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记叙文阅读鉴赏+专项练习(解析版)
一、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汇总
1、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物、起因、经过、结果。
2、记叙文的顺、人序
记叙文的顺序有三种,分别是顺序、倒叙和插叙。在使用的过程中,他们分别都能起到其
他起不到的效果。
①、顺序
顺序不仅仅可以体现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在空间方位上面也是一样的。其优点是脉络清
晰、条理分明。这是记叙文的主要手法,不过也有缺点,就是不利于制造矛盾点和制造悬念。
②、倒叙
倒叙的优点是埋下伏笔,突出重点,增强表现力和生动性。
③、插叙
这是对主要情节进行补充,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
3、表现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第1页共68页.
4、描写方法
人物描写: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
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5、抒情方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
6、常见的修辞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设问等。
而“对比”即是表现手法,也是修辞手法。
7、表现手法
对比、象征、欲扬先抑、伏笔、衬托、托物言志等。
8、分析标题的意义
可以从内容上、主题上、线索上分析,有些时候,也可以起到有设置悬念的作用。
9、关键词的有含义
第2页共68页.
题目中一旦出现考察关键词的含义,一般就从这个方面来说明: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注意
其深层含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言外之意。
10、关键句子的作用
关键句子的作用一般有五个。
①点名题旨;
②描写方法的句子;
③总结全文的句子;
④引用的句子;
⑤承上启下的句子。在表达的时候,将方法记住,答题的时候就不用慌,对上就行。
11、分析人物形象
描写方法、细节、其他人的衬托
12、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写作对象、时代背景等;
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第3页共68页.
④体现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
⑤突出深化主题;
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感染力。
13、修辞的作用: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突出缩写对象某某特征;
排比:增强语势,长于抒情,更具表现力;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增强印象;
反复:强调、抒情强烈;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反语:增强讽刺意味,更深刻、更有力度。
14、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运用的“某某”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写出了人物/事物“某某”的特点/形象,
(或交代了人物“某某”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或表现了人物“某某”的心理/心情,或揭
示了人物“某某”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某某”的思想感情(或揭示了文章
“某某”的主题)。
第4页共68页.
二、专项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等你回家
①陪一位父亲去八百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我们的车
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正盛,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天空很蓝,显得
很高远。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株衰败的草,他恨恨地说:“真不想来啊。”
②一路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个家,毁了他。
③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担着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样的结果?
④车子一路向前,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终于,远远望见了几幢房子,青砖青瓦,连在一起,坐
落在一块开阔之地。开车的师傅说,到了。做父亲的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愣地,不相信地
问:“到了?”一看表,快上午10点了。他急了,说:“也不知能不能见着。”因为按这家戒毒所的
规定,上午10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
⑤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15分钟的时间。办了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
急火火往探视室跑。很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高高壮壮的年轻人,脸上也无欢喜也无悲。看
到父亲,他嘴角稍稍撇了撇,有嘲讽的意味。一层玻璃隔着,他在里头父亲在外头。
⑥旁边,亦有来探视的人。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在玻璃窗外头,不停地用手指头在举起的另一
掌上画着什么。在里头看着的,是个清秀的男孩子。他眼睛跟着女孩的手指转动,频频点头,含着泪
笑。他读懂了她爱的密码——从此,改了吧。还有几个人,男男女女,大概是一家子,围在一起,争
着跟里面一个中年人说话。中年人憔悴着一张脸,却一直笑着,一直笑着。这时,他们中的一个,突
然到探视室外面,叫了一个男孩进来。孩子不过十一二岁,白净的面容,文文弱弱的。孩子怯怯地打
量了四周一眼,走到中年人那里,拿过话筒,隔着玻璃窗,才说了一句什么,里面笑着的中年人,不
笑了,他愣愣地看着孩子,眼泪下来了。
⑦“哭什么呢?你会改好的!”我听到那些人里的一个大声说。
⑧探视时间快要过去了。一直跟儿子对峙着的父亲,这时掉过头来。我发现他与刚才的强悍判若两
人,竟是一脸的戚容,他低声说:“里面的日子不好过的,看他,也黑了,也瘦了。”
⑨他转身问我:“你有纸笔吗?”
⑩“当然有。”我掏出来给他,正疑惑着他要做什么,只见他低头在纸上迅速写下几个字,贴到玻
璃窗上,给儿子看。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第5页共68页.
⑪探视结束后,我看到这位父亲在纸上留下的字:儿子,等你回家。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2)说说文章第一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3)按要求品析下列语句。
①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往探视室跑。(运用什么描写方式?写出了什么?)
②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则边滚落下来。(年轻人的神情为什么会
产生变化?)
(4)请从内容方面谈谈对文章结尾段的理解。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
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
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
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
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
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
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
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
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
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
第6页共68页.
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
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②从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中,你觉得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4)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敬意主要由买《山海经》而生发的。
B.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现了阿长的无知。
C.“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作者这样说是因为这四本书虽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
人给我买来的,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爱心,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
D.在作者的眼里,阿长是确有伟大神力的、心地善良的人。
(5)当阿长把《山海经》买来给作者时,作者内心的情感是很复杂的。如果你是作者,会对阿长说
些什么呢?
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路
①县政府拨款让修水泥路,我的爷爷不知怎么兴致高涨,自动请缨加入了修路的队伍。六十七岁的
老人家,任是由不得我们劝。第二天五点多便起来,扛着水泥袋,推着独轮车,一路晃晃悠悠地向前
去。我的爷爷一一那个谢了顶、倔强地扛着水泥石袋走遍大街小巷的老人,他滴下的汗水折射了秋日
里最凛冽的寒光,清冷的寒光里,我瞧见了令他愧疚一生、遗憾一生、迟来却未曾缺席的孝意。
②黄沙、水泥、石子堆成了三座小山,爷爷弓着身,操起铲子沿路将泥沙铲平。蓝色的中山装袖口
开了两三条缝,露出白色的长长的细线,像极了人生中永远绵延不断的思念。浑黄的泥水在爷爷卷起
的裤脚留下斑斑点点的痕迹,额角滑下的细密汗滴在衣领处迅速销声匿迹。爷爷宽大的手掌牢牢地掌
第7页共68页.
