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西省吕梁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1页
2022年山西省吕梁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2页
2022年山西省吕梁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3页
2022年山西省吕梁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4页
2022年山西省吕梁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年山西省吕梁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由于中国古代体育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东方文化的传统思维模式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方智慧的体育文化特质不同程度地呈现在不同的运动形式之中。弱化竞争性的人格培养模式。中华传统文化中原始朴素的和谐理想、中和融通的宽和精神,决定了古代多数体育形式在竞技中对抗性的弱化。中华民族的务实精神,催生了古代运动活动在由表及里的身体机能调节过程中,通过无形精神的升华,达到人格培养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古代体育求竞求动的生命张力,如古代射箭、龙舟竞渡、舞龙舞狮、弈棋等众多运动形式所,强调的身体锻炼与心理素质、精神升华与自然和谐关系等,都是传统文化影响下人格培养模式的显现,而这一模式就是在多数体育形式弱化竞争性的前提下形成的。凸显教育与社会功能的运动形式。中华传统伦理教育观念,贯穿于古代体育的发展中,汉魏以来,诸多运动形式深受传统学风、士风影响,不同程度地凸显出寓艺于教的特色。如射礼、赛车等活动,西周时被纳入六艺的教育体系,并形成了一整套体育教育规仪。明人汇编的《蹴鞠语》中指出参与蹴鞠活动者“要和气、要信实、要志诚、要行止、要温良”等。这类体育运动理念的展现与相关规仪的要求,凸显了古代体育所具有的教育与社会功能的示范意义,“与众乐乐”的推广效果。宋元以后,多数体育活动形式开始冲破“礼仪”束缚,出现了娱乐化趋势,如水嬉、蹴鞠、马球以及其他民俗游乐项目,其表演性、游戏性、趣味性特色愈来愈明显。在宋代瓦舍一类市民综合性娱乐场所中,不但出现了民间自发组织的业余运动团体,而且娱乐式竞赛形式也更多样化。这种体育项目的广泛普及及其平民化的推广模式,体现出古代体育在发展过程中“与众乐乐”的文化特质。体美合一的艺术展现。中国古代体育所蕴含的身心一体思想,使其体美合一的特点表现得殊为突出,中国古人主张的神与形、人为与自然有机的统一“美”,成为古代体育的重要文化特质。如“六艺”中的体育形式“射”“御”,之所以与“艺”联系在一起,就是古人体育亦“习艺”理念的体现,反映出体育活动已超越自身的生命活动,成为“美的追求”的文化展现,当然这种“美”是通过运动形式表现出来的,是古代体育运动体美合一的艺术再现。当代,随着人类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由中国古代体育演进而来的中国传统体育,其强调个人身心同步发展,着眼于直接深入心理意识和内部生理功能的运行模式,将会为当代体育提供一种新的以促进人类健康发展为目的的运动模式,并与世界现代竞技体育一起,共同为人类体育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节选门崔乐泉《中国古代体育精神及其文化特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受和谐理想,宽和精神和务实精神影响,中国古代多数体育形式缺失了竞争性。B.《蹴鞠谱》中记载的对参与蹴鞠活动者的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伦理教育观念。C.宋元以后很多体育活动形式娱乐化,开始冲破“礼仪”束缚,其教育功用随之变弱。D.体美合一反映了古人神形统一的审美主张,因而成为中国古代体育重要的文化特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既详细论述了中国古代体育的文化特质,也简要指出了它的当代意义。B.文章整体为总分式结构,主体部分阐述了中国古代体育逐步形成的文化特质。C.文章多次使用“射”这一论据,分别论证了中国古代体育的不同的文化特质。D.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手法,语言简明,论述风格质朴平实。(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古代龙舟竞渡、舞龙舞狮,弈棋运动形式相比,现代竞技体育可能更具求竞求动的生命张力。B.古代体育运动形式如果不能寓艺于教,没有相关的规仪、理念,就无法实现其教育与社会功能。C.中国古代体育应该经历了从部分人群推及平民大众、从恪守“礼仪”延及注重娱乐的发展过程。D.当代应该提倡中国传统体育注重身心同步发展的运动模式,因为这将有利于促进人类健康发展。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后疫情时代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在2020年全球疫情和前所未有的市场波动背景之下,中国的年轻一代开始意识到对退休规划和长期投资的需求,报告显示,中国居民的养老意识已连续三年持续提高。在年轻一代(18﹣34岁)即“85后”中,有51%的受访者说他们今年已经开始储蓄,约40%的年轻人表示,举国上下共克时艰也促使他们仔细规划用于养老的长期投资。与去年的调查结果类似,月度开销太高和没钱是尚未开始储蓄的年轻一代提到的两大原因。48%没有储蓄习惯的年轻受访者表示,寻找一份高薪的工作,即收入更高,而不是储蓄更多,更有可能帮助他们开始为养老储蓄。摘编自《<后疫情时代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超半数“85后”为退休储蓄》,“中国新闻网”2020年9月17日)材料二:年轻人“养老焦虑”成为热议话题结果虽然意外,却反映着当下年轻人的“三观”。一是社交观。现在的年轻人更乐于分享,表达也更加自信。“90后”“00后”生在互联网时代,崇尚在网络中表达自我、传播个性声音,他们愿意把生活困惑展示给有共同点的“好友”看,也善于从共享中找到求解的办法。二是独立观。这些年轻人提前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而且还拿出具体的解决方家,真可谓“人间清醒”。他们不靠依附亲情来给自己找一个赡养者,而是“我的生活我做主”,自己养自己,三是消费观。现在年轻人眼里“万物皆可消费”,新消费时代年轻人不依靠传统储蓄方式积累财富,也让他们对于规划养老资金的态度更加开放和超前。(摘编自《年轻人养老焦虑并非“强说愁”》《广州日报》2021年2月10日)材料三:年轻人产生“养老焦虑”首先源自对养老金预期的下降。领取足额的养老金是保障老年人生活的基础,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不断增大,养老保障体系存在“三大支柱”:国家强制的基本养老保险、以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为主的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后两者由于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保障程度和覆盖面均不足。家庭结构变迁引起了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年轻人养老观念发生显著改变。传统的多代复合大家庭逐渐消失,核心家庭形式占全部家庭的约六成,单人家庭、空巢家庭的比例不断提升家庭结构的变迁会使得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也引起养老观念的变化,当代年轻人养老观念更加多元化,对养老责任、养老需求和养老方式的诉求更加包容,社会化养老正被接纳和推崇。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强度不断加大,“要么出众,要么出局”的“中年职场危机”不断鞭笞着年轻人,降低了人们对职业稳定性、收入稳定性的预期,一些调查表明,对养老的预期已经影响年轻人的职业选择,传统意义的“铁饭碗”受到高校毕业生的追捧,偏离了依据专业爱好和技能特长的理性职业规划,最终也会影响整体劳动力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摘编自《这届年轻人缘何产生养老焦虑?》