何方,也不知缘何在此。“这些人都是混蛋!”军人打趣地说,“他们简直是故意撞你,好像串通好了似的!”约纳回头望了望客人,微微动了动嘴唇……可喉咙里除了沙哑的咝咝声外,并没说出一个字来。“你想说什么?”军人问。约纳撇嘴一笑,哑着嗓子说:“老爷,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哦!……怎么死的?”约纳转过身子朝着乘客说:“谁也不知道!也许……这是天意。”“鬼东西!赶车吧,赶车吧……”乘客喊叫道。车夫振作起来,使劲而熟练地挥动着鞭子。好几次他回头看看客人,那军人闭着眼睛。到维堡区后,乘客下了车,雪把他和马又涂成了白色。时间一小时又一小时地过去了……人行道上响起相互谩骂的声音,三个年轻人走了过来。其中两个又高又瘦,另一个又矮又驼。“赶车的,去警察桥!”驼子用那破锣似的声音叫道,“坐三个人……二十戈比!”约纳嘴里吧嗒了几下。这点车钱是不公道的,不过他顾不上价钱了……只要有主儿就行……“好了,出发!”驼子还是用他那破锣似的声音说道。“我的头痛得要炸了,”一个高个子说,“昨天我喝了四瓶白兰地。”“撒谎!”另一个高个子生气地说。“我发誓,我说的是真话。”“如果这也算是真话,那虱子咳嗽也是实情了。”“这些老爷真够开心的!”约纳笑着说。“呸!……”驼子怒气冲冲地说,“你这个老不死的,走还是不走啊?难道有你这么赶车的吗?快用鞭子抽它!”约纳听到了驼子不停地骂他的那些话。高个子开始谈论一个好像叫娜杰日达•彼得罗芙娜的女人。约纳等他们的谈话有了一个短暂的间歇时,他再次回过头去喃喃地对他们说:“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所有人都会死!”驼子说道,“快点赶,快点赶!”“那你就稍微让他振作点嘛……给他脖子一拳!”“老不死的,听到了吗?我可要揍你了!”“嘭”的一声,约纳的后脑勺就被打了一拳。“嘿嘿……”他笑道,“你们这些快乐的老爷……”“赶车的,有老婆吗?”一个高个子问。“我吗?呵呵……你们这些快活的老爷!如今我是有一个老婆,可那是一抔湿土。哈哈哈……就是坟墓!……你们瞧,我的儿子都死了,可我还活着……”约纳回过身,想讲讲儿子是如何死的,可这时候总算到了警察桥。约纳久久地看着这几个人消失在远处。他又成了孤零零的一人了。寂静朝他袭来……刚刚稍见平息的苦恼,现在更加强烈地压在他的心口上。约纳不安而痛苦地打量着街上穿梭不息的人群:在这人群当中,难道真没一个人愿意倾听他的诉说吗?然而就是没人注意到他,更不要说注意他的苦恼了……这苦恼大得简直无边无际。要是把约纳的胸膛剖开,让他把胸中的苦水都倒出来,似乎可以淹没整个世界。这种苦恼居然可以容纳在这样一个小得连白天打着灯笼都看不见的躯壳里……约纳看见一个扫院人,决定和他攀谈几句。“老兄,几点了?”他问道。“九点了……你在这干吗?快走!”“回马店去,”他想,“回马店去!”大约一个半小时后,约纳已经坐在一个脏兮兮的大火炉边。炉台上、地板上、长凳上,到处鼾声一片。空气又臭又闷……约纳瞧着这些酣睡的人,后悔自己不该这么早就回来了……“连买燕麦的钱都没挣到呢,”他想,“这就是我苦恼的原因。”“去看看马吧。”约纳想。他来到马厩。“你在吃草吗?”约纳望着自己马儿亮晶晶的眼睛说,“好吧,你吃吧,吃吧。既然我们连买燕麦的钱都没捞到,那我们就吃干草好了……库兹玛•约内奇不在了……他死了……现在,好比说,你生了个马驹儿……可是突然,如果驹儿死了……你不难过吗?”小马一边嚼着干草,一边听着,还对主人的手呼着气……约纳像入了迷似的把一切都讲给了它听……(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写了约纳多种苦恼,有丧子的痛苦与伤心,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穷与困窘,更多的是无处诉说、无人理解的深层痛苦与无奈。B.小说塑造了军人、三个青年人、扫院人等代表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普遍缺乏人道主义关怀的状况。C.结尾约纳向小马诉说心里话,小马“对主人的手呼着气”,说明在这个冷漠的社会中还存在着温情,给这个悲惨的故事增添一抹暖色。D.约纳与《祝福》中的祥林嫂都不停向世人倾诉自身的悲惨遭遇,约纳的“无人围观”与祥林嫂的“被围观”情节,都在批判现实,震撼人心。(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约纳“等客、载客和归去”为叙事线索,着重以约纳想向人诉说苦恼来行文,不动声色地把主人公的不幸呈现在读者面前,结构紧凑。B.小说在句式的选用上,较多使用短句,语言简洁,富有个性。如约纳吞吞吐吐的话语、断断续续的表达,突显了他欲言又止的矛盾心态。C.小说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相对比,没有人听约纳的诉说而马却静静地听着,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D.契诃夫小说塑造了不少漫画式人物,如约纳与别里科夫,作者以简洁的笔法勾勒人物的精神特征,于夸张变形中批判冷漠畸形的社会现实。(3)《苦恼》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都多次写到“雪”,请概括下面两处“雪”在原文中的作用。暮色昏暗,大片的雪花在刚刚点亮的街灯上盘旋着,然后降落在屋顶、人的肩上和帽子上,积成软薄的一层。——《苦恼》(林冲)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林教头风雪山神庙》(4)有人说“客观的叙述和热烈的抒情”构成了《苦恼》独特的艺术风格,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3.(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吴潜字毅夫,宣州宁国人。嘉定十年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镇东军节度判官,迁太府少卿、淮西总领。论用兵复河南不可轻易,以为:“金人既灭,与北为邻,法当以和为形,以守为实,以战为应。自荆襄首纳空城,合兵攻蔡,兵事一开,调度寖广,百姓狼狈死者枕藉使生灵肝脑涂地得城不过荆榛之区获俘不过暖昧之骨而吾之内地荼毒如此边臣误国之罪不待言矣”自后,兴师入洛,溃败失亡不赀,潜之言率验。贻书执政,论京西既失,当招收京淮丁壮为精兵,以保江西。又请分路取士,以收淮、襄之人物。试工部侍郎、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改知平江府,条具财计凋敝本末,以宽郡民。兼侍读经筵,辞,提举南京鸿庆宫。丁母忧,服除,转中大夫、试兵部尚书兼侍读,召同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入对,言:“国家之不能无敝,犹人之不能无病。今日之病,不但仓扁望之而惊,庸医亦望而惊矣。愿陛下笃任元老,以为医师,博采众益,以为医工。使臣辈得以效牛溲马勃之助,以不辱陛下知人之明。”大元兵渡江攻鄂州,别将由大理下交阯,破广西、湖南诸郡。潜奏:“今鄂渚被兵,湖南扰动,推原祸根,良由近年奸臣憸士设为虚议,迷国误军,其祸一二年而愈酷。附和逢迎,媕阿谄媚,积至于大不靖。臣年将七十,捐躯致命,所不敢辞。所深痛者,臣交任之日,上流之兵已逾黄、汉,广右之兵已蹈宾、柳,谓臣坏天下之事,亦可哀已。”属将立度宗为太子,潜密奏云:“臣无弥远之材,忠王无陛下之福。”帝怒潜,卒以炎[注]论劾落职。