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虽有嘉肴》三年中考试题+模拟题(学生版+解析)_第1页
2025年统编版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虽有嘉肴》三年中考试题+模拟题(学生版+解析)_第2页
2025年统编版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虽有嘉肴》三年中考试题+模拟题(学生版+解析)_第3页
2025年统编版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虽有嘉肴》三年中考试题+模拟题(学生版+解析)_第4页
2025年统编版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虽有嘉肴》三年中考试题+模拟题(学生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虽有嘉肴》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学生版)

[2022•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

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兑命》日

“学学半”,此之谓也!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

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

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正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不知善也陈康肃公善射

B.然后能自反也窥谷忘反

C.女有归一屠晚归

D.息谓大同息非木柿

⑵把“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引《兑命》佐证了观点:教学相长,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互相促进。

B.乙文描述的大同社会中,人人都能够受到全社会的关爱,都能够安居乐业。

C.乙文描述的大同社会中,人们都愿意竭尽全力地工作,但是不一定为了自己。

D.甲乙两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了整齐铺排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2022•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

曰“学学半”,此之谓也!

(选自《虽有嘉肴》)

【乙】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

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心,然后能救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失者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①长(zhdng):生长,引申为发扬。

(1)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食,不知旨也衣食所安,.敢专也(《曹刿论战》)

B.虽有至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人之学也属予作文以记乏(《岳阳楼记》)

D.会后能救失也炸嶷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

(2)请将选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3)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A.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B.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C.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D.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4)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文论述的观点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②【乙】文中“教也者”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2022•辽宁沈阳•统考中考真题】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

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日

“学学半”,此之谓也!

【乙】

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②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而也,今将往矣。

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慕弘©,历郊社④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于是喟嶷曰:

“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及去周,老子送之。自周皮鲁,道弥尊矣。远

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选自《孔子家语•卷三》,有删减)

【注释】①南宫敬叔:鲁国大夫。②老聃:即老子。③仁弘:周敬王大夫。④郊社:祭天

地。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孔子谓南宫敬叔日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B.则吾而也齐而伐我(《曹刿论战》)

C.于是喟费曰嶷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D.自周友鲁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

②及去周,老子送之。

⑶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苣弘

(4)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①【乙】文中孔子向老聃学习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②【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方法,但各有侧重。分析两文谈到的学习方法侧重点有何

不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2022•湖南湘西•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

命》曰“学学半”,此之谓也!

一—节选自《礼记•学记》

【乙】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

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

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远,以难而懈之,误且非矣。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

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

——节选自徐干《治学》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旨也(味道)B.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C.久而愈足(值得)D.然后知被褐之陋(被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之谓也以难而懈之

B.视衮龙之文不如速行之必至也

C.故学者如登山焉且焉至土石

D.倚立而思远执策而临之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善也。

②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

(4)【甲】【乙】两段选文都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你从甲乙两文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简要论述。

【2022•山东东营•模拟预测】

文言文阅读: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目:“学学半。”此之谓也?

(选自《虽有嘉肴》)

【乙】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②不远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④为笔,刻树枝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⑤以

自照。观书有会意者,题衣裳,以记事。门徒悦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日: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拾遗记》,有删改)

【注释】: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荆:灌木名。⑤麻蒿:植

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不知皆也旨:(2)享学半学:

(3)贫笈不远险阻负:(4)麻衣裳题:

2.【甲】【乙】两文在写法之的不同之处。

3.结合【甲】【乙】两文中的内容,谈谈在求学之给你哪些启示?

[2021•之海•二模】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若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若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苻菜,左右至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乙】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

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兑命》目

“学学半”,此之谓也!

5.甲诗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乙文选自—家著作《礼记》。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7.甲诗写男子在“"(填4个字)困境中的积极追求;乙文则阐述的道理。

8.下列理解错误的•'项是()

A.甲诗中的“关关”是拟声词,模拟雎鸠鸟的叫声。

B.乙文中“学学半”中的第一个“学”字读成xiao。

C.甲诗的最后八句描写了与姑娘成婚后的欢乐场面;乙文运用类比说理方法,类推出学习

“至道”,才能知道“善”。

D.甲诗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现了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乙文首句以“嘉肴”

喻“至道”,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2021•四川广安市•中考真题】

文言文阅读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此之谓也!

