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风筝》教案设计语文《风筝》教案设计「篇一」教材分析:《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幸福”。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6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3、感受交朋友带来的快乐。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教学流程:一:启发导入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件礼物。(出示纸船)瞧,这是什么?板书:纸船,齐读。2、另一件礼物藏在电脑里,[课件:风筝)指名说。“筝”读轻声多好听呀!指名读,开火车读。3、师补充课题(和风筝),一起读。纸船和风筝还有一个美好的故事呢!我们赶快到课文中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打开书92页,自由大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小朋友读得多认真呀!我发现这几个句子里面藏了生字宝宝,有点儿难读。你瞧,它们成群结队地来了![课件:课文中带生字的句子。](1)先同桌一块儿练一练。(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你想读哪句就读哪句或者谁愿意读其他的句子?(随机正音,评价。)3、调皮的生字宝宝带着小伙伴从句子中溜出来了。课件zhuāméixìngfúchǎo抓住草莓幸福吵架zāhuàishu扎风筝乐坏了受不了(1)先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读得好就夸夸他,读不准就帮帮他。(2)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比较“乐坏了受不了”。)指名读――你们发现了什么?(“了”是多音字,注意读音。)(3)齐读4、咦?生字宝宝又跑到哪儿去了?原来它们藏到儿歌中去了。课件:扎风筝,漂纸船,抓草莓,拿松果。成朋友,乐坏了,吵架后,好难受。小风筝,小纸船,牵一牵,幸福到!幸福到!自己轻轻地读一读。――齐读。过渡:小朋友们,这首儿歌里不仅藏着生字宝宝,还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呢!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2-6自然段)。(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故事发生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师描述并板画)那里有高高的山,清澈的小溪,茂密的树林,也有绿绿的草地,草地上铺满五颜六色的小花。故事里的一对好朋友就住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它们是谁呀?(指名说。)2、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呆会儿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把它们送回家。[课件:第一自然段]3、谁愿意把松鼠和小熊送回家?(指名贴画)你能看着大屏幕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贴吗?4、多会读书的孩子呀!大家一起读这一段。(二)整体感知第一部分(2~6段)。孩子们,松鼠住在高高的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下,虽然离得很远,它们却是最好的朋友!快速地读读第2―6自然段,看看它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自由读――指名说(3)――对呀,是纸船和风筝让它们俩成了好朋友。(三)重点学习第3第5自然段,感受“乐坏了”。1、当小熊和松鼠拿到纸船和风筝的时候有什么表现呢?(指名说)课件: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是呀,小熊拿起纸船一看,引读――乐坏了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引读――也乐坏了2、“乐坏了”,你们能换个词吗?(指名说,比如高兴极了等)是呀,小熊和松鼠乐坏了!3、你看,小熊乐得――(课件:小熊图)(引导看图说话:动作表情)4、多快乐的小熊呀!现在,你们就是小熊,你们能把自己的快乐读出来吗?[课件:第三自然段]先自己练一练吧――指名读[随机评价:你把快乐藏在心里了,谁能表现出来!听出来了,你有点儿高兴,谁能比他更高兴!从你脸上的表情,我就看出来你乐坏了!你真能读书,把小熊手舞足蹈的动作都表现出来了!]5、小熊,你为什么这样高兴?预设一:学生用书上的句子回答。T:所以你乐得跳了起来!所以你乐得咧开嘴笑了!所以你乐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师引导: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再看看这段文字,除了松果,除了纸条,这纸船里面究竟还藏着什么?(祝福友谊)师总结:是呀,这纸船还带着松鼠的祝福和友谊呢!怪不得――(齐读第三自然段。)预设二:学生说出了松果纸条祝福友谊。师总结:是呀,这纸船里除了松果,除了纸条,还带着松鼠的祝福和友谊呢!怪不得――(齐读第三自然段。)6、拿到纸船的小熊因为松鼠的心意情意友谊乐坏了,那么,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为什么也乐坏了呢?[课件:第五自然段]我请一位小朋友读这一段。(指名读)7、小松鼠,你为什么乐坏了?(指名说)8、所以,小松鼠乐坏了!谁愿意把快乐和大家一起分享?(指名读)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你能超过他吗?让我们把快乐写在脸上,一齐读第五自然段。四、写字教学1、纸船和风筝让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朋友之间的友谊是多么珍贵啊,找到了朋友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幸福是一种很快乐的感觉,是一重很舒服的感觉。孩子们你们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幸福?2、说得多好啊!老师祝福咱们班的每一位小朋友每天过得都很幸福!“幸福”还是我们这节课要写的字。(课件:幸福田字格)2你们有什么办法记住“幸”字?(指名说,口诀如:土下小样少没了腰)3“福”字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示字旁)4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在田字格中把幸福写下来。师范写,生书空5学生描红、练写。(老师把幸福送给你们,在95页田字格中找到它们,描一个,写一个。提醒写字姿势:提笔就是写字时;一拳一尺一寸要注意。)6同桌互评。五结课牙也有咬舌的时候,再好的朋友也有不开心的时候,小熊和松鼠之间的友谊能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呢?我们下节课去学习。语文《风筝》教案设计「篇二」《风筝》备课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感情变化。【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课程内容之前,老是想邀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幻灯:风筝图片。同时……)记得有一首老歌这样唱道:“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提起风筝,我总会联想起那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其实,我们每个人也像在空中的风筝,无论我们飞得多高多远,总有一根绳牵系着我们,那──就是割不断的亲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风筝有关的在误解与冲突中的亲情故事。(幻灯:课题、作者)二、明确学习目标三、作者介绍本文作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这位著名的作家。