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中考冲刺地理课件专题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_第1页
2025版中考冲刺地理课件专题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_第2页
2025版中考冲刺地理课件专题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_第3页
2025版中考冲刺地理课件专题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_第4页
2025版中考冲刺地理课件专题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专题七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01中考分析02知识导图目录03考点冲刺04难点冲刺05达标冲刺目录06真题冲刺07拓展冲刺

课程标准(2022年版)广东省近五年试题分值统计年份考点分值1.能够根据图说出亚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2.

理解亚洲是第一大洲的原因,并能说出亚洲的6个分区,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2020中欧班列122021北冰洋航线22022/0课程标准(2022年版)广东省近五年试题分值统计年份考点分值3.

能根据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亚洲的地势与地形特点,并能说出地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4.

能根据所给的图与表说出亚洲气候的特点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2023中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202024/0自然环境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杂的气候雄踞东方的大洲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纬度位置:约在11°S~81°N之间世界第一大洲世界上面积最大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大河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而流长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亚洲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位置和范围

位置和范围1.

位置(1)半球位置:从南、北半球来看,主要位于

⁠半球;

从东、西半球来看,主要位于

⁠半球。(2)海陆位置:北临

洋,东临

⁠洋,南

⁠洋。北

北冰

太平

印度

(3)经纬度位置:北部约达81°N,南部达11°S,经度位置约

在26°E至170°W之间,范围广大。2.

范围(1)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原因:①面积最大;②跨纬度

最广;③东西距离最长。(2)按地理方位,亚洲分为

亚、东南亚、

⁠亚、

西亚、

亚和北亚6个地区。①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属于

⁠亚;②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属于

⁠亚;③印度、巴基斯坦属于

亚;④阿拉伯半岛属于西亚;

⑤哈萨克斯坦属于中亚;

⑥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属于北亚。东

东南

(3)相邻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

山、

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

⁠海峡与欧洲

为界;亚洲西南以

⁠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

洋洲相望;东北隔

⁠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乌拉尔

乌拉

土耳其

苏伊士

白令

(4)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不同地区景观图片生活特点自然条件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

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气温高,降水少北亚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

住木屋,穿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气候寒冷,木材丰富不同地区景观图片生活特点自然条件南亚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

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恒河三角洲降水丰富,河网密布东南亚的达雅克人

居住在高脚长屋气候炎热潮湿

自然环境1.

地势特点:起伏大,中间

,四周

⁠。地形

⁠、山地为主。2.

河流流向: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

⁠状流向

周边的海洋。(影响因素:地形)3.

气候特点:复杂多样、

气候分布广和

⁠气候显著。高

高原

放射

大陆性

4.

亚洲气候类型(9种)的分布(1)季风气候:①

气候、②

⁠气

候、③

⁠气候。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2)面积最广的气候:④

⁠气候。(3)其他:⑤

气候、⑥

气候、⑦热

带沙漠气候、⑧高原山地气候、⑨寒带气候。(4)亚洲没有的气候:

气候和

气候。温带大陆性

热带雨林

地中海

热带草原

温带海洋性

5.

亚洲

⁠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

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由于降水很不稳定,容易发生

⁠灾害。东

亚洲各自然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1.

位置对气候的影响(1)纬度位置:11°S~81°N之间,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地跨

寒、温、热三带,南北气温差异大,气候复杂多样。(2)经度位置:东西跨经度广→东西降水量差异大。(3)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季风气候显著。2.

地形与地势、气候对河流的影响(1)地形地势决定河流流向: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

流呈放射状分布。(2)气候影响河流水量①亚洲气候季节变化差异明显→河流水量呈季节性变化(夏

季河流水量丰富;冬季河流水量较小);②亚洲不同区域→气候不同→河流数量及流量不同(热带雨

林气候区河流众多,流量大;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河流稀少,流量

小,冬季甚至有断流现象)。3.

