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学期南京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培优试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南京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培优试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南京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培优试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南京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培优试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南京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培优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上学期南京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培优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3秋•建邺区期末)2023年12月2日,中国选手苏翊鸣在2023﹣2024赛季国际雪联单板世界杯中夺冠,图示是他在空中向前运动的情形,若认为他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A.场地的跳台 B.现场的观众 C.天上的云朵 D.他戴的头盔2.(2023秋•秦淮区期末)小红坐在列车甲中,先后观察到另一辆列车乙的运动情况如图(1)、(2)所示,请根据图中所示情景判断,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①甲和乙均相对于站台运动,且方向相反,甲的速度大于乙②甲和乙均相对于站台运动,且方向相同,甲的速度大于乙③甲相对于站台静止,乙相对于站台运动④甲相对于站台运动,乙相对于站台静止A.只有③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3.(2024秋•浦口区校级月考)如图,《吕氏春秋》有“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的记载,是说乐官伶伦模拟自然界的鸟鸣声,选择长短不一的竹管,制作了排箫,又叫“参差”,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真空中可以听见箫声 B.竹管长度参差不齐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C.我们能区别排箫的声音是依靠音调 D.排箫发出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4.(2024秋•浦口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消声器 B.在道路两旁种植行道树 C.防噪声耳罩 D.环境噪声检测仪5.(2023秋•玄武区期中)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转化,形成了雾、雨、雪、露、霜、雾凇等等自然现象,如图所示是水的三态变化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雪消融是丙到乙的过程 B.露珠消失是乙到甲的过程 C.雾的形成是丙到甲的过程 D.霜的形成是乙到丙的过程6.(2024•玄武区校级模拟)在“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 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 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7.(2024秋•建邺区月考)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电脑对着窗户,看不清屏幕 B.“海市蜃楼”的形成 C.太阳光穿过棱镜可以分为多种颜色 D.月食、日食的形成8.(2024秋•建邺区校级月考)下列光现象可以解释“海市蜃楼”原理的是()A.树下阴影 B.水中倒影 C.筷子弯折 D.手影游戏9.(2024秋•玄武区校级期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A.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 B.当物距u=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当物距u=8cm时,所成的像能用光屏承接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10.(2024•鼓楼区校级二模)小明用弹性膜注水制作了一个水凸透镜,通过注射器注水或抽水改变透镜的厚度,固定透镜,将一个F形光源放在合适位置后,调节光屏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模拟正常人眼球观察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模拟图乙的成因时需要从水透镜向外抽水 C.若将远视眼镜靠近甲图透镜左侧放置,要将光屏靠近透镜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D.将蜡烛改为平行光源,将平行玻璃砖放在丙图所示位置,则会聚点将仍在焦点F处11.(2024春•鼓楼区校级月考)对于公式ρ=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A.对同种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大,因而当体积一定时,密度和质量成正比 B.对同种物质,质量一定时,密度和体积成反比 C.ρ=是密度的计算式,实质上密度和质量、体积无关 D.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12.(2024春•江宁区校级月考)一个薄壁的瓶子内装满某种液体,已知液体的质量为m,小明同学想测出液体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得瓶子高度为L,瓶底的面积为S,然后倒出部分液体(约小半瓶,正立时近弯处),测出液面高度L1,然后堵住瓶口,将瓶倒置,测出液面高度L2,则液体的密度为()A. B. C. D.二.填空题(共8小题)13.(2024秋•江宁区期中)单位换算:3km=mm;72km/h=m/s。14.(2023秋•建邺区期末)图甲中铅笔的长度为cm;图乙中秒表的读数为s。15.(2024秋•浦口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海洋测量船上的声呐装置从海面上向海底垂直发射一束超声波,从发出声波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的时间是5秒,则此处海底深度是米;(海水中的声速是1500米/秒)利用这种方法(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16.(2024秋•浦口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深度的水,用金属棒敲击它们,可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其中可以发出1音的是号瓶。17.(2023秋•鼓楼区校级月考)中国科兴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夏季,运输过程中为监测疫苗温度是否超标,应在冷藏箱内放置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甲/乙)。