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如何挖掘新素材写好考场作文2023高考作文复习指导
——如何挖掘新素材,写好考场作文
一、【方法指导】
哪种素材在高考阅卷老师眼里最受欢迎?
在作文中,哪种素材能够以一当十,一招制敌,在论证中就像法官判案使用的证据一样,具有铁证如山的说服力呢?
网上曾热传一个有关议论文论据的段子,段子的名字是《司马迁就是高考作文万能帝》。当年几乎所有的高考作文题都能以司马迁为素材,进行论证。例如,广东的作文题“回到原点”,有人写司马迁受刑后回到原点,忍辱负重写《史记》;江苏的作文题“拒绝平庸”,有人写司马迁拒绝平庸,忍辱负重写《史记》;山东的作文题“行走在世界上”,有人写司马迁受刑后继续在人生路上行走,忍辱负重写《史记》;江西的作文题“拥抱正直”,有人写司马迁拥抱坚强,忍辱负重写《史记》;安徽的作文题“时间在流逝”,有人写受刑后的司马迁时间越来越少,忍辱负重写《史记》。真是伤不起的司马迁……
这样胡编乱造的议论文当然不出意外会得低分,因为关于“司马迁”的素材使用不当,论证过程没有逻辑性,也因此暴露了当下使用素材方面三个典型的不足:“老"僵”“俗"。
“老”是指这些沧桑的论据经过半个世纪几代人的咀嚼,经由写作简单堆砌,让人感到毫无生活气息。现在高中议论文写作中,这类老旧的素材常用的国内名人前四名分别是屈原、司马迁、陶渊明和苏轼;国外名人论据前四名往往是牛顿、海伦·凯勒、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
“僵"是不管证明怎样的论点,只管大笔一挥,写屈原如何,牛顿如何,基本不考虑切入的角度和行文的逻辑。没有办法自圆其说的时候,学生往往给以上论据加上大胆的夸张和想象,使用时自己感觉一切“良好”。
比如,有学生这样论证“生和死的意义"这一论题。
屈原来到汨罗江边,长发披肩,他烦透了。楚王再也不能重用他了,因为楚国被秦国灭掉了。他眼含热泪,轻轻说道:“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要留取丹心照汗青。”说完,望着楚国国都的方向,投江自尽。
这样使用素材,让人啼笑皆非。屈原是楚国人,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没统一六国,而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人,比屈原晚出生100多年,一个先人能因为一个还没出生的人的话跳江,这种论证,只能让人无语。
“俗"是指学生道听途说或者胡编乱造的庸俗小故事。比如证明“做人不要贪得无厌”,就有不少学生编造这样的庸俗不堪的论据:兄弟两人在山洞里找到很多宝藏,老大贪得无厌死在山洞里,老二只拿了其中的一部分,后来活得很好。
前面说的论据“老"僵”“俗"问题,不是说“司马迁”这类经典文化名人素材不可以用,而是如果在作文中调侃这类素材,就会给人留下不讨巧、不讨喜的印象,得不到高分。如果推陈出新,写出新意,就会得高分。
以下三类素材是很有说服力的优质素材:
一、具有美度的文艺名著
这类素材是作家的思想结晶,极具思想厚度和浓厚的文学色彩,所以更有高度。而作文属于文学作品,其独特性就是文学性。在作文中使用此类具有美度的素材,可使文章具有文学性,增加书卷气。这样一来,作文中的学生腔,政治书式表达的说教腔,都可以得到有效改观,也能解决总用“老三样"的名人素材的问题。
下面的例子就能形象地说明这类素材使用的优势。
以2016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倡导表达时要有创新和个性”为例,题目给的材料是“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这个题目的核心观点是不论个人还是社会,在表达时要翻陈出新,彰显个性,不落窠臼。有一篇考场佳作叫作《特立独行的老爸》,作者说老爸喜欢汪曾祺,当别人都在读柴静的《看见》这本书时,老爸说:“别人都读的东西有什么意思?这个老头儿多有意思。”这个老头儿说的就是汪曾祺。作者通过简单的描述,就把老爸的个性表现出来了——别人读的书他不跟风,而是追求自己独特的读书品位。这就是韩愈在《师说》中说的“不拘于时"。
这篇作文中还有一段:
汪曾祺书中常出现的那副对联“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是我爸茶余饭后常吟味的句子。有一次我爸读汪曾祺写王淡人那一篇,看到结尾“你好,王淡人先生!"我爸笑着合上书,起身看着窗外的景色,喃喃自语:“这个老头儿,写他自己呢。”那一刻我看着老爸的背影,那么淡定,那么从容,那么与众不同,不由心想:汪老先生是写我爸呢!