控住铲子,又稳又狠的一铲子下去,将凸出的沙石填补到凹处。手肘一上一下,微微凸出的血管一收
一缩,爷爷哼哧哼哧地喘着粗气,单薄的脊梁在空中形成优美而脆弱的弧度,铲子带起的黄沙在风里
飘飘扬扬。晚上吃过饭,爷爷在院子里的石阶上坐下,缓缓脱下鞋子,宽大的脚板踩在凉凉的地上,
粗糙的皮肤里镶嵌着细细的沙子。拧开水龙头,爷爷就着清水拿手抹下鞋沿的黄泥。“我还在队伍里
的时候规定都极严,过年放假都不能与母亲见上几面。每每我回家,她总来接我。那时候还没有水泥
路,大伙儿来来往往,踩歪了野草,踏实了泥土,就成了‘路’。母亲总喜欢穿小碎花的裙子,每到
下雨天,来接我一趟都会弄脏,气呼呼地跟我保证下次不来了。”爷爷歪头笑了一下,我却分明看见
他眼里晶亮的光点,“可母亲总是口是心非的啊,每次都梳了大麻辫,眼睛弯成了月牙,笑着等我走
过去。我就琢磨着该给她修条正经的好路,那种笔挺挺又干净的路,心里总不愿苦了母亲……”一种
不知名的酸涩和不可抑制的温暖渗进我心中,也就是那个时候,我的脑海里,形成了清晰的一条路的
意识,一种不知名的心境。
③晚风很甜,豌豆荚开着淡紫色的小花。
④隔一天夜里,急促的狗吠声撕破了宁静,拴狗的链子被拖在地上响个不停。另一边房里的灯亮了
起来,汹涌的风携着雨滴撞在窗玻璃上,榕树摇摆着身子企图挣脱桎梏,发出苍老的喘息。大门被急
急地冲开,爷爷顾不上打伞便从院里冲出。我心里发怵,脑袋昏昏沉沉,只能听见歇斯底里似猛兽般
乱闯的风声雨声。约莫十几分钟后,雨势小了。爷爷缩着身子缓缓踱步回来,满头满脸的雨顺着裤管
滑下,在地上拖成了一条长长的水线。不知是摇晃的光线,是氤氲着的水汽,还是爷爷无形中表露的
某种心境,竟使我模糊了双眼。
⑤后来我才知道,那天晚上爷爷原是担心修路用的黄沙被打湿,急着找塑料布给盖严实。那种不知
名的心境在我心里开始渐渐清明,并不是世间所有来不及的孝,都会被遗忘搁浅,都会被干爽的清风
吹散殆尽。
⑥过年我再回乡下的时候,敞亮笔直的大路早已铺开。午后与爷爷散步,走在平坦的水泥路上,路
两旁的庄稼都被盖上了厚厚的塑料布,只能隐隐约约地看见些许绿意。那天淡淡的风,淡淡的太阳。
“每次走在这路上,我心里都踏实得很。”爷爷走在我前面半步,低哑的嗓音里流转着令人心旌摇动
的浓愁与长情。“我的母亲幼时裏了小脚,后来放开了,走在路上也总是喊疼。那时候的路其实也并
不算得路。我在外边时,她摔断了腿,我也没得法子,留了后遗症,雨天里疼得厉害也没办法。”我
心里极力想象着当时的场景,想象着一位身为后辈面对母亲伤痛时无能为力的焦灼与煎熬。“我心里
总想着得给她修上条好路,不能再摔了伤了。你太奶奶这辈子都没有走过柏油路,现在有了这个条件,
人却早就没了。人一走什么都没了,什么都空了,我真怕她迷了南北,找不到我,害怕得直掉眼泪。”
第8页共68页.
我没有接话,只看见爷爷挺直的鼻梁、高高的额骨,被淡淡的太阳镀上一层脆弱的薄薄的金光。漫长
的思念和等待尽孝的岁月在老人松巴巴的皮肤上留下缱绻的刻痕。
⑦总听人说,百善孝为先。有时候我想,短促的人生,其实就像一条路,温情冷暖、悔恨遗憾,都
缺不得。爷爷修了这条路,尽了一个儿子的孝,也补全了自己漫漫人生路上的坑坑洼洼。
⑧一切都已过去,然而爷爷修路的形象我却无法忘记,总觉得这是孝心的最好象征。子欲养而亲不
待,又如何?太奶奶啊,请你在某一月色阑珊的夜里,沿着这条路,找到方向,找到无处安放的疼痛
的归宿,踏进你儿子的梦里与他一叙吧。
⑨我谨以最真挚、最感动的心意将老人淳淳的孝道铭记。
(选自《美文》,有改动)
(1)文章围绕“路”,回忆了关于爷爷的哪些往事?
(2)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⑦段画线句中加下划线词的含义。
爷爷修了这条路,尽了一个儿子的孝,也补全了自己漫漫人生路上的坑坑洼洼。
②结合语境,品析第②段加下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爷爷宽大的手掌牢牢地掌控住铲子,又稳又狠的一铲子下去,将凸出的沙石填补到凹处。
(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爷爷的人物形象。
(4)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汹涌的风携着雨滴撞在窗玻璃上,榕树摇摆着身子企图挣脱桎梏,发出苍老的喘息。
(5)有人认为将文章标题“路”改为“孝,从未缺席”更好,你更喜欢哪一个标题?为什么?
4.阅读《天使》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使
①小时候,我是一个捣蛋、不爱学习又极爱报复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父母和老师、兄
弟和同学都极其厌恶我,然而,在心里我渴望着大家的关爱,就像人们渴望上帝的福泽一样。我一个
人独处的时候常常默默祈祷:上帝啊!给我善良、给我宽厚、给我聪明吧,我也想如卡尔列一样成为
同学们的榜样。可是,上帝正患耳疾,我的祈祷没有一句应验。我依然是个令人生厌的坏孩子,甚至
因为我,没有老师愿意带我们这个班。
第9页共68页.