(乙)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

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华®,秋登②实;

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选自《颜氏家训》)

(注)①华(hua):花。②登:进用,这里指摘取。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1)虽有主造(2)享学半

(3)以沐不足也_____(4)值能说之也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弗次在马者不知能千里而食也

B.我日:教学相长也故虽有名马,濡辱于奴隶人之手

C.古之学者为己何陋乏有

D.行造以利世也不得志,独行造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华,秋登实。

4.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甲)文开篇用类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乙)文开篇则用对比手法论述

了学习的。

(2)请结合(乙)文用自己的话谈谈求学的真正意义。

[2020•黑龙江大庆市•中考真题】

古文阅读: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旨也。虽有至谓,弗学,不知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定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

命》目:“学学半。”此之谓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乙)

君子曰:学不可以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宓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曲中

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

省也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鲁成德而神明自得至0.盗通。故

不积珪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莺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久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之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②而二螯③,非蛇鳞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

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注】:①镂:原指在金属之雕刻,泛指雕刻。②跪:蟹脚。③螯:蟹钳。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

(1)虽有至道道:_______

(2)然后能自反也反:_________

(3)学不可以巨已:

(4)冰,水力之为:_______

6.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虽有嘉肴虽乘奔御风(《三峡》)

B.而寒于水骈死于槽杨之间(《马说》)

C.蚓无爪牙之利择善者而从之(《论语》)

D.蟹六跪而二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7.选出画波浪线句子停顿恰当的一项()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B.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8.下列关于(甲)(乙)两篇文章的叙述,木定稿的一项是()

A.甲文开头从“嘉肴”谈起,用意不在于谈论“嘉肴”,而是为了用“嘉肴”类比

“至道”,然后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

B.甲文文末引用《尚书》中“学学半”这句话,在告诉我们: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

半途而废。

C.乙文第三段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设喻,阐述学习应该做到:逐渐

积累,坚持不懈,专一不躁。

D.两篇文章都是有关“学习”的论述,甲文侧重“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乙文侧

重学习的意义及学习应持的态度。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2020•江苏常州市•中考真题】

阅读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彘青,弗食,不知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享辛辛”,此之谓也!

(选自《〈礼记〉二则》)

[乙]少时阅唐宋以来诸诗家,不终卷,而己之才思涌出。遂不能息心凝虑①,盍旋

本领。不过如世之选家,略得治既而已。晚年无事,取诸家全集,存三展玩②,始知真

才分、真境地。觉向之所见,犹仅十之二三也。

因窃自愧悔:使数十年前,早从此寻绎③,得识各家独至之处,与之相之下④,才

高者,可以扩吾之才;功深者,可以进吾之功;必将挫笼参会⑤,自成一家。惜也老至

耄⑥及,精力已衰,不复能与古人争胜。然犹幸老而从事于此,虽不能力追,而尚能见

到,差胜⑦于终身不窥堂奥者。

(选自清•赵翼⑧《〈瓯北诗话〉小引》)

[注释]①息心凝虑:静心思考。②展玩:展读,赏玩。③寻绎:探求推理。④相之下:

相比较。⑤挫笼参会:吸收、综合和比较。⑥耄:八九十岁。⑦差胜:略微超过。⑧

赵翼:清代文学家,常州人,乾隆进士。《瓯北诗话》是赵翼的诗论专著,选文是这本

书的自序。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教然后知国

②享李辛

③宛俄本领

④由三展玩

⑤因崭自愧悔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善也。

②觉向之所见,犹仅十之二三也。

3.请简要分析乙文的写作目的。

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嘉肴”“大概”“参会”“终身”四个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相

同。

B.《论语》中的“温故知新”与甲文中的“教学相长”提示我们:学习方法灵活多样,

选择恰当的方法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C.赵翼曾经评论说很多人读经典是“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从乙文的

“愧悔”来看,他自己也犯过相同的错误。

D.赵翼虽能“知不足”,但是不能“自反”,忘记了诸葛亮《诫子书》中的警告,晚

年落得个“意与日去”“悲守穷庐”的结局。

[2020•辽宁本溪市•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此之谓也!

