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详细笔记第一章:绪论1.热质交换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领域热质交换在工业生产、能源转换、环境控制等多个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不仅限于传统的机械工程和化工行业,也在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等新兴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医疗设备中用于保持恒温;在电子元件散热中确保高效运作;以及在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集热器和风力发电机的冷却系统中。2.基本概念和术语介绍热量传递(HeatTransfer):是指能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质量传递(MassTransfer):指的是物质由于浓度梯度的存在而发生的迁移现象。传热系数(HeatTransferCoefficient):衡量单位面积上每单位温度差下的热量传递速率。比热容(SpecificHeatCapacity):指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一度所需的热量。导热性(ThermalConductivity):描述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对流换热(ConvectiveHeatTransfer):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递。辐射换热(RadiativeHeatTransfer):通过电磁波形式进行的热量传递,不依赖介质存在。术语定义符号/单位导热系数表征材料传导热量能力的物理量λ[W/(m·K)]比热容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变化一度所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c[J/(kg·K)]传热系数单位面积上每单位温度差下的热量传递速率h[W/(m²·K)]3.学科发展简史自19世纪以来,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工业革命的到来,人们对热量传递的研究逐渐深入。到了20世纪,随着核能利用、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的兴起,热质交换理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完善。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的应用,使得复杂的传热传质问题可以更加精确地求解。同时,新型材料的研发也为提高热质交换效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4.课程目标与学习方法建议理解原理:掌握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基本规律及其实现方式。分析设计: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热质交换设备,并对其性能做出合理评估。解决问题:面对复杂工况时,具备独立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持续更新知识:关注学科前沿动态,了解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进展。实践操作:结合实验室实验和工程实例,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动手能力。第二章:热量传递基础1.热传导(Conduction)1.1热传导定律热传导遵循傅立叶定律,即热流密度q是温度梯度dT/dx的线性函数,表达式为:q=−λdTdxq=−λdxdT其中,λ表示材料的导热系数。该公式表明,热流量与温度梯度成正比,方向相反,且比例系数取决于材料本身的性质。1.2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材料组成:不同材质具有不同的导热特性,金属通常拥有较高的导热系数,而非金属材料则较低。微观结构:晶体缺陷、晶粒大小等因素会影响材料内部的能量传输路径。温度效应:对于某些材料来说,其导热系数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特别是在相变点附近。2.热对流(Convection)2.1自然对流与强制对流自然对流:由密度差异引起的流体自发运动,无需外力驱动。强制对流:借助泵、风扇等外部装置使流体流动,以增强换热效果。2.2对流传热系数的确定对流传热系数h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流体类型、速度、几何形状等。为了简化计算,通常采用经验公式或关联式来估算h的值。例如,在管道内壁面处的强制对流情况下,可以根据雷诺数Re和普朗特数Pr查表得到相应的努塞尔数Nu,进而计算出h。3.热辐射(Radiation)3.1黑体辐射定律黑体是理想化的完全吸收和发射所有波长辐射的理想化物体。根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黑体的总辐射功率P与其绝对温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P=σT4P=σT4这里σ是斯特藩常数,约等于5.67×10^-8W/m²K⁴。3.2实际物体的辐射特性现实中没有真正的黑体,但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发射率ε来描述其相对于黑体的辐射强度。