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精准判断,赏析效果
复习目标
1.掌握表现手法与结构技巧。2.掌握表达技巧题的审答规范。
卷别篇名题干表述设题角度命题特点
诗歌的颈联描写了①相对于其他省
两个具体场景,与其市卷,表达技巧并
《投长他各联直抒胸臆的非全国卷的高频
景物描写
2019全国n卷沙裴侍写法不同,这样写在考点,而是轮考
作用
郎》情感表达和结构安点,近年来呈淡化
排方面有什么作趋势。
用?(6分)②就现有的考查
《礼部本诗的第四句“下笔题目看,其考法相
贡院阅春蚕食叶声”广受后对灵活:提问较宽
2017全国I卷赏句之妙
进士就世称道,请赏析这一泛,不聚焦于某一
试》句的精妙之处。(6分)技巧,涉及技巧主
《丹青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要是修辞手法、表
弓1赠曹超画技,诗人作了哪现手法、描写手法
2016全国甲卷结构技巧
将军霸些铺垫?请简要分与结构技巧,而且
(节选)》析。(6分)重在赏析其效果。
考向一鉴赏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表现手法,等同于
表达技巧;狭义的表现手法常常指衬托、对比、象征、渲染、想象等。
一、常见的表现手法及效果
1.对比
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突
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诗歌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
2.衬托
利用其他一些近似或对立的事物当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可
以使被陪衬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
3.渲染
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来突出形象的一种表现手法。营造某种氛
围,表现人物的性格、情感,增强艺术感染力。
4用典
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的表现手法。使诗歌语言精练,增加内容的丰富性
和表达的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
力。
5.比兴
“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兴”是托物寓情,是寄托也是联想。比兴常连用。增
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
6.动静结合
一首诗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多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烘
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也有动静互衬,营造意境。
7.虚实结合
“实”指的是眼前的、现实的景、物、人、事;“虚”指的是不在眼前的景、物、人、
事,不是事实,为心中所想、梦中所见。虚和实之间或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
或相反相成,形成强烈对比,从而突出中心。
8.点面结合
“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
更丰满,更有特色。
9.调用多种感官
视觉描写为主,辅之以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增强描写的立体感,多方面
表现所写之物的特点,更加方便抒发感情。
二、解题步骤
1.明手法:明确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释运用:结合诗句阐释是怎样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
3.析效果(作用):写出这种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作用,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情感。
[教考衔接]1.辨别下面诗句的表现手法,并加以分析。
(1)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绝句》)
分析:
(2)千里黄云白日噂,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别董大》)
分析:
[边练边悟]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宿扬州
李绅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噫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橘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注]。
【注】迷楼:隋炀帝命人在扬州建造的一座宫楼,在此蓄养数千宫女,过着奢靡
的生活。
本诗与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相比,在情感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
考向二鉴赏构思技巧
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诗词的篇章结构即诗词的
行文脉络以及情感内容的起伏变化。具体的构思技巧主要指卒章显志、以景结情、
抑扬、铺垫等。
一、常见的结构技巧及效果
1.卒章显志:在诗歌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增加诗文的深
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2.以景结情: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
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3.抑扬:对要褒扬的人或物先写其不足,对要贬损的人或物先写其长处。无论先
扬后抑还是先抑后扬,都是突出强调后者。
4.伏笔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增加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
理性,形象更鲜明。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
的作用。
5.开门见山: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开宗明义,直接点题。
6.曲笔入题:不马上触到本题,开头先来一个发端。使文章有跌宕起伏之感,造
成悬念,吸引读者。
7.照应:篇章间的呼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二、解题步骤
1.明技巧:准确指明诗歌所运用的结构技巧。
2.释运用:结合具体诗句,阐释是如何运用这种结构技巧的。
3.析效果(作用):写出这种结构技巧有什么效果、作用,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教考衔接]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中有什
么作用?
答:
[边练边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2〜3题。
赴邠宁【注】留别
李益
身承汉飞将,束发即言兵。
侠少何相问,从来事不平。
黄云断朔吹,白雪拥沙城。
幸应边书募,横戈会取名。
【注】邠宁:唐代方镇名,治所在邠州(今陕西彬县)。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自言为飞将军李广之后,年少就习兵法,流露出对军事才华的高度自信。
B.侠少的问询,激起了作者对世道不公的愤慨,暗示了前往邠宁从军的缘由。
C.作者庆幸能响应招募,前往边镇征战,并坚信自己将横戈沙场、赢得功名。
D.作者前往边镇之际作诗留别,却不为离别而感伤,慷慨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3.本诗颈联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
答:
学案30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
教考衔接
1.(1)渲染。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鹏、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
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
可以传达出愉悦的情感。
(2)烘托。直接状写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暮日黄昏、遥空断雁、大雪纷飞的北方
荒原天寒地冻的暮天景象。通过这送别的环境描写,烘托出离愁别恨的低沉气氛。
边练边悟
1.解析李诗颔联”噫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
景,动静结合,以声写静,“噫唳塞鸿”为听觉、动景,“浅深红树”为视觉、静景,
同时,“噫唳塞鸿”恰恰衬托出夜晚的宁静;“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橘近斗牛”
两句写夜晚桥梁上的灯火阑珊接连着星光,城外河水中游船上的桅杆靠近了斗牛
的美景,表现诗人对扬州城繁盛的喜爱。
王诗前三联写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
残夜,江春入旧年”,描写了冬末春初时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
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表现了对沿途所见美景的喜爱;“海日”象征光明,“残夜”
象征黑暗,“江春”象征新,“旧年”象征旧,两两对仗,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积
极向上的态度、对未来的期望和乐观心态;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
设问、用典等手法,抒发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据此分别从情感和表现手法的
角度分析即可。
答案①李诗表现了对扬州城繁盛的喜爱、对百姓生活情趣的肯定;王诗表现了
对沿途所见美景的喜爱、对未来的期望和乐观心态、对家乡的思恋和对亲人的想
念。②李诗采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夸张等手法;王诗采用了比拟、设问、
借代、象征、用典等手法。
教考衔接
2.解析“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是词的上阕中的最后一句,它起承上启下的
作用。具体来说,“江山如画”上承前文雄奇壮丽的赤壁之景;“一时多少豪杰”中
的“豪杰”,既指开头的“风流人物”,又指下阕的周瑜。这两句,由景及人,既为
下阕写周瑜作铺垫,又表明了上阕写景、下阕写人的写作思路。
答案“江山如画”总结前文所描绘的雄奇壮丽的赤壁之景;“一时多少豪杰”既照
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也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由写景过渡到写人。
边练边悟
2.B[B.“激起了作者对世道不公的愤慨”理解有误。“事不平”本意为打抱不平,“从
来事不平”一句指诗人一直以来都有抗击邪恶、铲除不平的正义感,也指前往边镇、
抗击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正义行为。]
3.解析颈联的意思是:朔风吹散了层层黄云,白雪簇拥着边塞沙城。这两句是
写景,写出了塞外边关黄云蔽日、朔风劲吹、白雪皑皑、沙城矗立的雄浑景象,
展现出一派边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