季风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亚地区种植的长绒棉享誉世界。有人建议进一步扩大长绒

棉种植面积,请权衡利弊后说出你的观点。利:棉花市场广阔,扩大棉花种植可以增加收入,增加就业

机会,为工业部门提供原料,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对当地优势自

然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弊:当地地处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水资源

缺乏。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使当地水资源更加紧缺且农田灌溉会

造成土地盐渍化,湖泊补给水源减少,使当地生态环境恶化。因

此,要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合理地规划种植面积,实现社会

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知识点一:位置和范围(2024·湖北十堰期末改编)2024年3月,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在中国的海南博鳌举行。本届年会重点围绕国际社会如何共迎挑战、共担责任展开讨论,年会主题为“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图1是亚洲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

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关于亚洲位置的说法,正

确的有(

D

)①北回归线穿过南部②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③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④地跨热带、温带、寒带D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解析】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回归线穿过亚洲南

部,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地跨热带、

温带和寒带,①②④正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③错误。故选D。2.

按地理方位划分,年会承办地位于(

C

)A.

南亚B.

西亚C.

东亚D.

中亚C【解析】按地理方位划分,亚洲分为北亚、南亚、中亚、

东亚、西亚、东南亚六个分区。读图可知,2024年年会在我国

海南博鳌举行,位于东亚地区。故选C。3.

图中各分区中,既濒临印度洋又濒临太平洋的是(

D

)A.

①B.

③C.

④D.

⑤D【解析】读图可知,①是北亚,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

洋,A错误;③是西亚,临印度洋,B错误;④是南亚,临印度

洋,C错误;⑤是东南亚,既濒临印度洋又濒临太平洋,D正

确。故选D。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世界各国应该把地球看作人类命运

共同体,共同维护地球和平、清洁的环境,让这颗蓝色的星球更

加生机勃勃。图2是世界部分大洲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据此

完成4~6题。4.

甲所在大洲地域辽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其主

要依据有(

A

)①跨纬度最广

②跨经度最广③周围被大面积海洋包围

④东西距离最长A.

①④B.

②③C.

①②D.

③④A【解析】亚洲跨纬度最广,①正确;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

洲,②错误;周围被大面积海洋包围并不能作为面积大的证据,

③错误;亚洲东西距离最长,④正确。故选A。5.

甲所在大洲南部的三大半岛自西向东依次为(

A

)A.

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B.

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C.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D.

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A【解析】读图可知,甲为亚洲,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自

西向东依次为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A正确。

故选A。6.

甲、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C

)A.

巴拿马运河B.

乌拉尔山脉C.

苏伊士运河D.

大高加索山脉C【解析】读图可知,甲为亚洲,乙为非洲,亚洲和非洲的

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C正确。故选C。知识点二:自然环境(2024·山东临沂二模改编)斑头雁被称为鸟类中杰出的高空飞行员,每年都要在印度的库坦古勒姆鸟类保护区与蒙古的车尔盖查干湖之间穿越重重山脉,完成长途迁徙。图3是斑头雁迁徙的大洲高度曲线图。据此完成7~8题。7.

读图可知,斑头雁(

C

)A.

飞越了非洲大陆B.

往返于西亚和东亚C.

翻越了“世界屋脊”D.

都飞行在高纬度地区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的库坦古勒姆、蒙古的

车尔盖查干湖都在亚洲境内,并未经过非洲,A错误;没有经过

西亚地区,B错误;经过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C正确;根

据图中纬度判断,飞行途经中低纬度地区,未达到高纬度地

区,D错误。故选C。8.

读图判断该大洲北部的地势特征是(

C

)A.

东高西低B.

西高东低C.

南高北低D.

北高南低C【解析】读图可知,斑头雁迁徙的大洲都在亚洲境内,亚

洲北部位于俄罗斯境内,其地势特征是南高北低。故选C。(2024·云南文山一模改编)某探险队在6月至7月沿图4中①到

④线路进行地理探险考察。据此完成9~11题。9.

同学们在①地不可能看到(

A

)A.

地面被冰雪覆盖B.

随风摇曳的椰子树C.

大面积的水稻田D.