这一段,两次引用了汪曾祺的文章,不仅可以强化“老爸"的从容、与众不同的性格,更能使细节描写生动形象,使文章充满书卷气。
这就是引用具有美度的文艺名著的效果,即让文章更显从容优雅,增加文学性和可读性。
二、具有温度的个人经历
在记叙文或者议论文中,此类素材由于描写个人经历,抒发个性化的独特情感,有“我”在场,不仅真实可信,还具有其他素材没有的独特性——以情动人,使文章尤其议论文更具可读性。很多作文指导不主张学生写个人经历,认为不够典型,没有说服力,其实这是偏见。写个人经历恰恰也是一种可以破掉写作僵化又最容易上手的方式。
韩愈的名篇《师说》结尾描述了一个事例:十七岁的李蟠拜韩愈为师,学习“古文”,这一事例就是韩愈的个人经历。把该事例作为一个论据,强有力地表达出作者冲破不良风气,敢为人师,振兴“师道”的勇敢之举,同时显示了韩愈大胆创新、不落窠臼的文风。既然唐宋八大家能把个人经历写进文章,而且成为千古名篇,那我们不妨拜韩愈为师,挖掘有价值的个人经历,以此作为作文的素材,写出新时代的“师说"。
三、具有热度的社会热点
每一个社会热点背后都能透出时代脉搏的跳动,此类素材往往能够以小见大,利于写作时思想向纵深处发掘。这类素材的独特性在于能使作文接地气,极具时代感。这类热点素材对写作使用“老”“俗"的素材往往能起到拨乱反正的效果。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意思是文章要反映社会现实。作者倾听时代的足音,把握时代的脉搏,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体验时代,为时代歌唱。其中,“时"和“事”指的是每位作家最接地气的写作素材。从大处讲,这是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也是作家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如苏洵的《六国论》最后说:“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再如杜牧的《阿房宫赋》最后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两篇文章的精彩之处均在于文末的议论,它们都是借古讽今,劝告统治者以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
在选择素材方面,尽量不使用“老"僵”“俗"的素材,多选择优质素材。优质素材的来源有三个:①具有美度的文艺名著;②具有温度的个人经历;③具有热度的社会热点
二、【题目与解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恐龙灭绝了,但留下的化石依然显示出它们曾经的强大;孔子去世了,但儒家的思想依然影响着今天人们的思考;北京奥运结束了,但奥运的精神依然振奋着每一位参与者的心……那些过去了的一切,虽然已经从人们眼前离去,但它们背后的某些东西也许永远不会在我们心中消失。
请以“依然在”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三、【解题引领】
为了帮助考生打开思路,题目先用一组排比,列举了从古到今、从自然到社会的诸多现象;随后,用一句很重要的话进行概括:“那些过去了的一切,虽然已经从人们眼前离去,但它们背后的某些东西也许永远不会在我们心中消失”,明确了立意的基本指向。
填好下划线上的内容是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点。
作为半命题作文,下划线上补充的内容是立意角度所在,角度的大小优劣,立意的高下巧拙,往往决定着一篇作文的得失成败,因此在落笔时应格外留意才是。
四、【立意角度示例】
菜根依然在
伤痛依然在
辉煌依然在
教训依然在
风采依然在
国宝依然在
影响依然在
兰亭依然在
历史依然在
绿水依然在
教诲依然在
胡同依然在
大师依然在
小路依然在
反思依然在
骄傲依然在
记忆依然在
惭愧依然在
友情依然在
流言依然在
恐惧依然在
遗憾依然在
梦想依然在
前途依然在…………
五、【立意训练】
上述立意角度哪个最巧?哪个最新?哪个最奇?
你能否给这些立意角度分分类?
