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五套)2024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是()A.SO3 B.BF3 C.CH4 D.NO22.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是()A.NH4NO3 B.Cl2 C.H2O2 D.Na2O23.X、Y两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X元素的原子所具有的电子层数为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二分之一.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A.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只能是第二周期第ⅣA族B.若X的常见简单阴离子Xn﹣能跟Y的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说明Y的非金属性比X的强C.若Y的非金属性比X的强,则与同一种还原剂反应时,一个Y原子得到的电子数一定比一个X原子得到的电子数少D.若X能形成XO32﹣、XO42﹣和X2O32﹣,Y能形成YO3﹣和XO4﹣,则X、Y一定在同一周期4.X和Y均为短周期元素,已知aXn﹣比bYm+多两个电子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5 B.X只能位于第三周期C.a+n﹣b+m=10或16 D.Y不可能位于第二周期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H<0,△S>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B.△H<0,△S<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C.△H>0,△S>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D.△H>0,△S<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6.在一定温度下,盛有催化剂的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SO3气体,发生分解反应2SO3⇌2SO2+O2,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SO3的分解率为7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后的压强为起始压强的1.25倍B.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64C.混合气体的密度自始至终保持不变D.取和SO3等质量的SO2和O2的混合气体,从逆反应开始并达到平衡,在相同条件下各物质的浓度与原来的平衡浓度一定相等7.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碳与水蒸气制水煤气的反应 B.生石灰和水的反应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8.下列关于反应热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热反应一定要高温才能发生B.1mol酸与碱恰好中和时所放出的热量叫中和热C.已知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1mol•L﹣1NH4Cl溶液的KW大于0.01mol∙L﹣1NH4Cl溶液的KWB.当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C.N2(g)+3H2(g)⇌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H2的平衡转化率α(H2)均增大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10.铁镍蓄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11.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无水乙醇,使之与钠反应,准确测量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以确定乙醇的分子结构.下列实际操作中,能使测得乙醇分子中可被置换的氢原子数偏低的是()A.钠的取用量不足B.钠的取用量过量C.采用20℃、1.01×105Pa的V(H2)进行最终的计算D.仰视读取测水体积的量筒的刻度线12.1mol某烃最多能和2mol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mol氯代烷,1mol此氯代烷能和8mol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只含碳元素和氯元素的氯代烷,该烃可能是()A.CH3CH=CH2 B.CH2=CHCH=CH2C.CH3=CHCH3 D.CH3﹣C≡CH2﹣CH3二、实验题1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石油分馏的实验.(1)指出实验装置中仪器A、B、C、D的名称:A、B、C、D.(2)指出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错误,并给予改正.错误:①;②.改正:①;②.(3)实验装置改正后,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方法:.(4)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片碎瓷片的作用是.14.粉末状试样A是由等物质的量的Mg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①取适量A进行铝热反应,产物中有单质B生成;②另取20gA全部溶于0.15L6.0mol•盐酸中,得溶液C;③将①中得到的单质B和溶液C反应,放出l.12L(标况)气体,同时生成溶液D,还残留有固体物质B;④用KSCN溶液检验时,溶液D不变色.请填空:(1)①中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产物中的单质B是.(2)②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③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若溶液D的体积仍视为0.15L,则该溶液中c(Mg2+)为,c(Fe2+)为.15.2008年,三鹿等多家乳制品企业为使蛋白质含量检测合格而加入三聚氰胺,使多名儿童患肾结石,实验室可用下列实验装置测定三聚氰胺的分子式.已知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取1.26g三聚氰胺样品,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CO2、H2O、N2,实验测得装置B增重0.54g,C增重1.32g,排入F中水的体积为672mL(可按标准状况计算).(1)E装置的作用是.(2)需要加热的装置是(填字母代号).(3)装置D的作用是.(4)F处读数时应该注意:、.(5)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16.如图是研究甲烷取代反应实验装置图,具体的实验方法是: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进行实验.(1)若研究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还需要的条件是.(2)若将如图所示装置放在光亮的地方,等待片刻,观察到的现象是.(3)若将如图所示装置放在强光下照射会有(填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4)若量筒中的甲烷和氯气的量比较大,放在光亮的地方足够长的时间,除看到(2)的现象外,还能看到的现象是.17.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③、④装置盛放的试剂是下列中的(将正确选项填入空格内):①;②;③;④.A.品红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浓硫酸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3)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4)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5)确证含有乙烯的现象是.18.如图电解装置中,电极A是由金属M制成的,B、C和D都是铂电极,甲中的电解质溶液为MSO4,乙中的电解质为H2SO4.E、F是外接直流电源的两极,电路接通后,电极B上有金属M析出.(已知金属M无变价)(1)电池中E是极,F是极.(2)A极上电极反应为,B极上电极反应为,C极上电极反应为,D极上电极反应为.(3)当电路中通过2.408×1022个电子时停止电解,发现B极上析出1.27gM,则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如果再将外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交换接入原电路,当通过1mol电子后,B极的电极反应为.三、填空题19.300℃时,将2molA和2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3A(g)+B(g)2C(g)+2D(g);△H=Q.2min末达到平衡,生成0.8molD.(1)3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已知K300℃<K350℃,则△H0(填“>”或“<”).(2)在2min末时,B的平衡浓度为,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3)若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则A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4)如果在相同的条件下,上述反应从逆反应方向进行,开始时若加入C、D各mol.若使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原平衡相同,则还原该加入Bmol.20.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mol/L、c(B)=0.200mol/L及c(C)=0mol/L.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②;.③;.(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3)该反应的△H0,其判断理由是(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率:实验②:vB=实验③:vc=.21.