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典籍分类专训:必修下册 谏太宗十思疏(新教材课内必刷)_第1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典籍分类专训:必修下册 谏太宗十思疏(新教材课内必刷)_第2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典籍分类专训:必修下册 谏太宗十思疏(新教材课内必刷)_第3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典籍分类专训:必修下册 谏太宗十思疏(新教材课内必刷)_第4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典籍分类专训:必修下册 谏太宗十思疏(新教材课内必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谏太宗十思疏

未命名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

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

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股

,也於有诚必待下,既得志则纵情必傲物;有诚则抽、越为一侍,傲物则赏内为彳工路。虽

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

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

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m理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

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

刑;总此十思,宏兹冬修,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

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可之职役哉?

1.下列对文章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

B.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

C.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

D.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疏”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如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徵的《谏太宗十思

疏》。它是科举考试中用于回答命题者的问题并表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B.三驱,据说古代圣贤之君在打猎布网时只拦住三面而有意网开一面,从而体现圣人

的“好生之仁”。另一种解释为田猎活动以一年三次为度。

C.九德:指九种美好品德,出自《尚书》,即“宽而栗(庄严),柔而立(能立事),愿

而恭,乱(治理的才能)而敬,扰(和顺)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充实),

强而义。”

D.百司:指王公以下百官的总称。如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文中所用的句子“又宰

相者,所以临察百司,考其殿最”,其意思与本文同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先从反面

设喻引出议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再从正面论述,这样就加重了强调的意味。

B.第二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怨不在大,可畏惟士: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

发人深省。

C.第三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十思”的内容是正己安人。

“十思”就是十条劝诫。文章最后从正面论述做到“十思”的好处,描绘出“垂拱而治

的政治理想。

D.本文从头至尾,多用骈文偶,或相对为文,或排比论述,辞工文畅,音律和谐,铿

锵和韵,读来如觉连珠滚动,文章一飞呵成,论述步步为营,气势雄健有力,警示振聋

发耳贵。

4.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答案】

1.C

2.A

3.A

4.(1)(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有好的开端的人很多,能贯

彻到底的人大概很少。

(2)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像回声似的应和,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陈涉)。

(3)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由于)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在殷忧”与“既得志”对应,“必竭诚以待下”与“则纵情以傲物”对应,“竭诚则

胡越为一体”与“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对应,所以应分别在

“忧”“下”“志”“物”“一体”“行路”后断句。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它是科举考试中用于回答命题者的问题的一种文体”有误。“疏”是封建时代臣下

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提建议或意见的一种文体。“科举考试中用于回答命题者的问题

的文体”是“策”。

故选Ao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先从反面……再从正面论述……”错误,应先从正面设喻,再到反面论述。

故选A。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得分点:元首:帝王;景:大;克:能;盖:大概。(2)得分点:云:像云一样;

回:像回声一样;景:像影子一样。赢:担负。(3)得分点:“有”通假“又”;“暴”

通假"曝”,译为“晒”;“挺”译为“挺直”。

参考译文: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

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

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

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

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

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

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

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微了。国君开头做得好

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过去夺

取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

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

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即使

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

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

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

深切谨慎的。

做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

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

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

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

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

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

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

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

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

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和大臣没有大事烦扰,可

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得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

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

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

阅读《谏太宗十思疏》,完成下面小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

义。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

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

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

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

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

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

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而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

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

者竭其力,仁者摘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琮游之乐,可以养

松乔之寿,鸣琴垂拱39,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

为之大道哉!

