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实施方案TOC\o"1-2"\h\u25953第一章总论 2254691.1实施背景与意义 2213481.1.1实施背景 221601.1.2实施意义 3206621.1.3目标 383401.1.4任务 323067第二章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 421911.1.5资源类型概述 4104441.1.6资源分布特点 4202801.1.7评价方法 4268121.1.8评价内容 5202981.1.9评价结果与分析 513828第三章农业资源保护政策与法规 6224231.1.10法律法规体系现状 6170951.1.11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目标 6240461.1.12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内容 6207411.1.13政策措施制定原则 6230551.1.14政策措施制定内容 718486第四章农业资源保护技术与措施 744491.1.15技术背景 7114381.1.16技术体系 785251.1.17政策法规措施 7120451.1.18技术措施 8177631.1.19管理措施 8318221.1.20国际合作与交流 832694第五章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8315391.1.21农业资源概述 8156361.1.22农业资源利用现状 8189681.1.23加强农业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 971731.1.24推进农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9103681.1.25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技术水平 9298781.1.26建立健全农业资源管理制度 1045611.1.27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028982第六章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 10151271.1.28总体目标 10165651.1.29开发原则 10296441.1.30开发内容 1014441.1.31总体目标 11107421.1.32利用原则 11240361.1.33利用内容 115144第七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175341.1.34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12224751.1.35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12222821.1.36加强农业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 12312241.1.37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12276781.1.38修复农业生态系统 1335931.1.39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1325501第八章农业资源监测与预警 139151.1.40监测目标与原则 1324451.1.41监测内容与方法 14118361.1.42监测体系组织架构 1491651.1.43预警目标与原则 14168771.1.44预警指标体系 15117771.1.45预警流程与措施 153482第九章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宣传教育 15240051.1.46目标与任务 15207581.1.47体系建设内容 15311291.1.48宣传教育活动内容 16119941.1.49宣传教育活动组织 168237第十章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管理 161621.1.50项目组织架构 16191791.1.51项目管理制度 17200411.1.52项目激励机制 17281471.1.53项目实施 17246641.1.54项目监督 18第一章总论1.1实施背景与意义1.1.1实施背景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问题日益凸显。农业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涉及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等方面。我国在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实施方案。(1)农业资源供需矛盾加剧。人口增长、消费升级和城市化进程,我国农业资源需求持续增长,而资源总量有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2)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过度开发、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等因素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我国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1.1.2实施意义(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实施方案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2)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可以实现农业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3)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实施方案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4)保护生态环境。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实施方案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第二节目标与任务1.1.3目标(1)优化农业资源配置。通过实施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实施方案,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加强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3)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通过实施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实施方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1.1.4任务(1)制定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政策。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政策。(2)加强农业资源监测与管理。建立健全农业资源监测体系,加强对农业资源的动态管理。(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4)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益。(5)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实施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实施方案,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二章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第一节农业资源类型与分布1.1.5资源类型概述农业资源是农业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我国农业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以下对各类农业资源进行简要概述。(1)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其中,耕地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2)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较大,但地区分布不均。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降水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3)气候资源:我国气候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主要包括光、热、水、风等气候要素,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4)生物资源:我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包括作物、林木、牧草、水生生物等。生物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1.1.6资源分布特点(1)土地资源分布: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等地区。(2)水资源分布: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黄河等流域。(3)气候资源分布:我国气候资源分布具有多样性,南方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北方地区光热资源相对较少。气候资源分布对农业生产布局具有重要影响。(4)生物资源分布:我国生物资源分布广泛,南方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北方地区生物多样性相对较少。生物资源分布与地形、气候等条件密切相关。第二节农业资源质量评价1.1.7评价方法农业资源质量评价是对农业资源现状、潜力、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数据分析法: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对农业资源质量进行定量评价。