潜预知死日,语人曰:“吾将逝矣,夜必雷风大作。”已而果然,四鼓开霁,撰遗表,作诗颂,端坐而逝。(节选自《宋史•吴潜传》)【注】炎:沈炎,时为监察御史。(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百姓狼狈/死者枕藉/使生灵肝脑涂地/得城不过荆榛之区/获俘不过暖昧之骨/而吾之内地/荼毒如此边臣/误国之罪不待言矣/B.百姓狼狈/死者枕藉/使生灵肝脑涂地/得城不过荆榛之区/获俘不过暖昧之骨/而吾之内地荼毒/如此边臣/误国之罪不待言矣/C.百姓狼狈/死者枕藉/使生灵肝脑涂地/得城不过荆榛之区/获俘不过暖昧之骨/而吾之内地荼毒如此/边臣误国之罪/不待言矣/D.百姓狼狈/死者枕藉/使生灵肝脑涂地/得城不过荆榛之区/获俘不过暖昧之骨/而吾之内地荼毒/如此边臣误国之罪/不待言矣/(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侍郎,汉代郎官的一种,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B.南京,文中指应天府,又称“金陵”“建康”“建业”等,是“六朝古都”,因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都在此。C.服除,指守丧期满,去掉孝服。守丧就是服丧,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穿孝服等形式对死去的长辈或平辈亲属表示哀悼。D.仓扁,仓公、扁鹊的并称。一为汉代人,一为春秋时人,均为名医。因亦以泛称良医。(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潜深谋远虑,富有远见。认为用兵收复河南不可轻率;对待元人,要表面讲和,实际上防守,积极备战。B.吴潜重视人才,建言献策。他建议招收京淮地区的男丁壮士充当精兵,又请求分派几路人马到各地选拔人才。C.吴潜为民办事,百姓受益。在任平江知府期间,分条列举财政凋敝的始末原因,放宽郡里百民的赋税。D.吴潜忠诚正直,敢于直言。多次对皇上提出建议,认为国家弊端严重,应该信任老臣,广泛采纳各种有益的意见。(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自后,兴师入洛,溃败失亡不赀,潜之言率验。②推原祸根,良由近年奸臣憸士设为虚议,迷国误军,其祸一二年而愈酷。(5)请结合选文简要说明吴潜落职的原因是什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城上李商隐有客虚投笔①,无憀②独上城。沙禽失侣远,江树著阴轻。边遽稽天讨③,军须竭地征④。贾生游刃极,作赋又论兵。【注】①有客:诗人在郑亚幕府充任幕僚,故自称“有客”。②无憀:无聊。③遽:传递官府文书的驿车。稽:迟延。天讨:朝廷对入侵者的征讨,此指对西北边地党项族的征讨。④地征:土地赋税的征收。(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题,因感叹无所事事,诗人独自登上高城远眺,想要消散心中的无聊。B.颔联写景,描写沙洲上的禽鸟失去伴侣,树木在云彩掩映下留下淡淡暗影。C.尾联议论,通过写贾谊能在作赋论兵中游刃有余,表达其仰慕之情。D.本诗颇具李商隐的诗歌特点,触景伤怀,含而不露,寄托极深,颇有韵味。(2)请简要分析颈联的作用。(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5.(10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用“,”两句表明自己识别好学之人的标准,即要做事敏捷、说话谨慎,并且善于向有道德的人学习。(2)《<论语>十二章》认为要识别君子和小人就要看其价值追求,看其对“义”与“利”的态度的两句是“,”。(3)《大学之道》中,首句开宗明义,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即“在明明德,,”。(4)《<老子>四章》中,“,”两句以树木为喻,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发展从基础开始这一道理。(5)《五石之瓠》中,庄子用防止手冻裂的药物一例,说明使用它的地方不同,结果也不同的句子是“,,或不免于洴澼絖”。三、语言文字运用(1)(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9分)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_____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时,我们不就能_____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_____,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横馘”的哲人身上啊!“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在其位,谋其政。”()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_____天下,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庄子的机会来了,但庄子的心已冷了。(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无所适从体验手足无措杠杆B.无法呼吸体验神魂颠倒统治C.无所适从验证神魂颠倒杠杆D.无法呼吸验证手足无措统治(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B.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扫,我们的俗情为之一开。C.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D.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为政之要,惟在得人”B.“君子之仕,行其义也”C.“上古君王,为政好德”D.“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4分)7.(4分)为组织好研讨活动,年级学生会决定邀请本校相关研究领域的老师给予指导,下面是其邀请函正文的部分内容,其中有四处表达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①为提升同学们的文学鉴赏能力,②陶冶审美情操,③我们将围绕以“列夫•托尔斯泰小说”研究为主题,④操办一场专题研讨会。⑤您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贵校获得了极高的声誉,⑥深受学生喜爱和敬佩。在此,⑦我们特邀您担任此次活动的指导老师,⑧衷心希望您能从百忙之中拨冗抽身出席,⑨恭候您莅临指导。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以声辩声,不如以无声辩声。以言辩言,不如以无言辩言。——林语堂我们这一代人终将感到悔恨,不仅因为坏人可憎的言行,更因为好人可怕的沉默。