《光明日报》2021年2月8日)(1)下列对年轻人养老问题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轻一代关注养老是对当前家庭养老压力的感知,也是担忧未来自己的老年期处境。B.“养老焦虑”并非年轻人“强说愁”,或可折射出新消费时代年轻人消费观念的变化。C.“养老焦虑”的产生与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部分险种保障程度和覆盖面不足有关。D.“养老焦虑”使年轻人择业时出现偏离理性择业规划的现象,这会影响到资源优化配置。(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超半数“85后”为退休储蓄,体现了全球疫情和市场波动背景下年轻人养老意识的觉醒。B.开销大、缺钱让近一半的受访年轻人认为找一份高薪工作养老比储蓄养老更可靠些。C.从另一个角度看,年轻人“养老焦虑”的现象可以反映出他们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D.社会化养老正被年轻人接纳和推崇,原因之一是他们的养老观念更加多元化。(3)我国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你认为当代年轻人该如何应对“养老焦虑”?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清水洗尘迟子建礼镇的人每年只洗一回澡,就是在腊月二十七这一天,而郑家则把洗澡时烧水和倒水的活儿分配给了天灶。天灶从八岁起就开始承担这个义务,一做就是五年了。天灶家洗澡的次序是由长至幼,老人、父母、最后才是孩子。天灶从未拥有过一盆真正的清水来洗澡,他只能见缝插针地就着家人用过的水洗,那种感觉一点也不舒服。天灶不喜欢过年。过年不光要给屋子扫尘,人最后还得为自己洗尘;他也不喜欢过年时所有人都穿扮一新,新衣裳使人们显得古板可笑、拘谨做作。奶奶第一个洗完澡出来说:“天灶烧的水真热乎,一年的乏全解了。你就着奶奶的水洗洗吧。”天灶并未搭话,他只是把柴禾续了续,然后提着脏水桶进了屋子。湿浊的热气在屋子里像癞皮狗一样东游西蹿着。天灶吃力地搬起大澡盆,把水倒进脏水桶里,然后抹了抹颈上的汗,提起桶出去倒水。外面又黑又冷,他摇摇晃晃地提着水来到大门外的排水沟前。在那里,他遇到了同班同学肖大伟。“你今年就着谁的水洗澡?”肖大伟问。“我自己用一盆清水!”天灶理直气壮地说。“别吹牛了!”肖大伟说,“你家年年放水时都得你烧水,你总是就着别人的脏水洗,谁不知道呢?”天灶万分恼火地提着脏水桶往回走,走了很远的时候,他又回头冲肖大伟喊道:“今年我用清水洗!”天灶说完抬头望了一下天,觉得那迤逦的银河“刷”地亮了一层,仿佛是清冽的河水要倾盆而下,为他除去积郁在心头的怨愤。天灶拉开锅盖,一舀舀地把热水往大澡盆里倾倒。天云从她的房间冲了出来,左右摇晃着脑袋,发丝就像鸽子的翅膀一样起伏着,她颇为认真地对父亲说,“以后我得在你前面洗,你要是先洗了,我再用你用过的澡盆,万一怀上个孩子怎么办?算谁的?”父亲笑得把一口痰给喷了出来,而天灶则笑得撇下了水瓢。天云无忌的话使天灶先前沉闷的心情为之一朗,因而他很乐意地为妹妹服务。炉火的映照和水蒸气的熏炙使天灶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他不由蹲在锅灶前打起了盹。然而没有多一会儿,天云使用一只湿手把他搡醒了。“我洗完了,你就着我的水洗吧。”天云说。“我才不呢。”天灶说,“你跟条大臭鱼一样!”天云就带着哭腔对母亲说,“妈妈呀,你看天灶呀,他说我是条大臭鱼!”“他再敢说我就缝他的嘴!”母亲说着,示威性地做了个挑针的动作。天灶知道父母在他与天云斗嘴时,永远会偏袒天云,他已习以为常,所以并不气恼。天灶把脏水提到外面倒掉。夜色已深,星星因黑暗的加剧而显得气息奄奄,微弱的光芒宛如一个人在弥留之际细若游丝的气息,无边的寒冷也催促他尽快走回户内。天灶又往锅里填满了水,他将火炭拨了拨,拨起一片金黄色的火星像蒲公英一样地飞。母亲只洗了半个小时就出来了,说:“我今年洗的时间短,你就着妈妈的水洗吧。”天灶坚决地说:“不!”父亲推门而至,天灶往热水里对了一些凉水,用手指试了试水温,觉得父亲洗恰好。天灶把锅里的水再次添满,然后又饶有兴致地往灶炕里添柴。这时母亲走过来问他:“还烧水做什么?”“给我自己用。”“你不用你爸爸的水?”“我要用清水。”天灶强调说。母亲没再说什么,她进了天云的屋子了。天灶没有听见天云的声音,以往母亲一进她的屋子她就像盛夏水边的青蛙一样叫个不休。天灶正诧异着,母亲出来了,她说:“天云真是的,手中拿着头竣子就睡着了,要过年把她给兴过头了,兴得都乏了。”天灶笑了,他拨了拨柴禾,再次重温金色的火星飞舞的辉煌情景。在他看来,灶炕就是一个永无白昼的夜空,而火星则是满天的繁星。这个星空带给人的永远是温暖的感觉。屋门“吱扭”一声响了,跟着响起的是母亲喜悦的声音:“天灶,该你洗了!”父母帮助天灶把脏水倒了,然后又清洗干净了澡盆,把清水一瓢瓢地倾倒在澡盆中。天灶关上屋门,他脱光了衣服之后,把灯关掉了。他蹑手蹑脚地赤脚走到窗前,轻轻拉开窗帘,然后返身慢慢地进入澡盆。他先进入双足,热水使他激灵了一下,但他很快适应了,他随之慢慢地屈腿坐下,感受着清水在他的胸腹间柔曼地滑过的温存滋味。天灶的头搭在澡盆上方,他能看见窗外的隆隆夜色,能看见这夜色中经久不息的星星。他感觉那星星已经穿过茫茫黑暗飞进他的窗口,落入澡盆中,就像课文中所学过的淡黄色的皂角花一样散发着清香气息,预备着为他除去一年的风尘。天灶觉得这盆清水真是好极了,他从未有过的舒展和畅快。他不再讨厌即将朝他走来的年了,他想除夕夜的时候,他一定要穿着崭新的衣裳,亲手点亮那对红灯笼。还有,再见到肖大伟的时候,他要告诉他,我天灶是用清水洗的澡,而且,星光还特意化成皂角花撒落在了我的那盆清水中了呢。(选自迟子建《清水洗尘》,有删减)(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主要以天灶这个十三岁男孩的视角展开,文中“癞皮狗”“鸽子的翅膀”“大臭鱼”等比喻形象生动而又颇具童真童趣。B.天灶一次又一次拒绝“就水洗澡”,还为此和同学进行争辩,表明了他“清水洗尘”的决心,也体现出他执拗、叛逆的一面。C.“你不用你爸爸的水”这一问话表明母亲并未理解天灶拒绝“就水洗澡”的真正原因,这侧面反映出她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忽视。D.文中有多处对比式呼应,如天灶对过年的态度、天灶烧水的状态、天灶自己洗澡的感受,这些呼应无不显示着天灶的心情变化(2)文中多处出现“星星”意象,它们分别表现了天灶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3)迟子建说“如果诗意是艺术的话,那么小说家当然不能放弃对诗意的追求”。作者的这一创作主张在本文中有何体现?请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郑本公,朔州卫人。正德九年进士。历御史。武宗不豫,国本未建,本公请慎选宗室亲贤者正位东宫,系天下望。不报。世宗嗣位,及冬而乾清宫成,帝由文华殿入居之。本公上言:“事之可思者有六。是宫八年营构一旦告成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重妃配广继嗣以为万世之计。慎终如始,兢兢业业,常若天祖之临;求言益切,访政益勤,用防壅蔽之患。持圣心远货色,毋溺于鸩毒;重兴作,惜财力,永鉴于先朝。帝嘉纳之。逾月帝欲加兴献帝皇号,本公力言不可。嘉靖改元,出按辽东,劾罢副总兵张铭、都指挥周辅。还朝,论救给事中刘最,忤旨切责。二年十月,时享太庙,帝不亲行。本公与同官彭占祺极言遣代非宜,报闻。明年三月,帝欲考兴献帝,立庙禁中。本公偕同官力争,谓:“陛下潜邸之日则为孝宗之侄,兴献王之子。临御之日,则为孝宗之子,兴献帝之侄。可两言决也。至立庙大内,实为不经……”帝怒,责其朋言乱政,夺俸三月。其年六月,以席书为礼部尚书,召张璁、萼入京。本公偕同官四十四人连章言:“萼首为乱阶,璁再肆欺罔,黄绾、黄宗明、方献夫、席书连汇接踵。尚书之命,由中而下。行取之旨,已罢再颁。大臣因此被逐,言官由之得罪。虽往日瑾、彬之奸,流祸不若是酷也。”不纳。已,偕廷臣伏阙哭谏。系狱,廷杖还职。当是时,争“大礼”者,诸御史中,本公言最切中。寻迁通政参议。九年不调,以疾请改南京。乃授大理寺丞,稍迁南京太仆少卿。谢病归。二十年,言官邢如默、贾准等会荐,诏用不赴,卒。(节选自《明史•郑本公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宫八年/营构一旦告成/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重妃配/广继嗣/以为万世之计B.是宫八年营构/一旦告成/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重妃配/广继嗣/以为万世之计C.是宫八年营构/一旦告成/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重妃配/广继嗣/以为万世之计D.