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北京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北京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北京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北京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附中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练习

2024.10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阳、名三

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

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②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两者由

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③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

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

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己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

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

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

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

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朝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

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④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

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

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

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

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

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归真返璞,羡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

等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

道、风度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摘编自《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

材料二:

①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儒

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和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

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

②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

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孑立。但经过一番与儒、

道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合,三

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

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坚强的

“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传统

文化之精髓是“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

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

家思想的补充,儒家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使“国学”真正发扬光

大。

(摘编自韩秉方《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

材料三:

在殷周之际,中华传统文化由“神本”转向“人本”,人道主义思潮从而出现。这为儒、墨、道、法

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

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构建“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

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秉持“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

具化的倾向。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其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真正

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儒、道两家在“人本”的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相融互补,达到辩证统

一,也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摘编自洪修平《挖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道成为纵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的主要思想流派,是因为双方主张长期共存,形成既对立又互补相

辅相成的关系。

B,法、阴阳、名三家灭绝的原因是其基本思想被儒、道吸收,而他们本身却不吸收儒、道的思想。

C.所谓“国学”是以儒道为根基,儒道互补,后来又加上中国化的佛教,构成了三足鼎立的“国学”。

D.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并不顺利,经历了从被孤立到逐渐与儒、道融合的漫长时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讲究“内圣外王之道”,道家追求“顺任自然之性”,但二者人生态度与主张看似不同实则完全一

致。

B.在生命与理想不可兼得之时,儒家的杀身成仁之举,显然比不上道家的免祸全生更有利于国家的长远

发展。

C.儒道两家“处处相反”:比如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的典型人物为

清修隐者,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D.殷周之际出现的人道主义思潮是诸子百家思想的源头,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符合“道家”思想的一项是()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B.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C.夫尚贤者,政之本也。D.兵贵胜,不贵久。

4.为何诸子百家中只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请结合材料,阐述其原因。

【答案】I.B2.D

3.B4.①儒道两家思想理念不同,既对立鲜明,又相融互补;②儒道两家思想都具有博大的包容性和开

放性,能使自身不断丰富发展;③儒道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和谐社会和美好人生,符合人性的需求。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三则材料探讨了儒道两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材料一分析儒、道

两家的思想特征、相互对立与互补;材料二则从历史视角讨论儒道对融合外来文化特别是佛教的重要性,

指出儒道互补是国学的根基。材料三强调了儒道在人本主义价值观上的相似性与相融性。整篇内容突出儒

道思想的长期影响和与其他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而他们本身却不吸收儒、道的思想”错误。根据材料一第①段“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

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等,可知文中并没有提到法、阴阳、名三家是否吸收儒、道的

思想。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但二者人生态度与主张看似不同实则完全一致”错误。根据材料一第③段“儒家的人生观,……其人

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和“道家的人生观,……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

标……”可知,儒家和道家人生态度与主张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处处相反。

B.“显然比不上道家的免祸全生更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错误。材料一第③段提到儒家在生命与理想发

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而道家则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

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这里并没有提及哪一种态度更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C.“儒道两家‘处处相反’”错误。材料一第③段提到了儒道两家在人生观和人生态度上的不同,但材料

二第①段“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

的“,可知儒道两家在某些方面也有相似之处,选项表述过于绝对。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A.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主张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帮助他人。根据材料

一第③段“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可

知这句话符合儒家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理念。

B.这句话出自《庄子•齐物论》,体现了道家的自然哲学和宇宙观。根据材料一第③段“道家的人生观,

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以及材料三“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

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可知,这句话体现了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C.这句话出自《墨子•尚贤上》,体现了墨家的尚贤思想,主张选拔贤才治理国家。根据材料一第③段对

儒家和道家人生观的对比,以及材料三中对儒道两家思想核心的描述,可以看出这句话与儒家和道家的主

要思想都不相符,它体现的是墨家的政治理念。

D.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作战篇》,体现了兵家的战争策略思想,主张速战速决。根据材料一、材料二

和材料三中对儒道两家思想核心的描述,可以看出这句话与儒家和道家的主要思想都不相符,它体现的是

兵家的军事思想。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第①段“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

的基本发展线索”和材料二第②段“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

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可知,儒道两家思想都具有博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能使自身不断丰富

发展;

根据材料一第②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

互补。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可知,儒道两家思

想理念不同,既对立鲜明,又相融互补;

根据材料三“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其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真正

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可知,儒道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和谐社会和美好人生,符合人性的需

求。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一)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

(-)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

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

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

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①不衰。子路愠见日:“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

——《史记•孔子世家》

(二)

①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乃召子路

而问焉,目:“《诗》云:'匪见匪虎,率彼旷野。'②吾道非乎,奚为至于此?”

