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23:八上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
一、(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一模)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野望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
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
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
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丙]
愚溪诗序唐・柳宗元
①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断断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②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城石,大舟不可
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宁武子“邦无
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
于事,故凡为愚者,英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③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
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必患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丕违堪然而回归,超
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逐势竞上(2)互相轩邈
(3)灌水之阴有溪焉(4)今予家悬溪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4.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颈联描绘了牧人、猎人满载归家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安逸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B.[甲]诗尾联写了诗人此刻尽管感到知音难觅,但依旧唱起《采薇》之歌,可见诗人的乐观与豁达。
C.[乙]文中猿声与郦道元的《三峡》中的猿声景同情异,"一切景语皆情语",因为诗人的心境不同。
D.[丙]文中,因为溪水道低,险峻湍急,幽深狭窄,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故作者为其取名"愚溪"。
5.试分析动静结合的手法在[甲H乙]两文中的运用。
【答案】1.(1)凭借。(2)向远处伸展。(3)北面。(4)这。2.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
同归。3.(1)横斜的树木遮蔽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也昏暗如黄昏;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
有时还能露出阳光。(2)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时却做出与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没有像我这么愚蠢的人了。
4.C5.结合"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作者将自然景物进行静态描写,
对人的活动进行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结合"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
成峰”,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山的高大巍峨。
【解析】L本题考查理解文言重点词语意思。
(1)句意为:山峦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负:凭借。
(2)句意为: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邈:向远处伸展。
(3)句意为: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阳:北面。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
(4)句意为: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是:这。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可先梳理句子大意,然后依据句子意思进行断句。再结合
语法结构辅助断句。
本句句意为:我用愚笨的言辞歌唱愚溪,觉得茫茫然没什么悖于事理的,昏昏然似乎都是一样的归宿。其
中,"以愚辞歌愚溪"写我用歌唱的形式表达对愚溪的赞美,后面应断开;而"则茫然而不违"和"昏然而同归"
二者并列关系,这两句则表达出我赞美后的内心感受,中间应断开。
故断句为: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可以采取直接翻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注意一些特殊文言现象的准确理
解与翻译。句中重点词语有:
(1)柯,树木的枝干;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蔽,遮蔽。疏条:稀疏的小枝;交映,互相遮掩;
交,相互;见:看见;日:太阳,阳光。
(2)有道:政治清明;违:相悖;理:事理;故:所以;为:成为;莫:没有;若:像。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
A."内心的安逸”表述有误。依据颈联诗句的意思可知,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
家园。通过描绘暮归的牧人驱犊返和猎人带禽归家的田园牧歌式的热闹景象,反衬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B."乐观与豁达”表述有误。依据尾联诗意可知,身边没有一个相识的熟人和朋友,没有人能够分担这份寂寥,
诗人只好唱着《采薇》之歌,和伯夷、叔齐做朋友了,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和现实生活里的苦闷、孤独、
惆怅和抑郁;
D.有误,依据"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断断然,不可
以不更也"可知,作者为其取名“愚溪"的理由如下:一是作者"以愚触罪",贬谪到此;二是古代就有"愚公谷"
之说;三是当地居民为溪水的命名争辩不休,"故更之为愚溪”;
故选Co
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依据【甲】诗中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意思是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
