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农业种植标准制定与执行方案TOC\o"1-2"\h\u15740第一章绿色农业种植标准概述 3278831.1绿色农业种植标准定义 3319121.2绿色农业种植标准重要性 329521.2.1保障农产品安全 371861.2.2保护生态环境 332351.2.3提升农业产值 318731.2.4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4228701.3绿色农业种植标准发展趋势 4265031.3.1国际化趋势 443251.3.2科技驱动趋势 4140631.3.3产业链整合趋势 4175561.3.4个性化需求趋势 410695第二章绿色农业种植标准制定原则 4264872.1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4244452.2系统性与完整性相结合 4146882.3先进性与前瞻性相结合 497972.4可持续性与环保性相结合 528311第三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标准 5114093.1土壤管理与改良 587073.1.1土壤质量监测 558803.1.2土壤改良 5199483.1.3土壤保护 5262473.2水资源管理与利用 5101133.2.1水资源监测 6150113.2.2水资源利用 6234853.2.3水质保护 648283.3农药与化肥使用 6246863.3.1农药使用 662343.3.2化肥使用 6251853.4种植方式与种植密度 6296563.4.1种植方式 7250903.4.2种植密度 77234第四章绿色农业种植环境标准 7230304.1气候条件 7111204.2地形地貌 7264804.3生态环境 7290804.4土壤质量 727222第五章绿色农业种植产品质量标准 813865.1品质要求 88845.1.1绿色农业种植产品应具备外观整洁、无病斑、无虫蛀、无机械损伤等基本品质要求。 8158615.1.2产品应具有其特有的色泽、香气、口感等品质特征,符合相应品种的固有特性。 8187595.1.3产品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8114585.1.4产品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 841395.2安全指标 886565.2.1农药残留:绿色农业种植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规定,不得检出禁用农药。 8186745.2.2重金属污染:产品中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 8205575.2.3微生物指标:产品中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得检出致病菌。 8207765.2.4其他污染物:产品中其他污染物含量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及相关规定。 887725.3包装与标识 8109035.3.1包装:绿色农业种植产品应采用环保、卫生、牢固的包装材料,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 8313885.3.2标识:产品包装上应清晰标注产品名称、品种、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等信息,便于消费者识别和选择。 8316845.3.3标签:产品标签应符合国家标签法规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产品信息。 8245955.4储存与运输 924305.4.1储存:绿色农业种植产品应储存在通风、干燥、避光的环境中,防止产品受潮、变质。 984835.4.2温度控制:对于需要冷藏的产品,应保证储存温度符合要求,避免产品冻伤或腐败。 965815.4.3运输:绿色农业种植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采用专用运输工具,保持清洁、卫生,防止产品受到污染和损坏。 9163645.4.4运输时间:尽量缩短产品从田间到市场的运输时间,保证产品新鲜度和品质。 929233第六章绿色农业种植管理标准 9119306.1农业生产管理 9312036.1.1生产计划制定 9266016.1.2种植技术规范 9312086.1.3质量安全管理 932366.2农业投入品管理 990796.2.1农药、化肥使用 9139166.2.2种子、种苗管理 10272056.2.3农业机械管理 10288476.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10325646.3.1土壤保护 1055796.3.2水资源保护 10218256.3.3生物多样性保护 10286996.4农业废弃物处理 10110186.4.1农业废弃物分类 10210496.4.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095756.4.3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108094第七章绿色农业种植标准执行体系 10112407.1法律法规与技术规范 10214157.2监督管理与质量检测 11323207.3宣传培训与技术指导 11168717.4政策扶持与激励机制 1229139第八章绿色农业种植标准推广与应用 12250518.1推广策略与方法 122708.2应用示范与推广 12188178.3信息化建设 13251418.4农业科技创新 1321856第九章绿色农业种植标准实施效果评价 13188769.1评价指标体系 13127959.2评价方法与手段 13236719.3效果评价与分析 14229909.4持续改进与优化 1414358第十章绿色农业种植标准制定与执行保障措施 142976610.1政策法规保障 142785710.2资金投入保障 14954810.3人才队伍保障 152283810.4社会舆论保障 15第一章绿色农业种植标准概述1.1绿色农业种植标准定义绿色农业种植标准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采用环保、节能、高效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以保证农产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一系列规范。这些规范涉及种植环境、种植技术、生产资料使用、产品检测与认证等方面,旨在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生态、可持续。1.2绿色农业种植标准重要性1.2.1保障农产品安全绿色农业种植标准通过规范种植环境、生产过程和使用投入品,有效降低了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风险,保障了消费者食用安全。1.2.2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农业种植标准强调农业生产的环保性,有利于减少化肥、农药等对环境的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1.2.3提升农业产值绿色农业种植标准引导农民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业产值,促进农民增收。1.2.4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绿色农业种植标准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1.3绿色农业种植标准发展趋势1.3.1国际化趋势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绿色农业种植标准将逐步与国际接轨,以适应国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1.3.2科技驱动趋势科技进步是推动绿色农业种植标准发展的关键因素。未来,绿色农业种植标准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1.3.3产业链整合趋势绿色农业种植标准将引导农业生产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加强农产品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的整合,提高农业附加值。1.3.4个性化需求趋势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和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绿色农业种植标准将更加注重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供多样化的绿色农产品。