是宫八年/营构一旦告成/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重妃配/广继嗣/以为万世之计(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祖,是高祖之父,即五世祖。曾祖之父为高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B.改元,指封建时期同一皇帝在位期间更换年号,也指新皇帝即位时颁布年号。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C.潜邸,又称潜龙邸,指非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登基之前的住所。皇帝继位后,不能再作为任何人的居所,而是改建为宗教寺庙或祭祀场所。D.行取,是明制,地方官知县、推官,科目出身三年考满者,经地方高级官员保举和考选,由吏部、都察院协同注拟授职,称为行取。文中指授予官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本公尽职尽责。世宗即位,迁入乾清宫居住,他上书的六件值得深入思考的国家大事,得到皇帝嘉奖并被采纳。B.郑本公敢于直言。他先是反对世宗给其生父兴献帝加皇号;后又反对世宗尊兴献帝为皇考且在宫中建庙祭祀,被责骂并罚俸。C.郑本公憎恶奸恶。曾与同僚痛劾张璁、桂萼、席书等人,还跪在宫阙下痛哭劝谏,结果被抓进监狱,在朝廷上遭受杖刑,后还任原职。D.郑本公任通政参议,多年没有调动;后因生病改任南京,先后任大理寺丞、太仆少卿;又因病辞官,后来虽有言官举荐,但皇帝不同意他赴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武宗不豫,国本未建、本公请慎选宗室亲贤者正位东宫,系天下望。②大臣因此被逐,言官由之得罪。虽往日瑾、彬之奸,流祸不若是酷也。5.(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鹭鸶杜牧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鹭鸶欧阳修①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注】①作者参与“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谪滁州,后又调知扬州,此诗作于扬州。(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对鹭鸶进行了直接描写,杜诗侧重绘形貌,描写细致;欧诗侧重写意态,描写简约。B.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杜诗喻体清美,利于营造意境;欧诗喻体壮美,利于渲染气势。C.两首诗都擅用衬托手法,杜诗以碧山、梨花来衬托鹭鸶,欧诗以巨浪、风雨来衬托鹭鸶。D.两首诗描写对象相同,而风格不同,杜诗清新质朴、笔触空灵,欧诗声色具备、笔调豪放。(2)两首诗中鹭鸶的形象和诗人寄托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6分)在以下文段的空缺处补写出恰当的句子。(1)晏殊《浣溪沙》一词中“,”两句通过“新”与“旧”的对比表达了怀旧伤今之感。(2)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用对比手法对秦人竭力搜刮财宝却不珍惜进行诘问,批判之意强烈。(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两句抒发北方已非宋土、民心日去的沉痛感慨。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家蒙难、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饱受侵略战争的。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团结并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从此中华民族、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再也没有侵略者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维护苦难历史、铭记来之不易的和平的理念,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屈辱史、血泪史得出的深刻结论。亲历过战争的苦痛,更深知和平的宝贵,更要对任何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的言行保持高度警惕和坚决反对。(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蹂躏视死如归任人宰割横行无忌B.糟蹋百折不挠人为刀俎横行无忌C.蹂躏百折不挠任人宰割横行肆虐D.糟蹋视死如归人为刀俎横行肆虐(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文雅得和闺女一般。B.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C.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铭记苦难历史、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的理念,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屈辱史、血泪史得出的深刻结论。B.维护苦难历史、铭记来之不易的和平的理念,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屈辱史、血泪史中得出的深刻结论。C.维护苦难历史,铭记来之不易的和平,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屈辱史,血泪史得出的深刻结论。D.铭记苦难历史,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屈辱史、血泪史中得出的深刻结论。8.(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枫桥经验”的发源地浙江省诸暨市,维护当地治安有了“新警力”——“红枫义警”这是由当地有志于平安、警务志愿活动的社会公众自愿组成的开展群防群治和辅助性警务活动的自发性社会组织。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句子是个长句,请改成三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9.(6分)在以下文本空格处补写出三条倡议,内容分别对应活动的三个目的,每条不超过15个字。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读书关乎个人修养、境界,关系民族素质、力量,影响国家前途、命运。本学期,学校阅览室计划组织开展“多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活动,以推动同学们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素养,进而打造“书香校园”。为此,向全体同学发出三条倡议:第一,;第二,;第三,。希望广大同学积极参与活动,切实响应倡议,让我们的校园阅读蔚然成风,书香处处弥漫!学校阅览室2021年9月5日四、写作(60分)10.(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2年1月10日,京东电器与贾樟柯、赵文卓及肖战合作推出的贺岁片《后背》讲述了三个故事:尧叔是从业30年的资深电影威亚师,他常和著名演员赵文卓一起拍戏,但银幕上却从来看不到他的影子。赵文卓说,一直都是像尧叔这样的人在保护他完成一些高难度的危险动作,“有他在,我踏实”。张冬是女子短道速滑队的陪练,他曾是有潜力自己拿金牌的男队员,却选择来到了更需要他的地方。张冬说:“她们的后背离我越来越远,就离金牌越来越近”。002号航天员二十年来经历着严苛的魔鬼训练,虽然一直没能进入太空,但他没有离队。他说:“浩瀚星辰的背后,我时刻准备着给予保障。不管是飞天的主份,还是留守的备份,都是航天人的本分。影片结尾说:总有一群人,让你放心地把后背交给他们;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你忘了他们的存在。伫立身后,是更有力的并肩;不必记得我,除非需要我。