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家争鸣
专题目录
01重温导语,明确内涵
02素材精选,主题适用
03考教结合,题型探究
04拓展演练,强化巩固
05单元写作,任务拓展
重温导语,明确内涵q
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人类精神和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
的精神导师,他们提出的思想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当释迦牟尼超越尘世,犹
太先知秉持神性,古希腊哲学家走向思辨时,儒、道、墨、法,先秦诸子竞相争鸣,奏响了我们民族思想
史上的华彩乐章。如何治国?如何做人?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孔子说“仁”,墨子说“公
平正义”,杨朱说“我一毛不拔”,孟子说“义”,庄子说“我的人生与你无关”,荀子说“与其怨天尤人,
不如奋发图强”,韩非子说“仁和人都是靠不住的,霸道才是真王道”!
诸子百家的思想,共同建构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如今,在举国上下共
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背景下,回顾春秋战国时期那场多姿多彩、灿烂辉煌的文化盛宴,对
我们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增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和人文
情怀,具有长远的意义。
先秦诸子各家为文,“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萧统《文选序》)。先秦诸子各家并不把善写文章
当作最高追求,但他们的论说都文采斐然,自成一格。儒家经典在论述道理时,善用譬喻、对比,论述观点
时思路简洁明晰。《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直接论说道理;《庄子》则善于借助寓言,增强
说理的趣味与效果。墨子在论说时,一方面努力追求语言的浅显、逻辑的严谨和结构的层次感,一方面又不
避繁复,务求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
主题延伸与思考
1.“百家争鸣”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且达到顶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百家争鸣”过程中
产生的一系列思想文化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促进了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作为新时
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抓住利好形势,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2.《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也就是说,不学会礼仪规范,就难以有立身之处。这是先贤们
留给我们的真诚教诲。如今,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扩大,真诚文明、富有魅力的交往礼仪已成为扩大交流、
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我们该如何传
承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
3.诸子百家,在当时同时又是杰出的社会政治理论家,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无法逃避他们的时代使命。
百家争鸣,代表着成熟形态的中国文化的源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世纪。这些,是否触发了你对历史传
承与时代使命、文化自信的深入思考?
4.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对“士”采取宽容政策,允许其“合则留,不合则去”。在当时,“士”就好像
自由的鸟儿,可以“择木而栖”,从而促进了各国间的人才流动。结合当今社会某些行业的“跳槽”现象,
你对人才流动有哪些思考?
5.春秋战国时期,各种社会势力都在极力扩张,激烈的竞争迫使统治阶级积极面向全社会罗致人才,
这使得社会下层人士得以“下学而上达”,有机会学习文化知识,增长才智,故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了
“学而优则仕”的观点。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读书与成才的关系?
6.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审议时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
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
请你谈一谈人才在社会治理和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
7.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诸子百
家相互争鸣又取长补短。结合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思想和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
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谈一谈如何正确处理不同的文化。
素材精选,主题适用
主题素材
1.胸有大志,意志坚毅,这便是中华民族对“士”的形象定义。把“仁”当作目标的孔子,在战火纷飞、
流血漂橹的时代,带领着一群欲挽狂澜、想扶大厦的年轻人四处游说。虽然他们的身影己经消失不见,但
他们的精神永不褪色。犹记得那个黑暗年代,为了挽救将要在死水里溺亡的民众,有人用自己的生命荡起
一圈圈涟漪;有人捞出铁锈与杂草,开辟了死水外流的渠道。当一个人立下了志向,并选择用终生来实践
的时候,我们才会在其中找到人生的意义。
2.欲拯民于水火,孔子在充满暴力的历史中,带着同样热血的年轻人,致力于恢复仁义;愿匡世于将颠,
杜甫在指鹿为马的仕林中,仍耿直上谏,希冀“再使风俗淳”;想补天于未晚,王安石在明枪暗箭中,同各
种阻力抗衡,试图将国家积弊减轻。总有这么一群勇士,无论前方等待的是什么,终会一直向前,义无反
顾:无畏一己之牺牲、只为天下太平的林觉民,爬雪山过草地、只为长征胜利的红军,忍受枯燥耗费心血、
只为克服疟疾的屠呦呦……这是一场未知的路途,而只有志“毅”方能致远。
3.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
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
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
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
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
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
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4.主张“性善论”的孟子,曾经在最烽火连天的战国时期,依然坚定地认为人本身具有一种天生的道德禀
赋。一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我们看到了“恻隐”这一心性,事实上就是自己心里最柔软的存在,最原
始的天赋。我们看到孺子将入井,会忽而惊慌不忍;我们看到战火肆虐环境下饥饿的儿童,会感到悲伤难过;
我们看到烈日下头发花白却辛劳工作的老环卫工,会不禁心酸。这些,都是我们内心柔软情感的体现。请
保留人内心的柔软,我们正是因为内心的柔软而有了坚强的可能。恰如,面对洪水是解放军一往无前的背
影,面对生死是奋斗到最后一秒的生……同情不是居高临下的感性,而是生而为人的悲悯与感恩。
5.卡尔维诺曾言:“我相信缓慢、平和、细水长流的力量,踏实,冷静。”一步登天只存在于幻想之中,我
们唯有踏实走好每一步,方能牢牢站稳人生之巅,得到真正的鲜花与掌声。许多时候阻碍了我们实现理想
的,并不是前行路上的风雨,而是轻言放弃的自己。正如孔子所说:“譬如为山,未成一餐,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簧,进,吾往也。”李时珍少年立志,决心重修有误的旧药典。他人的讥讽嘲笑,无法阻
拦他在深夜手持医书,孜孜不倦地研读;崇山峻岭的风雪,也无法停下他采撷药材、辨认药性的步伐。经过
二十七年的呕心沥血,他终于写成了《本草纲目》。在追寻理想的漫长道路上,我们总会在某些时刻陷入迷
茫与不安之中,但如若我们能够始终朝着心中的目标前进,那么终有一日我们会拥抱成功的星光。
6.“止”者知止,适可而止,当止则止,自己给自己“叫停”。知止意味着心中有度,懂得节制欲望、控制
本能。把握不好度,健康会在大吃大喝中受损,名节也会因贪占侵吞而受辱。知止也意味着心中有界与戒,
哪些朋友不能交,哪些地方不能去,哪些东西不能拿,都要讲纪律、有分寸。朱熹有言:“止者,所当止之
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知止是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守住道德底线,不越法律红线,
便可以筑牢成功的围堰。知止的关键在于清醒,意念清醒才能克制私欲、从不逾矩,志向清晰才会志之所
驱、不受干扰。
7.“止”即知止,懂得满足,明确界限,是一种达到一定境界以后的收手,亦如中年处友时所需。《谏太宗
十思疏》曾言“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当人处于不惑之年时,已经拥
有了一些事物,此时的就需要“止。凡事都有一个度,要懂得满足,不可贪得无厌。在处友方面,我们也
应该明确界限,把握好一个度。“知止,懂得满足,把握好一个度,他能够在岁月的磨练中带给我们新的领
悟”。故你我新青年,在积极奋斗,书写人生华章时,亦要有“止”的精神!
