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行业作业指导书_第1页
软件开发行业作业指导书_第2页
软件开发行业作业指导书_第3页
软件开发行业作业指导书_第4页
软件开发行业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软件开发行业作业指导书TOC\o"1-2"\h\u11392第1章软件开发基础 4173641.1软件开发概述 4142201.1.1软件定义 465191.1.2软件开发目的 4158571.1.3软件开发层次 4116501.2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4217001.2.1需求分析 457131.2.2设计 482251.2.3编码 4312221.2.4测试 478321.2.5维护 547361.3常用软件开发模型 5268281.3.1瀑布模型 524471.3.2快速原型模型 5202871.3.3迭代模型 534471.3.4敏捷开发模型 5203281.3.5喷泉模型 5216261.3.6智能化开发模型 525217第2章需求分析 599612.1需求获取 5316592.1.1用户访谈 538782.1.2调查问卷 6308172.1.3竞品分析 617582.1.4需求工作坊 675012.2需求分析 6294322.2.1功能需求分析 6191982.2.2功能需求分析 630792.2.3可用性需求分析 6125592.2.4安全性需求分析 6325772.2.5兼容性需求分析 6152912.3需求规格说明书 6133902.3.1引言 658842.3.2总体描述 7180292.3.3功能需求 7152622.3.4功能需求 7296182.3.5可用性需求 7240472.3.6安全性需求 770372.3.7兼容性需求 748542.3.8界面需求 7279862.3.9系统约束 7267092.3.10附录 713239第3章系统设计 7195213.1架构设计 7170953.1.1系统结构 7200203.1.2层次划分 742513.1.3模块划分 8179963.1.4关键技术与选型 8280873.2模块设计 883013.2.1用户模块 8179463.2.2业务模块 8127003.2.3系统管理模块 8224393.3数据库设计 9289903.3.1表结构设计 9289313.3.2索引设计 9320133.3.3存储过程设计 99233第4章编码实现 9179304.1编程规范 9291184.1.1通用规范 9301374.1.2命名规范 9247594.1.3代码结构规范 9221094.2代码审查 10161884.2.1审查流程 1077074.2.2审查内容 1041504.3版本控制 10154034.3.1版本控制工具 10261584.3.2提交规范 101174.3.3分支管理 1017118第5章软件测试 10310645.1测试策略 1121655.1.1目的与原则 111105.1.2测试范围与对象 11127375.1.3测试方法与工具 11303335.2单元测试 11288905.2.1目的与原则 11286725.2.2测试内容 1141065.2.3测试方法与工具 12242985.3集成测试与系统测试 1238405.3.1集成测试 12275375.3.2系统测试 121681第6章软件部署与维护 12322316.1软件部署 12285666.1.1部署前准备 12167366.1.2部署流程 1235006.1.3部署策略 133206.2软件维护 1312336.2.1维护目标 13266596.2.2维护内容 1364716.2.3维护流程 13176646.3软件升级与更新 13212746.3.1升级策略 13186716.3.2更新流程 1319255第7章软件项目管理 1431967.1项目规划 14220207.1.1项目目标 14246637.1.2项目团队组织 1481397.1.3项目计划 14196037.1.4资源规划 14126727.1.5项目预算 14314487.2项目进度控制 14185967.2.1项目进度监控 14274457.2.2项目调整 148527.2.3项目报告 1442137.2.4项目评审 14106957.3项目风险管理 1461787.3.1风险识别 15268257.3.2风险评估 159267.3.3风险应对策略 15115057.3.4风险监控 1589487.3.5风险管理文档 153236第8章软件开发团队协作 15182628.1团队组织与管理 15243638.1.1团队结构 15292808.1.2团队成员选择与配置 15208248.1.3团队管理 15124378.2沟通与协作 1532298.2.1沟通渠道 151858.2.2协作规范 16275148.3知识分享与技能提升 16304438.3.1知识分享 16201358.3.2技能提升 16437第9章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 16103439.1集成开发环境 16164309.1.1概述 1654929.1.2常用集成开发环境 1775519.1.3集成开发环境的选择 1753039.2代码管理工具 17195089.2.1概述 17114549.2.2常用代码管理工具 1768609.2.3代码管理工具的选择 17295849.3项目管理工具 18191169.3.1概述 186539.3.2常用项目管理工具 18161299.3.3项目管理工具的选择 1819025第10章软件开发行业发展趋势 182446010.1新兴技术概述 182017110.2开源与闭源之争 191405910.3软件开发行业的未来挑战与机遇 19第1章软件开发基础1.1软件开发概述1.1.1软件定义软件是指在计算机硬件及系统环境下,为实现一定功能或多个功能,按照特定要求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的相关文档和程序代码的集合。1.1.2软件开发目的软件开发旨在满足用户需求,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1.1.3软件开发层次软件开发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层次,各层次相互联系,共同保证软件质量。