排列整齐的橡胶林A【解析】读图可知,①地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主要位

于热带地区,纬度低,气温高,不可能看到地面被冰雪覆盖,

A正确。故选A。10.

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的天气,这个地点

最有可能是(

A

)A.

①B.

②C.

③D.

④A【解析】途中探险队员曾遭遇“狂风暴雨”,这个地点可能

是①东南亚地区,这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离海近、气候炎

热,夏季降水丰富,A正确;其余三个地区气候较干旱、降水

少,B、C、D错误。故选A。11.

同学们发现②地人口稀疏,其主要原因是(

C

)A.

沙漠广布B.

过于潮湿C.

地势高峻D.

气候炎热C【解析】读图可知,②处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

以上,海拔高,气温低,气候高寒,地势高峻,人口分布稀

疏,C正确。故选C。(2023·山东聊城三模改编)亚洲有三大环球影城,分别位于中

国北京、日本大阪和新加坡。图5(a)是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b)

是三大环球影城所在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

12~14题。12.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其原因不包括(

C

)A.

南北跨纬度广B.

东西离海远近差异大C.

植被种类多,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D.

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C【解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是亚洲面积广大,南北

跨纬度广,地跨寒、温、热三带,A正确;亚洲东西离海远近

差异大,受海洋的影响不同,B正确;亚洲的植被类型多,是

因为亚洲气候复杂多样,C错误;亚洲地形复杂,地势起伏

大,加剧气候复杂性,D正确。故选C。13.

关于亚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有(

C

)①赤道穿过热带沙漠气候

②西部半岛是热带雨林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

④季风气候显著A.

②③B.

②④C.

③④D.

①④C【解析】赤道穿过的亚洲部分是热带雨林气候,西部半岛

分布热带沙漠气候,①②错误;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季

风气候显著,③④正确。故选C。14.

新加坡与北京和大阪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因素D.

人类活动A【解析】新加坡位于低纬度地区,北京和大阪位于中纬度

地区,因此其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A正确。

故选A。

(2019·广东中考)塔吉克斯坦大部分位于帕米尔高原上,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国土面积的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图1是塔吉克斯坦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

关于塔吉克斯坦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有(

A

)①深居内陆

②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③境内有大量冰川分布

④气候湿润,年降雨量较大A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③④

D.

①②④【解析】读图可知,塔吉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深居内

陆,①正确;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②正确;境内冰川广

布,拥有中亚60%的水资源,③正确;该地气候干旱,④错误。

故选A。2.

塔吉克斯坦的城市集中分布在该国西南部,主要原因是

这里(

B

)A.

纬度较低,阳光充足B.

地势较低,水源充足C.

气候温和多雨D.

平原面积广大B【解析】该国气候干旱,东北部是高原、山地,西南部海

拔较低,位于河流的下游,水源充足,B正确。故选B。3.

(2023·广东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区域合作主题】2023年5月18~19日,在西安市举行的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推动了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大格局的构建。中亚是亚欧大陆的中心,处在联通东西、贯穿南北的十字路口。近年来,中国—中亚油气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增长了数倍,既增加了我国油气进口的来源,也为中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较大的GDP增长贡献率。棉花是喜温、喜光、耐旱的作物。中亚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产区,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棉田广布。图2(a)是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气候资料图,(b)是中亚位置图。(1)简述中亚的地形地势特征。(4分)①中亚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②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每点2分)(2)简述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6分)①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位于河谷地区,地势低平;②位于河

流沿岸,为发展棉花种植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③位于温带大

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

累;④距海洋较远,降水少,利于棉花采摘等。(任答三点,每

点2分)(3)从地理位置、交通、能源等方面,说出中亚发展经济的

有利条件。(6分)①从地理位置方面分析,中亚是亚欧大陆的中心,地理位置

优越;②从交通方面分析,中亚地区陆上交通便利,有利于与各

邻国进行贸易往来;③从能源方面分析,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

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每点2分)(4)中亚的能源合作对双方意义重大,任选其中一方说出积

极影响

。(4分)答案一:对中亚:①有利于促进中亚的经济发展;②可以带

动当地的就业;③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④促进当地

基础设施建设。(任答两点,每点2分)答案二:对中国:①有利于缓解中国的能源紧张,促进相关

产业发展;②有利于改善中国的能源结构;③有利于保护中国的

生态环境;④有利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任答两点,每点2分)

(2023·广西崇左一模)亚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图

1(a)是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示意图,(b)是①②两地传统民居图。据

此完成1~3题。1.

