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红阳中学高三地理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红阳中学高三地理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红阳中学高三地理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红阳中学高三地理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红阳中学高三地理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红阳中学高二地理第二次诊断考

试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田纳西河有利于梯级开发的自然条件是

A.有众多优良的建坝坝址B.地势平坦

C.河流落差大,水量丰富D.地区经济基础

参考答案:

C

2.下图中AB弧线是昏线,BC弧线是晨线。北京的地理坐标是(40°N,116°E)。图示时

亥北京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是

A.5时16分,5时B.10时44

分,11时

C.23时16分,23时【).16时44分,

17时0时44分,11时

参考答案:

B

3.沙柳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但沙

柳必须每隔3〜5年平茬才能长得更好,否则就会死亡。读图L回答5〜6题,

环境改泮一规模犷大一I收入增力口—I

-T-iI_______

1

------快P柏一沙一•]一卜K在!♦销化柳条i一造冢j了h一亘丞]

-------------------------------——回收98%

图I

5.西北地区种植沙柳,改善环境,主要是因为沙柳能Ks5u

A.防风固沙B.吸烟滞尘C.保持水土D.净化空气

6.造纸产业链条Ks5uA.植被遭到了更大规模破坏B.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C.生产重点转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D.能推动沙柳的种植

参考答案:

AD

4.下列人类活动与季节选择相宜的是

A.长江截流——夏季

B.黄河调水冲沙一一冬季

C.珠江口补淡压咸一一冬季

D.海河紧急泄洪一一春季

参考答案:

C

5.某商场经营的下列四种产品中,有可能取得环境标志的是

A.蟒蛇皮背包B.含磷洗衣粉C.无氟冰箱D.一次性木

参考答案:

C

6.总抚养比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n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图为我国2005-2014

年抚养比变化图。完成14、15题。

♦总抚养比一少儿抚养比-A-老年抚养比

(少儿人口指0-11岁人II,老年人II指65岁及以上人II)

14.图中信息反映了

A.总抚养比呈持续下降B.2010年前总抚养比变化趋势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C.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D.2010年后总抚养比变化趋势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

15.我国于2015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预期2025年比2014年

A.少儿抚养比明显上升B.人口总抚养比明显下降

C.老年抚养比明显下降D.劳动年龄人口明显增多

参考答案:

CA

14.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总抚养比先下降2014年左右以后上升,少年抚养比先下降2014

年以后变化不大,而老年抚养比例在持续上升,所以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

15.从图中可以知道少年历养比先下降2014年左右以后变化不大,二胎政策以后,我们人

口出生率将会上升,预计2025年比2014少儿抚养比明显上升。

7.读图“我国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煤田分布示意图”,完成22-23题。

\轶得\公普

河流

令.登蛉O果m

19.若该城市规划合理,则甲、乙功能区和城市主导风向分别是

A.工业区、住宅区、西南风B.住宅区、工业区、东北风

C.工业区、住宅区、西北风D.住宅区、工业区、东南风

20.下列城市规划的理由,正确的是

A.①处建钢铁厂一一交通便利

B.②处建大型仓库一一水源充足

C.③处建信息产业园一一科技水平高

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一一城市地价低

参考答案:

19.D20.C

19.图中甲功能区是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主要分布在中心商业区的周围,可判断是住

宅区;乙功能区沿铁路线分布,交通便利,远离中心城市和居民区,可判断是工业区;且

乙功能区是西北-东南向延伸,说明城市盛行东南风或西北风。选D正确。

20.①处靠近居民区,不宜建钢铁厂;②处靠近河流,建大型仓库易污染水源;③处靠

近大学城市,建信息产业园一一科技水平高;④处在居民区,建食品加工厂一一劳动力丰

富,且接近消费市场。选C正确。

10.目前\H本国内有约800万套空宅(住过后空置的房屋),且空宅数量仍在快速增

长,预计15年后将突破2000万套的大关。另一方面,作为社会“鲜活度”的衡量标准,

H本的餐厅数量则在急剧减少一一由25年前的约85万家减少到了现在的约35万家。供

人饮酒作乐的酒吧的数量,也由25年前的约25万家减少到了现如今的5万家左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导致近年来日本酒吧数量急剧减少的根本原因是()