(2)实地调查法:通过现场调查、取样、分析等手段,对农业资源质量进行实地评价。(3)指标体系法:构建农业资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农业资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4)模型法:运用数学模型、遥感技术等手段,对农业资源质量进行模拟预测。1.1.8评价内容(1)土地资源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土壤质地、土壤肥力、土壤污染等方面的评价。(2)水资源质量评价:主要包括水质、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评价。(3)气候资源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光照、热量、降水等气候要素的适宜性评价。(4)生物资源质量评价: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生物量、生物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评价。1.1.9评价结果与分析(1)土地资源质量评价结果:我国土地资源质量总体较好,但部分地区存在土壤污染、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2)水资源质量评价结果:我国水资源质量总体较好,但部分地区水质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3)气候资源质量评价结果:我国气候资源质量总体较好,但部分地区光热资源不足,降水分布不均。(4)生物资源质量评价结果:我国生物资源质量总体较好,但部分地区生物多样性降低,生物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通过对农业资源质量的评价,可以为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三章农业资源保护政策与法规第一节法律法规体系建设1.1.10法律法规体系现状我国农业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为核心,涵盖了土地、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目前已形成了以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为支撑的农业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1.1.11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目标农业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建立健全与我国农业发展相适应、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的法律法规体系,保证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1.1.12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内容(1)完善农业资源保护基本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完善土地管理、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保证农业资源保护的基本制度得到有效实施。(2)加强农业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针对现有法律法规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法律法规的适用性和针对性。(3)制定农业资源保护配套法规。根据农业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制定相应的配套法规,明确具体的管理措施和操作要求。(4)加强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的制定。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推动农业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在地方的落实。第二节政策措施制定1.1.13政策措施制定原则(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制定农业资源保护政策措施时,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保证政策措施的公平性和合理性。(2)坚持可持续发展。在制定政策措施时,充分考虑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3)坚持系统治理。在制定政策措施时,综合考虑农业资源保护各个方面的问题,形成系统的政策措施体系。1.1.14政策措施制定内容(1)政策引导。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税收政策等,引导农业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2)资金支持。设立农业资源保护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业资源保护项目和技术研发,推动农业资源保护工作深入开展。(3)技术创新。鼓励和支持农业资源保护领域的技术创新,推广先进的农业资源保护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4)宣传教育。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农民和全社会的农业资源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农业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5)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农业资源保护监督管理制度,对农业资源保护政策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保证政策措施的有效执行。第四章农业资源保护技术与措施第一节农业资源保护技术概述1.1.15技术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资源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农业资源保护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类技术。农业资源保护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工程等。1.1.16技术体系(1)生物技术:主要包括遗传育种、生物防治、生物肥料等,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提高抗病性、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实现农业资源的保护。(2)信息技术: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等,对农业资源进行监测、评估和管理,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农业工程:通过土地整理、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等工程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采用秸秆还田、有机废弃物处理、水资源循环利用等,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二节农业资源保护措施1.1.17政策法规措施(1)制定和完善农业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农业资源保护的责任主体和法律责任。(2)制定农业资源保护规划,明确农业资源保护的目标、任务和措施。(3)实施农业资源保护政策,对农业生产者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1.1.18技术措施(1)推广农业资源保护技术,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工程等。(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资源保护技术水平。(3)强化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者对农业资源保护技术的认识和运用能力。1.1.19管理措施(1)建立农业资源保护监测体系,对农业资源利用和保护情况进行实时监测。(2)加强农业资源保护信息化建设,实现农业资源保护信息的实时传输、处理和分析。(3)建立农业资源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各级部门和农业生产者的责任。1.1.20国际合作与交流(1)积极参与国际农业资源保护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2)加强农业资源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技术引进和输出。(3)建立国际农业资源保护合作机制,共同应对全球农业资源保护挑战。第五章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第一节农业资源利用现状分析1.1.21农业资源概述我国农业资源丰富,涵盖了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多个方面。但是在长期的农业发展中,对这些资源的利用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现象,导致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问题。1.1.22农业资源利用现状(1)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我国土地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较低。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二是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耕地、林地、草地等比例失衡;三是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恶化。