1.2软件开发生命周期1.2.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起始阶段,主要任务是了解用户需求,收集相关资料,明确软件功能、功能和约束条件。1.2.2设计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软件架构设计、模块划分、接口定义等,为编码提供详细指导。1.2.3编码编码阶段按照设计文档,编写程序代码,实现软件功能。1.2.4测试测试阶段对软件进行功能、功能、兼容性等方面的测试,保证软件质量。1.2.5维护维护阶段负责对软件进行更新、优化、修复缺陷等,以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1.3常用软件开发模型1.3.1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一种顺序开发模型,各阶段顺序执行,上一阶段完成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1.3.2快速原型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在需求分析阶段快速构建一个可运行的软件原型,以供用户评估和提出改进意见。1.3.3迭代模型迭代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多个迭代周期,每个周期完成部分功能,逐步完善软件。1.3.4敏捷开发模型敏捷开发模型强调快速响应变化,注重团队协作,采用迭代、增量开发方式,提高软件质量。1.3.5喷泉模型喷泉模型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模型,以用例驱动,不断迭代、完善软件功能。1.3.6智能化开发模型智能化开发模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实现个性化定制。第2章需求分析2.1需求获取需求获取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环,关系到项目能否准确、高效地满足用户需求。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需求获取的方法和步骤:2.1.1用户访谈通过与用户的面对面沟通,了解用户的业务需求、功能需求、功能需求等,为后续需求分析提供基础。2.1.2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收集用户对软件的期望、功能需求、使用习惯等信息,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用户需求。2.1.3竞品分析研究同类软件产品的功能、功能、界面设计等,借鉴优秀竞品的长处,为本项目提供有益参考。2.1.4需求工作坊组织需求工作坊,邀请用户、项目经理、开发人员等参与,共同讨论、澄清需求,保证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2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对需求获取阶段收集到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归纳和整理的过程。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需求分析:2.2.1功能需求分析分析用户提出的各项功能需求,明确软件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和高级功能。2.2.2功能需求分析根据用户对软件功能的期望,分析软件在响应时间、数据处理能力、并发用户数等方面的要求。2.2.3可用性需求分析从用户角度出发,分析软件在易用性、交互设计、界面布局等方面应满足的需求。2.2.4安全性需求分析分析软件在数据保护、用户权限控制、防攻击等方面应具备的安全功能。2.2.5兼容性需求分析分析软件在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硬件配置等环境下的兼容性要求。2.3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规格说明书是需求分析阶段的成果文件,详细描述了软件的功能、功能、界面设计等方面的需求。以下为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主要内容:2.3.1引言描述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目的、范围、术语和缩略语等。2.3.2总体描述概述软件的功能、功能、用户群体等基本信息。2.3.3功能需求详细描述软件的各项功能,包括功能名称、功能描述、输入、输出、处理逻辑等。2.3.4功能需求详细描述软件的功能指标,如响应时间、数据处理能力、并发用户数等。2.3.5可用性需求描述软件在易用性、交互设计、界面布局等方面的需求。2.3.6安全性需求描述软件在数据保护、用户权限控制、防攻击等方面的需求。2.3.7兼容性需求描述软件在不同环境下的兼容性要求。2.3.8界面需求描述软件的界面布局、界面元素、交互流程等。2.3.9系统约束列出软件在开发、部署和使用过程中应遵循的约束条件。2.3.10附录提供与需求相关的参考资料、数据、图表等。第3章系统设计3.1架构设计本章主要阐述系统架构设计的整体方案,包括系统的整体结构、层次划分、模块划分以及关键技术与选型。3.1.1系统结构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自下而上分别为基础设施层、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表现层以及客户端层。3.1.2层次划分(1)基础设施层:提供系统运行所需的基础设施服务,如数据库、文件存储、消息队列等。