三大半岛共同濒临的大洋是(

D

)A.

太平洋B.

北冰洋C.

大西洋D.

印度洋D【解析】读图可知,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位

于亚洲南部,濒临印度洋,D正确。故选D。2.

下列关于三大半岛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

甲半岛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B.

乙半岛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受冬季风的影响C.

丙半岛人口稠密,城市沿河分布D.

三大半岛的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B【解析】读图可知,甲是阿拉伯半岛,其石油主要分布在

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A正确;乙是印度半岛,主要属于热带季

风气候,该半岛因夏季风不稳定,经常发生旱涝灾害,B错误;

丙是中南半岛,人口稠密,城市沿河分布,C正确;三大半岛的

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D正确。故选B。3.

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地传统民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位于甲半岛,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B.

②地位于丙半岛,双层木楼或竹楼具有保温防寒、避风沙的作用C.

①②两地传统民居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D.

传统民居间的差异反映出②地比①地降水少A【解析】读图可知,①所示的是甲——阿拉伯半岛地区的

民居,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A正确;②民居位于

丙——中南半岛,双层木楼或竹楼具有防潮湿的作用,B错误;

①②两地传统民居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差异,C错误;

传统民居间的差异反映出②地比①地降水多,D错误。故选A。(2024·江苏宿迁三模改编)水稻被称为“亚洲粮食”。图2是亚

洲水稻主要种植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4.

亚洲河流的流向特征是(

A

)A.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B.

从四周流向中间C.

大都自西向东流D.

大都自北向南流A【解析】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发源于中部的高

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周边的海洋。故选A。5.

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分布在(

B

)A.

河流上游地区B.

亚洲东部和南部C.

温带大陆内部D.

热带雨林气候区B【解析】读图可知,亚洲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亚洲

东、南部的河流下游和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多属于季风气

候。故选B。6.

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种植水稻的优势条件有(

C

)①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

②热量充足,降水丰沛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④C【解析】读图可知,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在东部和南部的季

风区,这些地区地形平坦、热量丰富、土壤肥沃、人口密集。

故选C。(2024·广东梅州一模)2023年5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

平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中亚与中国经

济文化交流频繁。图3是中亚气候类型和农业分布示意图。据

此完成7~9题。7.

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中亚的自然环境情况是(

A

)A.

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B.

位于高纬度地区,深居大陆内部C.

地势西高东低D.

锡尔河注入里海A【解析】中亚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

主,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A正确;位于30°至60°之间的

中纬度地区,B错误;中亚地势东南高、西北低,C错误;受地

势影响,锡尔河注入咸海,D错误。故选A。8.

下列关于中亚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的推测,合理的是

(

B

)A.

利用河流、湖泊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B.

可以发展棉纺织或毛纺织工业C.

主食以米饭为主D.

民居多为木质结构,屋顶坡度大B【解析】中亚地区深居内陆,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河

流、湖泊较少,不利于大力发展水产养殖,A错误;中亚地区气

候干旱,不适合水稻的生长,主食不可能是米饭,C错误;中亚

地区的降水较少,民居屋顶坡度小,D错误;中亚地区种植棉花

等作物,以畜牧业为主,可以发展棉纺织或毛纺织工业,B正

确。故选B。9.

中国—中亚峰会的顺利召开,对中亚的积极意义包括

(

D

)①助力特色物产出口,开拓中国市场

②促进对外文化的交流,带动旅游业的发展③加快资金、技术的引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便于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D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解析】中国—中亚峰会的顺利召开,对中亚的积极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