②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她就是年轻的玛丽娅小姐。玛丽娅小姐刚一站到
讲台上,整个班里都沸腾了,她太漂亮啦!我带头吹口哨、飞吻、往空中扔书本,好多男生跟我学,
我们的吵闹声几乎要把房顶掀开。
③玛丽娅小姐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大声叫嚷“安静!安静!”,她始终面带微笑在望着我们。奇怪,
这样我反而感到很无聊,于是,我打一个手势,大家立即停止了胡闹。玛丽娅小姐开始自我介绍,当
她转身想把自己的名字写到黑板上时,才发现讲桌上没有粉笔,我注意到她的眉头皱了一下,很快又
舒展了。心想:糟了,她肯定识破了我们的把戏。但是,玛丽娅小姐却转过身来问:“谁愿意替老师
去拿盒粉笔?”刚刚平静下来的沸腾又开始了,怪声怪气的笑声再次淹没了整个教室,好多男生争着
去干这件事。
④玛丽娅小姐请大家不要争,她会挑一个最合适的人选。玛丽娅走下讲台,仔细查看了每一个人,
最后她说:“基恩,你去吧。”我说:“为什么是我?”“因为我看得出你热情、机灵又具号召力,
我相信你会把事情做得很好。”
⑤我热情?我机灵?我具有号召力?我竟然有这么多优点?玛丽娅一眼就看出了我的优点!要知道,
在此之前从未有人说过我哪怕一点点的好处,甚至我自己也认为我是一个被上帝抛弃的孩子。
⑥我很快取回一盒粉笔,因为它就藏在教室后面的草丛里。当我正要把粉笔递给玛丽娅小姐时,我
发现我的手指甲缝里存满了污垢,衬衣袖口开了线,裤腿上溅满了泥点,更糟糕的是我五个脚趾全从
破了口的鞋子里露出了头。我很不好意思,可玛丽娅小姐一点也不在意这些,她接粉笔的时候给了我
一个天使般的微笑。
⑦从此,我决定做一个上进、体面的人,因为我知道天使正在注视着我。
(1)请概述文章第①自然段的内容及作用。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当我正要把粉笔递给玛丽娅小姐时,我发现我的手指甲缝里存满了污垢,衬衣袖口开了线,裤腿上
溅满了泥点,更糟糕的是我五个脚趾全从破了口的鞋子里露出了头。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中的“我”是一个调皮、捣蛋、令人生厌的不可救药的孩子。
B.文章第①段对“我”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我”渴求关爱、希望成为同学的榜样。
C.玛丽娅小姐对“我”热情鼓励且积极引导,但是“我”却始终无动于衷。
D.在玛丽娅小姐之前没人说过“我”的好处,“我”也觉得自己是被上帝抛弃的孩子。
E.玛丽娅小姐是一位美丽善良、宽厚仁爱、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好老师。
第10页共68页.
(4)请简述本文以“天使”为题目的用意。
5.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小题。
闪光的戒指
我的额头长了块灰色的印记,听人说用金子擦擦就能去掉。在我们顾庄,只有在县城当工人的
天增家有金戒指,母亲就拉着我的手去求天增的媳妇李婶。
李婶将戒指从手指上捋下来,母亲小心翼翼地接过,用戒指在我的印记上不停地擦着,嘴里还
唱着:金子金子擦擦,印记印记搬家。直到印记处被擦得火烧火燎般地痛,母亲才将戒指放在沙发扶
手上,和李婶东一句西一句地闲扯着。
母亲回到家里还没做好午饭,李婶就风风火火地跑过来说,大嫂,戒指还用不用?不用就还给
我。母亲惊愕得瞪圆了双眼,端着面瓢的手也在不停地哆嗦着,颤着声说,我把戒指放在沙发扶手上
了,你没有看到?李婶涨红着脸说,沙发上没有戒指。母亲将面瓢放在案板上,向外面跑去,李婶急
忙跟了上去。
母亲和李婶将沙发抬到院子里,将屋子角角落落找遍了,也没有见戒指的影子。母亲一屁股坐
在地上,絮絮叨叨地说,我明明将戒指放在了沙发扶手上,它没长翅膀,不会飞走啊。是鸡叼了?是
狗衔了?李婶冷冷地说,这戒指是天增在大桥商店买的,60块,我干一年农活也分不到60块。
母亲是一步三挪回到家里的,母亲回到家里就将疲惫不堪的身子放到床上,破天荒地没做晚饭,
夜里和父亲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夜。
天刚蒙蒙亮,母亲和父亲起了床。在他们的苦苦哀求下,大队支书同意父母在窑厂帮着干活。
放学后,我常常跑到窑厂看父母干活。母亲背着七八块砖或砖坯子,身子弯成一张弓。大冷天,
砭骨的北风呼呼地刮着,母亲脸上却狼藉着细密的汗珠。在1976年的冬天,我最不忍看的就是母亲洗
手了。母亲粗糙的手背上疤痕累累,皴裂的大口子里凝结着暗红的血痂,母亲洗手时常痛得脸上冒汗。
父母在窑厂忙活了一个冬天,终于凑够了60块钱。当母亲将血汗钱捧给李婶时,李婶双眼湿润
了,嫂子,我知道你家困难,这钱留着过年吧。母亲笑着说,大妹子,我不跑到县城给你买戒指了,
就麻烦天增兄弟买吧。
还了李婶60块钱后,深受感动的李婶求着母亲和她拜了干姐妹。李婶搬家到县城时,她还将笨
重破旧的沙发送给了我们。
第11页共68页.
弹指间20年就过去了,我家也像全国一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家里新置了真皮沙发,李婶
送的旧沙发只能当劈柴烧锅做饭了。揭开沙发坐垫,撕掉破破烂烂的绒布,我看到一枚戒指羞涩地畏
缩在沙发角落里。
听到我的惊叫声,母亲蹒跚着走了过来,双手捧着戒指,禁不住老泪纵横了——她又想起了隔
着一段长长岁月的1976年的冬天。
妻子夺过戒指,利索地戴在手上,一脸的兴奋,好大一枚戒指,值一两千块钱,我也戴上戒指
了。母亲用双手捧着妻的手说,这戒指样式过时了,我给你买个新的。母亲说着就从妻子手上捋下戒
指。家里才盖罢楼房,哪还有钱买戒指?妻的脸阴得能挤出水来。
夜里,我早已经睡下了,母亲将我从床上唤起来,吞吞吐吐地说,李铮,我想和你商量件事。
我不满地嘟哝道,什么事不能等到明天商量?母亲小心翼翼地说,是这样的,现在都实行火葬了,一
个巴掌大的骨灰盒就能盛骨灰了,再用棺木盛骨灰盒不是浪费吗?我想把棺木卖掉。
在母亲的坚持下,上好的棺木被人买走了。
后来,我的70多岁的老母亲进了趟县城,她将尘封了20年的戒指还给了李婶,并坚持着只要
60块钱。
母亲还兑现诺言,给她的儿媳买了枚闪光的戒指。
(1)阅读全文,简述题目“闪光的戒指”的含义。
(2)仔细阅读选文,请将文章的故事情节依次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借戒指→①→②→现戒指→③
(3)结合具体语境,说说句子中划线字的妙用。
当母亲将血汗钱捧给李婶时,李婶双眼湿润了…
(4)请结合文章内容,概要说说母亲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5)文章结尾,母亲“将尘封了20年的戒指还给了李婶,并坚持着只要60块钱”,谈谈你对母亲的
做法有什么看法。
第12页共68页.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茶干
汪曾祺
①连万顺是东街一家酱园。
②连万顺的东家姓连。人们当面叫他连老板,背后叫他连老大。都说他善于经营,会做生意。
③连老大做生意,无非是那么几条:
④第一,信用好。连万顺除了做本街的生意,主要是做乡下生意。东乡和北乡的种田人上城,把船
停在大淖,拴好了船绳,就直奔连万顺,打油、买酱。他们把油壶往柜台上一放,就去办别的事情去
了。等他们办完事回来,油已经打好了。油壶口用厚厚的桑皮纸封得严严的。桑皮纸上盖了一个墨印
的圆印:“连万顺记”。乡下人从不怀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对不对。多年的老主顾了,还能有错?