②子路愠,作色而对日:“君子无所困。意者夫子未仁与?人之弗吾信也;意者夫子未智与?人之弗

吾行也。且由也.昔者闻诸夫子:'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积德怀义,行之

久矣,奚居之穷也?”

③子曰:“由末之识也,吾语汝!汝以仁者为必信也,则伯夷、叔齐③不饿死首阳;汝以智者为必用

也,则王子比干不见剖心;汝以忠者为必报也,则关龙逢不见刑;汝以谏者为必听也,则伍子胥不见杀。

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

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是以晋重耳④之有霸

心,生于曹卫;越王勾践之有霸心,生于会稽。故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

庸知其终始乎?”

——《孔氏家语》

注释:①弦歌:以琴瑟伴奏而歌。②“匪兜匪虎,率彼旷野”:诗句出自《诗经•小雅•何草不黄》,

不是犀牛不是老虎,沿着旷野在徘徊。③伯夷、叔齐:与后文中的“比干、关龙逢、伍子胥”,都是春秋

时期的先贤名士。④重耳:春秋五霸之晋文公。

5.下列关于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者病,莫能兴”中的“兴”与《论语•阳货》中“《诗》可以兴”的“兴”用法和含义不同,这里

的意思是“站起来”。

B.“君子亦有穷乎”中的“穷”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的“穷”用法和含义不同,这里

意思是“贫困,困窘”。

C.“由未之识也”中的“识”与《礼记》中“博闻强识则让”的“识”用法和含义都是不同的,这里的意

思是“感悟”。

D.“王子比干不见剖心”中的“见”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百姓之不见保”的“见”用法和含义是不同

的,这里是"被"。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用法和含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今者久留陈蔡之间②为善者天报之以福

B.①孔子用于楚②且芝兰生于深林

C.①乃召子路而问焉②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

D.①汝以仁者为必信也②皆以美于徐公

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那我们陈、蔡两国掌政的大夫就危险了。

B.吾道非乎,奚为至于此?难道我走的不是去楚国的道路,为什么会到达这里呢?

C.意者夫子未仁与?人之弗吾信也。想来老师的仁德还不够吧?人们还不信任我们。

D.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君子修养身心培养道德,不能因为穷困而改变节操。

8.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故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

9.请就材料二第③段,简要概述孔子是如何解答子路疑惑的?

【答案】5.D6.D

7.B8.所以居于低位而没有忧虑的人,那么他的思虑不会远大;置身常处安逸的人,那么他的志向不会

远大。

9.孔子首先列举伯夷、叔齐等先贤的遭遇,说明仁义、智慧、忠诚、谏言等美好品质并不能保证人生一帆

风顺,指出“遇不遇”是“时”的问题,贤与不肖是“才”的问题,历史上博学深谋而不遇时的人很多。

接着以芝兰无人自芳、君子不因穷困改节为喻,说明“为”(做事情)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生死”是命

运的安排。

最后以晋文公重耳、越王勾践为例,说明身处困境更应胸怀远大志向,并以此勉励子路。

【解析】

【导语】这两则文言文展示了孔子的思想与态度。在第一则中,面对困境,孔子镇定自若,子路的困惑反

映出君子在困境中的坚持与信念,突显孔子对人生境遇的豁达。在第二则中,通过对古代贤者命运的反

思,孔子解答子路的困惑,强调“不遇时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的观念,表现出其对于命运的淡然

接受及对德行修养的不懈追求。两则文言文共同传达出孔子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对命运的深刻理解。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用法和含义不同。

动词,起来,起身。句意:跟随的人都饿病了,没有谁能站起来。

动词,激发。句意:《诗经》可以激发人的情感。

B.正确。用法和含义不同。

形容词,困厄,处境艰难。句意:君子也有困厄的时候吗?