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约20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烧杯内加入约10g氯化铵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的原因是.(3)如果实验中没有看到“结冰”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三个或三个以上原因).(4)如果没有看到“结冰”现象,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来说明该反应吸热?(答出两种方案).(5)“结冰”现象说明反应是一个(填“放出”或“吸收”)能量的反应.即断旧化学键(填“>”或“<”)形成新化学键(填“放出”或“吸收”)的能量.(6)该反应在常温下就可以进行,说明.22.Q、R、T、X、Y、Z是六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表:元素相关信息QQ的单质是实验室常用的惰性电极材料RR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T负二价的元素T的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液体,且T的质量分数为88.9%XX是第三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Y元素Y位于周期表第10列ZZ存在质量数为65,中子数为36的核素(1)Z元素的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是(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Q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比R的气体氢化物稳定b.Q的含氧酸一定比R的含氧酸酸性强c.R的气态氢化物的熔点在同族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最低d.R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都比Q大(3)Q和T可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分别表示为QT与QT2.QT分子中σ键π键的个数比为;QT2分子中,Q原子采取杂化.(4)笑气(R2T)是一种麻醉剂,有关理论认为R2T与QT2具有相似的结构.故的空间构型为,且为(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5)现有Q、Y和镁三种元素的某种晶体具有超导性,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晶体中每个镁原子周围距离相等且最近的Y原子有个.四、计算题23.在由铜片、锌片和200mL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若锌片中发生电化腐蚀,当铜片上共放出3.36L(标准状况)的气体时,H2SO4恰好用完,试计算:(1)消耗锌的质量(2)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3)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24.把主族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X2O4.7g溶于95.3g水中,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6%的溶液,Y与X位于同一族,12gY的氢氧化物与400mL0.75molL﹣1的盐酸完全中和,Z与Y同周期,标准状况下5.6LZO2为16g.(1)求X、Y、Z的相对原子质量;(2)写出其元素符号.25.某含氧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1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36gH2O和44.8LCO2(标准状况下).(1)求该有机物分子式;(2)又知此有机物具有弱酸性,能与金属钠反应,也能与碱溶液反应,试写出它可能的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是()A.SO3 B.BF3 C.CH4 D.NO2【考点】9B:“等电子原理”的应用.【分析】根据等电子体是指具有相同价电子总数和原子总数的分子或离子来回答.【解答】解:NO3﹣中有4个原子,5+6×3+1=24个价电子,A.SO3中有4个原子,6+6×3=24个价电子,与NO3﹣是等电子体,故A正确;B.BF3中有4个原子,3+7×3=24个价电子,与NO3﹣是等电子体,故B正确;C.CH4中有5个原子,4+1×4=8个价电子,与NO3﹣不是等电子体,故C错误;D.NO2中有3个原子,5+6×2=17个价电子,与NO3﹣不是等电子体,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电子体的概念,注意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也等于核电荷数,质子数和原子序数相同.2.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是()A.NH4NO3 B.Cl2 C.H2O2 D.Na2O2【考点】91:化学键.【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极性共价键,第IA族(H元素除外)、第IIA族和第VIA族、第VIIA族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解答】解:A.硝酸铵中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N﹣H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故A错误;B.氯气中只存在非极性键,属于单质,故B错误;C.过氧化氢分子中H﹣O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O﹣O间为非极性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D.过氧化钠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O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化合物关系,侧重考查基本概念,明确物质中存在微粒及微粒之间作用力即可解答,注意过氧化钠电子式的书写.3.X、Y两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X元素的原子所具有的电子层数为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二分之一.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A.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只能是第二周期第ⅣA族B.若X的常见简单阴离子Xn﹣能跟Y的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说明Y的非金属性比X的强C.若Y的非金属性比X的强,则与同一种还原剂反应时,一个Y原子得到的电子数一定比一个X原子得到的电子数少D.若X能形成XO32﹣、XO42﹣和X2O32﹣,Y能形成YO3﹣和XO4﹣,则X、Y一定在同一周期【考点】8F: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A.X、Y两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X元素的原子所具有的电子层数为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二分之一,则X可能是He、C、S元素;B.若X的常见简单阴离子Xn﹣能跟Y的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说明Y的非金属性比X的强;C.非金属性强弱与得电子难易程度有关,与得电子多少无关;D.若X能形成XO32﹣、XO42﹣和X2O32﹣,Y能形成YO3﹣和XO4﹣,则X是S元素、Y是Cl元素.【解答】解: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能是第二周期第ⅣA族,也可能是第三周期第ⅥA族,如为第3周期元素,则X为S,故A错误;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强,若X的常见简单阴离子Xn﹣能跟Y的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出X,则说明Y的非金属性比X的强,故B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与得电子难易有关,与得电子多少无关,如二者不在同一周期,则一个Y原子得到的电子数不一定比一个X原子得到的电子数少,如:N原子得电子比S原子多,O原子与S原子同,故C错误;D.若X能形成XO32﹣、XO42﹣和X2O32﹣,则X为S元素,Y能形成YO3﹣和YO4﹣,Y为Cl元素,二者在同一周期,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题目难度中等,侧重考查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点,同时考查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熟练掌握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结构.4.X和Y均为短周期元素,已知aXn﹣比bYm+多两个电子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5 B.X只能位于第三周期C.a+n﹣b+m=10或16 D.Y不可能位于第二周期【考点】8G: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分析】X和Y均为短周期元素,已知aXn﹣比bYm+多两个电子层,X可能为二、三周期元素,Y可能为一、二周期元素,如X为第二周期元素,则Y只能为第一周期元素,则Y只能为H,X可能为N、O、F等,如Y为第二周期元素,可为Li、Be等元素,则X可能为S、Cl等元素,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X和Y均为短周期元素,已知aXn﹣比bYm+多两个电子层,X可能为二、三周期元素,Y可能为一、二周期元素,如X为第二周期元素,则Y只能为第一周期元素,则Y只能为H,X可能为N、O、F等,如Y为第二周期元素,可为Li、Be等元素,则X可能为S、Cl等元素,A.由以上分析可知Y可能为H、Li、Be等元素,则b<5,故A错误;B.X可能为二、三周期元素,如Y为第一周期元素,则X可为第二周期元素,Y为第二周期元素,则X为第三周期元素,故B错误;C.aXn﹣比bYm+多两个电子层,如Y为第一周期元素,则X为第二周期元素,a+n﹣b+m=10,如Y为第二周期元素,则X为第三周期元素,a+n﹣b+m=18﹣2=16,故C正确;D.由以上分析可知Y可为Li、Be等第二周期元素,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H<0,△S>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B.