余光的自然景色。依据句意可知,作者描绘的是自然景色,属于静态描写;"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意思
是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遂愿而归。依据句意可知,作者将自然对人的活动
进行动态描写,属于动态描写。共同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据此总结概括即可。
依据【乙】文中"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句意可知,属于静态描写;依据"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句意可知,属于动态描绘,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山的高大巍峨。
【点睛】参考译文:
【乙】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
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
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长着绿的透出寒意的树,山峦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
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争着向上,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泠泠的响
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
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
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丙】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向东流入潇水。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
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将家安在这里。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可
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得不改名了,就把它定名为愚溪。
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可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它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
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无法进去;幽深浅显狭窄,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和雨,对世人没
有什么好处,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宁武子在国家动乱时
就显得很愚蠢,这是聪明人装糊涂。颜子从来不提与老师不同的见解,看起来很愚笨,也是明智的人而故
意表现得很愚笨。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愚笨。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时却做出与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没有像
我这般愚蠢的人了。因此,天下人谁也不能和我争这条溪水,我有给它命名的专利。
溪水虽然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可它却能够映照万物,如玉色光洁清澈,能像金石一样铿锵作响,能使愚
蠢的人眷恋,喜爱得不忍离去。我虽然不合世俗,也还能写些文章来安慰自己,用文笔自由驱使万物,创
造出一个称心满意的审美境界,世间万象没有什么能逃得出我的笔墨形容。我用愚笨的言辞歌唱愚溪,觉
得茫茫然没什么悖于事理的,昏昏然似乎都是一样的归宿,超越天地尘世,融入玄虚静寂之中,而寂寞清
静之中没有谁能了解我。
二、(23-24八年级上•浙江台州•期末)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王绩诗歌作品选读
【甲】【乙】
野望秋夜喜遇王处士①
(唐)王绩(唐)王绩
东皋簿暮望,徙倚欲何依。北场芸麓②罢,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东皋刈③黍归。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逢秋月满,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更值夜萤飞。
【材料二】王绩自传性小品选读
五斗先生传
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间。人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取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醒则
复起饮也。尝一饮五斗,因以为号。
先生绝思虑寡言语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薄也。忽然而去,倏焉而来;其动也天,其静也地;故万物不
能萦心焉。尝言日:"天下大抵可见矣!生何足养,而嵇康著论;途何为穷,而阮籍④恸哭。故昏昏默默,
圣人之所居也。“遂行其志,不知所如。
(选自《唐才子传全译・王绩》)
【注释】①两首诗均为作者弃官归隐期间所作。②芸蕾:锄豆。③刈:害I。④嵇康、阮籍:两人均为魏
晋名士,嵇康曾写《养生论》。阮籍则因世风浑浊,常乘牛车,任其行走,至途穷,则痛哭而返。
6.小语和和小文探讨【材料一】两首诗歌的情感,请你补全对话。
小语:读王绩的两首诗,我发现,同写秋天之景,甲诗中作者的心情是,乙诗中作者的心情是o
小文:品读赏诗情,这是一种重要的读诗方法。
7.小语对【材料二】部分词句不理解,请你帮忙解释。
文言词句方法解释
参考成语:
故万物不能掌心焉(1)
魂牵梦簟
课内迁移:
途何为方(2)
蝉则千转不会
查阅字典:①往,到......去。②像,如同③及,比得上。
不知所如(3)
④如果。
往必取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醒则复
翻译句子六字口诀:留、换、补、增、册1、调。(4)
起饮也。
8.请用"/”帮助小文为【材料二】画线处断句。(限断两处)
先生绝思虑寡言语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薄也。
9.小文觉得加点词读来意味丰富,请帮他分析加点词的作用
生四是养,而嵇康著论;途何为穷,而阮籍恸哭?
10.《五斗先生传》是王绩的自传性小品,编辑组开展"大丈夫之辨”的主题联读活动。
孟子笔下的"大丈夫":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一一《富贵不能淫》
王绩笔下的"五斗先生":遂行其志,不知所如。一一《五斗先生传》
通过联读,你认为王绩是"大丈夫"吗?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阐述理由。
【答案】6.苦闷(孤独、迷茫)喜悦7.(1)缠绕(2)尽、完(3)①(4)(他)去喝
酒必定喝醉,喝醉了就不挑地方到底就睡了,睡醒了就又起来喝酒。8.先生绝思虑/寡言语/