⑤第二,连老板为人和气。乡下的熟主顾来了,连老板必要起身招呼,小徒弟立刻倒了一杯热茶递
了过来。他家柜台上随时点了一架盘香,供人就火吸烟。乡下人寄存一点东西,雨伞、扁担、箩筐、
犁铧、坛坛罐罐,连老板必亲自看着小徒弟放好。
⑥连老板对孩子也很和气。酱园和孩子是有缘的。很多人家要打一点酱油,打一点醋,往往派一个
半大孩子去。买酱菜,这是孩子乐意做的事。一到过年,孩子们就惦记上连万顺了。连万顺每年预备
一套锣鼓家伙,供本街的孩子来敲打。家伙很齐全,大锣、小锣、鼓、水镲、碰钟,一样不缺。到了
元宵节,家家店铺都上灯。连万顺家除了把四盏玻璃宫灯都点亮了,还有四盏雕镂得很讲究的走马灯。
孩子们都来看,他们牵着兔子灯,推着绣球灯,系着马灯,灯也都是点着了的。灯里的蜡烛快点完了,
连老板就会捧出一把新的蜡烛来,让孩子们点了,换上。孩子们于是各人带着换了新蜡烛的纸灯,呼
啸而去。
⑦预备锣鼓,点走马灯,给孩子们换蜡烛,这些,连老大都是当一回事的。年年如此,从无疏忽忘
记的时候。这成了制度,而且简直有点宗教仪式的味道。连老大为什么要这样郑重地对待这些事呢?
这为了什么目的,出于什么心理?实在令人捉摸不透。
⑧第三,连老板很勤快。他是东家,但是不当“甩手掌柜的”。大小事他都要过过目,有时还动动
手。切萝卜干、盖酱缸、打油、打醋,都有他一份。到了出茶干的时候,酱园上上下下一齐动手,连
老大也算一个。
⑨茶干是连万顺特制的一种豆腐干。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
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再一块一块从麻包里倒出
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
第13页共68页.
“连万顺”,——在扎包时每一包里都放进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着字,木牌压在豆腐
干上,字就出来了。
⑩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开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
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做“茶干”。连老大监制茶干,是很认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许马虎。连万顺
茶干的牌子闯出来了。车站、码头、茶馆、酒店都有卖的。后来竟有人专门买了到外地送人的。双黄
鸭蛋、醉蟹、董糖、连万顺的茶干,凑成四色礼品,馈赠亲友,极为相宜。
⑪连老大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开酱园的老板,一个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没有什么特别
处。这样的人是很难写成小说的。
⑫如今,连万顺已经没有了。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子,记得酱园
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万顺的茶干。
⑬连老大的儿子也四十多了。他在县里的副食品总店工作。有人问他:“你们家的茶干,为什么不
恢复起来?”他说:“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
⑭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品,成了一个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真也不容易。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
也就没有了。
(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段介绍了连老大在东街经营的酱园连万顺,描述了店铺生意红火的场面。
B.本文刻画了连万顺老板连老大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充满人情味的生意人的形象。
C.本文在质朴平淡的叙事中,娓娓道来,如拉家常一样,却能揭示生活的哲理。
D.“乡下人从不怀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对不对”这也是在侧面描写连老板。
(2)连万顺茶干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①一到过年,孩子们就惦记上连万顺了。(赏析划线词)
②连老大为什么要这样郑重地对待这些事呢?这为了什么目的,出于什么心理?实在令人捉摸不透。
(赏析句子)
(4)文中说“这样的人是很难写成小说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连老大?请简要分析。
(5)文末说“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
第14页共68页.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城里的土
孙道荣
①朋友新买了个房,一楼,带院子。如今在城里,能有个院子的房,不多了。
②拿到钥匙后,朋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将院子整一整,弄出一小块地来,种点蔬菜,养点花草,
在城里做一回农民。一锹挖下去,朋友傻了,薄薄的,已经发蔫的草皮下,全是混凝土疙瘩、断砖、
木渣、碎钢筋,以及饭盒、塑料啥的,原来院子都是垃圾堆砌而成的。朋友请了两个工人,挖掘了三
四天,总算将院子表层的垃圾清理完了,见到了下面的黄土层。可是,问题也来了,院子成了一个坑,
比旁边足足矮了三四十公分,必须找一些土来回填。
③上哪里去找土呢,这成了大难题。
④在城里,你已经难得见到土了,你能见到的最多的土,叫混凝土,房子是混凝土盖的,路是混凝
土浇的,地是混凝土铺的,在混凝土的世界里,能长出庄稼和别的植物的土地,几乎被完全覆盖,不
能呼吸。鸟,或者风,将一粒种子随便往乡下的土地上一丢,种子就能成活,长成葱郁的绿来,哪怕
是不小心丢在了石头缝里,它也能顽强地生根、发芽,因为,纵使是石头缝里,也多少是有一点点土
的。只要有土,哪怕只是小小的一捧土,也是种子的窝,种子的家,它就能活下去。但是,城里不行,
你将一把种子搬在地上,它们不是马上被车轱辘碾成粉末,就是在毒日头下,干枯而死,在水泥地面
上轻飘飘地滚来滚去,成为水泥和钢筋们的笑话。
⑤当然,城里也还是残存了一些土的,小区的花坛里,就有土;路边的隔离带里,也有一些土;街
头的街心花园里,有更多的土。不然,那些花花草草,怎么活得下去?朋友扒拉开那些矮小的花草,
试图挖一点点土出来,这才发现,其实也只是表层有一点点浮土,你用手往下一掏,不是挖到了一块
砖,就是被碎玻璃割伤,这些土,与他家院子里清理出来的“土”是一样的,也是建筑和生活垃圾搅
拌在一起的混合物。难怪这些花草,一个个都长得小心翼翼,它们的根在努力往下扎的时候,一定伤
痕累累。别说这些小花草,就算你是一棵大树,你能在城里拥有的土,也是有限的,除了从乡下移植
过来时,盘根自带的土之外,一棵大树的周围,亦必是混凝土围砌而成。当台风来临时,城里的树都
只能靠钢管支撑保护,这不能怨它,它无法将自己的根,在城里扎得更深更牢啊。
⑥朋友想到了远在城郊的公园,草木茂盛,亦必有土。那确实是你能在城里,与土亲密接触的唯一
去处了,倘若在雨天,你又愿意赤脚的话,你的脚丫子,就能够感受到久违的泥土的润滑和芳香了。
朋友在一个小土坡旁停下来,兴奋地扒开树叶和杂草,黑黝黝的泥土,散发着泥腥味,他情不自禁深
深地吸了一口,第一次对泥土有了如此深厚的情感。
第15页共68页.