在接收点,为正确读数,验收人员(能/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表明疫苗(安全/不安全)。18.(2024秋•江宁区期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读书声是由传入人耳的;雨是由高空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19.(2024秋•浦口区校级月考)唐代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是光的现象。如图为光的三原色及其混合的示意图,则A处应该填,B处应该填。20.(2024秋•浦口区校级月考)光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其数值是m/s,地球距太阳约1.5×1011m,我们所看到的太阳光实际上是太阳约在s钟前发出的。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21.(2024秋•玄武区校级期中)某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将A、B两块透镜分别正对太阳光时,在离透镜较近的光屏上出现了不同的光斑,由此判断需要用(选填“A”或“B”)透镜完成实验;由图乙知,该凸透镜的焦距f=cm。(2)实验前,将烛焰和光屏的中心调整在凸透镜的上,目的是。(3)当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正立”“倒立”)、(“放大”“缩小”)的实像。(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红将蜡烛移至37cm刻度线处,要想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移至cm刻度线处,此时成(“正立”“倒立”)、(“放大”“缩小”)实像。(5)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小红将蜡烛移动至45cm刻度线处,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无法成清晰的像,此时应从(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正立”“倒立”)、(“放大”“缩小”)的(填“虚”或“实”)像,此时将一个挡板放置在42cm刻度处,(填“仍能”或“不能”)观察到这个像。(6)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逐渐变短,则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选填“上”或“下”,下同)移动,为了能让烛焰的像回到光屏的中央,可将凸透镜向调节。(7)实验中,若有飞虫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D.烛焰的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22.(2024•六合区校级二模)综合实践课上,小明用天平、量筒、烧杯来测量某小球和盐水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后,分度盘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小球放在天平左盘后,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小球的质量是g;(3)用细线拴住小球并放入水面至55mL刻度线处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如图丙所示位置,则小球的密度ρ球=g/cm3;(4)小明在测量盐水的密度时,不小心将量筒打破,于是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过程:①用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线的一端,测出小球的重力如丁图所示;②再用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线一端把小球浸没在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戊所示;则盐水的密度ρ盐水=g/cm3;③小明制作的装置又称“浸没式液体密度计”,可测不同液体的密度,该装置的最大测量值为g/cm3。23.(2024秋•江宁区期中)小明在家中看到爸爸防止血糖过低而食用的葡萄糖粉,想知道它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于是将葡萄糖粉带到学校的实验室,组装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1)器材组装过程中a、b、c三个装置,最先安装的是,实验过程中使用“水浴法”的目的是.(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第5min时,试管中物质处于状态。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57667584848484899499(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葡萄糖粉(选填“是”或“不是”)晶体,且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4)根据表中数据判断,第8min时试管中的液体处于沸腾状态。(选填“是”或“不是”)四.计算题(共2小题)24.(2024秋•江宁区期中)如图所示,轿车往长春方向从A点到B点以图甲所示的速度保持匀速行驶。求:(1)轿车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2)若汽车保持该速度从A点到某地用时30min,A点到该地的路程是多少。25.(2024春•玄武区校级期中)细心的小明发现家中白酒瓶上标有“500mL50%vol”字样,他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vol是表示酒精度数的单位,表示酒精体积与白酒体积的百分比。即“50%vol”表示100mL白酒中,含有50mL的酒精,其余的物质是水(ρ酒精=0.8g/cm3,不考虑体积随温度的变化,不计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的变化)。求:(1)这瓶白酒中酒精的质量;(2)这瓶白酒的密度;(3)若将这瓶白酒的酒精度数调整到“40%vol”,需要加多少毫升纯净水。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南京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典型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3秋•建邺区期末)2023年12月2日,中国选手苏翊鸣在2023﹣2024赛季国际雪联单板世界杯中夺冠,图示是他在空中向前运动的情形,若认为他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A.场地的跳台 B.现场的观众 C.天上的云朵 D.他戴的头盔【考点】参照物的选择.【专题】运动和力;理解能力.【答案】D【分析】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先选取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苏翊鸣在空中向前运动时,以场地的跳台、现场的观众和天上的云朵为参照物,苏翊鸣的位置都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ABD错误;以苏翊鸣自己的头盔为参照物,苏翊鸣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2.