(幻灯:鲁迅照片)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里请注意这“三家”的排列顺序。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在三个领域建树的大小)原名周树人(“周氏三兄弟”: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鲁迅父亲早逝──从小康人家陷入困顿)。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结合《藤野先生》)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20年代陆续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篇》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幻灯:鲁迅照片,手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四、背景知识介绍《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建议阅读《野草》中的《狗的驳诘》、《颓败线的颤动》、《秋夜》、《希望》、《墓碣文》、《复仇》、《立论》,欣赏《野草》中的名句)。该集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简单介绍“散文诗”的特点),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恰逢农历正月初一,发表后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强烈抨击,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野草题辞: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五、字词教学1、“读一读写一写”(个别读、全班读)2、多音字。3、词语解释。六、整体感知:请大家带着问题,迅速浏览课文1、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2、你读了以后有哪些感受?明确:1、小时侯不许弟弟放风筝、做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的把弟弟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之后,认识到自己当年的行径是对弟弟精神的虐杀,一直过意不去,然而兄弟全然忘却。“我”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2、学生根据阅读感受谈体会。七、布置作业抄词注音解词、朗读课文尝试发现问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理解“精神虐杀”那一幕。2、品味语言,体会其中深意。3、多角度理解课文。4、学习自我解剖,勇于改过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精神虐杀”的深意所在;多角度理解课文。【教学步骤】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课文──《风筝》。作者──鲁迅。鲁迅是作者的笔名,那他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本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二、课文分析1、这篇散文写“我”小时侯不许弟弟放风筝、做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的把弟弟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之后,认识到自己当年的行径是对弟弟精神的虐杀,一直过意不去,然而兄弟全然忘却。“我”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2、下面请你再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我”回忆往事的段落。明确:回忆往事(2~11小节)那么第1小节与第12小节说了什么?明确:第1小节:“惊异和悲哀”──引入回忆;第12小节:回到现实,呼应开头。3、研读课文,探究性学习: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找出你还不太理解的地方或是觉得比较难理解的地方。尝试自己在课文中找找答案。下面小组讨论,现提出问题,然后归纳、解决问题。派小组代表提出本小组问题。归纳问题:⑴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⑵“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⑶找出文章生动描写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态的语句,找出描写“我”对小兄弟放风筝态度的语句,从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⑷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⑸“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说“不幸”?⑹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⑺“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表达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⑻课文最后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最后一句话怎样理解?小组代表尝试回答问题,其他同学适当补充。教师总结归纳。⑴看上下文,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惊异”,为什么“悲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说,是为了引出下文。⑵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⑶略。⑷“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意”,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但究其根本原因应该是被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封建教育思想所支配。从“我”的身上,可以明显看出那种扼杀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思想和老幼尊卑的陈腐观念所打下的烙印。⑸联系“惩罚”一词,就比较清楚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说,良心受到了谴责,可谓“不幸”。⑹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认为是“笑柄”是“可鄙的”;发现小兄弟偷做风筝,“我”把他偷做的风筝抓断踏扁了。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的天性。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的正常的天性、合理的愿望,只是因为有悖于大人们的信条就得不到实现,甚至要为此而付出代价。被糟践的虽然只是一只风筝,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却是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⑺表达了更深沉的悲哀,小时候对弟弟那样管束,简直是精神的虐杀,而弟弟却并不认为兄长的行为是精神的虐杀,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我也无从补过,无从求得内心的轻松,因而更加悲哀,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无抗争,使虐杀横行无忌,这正是旧秩序能够维持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⑻因为我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而这种悲哀又是没有预料到的。