动词,尽,达到极点。句意:想要看到极远的地方。

C.正确。用法和含义不同。

动词,领悟,懂得。句意:仲由你还没有领悟(理解)啊!

动词,记住。句意: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D.错误。用法和含义相同,都是助词,表示被动。句意:王子比干不被剖心。/百姓不被保护。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用法和含义不同。

助词,起停顿作用,无实义。句意:如今他长久留住在陈、蔡两国之间。

代词,……的人。句意:做好事的人,上天会用福来报答他。

B.用法和含义不同。

介词,表被动。句意:孔子被楚国任用。

介词,在。句意:并且芝兰生长在深林中。

C.用法和含义不同。

连词,表顺承。句意:于是就叫来子路问他。

连词,表转折。句意:君子学识渊博,深谋远虑,但生不逢时。

D.用法和含义相同,都是动词,认为、以为。

句意:你以为仁者做的一定会被信任。

句意:都认为自己比徐公更美丽。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语句的能力。

B.“难道我走的不是去楚国的道路”错误。“吾道非乎”,意思是我的主张是错误的吗?而不是“难道我

走的不是去楚国的道路”。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居”,处于;“下”,身分、地位低;“忧”,忧虑;“逸”,安逸。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针对子路认为“仁者必信”“智者必用”等观点,结合第③段“汝以仁者为必信也,则伯夷、叔齐不饿死

首阳;汝以智者为必用也,则王子比干不见剖心……”等,孔子列举伯夷、叔齐等先贤的遭遇进行反驳,

表明仁义、智慧、忠诚、谏言等美好品质并不能保证人生一帆风顺,指出“遇”与“不遇”是“时运”的

问题,贤能与否是“才华”的问题,历史上博学深谋却怀才不遇的人很多,并非夫子一人如此。

针对子路认为孔子“积德怀义,行之久矣,奚居之穷也”的疑问,结合第③段“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

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等语句,孔子以芝兰无人自芳、君子不因穷困改节为喻进行

解释,认为“为”(做事情)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仁义道德是君子本分;而“生死”是命运的安排,

穷困潦倒只是暂时的困境,不应因此改变志向。

为了勉励子路,结合第③段”是以晋重耳之有霸心,生于曹卫;越王勾践之有霸心,生于会稽”等语句,

孔子以晋文公重耳、越王勾践为例,表明身处困境更应胸怀远大志向,不应被眼前的困顿消磨意志,君子

应当坚定信念,最终必能走出困境,实现理想抱负。

参考译文:

(一)

孔子迁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进攻陈国。楚国前来救陈。军队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住在陈蔡两国的

边境上,楚国就派了专人来聘请孔子。孔子正打算应聘前去见礼,陈蔡两国的大夫就商议说:“孔子是位

有才德的贤者,凡是他所讽刺讥评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所在。如今他长久留住在我们陈、蔡两国之间,

各位大夫的所作所为,都不适合仲尼的观点意思。现在的楚,是个强大的国家,却来礼聘孔子;楚国如果

真用了孔子,那我们陈、蔡两国掌政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双方都派了人一起把孔子围困在荒野上,动

弹不得,粮食也断绝了,随行弟子饿病了,没有谁能站起来。孔子却照样不停地讲他的学,朗诵他的书,

弹他的琴,唱他的歌。子路满怀懊恼的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会有这样困穷的时候吗?”孔子说:

“会有的,只不过君子遭到困穷时能够把持自己,小人遭到穷困的话,那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了。”

(二)

孔子无法通行,断粮七天,与外界无法交往,粗菜淡饭都吃不上,跟着的学生都饿病了。孔子更加慷

慨,讲学奏乐唱歌不停,就叫来子路问道:“诗云:'匪兜匪虎,率彼旷野。'我的主张是错的吗,怎么

会到这地步呢?”

子路听了很不高兴,变了颜色答道:“有德的君子是不会被围困的,今天这样子,或是夫子还未达到

仁的境界吧?所以别人才不信任我们啊;或者,是夫子还未达到智慧的境界吧?所以别人才不让我们前

进。以前听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今天您品德高尚久已,怎么处境如此困穷呢?”