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薄也。9."何足"是"怎么能"的意思,"何为"是"为什么"的意思,语气强
烈,这两个分句的意思是人生怎么能保养呢?道路为什么会穷尽呢?写出了五斗先生对嵇康写《养生论》
和对阮籍悲恸哭泣的不认同,侧面体现了五斗先生的洒脱、率性。10.我认为王绩是“大丈夫"。材料一
中,诗人不得志,于是选择弃官归隐。他经历了"相顾无相识”的孤独苦闷后,选择了芸蕾、刈黍的农家生活,
内心愉悦安适。材料二中,王绩借五斗先生为自己作传,塑造了一个酷爱喝酒,不被世俗等级观念、仕途
琐事所约束、率真自由的形象。王绩"独行其道",安然隐居,我认为他是“大丈夫"。
【解析】6.本题考查意象、意境和情感。
(1)《野望》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秋天山林之静景,从正面进一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闷的心
绪。诗人从眼见所见,给我们勾勒了一幅秋之晚景图。一望无际的树林都染上了暮秋时分憔悴枯黄的颜色,
连绵起伏的群山在夕阳的映照下都染上了萧瑟的暮光。看似安静开阔的景象,却给人一种荒凉落暮之感。
所以第一个空填:苦闷(孤独、迷茫)。
(2)根据《秋夜喜遇王处士》可知,诗的头两句"北场芸蕾罢,东皋刈黍归”主要写诗人在耕作一天之后的
晚归途中,与王处士相遇;后两句"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描写与好友相遇时的自然景色。全诗以情驭景,
以景托物,细读全诗,疏通诗意后可知,本诗后两句写作者与老友重逢。第三句为"秋月满",第四句为"夜
萤飞",没有一句写"喜"字,透过这幅由溶溶明月、点点流萤所组成山村秋夜画图,借助于"相逢""更值"这
些感情色彩浓郁词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作者与老友重逢后的喜悦之情。因此使用"喜”概括诗人的心境。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1)句意为:所以万事万物不能缠绕住他的心。参考成语"魂牵梦萦",魂牵梦萦是指某事牵动灵魂,萦绕
于梦中,形容万分思念。据此推断,萦:萦绕、缠绕。
(2)句意为:道路为什么会阻塞不通。参考课内"蝉则千转不穷"蝉长久地叫个没玩。穷,尽、完;据此推
断,"穷"的意思是"尽、完"。
(3)句意为:不知道去哪里。如,往,至U;故选①。
(4)本题考查翻译句子。
重点词语有:往,去;寝,睡觉;复,又;饮,喝酒。
8.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本句的意思是:五斗先生无思无虑,很少说话,不知道人世间有仁义冷暖。这里"先生绝思虑”,先生是主语,
"绝思虑"和"寡言语"是一组对偶句,所以在"虑”后要断开,“语"后要断开,"不知”是动词,这几个连动的成
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应该断开。
故据此断句为:先生绝思虑/寡言语/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薄也
9.本题考查对词句的赏析。
何足是"怎么能"的意思,语气强烈,意思是人生怎么能保养呢?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嵇康《养生论》的不认
同;"途何为穷,而阮籍恸哭","何为"是"为什么”的意思,此句表示疑问,语气强烈,增强语势。其意思是:
道路为什么会阻塞不通?阮籍于是悲恸哭泣。这句话刻画了一个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这句话
是对阮籍悲恸哭泣的不认同,侧面表现作者之洒脱、率性。
10.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首先做肯定的回答:我认为王绩是"大丈夫〃。然后结合材料分析原因。
孟子认为,大丈夫不得志的时候,也要独善其身,独行其道。材料一中,"怅然吟式微"说明诗人不得志的时
候,选择了归隐田园。他在田间种地,选择过芸蕾、刈黍的农家生活,通过一个题目中一个"喜"字,可见他
内心愉悦安适。材料二中,王绩借五斗先生为自己作传,通过“醒则复起饮也。尝一饮五斗”塑造了一个酷爱
喝酒的诗人形象,由“万物不能萦心"可知他不被世俗等级观念、仕途琐事所约束、率真自由的形象。由"遂
行其志,不知所如"可知,王绩"独行其道"洁身自好,安然隐居,所以他符合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的标准。
【点睛】参考译文:
【材料二】有位五斗先生,因为喜欢喝酒而游历于人间。有用酒请他的人,无论身份高低贵贱,(他)都前往,
去了必定喝醉,喝醉了,就不选择地方倒地便睡,酒醒后又起来继续喝酒。(他)经常一喝就是五斗,因此把
"五斗"作为自己的别号。
五斗先生无思无虑,很少说话,不知道人世间有仁义冷暖。(他)忽而离开,忽而回来。他的行为,动静自然,
符合天地法则,所以万事万物不能缠绕住他的心。(他)曾经说:"天下事物大概能够看得清楚。人生如何能
够保养?嵇康便撰写了《养生论》;道路为什么会阻塞不通?阮籍于是悲恸哭泣。所以,故作糊涂,是圣人
的行事态度。"于是,他一直践行着自己的志向,最后不知去向。
三、(23-24八年级上•湖北荆州・期末)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
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书上元夜游
己卯上元,予在值州①,有老书生数人来过,目:“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
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②,屠沽③纷然。归舍已三鼓④矣。舍中掩关⑤熟睡,已再鼾⑥矣。放杖而笑,
孰为得失?过⑦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⑧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注释:①己卯:指1099年;储州:地名,今属海南,苏轼于1097年被贬谪至此。②杂揉:即杂糅,混杂
糅合。③屠沽:屠户与酒家。④三鼓:三更,指半夜11点至凌晨1点。⑤关:门。⑥再鼾:已醒而复睡。
⑦过:苏过,苏轼幼子。⑧韩退之:即韩愈,韩愈曾在诗中借钓鱼钓不到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钓鱼
之处,暗指自己际遇不好,不得志。
1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庭下如/积水空明B.盖竹柏/影也
C.舍中/掩关熟睡D.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您无与为乐者念:思念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
C.堇自笑也盖:大概是
D.屠沽纷然纷然:纷纷攘攘的样子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遂至承天寺号张怀民寻向所志
B.有老书生数人来过及鲁肃过寻阳
C.予欣然从之何陋之有
D.放杖画笑可远观则不可亵玩焉
14.下列对《渡荆门送别》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写诗人乘船来到荆门山外,将到楚地游览。
B.颔联中的"随"字化动为静,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
流动感。
C.尾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对自己依依不舍,情深义重。
D.这首律诗明丽流畅,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表达了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15.下列对《记承天寺夜游》《书上元夜游》两篇文章的赏析,第送的一项是()