六、【范文】
国宝依然在
国宝依然在,但他们曾经的守护神却已故去。
——题记
1937年7月,宛平城的枪声惊醒了整个北京城。一个寂静的夏夜,一辆辆板车在午门前整装待发,而板车上的木箱里,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至宝。那一夜,没有人知道它们何时才能回到熟悉的紫禁城。伴着夜幕的掩护,火车载着4635箱国宝级文物踏上南行避难的征程。一个老故宫人在日记中写道:这是抬着棺材找坟墓。
十年,纸一样脆弱的瓷器,丝一般易损的卷帙,一碰就碎的青铜在枪林弹雨中转辗大半个中国,十几万件国宝却无一丢失或损坏——这是一个个故宫馆员们用勇气与牺牲书写的奇迹。今天,历经磨难的国宝仍然在橱窗里闪烁着熠熠的光辉。也许,它们正以这独特的方式缅怀默默守护过它们的老故宫人。
1937年,离开北京的国宝暂存于南京。12月,日军占领上海,开始轰炸南京,此时的南京港口已无中国船只。绝望之中,故宫馆员竭尽全力协商,终于在最后一刻说服仅剩的一只英国商船船主,让中路文物近2000余箱装船撤离。十天后,日军占领南京,屠戮全城,国宝幸免于难。此后,中路的文物依次存于汉口、长沙。一刻不放松警惕的故宫馆员在防空警报拉响时都不会回家,而是立即赶往库房,只为确认国宝的安然存在。他们警觉地搜集情报,有任何危险迹象便立即组织文物转移。曾经存放文物的汉口孔庙、长沙图书馆都在文物撤离后几天内被日军夷为平地。同一个冬天,装载北路文物的卡车穿行在大雪封山的秦岭中,悬崖上山路早已结冰,但勇敢的馆员们驾驶着卡车小心翼翼地前行。南路文物在火车上穿越云贵高原,火车上空总有日军轰炸,为了与日军赛跑。火车几天几夜不能停站,馆员们断火断粮却依然坚持。最终,国宝在四川找到了庇护它们的深山,在国难中获得平安。
国亡尚有复国之日,国宝覆亡,则永无补救。也许历史书只记住了抗战卫国的英雄之士,也许守护国宝的老故宫人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功名与记忆并不重要,老故宫人的献身只为了国宝能永久流传,文化能薪火相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艺术杰作能永远陪伴在每一代中华儿女的身边——而这一点终成现实。国宝依然在,他们便没有遗憾。然而,我却依然希望,在人们惊叹于国宝文物的华美之余,能有人记起它们昔日的守护者,记住老故宫人对民族的满腔赤诚,并有意识地去传承这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
国宝依然在,尽管守护它们的人已故去。但愿守护民族文化瑰宝的精神永世长存。
七、【借鉴指津】
这是一篇只要看上一眼就会被紧紧抓住,从而一口气看完并被深深打动的作文——因为它的“新”。
出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串惊心动魄的历史镜头,一个久已被人淡忘而又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1937年7月,宛平城的枪声惊醒了整个北京城。一个寂静的夏夜,一辆辆板车在午门前整装待发,而板车上的木箱里,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至宝。那一夜,没有人知道它们何时才能回到熟悉的紫禁城。伴着夜幕的掩护,火车载着4635箱国宝级文物踏上南行避难的征程"。经历漫漫十年的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迁徙,最终,“纸一样脆弱的瓷器,丝一般易损的卷帙,一碰就碎的青铜在枪林弹雨中转辗大半个中国,十几万件国宝却无一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生会辞职报告(集锦15篇)
- 策划个人工作计划9篇
- 高中个人军训心得体会
- 军训开幕式讲话稿15篇
- 医院年度工作计划3篇
- 幼儿园教育评价课件
- 园区日常管理
- 诚信考试演讲稿范文7篇
- 2022开学典礼学生代表演讲稿15篇
- 职业规划志愿填报
- 2023-2024年行政执法综合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规划设计方案审批全流程
- 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工作室建设与运行规范
- 《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专题复习提纲
- 2024年考研政治试题及详细解析
- 征兵工作试题
- 情绪调试-再见emo你好+Emotion+高一下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课(通用版)
- TCALC 003-2023 手术室患者人文关怀管理规范
-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 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
- 临水临电施工组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