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银行防诈骗应急处理预案TOC\o"1-2"\h\u3649第一章预案总则 384171.1预案目的 3255761.1.1本预案旨在建立健全银行防范诈骗的应急处理机制,提高银行对诈骗行为的预警和应对能力,保证客户资金安全,维护银行信誉和社会稳定。 3108981.1.2本预案通过明确诈骗事件的应对流程、责任分工和处置措施,保证银行在面临诈骗风险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损失。 3261161.1.3本预案适用于我国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发觉或疑似发生诈骗行为时的应急处理。 323831.1.4本预案适用于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各类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存款、贷款、汇款、理财、信用卡等。 4211831.1.5本预案适用于银行内部员工、客户以及与银行有业务往来的第三方涉嫌诈骗行为的应急处理。 4327431.1.6本预案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监管政策及银行实际情况,结合诈骗手段的不断演变,定期进行修订与更新。 4127241.1.7修订与更新内容主要包括:诈骗手段的识别与预防、应急处理流程、责任分工、处置措施等。 4121461.1.8预案修订与更新由银行风险管理部负责,经相关领导审批后予以发布。 4327551.1.9银行各部门、分支机构应密切关注诈骗手段的变化,及时向风险管理部反馈相关信息,以便及时修订预案。 4265451.1.10预案修订与更新后,银行应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学习和培训,保证员工熟悉预案内容,提高应对诈骗风险的能力。 416745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4274821.1.11组织架构设立 4190471.1.12组织架构职责 4204991.1.13总行职责 5272101.1.14分支机构职责 579021.1.15相关部门职责 5104031.1.16预警阶段 5167071.1.17应急响应阶段 541661.1.18善后处理阶段 626755第三章风险识别与评估 682341.1.19目的 6183191.1.20风险识别内容 6307261.1.21风险识别方法 6321601.1.22目的 7181831.1.23风险评估内容 7160301.1.24风险评估方法 7299831.1.25风险等级划分原则 7286071.1.26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7938第四章信息收集与报告 7250811.1.27目的 8185711.1.28信息来源 8249011.1.29信息内容 8324981.1.30信息收集要求 8181211.1.31报告对象 8172421.1.32报告内容 8279901.1.33报告方式 9318831.1.34报告流程 989311.1.35报告要求 9421第五章应急响应 9181631.1.36响应级别划分原则 934501.1.37响应级别设置 1012811.1.38预警阶段 10209321.1.39响应阶段 10213491.1.40善后处理阶段 10207261.1.41紧急级别应急措施 10251701.1.42严重级别应急措施 1171041.1.43一般级别应急措施 1117375第六章资源配置与保障 11142021.1.44组织架构 1174781.1.45人员分工 11238191.1.46人员培训 11292791.1.47办公设备 12317681.1.48宣传资料 12269461.1.49物资储备 1231831.1.50系统安全防护 1214931.1.51数据分析 12184481.1.52技术培训与交流 1212427第七章协同处置 12313011.1.53内部协同原则 1385831.1.54内部协同措施 13134731.1.55外部协作原则 13240971.1.56外部协作措施 132311.1.57发觉诈骗事件 1491401.1.58启动应急预案 1479671.1.59内部协同处置 14127611.1.60外部协作处置 1465041.1.61后续工作 1414199第八章宣传培训 148381.1.62宣传教育目的 143361.1.63宣传教育内容 14103701.1.64宣传教育形式 15158551.1.65培训目的 15204301.1.66培训内容 1526041.1.67培训形式 1560951.1.68评估目的 15211491.1.69评估内容 15269431.1.70评估方法 16147571.1.71评估周期 163900第九章应急演练 16284291.1.72目的 16202311.1.73演练内容 1633971.1.74演练对象 16252761.1.75演练时间 16291131.1.76演练组织 1658341.1.77前期准备 17289071.1.78演练实施 1721051.1.79演练结束 1731141.1.80总结内容 17127931.1.81总结报告 1715894第十章预案评估与改进 17107041.1.82评估目的 17236481.1.83评估内容 17127101.1.84评估方法 18164801.1.85评估周期 18103011.1.86完善预案内容 18136841.1.87加强培训和宣传 18318951.1.88优化资源配置 18254171.1.89加强协作与沟通 1885961.1.90建立预案评估与改进工作小组 19234201.1.91建立预案修订流程 19111611.1.92建立预案实施跟踪机制 19279581.1.93建立预案评估与改进反馈机制 19第一章预案总则1.1预案目的1.1.1本预案旨在建立健全银行防范诈骗的应急处理机制,提高银行对诈骗行为的预警和应对能力,保证客户资金安全,维护银行信誉和社会稳定。