A.《记承天寺夜游》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相互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
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静,体现了月光空明澄澈的特点。
B.《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二字委婉的表达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包含抑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因
此作者自暴自弃,贪图享乐。
C.《书上元夜游》中的“放杖而笑",包括"笑人"和"笑己"。"笑己"出游之悠然自得,苦中求乐;"笑人"
则笑韩愈不知变通,不能超脱。
D.《书上元夜游》写于作者遭贬远徙时期,在无可奈何的逆境中,隐约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
殊心情。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
(2)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
17.一代文豪,短文信笔写来,既饶有情趣,又寓理于事,传达作者复杂微妙的感受。请结合两篇短文谈
谈你对苏轼的认识。
【答案】ILC12.A13.A14.B15.B16.(1)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
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荐菜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2)今晚月亮正美,夜色很好,先生您能和我一起出去走走吗?17.《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苏轼自
称"闲人",《书上元夜游》一文中苏轼从"自笑"到"笑韩",都表明他能够在逆境中随缘自适,将人生的挫折
化为审美的机缘,体现了他豁达乐观的积极人生态度。
【解析】1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
复诵读加以验证。
A.有误,句意: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庭下"为主语,"如积水空明”为谓语,应在主
语后断开。
B.有误,句意: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盖"是发语词,应在其后断开。
C.正确,句意:家里的人闭门熟睡。"舍中"为主语,"掩关熟睡"为谓语,应在主语后断开。
D.有误,句意:却不知道在海边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不知"是发语词,应在其后断开。
故选C。
12.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
A.有误,"念无与为乐者”的意思是: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想到或考虑。
故选A。
1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寻:都是"寻找"的意思;
B.过:拜访/经过;
C.之:代词,代指老书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而:表修饰/宾语前置的标志;
故选Ao
14.本题考查古诗理解和分析。
B.有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意思是: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随"字在这里是化静为动。
它描绘了山峦随着平原的出现而逐渐消失的动态过程,而不是将动态转化为静态。
故选Bo
15.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
B.有误,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用"闲人"二字自嘲,确实表达了他宦途失意的苦闷和抑郁不得志的悲
凉心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因此就自暴自弃,贪图享乐。相反,苏轼是一个非常有韧性的人,他在逆境中
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和豁达,这一点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
故选Bo
16.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通顺连贯。还
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
殊句式的翻译。重点词语有:
(1)如:像;空明:澄澈透明;交横:纵横交错;盖:大概,原来是。
(2)嘉:美好;出:出来。
17.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自称"闲人",这一自称不仅表达了他当时无官一身轻的状态,更体现了他超然
物外、与世无争的豁达心境。即使在被贬谪、仕途失意的逆境中,他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欣赏自然
之美,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种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使得他能够将人生的挫折化为审美的机缘,从中汲取
力量继续前行。
而在《书上元夜游》中,苏轼从"自笑"到"笑韩",进一步展现了他豁达乐观的积极人生态度。他笑自己在这
个节日里出游,与民同乐,忘却了得失;同时也笑韩愈钓鱼无得,更欲远去。这种笑声中透露出的不仅是
他的幽默风趣,更是他面对人生得失的从容和超脱。他明白,人生不必过于执着于结果,而应该享受过程,
保持一颗平常心。这种人生观使得他能够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综上所述,无论是自称"闲人"还是从"自笑"到"笑韩",都表明了苏轼能够在逆境中随缘自适,将人生的挫折
化为审美的机缘。这种豁达乐观的积极人生态度不仅使得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也为我
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启示:面对挫折和逆境时,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积极面对生活,从中发现美好
并乐在其中。
【点睛】参考译文:
记承天寺夜游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
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
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
中的水藻、存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
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书上元夜游
己卯年农历正月十五,我在信州,有几个老书生来拜访对我说:"如此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呢?"