第二章绿色农业种植标准制定原则2.1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在制定绿色农业种植标准时,应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体现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需要依据现代农业科学研究成果、农业生态学原理以及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用性则要求标准能够适应农业生产实际需求,简便易行,便于农民操作和实施。2.2系统性与完整性相结合绿色农业种植标准的制定应遵循系统性与完整性相结合的原则。系统性要求在制定标准时,充分考虑种植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种子选用、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完整性则要求标准内容全面,涵盖种植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保证标准能够全面指导农业生产。2.3先进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在制定绿色农业种植标准时,应注重先进性与前瞻性的相结合。先进性体现在标准制定过程中,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保证标准具有领先性。前瞻性则要求在制定标准时,充分考虑未来农业发展趋势,预测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农业生产问题,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2.4可持续性与环保性相结合绿色农业种植标准的制定应遵循可持续性与环保性相结合的原则。可持续性要求在制定标准时,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保证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环保性则强调在种植过程中,减少化学农药、化肥的使用,采用环保型农业投入品,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实施绿色农业种植标准,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第三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标准3.1土壤管理与改良3.1.1土壤质量监测为保证绿色农业种植的土壤质量,应定期进行土壤质量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具体监测指标包括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总氮、速效磷、速效钾等。3.1.2土壤改良针对土壤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土壤改良:(1)调整土壤pH值,保持土壤酸碱平衡;(2)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3)补充土壤缺失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结构;(4)防治土壤侵蚀,维护土壤生态环境。3.1.3土壤保护为保护土壤资源,应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过度开发;(2)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减少土壤扰动;(3)加强植被建设,提高土壤保持能力;(4)控制农业废弃物排放,减轻土壤污染。3.2水资源管理与利用3.2.1水资源监测对农田水资源进行定期监测,了解水质、水量变化情况。监测指标包括水质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含量,以及水量变化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3.2.2水资源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具体措施如下:(1)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2)调整作物布局,优化水资源分配;(3)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灌溉效率;(4)实施水资源总量控制,保障农业用水需求。3.2.3水质保护为保障农田水质,应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控制农业废弃物排放,减少水体污染;(2)加强农田排水系统建设,防止水体富营养化;(3)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农药、化肥对水质的影响;(4)加强水资源监测,及时发觉和处理水质问题。3.3农药与化肥使用3.3.1农药使用合理使用农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具体措施如下:(1)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2)遵循农药使用规范,严格控制用药量;(3)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治,减少农药使用;(4)加强农药使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用药水平。3.3.2化肥使用科学使用化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具体措施如下:(1)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合理配方施肥;(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3)实施化肥减量增效,降低化肥对环境的影响;(4)加强农民化肥使用技术培训,提高施肥水平。3.4种植方式与种植密度3.4.1种植方式绿色农业种植应采取以下种植方式:(1)轮作种植,提高土壤肥力;(2)间作套种,充分利用光、水、肥资源;(3)保护性耕作,减少土壤扰动;(4)生态种植,维护农田生态环境。3.4.2种植密度根据作物特性和土壤条件,合理确定种植密度。种植密度应满足以下要求:(1)保证作物生长空间,提高光合效率;(2)充分利用土壤资源,提高肥料利用率;(3)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4)保持农田生态环境稳定。第四章绿色农业种植环境标准4.1气候条件绿色农业种植对气候条件有严格的要求。气温应适宜作物生长,避免极端气候现象。气温范围应在作物生长周期内保持稳定,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光照条件应满足作物对光照的需求,以保证光合作用的进行。降水应适量且分布均匀,避免干旱和水涝现象。气候应具备一定的抗逆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4.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绿色农业种植具有重要影响。地形应具备一定的坡度,有利于水分排放,避免积水现象。地貌应具有一定的起伏,有利于土壤通风和水分保持。地貌还应具备良好的排水功能,降低土壤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的风险。4.3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绿色农业种植的基础。生态环境应保持生态平衡,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生态环境应具备一定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作物生长和抗逆性。生态环境还应具备良好的水质和空气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4.4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是绿色农业种植的关键因素。土壤应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质,如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土壤应具备丰富的营养成分,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土壤还应具备一定的抗逆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为保证土壤质量,应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施肥,避免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土壤的污染。