——马丁•路德•金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请结合上述材料,以“发声与沉默”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实外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家”为小家,“国”是大家。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与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这大智慧集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仁”,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哲学理念。“仁爱”与“中庸”,均极富智慧。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道”,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透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中华道家文化之“道”,是深邃的大智慧。佛家思想,即佛教世尊释迦牟尼之佛法,其核心是“空”(佛法博大精深,不可思议,难以言说),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了生脱死为终报。佛教的智慧精深奥妙,不可穷尽。儒、道、释,分而观之,各自智慧超群;综合起来,三位一体,交融互补后,其智慧在古代登峰造极。儒道释互补,便凝练出“外儒内道”“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天地精神,人间情怀”等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智慧与胸襟。上述儒道释互补的哲理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摘编自郑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意义》)材料二:先秦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这个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中,不同阶层的人都有着自己独到的主张,于是,“百家争鸣”应运而生。百家,表明当时的思想家层出不穷。他们为后世播撒下智慧的种子。儒家的仁心——和谐世界,稳定发展孔孟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和谐而又美好的世界,是从身体到灵魂的洗礼。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们,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幼,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细细品味孔子所说的“仁”,我认为其中包含的意思有这样几层:首先是孝悌之道,对自己长辈的尊重和对兄弟姐妹的团结友爱;其次包括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忠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恕也,当然还包括礼、智、勇等等。孔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这个任务虽然责任重大,路途坎坷,但是需要我们一直努力,不断进取。对于如今社会,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我们应该从孔子那里学到作为一个有素质的人,应该对自己的家庭先建立起责任心,对长辈要孝敬、对小辈要疼爱,努力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家庭,进而让一个个小家组成一个和谐的世界。孟子的“性善”是说人生来就有不忍之心,但最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要经过后天的悉心培养才能成为完美的道德。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不免有外物的诱惑,假如只知道贪图一时之快,善良的心就会渐渐丧失,所以要“求其放心”,通过自我修养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寻回来。道家的智慧——上善若水,超脱世俗“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老子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刚强的东西难以持久。有着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我觉得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柔弱”,太张扬个性总是有危险的,毕竟谁也没有包容你的义务。而老子提出的持续性,包含我们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终究要我们考虑到的是长久的战略。我们要从老子的话中领悟,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这大概就是老子给后世开出的治世良方。对于庄子,他的超然让人心生敬意,无己无功无名。要达到这种精神状态,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最终求得逍遥自在。当然,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他目睹了社会的黑暗、险恶和残酷,一面披露着现实的险恶,一面又思考着人在乱世困境中,如何保全生命,获得精神心灵的自由。我们和庄子要学到的是一种如何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或许过分超脱我们不需要,但是总要知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意外,需要在困难和磨炼面前依旧无畏。墨家的兼爱——兼相爱,交相利墨家学派在当时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政治团体,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必须积极实行墨家的主张。创始人墨子所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是一种政治哲学,他在不否定自爱的同时,提出了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他并不鄙视自利,而是希望自利和互利能共同发展。在这种爱意融融的互助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这就与儒家有些不谋而合的地方,提倡和谐,追求和平。