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为知止。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知止是理智的调节,是上进的边界,更是我们
应有的智慧。“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开成花灾的玫瑰不是灿烂,而是荒凉,唯有
把握方寸,才能有收放自如的心态和气度。纵使周处年少时纵情享乐,却在拜访名人后及时悔改,发奋读
书;纵使楚庄王即位之初不顾朝政,却在苏从和武参下悬崖勒马,终成霸业;纵使廉颇数次计较相如,却经
一番提点后克服傲气负荆请罪,而后佳话留千古。把握适度,智者知止,如此我们才会发现,树在,山在,
天地在,知止而常乐。
人物素材
1.当我走在这片广袤而深厚的土地上时,耳边总是萦绕着悠扬绵长的钟声,我知道这是你亘古的吟诵,千
年之前的齐鲁之声。孟子,我总在想,在你仰望千年前那片苍蓝色的天空时,看见巨大的飞鸟鸣叫着飞过
声音破碎而隙亮,留下透明的痕迹,你是不是也会泪流满面,想起飞鸟可以向着自己的梦想不顾一切地飞
翔,而你却站在风里,找不到方向,这么懦弱。于是,孟子,你依然是这么伟大的一个人当作看到百姓在
现实中挣扎时,你是那么难过。于是,你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是,哪一个君主会心甘情愿
地让自己从天降落到最底层,看到那些愚蠢的王,我不知道你会怎么想,我只是想知道,那些飞鸟的影子
是不是又落进你清冷的眸子中,你的表情那么哀伤,仿佛听到钟声里掩盖的死亡。
2.道家的核心不是如何治理天下,而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如止水,将一切看作天意,命中注定,不去怨天
尤人,也不必苦苦求索,顺其自然就好,庄子就为一个逍遥与天地之间,醉心于自然山水的唯心主义者。
他与惠子在辩论鱼之乐时,充分表现了他内心的平静,与看待事物乐观向上的方式。不够理性,却很美丽。
庄子之慧在于他对人的态度,智是他理解问题的超脱,慧则需要一点沟通技巧,他游历山水,也没有失了
与人交往的聪慧,阐述自己观点时的他爱用故事,从不无力地反驳。他用故事用得妙,虽都短小,但精悍
极了。用平凡的故事比喻人生百态,挖掘其中深意,不会令人感到尴尬或是枯燥。乐观地委婉地平缓地耐
人寻味地说着一个又一个的寓言,使人领会,何为天道人道,生死往复,循环之道?尽管他一贫如洗,却比
大多数人活得自在。他以幽默化解所有痛苦,以傲然的姿态,看淡权力金钱此等庸俗之物,吸收天地精华,
挺立在历史舞台上,笑看生命。
3.墨子是一个有思想,且思想十分超前的人。从墨家二大主张之首的“兼爱”、“非攻”就可以看出,他的
思想已经到了现代社会主义的境界。再加上他主张节俭,已经逼近了共产主义思想,现加上他本人也是无
产阶级者。如果他活到现在,那也就没有马克思什么事了。他绝对可以带领全人类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道
路,而不是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交错纵横的局面。扯远了,他先进的思想以及灵巧的技术,还有一点
特别的爱好,构成了巨大的墨家体系。这点爱好就是这位老兄对武学的追求,所以在当时,墨家的武斗能
力才是无人能及。不然也变不成后来的杀手组织了。但崇拜鬼神也是他的大毛病,没办法,人家农民出身,
读的书少,不能没有信仰,也只能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我眼中的墨子,是一个独特的象征,是进步的
代表,也是一个类似于武痴的人物。他是一位农民出身的普通人,但是这个普通人的一生却不普通,在他
的墓志铭上,将会因为他的和平主义,他的仗义勇为而镌刻上两个字一一英雄!