作为青年学生,你能从以上材料中得到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对时代社会的认识或对自我人生规划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年山西省吕梁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由于中国古代体育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东方文化的传统思维模式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方智慧的体育文化特质不同程度地呈现在不同的运动形式之中。弱化竞争性的人格培养模式。中华传统文化中原始朴素的和谐理想、中和融通的宽和精神,决定了古代多数体育形式在竞技中对抗性的弱化。中华民族的务实精神,催生了古代运动活动在由表及里的身体机能调节过程中,通过无形精神的升华,达到人格培养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古代体育求竞求动的生命张力,如古代射箭、龙舟竞渡、舞龙舞狮、弈棋等众多运动形式所,强调的身体锻炼与心理素质、精神升华与自然和谐关系等,都是传统文化影响下人格培养模式的显现,而这一模式就是在多数体育形式弱化竞争性的前提下形成的。凸显教育与社会功能的运动形式。中华传统伦理教育观念,贯穿于古代体育的发展中,汉魏以来,诸多运动形式深受传统学风、士风影响,不同程度地凸显出寓艺于教的特色。如射礼、赛车等活动,西周时被纳入六艺的教育体系,并形成了一整套体育教育规仪。明人汇编的《蹴鞠语》中指出参与蹴鞠活动者“要和气、要信实、要志诚、要行止、要温良”等。这类体育运动理念的展现与相关规仪的要求,凸显了古代体育所具有的教育与社会功能的示范意义,“与众乐乐”的推广效果。宋元以后,多数体育活动形式开始冲破“礼仪”束缚,出现了娱乐化趋势,如水嬉、蹴鞠、马球以及其他民俗游乐项目,其表演性、游戏性、趣味性特色愈来愈明显。在宋代瓦舍一类市民综合性娱乐场所中,不但出现了民间自发组织的业余运动团体,而且娱乐式竞赛形式也更多样化。这种体育项目的广泛普及及其平民化的推广模式,体现出古代体育在发展过程中“与众乐乐”的文化特质。体美合一的艺术展现。中国古代体育所蕴含的身心一体思想,使其体美合一的特点表现得殊为突出,中国古人主张的神与形、人为与自然有机的统一“美”,成为古代体育的重要文化特质。如“六艺”中的体育形式“射”“御”,之所以与“艺”联系在一起,就是古人体育亦“习艺”理念的体现,反映出体育活动已超越自身的生命活动,成为“美的追求”的文化展现,当然这种“美”是通过运动形式表现出来的,是古代体育运动体美合一的艺术再现。当代,随着人类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由中国古代体育演进而来的中国传统体育,其强调个人身心同步发展,着眼于直接深入心理意识和内部生理功能的运行模式,将会为当代体育提供一种新的以促进人类健康发展为目的的运动模式,并与世界现代竞技体育一起,共同为人类体育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节选门崔乐泉《中国古代体育精神及其文化特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A.受和谐理想,宽和精神和务实精神影响,中国古代多数体育形式缺失了竞争性。B.《蹴鞠谱》中记载的对参与蹴鞠活动者的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伦理教育观念。C.宋元以后很多体育活动形式娱乐化,开始冲破“礼仪”束缚,其教育功用随之变弱。D.体美合一反映了古人神形统一的审美主张,因而成为中国古代体育重要的文化特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文章既详细论述了中国古代体育的文化特质,也简要指出了它的当代意义。B.文章整体为总分式结构,主体部分阐述了中国古代体育逐步形成的文化特质。C.文章多次使用“射”这一论据,分别论证了中国古代体育的不同的文化特质。D.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手法,语言简明,论述风格质朴平实。(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与古代龙舟竞渡、舞龙舞狮,弈棋运动形式相比,现代竞技体育可能更具求竞求动的生命张力。B.古代体育运动形式如果不能寓艺于教,没有相关的规仪、理念,就无法实现其教育与社会功能。C.中国古代体育应该经历了从部分人群推及平民大众、从恪守“礼仪”延及注重娱乐的发展过程。D.当代应该提倡中国传统体育注重身心同步发展的运动模式,因为这将有利于促进人类健康发展。【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原文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解答】(1)A.“缺失了竞争性”错误。依据第二段“中华传统文化中原始朴素的和谐理想、中和融通的宽和精神,决定了古代多数体育形式在竞技中对抗性的弱化”可知,应是“弱化了竞争性”。C.“教育功用随之变弱”错误。依据第三段可知“宋元以后,多数体育活动形式开始冲破‘礼仪’束缚,出现了娱乐化趋势,如水嬉、蹴鞠、马球以及其他民俗游乐项目,其表演性、游戏性、趣味性特色愈来愈明显”可知,“教育功用”文中并没有提到,于文无据。D.“体美合一反映了古人神形统一的审美主张,因而成为中国古代体育重要的文化特质”错误。第四段原文“中国古代体育所蕴含的身心一体思想,使其体美合一的特点表现得殊为突出,中国古人主张的神与形、人为与自然有机的统一‘美’,成为古代体育的重要文化特质”可知,两者之间并无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故选:B。(2)B.“主体部分阐述了中国古代体育逐步形成的文化特质”错误。这篇文章在结构上属于“总——分”的结构模式,第一段中“东方智慧的体育文化特质不同程度地呈现在不同的运动形式之中”已经强调了重点围绕“体育文化特质”来论述,之后的几个自然段分别写到了“弱化竞争性的人格培养模式”“凸显教育与社会功能的运动形式”“体美合一的艺术展现”“强调个人身心同步发展”,这几个“文化特质”并非“逐步形成的”,而是并列的关系。(3)B.“就无法……”错误。第三段“明人汇编的《蹴鞠语》中指出参与蹴鞠活动者‘要和气、要信实、要志诚、要行止、要温良’等。这类体育运动理念的展现与相关规仪的要求,凸显了古代体育所具有的教育与社会功能的示范意义,‘与众乐乐”的推广效果’可知,“寓艺于教”“相关规仪、理念”只是举例分析,不能就此说无法实现教育与社会功能,表述过于绝对。答案:(1)B(2)B(3)B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后疫情时代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在2020年全球疫情和前所未有的市场波动背景之下,中国的年轻一代开始意识到对退休规划和长期投资的需求,报告显示,中国居民的养老意识已连续三年持续提高。在年轻一代(18﹣34岁)即“85后”中,有51%的受访者说他们今年已经开始储蓄,约40%的年轻人表示,举国上下共克时艰也促使他们仔细规划用于养老的长期投资。与去年的调查结果类似,月度开销太高和没钱是尚未开始储蓄的年轻一代提到的两大原因。48%没有储蓄习惯的年轻受访者表示,寻找一份高薪的工作,即收入更高,而不是储蓄更多,更有可能帮助他们开始为养老储蓄。摘编自《<后疫情时代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超半数“85后”为退休储蓄》,“中国新闻网”2020年9月17日)材料二:年轻人“养老焦虑”成为热议话题结果虽然意外,却反映着当下年轻人的“三观”。一是社交观。现在的年轻人更乐于分享,表达也更加自信。“90后”“00后”生在互联网时代,崇尚在网络中表达自我、传播个性声音,他们愿意把生活困惑展示给有共同点的“好友”看,也善于从共享中找到求解的办法。二是独立观。这些年轻人提前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而且还拿出具体的解决方家,真可谓“人间清醒”。他们不靠依附亲情来给自己找一个赡养者,而是“我的生活我做主”,自己养自己,三是消费观。现在年轻人眼里“万物皆可消费”,新消费时代年轻人不依靠传统储蓄方式积累财富,也让他们对于规划养老资金的态度更加开放和超前。(摘编自《年轻人养老焦虑并非“强说愁”》《广州日报》2021年2月10日)材料三:年轻人产生“养老焦虑”首先源自对养老金预期的下降。领取足额的养老金是保障老年人生活的基础,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不断增大,养老保障体系存在“三大支柱”:国家强制的基本养老保险、以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为主的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后两者由于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保障程度和覆盖面均不足。