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悬j频考点17气温垂直变化与逆温
【思维导图】
成因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源
对流层中垂直变化:垂直递减率6c1000米规律等直递减率域大,空气对流越旺感
~近地面交气易发生对流现象,污杂交气易扩散净化
~~二近地面空气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天气复杂多变
原因干空气在升降过程中没有水的蒸发或凝结
气温干绝热垂亶递减率一递减率约11C/100米-
表现山地背风坡焚风效应
对流层气温随海升高而升高
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与逆温或对流屋气温垂直递减率<6匕/1000米
铝射逆温秋冬季节大陆上在晴朗少云的夜晚,地面箱射强,冷却快.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
平平逆息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而形成
锋面题温冷暧气团温度差异显著.锋面附近下冷上照
成因
地比逆退山谷或盆地中冷空气沿斜坡向件谷和盆地流动
在高压控考区,高空存在着大短横的下沉气流,由于气海
下沉的绝热增温作用,致隹下沉运动的终止高度出现逆
下沉逆温温.这种逆也多见于副热带反气旋区
逆温
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
逆温上都降水充裕,以发展林、草和药材为宜
逆温的中部逆温现象强烈,冬窿熨凉,一般以发展果树和冬季蔬菜基地为主
人皿逆温的下部光热条件适中,一般以发展喜温冻的作物和蔬菜为主
-有-利-她上形逆——温应用于谷物种植,提高产量及质量多年生果利越冬可不必埋土,冻害得以避免或减辂
在这里发展最菜种植,可减少焦能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逆温层坡地是当地牲畜避寒、越冬的理想场所
影响
逆温不利于沙尘扬起,抑制尘骞发生
逆温不利于近地面空气对流;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冬季因为逆温的存在会导致冻雨的发生,影峋农作物的生存
不利
早晨易出现多雾天气.降低太气能见度,影响人们的出行.易出现交通事故
逆温发生在盆地或谷地中会促使光化学污染现象的发生
【解题技巧】
一、气温垂直变化
1、含义
气温垂直递减率,也可以叫做绝热率,是表征气体随高度增加其气温的变化程度的物理
量。气温垂直递减率指上升一个单位海拔高度时,气温下降的数值。通常是指在垂直方向上
每升高100m气温的变化值,即一般情况下,气温垂直递减率是0.6CQ/100M。由于气象条
件的不同,气温垂直递减率可大于零,等于零或小于零。
2、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影响因素
①地面辐射强弱(地面温度高低)一地面温度(气温)越高,气温垂直递减率越大。
一般夏季大于冬季,晴天大于阴天,白天大于黑夜。
②空气干湿度一成负相关:湿度大,垂直递减率小;湿度小,垂直递减率大。
湿空气的垂直递减率要小一一因为湿空气上升时水汽产生凝结,而水分凝结是释放热量
的过程,抵消了部分因上升所弓I起的降温。所以一般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湿度大,气温垂直
递减率小;背风坡,降水少,气温垂直递减率大。
干空气的垂直递减率大一海拔大约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下降约1度。
③植被覆盖率一成负相关:植被覆盖率大,垂直递减率小;植被覆盖率小,垂直递减
率大。
植被覆盖率高垂直递减率小——因为植被的蒸腾作用释放水汽,增加大气湿度,上升时
水汽易凝结释放热量,致使垂直递减率要小一些。
④降水量——成负相关:降水多,致使湿度大,垂直递减率小;反之,垂直递减率大。
一般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湿度大,气温垂直递减率小;背风坡,降水少,气温垂直递减
率大。
⑤风一迎风坡,垂直递减率小;背风坡,垂直递减率大。
一般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湿度大,水汽易凝结释放热量,使气温垂直递减率小,•背风坡,
降水少,气温垂直递减率大。
背风坡气流下沉出现焚风效应,使近地面气温升高,使气温垂直递减率增大。
如果是冷风(冬季风)迎风坡,致使冷空气在迎风坡集聚,导致迎风坡气温低,致使气
温垂直递减率减小。
二、逆温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
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
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1、辐射逆温
在天晴风小的夜间,地面的热量向空间散失很快,地表温度迅速下降,地面空气受其影响也
随着下降,越近地面的空气受其影响越大,于是就出现近地面层空气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辐
射逆温。
辐射逆温的厚度可以从几米到几十米,最高可达数百米。
辐射逆温以秋冬季出现的最多,强度也最大,近地面的空气常因气温降低,水汽凝结而