1.1.2本预案通过明确诈骗事件的应对流程、责任分工和处置措施,保证银行在面临诈骗风险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损失。第二节预案适用范围1.1.3本预案适用于我国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发觉或疑似发生诈骗行为时的应急处理。1.1.4本预案适用于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各类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存款、贷款、汇款、理财、信用卡等。1.1.5本预案适用于银行内部员工、客户以及与银行有业务往来的第三方涉嫌诈骗行为的应急处理。第三节预案修订与更新1.1.6本预案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监管政策及银行实际情况,结合诈骗手段的不断演变,定期进行修订与更新。1.1.7修订与更新内容主要包括:诈骗手段的识别与预防、应急处理流程、责任分工、处置措施等。1.1.8预案修订与更新由银行风险管理部负责,经相关领导审批后予以发布。1.1.9银行各部门、分支机构应密切关注诈骗手段的变化,及时向风险管理部反馈相关信息,以便及时修订预案。1.1.10预案修订与更新后,银行应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学习和培训,保证员工熟悉预案内容,提高应对诈骗风险的能力。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一节预案组织架构1.1.11组织架构设立为保证银行防诈骗应急处理预案的有效实施,本预案设立以下组织架构:(1)防诈骗应急指挥部:负责领导、协调和指挥全行防诈骗应急工作。(2)防诈骗应急办公室:作为指挥部常设机构,负责日常协调、监督和指导各相关部门执行预案。(3)防诈骗应急小组:在各分支机构设立,负责本分支机构的防诈骗应急工作。1.1.12组织架构职责(1)防诈骗应急指挥部:负责制定全行防诈骗应急工作总体方案,指导、协调、监督各相关部门开展防诈骗工作。(2)防诈骗应急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指挥部决策部署,协调各相关部门,保证预案的有效执行。(3)防诈骗应急小组:负责本分支机构防诈骗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及时报告诈骗案件信息,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第二节职责分工1.1.13总行职责(1)制定全行防诈骗应急工作总体方案和预案。(2)组织开展全行防诈骗培训和演练。(3)指导、协调、监督各分支机构防诈骗应急工作。(4)负责全行防诈骗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1.1.14分支机构职责(1)组织实施总行制定的防诈骗应急预案。(2)开展本分支机构防诈骗培训和演练。(3)负责本分支机构防诈骗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4)及时发觉并报告诈骗案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1.1.15相关部门职责(1)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更新防诈骗策略,指导分支机构开展防诈骗工作。(2)运营管理部门:负责保证业务操作合规,加强业务风险管控。(3)客户服务部门:负责协助识别客户异常行为,提供客户防诈骗宣传教育。(4)信息科技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保证防诈骗系统的正常运行。第三节预案实施流程1.1.16预警阶段(1)信息收集:防诈骗应急小组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诈骗信息,及时向总行防诈骗应急办公室报告。(2)信息分析:总行防诈骗应急办公室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确定诈骗风险等级。(3)预警发布:根据诈骗风险等级,向全行发布预警信息。1.1.17应急响应阶段(1)启动预案:总行防诈骗应急指挥部根据预警信息,启动应急预案。(2)成立应急小组:各分支机构根据预案要求,成立应急小组。(3)调查处理:应急小组对诈骗案件进行调查、处理,及时采取措施遏制诈骗行为。(4)信息报告:应急小组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总行防诈骗应急办公室。1.1.18善后处理阶段(1)评估总结:总行防诈骗应急办公室对诈骗案件进行评估总结,提出改进措施。(2)培训教育:总行组织全行开展防诈骗培训,提高员工防范意识。(3)完善预案:根据评估总结和培训教育情况,完善应急预案。(4)持续监控:各分支机构持续关注诈骗风险,保证预案的有效执行。第三章风险识别与评估第一节风险识别1.1.19目的风险识别旨在发觉银行在防诈骗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点,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客户资金安全。