(选自《礼记正义》)

(乙)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

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华①秋登②实;进

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选自《颜氏家训》)

(注释)①华:hua,花。②登:进用,这里指摘取。

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向的一项()

A.弗吉在马者不知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B.故曰:教学相长也公问故(《曹刿论战》)

C.但能说之也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D.行造以利世也不得志,独行迨(《富贵不能淫》)

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华秋登实.

4.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甲)文开篇用类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乙)文开篇则用对比手法论

述了学习的。

(2)请结合(乙)文,用自己的话谈谈求学的真正意义。

《虽有嘉肴》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教师版)

[2022•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

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

“学学半”,此之谓也!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

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

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正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不知善也陈康肃公善射

B.然后能自友也窥谷忘友

C.女有向一屠晚向

D.是谓大同是非木柿

(2)把“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引《兑命》佐证了观点:教学相长,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互相促进。

B.乙文描述的大同社会中,人人都能够受到全社会的关爱,都能够安居乐业。

C.乙文描述的大同社会中,人们都愿意竭尽全力地工作,但是不一定为了自己。

D.甲乙两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了整齐铺排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答案】

(1)D

(2)选举有才能的人(为大家服务),讲究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3)A

【解析】

(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善:好处/擅长;

B.反:反省/同“返”,返回;

C.归:女子出嫁/回来;

D.是:这/这。

故选:D。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册h调、换、补、移”,我们在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

重点词:与,同“举”,推举,选举;信,诚信;修,培养。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A.有误,甲文所说的“教学相长”与现在的理解不一样,现在的理解“教”“学”是两个

主体,而课文所说的“教”和“学”是对同一个主体而言,即教师自身的学习与教导学生

的教育实践都是一种学习。因此本项说法错误;

故选Ao

【参考译文】:

【甲】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学

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这样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

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

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之说“教

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乙】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要使老年人能终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

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

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之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

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

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之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2022•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

日“学学半”,此之谓也!

(选自《虽有嘉肴》)

【乙】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

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心,然后能救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失者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①长(zh方ng):生长,引申为发扬。

(1)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食,不知旨也衣食所安,.敢专也(《曹刿论战》)

B.虽有至造不足为外人造也(《桃花源记》)

C.人之学也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D.然后能救失也炸嶷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

(2)请将选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3)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A.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B.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C.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D.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4)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文论述的观点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②【乙】文中“教也者”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

(DA

(2)①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②学习的人有四种

过失(不足之处),传授知识的老师必须了解。

(3)B

(4)①教学相长。②教师就是善于发现并纠正学生的缺点的人。

【解析】

(1)A.均为副词,均译为“不”;

B.名词,道理、动词,说;

C.结构助词,的、代词,这件事;

D.代词,这样、词缀,……的样子;

Ao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

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

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①是故:所以;困:困惑;

②学者:学习的人;失:过失、不足之处;教者:传授知识的老师;知:了解。

(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

句。

句意:有的错在贪多,有的错在求少,有的错在认为知识太简单,有的错在学知识半途而

废。

“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均为并列短语,是对“学者四失”

的阐释;

故断为: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故选B。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①根据【甲】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善也”可知,甲文通

过将食物只有品尝才能它的美味与只有学习才能知道最好的道理进行类比,即:将“佳肴”

与“至道”作类比,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接下来通过“学”与“教”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之处”与“困惑的地方”,进而“自反”“自强”,从教与学的关系得出“教学相长”的