在当时阶级斗争激烈的背景下,他们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对于今天也如此,兼爱互利应该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自己的利益固然重要,但同时应该共同发展,应该考虑到世界人民其实是一个大家庭的事实。(摘编自《先秦诸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A.材料一认为中华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B.材料一认为“儒、道、释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最睿智的头脑与最博大的胸襟。C.材料二认为要想达到庄子追求的无己无功无名的超然,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不能有任何作为,保全生命,最终求得逍遥自在。D.材料二认为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他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学习、借用了儒家的思想。(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A.中华传统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为主,道家、释家相互交融,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补充的格局。B.道家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有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这种认识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C.我们今天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兼顾自身和子孙后代发展,就来源于老子提出的持续性,是老子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D.核心是“空”的佛家思想,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终极追求是揭示生命奥秘,达到无生无死的境界。(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一个分论点的一项是DA.儒家要求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B.墨家主张兼爱互利,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C.道家的超然让人们在困难和磨练面前无惧无畏、充满力量。D.佛法超越了生死,博大精深,不可思议,不可穷尽,难以言说。(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5)先秦儒家思想对我们为人处世有怎样的启示?请简要概括。【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解答】(1)B.“最睿智的头脑与最博大的胸襟”错,原文材料一说的是“上述儒道释互补的哲理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C.“不能有任何作为”错,由原文材料二“我们和庄子要学到的是一种如何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可知,庄子的超然是指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不是指行动。D.“学习、借用了儒家的思想”错,由原文材料二“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这就与儒家有些不谋而合的地方”可知,墨子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是与儒家的思想不谋而合的。故选A。(2)A.形成了以儒家为主”无中生有。由原文材料一“儒、道、释,分而观之,各自智慧超群;综合起来,三位一体,交融互补后,其智慧在古代登峰造极”可知,文中并没有提及以哪个流派为主。故选A。(3)由原文“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可知,材料一的第一个分论点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D.论证的是材料一的第二个分论点“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故选D。(4)材料一第一段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第二段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二者之间是并列关系,都是在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意义,所以从论证结构上来看,材料一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从论证方法上来看,材料一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采用了例证法,以《易经》《道德经》《庄子》为例;采用引证法,引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道酬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5)材料二写孔孟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和谐而又美好的世界,先贤教导我们“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幼,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结合“要经过后天的悉心培养才能成为完善的道德”可知,我们要保持善良,善于学习,追求道德完善。材料二写孔子“仁”的内涵,有“孝悌之道”“忠、恕”,孔子对知识分子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忠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恕也,当然还包括礼、智、勇等等”,再结合“孔子想要告诉……不断进取”可知,我们要懂得孝悌之道,胸怀宽广,有忠恕之心,还要意志坚强,追求高远,以天下为己任。答案:(1)A(2)A(3)D(4)①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从两个方面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意义;②论证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等。