(取材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拳神器之重当:主持

B.能克终者盖寡克:能够

C.将有年则思知止以安人作:作为

D.简能而任之简:选拔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臣闻求木本长者②居域中之大

B.①必固基根本②知基不可

C.①画况于明哲乎②貌恭画不心服

D.①君人煮②则智专尽其谋

7.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历代)所有的帝王,都承受了上天给予的重大使命

B.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引起民怨不在于事情的大小,可怕的是人民(的力量)

C.总此十思,弘兹九德

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光大九种美德的修养

D.文武争驰,君臣无事

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就可以无所事事了

9.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

(2)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10.《谏太宗十思疏》中“谏”的意思是①—;“十思”的意思是②—;“疏”即

“③—”,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一开始,作者先设置两组哲理性很强的比喻,而后引出了自己要表达的真实目

的。

B.第一段,作者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正面说明问题,进一步强调自己的政治意

图。

C.作者告诫太宗,对人民使用高压钳制,用威势来统治,会造成他们与统治者貌合神

离。

D.作者以“十思”全面阐述“积德义”的具体内容,意在提醒唐太宗从多侧面省察自

己。

【答案】

5.C

6.D

7.B

8.D

9.(1)道德不能处在深厚的境界,性情不能战胜(克服)自己的欲望。

(2)过去夺取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

10.劝谏十条劝诫(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奏疏

11.B

【解析】

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

C.“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的意思是“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

定”,所以“作”,动词做名词,兴建什么,指兴建宫室一类的事情。

故选C。

6.

本题考查学生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能力。

A.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之:定语后置标志;

B.其:代词,它的/其:代词,那,那个;

c.而:连词,表递进/而:连词,表转折,去k

D.者:助词,……的人/者:助词,……的人。

故选D。

7.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式掌握和判断能力。

例句,状语后置句,“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即“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

A.状语后置句,“月出于东山之上”即“月于东山之上出”;

B.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不知句读,不解惑”;

C.状语后置句,“先后生于吾”即“于吾先后生”;

D.状语后置句,“多于市人之言语”即“于市人之言语多”。

故选B。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语句意思,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

D.“君臣”,国君和大臣;“无事”意思是“没有什么烦忧的事”,句子可以翻译为

“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和大臣就可以没有什么烦忧的事了”。

故选D。

9.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第(1)句中,注意“德”,道德;“厚”,形容词作名词,深厚的境界;“情”,情

感;“胜”,战胜;“其”,代词,代指自己的;“欲”,欲望;“胜其欲”,战胜(克

服)自己的欲望。第(2)句中,注意“昔”,过去;“取”,夺取;第一“而”,连

词,表修饰;“今”,现在;“守”,守卫;第二个“而”,连词,表转折;“何也”,

这是为什么呢。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

“谏太宗十思疏”意思是“劝谏唐太宗十条劝诫(十件应该深思的事)的奏疏”,所以

“谏”的意思是“劝谏";'‘十思”的意思是“十条劝诫(十件应该深思的事)”;“疏”

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B项,“从正面说明问题”分析错误,应该是从反面说明问题。

故选B。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

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

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

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

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

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

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

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

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处在深厚的境界,性情不能战胜(克服)自己的欲望,这也(如

同)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

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微了。国君开头做得好

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过去夺

取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

中一定能羯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

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即使

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

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

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

深切谨慎的。疾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

做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

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

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

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

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

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

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

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

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

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和大臣没有大事烦扰,可

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得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

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

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明亮的耳、眼,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

天下的大道理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魏征,巨鹿人也。武德末,为木干牛与。见木室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

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日:“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

慨自若,从容对目:“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致容,厚加礼异,

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

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日:“卿所谏前后二百余

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

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

笆,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宫,宴

近臣,长孙无忌日:“王珪、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者又同此宴。”太

宗日:“魏廷隹匿实我所包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熊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拿犯颜切述

丕许我为韭我所必重之也”征再拜日:“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

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二》)

(乙)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

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明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

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

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

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

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

道哉!

(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

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

B.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

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

C.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

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

D.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

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洗(xian)马,一作“先马”,即在马前驰驱之意,为太子的侍从官,是辅佐

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职。

B.太宗,中国古代帝王谥号。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开国皇帝的谥号通常为“太祖”或“高

祖”,第二代帝王的谥号多为“太宗”。

C.中钩,指春秋时管仲用箭射中公子小白衣带钩的事。管仲曾辅佐齐公子纠与公子小

白争位,小白即位为齐桓公后,既往不咎,以管仲为相。

D.三驱,指古代圣贤之君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

另一种解释是田猎活动以一年三次为度。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颇有深谋远算。在太宗和隐太子的权力斗争中,魏征劝谏李建成早做打算,后

