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三校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及解析)_第1页
广东省三校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及解析)_第2页
广东省三校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及解析)_第3页
广东省三校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及解析)_第4页
广东省三校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化第一次联考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75分钟,卷面满分: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与考生号、试室

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但注意不能擦破答题卡,否则不能扫描。

4.请不要褶皱答题卡,以免无法扫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第一部分每小题2分,共20分;第二部分

每小题4分,共24分,两部分共44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第一部分(10*2分=20分)

1.中华文化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诗句中主要涉及吸热反应的是

A.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5滴15%5滴15%

A.甲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2+

B.乙证明H2O2分解反应Fe3+催化效果好于Cu

C.丙探究温度对平衡2NO2(g)rN2O4(g)的影响

D.丁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3.已知化学反应:2人出)+:6($)=3(2他)+4口也)。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

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l.Omol/(L-min)B.v(B)=3.0mol/(L-min)

C.v(C)=4.0mol/(L-min)D.v(D)=5.0mol/(L-min)

第1页共7页

4.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完成,它的反应能

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A与C的能量差为琦

C.A-B的反应一定需要加热

D.三种物质中C最稳定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恒温恒压下,向2NO2(g)UN2C(4(g)平衡体系充入N2,正逆反应速率都不变

B.通过光辐射、超声波、高速研磨等,也有可能改变反应速率

C.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都可以提高反应体系内活化分子百分数

D.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

6.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C(金刚石,s)+02(g)=C()2(g)

②C(石墨,s)+O2(g)=CO2(g)卜比

③C(石墨,s)=C(金刚石,s)A/^=+l.9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7.对于2A(g)+B(g)(g)+3D(g)AH>0有如图所

示的变化,图中Y轴可能表示

A.B物质的转化率B.正反应的速率

C.平衡体系中的朗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8.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moiX,在一定温度下4X(g)、'3Y(g)+Z(g),达

到平衡时,有30%的乂发生分解,则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是

A.3.4molB.2.8molC.4molD.1.2mol

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的绝对值均正确)

A.2NO2=2NO+O2AH=+116.2kJ/mol(反应热)

B.C2H5OH(D+3O2(g)=2CO2(g)+3H2O(g)AH=-1360.7kJ/mol(燃烧热)

C.NaOH(aq)+HCl(aq)-NaCl(aq)+H2O(1)AH=+57.3kJ/mol(中和热)

D.2SO2(g)+O2(g)^=i2SO3(g)AH=-196.6kJ/mol(反应热)

第2页共7页

10.可逆反应7〃A(S)+〃B(g)、、eC(g)+/D(g),反应过程中,当其他

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B.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

C.化学方程式中n>e+f

D.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第二部分(6*4分=24分)

1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已知X?、Y?Z的起始浓

度分别为0」mol〕T、0.3mol-L\0.2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

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是

11

A.c(Z)=0,3mol-I7B,c(X2)=0.2mol-K

11

C,c(Y2)=0.4mol-ID,c(X2)+c(Y2)+c(Z)=0.55mol-V

12.向体积均为2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ImolSiHCh,维持容器的温

度分别为TJC和不变,发生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

AH=akJ-mor10反应过程中SiHC^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S

i

H

C

3-

%、

A.a<0

B.TJC时,0~100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SiHCL)=0.001mol・(L-min)T

C.丁2℃时,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使SiHCL的平衡转化率与TJC时相同

D.时,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充入少量SiHCb,此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第3页共7页

13.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在澳水中存在如下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

B.对2H2O2U2H2O+O2的反应,使用MrA可加快制(X的反应速率

C.反应CO+NO2UCO2+NOAH<0,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AH<0,为使氨的产率提高,理论上应采取低温

高压的措施

14.2NO2(g)-N2O4(g)AH<0,该反应经常用于探究各种因素对平衡的影响。

因此如何判断达到平衡状态十分重要。若在某恒压、绝热密闭容器内充入一定量

NO2,则下列判断达到平衡状态正确的项目有

①消耗2molNO2的同时生成lrnolN2O4②n(NO?):n(2。4)不变

③气体密度P保持不变④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⑤气体颜色深度不变⑥气体系压强保持不变⑦K保持不变