1.1.20风险识别内容(1)诈骗类型识别:对各类诈骗手段进行梳理,包括但不限于虚假投资、虚假购物、虚假中奖、网络钓鱼等。(2)风险信号识别:通过分析客户交易行为、资金流向等数据,发觉异常交易信号,如频繁大额转账、跨境交易等。(3)客户风险识别:对客户身份、交易背景、交易目的等进行审查,识别潜在的风险客户。(4)系统风险识别:对银行内部系统、网络设施等进行定期检查,保证系统安全可靠。1.1.21风险识别方法(1)数据挖掘: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客户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发觉潜在的诈骗风险。(2)人工审查:通过客户经理、风险管理部门等人员,对客户交易行为进行人工审查,发觉风险点。(3)模型预警: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对客户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异常情况及时预警。第二节风险评估1.1.22目的风险评估是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为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提供依据。1.1.23风险评估内容(1)风险可能性评估: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包括内部操作失误、外部攻击等。(2)风险影响评估:分析风险发生后可能对银行和客户造成的损失,包括资金损失、声誉损失等。(3)风险暴露评估:分析风险暴露程度,包括风险敞口、风险承受能力等。1.1.24风险评估方法(1)定性评估:通过专家评分、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2)定量评估:利用统计学、概率论等方法,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3)模型评估: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对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第三节风险等级划分1.1.25风险等级划分原则(1)按照风险可能性、影响程度和暴露程度,将风险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低风险、较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2)风险等级划分应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素,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1.1.26风险等级划分标准(1)低风险:风险可能性较小,影响程度较低,暴露程度较小。(2)较低风险:风险可能性较小,影响程度较低,暴露程度一般。(3)中等风险:风险可能性中等,影响程度中等,暴露程度一般。(4)较高风险:风险可能性较大,影响程度较高,暴露程度较大。(5)高风险:风险可能性较大,影响程度较高,暴露程度很大。第四章信息收集与报告第一节信息收集1.1.27目的信息收集是银行防诈骗应急处理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迅速、准确、全面地掌握诈骗事件相关信息,为后续处置工作提供有力支持。1.1.28信息来源(1)客户报告:客户主动向银行报告诈骗事件。(2)内部监测:银行员工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发觉异常交易。(3)公安机关、相关部门及同业信息共享:与其他机构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共享诈骗信息。(4)网络信息: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收集诈骗相关信息。1.1.29信息内容(1)诈骗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网络诈骗、ATM诈骗等。(2)诈骗金额:涉及诈骗的资金金额。(3)受害客户信息:包括客户姓名、联系方式、账户信息等。(4)诈骗嫌疑人信息:包括嫌疑人姓名、联系方式、体貌特征等。(5)诈骗过程:包括诈骗的时间、地点、手段等。(6)其他相关信息:如诈骗涉及的其他金融机构、部门等。1.1.30信息收集要求(1)快速反应:在发觉诈骗事件后,应立即启动信息收集工作。(2)全面收集:保证信息内容的完整性,不遗漏关键信息。(3)保证真实: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核实,保证信息的真实性。(4)严格保密:对涉及客户隐私的信息进行严格保密。第二节信息报告1.1.31报告对象(1)银行内部:相关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安全保卫部门等。(2)公安机关:涉嫌犯罪的事件应及时报告公安机关。(3)相关部门:根据事件性质,报告相应的监管部门。1.1.32报告内容(1)诈骗事件基本情况:包括事件时间、地点、涉及金额等。(2)信息收集情况:包括诈骗方式、受害客户信息、诈骗嫌疑人信息等。(3)处置措施:已采取的紧急措施及后续处置计划。(4)其他需要报告的信息。1.1.33报告方式(1)口头报告:在发觉诈骗事件后,立即通过电话等方式口头报告相关领导。(2)书面报告:在口头报告基础上,及时提交书面报告,包括事件经过、已采取的措施、后续工作计划等。第三节报告流程与要求1.1.34报告流程(1)信息收集:发觉诈骗事件后,立即启动信息收集工作。