三、拓展延伸1、我对待小兄弟放风筝的态度前后有巨大的变化。由“不爱放风筝”、“嫌恶”风筝、反对小兄弟放风筝,毁坏风筝到后来接触到课文后“送他风筝,赞成小兄弟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这中间,“我”的态度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转变,从这里看出,鲁迅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明确:鲁迅一旦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的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2、作者在叙述二十年前儿时的一段生活时,心情沉重地感到自己当时对小兄弟做了一件错事,是怎样充满内疚的书写自己的心绪的?你是怎样看待鲁迅先生的这种做法的?明确:鲁迅先生写道:“心也仿佛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多下去了”。语文《风筝》教案设计「篇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2、想象拓展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相应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教学难点:在理解孩子们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巩固生字新词2、说说课文介绍了孩子们与风筝间哪些情景?(“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二、感受做风筝的“快乐”。1、自由读第2小节,找找孩子们做了什么样的风筝?是怎样做的?(找出重点词语)2、交流:重点:1理解“精心”。2从“精心”可以体会到什么?3你做过什么风筝?说说你是怎么做的?4仿说句子:a-----我在-----精心------b-----在-------精心-------3、孩子们在做风筝是,他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从哪些词句中看出?划出来。4、交流结合重点:1理解“憧憬”找反义词(“希望、“向往”)2想象孩子们心中充满了怎样的希望?3联系上下文理解“依然”,用“依然”仿说句子。4说说为什么“我们”做的风筝什么也不像,但我们依然快活?5、有感情读出做风筝时的“快乐”。三、感受放风筝的“兴奋”。1、你放过风筝吗?加上动作说说你是怎样放风筝的?2、全班演示放风筝,说说放风筝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兴奋、激动”)3、自由读第3小节,找出文中表达孩子们放风筝时“兴奋、激动”的词句。4、交流:结合:想象:1“我们快活地喊叫着”,我们在喊着什么?2想象说话:天上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有-----有-----……,一会儿------,一会儿-------,让人看了真-------。5、有感情读第3小节四、感受找风筝时的“伤心”。1、正当风筝放得最高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这时的我们是怎么样的?(“惊失色”、“千呼万唤”)2、理解:1“大惊失色”,让学生作表情。2“千呼万唤”,想象我们怎样的呼唤?3从这两个词体会我们当时的心里是怎么样的?(“着急”),读好这两个词3、风筝不见了,我们四处寻找,想象我们找了哪些地方?4、找了那么多地方,那么长的时间都不见风筝的踪影,当时我们是怎么样的?(“垂头丧气”)5、交流:1说说“垂头丧气”是什么样子?(表情演示)2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垂头丧气”的时候,仿说“垂头丧气”。3体会“垂头丧气”的时候,人的心情是怎样的?4读出“伤心”。五、想象拓展1、我们的风筝真的找不到了,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吗?引读“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2、想象:我们到了水磨坊,会发生什么事?有没有找到“幸福鸟”。3、以“我们向水磨坊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开头说一段话。六、作业:1、积累写写描写心情的词语。2、续写课文。语文《风筝》教案设计「篇四」一、教材说明这篇略读课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以一个学生的语气,描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爱祖国,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课文开头先描写春天放风筝的景象,引出对刘老师的回忆;主体部分分别写了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时的情景,突出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最后又回到现实中,以议论形式表达了对刘老师的怀念与赞美之情。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善于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并充分注意了人物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之间的联系,使这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能相映生辉,互为例证,共同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选编这篇课文,首先是要学生体会、学习刘老师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顽强执着的精神,其次是学习本文运用各方面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表达方法。本课学习的重点是了解课文通过哪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难点是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选取了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二、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5个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3.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4.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三、教学建议1.课前可让学生把课文读熟。因课文较长,又是略读课文,教学不宜过细。通过预习,解决文中生字词的问题,课上分小组交流。2.在学生通读课文过程中,教师可一边指导朗读,一边考察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说说本文写的是什么人,课文的主体部分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刘老师的。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了解主要内容,从感性上对刘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个初步印象。在指导学生探讨本文写人的方法时,可以通过几个关键的问题,比如:课文开头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情景?为什么一看到这种情景,作者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刘老师和他的风筝?让学生明白,文章开头部分的景物描写并不是闲笔,而是借春天那万物复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衬托刘老师乐观向上,充满着朝气与爱心的精神境界。