⑦朋友站起身,才惊讶地发现,他的身后,站着一名公园管理员。管理员已经留意他很久了,以为
他是来偷什么珍稀植物的,当明白他只是想弄一些土的时候,管理员踌躇了一会,对他说,如果你也
像别人那样,只是弄一点点土,放在花盆里,种点花草什么的,我也就睁一眼闭一眼算了,但你想弄
一院子的土,这肯定不行。管理员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小坑说,那里的土,就都是被一个个城里人偷
偷弄回家,养盆景去了。
⑧朋友坐在公园的草地上,他已经绝望了,不知道从哪里去找来土,将自己的院子填平,好种上青
菜、西红柿或辣椒什么的。现在,他的院子,就像一个坑,或像他的一个什么未了的愿望,等待填满。
可是,在城里,上哪去找土呢?土,这个最土的东西,恍然成了城里最稀缺之物了。
⑨他忽然想到了“坐”这个汉字,坐,不就是两个人坐在土上吗?
⑩我们未能坐在“土”上,已经很久很久了吧。
(摘自《萧山日报》2019年1月5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下文对城里的“土”的寻找。
B.朋友在寻找“土”的过程中,经历了从为难到兴奋再到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
C.第⑤段划线词“小心翼翼”形象写出花草在城里“土”中艰难生长的姿态。
D.大多数城里人都会去城郊的公园偷偷挖一些土回家,用来养盆景、种蔬菜。
(2)第④段作者写种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文中的“土”有哪些含义,请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别样的礼物
①从小到大收过许多礼物,当时会喜上眉梢,也会把玩上数日,随后往往置于一隅,任其蒙尘。
唯有那份礼物,因其特别,久久地珍藏于内心深处,常常会在某个阳光满地、温馨满怀的日子里不经
意间被我想起。
②那是登上讲台的第二年,工作的热情还在渐渐升温,课堂、学生将我每天的日程表填得满满的。
这种快节奏的紧张生活,让我的身体又处在了低潮状态,我发着低烧,浑身软绵绵的,无力说话,也
不想吃东西。看样子是去不成学校了,只好安心地睡一觉,养养神明天再说。
第16页共68页.
③门外突然响起了嘈杂声,接着好像是父亲和什么人说话的声音,然后父亲就进来喊我起床,告
诉我学生们来看我了。我睁开蒙胧的睡眼,问父亲钟点,才发觉竟昏昏沉沉地睡到黄昏。我刚想下地,
学生们就拥了进来,一个、两个、三个……挤了满满一屋子。
④学生们异口同声地问着我的病情,劝慰我好好休息;我也询问着他们的功课和这一天班级里的
情况。
⑤这时,我注意到班长向大家使了个眼色,孩子们纷纷开始翻书包,然后变戏法似地找出一些花
花绿绿的东西,迫不及待地递到我的手中。原来是孩子们为我精心准备的礼物:有我喜欢看的书、精
致的八音盒、漂亮的发夹、还有红红的苹果、甜甜的蜜橘……刹那间我的被子上堆满了礼物,我被五
彩缤纷的礼物簇拥着。我的鼻子一酸,眼泪静静地落下来。这些和我相识仅仅半年的孩子们用他们质
朴的行为打动着我、感染着我、鼓励着我,我被一种强烈的幸福感包围着,我一时语塞,任泪水不断
地流下来。
⑥“小岩,你还没给老师送礼物呢!”听到同学的提醒,一个一直站在角落里的孩子慢慢靠近我
的床边。
⑦噢,是他!这是个家境窘迫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就靠爷爷奶奶拉扯着。平日里,班级
搞什么活动,他都不参加,他怕拿不出钱来,怕同学笑话他。说实在的,看到他能来我很意外。
⑧他怯怯地站在我的床边,脸已开始泛红,似是鼓了很大勇气,小声说道:“老师,我没钱买礼
物,我送您一个祝福作礼物,行吗?”说完,他注视着我的眼睛,那眼睛里有亮亮的光在闪动,像是
蓄着一泓秋水,那样清澈透明,看着这个平时总是寂然无声,温顺得像只小绵羊的孩子,我用力地点
了点头。
⑨“老师,祝您健康!”他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祝福,然后羞涩地低下头去。啊!多么别样的礼
物!多么真挚的关怀!似一捧清新的溪流沁入肺腑,似一抹温馨的春阳暖人心扉,似一阵霏霏的细雨
涤荡心灵。谁能说他的礼物不名一文?谁能嘲笑他用语言表达祝福的心不够坦诚?他的礼物不正是古
人“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最好诠释吗?在世俗面前,这礼物多么超然,多么独特,多么价值
不菲!它带给我的惊喜是如此强烈,带给我的感动是如此撼动我的心!我拉过他的手,将他的手紧紧
地握在我的手里……
⑩岁月流逝,步履匆匆,让人淡漠了许多往事、许多心境、许多朋友,年过半百的我,站在岁月
的门槛上,淘尽了生活的尘粒,对过往的生活竟深深地起了再回首的眷念之意。看着散落在柜子里的
一些礼物,突然想清点一下自己的心情了,于是“老师,祝您健康”这句祝福语又一次漫上心头。
(原文有改动)
第17页共68页.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选文标题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⑨段划线句“似一捧清新的溪流沁入肺腑,似一抹温馨的春阳暖人心扉,似一阵霏霏的
细雨涤荡心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选文第⑦段运用了插叙,有何什么作用?
9.阅读朱成玉《难以逃脱母爱的法眼》(有删改),完成下面小题。
①母亲节的时候,我买了一大捧康乃馨回家看母亲。父亲说,你妈又看不见,买这么多花干嘛?多
浪费!我说我妈喜欢了一辈子花儿,她闻得到,就值得。
②母亲在院子里“练功”,一招一式,认真严谨。几年来,她一直风雨不误,不敢有半点马虎,仿
佛肩负着某种神秘的使命。
③眼睛看不见已经快8年了,想起来满心愧疚,母亲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就连在辽宁的亲姐姐,她
也是好几十年没见过面。每当我游历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总忍不住在心底生出一丝悲凉,若母亲还看
得见,带她来,该有多好。
④这就是母亲的遗憾,如此境地,想着的还是如何照顾我们。尤其是吃,厨房是母亲一个人的舞台。
她做的饼是一绝,吃起来妙不可言,回味无穷,以至于有一次我忍不住和母亲说,真想吃您做的葱花
饼啊!