对于非黑色体而言,ε<1,并且随波长、温度和表面状态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此外,还存在反射率ρ和透射率τ等参数,它们共同满足关系式:ε+ρ+τ=1。第三章:质量传递基础1.扩散现象与费克尔定律扩散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现象,当存在浓度梯度时,物质分子倾向于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移动,直到达到平衡状态。费克尔定律描述了这种单向扩散过程中的通量J,它与浓度梯度dc/dx成正比:J=−DdcdxJ=−Ddxdc其中D是扩散系数,表示物质在特定条件下扩散的速度。该定律适用于稀溶液中的分子扩散,但在更复杂的系统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涡流扩散的影响。2.质量传递机制2.1分子扩散这是最简单的质量传递形式,仅涉及单一组分在静止介质中的扩散行为。根据费克尔定律,分子扩散速率主要由扩散系数决定,而后者又受到温度、压力以及溶剂性质等因素的影响。2.2涡流扩散当流体处于湍流状态时,除了分子级别的随机运动外,还会出现大规模的漩涡结构。这些漩涡促进了物质快速混合,形成了所谓的“涡流扩散”。相比于分子扩散,涡流扩散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更大的物质交换量,因此在许多工业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3.影响质量传递的因素温度: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增加分子动能,从而加快扩散速度。然而,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引起化学反应或其他副效应,影响整体的质量传递效率。压强:在气体环境中,压强增大意味着分子间距离减小,有利于分子扩散的发生;但对于液体和固体来说,压强的作用相对较小。界面条件:两相接触面的粗糙度、润湿性等都会影响到物质穿越边界的难易程度,进而改变质量传递的效果。流场特性:流体的速度分布、剪切应力等同样会对质量传递产生显著影响,尤其是在涉及到多相流的情况下。第四章:热质交换过程中的平衡关系1.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热质交换中的应用1.1能量守恒原理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输入的能量等于输出的能量加上系统内储存的能量变化。对于热质交换设备而言,这意味着进入设备的热量和物质必须与离开设备的热量和物质相平衡,同时考虑系统内部的能量积累。1.2应用实例换热器中的能量平衡:通过计算入口和出口流体的焓值差异,可以确定换热器内的热量传递情况。蒸发器中的能量平衡:考虑到相变过程中潜热的影响,确保蒸发过程中的能量供给充足。2.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增原理2.1熵的概念熵(S)是衡量系统无序程度的一个物理量。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的总熵总是趋向于增加。这意味着任何实际发生的热质交换过程都会伴随着不可逆性,导致部分能量转化为无法利用的废热。2.2熵增原理的应用不可逆过程分析:评估不同操作条件下的效率损失,优化设计以减少不可逆效应。循环性能改进:通过引入额外的工作来补偿熵增,例如在制冷循环中使用膨胀阀或压缩机。3.相变过程中的能量平衡3.1潜热与显热显热: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潜热:发生相变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不伴随温度变化。3.2相变过程的能量需求凝结:从气态转变为液态时释放的潜热。蒸发: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吸收的潜热。融化: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时吸收的潜热。凝固:从液态转变为固态时释放的潜热。第五章:传热设备概述1.传热设备分类1.1按照传热方式分类直接接触式:如喷淋塔、冷却塔等,两种介质直接接触进行热量交换。间接接触式:如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两种介质被隔开,通过壁面进行热量传递。1.2按照用途分类加热设备:用于升高流体温度,如锅炉、加热炉等。冷却设备:用于降低流体温度,如冷凝器、冷却器等。回收设备:用于回收余热或废热,如热交换器、再生器等。2.设备选择的基本原则2.1性能要求传热效率:优先选择具有较高传热系数的设备。耐压能力:根据工作压力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形式。耐腐蚀性:考虑流体性质,选择抗腐蚀的材料。2.2经济性考量初期投资成本:包括设备采购、安装等费用。运行维护成本:考虑能耗、维修、更换部件等因素。使用寿命:长寿命设备可降低长期运营成本。3.经济性考量3.1成本效益分析通过比较不同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案。不仅要考虑初期投资,还要关注长期的运行和维护费用。3.2技术经济评价结合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估各种设备的优劣,确保选型既满足工艺要求又具备良好的经济性。第六章:管壳式换热器1.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1.1结构组成壳体:容纳流体并提供支撑。管束:由多根平行排列的换热管组成,流体在管内外流动。封头:密封管束两端,防止泄漏。折流板:引导流体流向,增强湍流效果,提高传热效率。