我便很高兴地跟随他们,走到了城西,进入了和尚的住所,经过了小巷,各地的百姓聚居在一起,生活井
然有序。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家里的人闭门熟睡,睡得很鼾甜。(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
什么是失呢?苏过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韩愈钓鱼没有钓到,还想要到更远的
地方钓鱼,却不知道在海边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
四、(2023•湖北荆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鳏。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朋鸟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
之言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拉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对楚王问(节选)
宋玉
楚襄王问于宋玉日:“先生其有遗行①欤?何士民众庶不誉②之甚也!”
宋玉对目:“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
国中属而和③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蓬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
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④,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鳏。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圣人瑰意琦行⑤,超
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注释:①[遗行)有失检点的行为与作风。②〔誉)称誉,赞美。③(属(zh。)而和)跟随着唱和。④
〔徵(zhi))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的"5"。⑤〔瑰意琦行)卓越的思想、美
好的操行。
1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水手三千里〔水击:拍打水面)B.净年则将徙于南冥(海运:海水运动)
C.有怪者也(志:记载)D.按年幅而上者〔扶摇:盘旋飞翔)
1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鹏之徙于南冥也/乃记之而去B.芦翼若垂天之云/基真无马邪
C.化丽为鸟/学画时习之D.去以六月息者也/无从致书以观
20.下面对《渡荆门送别》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语义直白,节奏轻快。前句写不避路途遥远,后句写对游览去处的向往与期待,表达了诗人出
蜀入楚时的喜悦与兴奋之情。
B.颔联化静为动,气势不凡。前句摹写轻舟直下,群山后退,平野推移的动态;后句著一"入"字,既
写出江水奔腾的气势,也表现了诗人的豪情。
C.颈联视角变换,比喻精妙。前句俯视,写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后句仰视,
写江面云霞蒸腾,映照的美景宛如海市蜃楼。
D.尾联反面立意,物我相融。本来是"我"恋故乡,却偏写故乡的水一路送"我"远行,表面写水的深情,
意在写人的厚意,由此点出送友人的离愁别恨。
21.下面对《北冥有鱼》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在想象中运用比喻。如写鹏鸟展翅“若垂天之云",生动地表现了鹏鸟硕大无比的身形和搏击奋
飞的壮美景象。
B.本文在想象中运用夸张。如写鲍鹏身形用“几千里也",写鹏鸟奋飞用"三千里""九万里",均为用夸张
手法造成浩大声势和广阔意境。
C.本文在想象中运用对比。文中极写鳏、鹏之大,又举出雾气、尘埃等极小之物,用极大与极小对比,
来阐述万物皆有所凭借的道理。
D.本文在想象中寄寓理想。文中的"鹏"无需借助外力,弹厉奋发、自由翱翔,寄寓了庄子超脱万物、
志存高远、追求自由的人生理想。
22.下面对《对楚王问》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面对楚王的责问,宋玉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使用比喻说理、类比论证的手法巧妙地为自己辩解。
B.宋玉借曲高和寡的故事暗比自己是少有人理解的雅乐名曲,意在表明自己超凡脱俗、卓然独秀的高
洁品质。
C.《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都是流行于楚国的音乐,宋玉指出国人喜爱前者而鄙弃后者,暗
讽楚王治国无方、世风日下。
D.宋玉把自己比作翱翔九天的凤凰,是世俗之民无法理解的瑰意琦行、超然独处的杰出人物。
23.用"/"给《对楚王问》中划线部分断句(限三处)
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答案】18.D19.C20.D21.D22.C23.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
乱浮云24.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解析】18.本题考查文言词语。
D.句意:环绕着旋风飞上了(高空)。扶摇:旋风。
故选D。
19.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
A.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独/代词,它;
B.代词,它的/表诘问;
C.连词,表承接;
D.介词,凭借/连词,来;
故选Co
20.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D."点出送友人的离愁别恨”错误,应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故选Do
2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D."无需借助外力”错误,结合"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技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可知,
鹏也要借助外力。
故选D。
2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C.结合"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可知,《阳春》《白雪》不是流行音乐;结合"圣
人瑰意琦行⑤,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可知,不是"暗讽楚王治国无方、世风日下”,
而是表现自己志趣高洁。
故选C。
2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
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
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
本句意思是:凤凰展翅上飞九千里,穿越云霓,背负着苍天,两只脚搅乱浮云。
因此断句为: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