(2)口头报告: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及时向相关领导口头报告。(3)书面报告:在口头报告基础上,及时提交书面报告。(4)上报公安机关:涉嫌犯罪的事件,及时报告公安机关。(5)上报相关部门:根据事件性质,报告相应的监管部门。1.1.35报告要求(1)及时性:发觉诈骗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进行报告。(2)准确性:报告内容应真实、准确,不得故意隐瞒或歪曲事实。(3)完整性:报告内容应全面,包括事件经过、已采取的措施、后续工作计划等。(4)保密性:对涉及客户隐私的信息进行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第五章应急响应第一节响应级别划分1.1.36响应级别划分原则银行防诈骗应急响应级别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1)紧急性:根据诈骗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对响应级别进行划分。(2)严重性:根据诈骗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对响应级别进行划分。(3)影响范围:根据诈骗事件可能影响的范围,对响应级别进行划分。1.1.37响应级别设置(1)紧急级别:针对诈骗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紧急响应,采取紧急措施,全力挽回损失。(2)严重级别:针对诈骗事件可能造成的重大损失,启动严重级别响应,加强防范措施,降低损失风险。(3)一般级别:针对诈骗事件可能造成的一般损失,启动一般级别响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和客户的防诈骗意识。第二节应急响应流程1.1.38预警阶段(1)银行相关部门发觉诈骗嫌疑时,立即启动预警机制。(2)预警信息应包括诈骗类型、涉及金额、可能涉及的客户和员工等信息。(3)预警信息应及时上报至银行安全管理部门。1.1.39响应阶段(1)安全管理部门收到预警信息后,根据响应级别划分,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2)紧急级别响应:立即启动紧急措施,组织人员全力挽回损失。(3)严重级别响应:加强防范措施,对涉及客户和员工进行重点监控,防止损失扩大。(4)一般级别响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和客户的防诈骗意识。1.1.40善后处理阶段(1)诈骗事件结束后,银行应对涉及客户和员工进行安抚和赔偿。(2)对诈骗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完善应急预案。(3)对参与应急响应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第三节应急措施1.1.41紧急级别应急措施(1)立即停止相关业务,防止损失扩大。(2)启动紧急联系电话,与客户和员工保持沟通。(3)寻求外部支持,如报警、协调其他金融机构等。(4)对涉及客户和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1.1.42严重级别应急措施(1)加强业务监控,发觉异常交易立即采取措施。(2)对涉及客户和员工进行重点监控,防止损失扩大。(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和客户的防诈骗意识。(4)与外部合作,共同打击诈骗犯罪。1.1.43一般级别应急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和客户的防诈骗意识。(2)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3)对诈骗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完善防范措施。第六章资源配置与保障银行防诈骗应急处理预案的资源配置与保障,是保证应急响应高效、有序进行的关键。以下为具体资源配置与保障措施:第一节人力资源配置1.1.44组织架构(1)设立防诈骗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银行高层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统一指挥、协调应急处理工作。(2)设立防诈骗应急处理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响应措施,成员包括风险管理部门、合规部门、技术部门、客户服务部门等相关部门人员。1.1.45人员分工(1)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对诈骗案件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监测,制定应急响应措施。(2)合规部门:负责对诈骗案件进行合规审查,保证应急响应措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3)技术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包括系统安全防护、数据分析等。(4)客户服务部门:负责对客户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客户防诈骗意识,协助客户处理诈骗案件。1.1.46人员培训(1)对全体员工进行防诈骗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诈骗行为的识别和防范能力。