⑤午睡的梦里都是葱花饼的味道,醒来的时候还砸吧砸吧嘴,意犹未尽。
⑥起床后看到饭桌上竟然真的有一盘热气腾腾的葱花饼,这不是梦,真的是它的香味飘进了我的睡
眠里。那是失明的母亲为我做的,我仿佛看到了她瘦弱的身子在黑暗中摸索着,抖开面袋子,舀面、
加水、和面,又是怎样指挥着父亲生火、抹油、撒葱花,就为了自己儿子一个贪吃的念想,她在黑暗
里折腾了两个多小时,靠想象还原着自己的手艺。
⑦母亲在黑暗的世界里,一心向阳;母亲在寒凉的尘世中,一心向暖。
⑧年轻的时候不学无术,在网吧被抓了现行。也不知道是谁通风报信,她总是会准确无误地逮个正
着,我这只可怜的小耗子,总是逃不出她这只老猫的魔爪。
⑨偶尔想撒个谎出去撒个野,母亲眼睛毒辣,似乎总能读懂你的那点小心思,只要你和她的眼睛对
视,就什么都别想瞒过她。
第18页共68页.
⑩我受到的一点儿伤害和委屈,在她眼里,就像衣服上掉落了扣子,或者破了一个洞,她总是无声
地为我缝补,再悄然用她的爱,熨平。
⑪母亲的眼睛,从多年前的视线模糊到隐约可辨,终日挣扎在暗淡的光线里,直到有一天,终于连
一丝一毫的事物都无法再看见。
⑫那一刻,母亲的眼睛,死了。即便如此,我依然无法在她那里讨得半点“便宜”。很轻微的一声
叹息,刻意隐忍的一个喷嚏,都会引起她的不安,她就会不停地叮嘱我吃药,喝姜汤,她把衰竭的视
力转化为敏锐的听觉,依然对我“严加防范”。母爱的法眼恢恢,容不得我有半点差池。
⑬高仓健在一篇文章里回忆母亲时,说妈妈一部不落地看了他所有的电影,却从未赞不绝口。只会
说一些类似于“你在雪地里翻滚,真是让我心疼”之类的话,妈妈看到他手拿大刀背上刺青的武侠片
海报时,会说:“这孩子,脚上又生冻疮了。”
⑭高仓健深情地说,这个世界上只有母亲一个人,注意到了他脚后跟上贴的那块小小的肉色创可贴。
⑮这就是母亲毒辣的眼睛,细致入微的爱。
⑯“老妈啊,你这是想练成武林高手啊!”我和母亲说。
⑰母亲笑了,却并不受到影响,仍旧一丝不苟地做着每一个动作。她的认真劲儿看着很好笑,而我
却眼含泪水。母亲这么拼命地“练功”,的确是肩负着一种使命,那就是让自己健健康康,不给她的
孩子再添半点儿罗乱。
⑱母亲的眼睛死了,可是母亲的爱,永远活着。她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她的孩子,哪怕我已人到中年,
哪怕她已白发苍苍,我依然还是她不放心的孩子。我是她寄存在人间的,用她全部光阴兑换来的,舍
不得花的一张支票。
(1)作者围绕“母爱的法眼”,依次叙写了自己母亲多件事情。请根据提示,在下面横线上补充完整。
母亲“练功”—(1)—母亲逮住在网吧的我—(2)
—母亲发现我的一点儿伤害和委屈—(3)
(2)按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①请赏析第⑩节画线句,说说其表达效果。
②说说第⑱节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3)文章第⑬⑭两节运用了什么叙事方式?有什么作用?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和本文第⑥节画线句子,说说这两处人物描写方法的相同点和用意的不
同点。
(链接材料)
第19页共68页.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秋天的怀念》)
描写手法的相同点:
用意的不同点:本文:
链接材料:
10.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谁关注你的背影(节选)
孙道荣
①母亲从老家来。从火车站接到母亲,穿过车站广场,向停车场走去。母亲年纪大了,走得慢,虽
然他放慢了脚步,但母亲还是落在了后面。
②上了车。母亲心疼地对他说,你的背怎么有点驼了?是不是趴在桌子上太久了?他是做文字工作的,
每天都要伏案头十个小时。他点点头,没关系的。母亲轻声说,可你爸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腰杆还
挺直的呢,你要照顾好自己啊!
③父亲去世已经八年多了。在生命中的最后时光,他躺在病床上,蜷缩成一团,干瘦,脸色蜡黃。
但只要子女来到病榻前看望他,他就会强撑着坐起来,面带笑容。父亲的背影,他还真记不大清了。
④父亲的背影,到底是怎样的?他一边开车,一边努力地回忆看了一眼后视镜,他与母亲的目光碰到
了一起,母亲一直在盯着他看,盯着他的背影看。
⑤他的心猛地颤抖了一下。
⑥人到中年,他发觉自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时常怀旧,多愁善感了。脑海中突然跳出来一个
背影,是儿子的。那是去年秋天他和妻子送儿子去成都上大学。在学校门口,儿子转身向校园走去。
辆开往火车站的公交车来了,他喊妻子赶紧上车,妻子却一动不动。他循着妻子的目光看过去,人群
中,他一眼就看到了儿子的背影,瘦削,高大。公交车开走了。他和妻子一直目送儿子的背影,消失
在尽头的拐弯处。儿子没有回头。妻子叹了口气,心疼地说,儿子太瘦了,你看他的背影,跟个电线
杆似的。
第20页共68页.
⑦儿子不会知道,妈妈和爸爸一直在他的背后,默默地注视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
⑧从儿子蹒跚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开始,他和妻子就习惯了儿子的背影。儿子学步了,他小心翼翼地
跟在儿子的身后,随时张开双臂;儿子会跑步了,他一路小跑跟在后面;儿子上学了,他目送儿子背着
书包走进校园,才放心地离开;儿子高考了,他答应不送孩子,以免给他造成精神压力。可是儿子一走
出家门,他和妻子就走到窗前,看着他的背影,直到完全看不见了。
⑨他知道,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留给他和妻子的,将是更多的背影。就像他自己,总是把背影留
给了父母双亲。
⑩车开到小区,他打开车门,搀扶着母亲下车。他故意放慢脚步,走在母亲的后面。母亲七十多岁
了,腰板还不错,但步履已经有点蹒跚。母亲真的老了。
⑪母亲突然回头。他揉揉眼睛,加快了脚步,和母亲并肩,缓缓向家走去。
⑫有时候,人生需要回一回头。回头,你就会看见,默默注视着你的那个人。那个人一定是
人。
(1)文章运用了的记叙顺序,叙事线索是。
(2)把选文第⑫段最后一句话补充完整。
(3)请分析选文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4)选文最后一段使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5)结合上文,请谈一下“谁关注你的背影”?为什么?