学术思辨观点与素材
•政治开明促进学术自由
战国时代,齐国经济发达,统治阶级政治开明,有良好的文化政策,使得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的学
术场所。此外,诸侯各国致力于富国强兵,对学术研究采取宽松的政策,各派学者利用各诸侯国尤其是齐
国提供的良好环境与条件,潜心研讨,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了各自的学说。
•学术自由促进思想解放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不治而议论”,是稷下学士活动的主要特点之一。“不治”,
即“不任职”。“议论”,就是议论时政、国事、治乱之策,为统治者提供决策依据。他们对统治者政治活动
提出的批评意见或决策建议,大都坦率直言,没有或者少有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情况。稷下学宫中的议
题也非常广泛,既有不同政治主张的阐发,又有不同学术观点的诘难,也有对宇宙奥秘的思考。这种学术
自由的环境大大促进了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
・各家学派共同促成文化学术的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在众多的领域中既相互对立,形如水火;又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促进。它
们共同促成了文化学术的繁荣,使春秋战国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富有创造力的时代。可以这样说,没有春秋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就没有现代的中国文化。
•共同建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诸子
百家的思想,共同建构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
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我国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
成为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就“天人关系”展开讨论,孔子提倡“天命论”,认为自然即“天命”,是不可抗
拒的;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回归自然;荀子虽然强调“明于天人之分”,但也承认天人之间有一定的联
系。总的来说,“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就是主张天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
•为推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供借鉴
处理国家关系,应以保护主权利益为绝对原则,外交思想建立在国家治理的基础上,国家治理得到人民拥
护,国外的民众愿意来,“近者悦,远者来”(《论语》),才能有条件建设和谐世界,这才是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
‘考教结合,题型研究
【典例一】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课文中有不少经典语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
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从下
列语句中任选其一,也可以从本单元课文中另选一句,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题目自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致知在格物。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审题分析】
第一步:审题立意一一了解“要我写什么“,再确定“我要写什么
【审题工了解“要我写什么?”
“经典语句闪耀智慧的光芒,给我们人生启迪”一一经典语句具有指导现实的意义。
“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一一找到现代生活中与经典语句所契合的事例。
“从新的角度做出辨析或阐释”一一学会一分为二去思考,试换一个角度去阐释经典语句。
【立意】:确定“我要写什么?”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立意:刚强•勇毅】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立意:自律•以身作则•换位思考】
3.致知在格物。【立意:实事求是•积极调查把握规律】
4.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立意:善良•同情心】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立意:人贵自知•善于识人】
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立意:小事不可小视•从小事做起】
7.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立意:与人为善•平等待人】
8.譬如为山,未成一簧,止,吾止也。【立意:功亏一簧•持之以恒】
第二步:拟写标题一一标题即为论点,需提出你的观点(下定义;明态度;打比方……)
1.士需弘毅,任重道远;心存弘毅,任重道远
2.以身作则,令行禁止
3.格物致知,行稳致远
4.善良是社会的底色;怜悯是向善的种本能
5.人贵自知
6.小事不可小视
7.在交往中需与人为善
8.持之以恒,方见曙光;立志不难,坚持不易
第三步:构思框架
以第一句名言举例:
名言引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适当结合现实并点题。
古有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树立宏
心存弘毅,
大志向。(后面再仿照此句举例)
任重道远
今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毅呐喊。(后面再仿照此句举例)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树立高远志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号召)