(2)定期组织防诈骗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诈骗案件的能力。第二节物资资源保障1.1.47办公设备(1)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包括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保证应急响应工作的顺利进行。(2)为员工提供便捷的通讯工具,如手机、对讲机等,以便及时沟通、协调。1.1.48宣传资料(1)制定统一的宣传资料,包括海报、宣传册等,用于向客户宣传防诈骗知识。(2)利用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广泛传播防诈骗信息,提高公众的防诈骗意识。1.1.49物资储备(1)建立防诈骗物资储备制度,包括反诈骗宣传品、应急照明设备、防护用品等。(2)定期检查物资储备情况,保证物资充足、适用。第三节技术支持1.1.50系统安全防护(1)加强银行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2)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防止外部攻击和内部泄露。1.1.51数据分析(1)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诈骗案件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预警。(2)建立诈骗案件数据库,为防诈骗工作提供数据支持。1.1.52技术培训与交流(1)定期组织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2)加强与其他银行及相关部门的技术交流,借鉴先进经验,提升防诈骗技术水平。第七章协同处置第一节内部协同1.1.53内部协同原则为保证银行防诈骗工作的有效开展,内部协同应遵循以下原则:(1)统一指挥:在防诈骗工作中,应确立一名总指挥,负责协调、指挥各部门的工作。(2)明确分工:各部门应明确职责,保证信息畅通、资源整合、协同作战。(3)快速响应:对诈骗事件,各部门应迅速响应,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应急处理。1.1.54内部协同措施(1)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各部门应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时交流诈骗信息,提高防诈骗工作效率。(2)完善内部沟通机制:各部门应建立健全内部沟通机制,保证信息传递及时、准确。(3)定期开展联合演练:通过联合演练,提高各部门应对诈骗事件的协同作战能力。第二节外部协作1.1.55外部协作原则银行在防诈骗工作中,应与外部机构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遵循以下原则:(1)优势互补:充分发挥银行与外部机构的专业优势,共同应对诈骗风险。(2)资源整合:整合各方资源,提高防诈骗工作的整体效果。(3)共同发展:通过外部协作,推动银行防诈骗工作的持续发展。1.1.56外部协作措施(1)与公安机关协作:与公安机关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合打击机制,共同打击诈骗犯罪。(2)与行业协会协作:参与行业协会组织的防诈骗活动,交流经验,共同提升防诈骗水平。(3)与其他金融机构协作:与其他金融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共同防范和打击诈骗犯罪。第三节协同处置流程1.1.57发觉诈骗事件(1)内部员工发觉诈骗事件,应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2)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上报总指挥。1.1.58启动应急预案(1)总指挥根据诈骗事件的性质和影响,决定启动应急预案。(2)各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迅速展开应急处理工作。1.1.59内部协同处置(1)信息部门负责收集、整理诈骗信息,为其他部门提供数据支持。(2)业务部门负责暂停涉嫌诈骗账户的交易,采取措施保护客户资金安全。(3)客服部门负责解答客户疑问,提供防诈骗咨询。1.1.60外部协作处置(1)与公安机关协作,共同打击诈骗犯罪。(2)与行业协会、其他金融机构交流信息,共同防范诈骗风险。1.1.61后续工作(1)诈骗事件处理后,各部门应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2)总指挥组织评估诈骗事件处理效果,提出改进措施。(3)银行加强员工防诈骗培训,提高整体防诈骗能力。第八章宣传培训第一节宣传教育1.1.62宣传教育目的为提高银行员工及广大客户对诈骗行为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保证银行资产及客户资金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旨在:(1)增强员工对各类诈骗手段的识别和防范能力;(2)提高客户对诈骗风险的认知,引导客户正确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3)加强与公众的沟通,提升银行形象,增强客户信任。1.1.63宣传教育内容(1)诈骗手段的识别与防范;(2)银行安全知识的普及;(3)客户个人信息保护;(4)银行服务规范与操作流程;(5)防范诈骗的法律法规。