观点。

②【乙】文“教也者,长善而救失者也”为判断句,意思是:传授知识的人教育的目的,就

在于发扬他们的长处,并且补救他们的过失。点明“教也者”的目的“教师就是善于发现

并纠正学生的缺点的人”,注意用自己的u话回答,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甲】

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

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

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

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乙】

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不足之处),传授知识的老师必须了解。人们的学习,有的错在

贪多,有的错在求少,有的错在认为知识太简单,有的错在学知识半途而废。这四种过失

产生的原因,心理状态是不同的。知道了他们的心理状态,这样以后才能补救他们的过失。

传授知识的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他们的长处,并且补救他们的过失。

[2022•辽宁沈阳•统考中考真题】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

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日

“学学半”,此之谓也!

【乙】

孔子南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②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

至周间礼于老聃访乐于生弘③,历郊社④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于是喟然日:

“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及去周,老子送之。自周皮鲁,道弥尊矣。远

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选自《孔子家语•卷三》,有删减)

【注释】①南宫敬叔:鲁国大夫。②老聃:即老子。③仁弘:周敬王大夫。④郊社:祭天

地。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B.则吾庙也齐而伐我(《曹刿论战》)

C.于是喟嶷日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D.自周友鲁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

②及去周,老子送之。

⑶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蓑弘

(4)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①【乙】文中孔子向老聃学习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②【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方法,但各有侧重。分析两文谈到的学习方法侧重点有何

不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

(1)D

⑵①我现在才知道周公的圣明,以及周国称王天下的原因。

②等到孔子离开周国时,老子亲自去送他。

⑶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仁弘。

⑷①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

②【甲】文注重把教与学结合起来,【乙】文注重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

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A.谓:动词,对……说/动词,是;B.

师:名词,老师/名词,军队;C.然:助词,……的样子/连词,然而;D.反:都同“返”,

返回;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

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词语:吾:

我。乃:才。今:现在。知:知道,了解。圣:圣明。之所以:……的原因。王:名词动

用,称王。(2)重点词语:及:等到。去:离开。送:送行。之:指孔子。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之,先对句子作简

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

句读。”至周间礼于老聃访乐于我弘”意思是:到了周国。孔子向老子询问礼,向苣弘询

问乐。“至周”动宾结构,应在“周”后停顿;“问礼于老聃”动宾结构,状语后置句式,

应在“聃”后停顿;因此,断句为: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茯弘。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1)根据【乙】“吾闻老聃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

今将往矣”,可提炼为: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

(2)根据【甲】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阐述“教学相长”的道理,可知,注重把教与学结合起来;根据【乙】文“至周,问礼于老

聃,访乐于仁弘,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孔子不仅学习礼乐知识,还亲

自实地考察,可知,注重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

【参考译文】

【甲】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

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

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之说:“教人是学的

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乙】

孔子对南宫敬叔说:“我听说老子博古通今,通晓礼乐的起源,明白道德的归属,那

么他就是我的老师,现在我要到他那里去。”到了周国。孔子向老子询问礼,向在弘询问

乐,走遍了祭祀天地之所,考察明堂的规则,察看宗庙朝堂的制度。于是感叹地说:“我

现在才知道周公的圣明,以及周国称王天下的原因。”离开周国时,老子去送他。从周国

返回鲁国,孔子的道更加受人尊崇了。从远方来向他学习的,大约有三千人。

[2022•湖南湘西•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

命》曰,,学学半”,此之谓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乙】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

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

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远,以难而懈之,误且非矣。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

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

——节选自徐干《治学》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旨也(味道)B.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C.久而愈足(值得)然后知被褐之陋(被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之谓也以难而懈之

B.视衮龙之文不如速行之必至也

C.故学者如登山焉且焉至土石

D.倚立而思远执策而临之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善也。

②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

(4)【甲】【乙】两段选文都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你从甲乙两文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简要论述。

【答案】

(1)B

(2)D

(3)(1)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2)人不学习,也就无法拥

有美好的品德。

(4)示例:甲: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导别人能够发现句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的不足才