1.2工作原理顺流布置:两种流体沿相同方向流动,适用于温差较小的情况。逆流布置:两种流体沿相反方向流动,可实现更大的平均温差,从而提高传热效率。交叉流布置:一种流体横穿另一流体的路径,适合处理粘度较高的流体。2.设计计算与优化2.1热负荷计算根据工况条件,计算所需的换热面积和传热系数,以确保满足热负荷要求。2.2流动阻力分析评估流体通过换热器时产生的压力降,避免过大的阻力影响系统效率。2.3结构优化管径选择:合理选择管径以平衡传热效率和流动阻力。管间距设计:优化管间距以保证足够的空间供流体流动,同时减少死角区域。折流板布局:调整折流板的位置和形状,以促进更好的湍流效果。3.运行维护要点3.1日常检查定期检查设备的外观、连接部位以及密封情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3.2清洗保养定期清洗换热管内外表面,防止污垢积累影响传热效果。3.3故障排除建立完善的故障诊断体系,快速定位并解决常见问题,如泄漏、堵塞等。第七章:板式换热器1.板片结构与流道设计1.1板片材料选择板式换热器的核心组件是换热板片,其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设备的性能和寿命。常用的材料包括不锈钢、钛合金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热性。不锈钢(如304、316L):适用于大多数工业介质,价格适中。钛合金:特别适合强腐蚀性环境,成本较高但使用寿命长。1.2流道设计板片表面通常刻有特定的纹路,以增加湍流效果并提高传热效率。常见的流道形式包括:人字形波纹:增强湍流,减少结垢倾向。平行波纹:适用于低粘度流体,阻力较小。锯齿形波纹:强化混合效果,适用于高粘度流体。2.热效率分析2.1理论计算根据传热理论,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UU和传热量QQ:Q=U⋅A⋅ΔTlmQ=U⋅A⋅ΔTlm其中:AA是换热面积;ΔTlmΔTlm是对数平均温差。2.2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因素污垢热阻:实际运行中,板片表面会逐渐积累污垢,降低传热效率。定期清洗可以有效减小这一影响。流体特性:不同流体的物性参数(如密度、比热容、粘度)会影响传热过程。设计时需考虑最不利工况下的性能。操作条件: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变化也会导致传热系数发生变化,因此需要优化操作参数以保持最佳性能。3.应用实例3.1化工行业在化工生产中,板式换热器广泛用于反应热回收、溶剂蒸发等工艺环节。例如,在氨合成过程中,利用板式换热器预热原料气,同时冷却产品气体,显著提高了能量利用率。3.2制药行业制药领域的许多工艺要求严格的卫生标准和无菌条件,板式换热器由于易于拆卸清洗,非常适合这类应用场景。例如,在抗生素生产中,通过精确控制发酵液的温度,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第八章:空气冷却器与冷凝器1.冷却原理及类型1.1直接接触式冷却在这种方式下,空气直接与待冷却介质接触,通过自然或强制通风带走热量。这种方法简单高效,但可能会引起介质污染,适用于某些特殊场合。1.2间接接触式冷却更为常见的是采用间接接触式冷却,即通过换热器将空气与介质隔开,实现热量传递而不发生物质交换。这种冷却方式更加清洁可靠,适用于大多数工业领域。1.3冷却塔分类自然通风冷却塔:依靠自然风力和热浮力作用进行冷却,无需额外动力源。机械通风冷却塔:使用风扇强制通风,冷却效果更好,但能耗较高。干湿联合冷却塔:结合了干式和湿式冷却的优点,既能节省水资源又能提高冷却效率。2.冷却性能评估2.1冷却能力冷却器的冷却能力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空气流量、进风口温度、换热面积等。通常用单位时间内能够移除的热量来衡量其性能。2.2经济性评价除了技术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投资成本、运行费用以及维护难度等方面。对于大规模项目,还应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效益分析,确保选型方案经济合理。2.3特殊环境适应性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如高温、低温、高湿度),冷却器的设计和选型需要特别注意。例如,在寒冷地区,防止冻结是一个重要考量;而在炎热干旱地区,则要优先考虑节水型冷却方案。3.案例分析3.1数据中心冷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的散热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水冷系统虽然效果好,但存在泄漏风险且耗水量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开始采用空气冷却器,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3.2工业炉窑余热回收在冶金、建材等行业,大量高温废气排放造成了能源浪费。通过安装高效的空气冷却器,可以将这部分余热回收再利用,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第九章:蒸发器与结晶器1.工作原理及操作参数1.1蒸发器工作原理蒸发器是一种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状态,使其中一部分水分汽化的过程设备。根据加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大类。直接加热蒸发器:通过燃烧燃料或电加热元件直接加热液体,操作简单但安全性较差。间接加热蒸发器:利用蒸汽或其他热载体通过换热器加热液体,安全环保,应用广泛。1.2结晶器工作原理结晶是从溶液中析出固体晶体的过程,通常发生在饱和溶液降温或浓缩之后。