1.1.64宣传教育形式(1)制作宣传资料,包括宣传册、海报、视频等;(2)举办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如讲座、研讨会、培训等;(3)利用银行网点、官方网站、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4)与媒体合作,扩大宣传教育影响力。第二节员工培训1.1.65培训目的(1)提高员工对诈骗行为的识别和防范能力;(2)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3)提升员工的服务水平,保障客户资金安全。1.1.66培训内容(1)诈骗手段的识别与防范;(2)银行安全知识及法律法规;(3)客户个人信息保护;(4)银行服务规范与操作流程;(5)防范诈骗的实际案例分析。1.1.67培训形式(1)集中培训:定期组织全体员工参加;(2)分级培训: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员工进行;(3)在职培训:结合日常工作,进行实际操作演练;(4)网络培训: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在线学习资源。第三节培训效果评估1.1.68评估目的(1)了解员工培训效果,为后续培训提供依据;(2)评估培训方法的合理性,优化培训方案;(3)促进员工持续学习,提升整体素质。1.1.69评估内容(1)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2)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3)培训方法的满意度。1.1.70评估方法(1)问卷调查:收集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实用性等意见;(2)考试考核:检测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3)实际工作表现:观察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对培训内容的运用;(4)数据分析:对比培训前后的数据变化,评估培训效果。1.1.71评估周期(1)培训结束后进行初次评估;(2)每隔一定周期进行复评,以巩固培训成果。第九章应急演练第一节演练计划1.1.72目的为保证银行在防范诈骗事件中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提高员工应对诈骗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制定本演练计划。1.1.73演练内容(1)模拟诈骗事件类型:包括电话诈骗、网络诈骗、短信诈骗等。(2)演练场景:根据实际业务场景,设置相应诈骗场景。(3)演练流程:包括发觉诈骗、报告上级、启动应急预案、协调相关部门、处置诈骗事件等。1.1.74演练对象(1)银行全体员工。(2)部分客户(志愿者)。1.1.75演练时间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行性应急演练。1.1.76演练组织(1)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总体策划、组织、协调和指导。(2)演练实施小组:负责具体演练方案的制定、实施和总结。第二节演练实施1.1.77前期准备(1)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时间、地点、内容、对象、流程等。(2)培训员工:对全体员工进行防诈骗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3)确定演练场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诈骗场景。1.1.78演练实施(1)演练启动:演练领导小组宣布演练开始,全体参演人员进入演练状态。(2)演练过程:按照演练方案,模拟诈骗事件发生、发展、处置等环节。(3)演练协调:各参演部门密切配合,保证演练顺利进行。(4)演练记录:记录演练过程中的关键信息,为总结提供依据。1.1.79演练结束(1)演练领导小组宣布演练结束。(2)演练实施小组对演练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短文两篇》课件
- 文化创意产业扶贫-洞察分析
- 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第2篇-洞察分析
- 微整形手术风险与伦理探讨-洞察分析
- 勤俭节约好少年事迹(6篇)
- 冬季雨雪的应急预案(5篇)
- 《差异量数》课件
- 企业实验室内训师的安全管理职责
- 幼儿教育行业亲子活动分享
- 船舶行业会计工作总结
- 跨越式跳高教案1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分类练习及答案
- 心电图机操作流程
- JTG-D82-2009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 物流春节保障方案(2篇)
- 行政复议法-形考作业1-国开(ZJ)-参考资料
- DB32T3691-2019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
-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 MOOC 工程制图-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会展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 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