(5)①要有善良仁慈之心,善于学习,追求道德完善。②要懂得孝悌之道,胸怀宽广,有忠恕之心。③要意志坚强,追求高远,要以天下为己任。(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苦恼【俄】契诃夫暮色昏暗,大片的雪花在刚刚点亮的街灯上盘旋着,然后降落在屋顶、人的肩上和帽子上,积成软薄的一层。马车夫约纳•波塔波夫一身雪白。他佝偻着身子,一动不动地坐在驾驶座上。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它的身子一动不动,而且瘦骨嶙峋,再加上它那如棍子般笔直的几条腿,近看起来活像那种花一个戈比就能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干。它多半也是心事重重。约纳和小马已经停在这里很久了。“车夫,去维堡区!”约纳听见有人叫。约纳打了个哆嗦,看见一个穿着军大衣的军人。“到维堡区去!”军人又说了一遍,“你睡着了还是怎么的?去维堡区!”为了表示愿意,约纳抖了抖缰绳,马背和自己的肩膀上滑落下大片的雪花……军人坐上雪橇。车夫咂巴着嘴唇,像天鹅似的伸长了脖子,挥动着马鞭。马也伸直了脖子,活动活动笔直的腿,迟疑不决地向前迈步……“鬼把你往哪带啊?往右赶!”军人生气地说。一个四轮马车夫破口大骂,另一个肩膀碰到马脸的行人也在恶狠狠地瞪着他。约纳如坐针毡。他摇动着缰绳,眼珠乱转,不知自己身在何方,也不知缘何在此。“这些人都是混蛋!”军人打趣地说,“他们简直是故意撞你,好像串通好了似的!”约纳回头望了望客人,微微动了动嘴唇……可喉咙里除了沙哑的咝咝声外,并没说出一个字来。“你想说什么?”军人问。约纳撇嘴一笑,哑着嗓子说:“老爷,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哦!……怎么死的?”约纳转过身子朝着乘客说:“谁也不知道!也许……这是天意。”“鬼东西!赶车吧,赶车吧……”乘客喊叫道。车夫振作起来,使劲而熟练地挥动着鞭子。好几次他回头看看客人,那军人闭着眼睛。到维堡区后,乘客下了车,雪把他和马又涂成了白色。时间一小时又一小时地过去了……人行道上响起相互谩骂的声音,三个年轻人走了过来。其中两个又高又瘦,另一个又矮又驼。“赶车的,去警察桥!”驼子用那破锣似的声音叫道,“坐三个人……二十戈比!”约纳嘴里吧嗒了几下。这点车钱是不公道的,不过他顾不上价钱了……只要有主儿就行……“好了,出发!”驼子还是用他那破锣似的声音说道。“我的头痛得要炸了,”一个高个子说,“昨天我喝了四瓶白兰地。”“撒谎!”另一个高个子生气地说。“我发誓,我说的是真话。”“如果这也算是真话,那虱子咳嗽也是实情了。”“这些老爷真够开心的!”约纳笑着说。“呸!……”驼子怒气冲冲地说,“你这个老不死的,走还是不走啊?难道有你这么赶车的吗?快用鞭子抽它!”约纳听到了驼子不停地骂他的那些话。高个子开始谈论一个好像叫娜杰日达•彼得罗芙娜的女人。约纳等他们的谈话有了一个短暂的间歇时,他再次回过头去喃喃地对他们说:“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所有人都会死!”驼子说道,“快点赶,快点赶!”“那你就稍微让他振作点嘛……给他脖子一拳!”“老不死的,听到了吗?我可要揍你了!”“嘭”的一声,约纳的后脑勺就被打了一拳。“嘿嘿……”他笑道,“你们这些快乐的老爷……”“赶车的,有老婆吗?”一个高个子问。“我吗?呵呵……你们这些快活的老爷!如今我是有一个老婆,可那是一抔湿土。哈哈哈……就是坟墓!……你们瞧,我的儿子都死了,可我还活着……”约纳回过身,想讲讲儿子是如何死的,可这时候总算到了警察桥。约纳久久地看着这几个人消失在远处。他又成了孤零零的一人了。寂静朝他袭来……刚刚稍见平息的苦恼,现在更加强烈地压在他的心口上。约纳不安而痛苦地打量着街上穿梭不息的人群:在这人群当中,难道真没一个人愿意倾听他的诉说吗?然而就是没人注意到他,更不要说注意他的苦恼了……这苦恼大得简直无边无际。要是把约纳的胸膛剖开,让他把胸中的苦水都倒出来,似乎可以淹没整个世界。这种苦恼居然可以容纳在这样一个小得连白天打着灯笼都看不见的躯壳里……约纳看见一个扫院人,决定和他攀谈几句。“老兄,几点了?”他问道。“九点了……你在这干吗?快走!”“回马店去,”他想,“回马店去!”大约一个半小时后,约纳已经坐在一个脏兮兮的大火炉边。炉台上、地板上、长凳上,到处鼾声一片。空气又臭又闷……约纳瞧着这些酣睡的人,后悔自己不该这么早就回来了……“连买燕麦的钱都没挣到呢,”他想,“这就是我苦恼的原因。”“去看看马吧。”约纳想。他来到马厩。“你在吃草吗?”约纳望着自己马儿亮晶晶的眼睛说,“好吧,你吃吧,吃吧。既然我们连买燕麦的钱都没捞到,那我们就吃干草好了……库兹玛•约内奇不在了……他死了……现在,好比说,你生了个马驹儿……可是突然,如果驹儿死了……你不难过吗?”小马一边嚼着干草,一边听着,还对主人的手呼着气……约纳像入了迷似的把一切都讲给了它听……(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文中写了约纳多种苦恼,有丧子的痛苦与伤心,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穷与困窘,更多的是无处诉说、无人理解的深层痛苦与无奈。B.小说塑造了军人、三个青年人、扫院人等代表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普遍缺乏人道主义关怀的状况。C.结尾约纳向小马诉说心里话,小马“对主人的手呼着气”,说明在这个冷漠的社会中还存在着温情,给这个悲惨的故事增添一抹暖色。D.约纳与《祝福》中的祥林嫂都不停向世人倾诉自身的悲惨遭遇,约纳的“无人围观”与祥林嫂的“被围观”情节,都在批判现实,震撼人心。(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A.小说以约纳“等客、载客和归去”为叙事线索,着重以约纳想向人诉说苦恼来行文,不动声色地把主人公的不幸呈现在读者面前,结构紧凑。B.小说在句式的选用上,较多使用短句,语言简洁,富有个性。如约纳吞吞吐吐的话语、断断续续的表达,突显了他欲言又止的矛盾心态。C.小说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相对比,没有人听约纳的诉说而马却静静地听着,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D.契诃夫小说塑造了不少漫画式人物,如约纳与别里科夫,作者以简洁的笔法勾勒人物的精神特征,于夸张变形中批判冷漠畸形的社会现实。(3)《苦恼》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都多次写到“雪”,请概括下面两处“雪”在原文中的作用。暮色昏暗,大片的雪花在刚刚点亮的街灯上盘旋着,然后降落在屋顶、人的肩上和帽子上,积成软薄的一层。