(2023秋•秦淮区期末)小红坐在列车甲中,先后观察到另一辆列车乙的运动情况如图(1)、(2)所示,请根据图中所示情景判断,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①甲和乙均相对于站台运动,且方向相反,甲的速度大于乙②甲和乙均相对于站台运动,且方向相同,甲的速度大于乙③甲相对于站台静止,乙相对于站台运动④甲相对于站台运动,乙相对于站台静止A.只有③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应用能力.【答案】D【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要首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由图可知,小红先看到乙车的车头,后看到乙车的车身,说明甲、乙两车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①如果相对于车站,甲车向图中左方运动,乙车向右方运动,是可以出现图中的情景的,故“甲和乙均相对于站台运动,且方向相反”是能出现的;②如果相对于车站,甲、乙两车都向右运动,且乙车较快;或者相对于车站,甲、乙两车都向左运动,且乙车较慢,都可以出现图中的情景,故“甲和乙均相对于站台运动,且方向相同”是能出现的;③如果相对于车站,甲车静止,乙车向右运动,也可以出现图中的情景,故“甲相对于站台静止,乙相对于站台运动”是能出现的;④如果相对于车站,甲车向左运动,乙车静止,也可以出现图中的情景,故“甲相对于站台运动,乙相对于站台静止”是能出现的。由此可知,①②③④都有可能。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运动状态确定参照物,以及根据参照物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掌握判断相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方法即可正确解题。3.(2024秋•浦口区校级月考)如图,《吕氏春秋》有“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的记载,是说乐官伶伦模拟自然界的鸟鸣声,选择长短不一的竹管,制作了排箫,又叫“参差”,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真空中可以听见箫声 B.竹管长度参差不齐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C.我们能区别排箫的声音是依靠音调 D.排箫发出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考点】根据音色辨别发声体;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应用能力.【答案】D【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真空中无法听见箫声,故A错误;B、竹管长度参差不齐,竹管内的空气柱的长度不同,空气柱振动时的频率不同,所以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C、每个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我们能区别排箫的声音是依靠音色,故C错误;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排箫发出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三个特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相对较简单。4.(2024秋•浦口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消声器 B.在道路两旁种植行道树 C.防噪声耳罩 D.环境噪声检测仪【考点】减弱噪声的途径.【专题】声现象;理解能力.【答案】D【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A、摩托车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A不符合题意;B、在道路两旁种植行道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B不符合题意;C、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故C不符合题意;D、环境噪声检测仪能检测噪声的强度,但不能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的途径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5.(2023秋•玄武区期中)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转化,形成了雾、雨、雪、露、霜、雾凇等等自然现象,如图所示是水的三态变化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雪消融是丙到乙的过程 B.露珠消失是乙到甲的过程 C.雾的形成是丙到甲的过程 D.霜的形成是乙到丙的过程【考点】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熔化的概念及现象;汽化的概念及现象;液化的概念及现象;升华的概念及现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综合能力.【答案】C【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由题图可知,物质由丙﹣甲﹣乙,都是放热,则丙是气态、甲是液体、乙是固态。A.冰雪消融是固态熔化为液态的过程,是乙到甲的过程,故A错误;B.露珠消失是液态露珠汽化为水蒸气,是甲到丙的过程,故B错误;C.雾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是丙到甲的过程,故C正确;D.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是丙到乙的过程,故D错误。故选:C。【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6.(2024•玄武区校级模拟)在“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 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 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考点】探究固体熔化时受热均匀的实验方法;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应用能力.【答案】C【分析】“水浴法”加热的优点:1、可以使物体受热均匀;2、控制温度。【解答】解:(1)水浴法可以使物体受热均匀,因此,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碘的熔点为113℃,而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00℃,因此,采用水浴法加热可使碘受热时只会发生升华,而不能达到熔点,不会熔化,这样通过控制温度可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水浴法加热的优点,属于基础题。7.(2024秋•建邺区月考)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电脑对着窗户,看不清屏幕 B.“海市蜃楼”的形成 C.太阳光穿过棱镜可以分为多种颜色 D.月食、日食的形成【考点】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能力.