(2)水资源利用现状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较低。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水资源浪费严重,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低;二是水资源污染问题突出,水质恶化;三是水资源管理不善,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3)气候资源利用现状我国气候资源多样,但时空分布不均。在气候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显著;二是农业生产对气候资源的依赖性较强,抗风险能力较弱;三是气候资源利用技术不足,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益。(4)生物资源利用现状我国生物资源丰富,但利用不尽合理。生物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不足,过度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二是生物资源开发技术滞后,资源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挥;三是生物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第二节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路径1.1.23加强农业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1)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耕地面积和质量;(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3)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4)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生物资源。1.1.24推进农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1)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农业用水量;(2)发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浪费。1.1.25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技术水平(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水平。1.1.26建立健全农业资源管理制度(1)完善农业资源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监管;(2)建立农业资源监测预警机制,及时掌握资源状况;(3)实施农业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促进资源合理配置。1.1.27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1)积极参与国际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2)加强与周边国家农业资源合作,实现资源共享;(3)建立国际农业资源交流平台,促进全球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第六章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第一节农业资源开发规划1.1.28总体目标农业资源开发规划旨在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我国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为:保证粮食安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业生态安全。1.1.29开发原则(1)综合性原则:充分考虑农业资源的多样性,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2)可持续性原则: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注重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保证资源永续利用。(3)区域特色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特点和优势,制定具有区域特色的资源开发方案。(4)创新驱动原则: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资源开发向高效、绿色方向发展。1.1.30开发内容(1)土地资源开发:加强土地整治,提高耕地质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2)水资源开发: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推进农业节水型社会建设。(3)生物资源开发: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挖掘生物资源潜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4)农业废弃物资源开发: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二节农业资源利用规划1.1.31总体目标农业资源利用规划旨在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为:提高农业产值,降低资源消耗,保障农业生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1.1.32利用原则(1)高效利用原则: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浪费。(2)适应性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和农业发展需求,制定适宜的资源利用方案。(3)生态保护原则:在资源利用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4)科技支撑原则: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资源利用向高效、绿色方向发展。1.1.33利用内容(1)土地资源利用: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保障粮食安全。(2)水资源利用: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3)生物资源利用:发挥生物资源优势,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值。(4)农业废弃物利用: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5)农业技术利用: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七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第一节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分析1.1.34农业生态环境现状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资源过度开发: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经营,导致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土地、水资源、生物资源等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2)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品的过量使用,以及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理,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3)农业生态系统破坏: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湿地萎缩等行为,破坏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降低了生态环境质量。(4)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农业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1.1.35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1)农业生产方式不当: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压力,如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力:部分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导致资源利用不合理,生态环境压力加大。(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部分农民和农业生产者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缺乏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第二节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措施1.1.36加强农业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根据区域资源条件,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3)加强农业资源监测与评价:建立健全农业资源监测体系,对农业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及时发觉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1.1.37防治农业面源污染(1)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推广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绿色生产技术。