【例文荐读】
士不可以不弘毅
人总要踏上这么一条道路:此路和远方隔着万水千山,但心中有“弘”志者终会到达;地面坎坷不平
路途遥远,仍需磨练“毅”志方可继续前行。所以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有人被浮云遮眼,从未去别处看看;有人半途而废,声称努力不如放弃;有人在树下乘凉,幻想一蹴
而就。然而,胸无大志,人生的高度便也到此为止;意志不坚,再容易的梦想也不会实现。故此,人生在
世,当立志弘毅。
远方•“弘”志
看到了远方,所以立志于远方。这让我想到,古代儒者便如这般,因为望着名为“治世”的远方,所
以他们便有了勇于担当的魄力。欲拯民于水火,孔子在充满暴力的历史中,带着同样热血的年较人,致力
于恢复仁义;愿匡世于将颠,杜甫在指鹿为马的仕林中,仍耿直上谏,希冀“再使风俗淳”;想补天于未晚,
王安石在明枪暗箭中,同各种阻力抗衡,试图将国家积弊减轻。斯人已逝,但他们的精神已经化作永恒的
路标,指引后辈跟随他们朝着同一目标疾行。
路遥•“毅”志
道阻且长,必须做好准备。在真正到达目的地之前,没有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抵达。但,只要我
们以意志为伴,终会越走越远。总有这么一群勇士,无论前方等待的是什么,终会一直向前,义无反顾:
无畏一己之牺牲、只为天下太平的林觉民,爬雪山过草地、只为长征胜利的红军,忍受枯燥耗费心血、只
为克服疟疾的屠呦呦这是一场未知的路途,而只有志“毅”方能致远。
弘毅•民族特征
站得够高,才能许下远方;决心往前,才会风雨兼程。这也正是中国发展的生动写照。立志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我们站在十三五的高度上,向“十四五”规划迈进;我们完成了载人航天飞行,便尝试其
他技术突破;我们还实现了由全面建设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为乱云飞渡所扰,不为山高
水险所惧。这一路艰难险阻,党和人民都迎难而上。心怀大义、百折不饶,这正是伟大的中华民族所具有
的特征。
审视自身,我也正走在一条独特的路上,向往着更远的远方。回顾来路,前辈志士留下的路标一路指
引方向;立于其上,路在脚下,目光坚毅朝向遥远未来;展望前方,志向远大,路途虽远,必将到达。
佳作点评:本文构思精巧,立意深刻。既在“弘毅”之外引入象征性意象一一人生之路,从而点出此
条路上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又能做到由个人上升到家国,赞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富有格局。同时,
本文语言流畅晓易,将道理述说地有力而坚定。
【典例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阅读先秦诸子语录或作品、探究先贤丰富思想的同时,我们的眼前总会出现诸子百家或雍容或犀利
或雄奇或朴拙的论辩场景。而当我们的视线从两千多年前“百家争鸣”的历史语境移回现实语境时,竟发
现“公共骂战”正狼烟四起。
网络社会中,“掐架”是微博和论坛里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现实生活中,“掐架”也很常见。人们对
“掐架”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两千多年前,在那个百家争鸣、群星闪耀的“轴心时代”,儒道法墨的各家先贤在思想交锋中不断探寻
治理乱世的良方,为人类文明史留下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今天,似乎同样是激烈的观点碰撞,失控的
,,争鸣”摇身一变却成了,,掐架。本该有理有据的君子式“辩论”沦为无处不在的小人型“骂战”。
年初,肖战粉丝过度维护流量明星、网络民众强烈抨击失格偶像掀起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引发人们
对网络社群、“饭圈文化”的关注和反思。前几周,美国大选的首场电视辩论,特朗普与拜登就六大议题激
烈交锋一个半小时,但双方频现粗暴打断对方发言、贴标签、人身攻击等行为,场面混乱如同一场闹剧。
我们身处这个世界和时代究竟是怎么了?高二的同学们在老师引导下将目光投向当下网络和现实中层
出不穷的“掐架”事件,探寻现象背后的诱因,厘清“公共骂战”的危害,辨析“思想争鸣”的价值,为
理性世界的重建而大声疾呼。
下面推出的两篇习作都很有才气,批改时让老师顿时眼前一亮、心生欢喜。也许细细推敲,小作者们
的语言和逻辑还存在一些瑕疵,但犀利的词锋、磅礴的气势、铿锵有力的说理已然能够征服读者,展现出
青年学子的现实关怀和理性精神。
【例文荐读】
空空燃烧的火焰
文明社会不容许暴力冲突以任何形式出现在街道上,人类愤怒的步伐便茫然迈进代码与脉冲,投射在
苍白的屏幕上一一更加原始而复杂,血腥而癫狂。观点不合,各聚其众,相持不下,沸沸扬扬,终留一团
短暂的空空烈焰,燃烧情感、理智与时间。从娱乐花边到时政热点,一个事件上生出的纷杂不一的观点,
在愤怒的加持下,就会掀起现今网络社会互掐对骂乃至大规模的舆论风暴。
基于观点的不合,导致对立双方以激烈的言辞非理性地论辩,甚至将观点辩论转化为相互中伤的行为,
就是“互掐”。观点不合,理应通过证明己方的正确性,指出对方的漏洞来获得论辩的胜利。相互隔空喊话,
断章取义,引导舆论,迫使对方因一些与辩题无关的要素投降,这完全偏离了“论辩”的本质,而走向攻
击欲望的释放。所以暴动的网民不爱什么真理和真相,他们热切于控制舆论,自我表现,肆意藏在标签下
攻击他人。
向内看,人们是自己半推半就地放弃了立足事实的视野。信息茧房导致“同者社会”,人们接收到的信
息单调片面,不再依据客观事实进行理性思考,拒绝相信任何不同信息,仿佛生活在一条连接全世界却只
有头顶一小片雾霾的巷子里,主动地蒙上双眼。那么当不同的观点出现时,他们的观点,也就是他们的思
想就沦为一座危楼。倘若承认自己的错误,便失去了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他们必然用非逻辑性的撕咬回
应一一于是“掐架”的烈火开始熊熊燃烧。
往外看,人们赖以交流的平台本身不利于富有逻辑的论辩发生。在微博上,人们被压入一个个头像框
和昵称栏中,把思想塞进一个容不下百来字的框子里,这一系列行为难以呈现条理,快速又片面。渴望得
到肯定的人们只会顺平台的意,用煽动性的文字,短促有力的感叹来回应相同的呐喊。
抬起头,人们在文明的社会中拼命追求体面,外界强加的压力始终无法得到释放,只能披上网络的隐
身衣,化身虚构的投影,跨入对任何思想层次者都敞开怀抱的匿名平台,面对一个不违法的、赢者自觉有
功、输家了无败意的倾泻机会,试问投身这场混战中燃烧自己的人们,又有几步可思索?