能发奋努力。学习中我们要主动给别人在知识之提供帮助,既能帮助他人,也能提升自己。

乙:学习有助于培养品德,学习帮助我们明白是非对错,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习不能被

困难吓倒,要坚持;治学要付诸实践行动,要跟随老师,博览众家所长,学习中要有具体

行动,而不能只设立目标,要跟随老师,多听多学,少说多做。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把握句子含义,进而准确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注意词类

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A.不知旨也:就不知道它的美味。旨:味美;C.久而愈足:越

久越充足。足:充足;D.然后知被褐之陋:这样以后才知道自己所穿的粗布短衣是多么

的粗劣。被:通“披”,穿;故选B。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副词,表猜测,大概/代词,它;B.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

主谓之间,取独;C.助词,无实意/代词,哪里;D.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故选

IL

(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完整翻译句子的基础之,把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展现出来,注

意省略句要补全,倒装句要调整语序。①虽:即使。至道:最好的道理。弗:不。善:好

处。②则:连词,就。无以:没有办法。懿德:美好的品德。

(4)本题考查内容分析。答题思路:启示一般要抓住文章中议论性的句子,或者从赞扬或

批评的内容出发,谈自己受到的启发。(1)甲文。结合甲文”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

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

‘学学半'”可知,甲文围绕“教学相长”这个中心论点展开论述,指出了教对于学的重

要作用,教导别人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能够看到自己的困境,然后反思,自我勉励。在

日常学习中,我们应该多多地在知识之帮助他人,这个过程中,自己能够对知识理解的更

透彻,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自己的进步。(2)乙文。结合乙文“学犹饰也,器不饰

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可知,这句话指出学习有助于品德培养,通过学习,

能够建立是非观、道德观,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品德。结合乙文“顾所由来,则杳然远,以

难而懈之,误且非矣”可知,学习必然是长久的,且充满阻碍的,不要被困难所吓倒,学

习中需要韧性、坚持。结合乙文“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

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可知,这句话指出学习要立即采取

行动,即要把学习落实到具体行为之,不能空喊口号,不能头脑幻想。学习需要追随老师,

要广泛阅读、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博取众家之所长,才能全面成长。

【参考译文】:

【甲】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

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这样

以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

促进的。《兑命》之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乙】学习就好像是修整装饰,器物不加修饰,就无法获得美丽的外观;人不学习,

也就无法拥有美好的品德。聆听过了黄钟的声音,这样以后才知道叩击瓦罐所发出的声音

是多么的细小;目睹了帝王礼服之的绣龙纹饰,这样以后才知道自己所穿的粗布短衣是多

么的粗劣。所以学习这件事,就好像是登山,越走越高;就好像是睡眠,越久越充足;回

顾学习活动的来由,就遥远渺茫了,但因为它难而懈怠,这就不仅是认识错误,而且是行

为完全不正确了。倚着器物伫立而想着要到远方去,不如立即行走一定能抵达远方。所以,

君子的内心不随便幻想,而是一定要努力学习,自身不轻举妄动,而是一定要追随老师;

说话不信口开河,而一定要广泛听取。

【2022•山东东营•模拟预测】

文言文阅读: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目:“学学半。”此之谓也?

(选自《虽有嘉肴》)

【乙】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②不远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④为笔,刻树枝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⑤以

自照。观书有会意者,题衣裳,以记事。门徒悦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日: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拾遗记》,有删改)

【注释】: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荆:灌木名。⑤麻蒿:植

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不知音也旨:(2)享学半学:

(3)南笈不远险阻负:(4)麻衣裳题:

2.【甲】【乙】两文在写法之的不同之处。

3.结合【甲】【乙】两文中的内容,谈谈在求学之给你哪些启示?