家庭结构变迁引起了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年轻人养老观念发生显著改变。传统的多代复合大家庭逐渐消失,核心家庭形式占全部家庭的约六成,单人家庭、空巢家庭的比例不断提升家庭结构的变迁会使得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也引起养老观念的变化,当代年轻人养老观念更加多元化,对养老责任、养老需求和养老方式的诉求更加包容,社会化养老正被接纳和推崇。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强度不断加大,“要么出众,要么出局”的“中年职场危机”不断鞭笞着年轻人,降低了人们对职业稳定性、收入稳定性的预期,一些调查表明,对养老的预期已经影响年轻人的职业选择,传统意义的“铁饭碗”受到高校毕业生的追捧,偏离了依据专业爱好和技能特长的理性职业规划,最终也会影响整体劳动力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摘编自《这届年轻人缘何产生养老焦虑?》《光明日报》2021年2月8日)(1)下列对年轻人养老问题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年轻一代关注养老是对当前家庭养老压力的感知,也是担忧未来自己的老年期处境。B.“养老焦虑”并非年轻人“强说愁”,或可折射出新消费时代年轻人消费观念的变化。C.“养老焦虑”的产生与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部分险种保障程度和覆盖面不足有关。D.“养老焦虑”使年轻人择业时出现偏离理性择业规划的现象,这会影响到资源优化配置。(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超半数“85后”为退休储蓄,体现了全球疫情和市场波动背景下年轻人养老意识的觉醒。B.开销大、缺钱让近一半的受访年轻人认为找一份高薪工作养老比储蓄养老更可靠些。C.从另一个角度看,年轻人“养老焦虑”的现象可以反映出他们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D.社会化养老正被年轻人接纳和推崇,原因之一是他们的养老观念更加多元化。(3)我国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你认为当代年轻人该如何应对“养老焦虑”?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回归原文,用原文相关信息判断选项正误。(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对比,进而判断其正误。(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解答本题,需要结合题干信息筛选原文相关内容,进而概括作答。【解答】(1)A.“是对当前家庭养老压力的感知,也是担忧未来自己的老年期处境”于文无据,材料一为“在2020年全球疫情和前所未有的市场波动背景之下,中国的年轻一代开始意识到对退休规划和长期投资的需求”。故选:A。(2)B.“近一半的受访年轻人认为”错,由材料一“48%没有储蓄习惯的年轻受访者表示……更有可能帮助他们开始为养老储蓄”可知,是近一半“没有储蓄习惯的年轻受访者”,而不是“近一半的受访年轻人”,选项张冠李戴。故选:B。(3)结合“当代年轻人养老观念更加多元化,对养老责任、养老需求和养老方式的诉求更加包容,社会化养老正被接纳和推崇”可概括出,确立多元化的养老观念。结合“在2020年全球疫情和前所未有的市场波动背景之下,中国的年轻一代开始意识到对退休规划和长期投资的需求……”可概括出,强化养老意识。结合“约40%的年轻人表示,举国上下共克时艰也促使他们仔细规划用于养老的长期投资”可概括出,仔细规划养老投资。结合“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强度不断加大,‘要么出众,要么出局’的‘中年职场危机’不断鞭笞着年轻人”可概括出,增强自身的职场竞争力。结合“月度开销太高和没钱是尚未开始储蓄的年轻一代提到的两大原因”可概括出,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答案:(1)A(2)B(3)①确立多元化的养老观念。②强化养老意识。③仔细规划养老投资。④增强自身的职场竞争力。⑤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清水洗尘迟子建礼镇的人每年只洗一回澡,就是在腊月二十七这一天,而郑家则把洗澡时烧水和倒水的活儿分配给了天灶。天灶从八岁起就开始承担这个义务,一做就是五年了。天灶家洗澡的次序是由长至幼,老人、父母、最后才是孩子。天灶从未拥有过一盆真正的清水来洗澡,他只能见缝插针地就着家人用过的水洗,那种感觉一点也不舒服。天灶不喜欢过年。过年不光要给屋子扫尘,人最后还得为自己洗尘;他也不喜欢过年时所有人都穿扮一新,新衣裳使人们显得古板可笑、拘谨做作。奶奶第一个洗完澡出来说:“天灶烧的水真热乎,一年的乏全解了。你就着奶奶的水洗洗吧。”天灶并未搭话,他只是把柴禾续了续,然后提着脏水桶进了屋子。湿浊的热气在屋子里像癞皮狗一样东游西蹿着。天灶吃力地搬起大澡盆,把水倒进脏水桶里,然后抹了抹颈上的汗,提起桶出去倒水。外面又黑又冷,他摇摇晃晃地提着水来到大门外的排水沟前。在那里,他遇到了同班同学肖大伟。“你今年就着谁的水洗澡?”肖大伟问。“我自己用一盆清水!”天灶理直气壮地说。“别吹牛了!”肖大伟说,“你家年年放水时都得你烧水,你总是就着别人的脏水洗,谁不知道呢?”天灶万分恼火地提着脏水桶往回走,走了很远的时候,他又回头冲肖大伟喊道:“今年我用清水洗!”天灶说完抬头望了一下天,觉得那迤逦的银河“刷”地亮了一层,仿佛是清冽的河水要倾盆而下,为他除去积郁在心头的怨愤。天灶拉开锅盖,一舀舀地把热水往大澡盆里倾倒。天云从她的房间冲了出来,左右摇晃着脑袋,发丝就像鸽子的翅膀一样起伏着,她颇为认真地对父亲说,“以后我得在你前面洗,你要是先洗了,我再用你用过的澡盆,万一怀上个孩子怎么办?算谁的?”父亲笑得把一口痰给喷了出来,而天灶则笑得撇下了水瓢。天云无忌的话使天灶先前沉闷的心情为之一朗,因而他很乐意地为妹妹服务。炉火的映照和水蒸气的熏炙使天灶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他不由蹲在锅灶前打起了盹。然而没有多一会儿,天云使用一只湿手把他搡醒了。“我洗完了,你就着我的水洗吧。”天云说。“我才不呢。”天灶说,“你跟条大臭鱼一样!”天云就带着哭腔对母亲说,“妈妈呀,你看天灶呀,他说我是条大臭鱼!”“他再敢说我就缝他的嘴!”母亲说着,示威性地做了个挑针的动作。天灶知道父母在他与天云斗嘴时,永远会偏袒天云,他已习以为常,所以并不气恼。天灶把脏水提到外面倒掉。夜色已深,星星因黑暗的加剧而显得气息奄奄,微弱的光芒宛如一个人在弥留之际细若游丝的气息,无边的寒冷也催促他尽快走回户内。天灶又往锅里填满了水,他将火炭拨了拨,拨起一片金黄色的火星像蒲公英一样地飞。母亲只洗了半个小时就出来了,说:“我今年洗的时间短,你就着妈妈的水洗吧。”天灶坚决地说:“不!”父亲推门而至,天灶往热水里对了一些凉水,用手指试了试水温,觉得父亲洗恰好。天灶把锅里的水再次添满,然后又饶有兴致地往灶炕里添柴。这时母亲走过来问他:“还烧水做什么?”“给我自己用。”“你不用你爸爸的水?”“我要用清水。”天灶强调说。母亲没再说什么,她进了天云的屋子了。天灶没有听见天云的声音,以往母亲一进她的屋子她就像盛夏水边的青蛙一样叫个不休。天灶正诧异着,母亲出来了,她说:“天云真是的,手中拿着头竣子就睡着了,要过年把她给兴过头了,兴得都乏了。”天灶笑了,他拨了拨柴禾,再次重温金色的火星飞舞的辉煌情景。在他看来,灶炕就是一个永无白昼的夜空,而火星则是满天的繁星。这个星空带给人的永远是温暖的感觉。屋门“吱扭”一声响了,跟着响起的是母亲喜悦的声音:“天灶,该你洗了!”父母帮助天灶把脏水倒了,然后又清洗干净了澡盆,把清水一瓢瓢地倾倒在澡盆中。天灶关上屋门,他脱光了衣服之后,把灯关掉了。他蹑手蹑脚地赤脚走到窗前,轻轻拉开窗帘,然后返身慢慢地进入澡盆。他先进入双足,热水使他激灵了一下,但他很快适应了,他随之慢慢地屈腿坐下,感受着清水在他的胸腹间柔曼地滑过的温存滋味。天灶的头搭在澡盆上方,他能看见窗外的隆隆夜色,能看见这夜色中经久不息的星星。他感觉那星星已经穿过茫茫黑暗飞进他的窗口,落入澡盆中,就像课文中所学过的淡黄色的皂角花一样散发着清香气息,预备着为他除去一年的风尘。天灶觉得这盆清水真是好极了,他从未有过的舒展和畅快。他不再讨厌即将朝他走来的年了,他想除夕夜的时候,他一定要穿着崭新的衣裳,亲手点亮那对红灯笼。还有,再见到肖大伟的时候,他要告诉他,我天灶是用清水洗的澡,而且,星光还特意化成皂角花撒落在了我的那盆清水中了呢。(选自迟子建《清水洗尘》,有删减)(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A.