但这场熊熊大火不仅终将余烬消散,更灼烧他人之心,毁尽理性之思。旁观者入局便沦为舆论场里的
燃料,瞬间被火舌吞噬;纵使避之远之,真信息枯竭殆尽、“假呐喊”此起彼伏的网络世界又如何再叫人信
任?更不用提那些燃烧情感、理想和生命的攻讦者,最终只换来一颗自负自私又无知枯竭的心。
对此,我们必须对事实保持清醒。“奋不顾身”地投入到这场声势浩大、空空燃烧的“掐架”之火中,
只会留下一地焦灰,随风而逝。我们不仅要远离它,还需反思过往的言辞可有此等情状。书写观点时,我
们不应只站在读者或自己的立场,我们更当站在事实的肩上重新理性地审视世界。唯有这样,我们才会留
下一团永恒于时空的精神之火而非只有余烬消散人间。
唯有这样,才不负这真实的一生。
佳作点评:本文立场鲜明,言辞犀利,又不失冷静的思考。开篇以贴切的比喻入题,点出当今网络“掐架”
现象的表现及特点,接着从内因到外因,对“掐架”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透辟的分析。“信息茧房”导
致的同者社会使得人们无法接纳相异的观点,将理性的论辩化为无逻辑的撕咬。网络平台本身的特质及其
提供的隐身便利又加剧了这一现象。然后,作者从“掐架”的参与者及旁观者两个角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提出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与审慎的态度,立足于事实来思考。作者巧妙地将掐架比作一团声势浩大、空空
燃烧,却只留下满地焦灰、随风逝去的火焰,并用这一比喻贯穿全文,使得全文的说理前后呼应,结构更
严谨。语言掷地有声、非常有感染力。
太阳从理性的荒岛上升起
理性已然成了一座荒岛。当公共说理被排他的、自我的、情绪化的“掐架”所替代,理性者便伫立在
这黑天里,因孤独和恐惧而战栗,周围是寂寞的大海。曾经的轴心时代,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古典哲学经
验唯理之争充满理性的光辉;今天的舆论场,网络社群、“饭圈文化”却只余下乌烟瘴气的公共骂战。“掐
架”延伸着黑色的触角,将说理的光辉蚕食净尽。
究其原因,首当其冲的是人生来的自我导向。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言:“人有一种天生的、难以遏制的
欲望,那就是在理解之前就评判。”我们推崇自我,希望把自我加诸他人,而网络社群的现代性正迎合了我
们嗷嗷待哺的“自我”一一网络在我们周围筑起了“信息茧房”,又在人群间打造了“回音室”,使得同质
化的论调反复放大、彼此的认同与趋同不断强化。在这样强大的认同之下,粉丝们依靠“掐架”来维护社
群、消灭异己。正因“陷入”了自己的社会,饭圈才越发逼仄。
讽刺的是,这种看似放大自我存在、追求自我认同的公共骂战正泯灭了自我。非理性者屠杀他者,也
屠杀自我。粉丝们结成社群后,就无自主意识地奉身于团体,泯灭了自我,成为万千“掐架”水军的一员,
同样也是为了群体内部赋予自己的“同僚感”。不仅如此,他们的拳头加速了社会理智的凋亡,任凭反智浪
潮席卷人心。理性者被驱逐,就像劣币驱逐良币一样自然又悲哀。当所有人都争得面红耳赤,当错的被认
作对的、正义的被判为有罪的,谁人又能安身立命呢?
我们要追寻理性的复归。
徐贲说得好:“说理是摊开的手掌,不是攥紧的拳头。”公共说理的太阳何时升起?要想化骂战为说理,
改变自身的态度是首要的。萨特的“他人即地狱”是一句警世恒言。我们既不能将他人的价值判断奉为圭
臬,又不能将自我主体放大化。解决“掐架”,决不能消灭多样性,否则理性也就失去了意义。弥尔顿在《论
出版自由》中说:“没有对手的说理是毫无生机的美德。”正确对待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才能避开“掐架”
的火焰,理性便不远了。无论孔子问礼于老子,还是庄子与惠子这一对“损友”,在诙谐的交锋中互相切磋,
都是思想史上的美谈。正是因为轴心时代有对手、有交锋、有思想的争鸣,先贤们才能充分地让理性发光
发热、在说理中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理性者最是不能沉默的,否则荒岛将恒久荒芜。面对同行的质疑与
政治势力非理性的打压,若是马寅初因他者的“掐架”而选择留守在自己的荒岛上,中国或许正因人口爆
炸而面临社会崩溃;如果理性的人向索尔仁尼琴学习,苏联的大多数群众或许便不会等到赫鲁晓夫时代才
想到纠正斯大林的错误。理性者要做远航的教士、黎明前的烛火。
我们生活在“掐架”的黑夜里,但理性者洪钟般的声音、不同群体多彩的燎原星火,都是黎明的号角、
公共说理的前奏。在未来,依托理性言说,我们就能期待开放、多元的“公民社会”如朝阳般冉冉升起,
带来思想的盛世。
太阳初升时,天空忽然有十万支金喇叭齐鸣。
佳作点评:首段先声夺人,大气磅礴。从轴心时代的思想交锋到今天舆论场中公共骂战的对比联想,既有
历史的纵深,又有现实的批判与关照。而“荒岛”“黑夜”“大海”的譬喻,使其批判的锋芒更加尖锐。
接着文章分析了“掐架”产生的原因一一过度的自我推崇,信息时代的“信息茧房”“回音室”又加剧了
这一行为,扩大了它的影响。然后作者笔锋一转,指出“这种看似放大自我存在、追求自我认同的公共骂
战正泯灭了自我。”继而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途径,即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既要承认他者又要
坚守自我、勇于发声,如此太阳才能从理性的荒岛升起,驱散掐架的黑夜,迎来思想的盛世。
全文构思层层深入,说理清晰有力,引用信手拈来,体现出小作者较强的思辨能力与丰厚的文学积累。
拓展演练,强化巩固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孔子曾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簧,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簧,进,吾往也。”
明朝开国元勋刘基曾说:“知进而不知止者,虽得必失。”
“进”与“止”体现了古人求学修业、立身处世的态度与智慧。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范文展示】
进如风雨,止如丘山
长风深入内陆,虽历经险阻却一路向前;大河东流入海,纵澎湃汹涌也止步于斯。人生在世,应该具
备长风“进”的勇气和大河“止”的觉悟,真正做到当进则进,该止则止,让人生行稳致远。
为家国大义,当大步前进;求个人私利,应适可而止。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家国情怀,一直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为了家国大义,有人“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有人“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还有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
趋之”。这样的人具备大无畏的勇气,可以不惧山高水长,一路大步向前。我们应该像他们一样,为了家
国大义,山拦水阻无所惧,越是艰难越向前。这是“进”的智慧,与此同时,也要有“止”的理念:在个
人私利方面,要能够守住底线,不因私害公,因小损大,要取之有道,适可而止。如此,才不会一味掉进
钱眼里,见小利而忘大义。这样才算在义利方面正确处理好了进与止的关系!