来面对太宗的指责,魏征坦言李建成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听从自己的意见。

B.魏征被赞忠诚奉国。魏征欣幸遇到了赏识自己的皇帝,竭尽才力来效劳。太宗李世

民夸赞他忠心为国,直言劝谏前后二百多件事,都称自己的心意。

C.魏征在朝遭人嫉恨。魏征之前是追随隐太子的,隐太子被诛后,又转而投奔太宗李

世民并被委以重任、厚加礼遇,因此,朝中长孙无忌等近臣颇为嫉妒。

D.魏征敢于犯颜直谏。魏征常常不顾情面地劝谏太宗李世民,不许他做错事。他向唐

太宗提出“十思”的建议,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

(2)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答案】

12.A

13.B

14.C

15.(1)魏征素来有治国的才能,性情刚强正直,没有畏缩屈服的事。

(2)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明亮的耳、

眼,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

【解析】

12.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划线句子中,“所仇”是“仇人”之意,是“实”的宾语,表明魏征身份,句子句意完

整不可分开,可排除B、C两项,再比较A、D两项,“为非”是“不许”的宾语,句意

为“不许我做错事”,句子句意完整不可分开,可排除D项。

译文:魏征过去确实是我的仇敌,但他能为侍奉的主子尽心出力,这是很值得称道的。

我能够提拔重用他,自比古人应无愧色!魏征常常不顾情面恳切劝谏,不许我做错事,

所以我器重他。

故选Ao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太宗,中国古代帝王谥号”“开国皇帝的谥号通常为‘太祖'或‘高祖'”"第二

代帝王的谥号多为'太宗'”均出现了错误,“谥号”错,均应为“庙号”,庙号是古

时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专立名号,称庙号。如太祖、高祖、太宗、世宗等。

故选B。

14.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遭人嫉恨”不准确,“投奔太宗李世民”错。太宗李世民是凶为敬重魏征的为人,

所以对他委以重任并厚加礼遇的,并非魏征主动投奔。长孙无忌也主要是凶为之前与魏

征的政治立场不同,所以才说见魏征如见仇敌,不愿意与他一起参加宴会。并非出于对

魏征被太宗信任厚待的嫉妒不满。

故选C。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

(1)“雅”,平素,素来;“抗直”,刚强正直;“屈挠”,畏缩屈服。

(2)“司”,管理;“役”,役使;“聪明”,灵敏、明亮的耳、眼;“无为”,顺

其自然。

【点睛】

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目四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

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

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

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留意并仔细分

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

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

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

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第四步:“对

症下药”解答问题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答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题型选择对应

的答题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译文:

(甲)

魏征,柩鹿人。武德末年,做太子洗马。当他看到太宗同隐太子李建成暗中倾轧争

夺,常劝建成早做打算。太宗杀了隐太子后,把魏征叫来责问:“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

兄弟?”当时大家都替魏征担惊受怕,魏征慷慨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皇太子如

果听了我的话,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太宗听了这话肃然起敬,对他分外敬重,

提升他为谏议大夫,多次把他请进卧室,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魏征本有治国的才

能,性情刚直不阿,绝不随便放弃自己的主张。太宗每次和他交谈,从来没有不高兴的。

魏征欣幸遇到了赏识自己的主子,竭尽才力来效劳。太宗又安慰他说:“你以前直言劝

谏前后二百多件事,都称我的心意,不是你忠心为国,怎能如此?”

贞观三年,魏征几次升迁做上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虑,起了很好的作用。太

宗曾对他说:“论你的罪过比当年管仲射中齐桓公的带钩还要严重,而我对你的信任却

超过了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近代君臣之间融洽相处,难道还有谁能像我这样对你吗?