小说主要以天灶这个十三岁男孩的视角展开,文中“癞皮狗”“鸽子的翅膀”“大臭鱼”等比喻形象生动而又颇具童真童趣。B.天灶一次又一次拒绝“就水洗澡”,还为此和同学进行争辩,表明了他“清水洗尘”的决心,也体现出他执拗、叛逆的一面。C.“你不用你爸爸的水”这一问话表明母亲并未理解天灶拒绝“就水洗澡”的真正原因,这侧面反映出她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忽视。D.文中有多处对比式呼应,如天灶对过年的态度、天灶烧水的状态、天灶自己洗澡的感受,这些呼应无不显示着天灶的心情变化(2)文中多处出现“星星”意象,它们分别表现了天灶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3)迟子建说“如果诗意是艺术的话,那么小说家当然不能放弃对诗意的追求”。作者的这一创作主张在本文中有何体现?请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这类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注意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2)本题考查学生探究物象意蕴以及分析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这类题目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物象的含义,即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最浅层的意思,要联系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而是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主要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一是锁定场合,结合具体情境;二是整体感知,结合上下文;三是抓关键词,特别是有关表情的描写;四是深入文本,换位思考。答题时要结合文本,具体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含义及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这要求考生要求考生在体会了语句的含意之后,还要探究某一艺术特色的使用意图或表达效果。艺术特色分为情节艺术、人物形象塑造艺术,表现手法等,考生可从情节线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主题及其象征意蕴等角度对原文进行分析。【解答】(1)B.“叛逆”分析错误。天灶渴望着能独享一盆清水,反映出的是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是一种对洁净、美好、文明的生活的追求,他的拒绝虽然打破了家庭的常规,但并非违背常理的叛逆。故选B。(2)“他又回头冲肖大伟喊道:“今年我用清水洗!”天灶说完抬头望了一下天,觉得那迤逦的银河“刷”地亮了一层,仿佛是清冽的河水要倾盆而下,为他除去积郁在心头的怨愤。银河变亮、清冽,表现天灶决心用清水洗澡后内心积郁的怨愤开始消融。“我洗完了,你就着我的水洗吧。”天云说。“我才不呢。”天灶说,“你跟条大臭鱼一样!”……夜色已深,星星因黑暗的加剧而显得气息奄奄,微弱的光……芒宛如一个人在弥留之际细若游丝的气息,无边的寒冷也催促他尽快走回户内……母亲只洗了半个小时就出来了,说:“我今年洗的时间短,你就着妈妈的水洗吧……天灶被妹妹要求“就水洗澡”,母亲一再让他就水洗澡,没有感受天灶的心愿……天灶内心不悦,充满失落。“天灶笑了,他拔了拨柴禾,再次重温金色的火星飞舞的辉煌情景。在他看来,灶炕就是一个永无白昼的夜空,而火星则是滿天的繁星。这个星空带给人的永远是温暖的感觉”,火星如繁星,永远温暖。妹妹睡着了,爸爸就要洗完了,天灶即将如愿用清水洗澡,内心兴奋不已,而家的温馨更带给他的内心的温暖。“他感觉那星星已经穿过茫茫黑暗飞进他的窗口,落入澡盆中,就像课文中所学过的淡黄色的皂角花一样散发着清香气息,预备着为他除去一年的风尘”,天灶终于用清水洗了澡,感觉星星似乎落入盆中,散发清香,表现天灶遂愿后内心的温存、舒展和畅快。(3)从情节看,小说内容就是“清水洗尘”,故事性不强,以天灶一家“放水”的生活片段组合成文,奶奶先洗,然后妹妹、母亲、父亲……人物之间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淡化了情节。从人物形象看,对人物没有过多的描写介绍,多简笔勾勒,妹妹和母亲基本以对话呈现,描写父亲就是几个动作,对天灶也是只侧重他“清水洗尘”的心理,人物不求全面、立体。小说虚化了人物。就整篇小说意境看,“一盆真正的清水”“用清水洗”“把清水一瓢瓢地倾倒”“淡黄色的皂角花”“星光还特意化成皂角花”,文中多处用“清水”“皂角花”等美好意象;“在澡盆中迤逦的银河“刷”地亮了一层,仿佛是清冽的河水要倾盆而下”“火星则是滿天的繁星。这个星空带给人的永远是温暖的感觉”,多处描绘夜色星星,营造出静谧空灵的意境。小说意境优美。就主旨看,小说描写天灶一家的真实纯朴生活,年底要“清水洗尘”,是对生活的热爱;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家庭充满温情;天灶成长中自我意识觉醒,最终得到尊重,让人感觉温暖。可见小说意蕴丰富。小说语言富有诗意。把星星微弱的光形容为“细若游丝的气息”;写金黄色的火星像“蒲公英”等,这些修辞细腻而充满想象;文章中“炉火的映照和水蒸气的熏炙使天灶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把清水一瓢瓢地倾倒在澡盆中”“隆隆夜色”“经久不息的星星”“亲手点亮那对红灯笼”等很多语言,质朴凝练、纯净婉约。答案:(1)B(2)①银河变亮、清冽,表现天灶决心用清水洗澡后内心积郁的怨愤开始消融。②星光微弱,表现天灶被妹妹要求“就水洗澡”后的不悦以及心愿无人理解的失落。③火星如繁星,永远温暖,表现天灶即将如愿的兴奋以及家的温馨带给他的内心的温暖。④星星似乎落入盆中,散发清香,表现天灶遂愿后内心的温存、舒展和畅快。(3)本文体现了诗化小说的特点:①淡化情节。以天灶一家“放水”的生活片段组合成文,故事性不强,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②虚化人物。对人物多简笔勾勒,对天灶、妹妹和父母的刻画都只侧重一面,不求全面、立体。③意境优美。多处用“清水”“皂角花”等美好意象,多处描绘夜色星星,营造出静谧空灵的意境。④意蕴丰富。通过描写天灶一家的真朴生活,展现天灶成长中自我意识的觉醒,表现家庭的温情。⑤语言有诗意。“细若游丝的气息”“蒲公英”等修辞细腻而充满想象;文章用语质朴凝练、纯净婉约。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郑本公,朔州卫人。正德九年进士。历御史。武宗不豫,国本未建,本公请慎选宗室亲贤者正位东宫,系天下望。不报。世宗嗣位,及冬而乾清宫成,帝由文华殿入居之。本公上言:“事之可思者有六。是宫八年营构一旦告成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重妃配广继嗣以为万世之计。慎终如始,兢兢业业,常若天祖之临;求言益切,访政益勤,用防壅蔽之患。持圣心远货色,毋溺于鸩毒;重兴作,惜财力,永鉴于先朝。帝嘉纳之。逾月帝欲加兴献帝皇号,本公力言不可。嘉靖改元,出按辽东,劾罢副总兵张铭、都指挥周辅。还朝,论救给事中刘最,忤旨切责。二年十月,时享太庙,帝不亲行。本公与同官彭占祺极言遣代非宜,报闻。明年三月,帝欲考兴献帝,立庙禁中。本公偕同官力争,谓:“陛下潜邸之日则为孝宗之侄,兴献王之子。临御之日,则为孝宗之子,兴献帝之侄。可两言决也。至立庙大内,实为不经……”帝怒,责其朋言乱政,夺俸三月。其年六月,以席书为礼部尚书,召张璁、萼入京。本公偕同官四十四人连章言:“萼首为乱阶,璁再肆欺罔,黄绾、黄宗明、方献夫、席书连汇接踵。尚书之命,由中而下。行取之旨,已罢再颁。大臣因此被逐,言官由之得罪。虽往日瑾、彬之奸,流祸不若是酷也。”不纳。已,偕廷臣伏阙哭谏。系狱,廷杖还职。当是时,争“大礼”者,诸御史中,本公言最切中。寻迁通政参议。九年不调,以疾请改南京。乃授大理寺丞,稍迁南京太仆少卿。谢病归。二十年,言官邢如默、贾准等会荐,诏用不赴,卒。(节选自《明史•郑本公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是宫八年/营构一旦告成/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重妃配/广继嗣/以为万世之计B.是宫八年营构/一旦告成/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重妃配/广继嗣/以为万世之计C.是宫八年营构/一旦告成/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重妃配/广继嗣/以为万世之计D.