(2)推广有机农业,增加有机质的投入,提高土壤肥力。(3)加强土壤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4)定期进行土壤检测,及时调整土壤养分平衡。通过以上措施,为绿色农业种植提供优质的土壤环境。第五章绿色农业种植产品质量标准5.1品质要求5.1.1绿色农业种植产品应具备外观整洁、无病斑、无虫蛀、无机械损伤等基本品质要求。5.1.2产品应具有其特有的色泽、香气、口感等品质特征,符合相应品种的固有特性。5.1.3产品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5.1.4产品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5.2安全指标5.2.1农药残留:绿色农业种植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规定,不得检出禁用农药。5.2.2重金属污染:产品中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5.2.3微生物指标:产品中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得检出致病菌。5.2.4其他污染物:产品中其他污染物含量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及相关规定。5.3包装与标识5.3.1包装:绿色农业种植产品应采用环保、卫生、牢固的包装材料,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5.3.2标识:产品包装上应清晰标注产品名称、品种、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等信息,便于消费者识别和选择。5.3.3标签:产品标签应符合国家标签法规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产品信息。5.4储存与运输5.4.1储存:绿色农业种植产品应储存在通风、干燥、避光的环境中,防止产品受潮、变质。5.4.2温度控制:对于需要冷藏的产品,应保证储存温度符合要求,避免产品冻伤或腐败。5.4.3运输:绿色农业种植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采用专用运输工具,保持清洁、卫生,防止产品受到污染和损坏。5.4.4运输时间:尽量缩短产品从田间到市场的运输时间,保证产品新鲜度和品质。第六章绿色农业种植管理标准6.1农业生产管理6.1.1生产计划制定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及市场需求,科学制定农业生产计划,保证种植结构的合理性和高效性。明确生产目标、作物种类、种植面积、播种时间等关键信息,保证生产计划与绿色农业种植标准相符合。6.1.2种植技术规范采用先进的绿色种植技术,如无土栽培、滴灌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等,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制定详细的种植技术操作规程,保证种植过程符合绿色农业种植标准。6.1.3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对农产品从种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定期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保证农产品符合绿色农业种植标准。6.2农业投入品管理6.2.1农药、化肥使用严格遵循农药、化肥使用规范,合理控制使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对环境和农产品质量造成影响。优先选用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环保型投入品,减少化学农药、化肥的使用。6.2.2种子、种苗管理选用符合绿色农业种植标准的优质种子、种苗,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加强种子、种苗的检验检疫工作,防止病虫害的传播。6.2.3农业机械管理定期对农业机械进行维护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采用环保型农业机械,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6.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6.3.1土壤保护采取合理的轮作、间作等方式,保持土壤肥力,防止土壤退化。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对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等土壤问题进行治理。6.3.2水资源保护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加强水源地保护,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资源造成影响。6.3.3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和利用本地物种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采取生态补偿措施,保护和恢复农业生态环境。6.4农业废弃物处理6.4.1农业废弃物分类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合理分类,如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制定农业废弃物处理方案,明确处理方法、处理设施及处理责任主体。6.4.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和支持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如秸秆还田、生物质能源利用等。制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引导农民和企业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6.4.3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对无法资源化的农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其对环境造成污染。制定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保证处理过程符合环保要求。第七章绿色农业种植标准执行体系7.1法律法规与技术规范为保证绿色农业种植标准的有效执行,必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绿色农业种植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绿色农业种植的目标、任务、责任主体及法律责任,为绿色农业种植提供法律依据。(2)依据法律法规,制定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规范,包括种植技术、生产管理、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等方面,保证绿色农业种植的规范化、标准化。(3)加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规范的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民及相关部门的技术水平,保证绿色农业种植标准得到有效执行。7.2监督管理与质量检测监督管理与质量检测是绿色农业种植标准执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具体措施:(1)建立健全绿色农业种植监督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及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保证绿色农业种植标准执行的全面、有效。(2)加强对绿色农业种植过程的监督,对不符合绿色农业种植标准的行为进行查处,保证绿色农业种植的顺利进行。(3)建立绿色农业种植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对农产品质量进行定期检测,保证农产品符合绿色农业种植标准。(4)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加工、销售到消费的全过程追溯,保障农产品安全。7.3宣传培训与技术指导宣传培训与技术指导是提高绿色农业种植水平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具体措施:(1)加大绿色农业种植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普及绿色农业种植知识,提高农民对绿色农业的认识和重视。