形成大雾。秋冬季早晨的雾多且浓就是这个道理。
辐射逆温
2、锋面逆温
当冷暖空气相遇时,它们之间会出现一个向冷空气一侧倾斜的界面,这个界面实际上是
冷暖空气的过渡区,较轻的暖空气往往爬在较重的冷空气背上,这样过渡区里的气温自然就
会出现下冷上暖的逆温现象。
锋面逆温一般出现在几百米到几千米的高空,只有锋面与地面相交的时候,锋面逆温才
出现在地面。
锋面逆温
3、平流逆温
当暖空气吹向地面和海面,遇到比它更冷的,它底层的热量会被吸收,因而下冷上热,
形成了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平流逆温。平流逆温的厚度一般可达数百米,少数可达1000
米。
平流逆温
4、地形逆温
它主要由地形造成,主要发生在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
谷底,谷底原来的暖空气被冷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
在山谷与盆地区域,夜间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
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
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
这种逆温现象主要发生在晚上。还有一种情况是,冬半年冷空气在向低纬度地区运动过
程中,因冷空气较冷重,把地势较低盆地和谷地地区填满(形成冷空气湖),而盆地上空是
暖空气,在盆地上空暖空气与盆地内冷空气交界的大气层形成逆温现象。这种逆温现象发生
在冬半年。
5、乱流逆温
乱流逆温一听名字就大概能够猜测到它发生在乱流运动时。地面的摩擦作用导致了空气
流动不规律,这被称为乱流运动。
乱流运动在稳定的大气里能把乱流层上部的热量往下传送。这样,乱流层上部的气温便
会降低,而乱流层以上的气层温度并无变化,这样在他们之间就会出现逆温。
它的高度通常在乱流层的顶部离地面几百米到1000多米的低空。
----------------------10%:
上部气温下降
--------------7X---------15P
源,77r15%:
乱流逆温
三、逆温的影响:
利:
①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
平稳。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③可应用于谷物种植,提高产量及质量。
弊
大气污染,不管是何种原因形成的逆温,都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它阻碍了空气
的垂直对流运动,妨碍了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几十米甚至几百米厚的逆温层
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罩在城市的上空,近地面的污染物“无路可走”,只好'‘原地不动",越
积越厚,烟尘遮天蔽日,空气污染势必加重。同时,空气污染中毒事件大都与逆温有关。如
果连续出现几天逆温,空气污染物就会大量积累,易发生空气污染中毒事件。
【专项突破】
一、单选题
2016年11月以来,我国京津冀地区共发生7次持续性中到重度霾天气过程,其中
2017年1月7日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程度重。雾霾的形成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密
切相关,读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下列小题。
2015年中国一次消费能源结构
1.下列气象条件,最有利于消除雾霾的是()
A.降水日减少B.风速减小
C.存在逆温层D.冷锋过境
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最大的是()
A.石油B.水电
C.煤炭D.天然气
【答案】1,D2.C
【解析】1,不稳定的天气有利于消霾,降水有利于降尘,大风能吹散雾霾,而冷锋过
境会带来降温、大风、雨雪等天气,最有利于消除雾霾,逆温层的存在使得大气稳定,不
利于消霾,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由图可以看出,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煤炭,占的比重达
到64.0%,其次是石油(18.1%),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一次能源是直接取自自然界未经加工转换的能源,如化石燃料(煤、石油、
天然气)、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
研究发现,北极地区近地表气温正在以全球平均水平2倍以上的速度急剧升高,如图
示意北极地区的升温过程和主要驱动机制。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甲、乙、丙分别对应的是()
A.厄尔尼诺、云层反射增强、海冰大量融化
B.厄尔尼诺、太阳辐射增强、海冰大量融化
C.全球变暖、底层大气吸收大量能量、海冰大量融化
D.全球变暖、海冰大量融化、底层大气吸收大量能量