——《苦恼》(林冲)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林教头风雪山神庙》(4)有人说“客观的叙述和热烈的抒情”构成了《苦恼》独特的艺术风格,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对小说整体通读后,针对每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环境描写在文中的运用以及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加以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指定的某种写作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根据题干中相关写作特色的提示,准确理解艺术特色含义,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C.“说明在这个冷漠的社会中还存在着温情”分析错误。这一情节表现了约纳看似苦恼得到缓解,实际上痛苦并未彻底消除,无法从“人”那里得到温暖,只能向“马”诉说,这样写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故选C。(2)D.“契诃夫小说塑造了不少漫画式人物,如约纳与别里科夫”“于夸张变形中批判冷漠畸形的社会现实”分析错误。本文中的约纳不是漫画式人物,同时也没有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而是用写实的手法来塑造这一人物。故选D。(3)《苦恼》中“大片的雪花在刚刚点亮的街灯上盘旋着,然后降落在屋顶、人的肩上和帽子上,积成软薄的一层”是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渲染了寒冷悲苦的氛围,为小说设置了冷酷的背景,衬托主人公约纳在茫茫人海中的孤独与凄冷,也为下文他的悲惨生活做了铺垫。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雪的描写,“(林冲)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这一环境描写为小说营造了紧张的氛围,让读者对下面情节如何发展充满期待,同时,这里对雪的描写,为下文中林冲的茅屋为大雪压倒做了铺垫,也为下文的风雪山神庙埋下伏笔,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进一步烘托了林冲这一人物形象,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4)小说是以第三人称来叙述的,它的视角是比较客观的,将情感隐藏在冷静的、似乎不带感情色彩的叙述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如文章开篇就以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马车夫约纳•波塔波夫一身雪白。他佝偻着身子,一动不动地坐在驾驶座上……他摇动着缰绳,眼珠乱转,不知自己身在何方,也不知缘何在此”;再如对约纳•波塔波夫心理的描写,“刚刚稍见平息的苦恼,现在更加强烈地压在他的心口上。约纳不安而痛苦地打量着街上穿梭不息的人群:在这人群当中,难道真没一个人愿意倾听他的诉说吗?然而就是没人注意到他,更不要说注意他的苦恼了……”等,这就形成了“客观的叙述”。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考、判断,创作手法客观。这样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社会的冷漠和麻木,约纳的痛苦无人倾听,无人关注。关于本篇小说的抒情,“这苦恼大得简直无边无际。要是把约纳的胸膛剖开,让他把胸中的苦水都倒出来,似乎可以淹没整个世界。这种苦恼居然可以容纳在这样一个小得连白天打着灯笼都看不见的躯壳里……”,文章在写约纳目送三个青年后,作者以反问发端,热烈的抒情,直接站出来代替约纳直抒胸臆,直接而热烈,借此揭示出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苦恼孤寂的心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关系的自私、冷漠,深化了对人情冷漠的旧制度的批判的主题。答案:(1)C(2)D(3)①《苦恼》中的“雪”营造了寒冷的氛围,为下文“一身雪白”“雪把他和马又涂成了白色”作铺垫,暗示主人公命运悲惨。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雪”营造了紧张的氛围,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4)①客观的叙述:采用第三人称对约纳的言行举止和内心活动进行交代,使读者自己思考和判断人物形象、主题等。②热烈的抒情:约纳目送三个青年后,望着街上的人群陷入苦恼,以反问发端,描绘了约纳的痛苦心理,用词直接而热烈,深化了对社会人情冷漠的批判。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3.(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吴潜字毅夫,宣州宁国人。嘉定十年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镇东军节度判官,迁太府少卿、淮西总领。论用兵复河南不可轻易,以为:“金人既灭,与北为邻,法当以和为形,以守为实,以战为应。自荆襄首纳空城,合兵攻蔡,兵事一开,调度寖广,百姓狼狈死者枕藉使生灵肝脑涂地得城不过荆榛之区获俘不过暖昧之骨而吾之内地荼毒如此边臣误国之罪不待言矣”自后,兴师入洛,溃败失亡不赀,潜之言率验。贻书执政,论京西既失,当招收京淮丁壮为精兵,以保江西。又请分路取士,以收淮、襄之人物。试工部侍郎、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改知平江府,条具财计凋敝本末,以宽郡民。兼侍读经筵,辞,提举南京鸿庆宫。丁母忧,服除,转中大夫、试兵部尚书兼侍读,召同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入对,言:“国家之不能无敝,犹人之不能无病。今日之病,不但仓扁望之而惊,庸医亦望而惊矣。愿陛下笃任元老,以为医师,博采众益,以为医工。使臣辈得以效牛溲马勃之助,以不辱陛下知人之明。”大元兵渡江攻鄂州,别将由大理下交阯,破广西、湖南诸郡。潜奏:“今鄂渚被兵,湖南扰动,推原祸根,良由近年奸臣憸士设为虚议,迷国误军,其祸一二年而愈酷。附和逢迎,媕阿谄媚,积至于大不靖。臣年将七十,捐躯致命,所不敢辞。所深痛者,臣交任之日,上流之兵已逾黄、汉,广右之兵已蹈宾、柳,谓臣坏天下之事,亦可哀已。”属将立度宗为太子,潜密奏云:“臣无弥远之材,忠王无陛下之福。”帝怒潜,卒以炎[注]论劾落职。潜预知死日,语人曰:“吾将逝矣,夜必雷风大作。”已而果然,四鼓开霁,撰遗表,作诗颂,端坐而逝。(节选自《宋史•吴潜传》)【注】炎:沈炎,时为监察御史。(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百姓狼狈/死者枕藉/使生灵肝脑涂地/得城不过荆榛之区/获俘不过暖昧之骨/而吾之内地/荼毒如此边臣/误国之罪不待言矣/B.百姓狼狈/死者枕藉/使生灵肝脑涂地/得城不过荆榛之区/获俘不过暖昧之骨/而吾之内地荼毒/如此边臣/误国之罪不待言矣/C.百姓狼狈/死者枕藉/使生灵肝脑涂地/得城不过荆榛之区/获俘不过暖昧之骨/而吾之内地荼毒如此/边臣误国之罪/不待言矣/D.