孔夫子说:“仲由还不理解,我告诉你,你以为仁者做的一定会被别人信服吗,那么伯夷、叔齐就不

会饿死在首阳山了;你以为智者一定会被人任用吗,那么王子比干就不会被剖心了;你以为忠者一定会得

到好报吗,那么关龙逢就不会受刑了;你以为谏者一定会被上司采用吗,那么伍子胥就不会被杀了。关于

遇不遇,这是时运;贤还是不肖,这是才能。君子有博学能深谋而不遇时的,多了,哪里只有我一个啊?

而且芝兰生在深林中,不因为无人就不芳香,君子修道立德,不会因为穷困而改节。做它是尽人事,至于

生死,是天命。所以晋国重耳有霸心,困于曹卫;越王勾践有霸心,困于会稽。所以居于低位而没有忧虑

的人,那么他的思虑不会远大;置身常处安逸的人,那么他的志向不会远大,怎么知他们(重耳、勾践)

的后来的结果呢?”

(二)根据要求,完成小题。(8分)

10.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③子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④子日:“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

路》)

⑤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1)对①中“是知也”的“知”,有读一声和四声两种处理。请根据语境,就两种不同的处理分别解释

“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

(2)如果用“学习”话题来统率上面各句,这些文字论及了关于“学习”的哪些方面?请作简要概括,

并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结合《论语》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①“知”读一声时,句意:这是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啊。(这是真正的知道啊)②“知

读四声(读“知”为“智”)时,句意:这是聪明智慧啊。(这是智慧啊)

(2)第一问:论及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意义(价值)、学习目标等方面。

第二问:“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了学习的方法,要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

识。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和句意的理解能力。

“知”读一声,是知道的意思,“是知也”意思是这是真正的知道啊。

“知”读四声,为通假字,通“智”,智慧的意思,“是知也”意思是这是智慧啊。

孔子在本章中阐明了对待学习时应当持有的态度,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反映出了孔子实事求

是的科学求知态度。他觉得,对待任何事情都应谦虚诚恳,知道的就说知道,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能力。

第一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及学习基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及学习方法;

“不如丘之好学也”论及学习态度;

“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论及学习意义;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及学习目标。

第二问:首先选择以上材料论及的一个方面,并结合《论语》来谈自己的看法。

比如选择学习态度来谈,《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认

为,一个人不可能具备所有的知识和才能,应该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向别人学习。

比如选择学习方法来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

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说明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

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道理。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由啊,我教给你的,你懂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

慧!”

②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就不切于事而疑惑不解。”

③孔子说:“就是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守信的人,只是赶不上我这样

好学罢了。”

④孔子说:“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务,他却搞不懂;派他出使到四方各国,又不能独立

应对外交。虽然读书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⑤孔子说:“古代学者学习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的学者学习是为了装饰给别人看。”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1.在横线处填写原句。

(1),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2)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诗》可以兴,可以观,,-(《论语•阳货》)

(4)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大学之道》)

(5)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无衣》)

(6),何处春江无月明。(《春江花月夜》)

(7)此时相望不相闻,o(《春江花月夜》)

(8),但愿长醉不愿醒。(《将进酒》)

(9),小轩窗,正梳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0)《论语•学而》中孔子提出:“君子”不应把心思都放在追求物质享受上,要做到“食无求

饱”,“居无求安”,并且“,”,如此可以称得上是“好学”。

(11)《论语•颜渊》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

(12)《论语•子罕》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簧是因为“",而能够持

之以恒是因为“

(13)《大学之道》中的“,,”认为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

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答案】①.士不可以不弘毅②.仁者不忧③.可以群可以怨⑤.壹是皆以修身

为本⑥.修我矛戟⑦.与子偕作⑧.涌潮随波千万里⑨.愿逐月华流照君⑩.钟鼓

馔玉不足贵⑪.夜来幽梦忽还乡⑫.敏于事而慎于言⑬.就有道而正焉⑭.为仁由己

⑮.而由人乎哉⑯.吾止也©.吾往也⑱.身修而后家齐⑲.家齐而后国治⑳.国

治而后天下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弘、毅、壹、戟、涌、馔。

四、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2.作文

《礼记•大学》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君子应当彰明美德,亲近爱抚

民众,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有人说,在利己主义横行的今天,中国青年的希望系于“大学之道”。

然而也有人说,遑论“大学”,自古“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虽是“小学”,却似乎成为今天社会发展的

“刚需

读了以上材料,引发你哪些思考。请以“‘小学'与'大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