4.北极地区近地面大气易形成逆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地势D.洋流潮汐
【答案】3.D4.A
【解析】3.驱动北极地表升温的根本原因在甲,甲应为全球变暖,AB错误;北极近
地面气温升高,海冰因吸收热量大量融化,会导致地表冰面减少,反射率降低,地表吸收
的太阳辐射能增加,故乙应为海冰大量融化;丙结果是北极底层大气产生逆温反馈作用、
大气温室效应增强使地表长波辐射增加、海洋混合层升温共同导致近地表升温,故丙应为
底层大气吸收大量能量,D正确,C错误。故选D。
4.北极地区因纬度高,近地面冰雪覆盖面积大,造成近地面大气温度低于其上空,易
形成逆温层,A正确;大气环流和洋流潮汐有助于近地面大气的运动,不利于逆温形成,
BD错误;谷地和盆地地形有助于地形逆温的出现,但北极地区为广阔洋面,地形对逆温形
成的影响小,C错误。故选A。
【点睛】逆温是气象学上指地面上空的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有辐
射逆温、锋面逆温、平流逆温、地形逆温、乱流逆温等类型。
霜冻是指生长季节内因土壤表面和植株体温度降到0℃以下而引起植物受害的一种农
业气象灾害,按成因可分为平流型霜冻、辐射型霜冻和平流辐射型(混合型)霜冻。为了
降低霜冻的危害,一些果园采用如图所示的防霜机,此装置的防霜原理主要是利用“逆温
现象”,采用风机搅动气流的方式来提升果园地面温度,从而减轻霜冻的危害。读图,完
成下面小题。
5.防霜机工作的最佳时段为()
A.8:00~12:00B.13:00-17:00C.19:00-23:00D.2:00-6:00
6.防霜机()
A.架设的高度越高越好B.只适用于平流型霜冻
C.启动时,一般多为晴朗天气D.启动时,近地面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答案】5.D6.C
【解析】5.据题意,防霜机在逆温最强时工作,日出前逆温最强,8:00—12:00为
上午,A错误;13:00—17:00为下午,B错误;19:00—23:00为上半夜,C错误;
23:00—6:00为日出之前,逆温达到最强,是防霜机工作的最佳时段,D正确。故选
Do
6.逆温层有高度上限,并非架设高度越高越好,A错误;由防霜机的工作原理可知,
防霜机辐射型霜冻和平流辐射型(混合型)霜冻时同样适用,B错误;晴朗天气大气逆辐
射弱,保温作用弱,易出现霜冻,阴雨天气一般不易出现霜冻,所以防霜机启动时,一般
多为晴朗天气,C正确;在逆温时采用风机搅动气流的方式来提升果园地面温度,搅动后
上下层空气混合,下冷上暖的特征受到改变,下层空气温度升高,逆温层厚度变薄,但是
近地面对流运动不显著,错误。故选
DCo
【点睛】逆温指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层逐
渐向上扩展,日出前达到最强。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层便自
下而上逐渐消失。
某大都市城市用地紧缺,道路与居民区距离较近,交通排放颗粒物对居民区有一定的
影响,绿化植被可减轻此影响。在该都市采样监测发现,不同植被类型对颗粒物的拦截效
果不同。左图示意采样监测区基本情况,右图显示道路中心、自行车道、人行道与道路中
心的颗粒物浓度的比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道路
自
人植被区居民区
行
行
道
车
道
道路中心自行车道人行道
7.与自行车道相比,人行道上累积最明显的是()
A.茂密植被前的细颗粒B,稀疏植被前的细颗粒
C.茂密植被前的粗颗粒D.稀疏植被前的粗颗粒
8.为获得高精度的采样监测结果,最理想的天气是()
A.逆温天气B,晴朗无风C.阴雨少光D.风向稳定
9.在优先考虑降低颗粒物对居民区影响的同时,为尽量减少颗粒物对行人的影响,该
市从人行道到居民区之间绿化植被配置合理的是()
A.均用茂密植被B,均用稀疏植被C.从茂密到稀疏
D.从稀疏到茂密
【答案】7.C8.B9.D
【解析】7.读图可知,与自行车相比,人行道上累积明显升高的是茂密植被前的粗颗
粒,C正确;茂密植被前的细颗粒略有升高,排除A;稀疏植被前的细颗粒略有下降,排
除B;稀疏植被前的粗颗粒明显下降,排除Do故选Co
8.交通排放颗粒物受大气环境影响较大,要想获得高精度的采样检测结果,大气环境
很重要,必须大气稳定,无风或微风;天气状况影响也很大,选择晴朗天气较好,B正
确;逆温会导致污染物积累并浓度较大,排除A;稳定风向会导致污染物向下风向集中,
排除D;阴雨会因为凝结导致污染物浓度较小,排除Co故选Bo
9.根据图示信息和上题分析可知,茂密植被对颗粒污染物的拦截效果较好,应该在靠
近居民区一侧种植茂密植被,减少颗粒物对居民区的影响;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茂密植被
前粗颗粒污染物较多,对行人的影响较大,稀疏植被拦截的污染物较少,为了减少对行人
的影响,应在靠近人行道种植稀疏植被。所以从人行道到居民区绿化植被配置合理的是从
稀疏到茂密,D正确;从茂密到稀疏,茂密植被对行人影响大,C错误;稀疏植被拦截的
污染物较少,均用稀疏植被起不到拦截的良好效果,B错误;均用茂密植被对行人影响
大,A错误。所以选D。
【点睛】逆温出现时,空气上热下冷,不利于大气对流,污染物不易扩散。
对流层逆温是下冷上热的现象,逆湿就是下湿上干的现象。下图为塔克拉玛干沙漠
2010年9月至2023年8月流沙前缘近地面2.。米与0.5米高度之间的温度和湿度差值
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0
8
L
6
O.4
O.