△H<0,△S<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C.△H>0,△S>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D.△H>0,△S<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考点】C5:焓变和熵变.【分析】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当反应的△H﹣T•△S<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据此解答.【解答】解:A.△H<0,△S>0,则△H﹣T•△S一定小于0,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故A正确;B.△H<0,△S<0,△H﹣T•△S要小于0,取决于温度T,所以反应不一定能自发进行,故B错误;C.△H>0,△S>0,△H﹣T•△S要小于0,取决于温度T,所以反应不一定能自发进行,故C错误;D.△H>0,△S<0,则△H﹣T•△S一定大于0,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焓变和熵变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熟悉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H﹣T•△S<0,是解题关键.6.在一定温度下,盛有催化剂的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SO3气体,发生分解反应2SO3⇌2SO2+O2,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SO3的分解率为7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后的压强为起始压强的1.25倍B.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64C.混合气体的密度自始至终保持不变D.取和SO3等质量的SO2和O2的混合气体,从逆反应开始并达到平衡,在相同条件下各物质的浓度与原来的平衡浓度一定相等【考点】CP: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设SO3的物质的量为1mol,发生分解反应2SO3⇌2SO2+O2,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SO3的分解率为75%,则分解的SO3的物质的量为0.75mol,则2SO3⇌2SO2+O2,起始(mol)100转化(mol)0.750.750.375平衡(mol)0.250.750.375,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设SO3的物质的量为1mol,发生分解反应2SO3⇌2SO2+O2,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SO3的分解率为75%,则分解的SO3的物质的量为0.75mol,则2SO3⇌2SO2+O2,起始(mol)100转化(mol)0.750.750.375平衡(mol)0.250.750.375,A.等温等体积时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平衡后的压强为起始压强的=1.375倍,故A错误;B.1molSO3的质量为80g,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8.2,故B错误;C.由于气体的质量和容器的体积不变,则气体的密度不变,故C正确;D.取和SO3等质量的SO2和O2的混合气体,如S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不能满足2:1,则不是等效平衡,不能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注意把握计算的思路,易错点为D,注意理解等效平衡问题,题目难度不大.7.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碳与水蒸气制水煤气的反应 B.生石灰和水的反应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考点】BA: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或与水、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工业制水煤气、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解答】解:A.碳与水蒸气制水煤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B.生石灰和水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题目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8.下列关于反应热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热反应一定要高温才能发生B.1mol酸与碱恰好中和时所放出的热量叫中和热C.已知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考点】BB: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高低;B、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中和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C、能量越低越稳定;D、燃烧热是指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H生成液态水.【解答】解:A、氯化铵与氢氧化钡反应吸热,不需要任何条件,故A错误;B、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中和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故B错误;C、石墨生成金刚石吸热,石墨能量低比较稳定,故C正确;D、燃烧热是指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H燃烧生成液态水,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中和热、燃烧热以及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平时的积累.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1mol•L﹣1NH4Cl溶液的KW大于0.01mol∙L﹣1NH4Cl溶液的KWB.当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C.N2(g)+3H2(g)⇌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H2的平衡转化率α(H2)均增大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考点】DD:盐类水解的应用;BK: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CB: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D6:水的电离.【分析】A、水的离子积Kw只和温度有关;B、当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形成原电池,铜做正极,铁做负极;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使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升温,水的电离平衡右移.【解答】解:A、水的离子积Kw只和温度有关,温度相同,则kw的数值相同,故A错误;B、当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形成原电池,铜做正极,铁做负极,铁更易被腐蚀,故B正确;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故反应速率v(H2)增大;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升温使平衡向左移,故H2的平衡转化率α(H2)减小,故C错误;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升温水的电离平衡右移,则水的电离吸热,但不是化学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kw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温度改变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影响,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好基础.10.铁镍蓄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考点】BL: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分析】根据电池反应式知,放电时,Fe和Ni2O3都生成氢氧化物,说明溶液呈碱性,Fe失电子作负极、正极为Ni2O3,负极反应式为Fe+2OH﹣﹣2e﹣═Fe(OH)2,正极反应式为Ni2O3+3H2O+2e﹣═2Ni(OH)2+2OH﹣,充电时,阴阳极与负极、正极反应式正好相反,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放电时,Fe失电子作负极、正极为Ni2O3,Fe和Ni2O3都生成氢氧化物,说明溶液呈碱性,故A正确;B.放电时,Fe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电极反应式为Fe+2OH﹣﹣2e﹣═Fe(OH)2,故B正确;C.充电过程中,阴极反应式为Fe(OH)2+2e﹣═Fe+2OH﹣,有氢氧根离子生成,所以溶液的pH增大,故C错误;D.充电时,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Ni(OH)2+2OH﹣﹣2e﹣═Ni2O3+3H2O,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明确各个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解本题关键,会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确定正负极及阴阳极,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11.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无水乙醇,使之与钠反应,准确测量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以确定乙醇的分子结构.