百姓狼狈/死者枕藉/使生灵肝脑涂地/得城不过荆榛之区/获俘不过暖昧之骨/而吾之内地荼毒/如此边臣误国之罪/不待言矣/(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侍郎,汉代郎官的一种,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B.南京,文中指应天府,又称“金陵”“建康”“建业”等,是“六朝古都”,因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都在此。C.服除,指守丧期满,去掉孝服。守丧就是服丧,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穿孝服等形式对死去的长辈或平辈亲属表示哀悼。D.仓扁,仓公、扁鹊的并称。一为汉代人,一为春秋时人,均为名医。因亦以泛称良医。(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吴潜深谋远虑,富有远见。认为用兵收复河南不可轻率;对待元人,要表面讲和,实际上防守,积极备战。B.吴潜重视人才,建言献策。他建议招收京淮地区的男丁壮士充当精兵,又请求分派几路人马到各地选拔人才。C.吴潜为民办事,百姓受益。在任平江知府期间,分条列举财政凋敝的始末原因,放宽郡里百民的赋税。D.吴潜忠诚正直,敢于直言。多次对皇上提出建议,认为国家弊端严重,应该信任老臣,广泛采纳各种有益的意见。(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自后,兴师入洛,溃败失亡不赀,潜之言率验。②推原祸根,良由近年奸臣憸士设为虚议,迷国误军,其祸一二年而愈酷。(5)请结合选文简要说明吴潜落职的原因是什么?【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2)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有时也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判断。(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筛选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在文中找到与题干相关的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加以概括。【解答】(1)句子大意为:百姓疲惫不堪,死者遍地,使得生灵涂炭,得到的城池不过是灌木丛生之地,俘获的不过面目模糊的尸骨,而我们内地却遭到如此荼毒,边疆守卫大臣的误国之罪,不用说了。“吾之内地”是主语,“荼毒如此”是谓语,中间不可断开,可排除BD。“边臣误国之罪”意为“边疆守卫大臣的误国之罪”,语意完整,中间不可断开,可排除A。故选C。(2)B.文中的南京不是今天的南京(古称“金陵”“建康”“建业”等,是“六朝古都”),而是指应天府,别名“河南郡”,为宋朝四个京城之一,治所宋城县南京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故选B。(3)B.“又请求分派几路人马到各地选拔人才”错误,宋代的“路”是一个行政区单位,属于直辖于中央的一级监察区,相当于现在的省。故选B。(4)①“兴师”,发兵;“不赀”不计其数;“率”,都。译文:后来,发兵进入洛阳,溃败伤亡的士兵不计其数,吴潜的话都应验了。②“原”,推究;“良”,的确;“设为虚议”,发表空论;“愈酷”。更加惨烈。译文:推究战祸的根源,的确是由于近年奸臣小人发表空论,迷惑国人贻误军队,这种祸患过一二年更加惨烈。(5)根据原文“潜密奏云:‘臣无弥远之材,忠王无陛下之福。’帝怒潜”可知,吴潜反对立度宗为太子,因此惹怒了皇上。根据“卒以炎论劾落职”可知,吴潜收到沈炎的弹劾。答案:(1)C(2)B(3)B(4)①后来,发兵进入洛阳,溃败伤亡的士兵不计其数,吴潜的话都应验了。②推究战祸的根源,的确是由于近年奸臣小人发表空论,迷惑国人贻误军队,这种祸患过一二年更加惨烈。(5)①吴潜反对立度宗为太子,触怒了皇上;②沈炎弹劾。参考译文:吴潜字毅夫,是宣州宁国人。嘉定十年进士考试获得第一,被授予承事郎、签镇东军节度判官,迁任太府少卿、淮西总领。论说用兵收复河南不可轻率,认为:“金人已经灭亡,与北面的元人为邻,道理上应该表面讲和,实际上防守,用备战作为应对之策。自从荆襄首先收纳空城,会和兵力攻打蔡州,战事一开打,征调逐渐扩大,百姓疲惫不堪,死者遍地,使得生灵涂炭,得到的城池不过是灌木丛生之地,俘获的不过面目模糊的尸骨,而我们内地却遭到如此荼毒,边疆守卫大臣的误国之罪,不用说了。”后来,发兵进入洛阳,溃败伤亡的士兵不计其数,吴潜的话都应验了。写信给宰相,论说京西已经丢失,应当招收京淮地区的男丁壮士充当精兵,来保卫江西。又请求分地区选拔人才,来收揽淮、襄地区的人才。任试工部侍郎、庆元府知府兼沿海制置使,改任平江知府,分条列举财政凋敝的始末原因,放宽郡里百民的赋税。兼任侍读经筵,推辞,任南京鸿庆宫提举。遭遇母亲丧事,服丧期满,转任中大夫、试兵部尚书兼侍读,召任同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上殿奏对:“国家不可能没有弊端,就像人不可能不生病。今日的病,不但仓公、扁鹊看到会吃惊,就连庸医看到也会吃惊。希望陛下信任老臣,把他们当成医生,广泛采纳各种有益的意见,当成医生。让我们做臣子的能够贡献一点像牛尿马勃草菌药那样的效用,以不辱没陛下知人的圣明。”大元军队渡江攻打鄂州,分部将领由大理下到交阯,攻破广西、湖南等郡。吴潜上奏:“现在鄂渚遭遇战争,湖南受到震荡,推究战祸的根源,的确是由于近年奸臣小人发表空论,迷惑国人贻误军队,这种祸患过一二年更加惨烈。附和逢迎,阿谀谄媚,积累导致天下很不太平。我年将70,捐躯献命,是在所不辞的。我所深深痛恨的是我卸任的那一天,上游的敌兵已渡过黄河、汉江,广右的敌兵已践踏宾州、柳州,说是我败坏了天下的大事,也够悲哀的了。”适值将要立度宗为太子,吴潜秘密上奏说:“为臣没有史弥远那样的才能,忠王没有陛下的福分。”皇上生吴潜的气,最终因为沈炎的弹劾被免职。吴潜预先知道了自己的死日,对人说:“我就要死了,夜里必将打雷刮大风。”后来果然这样,四更时雨停天晴,撰写遗表,写作诗颂,端坐着去世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城上李商隐有客虚投笔①,无憀②独上城。沙禽失侣远,江树著阴轻。边遽稽天讨③,军须竭地征④。贾生游刃极,作赋又论兵。【注】①有客:诗人在郑亚幕府充任幕僚,故自称“有客”。②无憀:无聊。③遽:传递官府文书的驿车。稽:迟延。天讨:朝廷对入侵者的征讨,此指对西北边地党项族的征讨。④地征:土地赋税的征收。(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首联点题,因感叹无所事事,诗人独自登上高城远眺,想要消散心中的无聊。B.颔联写景,描写沙洲上的禽鸟失去伴侣,树木在云彩掩映下留下淡淡暗影。C.尾联议论,通过写贾谊能在作赋论兵中游刃有余,表达其仰慕之情。D.本诗颇具李商隐的诗歌特点,触景伤怀,含而不露,寄托极深,颇有韵味。(2)请简要分析颈联的作用。【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结构、内容等角度分析。【解答】(1)C.“仰慕之情”错误,尾联诗人借贾谊自况,表达心中的苦闷和激愤。故选C。(2)颈联“边遽稽天讨,军须竭地征”意思是边境的征伐一直拖延未能取胜,可繁重的军需赋税已把地方榨得民穷财尽。