O.2
O,0
0.
0.2
4
910II1212345678月份
—温度差---湿度差
10.2010年9月至2023年8月,有关当地逆温、逆湿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9月开始出现逆温现象B.10月开始出现逆湿现象
C.逆温强度冬季大于夏季D.逆湿现象夏季比冬季更加明显
11.流沙前缘的逆温、逆湿现象会()
A.促进植物生长B.加速流沙扩展C.增加区域降水
D.加剧风力侵蚀
【答案】10.C11.A
【解析】10.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逆温是下冷上热。当逆温现象发生时,
2.0m高处的温度与0.5m高处的温度差值为正,差值越大,逆温现象越明显。10月开始出
现逆温现象,A错误。逆温强度冬季大于夏季,C正确。逆湿是下湿上干的现象。当逆湿
现象发生时,2.0m高处的相对湿度与0.5m高处的相对湿度差值为负,差值越小,逆湿现
象越明显。9月开始出现逆湿现象,B错误。逆湿现象冬季比夏季更加明显,D错误。故选
Co
11.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逆温是下冷上热,逆湿是下湿上干。逆湿有利于大气
中水汽渗入土壤,提高土壤含水量,促进植物生长,A正确。同时逆温不利于空气的对流
运动,大气稳定性增加,风力较弱,减轻风力侵蚀,不利于流沙扩展,BD错误。逆温导致
空气对流减弱,不利于水汽凝结成云致雨,C错误。故选A。
【点睛】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
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发
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亚洲的天气、气候与气压场的分布及变化直接相关。下图为沿100°E海平面气压(单
位:hPa)年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2.甲、乙气压系统分别为()
A.赤道低压、极地高压B.印度低压、副热带高压
C.亚洲低压、西伯利亚高压D.副极地低压、亚洲高压
13.图中气压年变化最大的地方()
A.春季气压变化,能减少沙尘灾害天气B.夏季气压控制,易出现东南季风降
水
C.秋季气压变化,可降低气旋出现频率D.冬季气压控制,常形成低空逆温现
象
【答案】12.C13.D
【解析】12.据图可知,甲出现的时间是7月左右,其气压中心位置为北纬30。附
近,且气压值较低,说明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在7月,亚洲大陆较同纬度海洋升温
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即甲为亚洲低压;乙出现的时间是1月左右,
其气压中心位置位于50中附近地区,气压值较高,说明1月,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
亚洲大陆降温快,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气压,被称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所以
甲是亚洲低压(印度低压),乙是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C正确,ABD错误。故选
Co
13.据图中经纬度位置推断,气压年变化最大的地方位于亚洲中部(中国西北)附
近。春季升温快,气压变化大,则容易造成大风天气,容易增加沙尘灾害天气,所以A项
错误。夏季受低气压控制,容易出现降水,但并不一定是东南季风造成的降水,所以B项
错误。秋季气压变化与气旋出现频率的降低并非直接相关,气旋的出现频率受热力、动力
等多种因素影响,所以C项错误。冬季受气压(亚洲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大气逆辐
射弱,近地面降温快,气温低,上层气温降温相对较慢,常形成下冷上暖的低空逆温现
象,D项正确。故选Do
【点睛】7月,亚欧大陆上形成热低压一印度低压(或亚洲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
保留在太平洋(夏威夷高压)和大西洋(亚速尔高压)上。1月,亚欧大陆上形成冷高压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或亚洲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保留在太平洋(阿留申低压)和
大西洋(冰岛低压)上。
2021年某日在英国德文郡菜姆湾码头,人们看到距离海平面上百来天空出现了一艘游
轮(下图),这是一种由空气层密度差异造成的大气光学折射现象,称为“海市蜃楼”,它常见
于海洋和沙漠地区,二者存在镜像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与沙漠地区相比,该地“海市蜃楼”形成的大气条件多为()
A.空气上冷下热B.空气干燥C.空气上热下冷
D.空气湿润
15.易导致“海市蜃楼”出现的气象条件是()
A.风平浪静B.明月清风C.风起云涌D.秋风萧瑟
【答案】14.C15.A
【解析】14.“海市蜃楼”,它常见于海洋和沙漠地区,二者存在镜像差异。沙漠地
区,上层空气密度高,下层空气密度低,导致沙漠上空的垂直气温差异非常显著,下热上
冷;而在海洋,由于大气稳定,风力较小,存在强烈的逆温层,空气上热下冷,形成“海
市蜃楼”,C正确,A错误;“海市蜃楼”的形成与空气湿度关系小,BD错误,故选C。
15.“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通常出现在无风且晴朗的日子,当风力较小时,
大气更加稳定,这减少了大气中的湍流,使得光线在大气中的传播更加稳定,有利于“海
市蜃楼”的形成,A正确;明月清风、风起云涌、秋风萧瑟风力均相对较大,大气较不稳
定,BCD错误,故选A。
【点睛】海市蜃楼,简称蜃景,是一种因远处物体被光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地
理现象,可在陆地或海上被观测到,常见于海洋和沙漠地区;其产生原理是太阳使地面温
度上升后形成的一种气温梯度,由于密度不同,光线会在气温梯度分界处产生折射现象。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开高的现象。青藏高