为心中情怀,当一往无前;因鸡毛蒜皮,要一笑而止。
当年,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乱世,明明知道自己的理念很难被统治者接受,却依然带着弟子周游
列国,一路散播仁义礼智信的星火。他为了心中情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与此同时,
他在个人琐事方面,一向豁达大度,就算阳虎等人多次冒犯自己,也能淡然处之,一笑而止。在大情怀与
小事情方面,孔子进与止的做法无比明智,值得吾辈奉为圭臬,切实骂行!
为长远发展,当进如风雨;见眼前诱惑,当止如丘山。
很多时候,我们总会面临短期与长远的选择。长远的追求如天边星辰,短期内可望而不可即;眼前的
诱惑,却像窗边的玫瑰,伸手一碰,就可以摘取。于是,很多人为玫瑰而进,却望星辰而止。这样做,看
似嗅到了芬芳,其实错失了辽阔星空。禅宗有言:“不因一叶障目,而不识神秀岱宗;不为一朝风月,而
不解万古长空。”生而为人,应该践行这样的理念:为长远发展,当进如风雨;见眼前诱惑,当止如丘山。
如此,才算在长远追求和眼前诱惑方面进止得当,才能向着星辰大海的征途不断前进!
身为时代青年,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可以进如风雨,为大义,为情怀,也为长远;也可以
止如丘山,因小利,待琐事,临诱惑。进,是向前挺进,以得海阔天空;止,是收手止步,以得风平浪静。
知进走得更远,知止走得更稳。唯有如此,才不会患得患失,进退维谷。
让我们该进则进,当止则止,进如风雨,止如丘山吧!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四次问礼于老子,内容涉及礼、仁、道、乐等文化元素。老子的学识、志趣使
孔子感叹不已,获益匪浅。
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孟子、荀子都曾到此讲学。学者们可以自
由地争辩、诘难、交流、吸收,成为真正体现“百家争鸣”的典型。
2018年5月2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联合对外发布合作机会公告,邀请联合国
各成员国参与未来中国空间站的空间科学应用国际合作。目前已有来自17个国家的9个项目从42项申请
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进入新阶段。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交流,借鉴,合作是最有效的进步途径。对此,你有怎
样的经历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范文展示】
文明交流互鉴,人类共同发展
费孝通先生曾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句话简单来说,就是先发现自
身之美,然后发现他人之美,再到相互欣赏,最后达到融合。文化如此,文明交流亦如此。交流使我们充
满智慧,互鉴使我们弥补不足。因此,我们要学会文明交流互鉴,促进自我发展,也促进人类共同发展。
“人类文明多彩融合,文化交流互鉴才有价值。”世界是多样的,文化是多彩的,只有加强文化交流
互鉴才能殊途同归,共同迈进新的发展阶段。但交流与互鉴不意味着抹杀原有,全盘吸收外来文化,而是
文化相融汇,既保持本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又吸收他国优良的艺术。隋唐时期鼓励对外开放,不少外国青
年在长安学习后回国传播中国文化。此外,来自缅甸的缥国乐舞和来自中亚的胡旋舞、柘枝舞等,都曾在
长安表演,为唐朝乐舞增添了新的色彩。北宋时期已经使用罗盘指导航行,后经阿拉伯、日本改造后,新
型指南针传入中国。由此可知,文化多彩的交流与互鉴既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也使我们自己的文化得
以吸取他人所长,日益博大精深。正是文化交流和互鉴,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
“人类文明相互包容,文化交流互鉴才有动力”。唯有交流与互鉴,方可共同进步。面对世界经济的
复杂形式与全球性的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所以我们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新视角,寻
求人类共同利益与共同价值的内涵,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各国文化相融合,打破文化间的偏见与隔阂。经济
交流方可贵,文化交流价更高。因此,我们要注重文化交流。
在历史的汪洋中,文化的多彩、平等、包容一直在流淌,流淌出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让国家富起
来;也流淌出了中国与世界的“一带一路”“G20峰会”,让国家强起来。这一支支分流,它们将不断延伸,
不断发展,最终汇聚成世界新的模样。
文化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要坚持下去,
坚持文化交流,坚持文化互鉴,坚持共同发展,既思考如何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发展,也思考如何
争做文化交流互鉴的实践者,促进世界文化大团结。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纪录片《百家争鸣》的主持人,带领观众了解先秦诸子。请从孟子、庄子、墨子三
人中选择一位,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解说词。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展示】
我心中的孟子
春秋战国,战乱频频,纷扰天下,风烟中,一人矗立,那人便是我心中的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是仁爱的。他心系四方百姓,弘扬“仁政”思想,
他关心世间万物,从王侯到将帅,从商贾到百姓,从牲畜到林木,从草色到花香。孟子在《尽心》中说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仁爱的思想影响了千百年来的中国人,例如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
物之一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吴菊萍用双手托起了素不相识的孩子,不顾性命之险,如同呵护自己的孩
子一般将坠楼的孩子紧紧拥入怀中。我想,吴菊萍的思想深处,是有着一个勇敢谏言、“不违农时”、“数
罟不入湖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的孟子,有着一个普爱众生、大爱天下
的孟子。