(2)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加大对农业废弃物处理的投入,推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3)提高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宣传、培训等手段,提高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1.1.38修复农业生态系统(1)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对过度开垦的土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地表植被。(2)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3)保护和恢复农业生物多样性: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广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1.1.39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1)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2)加强执法监管:加大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3)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各级部门、企业和农民的责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格局。第八章农业资源监测与预警第一节农业资源监测体系构建1.1.40监测目标与原则(1)监测目标农业资源监测旨在全面掌握我国农业资源现状、变化趋势及潜在风险,为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监测原则(1)全面性:覆盖我国农业资源的各个方面,包括土地、水资源、生物资源等;(2)系统性:建立完整的监测体系,实现信息共享与协同;(3)动态性:实时掌握农业资源变化情况,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4)可持续性:保证监测体系长期稳定运行,为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持续支持。1.1.41监测内容与方法(1)监测内容(1)农业资源数量与质量;(2)农业资源利用效率;(3)农业生态环境状况;(4)农业灾害风险。(2)监测方法(1)遥感监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农业资源进行实时监测;(2)地面调查:开展实地调查,收集农业资源基础数据;(3)统计数据:整理和分析农业资源相关统计数据;(4)模型预测:建立农业资源预测模型,对资源变化趋势进行预测。1.1.42监测体系组织架构(1)国家级监测中心:负责制定农业资源监测政策、规划,组织全国农业资源监测工作;(2)省级监测站: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业资源监测工作,向上级报告监测结果;(3)县级监测点: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业资源监测,及时向上级报告监测信息;(4)乡镇监测员:负责基层农业资源监测,协助上级开展监测工作。第二节农业资源预警机制1.1.43预警目标与原则(1)预警目标建立农业资源预警机制,旨在及时发觉农业资源利用中的潜在风险,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预警信息。(2)预警原则(1)预见性:预警机制应具有预见性,提前发觉农业资源利用中的风险;(2)及时性:预警信息传递要及时,保证决策部门能够迅速采取措施;(3)准确性:预警信息应准确反映农业资源利用状况,避免误判;(4)动态调整:根据农业资源利用情况,动态调整预警级别和措施。1.1.44预警指标体系(1)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包括耕地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生物资源利用效率等;(2)农业生态环境状况指标:包括土壤侵蚀、水资源污染、生物多样性损失等;(3)农业灾害风险指标:包括干旱、洪涝、病虫害等;(4)农业资源政策预警指标:包括政策调整、资源分配、市场价格等。1.1.45预警流程与措施(1)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监测体系收集农业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状况、灾害风险等方面的数据,并进行处理;(2)预警指标分析:根据预警指标体系,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预警级别;(3)预警信息发布:将预警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向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发布;(4)应对措施:根据预警级别,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政策调整、资源调配、灾害防治等;(5)预警效果评估:对预警措施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为预警机制的改进提供依据。第九章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宣传教育第一节宣传教育体系建设1.1.46目标与任务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宣传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旨在提高全社会的农业资源保护意识,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其主要任务包括:(1)构建完善的宣传教育体系,保证宣传教育工作的全面覆盖和深入推进。(2)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宣传教育模式,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培养专业化的宣传教育队伍,提升宣传教育工作的专业水平和质量。1.1.47体系建设内容(1)完善组织架构:建立健全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协调机制,明确各级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保证宣传教育工作的有序推进。(2)制定宣传教育规划:结合我国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际情况,制定长期和短期的宣传教育规划,明确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和方向。(3)构建宣传教育平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以及农业展览、论坛、讲座等形式,搭建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宣传教育平台。(4)制定宣传教育政策: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宣传教育工作。第二节宣传教育活动开展1.1.48宣传教育活动内容(1)开展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知识普及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展览等形式,普及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基本知识,提高公众的资源保护意识。(2)加强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媒体、宣传册、海报等形式,宣传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政策法规,提高政策知晓率。(3)举办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主题宣传活动: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节点,举办相关主题宣传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问题。(4)推广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品合作协议合同范例
- 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织员工激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个人买钢材写合同范例
- 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高等代数(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会议协议合同范例
- 兄弟拆迁安置合同范例
- 机械维修厂转让合同范例
- 上海it培训合同范例
- 三级物业管理师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 卡车租赁合同范例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社会教育及管理》形考任务1-3参考答案
-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学习-励志主题班会(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移动机器人(AGV)应用市场需求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 常见急救知识培训
- 班组长心理培训课件
- GB/T 44685-2024印刷机械油墨干燥及固化装置能效评价方法
- 产品质量检测服务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佛吉亚卓越体系知识手册
- GB/T 32151.29-2024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29部分:机械设备制造企业
- 某制药厂房空调自控系统URS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