(2)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封装数据访问逻辑,为业务逻辑层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3)业务逻辑层:实现系统的核心业务功能,处理业务逻辑,为表现层提供业务数据。(4)表现层:负责展示系统界面,响应用户操作,与用户进行交互。(5)客户端层:包括桌面端、移动端等,为用户提供系统访问途径。3.1.3模块划分根据业务需求,将系统划分为以下模块:(1)用户模块:负责用户注册、登录、权限管理等。(2)业务模块:实现系统核心业务功能。(3)系统管理模块:负责系统配置、日志管理、监控等。3.1.4关键技术与选型(1)开发框架:采用成熟、稳定的开发框架,如SpringBoot、MyBatis等。(2)数据库: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如MySQL、Oracle等。(3)前端技术:使用主流的前端框架,如React、Vue等。(4)中间件: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中间件,如消息队列、缓存等。3.2模块设计本章详细描述各模块的功能、业务流程及关键接口。3.2.1用户模块(1)功能:实现用户的注册、登录、个人信息管理等功能。(2)业务流程:用户注册、登录、修改密码、找回密码等。(3)关键接口:用户注册接口、登录接口、个人信息修改接口等。3.2.2业务模块(1)功能:实现系统核心业务功能。(2)业务流程:根据具体业务需求设计业务流程。(3)关键接口:业务处理接口、数据查询接口等。3.2.3系统管理模块(1)功能:负责系统配置、日志管理、监控等。(2)业务流程:系统配置管理、日志查询、系统监控等。(3)关键接口:系统配置接口、日志查询接口、监控接口等。3.3数据库设计本章主要描述数据库表结构设计、索引设计、存储过程设计等。3.3.1表结构设计根据业务需求,设计以下数据库表:(1)用户表:包含用户ID、用户名、密码、邮箱、手机号等字段。(2)业务表:根据具体业务需求设计相关字段。(3)系统配置表:包含配置项、配置值等字段。3.3.2索引设计根据业务查询需求,为关键字段创建索引,提高查询效率。3.3.3存储过程设计根据业务需求,设计存储过程,实现复杂数据操作。例如:批量插入、批量更新等。第4章编码实现4.1编程规范4.1.1通用规范(1)遵循项目组制定的编程规范和约定。(2)代码书写应清晰、简洁、易于理解。(3)合理使用注释,对关键代码、复杂逻辑和可能产生疑问的地方进行说明。(4)合理划分代码块,使用适当的空行、缩进和括号,提高代码可读性。4.1.2命名规范(1)变量、函数、类和接口的命名应具有描述性,避免使用缩写或拼音。(2)使用驼峰命名法,如:变量名、函数名采用小驼峰(lowerCamelCase),类名、接口名采用大驼峰(UpperCamelCase)。(3)常量命名应使用全大写,单词间用下划线分隔。4.1.3代码结构规范(1)遵循模块化、组件化原则,将功能相似的代码组织在一起。(2)每个文件的大小应控制在合适范围内,避免单个文件过大,影响阅读和维护。(3)避免在一个文件中定义过多的类或接口,每个文件应专注于实现一个功能或模块。4.2代码审查4.2.1审查流程(1)开发人员完成代码编写后,应及时进行自测和审查。(2)由项目负责人或经验丰富的开发人员对代码进行审查。(3)审查过程中,发觉问题应及时反馈给开发人员,并给出修改建议。4.2.2审查内容(1)代码是否符合编程规范。(2)代码结构是否合理,模块划分是否清晰。(3)代码是否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4)代码功能是否满足需求。(5)代码是否具有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4.3版本控制4.3.1版本控制工具(1)使用Git作为版本控制工具。(2)项目组应制定合适的分支策略,如:功能分支、修复分支等。4.3.2提交规范(1)提交代码前,保证代码无编译错误和语法错误。(2)提交时,填写有意义的提交信息,简要描述本次提交的内容和目的。(3)避免提交无用的文件,如编译的文件、临时文件等。4.3.3分支管理(1)主分支(master)用于存储稳定、可发布的代码。(2)开发新功能时,从主分支创建新的功能分支。(3)修复bug时,从主分支创建修复分支。(4)功能开发和修复完成后,将分支合并回主分支,并进行测试验证。第5章软件测试5.1测试策略5.1.1目的与原则软件测试旨在保证软件产品满足既定需求,发觉并纠正缺陷,提高软件质量。测试策略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覆盖所有功能模块、业务场景和用户操作。(2)逐步性:从单元测试到集成测试,再到系统测试,逐步验证软件质量。(3)重复性:对关键功能进行多次测试,保证稳定性和可靠性。(4)及时性:尽早进行测试,发觉问题并及时解决。5.1.2测试范围与对象测试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对象:(1)功能测试:测试软件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规格。(2)功能测试:测试软件在特定环境下的响应速度、并发处理能力等。(3)兼容性测试:测试软件在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硬件配置等环境下的兼容性。(4)安全测试:测试软件的安全功能,防止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5.1.3测试方法与工具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如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等。同时采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提高测试效率,如Selenium、JMeter等。5.2单元测试5.2.1目的与原则单元测试主要针对软件中的最小可测试单元(如函数、方法)进行测试,以保证其正确性和稳定性。单元测试应遵循以下原则:(1)独立性:每个测试用例独立运行,互不影响。(2)可重复性:测试用例可重复执行,保证结果的稳定性。