他是梦中的一支歌,温婉,柔和,只因他大爱天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是刚强的。他有一颗坚韧的心,一颗不容人轻视,
不容人僭越的心。纵然富贵,不随波逐流,污浊不堪;纵然贫贱,不卑躬屈膝,低声下气。可顶天,可立
地,可爱天下,也可傲天下。他是硝烟中的一朵奇葩,他的刚烈无人能及,他心中有信念:“天将降大任
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他不惧艰险,为了大爱的推广,将一
切艰险都变为磨练。于是,他成为天下人皆仰视的一株傲梅。
他是战时的一把剑,尖锐,猛利,只因他心若磐石。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是坦率的。他不遮不掩,不逃不避,直言人性劣端: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他直面君王,指出其:“王好战。”他批评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狗彘
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孳而不知发。”他与道家先祖老子有着共通之处,老子飘逸如汪洋大海,他坦率
如浩瀚宇宙。他们都直面人生,直视宇宙,坦率如飘渺峰神灵,孑然一身,却又心怀天下。
他是莲中的一曲舞,优雅,宁静,只因他坦率如神。
他就这样远去,远去,化为天边的一颗星。他是我的神,纵使相隔千年,即使,他的肉体已离这凡世
远去,但他的思想,他那高尚如明月的品格,已经深深烙入我的心灵。我想,我懂他,哪怕懂的只是冰山
一角,哪怕懂的只是火烛一隅。
梦中的一支歌,轻吟轻唱,道的是以神的姿态大爱天下。
战中的一把剑,猛击猛打,显的是以王的智慧心若磐石。
莲中的一曲舞,时起时落,诉的是以人的灵魂坦率如神。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孟子,去更深入的了解这位站在历史之上的巨人。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先秦时期,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涌现了一批有思想有情怀的先贤大哲,他们著书立
说,对当时以及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孟子,庄子,老子……,《论语》《孟子》《南华经》《道德经》……
深刻影响了身后两三千年的中国历史,奠定了中国民众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情感方式。
先秦诸子经典对你有哪些影响?你对他们有什么看法?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感悟和联想?自主确
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完成作文,不少于800。
【范文展示】
经典塑造精神
先秦诸子经典是中华民族闪耀的文化标识,在它们的奠基下,中华文化才显示出独有的厚重感,这份
厚重感正是源于其中蕴含的丰富精神的延续与积累。所以经典塑造精神,是变“文字”为“内在”的最好
体现。
在春秋战国时期,在那样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儒墨道法……诸子百家都在探索病源,都为这个社会
开出了自己的药方,不尽相同,甚至相互矛盾,没有谁的主张全对或者全错,让人更深地理解了为什么我
们后人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无论怎样,先人们为了社会的进步,以天下为己任,深刻地思考,
不断地实践,努力地变革的精神,实在让我尊敬。儒家追求仁爱追求礼乐,墨家追求兼爱追求平等,到家
追求自由追求无为而为有为,法家追求公正追求制度。
百家经典在潜移默化中汇成了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它们仍以不同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抗疫
前线每位白衣战士所展现的“医者大仁”,抗疫后方每位居民居家隔离的“克己守礼”,国际援助充满人
道主义的兼爱,都是经典精神的不同体现。经典的魅力,不仅在于文字语言的优美精炼,更在于当中耐久
寻味的内涵体悟。正因如此,文脉不绝,信念永存,在一代代的传承中,刚毅、不屈、自强、向上等民族
精神,是对百家经典中各种精神的总结融合。是先秦经典塑造了当代的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正因经典的底
蕴更具魅力。
先秦诸子经典正在以精神方式内化于中国,也将以多样化的方式融入全球。“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来自远洋的抗疫物资标语令国人动容,这是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是对中国精神的赞美,更是对先秦诸子
百家经典的肯定。同样,外国经典中也定有他独特的意义,我们也应充分借鉴吸收国外经典,为我们经典
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在全球化大局势下,期待在各类经典的融合中,诞生人类的伟大精
神。
作为成长中的青年,作为经典传承的未来践行者,我们对于经典中精神的摄取也应与时俱进。看到精
华,也承认缺失,不盲目否认,体谅当时文化背景,不盲从,结合当代文化局势,形成新的思想。
时至今日,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仍影响着我们,让人着迷的不是表面的文字,让人真正沉迷的是它塑
造的精神能量,诸子百家经典实现了它伟大的价值。而我们,也在经典的指引下,不骄不躁地在心中修篱
种菊,寻求真正的宁静;不慌不忙地拨开骤雨狂风,步向远大前程!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铸就了一段辉煌的中华思想文化史;中外小说,千姿百态,展现了丰富多彩的
社会生活。有时,参差百态是一种美。
建国7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上,受阅部队步履铿锵、整齐划一;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全国人民团
结协作、共克时艰。有时,协调一致也是一种美。
以上材料具有启发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范文展示】
齐与不齐的和解,才是中庸之道
“没有两片树叶能在世上是完全一样的”,揭示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世间的缘分不过是寻找
另一个自己”,表明了人们期望与自己步履一致的知己。这无疑陷入了一种矛盾,究竟是百花齐放、风格
迥异丰富美感令人青睐,还是整齐划一、协调一致更胜一筹呢?其实,在齐与不齐之间达到和调平衡,才
是中庸之道,明智之举。