A.家庭观念越来越强B.经济在不断萎缩衰退

C.老龄化越来越严重D.出国经商的青壮年越来越多

5.受上述情况影响,目前口本的空宅数量在急剧增长,其原因最可能是()

A.人们大量购房保值B.房屋变卖转让要支付的费用高

C.经济衰退导致人们的购买能力不足D.老房子质量差,配套设施不完善

参考答案:

4.C5.B

【4题详解】

本题以口本空宅数量快速增长、餐厅与酒吧数量急剧减少现象为载体,要求考生分析口本

餐厅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运用地理知识和有关信息分析和阐释地理问

题的能力。住过后的房屋出现空置且越来越多,说明人口数量在减少;光顾酒吧的人多为

年轻人,酒吧数量减少,说明年轻人数量减少。这些都反映老龄化越来越严重,C正确。

经济衰退不会导致大量原来住人的房屋空置,日本国内就业机会多,青壮年出国经商出现

举家房屋空置的现象很少,A、B、D错误。故答案选C项。

【5题详解】

本题以日本的空宅数量在急剧增长为背景,要求考生分析其成因,意在考查考生运

用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的能力。大量购房保值不会导致原来住人的

房屋出现空宅,A错误;购买能力不足也不会导致原来住人的房屋形成空宅,C错误;老

房子质量差可能导致原有住人的房子空置,但不是由受上述影响(老龄化)造成,D错误;

受老龄化严重影响,离世的老人多,他们的子女名下会因此而多出一套房屋,但子女变卖

房产要支付因转让而产生的高额费用,故这些多出的房屋就会被空置下来,B正确。故答

案选B项。

11.下图为昼半球太阳光照圈,N点为北极点,该月北京(40°N)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0°.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0°E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20°N,150°W)B.(20°N,30°E)

C.(10°S,150°W)D.(10°S,30°E)

4.此时北京时间是

A.4:00B.6:00C.10:00D.18:00

5.该季节上海气候特征为

A.炎热干燥B.寒冷多雪C.高温多雨D.寒冷干燥

参考答案:

3.A4.B5.C

【3题详解】

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图所示范围全部为昼半球,N点为北极点,根据此时北京(40°N)正

午太阳高度角为7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推算出此时太阳

直射20°N,北纬80°以北出现极昼,N为极点,N点以北的经线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

地方时为24时,A点以南的经线为150°W,地方时为12时,说明该经线为太阳直射的经

线。由此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150°W,20、)。故答案选A。

【4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30°E为24点,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根据时间的计算方法,两

地相差90°,时间相差6小时,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计算原则可知,北京时间为

6:00,故答案选B项。

【5题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上海此时受夏季风的影响,高温

多雨。故答案选C项。

12.下图为水分含量对玉米叶子反射率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反70

射60

率50

40

30

20

10

0

0.50.70.91.11.31.51.71.92.12.32.5波长4m

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波K/jim0.40.761.5

14.要监测玉米缺水状况,首要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B.遥感(RS)

C.地理信息系统(GIS)D.全球定位系统(GPS)

15.玉米反射率较高的波段为()

A.红外线B.紫外线C.X射线I).可见光

16.监测玉米含水量变化,主要是通过监测玉米的()来判断玉米的生长状况

A.种植面积B.电磁波特征

C.形状特征D.土地状况

17.关于遥感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监测土地利用状况及其变化B.监测作物生长及其状况

C.跟踪产品流向D.进行作物估产

参考答案:

14.B15.A16.B17.C

【14题详解】

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吸收、发射和反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不同,人们

可以根据电磁波的差异来辨析物体的不同,遥感技术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发展起来的,所以