2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重点的词有“苍苍(深蓝色)""正色(真正的颜色)""极(尽头)”等。
【点睛】参考译文:
《北冥有鱼》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鲸。鲸的体积,不知道大到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
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翅膀就好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
当海动风气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
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
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都是
活动着的生物的气息相互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
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鸟从高空往下看的时候,也不过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对楚王问》
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也许有不检点的行为吧?为什么士人百姓都那么不称赞你呢?"
宋玉回答说:"是的,是这样,有这种情况。希望大王宽恕我的罪过,允许我把话说完。有个人在都城里唱
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后来唱《阳阿》《建露》,都城里跟着他唱的
有几百人;等到唱《阳春》《白雪》的时候,都城里跟着他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引其声而为商音,压低其
声而为羽音,夹杂运用流动的徵声时,都城里跟着他应和的不过几个人罢了。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
和唱的人也就越少。
所以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鳏鱼。凤凰展翅上飞九千里,穿越云霓,背负着苍天,两只脚搅乱浮云,翱
翔在那极高远的天上。圣人的伟大志向和美好的操行,超出常人而独自存在,一般的人又怎能知道我的所
作所为呢?"
五、(2024•河南焦作•模拟预测)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叠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目:“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①客夏①游黄山白岳,见竹筏行溪林间,好事者栽酒从之,甚适。因想吾家西湖上,湖水清且广,雅
宜此具,归而与吴德聚谋制之。朱栏青幕,四披之,竞与烟水云霞通为一席,冷冷?如也。按《地理志》云:
“有梅湖者,昔人以梅为筏,沈@于此湖,有时浮出。至春则开花,流满湖面。”友人周东音至,连欣然题
之日"浮梅槛”。
②每花月夜,及澄雪山阴,于时与韵人禅衲,尚羊④六桥。观者如药,具叹西湖千载以来未有,当时
苏白、风流,意想不及。
(节选自黄汝亨《浮梅槛记》有删改)
【注释】①客反:去年夏天。客,过去的。②泠泠:清凉凄清的样子。③沈:同"沉",没入水中。④尚
羊:同"徜徉",悠闲地徘徊。
【丙】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5.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
(1)上下二白词语推断法:;路平安
查阅词典法:①墙,墙壁;②堵塞;③筑墙的计量单位。(摘自《古(填序
(2)观者如烤
代汉语词典》)号)
(3)学欣然题之曰"浮
课内迁移法:遂逐齐师。《曹刿论战》
梅槛"
26.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7.甲文中"天与云与山与水"中的"与"能否改成顿号?请结合语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8.下面诗句与"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句描写的时令最接近的一项是()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29.同为游西湖,张岱雪夜“孥一小舟,拥霆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黄汝亨乘"浮梅槛"泛舟湖上,白居
易尽兴游玩。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三位作者的心境。
【答案】25.(1)全(2)①(3)于起,就26.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27.示例:我认为不能
将"与"改成顿号。作者用"与"连接"天""云""山""水",将这些景象连在一起,合而为一,写出雪后混沌的世界。
改成顿号,则有割裂之感。28.D29.张岱雪夜独自泛舟前往湖心亭看雪,可见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
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表现出他的傲岸自恃。黄汝亨乘"浮梅槛"泛舟湖上而非漫步长堤,
可见黄汝享在欣赏风景时追求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高洁雅趣。白居易以"行"为线索,在早春时节沿湖赏美
景,可见白居易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以及尽兴赏春的无比喜悦之情。
【分析】25.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意思。
(1)根据"一路平安"的意思整个旅途中没出任何事故。可知,"一"的意思整个,全部,可推测"上下一白"
中的"一"也是:全,都的意思,句意是:上下全是白茫茫一片;
(2)"观者如堵”的意思是:围观者很多就像一堵墙一般。因此"堵”的意思是:像墙壁一般,即选择①;
(3)“遂逐齐师"的意思是:于是追逐齐国的军队,可知"遂"的意思是:于是,可推测"遂欣然题之"中的"遂"
也是于是的意思,句意是:于是欣然为它题写了“浮梅槛"的名字。
26.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我们在的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
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到省略句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焉:
哪里。更:还。此人:这样的人。
27.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和赏析。"天与云与山与水”的意思是:天云山水四种事物,三个"与"字,将天、云、
山、水连接在一起,流畅自然,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沌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营造了一种
天人万物合而为一的情境,去掉"与"加了顿号之后给人一种停顿的感觉,显示不出天地苍茫一片、物我浑然
一体的感觉,因此不可以更改。