A.4项B.5项C.6项D.7项

15.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

S(s)+2KNO3(S)+3C(S)=K2S(S)+N2(g)+3CO,(g)AH=xkJ,mol

已知:①C(s)+C)2(g)=C02(g)AH=akJ•mol-1

②K2s(s)=S(s)+2K(s)AH=bkJ•moF1

-1

(3)2K(s)+N2(g)+302(g)=2KN03(S)AH=ckJ,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0a<0B.b>0c<0C.x=3a—b—c

D.1molC(s)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CO的焰变小于akJ-moF1

16.某温度下反应2A(g)wB(g)+C(g)AH〈O的平衡常数K=4.此温度下,在1L的

密闭容器中加入A,反应到某时刻测得A、B、C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分别为:

0.4,0.6,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该反应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常数增大

B.平衡时,再充入一定量A气体,平衡正移,平衡常数增大

C.平衡时,充入一定量He气,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常数不变

D.题目所述的某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为v㈤〉v(逆)

第4页共7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6分)

17.实验题:50mL0.50moi盐酸与50mL0.SSmoP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

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

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O

(2)写出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

57.3kJ,moT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实验中改用60mL0.50moi盐酸与60mL0.55mol,L^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所求得的中和热(填“相等”或“不相等”)。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

值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若三次平行操作测得数据中起始时盐酸与烧碱溶液平均温度相同,而终止

温度与起始温度差仕2-心)分别为①3.3℃、②3.5℃、③4.5℃,则最终代入计算

式的温差平均值为℃o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AH=(结

果保留一位小数)[已知Q=cmAt,设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为1g/cm3,反应后

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J/(g•℃)]o

18.利用反应原理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AH=-197kJ/mol0相同

条件下,将2moiSO2气体与1mol氧气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放出的热

量Q197kJ(填“大于”“小于”“等于")。

(2)氧化法脱硫的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已知TS表示“过渡态”。

能量,TS1

/kJ-mor1140.6

第5页共7页

①分子b为(写化学式)。该反应历程一共有个基元反应。

②下列反应速率最快的步骤为(填字母)。

A.①一②B.②一③C.③一④

(3)常温常压下,1g液态乙醇(M=46g/mol)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

态水时,放出约30kJ的热量。写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o

该反应转移1mol电子时,放出的热量数值为kjo

(4)一些化学键的键能近似值如下表所示。由此计算

化学键C-HC=CH-Hc-C

键能(kj/mol)400610430350

乙烯与见加成CH?=CH2(g)+H2(g)=CH3cH3(g)反应热AH=kJ/molo

19.某校化学活动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一:测定相同体积的lmol/L的硫酸分别与足量锌粒

和锌粉反应的速率,设计如图装置:

(1)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按照装置实验时,限定了两次实验时间均为lOmin,

则还需要测定的另一个数据是。

(3)根据此实验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不变时,。

实验二:利用H2c2(X溶液和酸性KMnO」溶液之间的反应,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

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表:

0.02mol-L-10.1mol-L-

H2O

1

序温度KMnO4H2C2O4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

号/K需时间/s

V/mLV/mLV/mL

A293253ti

B293匕358

31323

cv2t2

第6页共7页

(4)V2=;通过实验A、B可探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用KMr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v(KMnO4)=o

(6)实验中发现:反应一段时间后该反应速率会加快,造成此种变化的原因是:

反应体系中的某种粒子对KMnO,与H2c。之间的反应有某种特殊的作用,则该作

用是。

20.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之间进行反应,相关

(4)只改变下列一个条件,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填字母)。

A.降低温度B.增加X的物质的量

C.压缩体积至1LD.恒容下充入惰性气体

E.恒压下充入惰性气体

(5)下列能够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X、Y、Z的反应速率相等B.X、Y、Z的浓度相等

C.体系的总压强保持不变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生成1molZ的同时生成2molX

(6)已知: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

①C(s)+O2(g)=CO2(g)AH=-393.OkJ-moF

H

②CO(g)+l/202(g)=C02(g)AH=-283.0kJ•mol

1

(D4Fe(s)+30,(g)=2Fe203(s)AH=-1640.OkJ-moF

则2Fe(s)+3C0(g)=Fe203(s)+3C(s)的反应热AH为

第7页共7页

2024——202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化第一次联考

一、选择题

12345678910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