(3)覆盖性:尽可能覆盖所有可能的输入和输出情况。5.2.2测试内容(1)功能正确性:测试函数、方法的功能是否符合预期。(2)边界条件:测试输入值的边界情况,如空值、最大值、最小值等。(3)异常处理:测试函数、方法在异常情况下的表现。5.2.3测试方法与工具采用白盒测试方法,结合代码覆盖率分析工具(如Jacoco)进行测试。测试工具可选择JUnit、NUnit等。5.3集成测试与系统测试5.3.1集成测试(1)目的:验证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是否正确、稳定。(2)测试内容:模块间数据传递、接口调用、功能集成等。(3)测试方法:采用灰盒测试方法,结合自动化测试工具(如RobotFramework)进行测试。5.3.2系统测试(1)目的:验证整个系统在真实业务场景下的功能、功能、稳定性等。(2)测试内容:覆盖所有业务场景、用户操作、系统功能等方面。(3)测试方法:采用黑盒测试方法,结合自动化测试工具(如Selenium、JMeter)进行测试。注意:本章内容仅为软件开发行业作业指导书中关于软件测试的部分,实际项目测试工作需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第6章软件部署与维护6.1软件部署6.1.1部署前准备在软件部署前,需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环境检查、资源配置、部署计划制定等。保证部署过程中各项条件满足软件正常运行要求。6.1.2部署流程软件部署应遵循以下流程:(1)环境搭建:根据软件需求,搭建合适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环境。(2)软件安装:按照安装手册进行软件安装,保证安装过程中无错误。(3)配置管理:配置软件所需的参数,保证软件在目标环境中正常运行。(4)数据迁移:如有需要,将旧系统中的数据迁移至新系统。(5)测试验证:对部署后的软件进行功能测试、功能测试等,保证软件质量。6.1.3部署策略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部署策略,如蓝绿部署、灰度发布等。保证部署过程中业务连续性和数据一致性。6.2软件维护6.2.1维护目标软件维护的目标是保证软件在运行过程中稳定可靠,提高用户满意度,降低故障率。6.2.2维护内容软件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故障处理:对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定位、分析和解决。(2)功能优化:根据软件运行情况,调整系统参数,提高软件功能。(3)功能升级:根据用户需求,对软件进行功能优化和扩展。(4)安全性保障:定期检查软件安全风险,修复漏洞,提高软件安全性。6.2.3维护流程软件维护应遵循以下流程:(1)问题收集:通过用户反馈、监控系统等方式收集软件问题。(2)问题分析: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问题原因。(3)解决方案制定:根据问题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4)方案实施:按照解决方案进行维护操作。(5)效果评估:评估维护效果,保证问题得到解决。6.3软件升级与更新6.3.1升级策略根据项目需求,制定合适的软件升级策略,如全量升级、增量升级等。6.3.2更新流程软件升级与更新应遵循以下流程:(1)版本控制:保证升级版本的正确性和可追溯性。(2)兼容性测试:对升级后的软件进行兼容性测试,保证不影响现有业务。(3)通知用户:提前通知用户升级时间和注意事项。(4)升级实施:按照升级计划进行操作,保证升级过程中业务连续性。(5)升级验收:验收升级效果,保证软件正常运行。(6)文档更新:更新相关文档,包括用户手册、操作指南等。第7章软件项目管理7.1项目规划7.1.1项目目标确定项目的总体目标,包括功能需求、功能需求、质量需求等,并明确项目的范围。7.1.2项目团队组织根据项目规模和需求,组建合适的项目团队,分配项目角色和职责,保证团队成员具备所需技能。7.1.3项目计划制定项目的时间计划,包括项目阶段划分、各阶段的工作任务、预计完成时间等。7.1.4资源规划评估项目所需的硬件、软件、人力资源等,并制定相应的采购、配置计划。7.1.5项目预算根据项目计划,预估项目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设备成本、差旅费用等。7.2项目进度控制7.2.1项目进度监控实施项目计划,对项目进度进行实时监控,保证项目按计划推进。7.2.2项目调整当项目进度出现偏差时,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调整措施,并更新项目计划。7.2.3项目报告定期输出项目进度报告,包括项目完成情况、关键指标、问题及解决方案等。7.2.4项目评审在项目关键节点进行评审,以保证项目质量符合预期,对后续工作提出改进意见。7.3项目风险管理7.3.1风险识别通过项目分析、历史数据、专家意见等手段,识别可能影响项目的各种风险。7.3.2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估风险的影响程度和可能性。7.3.3风险应对策略针对不同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避免、转移、减轻、接受等。7.3.4风险监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持续关注风险的变化,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保证项目顺利进行。7.3.5风险管理文档记录风险管理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策略等,以供项目回顾和总结。第8章软件开发团队协作8.1团队组织与管理8.1.1团队结构在软件开发项目中,合理的团队组织结构对于项目的成功。团队应根据项目规模、需求及目标,设定明确的组织架构,包括项目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UI/UX设计师等角色,并明确各自职责。