下列实际操作中,能使测得乙醇分子中可被置换的氢原子数偏低的是()A.钠的取用量不足B.钠的取用量过量C.采用20℃、1.01×105Pa的V(H2)进行最终的计算D.仰视读取测水体积的量筒的刻度线【考点】U5: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反应原理为钠和乙醇反应生成氢气,用排水法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根据生成氢气的体积可确定乙醇分子中可被置换的氢原子数,进而确定乙醇的结构,如测定结果偏低,说明测定氢气的体积偏小,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B.钠的质量以及乙醇的体积在实验时已确定,如钠不足,则根据钠的量计算,如钠过量,则根据乙醇的体积计算,钠的量不是导致误差的原因,故A、B错误;C.采用20℃、1.01×105Pa的V(H2),应导致结果偏大,故C错误;D.仰视读取测水体积的量筒的刻度线,导致体积偏小,则测量氢气的体积偏小,测得乙醇分子中可被置换的氢原子数偏低,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注意把握实验的原理以及实验误差的判断,难度不大.12.1mol某烃最多能和2mol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mol氯代烷,1mol此氯代烷能和8mol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只含碳元素和氯元素的氯代烷,该烃可能是()A.CH3CH=CH2 B.CH2=CHCH=CH2C.CH3=CHCH3 D.CH3﹣C≡CH2﹣CH3【考点】M8: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分析】含一个三键或两个双键的气态烃1mol能与2mol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氯代烷中有几个氢原子,取代反应最多就要消耗几分子的氯气.【解答】解:气态烃1mol能与2mol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代烷,说明该气态烃分子中只含有一个三键或是两个双键,生成的氯代烷1mol最多可与8mol氯气发生完全的取代反应,说明氯代烷分子中只含有8个氢原子,故原气态烃分子有含有6个氢原子,一个三键或是两个双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机反应类型中的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难度不大,注意烃和氯气发生完全取代反应时,烃中的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与氯气的物质的量相等.二、实验题13.(2017春•容县期末)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石油分馏的实验.(1)指出实验装置中仪器A、B、C、D的名称:A蒸馏烧瓶、B冷凝管、C牛角管、D锥形瓶.(2)指出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错误,并给予改正.错误:①温度计水银球伸入液面以下;②冷凝管水流方向是上口进水、下口出水.改正:①温度计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相平;②冷凝管水流方向应是下口进水、上口出水.(3)实验装置改正后,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连接好装置后,将牛角管的下口浸入水槽中,对烧瓶的底部微热,牛角管的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若牛角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4)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片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考点】P9: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分析】(1)由他图可知仪器的名称;(2)图中温度计应测定馏分的温度,冷却水应下进上出;(3)微热法,观察气泡可检验气密性;(4)加热液体可发生沸腾.【解答】解:(1)仪器A、B、C、D的名称分别为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2)图中错误为:①温度计水银球伸入液面以下、②冷凝管水流方向是上口进水、下口出水;改正:①温度计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相平、②冷凝管水流方向应是下口进水、上口出水,故答案为:温度计水银球伸入液面以下;冷凝管水流方向是上口进水、下口出水;温度计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相平;冷凝管水流方向应是下口进水、上口出水;(3)实验装置改正后,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方法为连接好装置后,将牛角管的下口浸入水槽中,对烧瓶的底部微热,牛角管的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若牛角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连接好装置后,将牛角管的下口浸入水槽中,对烧瓶的底部微热,牛角管的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若牛角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4)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片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故答案为:防止暴沸.【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装置及仪器的使用,题目难度不大.14.(2017春•容县期末)粉末状试样A是由等物质的量的Mg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①取适量A进行铝热反应,产物中有单质B生成;②另取20gA全部溶于0.15L6.0mol•盐酸中,得溶液C;③将①中得到的单质B和溶液C反应,放出l.12L(标况)气体,同时生成溶液D,还残留有固体物质B;④用KSCN溶液检验时,溶液D不变色.请填空:(1)①中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加少量KClO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产物中的单质B是Fe.(2)②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O+2HCl=MgCl2+H2O、Fe2O3+6HCl=2FeCl3+3H2O(3)③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H+=Fe2++H2↑、Fe+2Fe3+=3Fe2+.(4)若溶液D的体积仍视为0.15L,则该溶液中c(Mg2+)为0.67mol/L,c(Fe2+)为2.33mol/L.【考点】M3: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分析】①铝热反应本质是置换反应,金属性Al>Fe,所以发生Al与Fe2O3反应,置换出铁,即B为Fe;②MgO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与水,Fe2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水,溶液C中含有MgCl2、FeCl3;③单质B和溶液C反应,放出1.12L(标准状况)气体,说明生成氢气,说明②中盐酸过量,溶液C为MgCl2、FeCl3、HCl混合溶液,反应同时生成溶液D,还残留有固体物质B,说明Fe有剩余,结合④用KSCN溶液检验时,溶液D不变色,说明D溶液不含铁离子,则D中溶质为MgCl2、FeCl2.(1)①中引发铝热反应操作为:加少量KClO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2)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与水,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水;(3)Fe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氢气,Fe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4)计算MgO和Fe2O3的物质的量,溶液D为MgCl2、FeCl2的混合溶液,根据镁元素守恒可知,n(Mg2+)=n(MgO),再根据c=计算镁离子浓度,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2c(Mg2+)+2c(Fe2+)=c(Cl﹣),据此计算亚铁离子浓度.【解答】解:①铝热反应本质是置换反应,金属性Al>Fe,所以发生Al与Fe2O3反应,置换出铁,即B为Fe;②MgO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与水,Fe2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水,溶液C中含有MgCl2、FeCl3;③单质B和溶液C反应,放出1.12L(标准状况)气体,说明生成氢气,说明②中盐酸过量,溶液C为MgCl2、FeCl3、HCl混合溶液,反应同时生成溶液D,还残留有固体物质B,说明Fe有剩余,结合④用KSCN溶液检验时,溶液D不变色,说明D溶液不含铁离子,则D中溶质为MgCl2、FeCl2.(1)①中引发铝热反应操作为:加少量KClO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产物中的单质B是Fe,故答案为:加少量KClO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Fe;(2)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与水,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水,反应方程式为:MgO+2HCl=MgCl2+H2O、Fe2O3+6HCl=2FeCl3+3H2O,故答案为:MgO+2HCl=MgCl2+H2O、Fe2O3+6HCl=2FeCl3+3H2O;(3)Fe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氢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铁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故答案为:Fe+2H+=Fe2++H2↑、Fe+2Fe3+=3Fe2+;(4)令MgO和Fe2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则40x+160x=20,解得x=0.1,溶液D为MgCl2、FeCl2的混合溶液,根据镁元素守恒可知,n(Mg2+)=n(MgO)=0.1mol,所以c(Mg2+)==0.67mol/L;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2c(Mg2+)+2c(Fe2+)=c(Cl﹣),所以2×0.67mol/L+2c(Fe2+)=6mol/L,解得c(Fe2+)=2.33mol/L,故答案为:0.67mol/L;2.33mol/L.