结晶器的主要任务是为结晶提供合适的环境,并控制晶体生长的速度和形态。冷却结晶:通过降低温度促使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从而引发结晶现象。蒸发结晶:通过蒸发部分溶剂使溶液浓度升高,进而实现结晶目的。2.结晶过程控制2.1温度管理温度是影响结晶过程的关键因素之一。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晶体质量下降,甚至无法形成理想的晶体。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操作温度,确保结晶过程稳定进行。2.2过饱和度调节过饱和度是指溶液中溶质浓度超过溶解度的程度。适当的过饱和度有利于促进晶体成核和生长,但过高的过饱和度则容易造成晶体聚集成团,影响最终产品的纯度和粒径分布。2.3搅拌速度搅拌不仅可以加速传热传质过程,还能防止晶体沉降,保证晶体均匀分散。然而,过快的搅拌速度可能会破坏正在形成的晶体,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调整。3.故障诊断与解决3.1常见问题及原因蒸发速率低:可能是由于加热面结垢严重或真空度不足造成的。定期清理换热面、检查真空系统可以帮助解决问题。晶体尺寸不均:这通常与过饱和度控制不当有关,建议加强对溶液浓度和温度的监测。生产能力下降:如果发现蒸发量或结晶产量明显减少,可能是设备内部出现了堵塞现象,应及时进行检修。3.2预防措施为了延长设备寿命并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日常维护至关重要。包括但不限于定期巡检、及时更换易损件、保持良好的操作记录等。此外,还可以引入先进的在线监测技术,实时监控关键参数变化,提前预警潜在故障。第十章:干燥器与除湿设备1.干燥机理与分类1.1干燥过程的基本原理干燥是通过去除物料中的水分或其他挥发性成分,以达到降低含水量、提高产品质量或便于储存和运输的目的。根据热量传递方式的不同,干燥可以分为传导干燥、对流干燥、辐射干燥和介电加热干燥等。1.2干燥器的分类间歇式干燥器:如厢式干燥器、旋转圆筒干燥器等,适用于小批量生产。连续式干燥器:如气流干燥器、带式干燥器等,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喷雾干燥器:将液体或浆状物料雾化成细小液滴后进行快速干燥,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等行业。冷冻干燥器:利用升华原理,在低温低压条件下直接将冰转化为水蒸气,特别适合热敏性物质的处理。2.干燥速率曲线分析2.1恒速干燥阶段在这一阶段,物料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内部水分能够迅速扩散到表面,并被外界空气带走。此时,干燥速率主要由外部条件(如空气温度、湿度、流速)决定,而与物料本身性质关系不大。2.2降速干燥阶段随着干燥过程的推进,物料表面逐渐变得干燥,内部水分向表面扩散的速度减慢,导致干燥速率下降。该阶段的速率受物料结构、孔隙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2.3平衡水分阶段当物料中的水分含量降至某一极限值时,即使继续提供热量也无法进一步减少水分。这部分无法去除的水分称为平衡水分,它取决于物料的化学组成及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3.湿度调节技术3.1除湿原理除湿是指从空气中去除水分的过程,常用的方法包括吸附式除湿、冷却式除湿和转轮除湿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除湿方式对于确保干燥效果至关重要。3.2吸附式除湿利用固体吸附剂(如硅胶、活性炭)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但需要定期再生吸附剂,以恢复其吸水能力。3.3冷却式除湿通过制冷系统将空气冷却至露点以下,使其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液态水并排出。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在低温环境下效率较低。3.4转轮除湿结合了吸附和冷却的优点,采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转轮不断旋转,一面接触潮湿空气进行除湿,另一面则通过加热再生。此方法适用于高湿度环境下的持续除湿需求。第十一章:吸收与蒸馏塔1.吸收塔的工作原理1.1吸收过程吸收是一种物理或化学过程,通过让气体中的某些组分溶解于液体中来实现分离。吸收塔内通常填充有填料或设置有塔板,以增加气液接触面积,促进传质过程。1.2吸收剂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吸收剂是保证吸收效果的关键。理想的吸收剂应具备以下几个特性:高溶解度:对目标气体有较大的溶解能力。低蒸汽压:避免自身蒸发损失。化学稳定性:不易发生副反应。经济性:成本低廉且易于再生。2.蒸馏塔的操作条件2.1操作参数进料位置:根据原料液的组成和沸点差异确定进料口的高度,以优化分离效果。回流比:指塔顶冷凝液返回塔内的量与采出量的比例,影响产品纯度和能耗。压力控制:适当调整塔内的操作压力,可以在不改变温度的情况下改变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从而改善分离性能。2.2塔内件的设计考虑填料类型:常用的填料包括拉西环、鲍尔环等,它们提供了极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气液充分接触。塔板设计:浮阀塔板、泡罩塔板等不同形式的塔板各有优劣,需根据具体工况选择最适宜的类型。分布器:确保液体均匀分布在填料或塔板上,防止偏流现象发生。3.综合案例分析3.1空气分离装置在空气分离过程中,通过低温精馏将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和其他微量气体分开。