故颈联是诗人慨叹讨寇不力而军需赋税苛繁弄得民穷财尽;同时,这一联由颔联的景物描写转入诗人对时事的议论,由尾联“贾生游刃极,作赋又论兵”可知,诗人运用贾谊的典故,认为就算目睹国势动乱,自己纵有韬略,也不过是虚度光阴;况且面对国事维艰的局面,就连读者都能由此联产生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更可知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对百姓的同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无奈。答案:(1)C(2)①内容上,慨叹边境的征伐一直拖延未能取胜,可繁重的军需赋税已把地方榨得民穷财尽。②结构上,由上联的景物描写转入对时事的评价,为尾联的议论做了铺垫。③情感上,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对百姓的同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无奈。译文:虽然已经从军入幕也只是徒劳无为,生活是这般无聊,我只有独自登上高城。看沙洲上的禽鸟因失去伴侣而翘首远望,江边的树木在云彩掩映下留下淡淡的阴影。边境的征伐一直拖延未能取胜,可繁重的军需赋税已把地方榨得民穷财尽。唉,可叹那贾谊空有游刃有余的韬略,纵然成天作赋论兵也不过是虚度光阴。赏析:首联“有客虚投笔,无憀独上城”感叹自己无所事事,因“上城”远眺,拟消散心中之“无憀”。“虚”字极佳,将投笔从戎的心事勾起。“独”字传神,万般无奈独上城楼。颔联“沙禽失侣远,江树著阴轻”写望中景色,失伴的鸟,树木在云彩掩映下留下淡淡暗影,景语即情语,这些景色是凄清空落的,这一切也压在诗人的心头。颈联“边遽稽天讨,军须竭地征”由景物转入议论时事,诗人慨叹讨寇不力而军需赋税苛繁弄得民穷财尽。就算目睹国势动乱,自己纵有韬略,也不过是虚度光阴。国事维艰,这一联给读者以喘不过气来的重压。尾联“贾生游刃极,作赋又论兵”宕开一笔,只言才智足以匡国的贾谊被弃之不用。由此上溯首句“虚投笔”之语,一个心忧国事、渴望报效国家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一联情感愤激,极写诗人心中的苦闷。诗人登城眺远,写景抒怀,以抒发其壮志难酬的苦闷,写得情景交融,含而不露,颇有韵味。(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5.(10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用“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两句表明自己识别好学之人的标准,即要做事敏捷、说话谨慎,并且善于向有道德的人学习。(2)《<论语>十二章》认为要识别君子和小人就要看其价值追求,看其对“义”与“利”的态度的两句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大学之道》中,首句开宗明义,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即“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4)《<老子>四章》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两句以树木为喻,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发展从基础开始这一道理。(5)《五石之瓠》中,庄子用防止手冻裂的药物一例,说明使用它的地方不同,结果也不同的句子是“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平时要加以识记。【解答】故答案为:(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重点字:就)(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重点字:喻)(3)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重点字:止)(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重点字:末)(5)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重点字:龟)三、语言文字运用(1)(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9分)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_____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时,我们不就能_____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_____,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横馘”的哲人身上啊!“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在其位,谋其政。”()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_____天下,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庄子的机会来了,但庄子的心已冷了。(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A.无所适从体验手足无措杠杆B.无法呼吸体验神魂颠倒统治C.无所适从验证神魂颠倒杠杆D.无法呼吸验证手足无措统治(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DA.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B.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扫,我们的俗情为之一开。C.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D.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A.“为政之要,惟在得人”B.“君子之仕,行其义也”C.“上古君王,为政好德”D.“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一般用排除法,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词语的积累识记,在此基础上采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提高做题的正确率。(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的六种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句式杂糅等。根据病句类型去排除错误选项。(3)本题考查学生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