贞观六年,唐太宗驾幸九成宫,设宴招待亲近的大臣,长孙无忌说:“王硅、魏征,过

去侍奉隐太子,我见到他们就像见到仇敌一样,想不到今天能在一起参加宴会。”太宗

说:“魏征过去确实是我的仇敌,但他能为侍奉的主子尽心出力,这是很值得称道的。

我能够提拔重用他,自比古人应无愧色!魏征常常不顾情面恳切劝谏,不许我做错事,

所以我器重他。”魏征再拜说:“陛下引导我提意见,我才敢提意见。如果陛下不接受

我的意见,我又怎么敢去犯龙鳞、触忌讳。”

(乙)

做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

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

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

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

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

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

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

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

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

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和大臣没有大事烦扰,可

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得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

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

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明亮的耳、眼,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

天下的大道理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臣闻:求木*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

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西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

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

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断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

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

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

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拿之%严刑,

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

深慎。奔车朽索,茜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

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

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

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

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

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16.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A.斯亦伐根以求木茂斯:这

B.莫不殷忧而道著殷:富足

C.则思谦冲而自牧牧:养,这里指提高修养

D.虽董之以严刑董:督责

17.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李牧连却之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赂秦而力亏

C.虽董之以严刑以地事秦

D.其可忽乎其声呜呜然

18.下列对“十思”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作者提出,作为帝王,在他计划营造宫殿时,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以尽可能减轻百

姓负担,使他们安居乐业。

B.帝王担负着治理天下的重任,当他产生骄傲自满时,就应想到自己要像江海那样宽

广低下,有能容纳百川的胸怀。

C.帝王担心自己偏信谗言邪说,就要想到首先端正自身以便除去邪恶,将要施恩奖赏

人时,要警惕不因自己的偏爱而赏错。

D.帝王喜欢到郊外去打猎,就要想到最多只能去三次;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

慎始慎终。

19.《谏太宗十思疏》第三段最后一句指出,君主不必''亏无为之大道”。但其实要达

到“无为”,还需“有所为"。那么,根据作者的意思,如果想达到“无为”,君主应

该怎么“有所为”?请用文章里总结性的原句回答。

【答案】

16.B

17.C

18.D

19.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解析】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B.“殷”,修饰“忧”,“富足”错误。应该译为深切的。

故选B。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他。

B.连词,表转折,去上连词,表因果。

C.介词,用。

D.副词,怎么;代词,它的。

故选C。

18.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就要想到最多只能去三次”错误。结合“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分析可知,喜

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三驱”,据说古代圣贤之君在打猎布网时只拦住三面而

有意网开一面,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另一种解释为田猎活动以一年三次为度。

故选D。

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结合文本内容“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

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

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分析可知,君主应该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

扬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

参考译文: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

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

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

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

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

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

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

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微了。国君开头做得好

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过去夺

取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

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

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即使

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

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

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

深切谨慎的。疾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

做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

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

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

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

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

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

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

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

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

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和大臣没有大事炀扰,可

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得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

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

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明亮的耳、眼,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

天下的大道理呢!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耳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

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

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与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盖在殷忧,

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

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

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

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

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

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

代百司之职役哉?

2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⑴必困其根本⑵克终者盖寡

21.下列四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聿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聿叹郦元之简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则思知止以安人

C.德不厚加思国之安塞源加欲流长也

D.臣虽下愚,知若不可勇者竭基力

2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2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用文中原话)。主要的论证方法有

24.有许多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两个四字成语

【答案】

20.使……稳固能够

21.C

22.大概(大凡)在深重忧患中一定会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在实现了自己的志向后就放

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他人。

23.“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凡百元首……)。

24.居安思危、载舟覆舟、择善而从(之)、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善始善终)、垂

拱而治、“源远流长”、“谦冲自牧”、“文武并用”、“劳神苦思”、“慎始慎终”、

“慎始敬终”、“戒奢以俭”等。

【解析】

2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能力。

(1)必固其根本,意思是“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固:使……稳固。

(2)克终者盖寡,意思是“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克:能够。

2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语气助词,表揣测,大概(或连词,表原因,因为);发语词,可不翻译;

B.连词,表转折,去[I;连词,表目的,来;

C.都是连词,表转折,去小

D.代词,这样;代词,他们。

故选C。

2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本题关键词有:殷忧:深重忧患;竭诚,竭尽诚意;以,来;下,臣下;既,已经;得

志,实现了自己的志向;傲物,傲慢地对待他人。

23.

本题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