【点评】本题考查元常用化学用语、混合物有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等,难度中等,理解反应过程是解题的关键,注意(4)利用电荷守恒计算.15.(2017春•容县期末)2008年,三鹿等多家乳制品企业为使蛋白质含量检测合格而加入三聚氰胺,使多名儿童患肾结石,实验室可用下列实验装置测定三聚氰胺的分子式.已知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取1.26g三聚氰胺样品,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CO2、H2O、N2,实验测得装置B增重0.54g,C增重1.32g,排入F中水的体积为672mL(可按标准状况计算).(1)E装置的作用是用来排水,以测定氮气的体积.(2)需要加热的装置是AD(填字母代号).(3)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氧气.(4)F处读数时应该注意:量筒内的液面与广口瓶内的液面相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5)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N6H6.【考点】RD: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M8: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分析】氧气和三聚氰胺在A中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气,B用于吸收水,C用于吸收二氧化碳,D用于吸收过量的氧气,然后用排水法测量氮气的体积,求出C、H、N三种元素的质量,确定是否有O,求出实验式,根据实验式和相对分子质量,求出分子式,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E装置的作用是用来排水,以测定氮气的体积,故答案为:用来排水,以测定氮气的体积;(2)三聚氰胺的氧化以及铜与氧气的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故答案为:AD;(3)铜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则D的作用为吸收未反应的氧气,故答案为:吸收未反应的氧气;(4)用排水法测量氮气的体积,在读数时应保证E的压强与大气压相等,则量筒内的液面与广口瓶内的液面相平,且保证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故答案为:量筒内的液面与广口瓶内的液面相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5)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取1.26g三聚氰胺样品,n=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CO2、H2O、N2,实验测得装置B增重0.54g,则n(H2O)==0.3mol,n(H)=0.6mol,C增重1.32g,n(CO2)==0.03mol,排入F中水的体积为672mL(可按标准状况计算),则n(N2)==0.03mol,n(N)=0.06mol,且m(H)+m(C)+m(N)=0.6mol×1g/mol+0.03mol×12g/mol+0.06mol×14g/mol=1.26g,则有机物不含O元素,N(C):N(H):N(N)=0.3mol:0.6mol:0.6mol=1:2:2,所以实验式为CN2H2,因三聚氰胺晶体的实验式为CN2H2,设分子式为(CN2H2)n,而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则42n=126,n=3,所以分子式为C3N6H6,故答案为:C3N6H6.【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分子式的测定,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结构简式的方法,明确反应原理为解答本题的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16.(2017春•容县期末)如图是研究甲烷取代反应实验装置图,具体的实验方法是: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进行实验.(1)若研究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还需要的条件是光照.(2)若将如图所示装置放在光亮的地方,等待片刻,观察到的现象是可以观察到量筒内气体颜色变浅,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滴,量筒内水面上升.(3)若将如图所示装置放在强光下照射会有爆炸(填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4)若量筒中的甲烷和氯气的量比较大,放在光亮的地方足够长的时间,除看到(2)的现象外,还能看到的现象是饱和食盐水中析出晶体.【考点】T3:甲烷的性质实验.【分析】(1)CH4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2)由于生成油状的CH2Cl2等,故会在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滴,生成的HCl溶于水,故水面会上升,反应消耗氯气,量筒内颜色变浅;(3)CH4与Cl2遇强光会发生爆炸;(4)根据生成的氯化氢溶于水,降低了氯化钠的溶解度.【解答】解:(1)CH4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光照;(2)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油状取代物,消耗氯气,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生成的HCl易溶于水,量筒内液面上升;故答案为:可以观察到量筒内气体颜色变浅,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滴,量筒内水面上升;(3)CH4与Cl2遇强光会发生爆炸,故答案为:爆炸;(4)生成的氯化氢溶于水,降低了氯化钠的溶解度,所以饱和食盐水中析出晶体;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中析出晶体;【点评】本题为实验题,考查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实验,注意食盐原理的掌握,难度不大.17.(2016•樟树市四模)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③、④装置盛放的试剂是下列中的(将正确选项填入空格内):①A;②B;③A;④D.A.品红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浓硫酸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①中品红溶液褪色.(3)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吸收SO2.(4)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检验SO2是否被除尽.(5)确证含有乙烯的现象是③中品红溶液不褪色,④中KMnO4溶液褪色.【考点】U2: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二氧化硫为酸性气体,可与碱反应,可使品红褪色,具有还原性,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褪色,所以先检验二氧化硫,然后检验乙烯,同在检验乙烯之前用NaOH溶液除去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最后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检验乙烯,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二氧化硫为酸性气体,可与碱反应,可使品红褪色,具有还原性,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褪色,所以先检验二氧化硫,然后检验乙烯,同在检验乙烯之前用NaOH溶液除去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最后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检验乙烯,(1)装置①中盛有品红溶液,用来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然后将气体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②除去二氧化硫,再通入盛有品红溶液的③确定二氧化硫是否除干净,最后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的④检验乙烯的存在;故答案为:A;B;A;D;(2)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故答案为:①中品红溶液褪色;(3)装置②用来除去SO2气体,以免干扰乙烯的性质实验,故答案为:吸收SO2;(4)装置③检验SO2是否被除尽,防止干扰乙烯的性质实验,故答案为:检验SO2是否被除尽;(5)装置③中的品红溶液不退色可以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若装置④中的酸性KMnO4溶液退色,可证明乙烯的存在.故答案为:③中品红溶液不褪色,④中KMnO4溶液褪色.【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实验,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着重考查了乙烯的实验室制法以及产物的检验,熟悉二氧化硫、乙烯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实验设计的严密性,气体检验的顺序,题目难度不大.18.(2017春•容县期末)如图电解装置中,电极A是由金属M制成的,B、C和D都是铂电极,甲中的电解质溶液为MSO4,乙中的电解质为H2SO4.E、F是外接直流电源的两极,电路接通后,电极B上有金属M析出.(已知金属M无变价)(1)电池中E是正极,F是负极.(2)A极上电极反应为M﹣2e﹣=M2+,B极上电极反应为M2++2e﹣=M,C极上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D极上电极反应为4H++4e﹣=2H2↑.