【答案】A【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电脑对着窗户,看不清屏幕是因为光照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故A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不均匀的大气层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太阳光穿过棱镜可以分为多种颜色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月食、日食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8.(2024秋•建邺区校级月考)下列光现象可以解释“海市蜃楼”原理的是()A.树下阴影 B.水中倒影 C.筷子弯折 D.手影游戏【考点】光的折射现象.【专题】定性思想;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答案】C【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解答】解:海市蜃楼是由于空气不均匀,产生的折射现象;A、树下阴影属于小孔成像,利用的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发生了折射,属于折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D、手影游戏利用的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和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9.(2024秋•玄武区校级期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A.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 B.当物距u=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当物距u=8cm时,所成的像能用光屏承接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题】实验题;透镜及其应用;实验基本能力.【答案】B【分析】(1)根据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据此确定凸透镜的焦距;(2)根据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根据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分析回答。【解答】解:A、由图可知,u=v=20cm,根据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cm,故A错误;B、当物距u=30cm时,此时u>2f,根据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C、当物距u=8cm,此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C错误;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应用,关键是熟记成像规律的内容,并做到灵活运用。10.(2024•鼓楼区校级二模)小明用弹性膜注水制作了一个水凸透镜,通过注射器注水或抽水改变透镜的厚度,固定透镜,将一个F形光源放在合适位置后,调节光屏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模拟正常人眼球观察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模拟图乙的成因时需要从水透镜向外抽水 C.若将远视眼镜靠近甲图透镜左侧放置,要将光屏靠近透镜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D.将蜡烛改为平行光源,将平行玻璃砖放在丙图所示位置,则会聚点将仍在焦点F处【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题】实验题;透镜及其应用;实验基本能力.【答案】C【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近视眼的成因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3)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4)玻璃砖对光线具有折射作用。【解答】解:A、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图乙模拟近视眼成因,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强造成的,因此应该向透镜内注水,故B错误;C、若将远视眼镜靠近甲图透镜左侧放置,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会将光线提前会聚成像,因此需将光屏靠近透镜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故C正确;D、将蜡烛改为平行光源,将平行玻璃砖放在丙图所示位置,因玻璃砖对光线具有折射作用,所以会聚点不会在焦点F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应用,关键是熟记成像规律的内容,并做到灵活运用。11.(2024春•鼓楼区校级月考)对于公式ρ=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A.对同种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大,因而当体积一定时,密度和质量成正比 B.对同种物质,质量一定时,密度和体积成反比 C.ρ=是密度的计算式,实质上密度和质量、体积无关 D.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考点】质量、体积与密度的关系.【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应用能力.【答案】C【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体积和质量而改变,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体积相等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小。【解答】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内所含物体质量的多少,密度的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无关,故C选项正确,ABD三个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知道密度的物理意义,密度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温度有关12.(2024春•江宁区校级月考)一个薄壁的瓶子内装满某种液体,已知液体的质量为m,小明同学想测出液体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得瓶子高度为L,瓶底的面积为S,然后倒出部分液体(约小半瓶,正立时近弯处),测出液面高度L1,然后堵住瓶口,将瓶倒置,测出液面高度L2,则液体的密度为()A. B. C. D.【考点】密度的简单计算.【专题】应用题;密度及其应用;应用能力.【答案】A【分析】虽然瓶子的形状不规则,但是瓶子的下部可视圆柱体,由于瓶子的容积V容不变,瓶中液体的体积V液也不变,可将上部分不规则的空气体积V空,用倒置后上部分规则的空气体积V空来代替,据此求出装满液体时液体的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求液体的密度。【解答】解:已知瓶子高度为L,瓶底的面积为S,正立时,瓶中液体的体积V液=SL1,倒置时,瓶中空气的体积V空=S(L﹣L2),且倒置时液体的体积不变,所以瓶子的容积为:V容=V液+V空=SL1+S(L﹣L2)=S(L+L1﹣L2),已知瓶中装满液体时液体的质量为m,瓶中装满液体时,液体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即V=V容=S(L+L1﹣L2),则液体的密度为:ρ==,故A正确、BCD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关键是利用等效替代法测量形状不规则部分的体积,即把瓶子正放、倒放结合起来得到液体的体积和空着部分的体积。