(2)开展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使其能够熟练掌握绿色农业种植技术。(3)组织专家对绿色农业种植进行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保证绿色农业种植的顺利进行。(4)加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研发与推广,不断优化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提高绿色农业种植效益。7.4政策扶持与激励机制政策扶持与激励机制是推动绿色农业种植标准执行的重要手段。以下为具体措施:(1)制定绿色农业种植扶持政策,对符合绿色农业种植标准的生产者给予政策优惠,如补贴、税收减免等。(2)建立绿色农业种植奖励制度,对在绿色农业种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生产者、经营者给予奖励。(3)鼓励金融机构为绿色农业种植提供信贷支持,降低绿色农业种植的融资成本。(4)加强绿色农业种植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我国绿色农业种植水平。第八章绿色农业种植标准推广与应用8.1推广策略与方法绿色农业种植标准的推广,需要制定科学、高效的策略与方法。应加强政策引导,通过政策激励、补贴等手段,鼓励农民采用绿色种植技术。建立健全绿色农业种植标准培训体系,提高农民对绿色种植技术的认知和掌握程度。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标准:(1)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对绿色农业种植的认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绿色农业种植的理念、技术及效益,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2)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3)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农业种植基地,展示绿色种植技术的优势,吸引农民参观学习。8.2应用示范与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标准的应用示范与推广,是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以下几方面工作是重点:(1)建立绿色农业种植示范区,展示绿色种植技术的实际效果。通过示范区建设,让农民直观地感受到绿色农业种植的优越性。(2)开展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植水平。通过培训,使农民掌握绿色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益。(3)加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8.3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绿色农业种植标准推广的重要支撑。以下几方面工作是关键:(1)建立健全绿色农业种植信息数据库,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2)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绿色农业种植进行智能化管理。(3)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实现绿色农业种植的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8.4农业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绿色农业种植标准发展的核心动力。以下几方面工作是重点:(1)加大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研发力度,不断优化种植技术。(2)加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成果转化,促进农民增收。(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绿色农业种植的组织化程度。通过以上措施,推动绿色农业种植标准的推广与应用,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持。第九章绿色农业种植标准实施效果评价9.1评价指标体系绿色农业种植标准实施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应涵盖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具体包括:(1)生态环境指标:土壤质量、水质、空气质量、生物多样性等;(2)经济效益指标:产量、产值、成本、利润等;(3)社会效益指标:农民收益、就业、技术水平、政策支持等。9.2评价方法与手段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定量评价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学、运筹学等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定性评价则通过专家评审、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评价手段包括现场调查、遥感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等。现场调查可了解实际情况,遥感监测可获取大范围、长时间序列的种植数据,数据统计分析则有助于挖掘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9.3效果评价与分析(1)生态环境效果评价:通过对比实施绿色农业种植标准前后的生态环境指标,分析种植标准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情况;(2)经济效益效果评价:分析实施绿色农业种植标准后,产量、产值、成本、利润等经济指标的变化,评估经济效益的提升程度;(3)社会效益效果评价: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2025届高考考前模拟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河南省漯河市第五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山东省莒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必刷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无锡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模英语试题含解析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三中2025届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含解析
- 湖南省天壹名校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分数基本性质课件
- 安徽省肥东市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2
-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一中2025届高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 2025届湖北省鄂东南五校一体联盟联考高考英语二模试卷含解析
- 国开期末考试《公共政策概论》机考试题及答案(第九套)
- 2023学年广州市白云区物理九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超声波焊接机日常保养点检记录表
- 发电机房巡检记录表
- SPC培训资料课件
- 个人违法建房出售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
-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长沙市雨花区 上学期二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题(人教版 无答案)
- 液氧、液氮、液氩充装安全管理手册
- 保卫科安全安全巡查记录表
- 污水处理操作工考试题库与答案(最新版)
- DB65∕T 2794-2007 新疆驴饲养管理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