文中写刘老师工作方面的情景时,先以外貌描写介绍了他的慈祥、忠厚和身有残疾的特点;接着写了上课时板书、慷慨陈词、充满感情以及提问、考试时的情景,表现他对工作的极端投入和对祖国、对学生的热爱。后一部分则着重写他放风筝的情景,表现了刘老师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作者为什么要选取对工作和对生活两个方面的事件来表现刘老师的精神风貌?它们之间有何联系?因为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和对生活的态度是密不可分的。表面上看,刘老师是个爱放风筝、性格开朗的人,深入想一下,又不仅仅如此。他不因自己的残疾灰心丧志,或者怨天尤人,他甚至比一个正常人更有活力。作者选取工作、生活两个方面写刘老师,把工作与生活结合起来,更完整地表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写出了他的完美人格。3.课后可让学生以“我最的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并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语文《风筝》教案设计「篇五」【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坏、抓、莓等),会写一个生字(幸),分析字形,自主发现识字规律。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并能正确合理地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读生字,感情读文。难点:体会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时那种快乐的心情,并能正确合理地解决生活实践中问题。【教学过程】一、实物导入新课出示纸船和风筝。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齐读课题(相机指导:“筝”单独出现时读一声,和风交朋友时读轻声。)[设计意图:建立实物和要学的词之间的联系,容易让学生产生联想,把识字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既学习了生词又在上课伊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二、初读课文,识读生字1、出示“自学指导”,学生自由读文。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11个。)(2)检查识字情况。(多种方式认读,评价正音,适时补充多音字“扎”。)(3)检查生字词。A.用“加一加”的方法问答“坏扎抓吵莓”。B.指名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坏”。C.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抓扎”,找出这两个字的共同点:都有提手旁,与手有关,举出几个提手旁的字。D.老师猜字谜:“每字头上长颗草”(莓)“很少张口见面闹”(吵)小结:识字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是最方便自己记忆的,就是最好的。(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词语“吵架”、“幸福”、“受不了”、“乐坏了”等词语。3、学生再次读文,比比谁先把课文读流利。[设计意图:读后交流识字方法,并且通过多种方法识字,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切实起到巩固识字的作用。猜字谜识字,则让识字变得轻松。整个识字过程,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识字,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识字目的。带着感情读词语为感情读文能力的提高做了很好的铺垫。]三、品读感悟1、(1)学习第一自然段:①文中的主人公是谁?松鼠和小熊的家到底在哪儿?指名回答。②松鼠和小熊离得这么远却成了好朋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2)同桌合作初读二到六自然段①“纸船是谁送给谁的?风筝呢?”指导学生把句子说完整。②齐读: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A.比较:“漂”和“飘”引导学生说出两个字的偏旁不同意思不同;对应练习两个字的句子,补充多音字“漂”并口头组词。B.去掉句中的“漂啊漂”和“飘啊飘”,与原句进行对比读,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生动形象性。C.引导加动作读句子。2、精读三、五自然段(1)指名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小熊为什么乐坏了?(2)小熊也想送给好朋友礼物!想送什么呢?齐读: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3)松鼠也收到了礼物,它是什么表现?齐读: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祝你幸福!”。(4)小熊收到了纸船,松鼠收到了风筝,他们心情怎样?①出示图片和相应课文内容:从哪个词可以体会到他们的心情?(乐坏了)②追问: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松鼠和小熊为什么这么高兴呢?(生答)③假如你是松鼠或小熊,收到了朋友的礼物和祝福,心情怎么样?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5)情境创设:纸船和风筝让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他们生活得多快乐呀!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结果――忧伤音乐响起,师感情范读: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假如你是松鼠,假如你是小熊,和好朋友吵架了,你是什么心情?(自由发言)(6)松鼠和小熊到底怎样了?同桌合作学习3、同桌合作学习7到11自然段边读边想:小熊,松鼠吵架后的心情怎样?(难过、后悔)他们是怎么想的?(想和好,想念以前快乐的日子)他们是怎么想的?(想和好)他们是怎么做的?(用横线画出小熊想和好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松鼠想和好的句子。)结果怎样?(和好)小松鼠写的纸条得到了回报吗?师生一起读最后一自然段。启发想象当小熊看到一只只纸船向他漂来时会有何举动?[设计意图:这部分的处理是以读代讲,教师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通过老师的朗读,让学生有所感触让学生知道努力的方向,始终给学生练习的时间,让学生既能体验到怎样像老师那样读,又有机会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四、学写生字看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找出你认为最不好写的一个生字,仔细观察,描红,稍后交流。(一)生自学生字,师巡视指导。(二)集体交流。预设:生1:“福”字,它是左右结构的。师强调“福”的偏旁是示字旁。生2:“幸福”的“幸”字,下面很容易写成“羊”。师引导学生发现出“幸”最多的笔画是横,四个横的长短是不一,土字的下面一横最长。(三)再次练写出示FLASH链接“幸”字的笔画学生伸出小手一起书空。1、学生在课本田字格里写一个“幸”。2、指名2生上台板书,师纠正写字姿势。3、一分钟后师生评议。(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并评价。教师提供记忆方法:羊顶一堆土,断掉一肋骨。)4、练写一个“幸”字。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出示幻灯片完成练习1、纸船又漂流在水上,风筝又飘荡在山顶,松鼠和小熊还会在纸船和风筝上写些什么?(自由发言,随机进行激励性评价。)2、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自己的友谊曾经出现裂痕的事情,并引导学生说出正确做法。老师总结,出示: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你就会拥有更多的幸福和快乐,师领读。[设计意图:对文本的价值取向,教师不要讲什么道理,也不要让学生去谈收获,而是让学生对小动物说点什么,让学生有机会把自己体会到的用与小动物对话的形式表达出来。既是情感的升华,又是语言的表达,达到了语文学习的目标。“拥有朋友,一生幸福”,让整堂课余音袅袅,言已尽而意无穷,剩下的意思学生可能要用一生去体会,去回味。]起立跟唱歌曲《好朋友》,结束新课。[设计意图:结合课文内容我把歌词稍做改动,在课堂的最后环节请全体学生起立跟音乐一起唱歌,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新课。歌词如下“松鼠和小熊,一对好朋友。你给我折纸船来,我为你放风筝。祝你快乐,祝你幸福两个小嘴巴喂,哈哈!哈哈!一起笑开口……”使文章主题得到了进一步升华。]语文《风筝》教案设计「篇六」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风筝》教案设计语文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风筝》教案设计