(3)当电路中通过2.408×1022个电子时停止电解,发现B极上析出1.27gM,则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4)如果再将外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交换接入原电路,当通过1mol电子后,B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考点】BH: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电路接通后,电极B上有金属M析出,说明B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B极是电解池的阴极,A极阳极,E是电源的正极,F是电源的负极;A电极上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电极是阳极,D是阴极,工作时,C电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D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结合得失电子守恒进行计算分析.【解答】解:(1)电路接通后,电极B上有金属M析出,说明B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B极是电解池的阴极,A极阳极,E是电源的正极,F是电源的负极,故答案为:正;负;(2)电路接通后,电极B上有金属M析出,说明B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M2++2e﹣=M,A电极上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M﹣2e﹣=M2+;C电极是阳极,D是阴极,工作时,C电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D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4H++4e﹣=2H2↑,故答案为:M﹣2e﹣=M2+;M2++2e﹣=M;4OH﹣﹣4e﹣=2H2O+O2↑;4H++4e﹣=2H2↑;(3)当电路中通过2.408×1022个即=0.04mol电子时停止电解,又B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M2++2e﹣=M,所以析出M为0.02mol,又发现B极上析出1.27gM,则金属M的摩尔质量为=63.5g/mol,故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故答案为:63.5;(4)如果再将外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交换接入原电路,B极即阳极首先为析出的M失电子溶解,当通过1mol电子后,为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故答案为:4OH﹣﹣4e﹣=2H2O+O2↑.【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明确各个电极上放电的微粒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活泼金属作电解池阳极时,阳极上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不是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放电,题目难度不大.三、填空题19.300℃时,将2molA和2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3A(g)+B(g)2C(g)+2D(g);△H=Q.2min末达到平衡,生成0.8molD.(1)3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已知K300℃<K350℃,则△H>0(填“>”或“<”).(2)在2min末时,B的平衡浓度为0.8mol/L,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min).(3)若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则A的转化率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压强对平衡无影响.(4)如果在相同的条件下,上述反应从逆反应方向进行,开始时若加入C、D各mol.若使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原平衡相同,则还原该加入Bmol.【考点】CP: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根据三段式求出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1)化学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根据平衡常数的变化可判断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2)根据方程式计算C的物质的量可计算C的浓度,根据v=计算反应速率;(3)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结合方程式的特点判断平衡的影响结果;(4)为等效平衡,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按化学计量数转化为生成物,满足n(A):n(B)=1:1即可.【解答】解:对于反应3A(g)+B(g)2C(g)+2D(g),开始(mol):2200变化(mol):1.20.40.80.8平衡(mol):0.81.60.80.8(1)化学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则K=,K300℃<K350℃,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放热,△H>0,故答案为:;>;(2)由上述计算可知,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为1.6mol,所以B的平衡浓度为c(B)==0.8mol/L,平衡时D的物质的量为0.8mol,所以用D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D)==0.2mol/(L•min),故答案为:0.8mol/L;0.2mol/(L•min);(3)由方程式可知,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前后相等,则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压强对平衡无影响,缩小容器容积,则A的转化率不变,故答案为:不变;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压强对平衡无影响;(4)为等效平衡,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左边,满足n(A):n(B)=1:1即可.根据3A(g)+B(g)2C(g)+2D(g)可知,C和D各mol,转化到左边可得A、2mol,B、mol.令B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2mol:(n+)mol=2mol:2mol,解得n=,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计算、等效平衡等,难度中等,注意三段式解题法的利用,本题易错点为(4),注意把握等效平衡的理解和应用.20.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mol/L、c(B)=0.200mol/L及c(C)=0mol/L.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②加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未变.③温度升高;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40%;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0.06mol/L;(3)该反应的△H>0,其判断理由是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率:实验②:vB=0.014mol(L•min)﹣1实验③:vc=0.009mol(L•min)﹣1.【考点】CK: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CB: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CP: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1)在溶液中,压强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且起始浓度不变,应为催化剂与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根据催化剂、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2)由图可知,实验②平衡时A的浓度为0.06mol/L,计算A的浓度变化量,再利用方程式计算B的浓度变化量,进而计算平衡时B的转化率;实验③平衡时A的浓度为0.04mol/L,计算A的浓度变化量,再利用方程式计算C的浓度变化量,进而计算平衡时C的浓度;(3)温度升高,A的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据此判断;(4)根据v=计算vA,利用速率之比等于速率之比实验②中vB,实验③中vc.【解答】解:(1)与①比较,②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因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率,化学平衡不移动,所以②为使用催化剂;与①比较,③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因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度率加快,化学平衡移动,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故答案为:②加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未变;③温度升高;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2)由图可知,实验②平衡时A的浓度为0.06mol/L,故A的浓度变化量0.1mol/L﹣0.06mol/L=0.04mol/L,由方程式可知B的浓度变化量为0.04mol/L×2=0.08mol/L,故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100%=40%;实验③平衡时A的浓度为0.04mol/L,故A的浓度变化量0.1mol/L﹣0.04mol/L=0.06mol/L,由方程式可知C的浓度变化量为0.06mol/L,故平衡时C的浓度为0.06mol/L,故答案为:40%;0.06mol/L;(3)因③温度升高,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化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方向吸热,即△H>0,故答案为:>;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4)实验②中,vA==0.007mol(L•min)﹣1,所以vB=2vA=0.014mol(L•min)﹣1;实验③中,vA==0.009mol(L•min)﹣1,所以vC=vA=0.009mol(L•min)﹣1,故答案为:0.014mol(L•min)﹣1;0.009mol(L•min)﹣1.