11.阅读方益松的《母爱的颜色》一文,完成小题。
①刚搬到这个小区,常常见一个5岁的男孩,剃阿福头,走路外“八”字,模样很是滑稽。男孩
目光呆滞,说话也结结巴巴、语无伦次。
②时间久了,我也渐渐地知道:男孩,原本有一个很幸福的童年。父亲是某私营企业的厂长,属
于那种事业有成、家境富裕的成功人士。然而,不幸的是,两岁时,一场大病,男孩从此痴呆。再后
来,更大的不幸降临到他们母子俩身上,父亲丢给母子俩一套房子,无情地离开了这个家。从此母子
俩相依为命。
③孩子的妈妈我见过,30岁不到,鱼尾纹却过早地爬上了她的眼角,头上的白发也依稀可见。白
天,她要去街道清扫马路,就把儿子丢给热心的邻居,小男孩不哭不闹。常常见小男孩一个人,在妈
第21页共68页.
妈回家的路口一直等着,无论严寒酷暑。小区里,每个人都很同情男孩。爷爷奶奶们也常常给他一些
吃的,或者给他披件衣服。有事没事地,大家总要和他拉上几句家常:“妈妈好吗?想不想爸爸?”
男孩不言语,只是一个劲傻笑,或者回答,妈妈是绿色的!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男孩的语气,才铿锵
有力,充满自豪与满足。
④听的次数多了,才知道,这不是男孩的随口乱答。可是,男孩为什么会说,妈妈是绿色的?妈
妈又怎么会是绿色的?这句话从此就烙入我的记忆。
⑤直到有一日,区里发放救济品,我和街道的领导一起到男孩家探视。一进门,我才惊奇地发现:
室内好多地方,以及家中的每一种电器开关,都被涂上了红绿两种颜色。红色是危险或不可触及的,
而绿色则代表安全。比如,饮水机和浴室里的热水器调节阀,开水的那一端被涂成红色,而温水的一
端则涂成绿色;冰箱里,熟食那一格涂成绿色;家中的接线板和低矮的线路,甚至连电源总闸、菜刀
柄、墙角,以及家中一切不可触碰的尖锐物体也涂成了红色。
⑥看到我们不解的神色,孩子的妈妈对我们说,儿子比较顽皮,分辨能力又不强,所以,不是被
开水烫伤手臂,就是被刀具割伤手指。后来,自己就试着让儿子远离红色,接受绿色为保护色。正因
为如此,家里从来不敢买绿颜色的保温瓶。“可是,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绿色呢?”我们继续问。“我
在想,即使将来真的有一天,儿子走失了,再也回不来,他也不会因为闯红灯而被汽车撞伤。最起码,
我会知道,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我的儿子还在,还好好地活着。”说这句话的时候,孩子妈妈声
音哽咽,眼泪噙满了眼眶。
⑦好好活着,不期待儿子长成参天大树,但,最起码让儿子的生命之树充满绿色,不会枯萎。这
就是一个妈妈对儿子最起码的要求。那一刻,我们一行人,都有了一种深深的震撼。我也终于知道,
小男孩为什么总是说妈妈是绿色的了。原来,在小男孩的心目中,绿色就是安全和畅通无阻,同时,
也代表着妈妈的无限关爱。而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妈妈更是煞费苦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尽可能
地赋予小男孩所能接触到的物体以颜色,以便让他简单的思维能够懂得远离和逃避伤害。
⑧母爱,本无所谓颜色。所谓颜色,就是天下每一个母亲盼望儿女健康成长的拳拳爱心,以及她
们用自己柔弱的肩膀,为孩子撑起的那一片广阔的蓝天。
(1)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示:“谁”“做了什么事”“目的是什么”“表现了什么”。
(2)联系上下文,思考回答:文章第②段属于哪一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
(4)文章以“母爱的颜色”为题,有哪些好处?
(5)文章第⑥段画线句与链接材料中两位妈妈都希望孩子活的“好好”的,但两位母亲的希望中又
第22页共68页.
有各自的想法和期盼,请分别说明。
(链接材料)“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
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本文:
“链接材料”: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鸡
老舍
①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
结没完,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
颤微微的,顺着墙跟,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个小疙瘩来。
②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负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了另一只母鸡的时
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的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下来。
③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
吵的受不了。
④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⑤不论是在院子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现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
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子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
咯咯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⑥当它发现了一点可怕的东西,他咕咕的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就放下,教他的儿女吃。结
果,每一只雏鸡都吃饱了,象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如有别的大鸡来抢食,
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⑦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
——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在地上,鸡雏们有的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
头或是别的地方,它一声不哼。
第23页共68页.
⑧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都要起来看看,是不是
有了黄鼠狼。
⑨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
是一为英雄。
⑩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文中第段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2)根据⑤⑥⑦⑧段的主要内容,分析这四段在内容安排上用了什么顺序?有什么好处?
(3)品味欣赏。请你从修辞角度说说下面句子表达的妙处。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
(4)联系生活,简要谈谈最后一句“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蕴含的深意有哪些?
1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母爱的颜色
①刚搬到这个小区时,我经常看到一个五岁左右的男孩,目光呆滞,说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听
说男孩刚生下来时很健康,两岁时不幸生了一场大病,从此成了痴呆儿。父亲嫌弃他,离开了家。从
此男孩只好和妈妈相依为命。
②男孩的妈妈我见过,三十岁不到,鱼尾纹却早早地爬上了她的眼角,头上的白发也依稀可见。白
天,她要去街道打扫马路,就把儿子交给热心的邻居,让他们帮着照看。小区里每个人都很同情男孩,
常常给他一些吃的或者衣服。
③闲来无事的时候,我们总是会逗男孩玩:“妈妈好吗?”男孩先是一个劲傻笑,然后口齿不清地
说:“妈妈是绿色的!”每次这样逗他玩,他都会说妈妈是绿色的。听的次数多了,我感觉这不是男
孩随口乱答的。可是,男孩为什么会说妈妈是绿色的?妈妈又怎么会是绿色的?我一直很好奇。
④直到有一日,区里发放救济品,我和街道的领导一起来到男孩家。一进门,我惊呆了:室内许多
地方,甚至连电器的开关,都被涂上了红、绿两种颜色。比如,饮水机和浴室里的热水器调节阀,热
水的那一端被涂成红色,而冷水的一端则涂成绿色;冰箱里,熟食那一格涂成绿色,不能吃的那一格
涂成红色;家中的接线板和低矮的线路,甚至连电源总闸、菜刀柄以及家中一切不可触碰的物体也都
涂成了红色,其他安全的、可以触碰的物体则涂成了绿色。
第24页共68页.