8.1.2团队成员选择与配置项目经理应根据项目需求,挑选具备相应技能和经验的团队成员。同时要关注团队成员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责任心,保证团队成员能够高效地协同工作。8.1.3团队管理团队管理包括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分配任务、监控项目进度、评估团队成员绩效等。项目经理需保证团队目标的明确性,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提高团队整体执行力。8.2沟通与协作8.2.1沟通渠道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是保证团队协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团队内部可采用以下沟通方式:(1)面对面沟通:适用于解决紧急问题、讨论重要事项。(2)邮件:适用于传递正式文件、通知及日常沟通。(3)即时通讯工具:如企业钉钉等,适用于快速响应、解决问题。(4)电话或视频会议:适用于跨地域沟通、远程协作。8.2.2协作规范为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制定以下协作规范:(1)会议规范:会议前明确议题,会议中保持高效,会议后及时跟进。(2)文档规范:统一文档格式、命名规则,保证文档清晰易懂。(3)代码规范:遵循统一的编码标准,提高代码可读性和可维护性。(4)需求变更管理:合理控制需求变更,保证项目进度不受影响。8.3知识分享与技能提升8.3.1知识分享团队内部应定期进行知识分享,包括以下内容:(1)技术分享:分享新技术、新工具、最佳实践等。(2)项目经验分享:总结项目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为后续项目提供借鉴。(3)行业动态分享: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了解竞争对手动态,提升团队竞争力。8.3.2技能提升鼓励团队成员参加培训、学习,提升自身技能,包括以下方面:(1)技术能力提升:学习新技术、新框架,提高编程水平。(2)项目管理能力提升:学习项目管理方法,提高项目执行效率。(3)跨领域知识学习:了解其他领域知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以上措施,促进软件开发团队的高效协作,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第9章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9.1集成开发环境9.1.1概述集成开发环境(IDE)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工具,它集成了代码编辑、编译、调试等功能,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的开发平台。9.1.2常用集成开发环境(1)VisualStudio:微软推出的集成开发环境,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如C、C、Java等。(2)Eclipse:一款开源的集成开发环境,主要用于Java开发,也可支持其他编程语言。(3)IntelliJIDEA:由JetBrains公司开发的集成开发环境,主要针对Java、Scala等语言。(4)PyCharm:JetBrains公司针对Python开发的集成开发环境,提供了丰富的特性和工具。9.1.3集成开发环境的选择在选择集成开发环境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项目需求:根据项目所涉及的编程语言和技术栈选择合适的集成开发环境。(2)开发者习惯:选择开发者熟悉且舒适的集成开发环境,以提高开发效率。(3)功能:考虑集成开发环境的功能,避免因环境卡顿影响开发进度。9.2代码管理工具9.2.1概述代码管理工具是用于管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工具,它能有效提高代码质量、降低开发风险。9.2.2常用代码管理工具(1)Git:一款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支持多人协作开发,具有强大的分支管理功能。(2)SVN:一个开放的版本控制系统,采用集中式版本库管理方式。(3)Mercurial:一款轻量级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易于学习和使用。9.2.3代码管理工具的选择在选择代码管理工具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项目规模:根据项目规模选择合适的代码管理工具,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更适合大型项目。(2)团队协作:考虑团队协作模式,选择能支持团队协作的代码管理工具。(3)安全性:保证代码管理工具的安全性,避免代码泄露。9.3项目管理工具9.3.1概述项目管理工具是帮助团队高效协作、跟踪项目进度、管理任务分配的工具。9.3.2常用项目管理工具(1)Jira:一款强大的项目管理工具,支持敏捷开发、缺陷跟踪等功能。(2)Trello:一款简单易用的看板式项目管理工具,适用于小型团队和个人项目。(3)Asana:一款面向企业的项目管理工具,支持任务分配、进度跟踪等功能。9.3.3项目管理工具的选择在选择项目管理工具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项目需求: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选择具备相应功能的项目管理工具。(2)团队规模:考虑团队规模,选择能适应团队规模的项目管理工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