对于齐与不齐之间的争议,一直从古至今而,一直延续。人们论齐,大多是注重“积涓涓细流以江江
河”而产生的凝聚力与协调性;国庆7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上,受阅部队步履铿锵、气势恢宏,给我们带来
美的震撼;日本高校跑操时井然有序,姿势一致,令人感叹于其纪律之严明、秩序之稳定,这便形成了视
觉冲击,与乌合之众正好相反;人们论不齐,大多是注重单调性之外的多姿多彩,有如“嵇黍、杂粮陈于
前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的欣赏快感,人们思想的多元化,催生出诸子百家,经典如百家
争鸣时唇枪舌战,各抒己见,近者如五四时期北京大学国文、西语、白话毫无违和的交叉融合。由此观之,
就整体性言,“齐”有力量,有凝聚力,让人震撼;就丰富性而言,“不齐”不单调,参差错落,丰富多
彩。有人喜欢整体性,有人青睐丰富性,由此带来争议,打口水战,也是常态。这就是出现争议的原因。
空谈齐与不齐孰对孰错,并不考虑受众对象与领域专业是甚为荒谬的
综上所述,两者冲突的荒谬之间的争议显而易见,可在现实当中人们的认识却不尽然。有人为了所谓
的个性,以追求丰富性的名义,破坏整体性。百人譬如校园中,有人穿奇装异服,衣装打扮追求“独树一
帜”“与众不同”,只是为了在大众审美下显得亮眼。这样的行为是有意离开齐之圈子,转入不齐之行列,
才让两者对峙,陷入僵局。如此带有主观性的做法,个人看来或许彰显价值,于集体看来却不合时宜。
对于机器,零件的统一运转是其质量的保证;对于机器,每个部分也发挥其独特的作用,齐与不齐,
并不是水火不容、阴阳相克,只是需要处理好丰富性和整体性的关系,有将他们有机统一的载体。新晋的
网红城市长沙,饮食、文化、服务都走向多元化,富含时代气息的网店也如雨后春笋,似乎看来杂乱无章,
可是他们推陈出新的理念、便利惠民的宗旨却不谋而合,这才形成了独特的长沙名片。齐与不齐之间其实
有微妙的平衡,唯有发现它、深挖它、利用它,才能为己所用,创造规整与特色,实现中庸之道和谐统一。
揆诸当下,人们对齐与不齐的看法仍存在极端化。有人党同伐异,不允许他人有差异,最终在呆板机
械中成了一潭死水;也有人特例独行特立独行,对他人“合群”嗤之以鼻,最终在自己的世界里没了踪影。
齐与不齐本就不是一个选择题单选题,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一道开放题,可以包容不同的合理说法,
只要不极端就可以。而实现齐与不齐的和谐统一,是颇为明智的做法。生活中,我们既要在集体意识中找
到行进的方向,也要理清头脑,辩证思考,依据个人想法加以判断,唯此,在集体与个人间的游离保持适
当的距离,会使自己大开眼界,更为包容。
一言以蔽之,齐与不齐的矛盾根本上还是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当两者握手言和,协调中
庸时,就可以“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哪怕光亮有差异,但汇聚起来,也是天上
的璀璨星河,抑或人间的万家灯火。
差异美与统一美
美,若加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差异美与统一美。二者看似对立,但实则相互包含,相辅相成,而正是
这样辩证统一又相互区别的两种美,使得“美”这个概念更加富有美感。我认为,我们在明确二者的区别
的同时,更应关注其中的联系,带着求同存异的观点欣赏不同文化,指导社会发展。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说的是大千世界中的芸芸众生之间所带有的差异。正是因为有这种差异,
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一般对于差异美的享受。若没有它,这个世界难免少了些激情与
个性,多了些单调与乏味。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整齐的方阵展现了整齐划一的统一美。区别于差异美,统
一美带给人更多的是震撼与认同,它让个性找到共性,个体有所凝聚。若没有它,这个世界之于一个个独
立的个体或许多了几分陌生感。
差别美是统一美的基础。差别是带有共性的差别,统一是带有个性的统一。我们所谈的差别不是当个
特性上的差别,而是综合个体的差别,而不同个体之间有差别必然也有相似之处,这就为统一美的形成提
供了条件。我们所谈的统一不是如克隆般毫无差别的统一,而是学校中,一个个不同学生共穿同一款校服,
为同一个梦想奋斗的统一;是军队中,一个个不同的军人共穿同一款军装,为保家卫国而奋斗的统一。因
此,统一美自然需要各具特色的个体彰显共性后方能形成。
统一美同时也维持了差异美。当个体汇聚之后,其传承、延续的能力便大幅提升,统一美形成后,其
代表的那种美便容易长久留存,因为差异的存在,统一美必然也具有多样性,多种多样的统一美不断发展、
延续,自然保护了差异美的火种。正如我们当今世界的不同文化,各个地区具有差异的人找到共性形成了
统一的文化,造就了统一美,而无数的统一美不断发展,从人类社会这个宏观角度看又展现了文化多样性,
维持了差异美。
所以,我们要秉持着求同存异的观点看待世界形形色色的文化,在异中求同,在同中维持异。当今这
个多极化、全球化并存的时代,平衡好差异美与统一美比以往更加重要,我们一方面要地址文化一元论、
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盲目追求差异,盲目彰显个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生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个人感悟11篇
- 销售经理述职报告(集锦15篇)
- 金融营销课程讲解
- 床边急救护理查房
- 考研心得体会集合5篇
- 物业第二季度工作计划10篇
- 护士演讲稿集锦15篇
- 测量实训心得体会(15篇)
-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7篇
- 学期个人鉴定15篇
-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课件
- 大学美育(同济大学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分科诊断摸底联考试题
- 高教版【中职专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期末试卷+答案
- 足三阴经周康梅
- 宣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文课件
- MOOC 跨文化交际通识通论-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国开2024年《钢结构(本)》阶段性学习测验1-4答案
- GB/T 28799.2-2020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
- 10000中国普通人名大全
- 个人独资公司董事会决议范本(精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