整个工艺流程涉及多个吸收塔和蒸馏塔的协同工作,最终获得高纯度的产品气体。3.2酯类化合物的分离对于一些复杂的有机混合物,如酯类化合物,可以采用多级蒸馏塔进行逐步分离。每个塔针对特定的沸点范围进行浓缩,逐步提纯目标产物。第十二章:吸附与膜分离设备1.吸附剂的选择与再生1.1吸附剂种类吸附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分离技术,常见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分子筛、树脂等。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孔径分布和表面性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污染物去除。1.2再生方法为了延长吸附剂的使用寿命并降低成本,必须对其进行定期再生。主要的再生方法包括:热再生:通过加热使吸附质脱附,适用于大多数固体吸附剂。溶剂再生:利用特定溶剂溶解吸附质,然后分离回收,常用于液体吸附剂。化学再生:通过化学反应破坏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的键合,恢复吸附性能。2.膜分离原理及应用2.1膜分离机制膜分离是基于选择性透过膜的特性,使不同物质以不同速度穿过膜层,从而实现分离的过程。根据膜孔径大小,可以分为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和反渗透(RO)等多种类型。2.2应用领域水处理: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细菌、病毒以及溶解性盐类等杂质。气体净化:如二氧化碳捕集、氢气提纯等。生物制药:用于蛋白质浓缩、酶制剂提取等精细化工过程。3.新型分离技术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分离技术不断涌现,为解决传统方法难以克服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离子交换膜、仿生膜等新材料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分离效率,还降低了能耗和环境污染风险。第十三章:热泵与制冷系统1.热泵循环原理1.1工作循环热泵是一种高效节能的供热设备,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制冷机,但目的相反。典型的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个主要部件,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回路。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冷凝器: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释放热量给周围介质(如空气或水),自身温度降低。膨胀阀:通过节流作用使制冷剂压力骤降,温度随之下降。蒸发器: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吸收热量,重新变为气体,完成一个循环。1.2性能系数(COP)热泵的性能系数(CoefficientofPerformance,COP)定义为输出热量与输入功的比例。理想情况下,COP可以远大于1,表明热泵相比直接电加热更加节能。2.制冷剂的选择2.1物理化学性质理想的制冷剂应具备良好的热力学性质、化学稳定性和安全性。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制冷剂包括氟利昂(如R134a)、氨(NH₃)和碳氢化合物(如丙烷R290)等。2.2环境友好性考虑到对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效应的影响,近年来研发了一系列环保型制冷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量日宣传》课件
- 《评价判据》课件
- 鼻结核的健康宣教
- 2021年机械密封行业中密控股分析报告
- 2021年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 《机械制造基础》课件-05篇 第一单元 特种加工概述
- 《计算机检索基础周》课件
- 光过敏的临床护理
- 《供应商考核办法》课件
- 毛发苔藓的临床护理
- 中国戏曲剧种鉴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上海戏剧学院等跨校共建
- 产品跌落测试报告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三位数减两位数、三位数的笔算减法 ︳人教新课标
- MOOC 法理学-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朝阳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无答案和有答案版)
- 2024年重庆璧山区国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清版)TDT 1035-2013 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
- (高清版)DZT 0399-2022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规范
- 事业单位工勤技能综合知识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同等学力(社会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铁路巡防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