是宫八年/营构一旦告成/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重妃配/广继嗣/以为万世之计(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天祖,是高祖之父,即五世祖。曾祖之父为高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B.改元,指封建时期同一皇帝在位期间更换年号,也指新皇帝即位时颁布年号。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C.潜邸,又称潜龙邸,指非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登基之前的住所。皇帝继位后,不能再作为任何人的居所,而是改建为宗教寺庙或祭祀场所。D.行取,是明制,地方官知县、推官,科目出身三年考满者,经地方高级官员保举和考选,由吏部、都察院协同注拟授职,称为行取。文中指授予官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郑本公尽职尽责。世宗即位,迁入乾清宫居住,他上书的六件值得深入思考的国家大事,得到皇帝嘉奖并被采纳。B.郑本公敢于直言。他先是反对世宗给其生父兴献帝加皇号;后又反对世宗尊兴献帝为皇考且在宫中建庙祭祀,被责骂并罚俸。C.郑本公憎恶奸恶。曾与同僚痛劾张璁、桂萼、席书等人,还跪在宫阙下痛哭劝谏,结果被抓进监狱,在朝廷上遭受杖刑,后还任原职。D.郑本公任通政参议,多年没有调动;后因生病改任南京,先后任大理寺丞、太仆少卿;又因病辞官,后来虽有言官举荐,但皇帝不同意他赴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武宗不豫,国本未建、本公请慎选宗室亲贤者正位东宫,系天下望。②大臣因此被逐,言官由之得罪。虽往日瑾、彬之奸,流祸不若是酷也。【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解答】(1)句意:乾清宫建造了八年,如今才建成。陛下居安思危,应当远离(朝中)众小人,减少宴饮游乐,来防止将来某一天形成祸患;陛下应重视后宫妃嫔,绵延子嗣,做好国家的长久打算。“八年”修饰“营构”,不能断开,排除AD;“远”“节”都是动词,“远群小”“节燕游”是对称结构,中间断开,排除B。故选C。(2)B.“也指新皇帝即位时颁布年号”错,新皇帝即位时颁布年号称建元。故选B。(3)D.“但皇帝不同意他赴任”错,原文“诏用不赴”的意思是皇帝传诏起用他,他未赴任。故选D。(4)①“不豫”,身体不适;“宗室亲贤者”,定语后置句;“系”,寄托。②“得罪”,获罪;“虽”,即使;“流祸”,延及的灾祸。翻译:①武宗身体不适,皇位继承人还没有确定,郑本公请求慎重选取亲近贤德的宗室子弟立为太子,寄托天下人的期望。②大臣因此被放逐,谏官因此获罪。即使从前刘瑾、魏彬这些奸贼,延及的灾祸也赶不上这个严重。答案:(1)C(2)B(3)D(4)①武宗身体不适,皇位继承人还没有确定,郑本公请求慎重选取亲近贤德的宗室子弟立为太子,寄托天下人的期望。②大臣因此被放逐,谏官因此获罪。即使从前刘瑾、魏彬这些奸贼,延及的灾祸也赶不上这个严重。参考译文:郑本公,朔州卫地人。正德九年考中进士。历任御史。武宗身体不适,皇位继承人还没有确定,郑本公请求慎重选取亲近贤德的宗室子弟立为太子,寄托天下人的期望。(皇帝)没有回复。世宗即位,等到冬天的时候乾清宫建成,皇帝从文华殿迁入乾清宫居住。郑本公上书(皇帝)说:“值得深入思考的(国家)大事有六件。乾清宫建造了八年,如今才建成。陛下居安思危,应当远离(朝中)众小人,减少宴饮游乐,来防止将来某一天形成祸患;陛下应重视后宫妃嫔,绵延子嗣,做好国家的长久打算。(您做事情要)慎始慎终,兢兢业业,每天都像有祖宗监督一样;陛下您(要求臣民上书言事)要更加恳切,咨询政事要更加勤勉,用来防止言路阻塞的祸患。(陛下您还要)秉持圣明之心,远离财货和美色,不要沉溺在这样的毒酒中;(您还应)重视兴建土木这样的事,珍惜财力,永远记得前朝的教训。”皇帝嘉奖了郑本公并采纳了他的建议。过了一个月,皇帝想要给兴献帝加皇帝封号,郑本公极力进言不可以。嘉靖元年更改年号,(郑本公)出京巡视辽东。他弹劾罢免副总兵张铭、都指挥周辅。(郑本公)回到朝廷,上书皇帝搭救给事中刘最,违背了皇帝的旨意被严厉责备。嘉靖二年十月,当时祭祀太庙,皇帝没有亲自前往。郑本公与同僚彭占祺极力进言说派遣他人代替皇帝祭祀十分不合礼法,(皇帝)批复。第二年三月,皇帝想要尊兴献帝为皇考,在皇宫中建祠庙祭祀。郑本公与同僚一起据理力争,说:“陛下即位之前,是孝宗的侄子,兴献王的儿子。登基之日,就是孝宗的儿子,兴献帝的侄子。这件事两句话就可以说明白。至于在皇宫大内建祠庙,实在是不合常理……”皇帝大怒,斥责他们结党胡言、扰乱朝政,罚俸三个月。这一年六月,朝廷任命席书为礼部尚书,传召张璁、桂萼入京。郑本公与同僚四十四人联名进言说:“桂萼先做了祸根,张璁跟着肆意欺骗蒙蔽陛下,黄绾、黄宗明、方献夫、席书接连汇聚紧跟着为非作歹,任命尚书的命令,是由宫中下达的。授予官职的旨意,已经停止后再次颁布。大臣因此被放逐,谏官因此获罪。即使从前刘瑾、魏彬这些奸贼,延及的灾祸也赶不上这个严重。”(皇帝)没有采纳。这之后,(郑本公)又偕同朝中大臣拜伏于宫阙下痛哭劝谏。(郑本公)被抓进监狱,在朝廷上遭受杖刑后还任原职。在那个时候,争论“大礼(君臣之间的行为准则)的各位御史中,郑本公所言最能切中要害。不久郑本公升迁担任通政参议一职。他在这个职位上连续九年没有调动,因生病请求改任南京。于是他被授予大理寺丞一职,逐渐升迁担任南京太仆少卿。(郑本公)称病归家。嘉靖二十年,谏官邢如默、贾准等一起推荐他,朝廷传诏起用他,他没有赴任,去世。5.(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鹭鸶杜牧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鹭鸶欧阳修①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注】①作者参与“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谪滁州,后又调知扬州,此诗作于扬州。(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两首诗都对鹭鸶进行了直接描写,杜诗侧重绘形貌,描写细致;欧诗侧重写意态,描写简约。B.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杜诗喻体清美,利于营造意境;欧诗喻体壮美,利于渲染气势。C.两首诗都擅用衬托手法,杜诗以碧山、梨花来衬托鹭鸶,欧诗以巨浪、风雨来衬托鹭鸶。D.两首诗描写对象相同,而风格不同,杜诗清新质朴、笔触空灵,欧诗声色具备、笔调豪放。(2)两首诗中鹭鸶的形象和诗人寄托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形象和情感的分析能力。在仔细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比较形象与感情。【解答】(1)C.“两首诗都擅用衬托手法,杜诗以碧山、梨花来衬托鹭鸶”分析错误。“一树梨花落晚风”将鹭鸶洁白而飘逸的身影比作晚风中飘飞的朵朵梨花,运用了比喻手法,并非是用梨花衬托鹭鸶。故选:C。(2)两首诗都是咏鸬鹚的诗歌,但两首诗在具体的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上有着不同。在形象上,杜诗中“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描写鸬鹚群聚与溪流中捕鱼,而在它们飞起来后,犹如晚风中飘落的梨花,分外美丽。从诗中可知,此处是描写鸬鹚的群体形象,突出其洁白美丽、轻灵自由的特点。而在欧诗中,“独立亭亭意愈闲”表明作者此处描写的一只个体的鸬鹚,所以欧诗描写的是个体形象,这只鸬鹚在巨浪风雨中悠然挺立,突出其独立不倚、气定神闲的特点。在情感方面,“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表明了作者对鸬鹚之美的赞赏和迷恋,体现的是作者轻松闲适的心情,流露出诗人闲雅自在的情感。而在欧诗中,“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则是对经历了风吹浪打的鸬鹚表现出由衷的赞美,联系作者参与“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谪的经历,可知此处寄托了诗人虽遭贬谪而高洁不群的志向。答案:(1)C(2)①形象:杜诗为群体形象,聚群捕鱼、惊散远飞,突出其洁白美丽、轻灵自由的特点;欧诗为个体形象,在巨浪风雨中悠然挺立,突出其独立不倚、气定神闲的特点。②情感:杜诗咏物抒情,表达对鹭鸶的迷恋,流露出诗人闲雅自在的情感;欧诗托物言志,表达对鹭鸶的赞誉,寄托诗人虽遭贬谪而高洁不群的志向。白话译文:鹭鸶杜牧鹭鸶身穿雪白的衣裳,生有雪白的头发和青玉一样的嘴巴。