要监测玉米缺水状况,首要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功能是分

析、处理信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故

选Bo

【15题详解】

利用电磁波特征区分玉米含水量状况,应选择反射率差异明显的波段,图中曲线由图可读

出反射率较高的波段在0.76微米到1.3微米,属于红外线;故选Ao

【16题详解】

玉米含水量变化会影响吸收、发射和反射电磁波不同,所以监测玉米含水量变化,主要是

通过监测玉米的电磁波特征来判断玉米的生长状况。种植面积、形状特征、土地状况不是

反映玉米的生长状况。故选B。

【17题详解】

同一地物的不同状况,反射率也有不同,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监测土地利用状况

及其变化、作物生长及其状况并进行作物估产。跟踪产品流向需用到信息处理系统。故选

Co

13.读“大陆、海洋分布模式图”,回答1〜2题。

1.图中大陆

A.亚欧大陆、非洲大陆B.南美大陆、非洲大陆

C.南极洲大陆、非洲大陆D.南美大陆、北美大陆

2.图中四个地区所在沿海海域的海水温度分布不正确的

A.a>cB.b>dC.d>cD.a>b

参考答案:

BD

14.20世纪50年代以来,鲁尔区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I,二是

A.纺织、钢铁

B.钢铁、煤炭

C.机械、煤炭

D.钢铁、电力

参考答案:

试题分析:鲁尔工业区的主导产业为钢铁和煤炭;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

的冲积,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等原因而导致了该地区的钢铁、煤炭工业

的明显衰退。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著名的工业区。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世界著名工业区的发展概况和世界传统工业区位发展变

化即可分析。注意调用课本相关内容。

15.我国四大牧区草场质量最好,栽畜量最多的是()

A内蒙古牧区B新疆牧区

C青海牧区D西藏牧区

参考答案:

A

16.读我国行政区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数字1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和省会组合正确的是

A.湖南省、湘、长沙

B.河南省、豫、郑州

C.福建省、闽、厦门

D.湖北省、鄂、武汉

12、图中北纬30。经过的地形区有

A.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两广丘陵、浙闽丘陵

C.青藏高原、横断山、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参考答案:

DC

17.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是()

A.0°B.23°26,C.66°34'D.90°

参考答案:

B

18.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是:

A.生态环境好,草场广布

B.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

C.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方便

D.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祐好,劳动力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

B

19.根据所学知识,读南亚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AB两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城为加尔各答,B城为孟买

B.A城是印度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港口

C.B城是印度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D.A城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

2.关于印度农作物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黄麻分布在恒河中上游

B.茶叶分布在东北部

C.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

D.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

参考答案:

1.I)2.A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印度城市的特征。图中A城市为孟买,B城市是加尔各答,A选项错误;A城

市是印度棉纺织工业中心和最大的港口,B选项错误;B城市是印度最大城市,第二大海

港和麻纺织中心,C选项错误;A城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D选项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印度农作物的分布特点。印度农作物中,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A选项叙

述错误;茶叶分布在东北部,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和半岛东西

两侧的沿海地区,B、C、D选项叙述正确。故选A。

20.近年来,一轮煤炭开发的热潮正在新疆广阔的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30多家大企业

大集团的40多个重大投资项目相继奠基开工,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据此回答下列各

题。

25.山西和新疆在发展煤炭工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距市场距离远B.水资源短缺

C.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I).交通便利

26.下列措施不利于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A.大力增加原煤的开采数晟,提高经济效益

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

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

D.解决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

参考答案:

25.B26.A

试题分析:

25.山西省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上,受夏季风影响程度较小,降水少;新疆深居我国的西

北内陆地区,水汽难以深入,降水少,气候干旱。因此水资源短缺是两省煤炭工业所面临

的共同问题,所以本题B正确。

26.新疆是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之该地区在开发煤炭资源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生

态环境的保护,大力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必然会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利于可持续发

展;同时要延长煤炭的产业链,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所以本题A正

确。

21.读“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an••国鼻A.M*o水体大敏❸耽m

甲河流域乙河流域

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

32.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均较狭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甲河下游受气候影响,乙河上游受地形约束

B.甲河下游受地形约束,乙河・卜・游受气候影响

C.均受地形约束

I).均受气候影响

33.关于甲、乙两河河口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两地区都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34.关于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三角洲地区盛产棉花