原某区域(下图)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
3000~等高线/米®江心沙洲
乙4000^V
92;55于米
(1)指出甲乙两地中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一处,并说明判断依据。
(2)说出该地区辐射逆温开始消散的时间,并分析原因。
【答案】⑴乙地。乙地地处山谷,夜晚时,谷地山风盛行,山风会导致谷地降温加剧,且
谷地地形闭塞,与外界热量的交换不通畅,冷空气常积聚在底部,容易加强辐射逆温。
(2)日出之后。日出后,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和反射,地面因吸收太
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的大气,逆温逐渐消散。
【分析】本大题以辐射逆温为材料,涉及冬季辐射逆温发生的原因及消散相关内容,
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据图可知,甲地位于山顶,乙地地处山谷,夜晚时,由于山谷降温慢,
山坡降温较快,谷地山风盛行,山风由山坡吹向山谷,会导致谷地降温加剧,而且谷地的
地形比较闭塞,与外界热量的交换不通畅,由山风带来的冷空气常积聚在底部,形成下冷
上热的格局,容易形成辐射逆温,故乙处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
(2)日出后,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且不断的增强,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和反射,地
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地面增温后,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的大
气,使近地面大气温度上升,逆温逐渐消散,故该地区辐射逆温开始消散的时间为日出之
后。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部,州内降水时空差异明显。洛杉矶是美国西部第一大城
市,坐落在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盆地中。1940〜1960年,受大量汽车尾气以及工业
污染排放,洛杉矶爆发了大量光化学烟雾(受光照影响,空气中污染物发生化学作用形成
的有毒气体),是世界著名环境公害事件之一。洛杉矶逆温现象多发,逆温现象的发生一度
加剧了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程度。下图示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地理位置。
(1)推测加利福尼亚州降水时空分布特点,并简析成因。
(2)从气候角度分析洛杉矶易爆发光化学烟雾的原因。
(3)试简述洛杉矶逆温现象形成过程。
【答案】(1)时空分布特点:北部多,南部少;冬季多,夏季少。成因:北部纬度较
高,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长,而南部纬度较低,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时间长,降水南北差异
大;冬季加利福尼亚州受南移的盛行西风影响,降水多,而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
少等。
(2)洛杉矶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时间长,多晴天,光照强,加剧空气中污染物发生化学反
应,形成光化学烟雾;年降水量较少,大气中污染物难以随降水沉降等。
(3)洛杉矶三面环山,夜间山坡气温下降快,而洛杉矶所在谷地气温下降慢;冷气流沿
山坡下沉,不断堆积谷底,谷底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逆温。
【分析】本题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地理位置及该区域光化学烟雾事件为背景设置问
题,涉及降水时空特点、光化学烟雾成因、逆温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
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
理核心素养。
【详解】(1)从空间来看,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部,位于4CTN附近,其北部纬
度高于40。乂受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 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
- 人工智能在办公环境中的应用及优势
- 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意包装设计思路
- 创新型产品开发的持续改进与迭代
- 创新教学工具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应用
- 人工智能技术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前景
- 水净化与安全管理课件
- 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 未成年人法制安全教育
- 2023年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单位实习生意外应急预案
- T-DLSHXH 002-2023 工业干冰标准规范
- 保险营销促销老客户服务攻略
- 邮轮工作应聘程序
- STK基础教程学习版
- 小学校医聘任协议书
- 2023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 国开毕业2023(必备15篇)
- 招标代理流程图详细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