它们成群地在溪中捕鱼,美丽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突然,他们因为受惊而飞起,背衬着碧绿的山色,向远方飞去,那洁白的身影,宛如朵朵梨花飘舞在晚风之中。鹭鸶欧阳修水流湍急拍打着峭壁的岩石发出了像战鼓一样的声响,风浪很大也很高,翻天浪高得像一座座银白色的山峰。荒滩上风浪很大惊动了山峰,时而不时的大风大雨在这个地方兴起。那些鹭鸶根本熟视无睹,高雅轻盈的体态更加展示了鹭鸶在大风大浪面前从容自若的淡定与悠闲。诗歌鉴赏:鹭鸶杜牧“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开首两句,并不是什么特殊的赞语,而是通俗朴白的写实,然而就是这样一落笔,一群“雪衣公子”洁白美丽的形象,夕阳西下,蔽于溪影之中待机捕食鱼、虾的习性和机智,却全被描绘出来了,同时,诗人的迷恋之情也寓于其中了。白鹭那洁白的羽毛很美,故有“雪衣”、“雪衣公子”的美称。诗人正是被白鹭的这一特色所吸引,所以从这里切人表现白鹭的精神,表达自己的迷恋之情。而两个“雪”字的连用突出的是白鹭的“形”,其“神”尚未现,诗人巧妙地把它放在惊飞远去的情景中精心描绘,以“碧山”相托,以“梨花”比喻,笔触空灵,而白鹭的精神也就显露出来了。第三、四句:“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一个“惊”字,便把眼前之景推向了远处,顺势以“碧山”映衬出飘然远去的白鹭,而这群飘飞的白鹭又装点了青绿色的远山。山青鹭白,晚霞渐逝,这是一幅优美的图画。真是情景交融、自然浑成。可是,诗人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接着展开想像的翅膀,好像暗暗地问了自己一句:“远映碧山”的点点白鹭究竟像什么呢?哦,像雪白的梨花在静谧而轻轻的晚风中飘然落下的美妙景象!这首诗的前两句写鹭鸶溪中捕鱼,朴白平实,似无余味,其实为后边的惊飞远去营造了气势。“一树”承“群捕”,“梨花”应“雪”字,读来晓畅自然,无一点造作之感。这首诗在许多咏鹭诗中别具一格,而且它的最后两句也可以说是咏鹭诗中的名句。后人的一些咏鹭名句,如元代顾瑛的“白鸟群飞烟树末,青山都在雪花中”(《泊垂虹桥口占》)、清代郑板桥的“忽漫鹭鸶惊起去,一痕青雪上西山”(《潍县竹枝词四十首》)等,很可能就是受了杜牧的影响创作的。鹭鸶欧阳修鹭鸶,为一种水鸟,全身羽毛雪白,主食小鱼等水生动物,活动于江河湖泊岸边或水田中。从诗题看,这是一首咏物诗;从诗的内容看,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抒怀诗。开首“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两句,写鹭鸶的生活环境。鹭鸶活动于水中,诗便紧扣水之特点,从声、色两方面落笔,“如战鼓”形容浪涛拍岸声之大,“似银山”比喻浪涛翻滚之凶猛,为读者描摹了一幅风急浪高、惊涛拍岸的画图。这两句诗,又是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和世态炎凉的形象化概括。此诗约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其时,范仲淹以“朋党”罢参政,欧阳修、富弼、韩琦等均被牵涉,被贬官,分别出知滁、郓、扬州。诗人无辜遭此贬谪,心中凝集着多少辛酸凄楚。这种难以忍受的愤懑心情,诗人只有诉诸于笔端。风急浪高的景物描写,正是官场瞬息万变、动辄蒙冤受屈的形象描述。“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两句,转入写鹭鸶,这是全诗的重点。鹭鸶居于水畔,风吹浪打,而不能污其洁白的羽毛,也不改其亭亭玉立的身姿。鹭鸶是风浪中清高的象征。诗人以鹭鸶身处惊涛、恶浪、狂风、暴雨之中而不改其本来面目自况,展现其高洁的情操和坚贞的品格。“意愈闲”是诗人心态的直接表白,富有参禅悟道的意味。本来,诗人遭受不白之冤,一腔愤懑悲痛无以诉说,诗的情调该是哀怨哀伤的。但这里却写他“意愈闲”。释迦牟尼在把禅传说迦叶尊者时讲过“涅槃妙心”这句话,所谓“涅槃”就是烦恼之火去除后,内心完全清静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悟道的意思。“涅槃妙心”也就是禅心。而诗人在经历了仕途坎坷、无辜遭贬的打击之后,寻求内心清静,努力进入禅者悟道的状态。这首诗正是诗人禅心的透露。此诗以鹭鸶起兴,以鹭鸶自况。既是写鹭鸶,又是写自己,于咏物中寄情寓兴,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完美境界。6.(6分)在以下文段的空缺处补写出恰当的句子。(1)晏殊《浣溪沙》一词中“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通过“新”与“旧”的对比表达了怀旧伤今之感。(2)杜牧《阿房宫赋》中“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两句用对比手法对秦人竭力搜刮财宝却不珍惜进行诘问,批判之意强烈。(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两句抒发北方已非宋土、民心日去的沉痛感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重点字:酒)(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重点字:锱、铢)(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重点字:祠)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家蒙难、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饱受侵略战争的。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团结并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从此中华民族、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再也没有侵略者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维护苦难历史、铭记来之不易的和平的理念,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屈辱史、血泪史得出的深刻结论。亲历过战争的苦痛,更深知和平的宝贵,更要对任何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的言行保持高度警惕和坚决反对。(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CA.蹂躏视死如归任人宰割横行无忌B.糟蹋百折不挠人为刀俎横行无忌C.蹂躏百折不挠任人宰割横行肆虐D.糟蹋视死如归人为刀俎横行肆虐(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文雅得和闺女一般。B.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C.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DA.铭记苦难历史、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的理念,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屈辱史、血泪史得出的深刻结论。B.维护苦难历史、铭记来之不易的和平的理念,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屈辱史、血泪史中得出的深刻结论。C.维护苦难历史,铭记来之不易的和平,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屈辱史,血泪史得出的深刻结论。D.铭记苦难历史,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屈辱史、血泪史中得出的深刻结论。【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一般用排除法,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词语的积累识记,在此基础上采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提高做题的正确率。(2)本题考查的是引号的具体作用。做此题需要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在平时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