【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浓度﹣时间图象、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等,注意细心读取图象中物质的浓度,浓度不大.21.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约20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烧杯内加入约10g氯化铵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OH)2•8H2O+2NH4Cl═BaCl2+10H2O+2NH3↑.(2)实验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的原因是使反应物充分混合,迅速发生反应,使体系的温度降低.(3)如果实验中没有看到“结冰”现象,可能的原因是①反应物未进行快速搅拌;②玻璃片上滴加的水太多;③氢氧化钡晶体已部分失水;④环境温度太高;⑤试剂用量太少;⑥氢氧化钡晶体未研成粉末(其他答案合理均正确)(答出三个或三个以上原因).(4)如果没有看到“结冰”现象,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来说明该反应吸热?第一种方案:在烧杯中的反应物中插入温度计,通过测量,发现反应后温度计的示数下降,说明反应是吸热反应;第二种方案:用皮肤感受,感觉烧杯外壁很凉,说明此反应为吸热反应(答出两种方案).(5)“结冰”现象说明反应是一个吸收(填“放出”或“吸收”)能量的反应.即断旧化学键>(填“>”或“<”)形成新化学键放出(填“放出”或“吸收”)的能量.(6)该反应在常温下就可以进行,说明有的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也可发生.【考点】BA: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1)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二者反应生成氨气、水、以及氯化钡;(2)玻璃棒的搅拌作用是使混合物混合均,让化学反应快速发生;(3)根据反应是否充分进行分析;(4)通过玻璃片上结冰现象、烧杯和底部的玻璃片粘在一起、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有冰凉的感觉、用温度计测混合物的温度看是否降温等方法可以确定反应是吸热的;(5)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高于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6)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也可发生.【解答】解:(1)氯化铵属于铵盐,能和强碱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氨气、水、以及氯化钡,化学方程式为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故答案为:Ba(OH)2•8H2O+2NH4Cl═BaCl2+10H2O+2NH3↑;(2)Ba(OH)2•8H2O晶体和氯化铵晶体之间的反应是固体之间的反应,搅拌可使混合物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故答案为:使反应物充分混合,迅速发生反应,使体系的温度降低;(3)①反应物未进行快速搅拌;②玻璃片上滴加的水太多;③氢氧化钡晶体已部分失水;④环境温度太高;⑤试剂用量太少;⑥氢氧化钡晶体未研成粉末,可能看不到“结冰”现象,故答案为:①反应物未进行快速搅拌;②玻璃片上滴加的水太多;③氢氧化钡晶体已部分失水;④环境温度太高;⑤试剂用量太少;⑥氢氧化钡晶体未研成粉末(其他答案合理均正确);(4)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可以根据用手触摸烧杯外壁看是否变凉、用温度计测混合物的温度看是否降温、玻璃片上结冰现象、烧杯和底部的玻璃片粘在一起等现象来证明,故答案为:第一种方案:在烧杯中的反应物中插入温度计,通过测量,发现反应后温度计的示数下降,说明反应是吸热反应;第二种方案:用皮肤感受,感觉烧杯外壁很凉,说明此反应为吸热反应;(5)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高于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故答案为:吸收;>;放出;(6)该反应在常温下就可以进行,说明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也可发生,故答案为:有的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也可发生.【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的关系.以Ba(OH)2•8H2O与NH4Cl固体的反应为背景考查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可以通过触觉感知,也可以通过温度计测量,题目难度不大.22.Q、R、T、X、Y、Z是六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表:元素相关信息QQ的单质是实验室常用的惰性电极材料RR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T负二价的元素T的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液体,且T的质量分数为88.9%XX是第三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Y元素Y位于周期表第10列ZZ存在质量数为65,中子数为36的核素(1)Z元素的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Q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比R的气体氢化物稳定b.Q的含氧酸一定比R的含氧酸酸性强c.R的气态氢化物的熔点在同族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最低d.R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都比Q大(3)Q和T可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分别表示为QT与QT2.QT分子中σ键π键的个数比为1:2;QT2分子中,Q原子采取sp杂化.(4)笑气(R2T)是一种麻醉剂,有关理论认为R2T与QT2具有相似的结构.故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且为非极性(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5)现有Q、Y和镁三种元素的某种晶体具有超导性,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MgNi3C;晶体中每个镁原子周围距离相等且最近的Y原子有12个.【考点】8J: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9I:晶胞的计算.【分析】Q的单质是实验室常用的惰性电极材料,则Q为碳元素;R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故R为N元素;负二价的元素T和氢的化合物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液体,其中T的质量分数为88.9%,负二价的元素T和氢的化合物为H2X,令T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88.9%,解得a=16,所以T为O元素;X是第三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则X为Cl;元素Y位于周期表第10列,则Y为Ni;Z存在质量数为65,中子数为36的核素,则质子数为65﹣36=29,故Z为Cu.【解答】解:Q的单质是实验室常用的惰性电极材料,则Q为碳元素;R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故R为N元素;负二价的元素T和氢的化合物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液体,其中T的质量分数为88.9%,负二价的元素T和氢的化合物为H2X,令T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88.9%,解得a=16,所以T为O元素;X是第三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则X为Cl;元素Y位于周期表第10列,则Y为Ni;Z存在质量数为65,中子数为36的核素,则质子数为65﹣36=29,故Z为Cu.(1)Z为Cu元素的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1,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2)a.非金属性Q(碳)<R(N),故R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比Q的气体氢化物稳定,故a错误;b.碳酸为弱酸,而硝酸为强酸,故b错误;c.氨气分子之间形成氢键,熔点在同族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高于其它分子晶体的,故c错误;d.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氮元素原子2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N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均比碳的大,故d正确,故选:d;(3)Q和T可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分别表示为CO与CO2.CO分子结构简式为C≡O,分子中σ键π键的个数比为1:2,CO2分子为直线型结构,C原子采取sp杂化,故答案为:1:2;sp;(4)有关理论认为N2O与CO2具有相似的结构,故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且为非极性分子,故答案为:直线形;非极性;(5)含有C、Ni和镁三种元素的某种晶体具有超导性,根据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Mg原子数目为8×=1,C原子数目为1,Ni原子数目为6×=3,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MgNi3C;晶体中每个镁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Ni原子处于以Mg为顶点的面心上,补全晶胞可知,Mg原子为12个面共用,故晶体中每个镁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Ni原子有12个,故答案为:MgNi3C;12.