【答案】

1.(1)味美(2)同“教”,教导(3)背(4)写,题写

2.示例一:(表达方式之)甲文以议论为主,通过类比、道理论证,层层推进,步步

深入,以理服人;乙文则以记叙和描写为主,通过讲述任末勤奋学习的故事,阐述了

要勤于求学的道理。

示例二:(体式功用方面)甲文选自《礼记•学记》,中包括诸多议论体裁的文章,本

篇就是中一篇论述教学关系的议论文,文章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并注意采用多种手

法进行说理。乙文选自《拾遗记》,以小说传奇为主,多折射现实生活。选文讲述任末

求学过程,叙事委曲,描写生动,辞采可观,文末阐述劝人勤奋学习的道理。

3.①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

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

②学习中,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务必克服一切困难,勤奋学习。(或从学习方法角度,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养成随时记录的良好习惯。)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

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1)句意: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旨:味美。

(2)句意: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学:同“教”,教导。

(3)句意:(他)背着书箱跟老师求学,不怕困难险阻。负:背。

(4)句意:写在自己的衣服之。题:写,题写。

2.本题考查文章写作手法。可从表达方式、体裁、句式等角度思考。

从表达方式之看:【甲】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旨”作类比,继而引

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善”的观点,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

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思路清晰,文势流畅,层层递进,文气贯通,给人一气

呵成之感。因此,【甲】文以议论为主,通过道理论证,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以理服

人;【乙】文讲述任末勤奋学习的故事,运用描写的方法写出了任末的勤奋(依林木之

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枝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告诉人

们要学习在于勤奋的道理。因此,文章以记叙和描写为主。

从句式之看:【甲】文多用对偶句(如“虽有嘉肴,弗食,不知旨也;虽有至道,弗学,

不知善也”“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

自强也”),节奏鲜明,韵律感强。文章共五句话,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句式整齐,

两两相对,读起来朗朗之口。【乙】文则多用短句,多用动词(如“依林木之下,编茅

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枝为墨”中的“依、编、削、亥等),形象地写出任末求学的

刻苦。

从体式功用方面看:【甲】文选自《礼记•学记》。《礼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

要的典章制度书籍,中包括诸多议论体裁的文章,本篇就是中一篇论述教学关系的议

论文。【乙】文选自《拾遗记》。《拾遗记》主要内容是杂录和志怪,以小说传奇为主,

多折射现实生活。选文讲述任末求学过程,是一个劝人勤奋学习的小故事。

3.本题考查个性化解读文本。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谈自己在

求学之得到的启示。

示例:【甲】文说"学然后知不足”,意思是: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告诉

我们人要不断地学习,通过学习,才能明白自己的不足,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才能不

断改正,这样自己才能不断进步,学识才能不断提高。

【乙】文中,任末“观书有会意者,题衣裳,以记事”,意思是:看书有领会的时候,

写在自己的衣服之,用来记住这件事。启示我们,当我们读书有心得体会或遇到不解

问题时的时候,一定要动笔记录,记录是积累知识的最好的方法,因为“好记性不如

烂笔头”,我们要养成随时记录的好习惯。

【参考译文】:

【甲】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

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

道自己困惑的地方。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

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之说:“教人是学

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乙】任末十四岁时,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他)背着书箱跟老师求学,不怕困

难险阻。他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可以成功呢?”任末有时靠在树下,

编白茅为茅草小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水。晚之就在星月的辉映下读书,

遇之没有月亮的黑夜,他便点燃麻蒿取光。看书有领会的时候,写在自己的衣服之,用

来记住这件事。学生们钦佩他的勤学精神,常用洗净的衣服换取他写满字的衣服。他

临终时告诫别人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习的人,即便是活着,

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2021•之海•二模】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若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苻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苻菜,左右至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乙】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

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兑命》目

“学学半”,此之谓也!

5.甲诗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乙文选自—家著作《礼记》。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7.甲诗写男子在“"(填4个字)困境中的积极追求;乙文则阐述的道理。

8.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甲诗中的“关关”是拟声词,模拟雎鸠鸟的叫声。

B.乙文中“学学半”中的第一个“学”字读成xi^o。

C.甲诗的最后八句描写了与姑娘成婚后的欢乐场面;乙文运用类比说理方法,类推出学习

“至道”,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