B.乙河三角洲地区盛产小麦

C.甲河三角洲地区为季风气候

D.乙河三角洲地区为雨林气候

35.形成乙河三角洲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有()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⑥粮食需求量大

A.①@④B.③©©C.②@⑤D.①③©

参考答案:

32.A33.D34.A35.D

32.根据经纬度位置及河流轮廓,甲河是尼罗河,乙河是湄公河,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

域面积均较狭小,主要影响因素是甲河下游受气候影响,流经沙漠气候区,无支流汇入。

乙河上游受地形约束,山高谷深,A对,B、C、D错。

33.甲、乙两河河口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甲地冬季盛行西南风,乙地夏季盛行西南季

风,A错。两地区气候形戊原因不同,甲地是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乙地是季风环流影

响形成,B错。甲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少,C错。两地区都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D对。

34.甲河三角洲地区是尼罗河三角洲,盛产棉花,A正魂。乙河三角洲地区是热带季风气

候,盛产水稻,B错误。甲河三角洲地区为地中海气候,C错误。乙河三角洲地区为热带

季风气候,D错。

35.形成乙河三角洲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有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①对。交通

发达,水稻种植业商品率低,出口量少,②错。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③对。人均耕

地少,土地租金较高,④错。科技发达,水稻种植业,机械化水平低,⑤错。人口多,粮

食需求量大,⑥对。D对,A、B、C错。

22.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

B.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稠密的东部

C.将大运输量的企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

D.将轻工业和农牧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

参考答案:

A

23.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图4时期的历史

变化过程。(图1时期3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

处25题

24.图4时期,图示河沆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

的现象是()

A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B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C洪峰流量及出现频率减少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25.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

峰的能力降低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④城市化

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③④

D.①②

C.①③

D.②③

参考答案:

BA

24.读图。回答29〜30题。

29.两图所示地区的特征,正确的是()

①两地农业发展多取决于灌溉水源②两地多为粉沙性土壤③两地水土流

失都很严重④两地皆全年少雨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30.下列关于图中两地生产、生活方面的正确叙述是()

①右图所示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谷子②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③右图所示地区是精耕细作的水稻产区④出现右图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土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参考答案:

AB

25.下图示意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20-21题。

年龄组(岁)□1982

■2009年

20.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巴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21.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

数量下降

参考答案:

20.B21.B

26.我国山区自然资源的优势在于

A.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0%B.降水丰富,土层深厚,土质肥沃

C.可开垦的耕地资源丰富D.矿产、森林、水能资源较为丰富

参考答案:

D

二、判断题(共10分)

27.(判断题)天体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天体系统。

参考答案:

正确

试题分析: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

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

28.(判断题)人地伙伴论提出之后,全球地理环境便向良性方向发展。()

参考答案:

错误

人地伙伴论提出之后,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从理论到实践的

过程。

29.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瓦以将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自然地理数据叠加起来,进而做

出精确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情况分析。

参考答案:

正确

三、综合题(共38分)

30.28.某大洲沿赤道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8分)

(1)判断P、Q、R、S(地形、河、湖)地理事物:(2分)

P河,Q湖,R,So

(2)图中的最高山的自然带的基带是,其形成原因体现的

是因素。(填地带性或非地带性)(2分)

(3)比较R、S两地形区的气候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参考答案:

28.(1)刚果河维多利亚湖刚果盆地东非高原(2分)

(2)热带草原带非地带性(2分)

(3)R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S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季,地势升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的状况使气温下降降水减

少。4分

31.下图中,虚线为一月0C等温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乙图中一月0C等温线大致的走向,并分析影响因素。

(2)说出①、③两地的气候类型,且①地该种气候分布面积更大,分析其原因。

(3)图中①、②两国均是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其共同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西段为南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影响因素:地形和洋流

东段为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影响因素:纬度(或太阳辐射)。

(2)温带海洋性气候原因:沿岸受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海岸线曲折:地形

平坦:山脉多东西走向。

(3)便利的交通运输;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市场广阔(市场需求量

大);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支持。

解析:(1)本题考查等温线的走向及原因。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