28.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结合"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意思是:野花将要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
刚刚没过马蹄。并结合题目"钱塘湖春行"可知,本句描写的是初春之景;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思是: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
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东风"这里指的是春风,"百花残"可知百花凋零,因此指
向暮春时节;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思是: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由"采
菊”可知,菊花盛放,因此是秋天;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思是: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此句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比作梨花,因此指向冬天;
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意思是: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可知,
此时冬季刚过,冰雪消融,潮水上涨,因此指向初春时节;
故选D。
29.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甲】文第①段"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霆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可知,大雪三日,天气极寒,
作者独自去往湖心亭看雪,表现了作者对雪景的痴迷,极有闲情雅致,第①段从"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
水,上下一白“可知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群山、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营造了天人合一之境,
茫茫天地中能如作者来观雪的人极少,表现作者洒脱任性,率真自然和孤高自赏的情怀。第②段"莫说相公
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用舟子的话突出作者的痴,看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乙】文第②段"于时与韵人禅衲,尚羊六桥。观者如堵,具叹西湖千载以来未有"可知黄汝亨乘"浮梅槛"
和雅士禅衲泛舟西湖之上而非漫步长堤,被围观者感叹这是西湖千百年来从未有过之景,可见黄汝享在欣
赏风景时追求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高洁雅趣。
【丙】诗"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意思是"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令人喜爱,还是那绿
杨掩映的白沙堤。""湖东"点明诗人行踪,与首联呼应;"绿杨阴""白沙堤"颜色鲜明,呈现出一派春和景明的
气象;"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可以想象出诗人流连忘返的身影,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这两
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留恋之情,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点睛】参考译文: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
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
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
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
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
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
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乙】
去年夏天游览黄山和白岳,看见竹筏漂行在林间小溪之上,有那好游玩的人们坐着筏子载着酒随着水流而
行非常惬意的样子。因此想到我家西湖上,湖水又清澈又广阔,文雅美好特别适合这样的竹筏,回来之后
我便与友人吴德聚在一起谋划做一个玩。竹筏用朱红色的栏杆围起来,并在船四周遮以青色的纱幕,远远
看过去竟然跟烟水云霞融为一体,一派清幽凄冷的样子。《地理志》里头说过:"有一个叫梅湖的地方,曾有
人用梅树做了一个筏子,沉放在此湖之中,有时候它会浮起来,到春天时这个梅筏会开出梅花来,满湖面
的漂流。"我的朋友周东音到我这看到这个独特的筏子,于是欣然为它题写了“浮梅槛"的名字。
每逢有花有月的夜晚,以及雪天夕阳时候,我常和雅士禅衲,徜徉苏堤六桥。围观者很多就像一堵墙一般,
都感叹说这是西湖千百年来从未有过之景,就算当年苏东坡白居易在杭州时的风流倜傥,怕也逊色于今日
几分。
六、(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二模)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各题。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久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
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与顾章书》)
【丙】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
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
3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猛浪若奔(2)窥谷忘反(3)蝉吟鹤唳(4)揖徒语哉
31.为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3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山谷所资,于斯己办。
33.甲乙两文作者均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表达的情感也类似,请你写出他们的情感。丙诗在写法与表
达的思想感情上与甲乙不同,请你写出丙诗的独特之处。
【答案】30.(1)飞奔的马(2)同"返",返回(3)鸣叫(4)难道,表反问31.水响猿啼、英英相杂、
绵绵成韵32.(1)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
(2)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33.