⑤看到我们不解的神色,孩子的妈妈对我们说,儿子智力低下,分辨能力又不强,所以常常不是被
开水烫伤手臂,就被刀具割伤手指。后来,自己就试着让儿子远离红色,接受绿色为保护色。“可是,
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绿色呢?”我们继续问。“我在想,即使将来真的有一天,儿子走失了,再也回不
来,他也不会因为闯红灯而被汽车撞伤。最起码,我会知道,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我的儿子还在,
还好好地活着。”说这句话的时候,孩子妈妈声音有些哽咽。
⑥好好活着,不期待儿子长成参天大树,但最起码让儿子的生命之树充满绿色,不会枯萎。这就是
一个妈妈对儿子最起码的要求。那一刻,我们一行人,都有了一种深深的震撼。我也终于知道,小男
孩为什么总是说妈妈是绿色的了。原来,在小男孩的心目中,绿色代表着安全,同时,也代表着妈妈
的无限关爱。而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妈妈更是煞费苦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让智力低下的儿子能
够懂得远离和逃避伤害。
⑦母爱,本无所谓颜色。但正是因为天下每一个母亲盼望儿女健康成长的拳拳爱心,以及她们用自
己柔弱的肩膀,为孩子撑起的那一片广阔的蓝天,才让母爱有了自己的颜色。
(1)第①段画线处属于哪种记叙的顺序?有什么作用?
(2)请分析第⑦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3)通读选文,说说文章标题的作用。
(4)结合全文,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
1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传递
①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②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鼓励,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火
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
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③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
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④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
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
第25页共68页.
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⑤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
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⑥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孩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
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箱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
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
⑦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
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
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
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⑧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
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
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
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⑨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
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
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1)通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
十分痛苦→①→重拾希望→②→十分感激
(2)第⑥段划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3)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⑦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一句中加点词语“温暖”的含义。
(4)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抱憾老娘
第26页共68页.
刘静沙
①娘,您终于回到您日思夜想的家了。现在,您已经躺在桃园村太阳坡的怀抱里,躺在大旧坡前
堆起的黃土下。
②安葬老娘的那天,回想她的一生,深感她就像天下所有母亲一样,如此平凡,平凡得就像轻轻
飘落的纸钱;如此微小,微小得就像那晶莹的雪花,在我们刚想把她捧到手里、拥进怀中时,地就融
化得无影无踪,留给子女的,是无尽的遗憾。
③老娘去世后,我惭愧地意识到,对她了解得太少太少。
④她的娘家位于豫西伏牛山深处的栾川县白土乡康山村。新中国成立前,十四五岁的父亲跟着爷
爷奶奶逃难到白土乡,在那里认识了她。听老娘零零碎碎说过,她的父亲是教书先生,地小时候在道
上和豹子对视过,也在麦田里遭遇过大蟒蛇。土改时,她オ和父亲带着奶奶,拉扯着大姐二姐,一道
走了几天几夜,回到嵩县老家的桃园村。老娘的去世,使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去了解和拼接当年的更多
细节,她()的一生,已如那山花一样,荣荣枯枯,终归于沉寂。
⑤老娘一生(),和父亲一起养活大了我们兄弟姊妹八个。八个孩子是八张吃饭的嘴,在那
凭工分吃饭的年代,老娘和成年劳力一样,早出晚归,下地干活,割草喂猪。为了一家吃饱饭、吃好
饭,她(),槐花、柳絮、榆钱也能做的花样百出,但毕竟饭少人多,全家人不齐她不让开饭,
第一碗饭一定要盛给干重活的父亲,饭多还好说,饭少了锅里反而总会剩一两碗饭没人盛,老娘只得
拿着勺子,这个孩子匀一口,那个孩子匀一口,自己则最后刮锅边的锅巴。
⑥她和父亲都不识字,却最重视读书,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把四个子女培养成了大学生。
⑦老娘一生与人为善,乐善好施。记得我们和邻居公用的那堵墙,中间有个地方低一些,只要我
们家做了什么好吃的,总会从墙头递过去;家里办喜事了,剩下的肉菜,她也要我们一碗一碗的给左
邻右舍送。当时,四乡八村很多人来认干亲戚,老娘一生认了多少干儿子,只有她自己知道,而我们
算都算不清楚。
⑧老娘一生辛劳,始终不愿意给别人甚至子女添麻烦。母亲腿脚灵便的时候,不管在哪个子女家,
洗衣、做饭、带孩子,什么活都千。老娘不幸患病住院后,她从不谈问自己的病情,乐观豁达。老娘
去世后,二哥讲了一个老娘一直不让说的往事,有一日清晨,早早起床的她为了不打扰家中子女休息,
没有开灯,蹑手蹑脚去卫生间时摔倒在了客厅里,同样因为不愿打扰家中子女,她一个人在黑暗中摸
爬到沙发边,自己扶着沙发才站了起来。老娘去世后,我们怎么都回想不起来她给我们提出过任何要
求,甚至地去世的时候也没给我们交代任何事。
⑨办完老娘后事回郑州的路上,思及她平凡操劳的一生,难以名状的遗憾和愧疚一次次涌上心头,
第27页共68页.
一次次抑制不住泪流满面。老娘啊,我刚买了新车,想带您回趟栾川白土康山的老家,再来郑州我的
新家住住的心愿,只能落空了;大哥、二哥说的等您病轻了,带您去附近景点转转的愿望,也无法完
成了,尤其是让您清醒时回家的愿望更是永远也无法实现了。
⑩老娘啊,您的一生来得默默无闻,过得清清爽爽,走得安安静静。您和全天下大多数母亲一样,
度过了平凡的一生,对我们来说,您却永远是最伟大的那一个。
选自《河南目报》2019年3月20日
(1)根据文章内容,对文章结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精打细算平凡朴素含辛茹苦
B.平凡朴素精打细算含辛茹苦
C.含辛茹苦平凡朴素精打细算
D.平凡朴素含辛茹苦精打细算
(3)第③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在内容上的作用
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机械设备的买卖合同
- 洛阳理工学院《工科大学化学-物理化学(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污水处理厂导向钻进施工合同
- 墙绘施工合同范本
- 教育培训机构劳务管理
- 食品企业财务健康检查
- 2024年动力煤进口清关共享成功之道!3篇
-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医疗器械招投标管理规范
- 医药招投标项目招标文件编制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建筑制图基础》机考三套标准题库及答案3
- 降低故障工单回复不合格率
- 可涂色简笔画打印(共20页)
- 灯光架介绍及使用说明
- 十一学校行动纲要
- GB 1886.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硫酸钙(高清版)
- 关于房屋征收及土地收储过程中的税收政策(仅供参考)
- 唯一住房补贴申请书(共2页)
- 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 中医养生脾胃为先PPT文档
- 门窗工程成品保护方案(附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