【点评】本题是对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查,涉及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电离能、电负性、化学键、分子结构与性质、晶胞结构及计算等,难度中等,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利用均摊法进行晶胞的有关计算.四、计算题23.(2017春•容县期末)在由铜片、锌片和200mL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若锌片中发生电化腐蚀,当铜片上共放出3.36L(标准状况)的气体时,H2SO4恰好用完,试计算:(1)消耗锌的质量(2)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3)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考点】BH: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该原电池中,锌电极上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铜电极上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则电池反应式为Zn+2H+=H2↑+Zn2+,(1)根据氢气和锌之间的关系式计算锌的质量;(2)根据氢气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3)根据氢原子守恒计算硫酸的浓度.【解答】解:该原电池中,锌电极上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铜电极上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则电池反应式为Zn+2H+=H2↑+Zn2+,(1)设参加反应的Zn的质量为x,Zn+2H+=H2↑+Zn2+65g22.4Lx3.36L65g:22.4L=x:3.36Lx==9.75g答:消耗锌的质量9.75g;(2)设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y,Zn+2H+=H2↑+Zn2+转移电子22.4L2mol3.36Ly22.4L:2mol=3.36L:yy==0.30mol,答: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0mol;(3)根据氢原子守恒得H2SO4﹣﹣﹣﹣H2,则c(H2SO4)==0.75mol•L﹣1,答:原理硫酸的浓度为0.75mol•L﹣1.【点评】本题以原电池原理为载体考查了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根据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24.(2017春•容县期末)把主族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X2O4.7g溶于95.3g水中,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6%的溶液,Y与X位于同一族,12gY的氢氧化物与400mL0.75molL﹣1的盐酸完全中和,Z与Y同周期,标准状况下5.6LZO2为16g.(1)求X、Y、Z的相对原子质量;(2)写出其元素符号.【考点】8J: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分析】主族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X2O,X处于IA族,溶于水生成XOH,由X原子守恒可知2n(X2O)=n(XOH),进而计算X相对原子质量;Y与X位于同一族,则Y也处于IA族,其氢氧化物为YOH,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结合n(YOH)=n(HCl)计算Y相对分子质量;根据n=ZO2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计算ZO2的摩尔质量,进而确定Z的相对分子质量.结合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确定X、Y元素符号,结合Z与Y同周期,可以确定Z的元素符号.【解答】解:(1)主族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X2O,X处于IA族,溶于水生成XOH,4.7gX2O溶于95.3g水中,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6%的溶液,则XOH的质量=(4.7g+95.3g)×5.6%=5.6g,令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根据X原子守恒:2×=,解得a=39,元素Y与X同主族,则Y也处于IA族,其氢氧化物为YOH,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设Y的相对原子质量b,则=0.75mol/L×0.4L,解得b=23,标况下ZO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ZO2的摩尔质量为=64g/mol,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32=32,答:X相对原子质量为39,Y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Z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2)X、Y处于IA族,X相对原子质量为39,Y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则X为K,Y为Na,Z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且Z与Na同周期,故Z为S,答:X、Y、Z的元素符号分别为K、Na、S.【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化学计算,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25.(2017春•容县期末)某含氧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1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36gH2O和44.8LCO2(标准状况下).(1)求该有机物分子式;(2)又知此有机物具有弱酸性,能与金属钠反应,也能与碱溶液反应,试写出它可能的结构简式.【考点】M8: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分析】(1)根据根据n=和n=计算H2O、CO2的物质的量,根据原子守恒计算有机物分子中C、H原子数目,再结合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有机物分子中氧原子数目,进而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2)有机物具有弱酸性,能与金属钠反应,也能与碱溶液反应,则有机物含有﹣COOH、﹣OH(酚羟基)中的至少一种,结合有机物的分子式书写其可能结构.【解答】解:(1)36gH2O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H)=2mol×2=4mol,标准状况下44.8LCO2的物质的量为:=2mol,含有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C)=2mol,故有机物分子中含有C、H原子数为:N(H)==4、N(C)==2,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N(O)==2,所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4O2,答: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4O2;(2)有机物分子式为C2H4O2,有机物具有弱酸性,能与金属钠反应,也能与碱溶液反应,则有机物含有﹣COOH,其结构简式为:CH3COOH,答: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结构简式确定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燃烧法利用元素原子守恒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明确常见有机物组成、结构与性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2024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读书安全班会
- 集团公司行政上半年工作总结
- 五年级班主任教师的工作总结
- 会计求职信集锦八篇
- 班主任个人述职报告范文集合15篇
- 七年级生物教学工作总结10篇
- 销售培训 讲师课件
- 三八妇女节慰问信范文六篇
- 幼儿五一劳动节发言稿
- 酒店个人年终工作总结范文集锦
- 2023年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0人(共500题含答案解析)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附详解
- GB/T 42131-2022人工智能知识图谱技术框架
- 悦纳自我珍爱生命班会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获奖课件
- 自然的力量红壤黑土
- 应急救援培训课件
- 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效果评价
- 隐胶缝蜂窝铝板幕墙施工工艺
- 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
- 正常抽样标准(AQL)
- 《家校共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附提纲)5200字》
- YY/T 0471.2-2004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 第2部分:透气膜敷料水蒸气透过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