甲文,借景言志,既反映了作者对争名逐利官场的鄙视,又衬出大自然美景诱人的力量。乙文,作者表现
出乐山乐水的文人之气、隐居避世的高洁志趣、对功名利禄的鄙弃以及对官场政务的厌倦。丙诗采用象征
的手法,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
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解析】3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
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凶猛的巨浪好像飞奔的骏马。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2)句意: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反:同"返",返回。
(3)句意:蝉叫鹤鸣。唳:鸣叫。
(4)句意:难道只是随便说说的吗!岂:难道,哪里,表反问。
3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对于单句:句首关联词和语气词(如:
夫、盖、若、而等)之后要作停顿;几个特殊的古今异义词朗读时必须分开;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
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也"
用在句中时表停顿语气,朗读时应作停顿;省略句中句内省略的地方一般要作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
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如果是几个句子的组合,则要在句与句间要停顿。
"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意思是"水声激响,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
美"故知,这是三个并列关系的分句,于是可停顿为: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3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注意下列重点词语的意思:
(1)莺飞戾天者:这里比喻追求名利极力攀高的人;戾,至;息:平息。
(2)资:出产的东西,提供;所资:所需的东西;斯:这;办,具备。
33.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甲文,从“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可知,作者觉得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
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就会
流连忘返。作者观赏美景中油然而生和联想,借景言志,既反映了作者对争名逐利官场的鄙视,又衬出大
自然美景诱人的力量。
乙文,从"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己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可知,作者一向推崇隐居,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而此地多菊花,又有很多竹实,隐居山谷所需的生活必
需品,这里都已具备。仁人智士喜爱山水,真不是随便说说的呀!可见作者乐山乐水的文人之气、隐居避
世的高洁志趣、对功名利禄的鄙弃以及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丙诗,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从"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
常端正”可知,诗人用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象征自己的志趣、情操和希望。再从"岂不罹
凝寒,松柏有本性"可知,诗人便借松树的高洁来暗示情怀,以此自勉,也借以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
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点睛】参考译文:
甲: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融为一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
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浅青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一直看下去,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好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木,一看便让人心生寒意,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往高处
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山间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
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不断地鸣叫,猿不停地啼叫着。看到这些雄
奇的山峰,那些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忙于治理国
家大事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木遮蔽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也昏暗如黄昏;稀疏的枝
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露出阳光。
乙: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那里陡峭的崖壁欲与天上的
云霞争高下,孤倔的山峰能够遮住太阳,幽深的洞穴积囤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那里蝉叫
鹤鸣,水声激响,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一向推崇隐居,就
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而此地多菊花,又有很多竹实,隐居山谷所需的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涂料供货合同范文
- 2025【工程合同管理实践报告】
- 穿墙螺栓供应合同范例
- 中石化车辆运输合同范例
- 食堂劳务聘请合同范例
- 白条采购合同范例
- 2025个人信用民间借贷合同范本
- 惠州工业厂房分租合同范例
- 邢台开发区征地合同范例
- 五金工具定采购合同范例
- 2024专升本英语答题卡浙江省
-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档案(姓名+工号)
- 直通法国-阅读与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青岛大学
- (正式版)JBT 11517-2024 刮板取料机
- 2019年10月广东省自考00850广告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体育教师生涯发展展示
- 矿山应急电源配备规定
- 枣阳市中小学教师招聘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3年长沙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 单元电路(串联阻抗、并联导纳、无耗传输线)的基本网络参量(Z矩阵、Y矩阵、A矩阵、S矩阵、T巨矩阵)
- 废水余热回收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