威宁县哲觉镇第二中学
母昌柏
一、教学理论依据1、教材分析:本文是鲁迅诸多优秀回忆性散文中的一篇,写于1925年1月24日,后由作者编入散文诗集《野草》。写了他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笔触细腻,情感凄婉,适合于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手段激情引趣,以情感角度切入,运用朗读教学,以多种形式的读将多种能力的训练渗透其中。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所以,对于文章的主题,可以从多角度去审视: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去理解,从封建伦理道德的角度去理解,从自我解剖的角度去理解,从亲情的角度去理解,从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去理解……2、学生分析:由于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对鲁迅没有很多了解,所以对作者介绍要花一定的时间但又不能占据主角。这篇课文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主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不要求学生一下子理解透彻,而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探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积少成多,进一步理解全文。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引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独特的感受。另外,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亲情,创设一个对话情景,让学生进入文本,充分解读、完成角色互换,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获得审美的重塑与提高。总之,要把自主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解放其思想和个性,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学中乐”,在“乐中学”。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训练阅读能力,能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2、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合作探究,体会作者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敢于承认错误的自责自省精神;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在阅读中,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三、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文意,理解课文内容。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味本文在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冲突中层现的浓浓的亲情。四、教学难点1、揣摩文中艰深难懂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内蕴。2、学习作者的自省精神。五、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三月三》MP3、打印好的文字资料。六、教学课时两课时。七、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读,创设情境1、课前播放歌曲《三月三》,创设情境:“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2、读这一首小诗,看看它又写了什么?(幻灯1):你放飞一个你我放飞一个我蓝天真小呀你看我们快活的姓名正在悄悄靠近它们在说悄悄话呢不信你把耳朵贴在线上听听明确:《放风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风筝》这首散文诗。(幻灯2)(用歌曲创设情境,为学生学习课文营造感情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语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阅读期待。)(二)记忆,认识作者1、(幻灯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的真实的自我写照。2、勾画课前印发的“作者介绍”(幻灯4、5):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881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立志学医,后弃医从文,决心用文学改变国人的精神。1918年5月,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指出中国社会的历史是人吃人的历史。接着,鲁迅还发表了《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药》等十几篇小说。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另有杂文16本,约650多篇。鲁迅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36年l0月19日病逝于上海。(三)初读,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完成填空(幻灯6):1
憔悴可怜模样。2
也多吐蕾。3呆看着出神。4
他惊呼;
,他高兴得跳跃。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然后思考(幻灯7):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风筝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本文围绕什么开展回忆的?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教师:指导复述的方法,引导学生理清细节。)3、看句式说话(幻灯8):读了这一句,我看到了一个
的孩子。(能从文中表现孩子某一特征的语句,言而有理即可。从本文出发,培养学生提炼筛选信息的能力,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四)研读,合作探究找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含义,小组讨论得出结果,教师巡回指导,然后抽两组对其中两个问题向全班汇报,有不同意见,全体同学讨论解决,教师加以评述。(幻灯9):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活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明确:根据上下文,就可以理解。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说,是为了引出下文。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前后是否矛盾?明确: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3、“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作者为什么说“不幸”?明确:联系“惩罚”一词,就比较清楚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4、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明确: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认为是“笑柄”“可鄙的”;发现小兄弟偷做风筝,“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的天性。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的愿望,只是因为有悖于大人们的“信条”,就不能发展,就得不到实现,甚至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其中包含着某种具有悲剧意味的东西。被糟践的虽然只是一只风筝,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却是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作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是非常深刻的。(要让学生品味课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同时要求学生要能联系所查资料,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加以回答,体现新课标中的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张扬个性进行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五)作业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六)寓意,板书设计(幻灯16):风筝
我
毁
弟
自责反省
浓浓亲情
封建礼教对儿童天性的虐杀
(说明:本设计是2009年8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时的考评教案。板书设计是风筝形状,考虑到学生课前没有约定预习,另外还印发了学习资料,包括字词读音注释、作者简介、背景知识等,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把自己放在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的位置上,并多给学生以鼓励。从完成的目标情况来看,这两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得比较成功。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没有思想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体,是有主观的能动性。一、我将本文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整体感知课文,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课文;至于本文教学的难点,我认为应是对作品中一些语意含蓄而深刻的语句的理解,只有突破了这些句子学生才能很好地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二、我在教学理论的运用上:1、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注重了人文思想的渗透;2、在具体的教学中,真正地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知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经验;3、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这是建构主义的理论精髓,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激活、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经历;4、强调了个性化和创造性阅读的原则。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课堂上师生关系和谐,全无以往的那种“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训导式教学,营造了民主、平等、自由、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使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三、教法选择灵活。1、激趣。以歌曲《三月三》和一首短诗引入,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引导。在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阅读的步骤、重点等问题给予必要的引导,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点拨。在学生小组讨论学习时遇到疑难处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给予必要的点评。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两节课存在的不足:1、设计有朗读的环节,但不够充分,尤其是语文《风筝》教案设计「篇七」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一、基础知识1.在课前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把弄不懂的字、词画拿到组里解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食堂档口租赁合同范本(含食品安全追溯)3篇
- 二零二五年度MCN机构与短视频平台合作推广合同3篇
- 2025合作社租地合同
- 2025年度松木木材深加工项目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合作协议保密条款、竞业限制及违约金执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秘密保护担保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数据安全防护与应急预案制定合同2篇
- 2025版个人创业项目融资借款合同
- 2025版重型压路机销售及售后服务合同3篇
- 2024版农副业承包合同书范本
- 广东海洋大学大数据库课程设计
- 商业发票INVOICE模板
- (完整版)食堂管理制度及流程
- 超声波焊接作业指导书(共8页)
- 某医院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方案
- 二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6 Lesson22︱北京课改版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_金匮要略卷上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PPT课件
- 废弃钻井泥浆和压裂返排液无害化处理研究报告
- 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抢答器.doc
- 《AFM简介实验》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