二.填空题(共8小题)13.(2024秋•江宁区期中)单位换算:3km=3×106mm;72km/h=20m/s。【考点】速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应用能力.【答案】3×106;20。【分析】(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符号表示为m,另外还有7个单位。1km=1000m,1m=1000mm;(2)速度单位:米/秒(m/s)和千米/小时(km/h),换算关系:1m/s=3.6km/h。【解答】解:3km=3×106mm;72km/h=72×=20m/s。故答案为:3×106;20。【点评】本题考查长度及速度的单位及换算,属于基础题。14.(2023秋•建邺区期末)图甲中铅笔的长度为4.00cm;图乙中秒表的读数为217.5s。【考点】时间的测量;测量物块的长度.【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理解能力.【答案】4.00;217.5。【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0.1cm;铅笔左端与2.00cm对齐,右端估读为6.00cm,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6.00cm﹣2.00cm=4.00cm,(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18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读数为180s+37.5s=217.5s。故答案为:4.00;217.5。【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秒表的读数,属于基础题目。15.(2024秋•浦口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海洋测量船上的声呐装置从海面上向海底垂直发射一束超声波,从发出声波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的时间是5秒,则此处海底深度是3750米;(海水中的声速是1500米/秒)利用这种方法不能(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考点】回声测距;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应用能力.【答案】3750;不能;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分析】(1)发出的声音经海底反射后再传回,知道整个过程用的时间,可以求出声音从海底传回的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海的深度。(2)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1)声音传到海底的时间:t=×5s=2.5s;海底的深度为:s=vt=1500m/s×2.5s=3750m;(2)月球上没有空气(即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故答案为:3750;不能。【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6.(2024秋•浦口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深度的水,用金属棒敲击它们,可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其中可以发出1音的是8号瓶。【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专题】定性思想;声现象;理解能力.【答案】8。【分析】敲击瓶子时,是瓶子与水柱振动发声,水柱越高,越难振动。【解答】解: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瓶子和水柱的振动产生的,从左往右敲击瓶子时瓶子振动越来越慢(即振动频率越来越低),故音调最高的是1号瓶;音调最低的是8号瓶。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难度不大。17.(2023秋•鼓楼区校级月考)中国科兴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夏季,运输过程中为监测疫苗温度是否超标,应在冷藏箱内放置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乙(甲/乙)。在接收点,为正确读数,验收人员不能(能/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表明疫苗安全(安全/不安全)。【考点】温度计读数时玻璃泡要在被测液体中;温度计的使用.【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理解能力.【答案】乙;不能;安全。【分析】(1)根据温度计的结构和使用要求选择温度计;(2)温度计的读数:首先观察零刻度,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数。液柱远离零刻度的是零上,液柱靠近零刻度的是零下。【解答】解:由题可知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即保存环境温度最高为8℃;甲温度计是普通温度计,乙温度计的构造类似于体温计;根据温度计的构造特点,温度升高后水银柱升高,不会再降下去,可以测定最高温度,故应在冷藏箱内放置温度计乙;乙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但外界温度高,温度计示数会升高,故验收人员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5℃;根据疫苗存放要求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表明疫苗安全。故答案为:乙;不能;安全。【点评】掌握体温计的构造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温度计进行读数时,首先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且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持平。18.(2024秋•江宁区期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读书声是由空气传入人耳的;雨是由高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考点】液化的概念及现象;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应用能力.【答案】空气;液化。【分析】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放热。【解答】解:“声声入耳”说明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雨是由高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答案为:空气;液化。【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学生对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判断,比较综合。19.(2024秋•浦口区校级月考)唐代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如图为光的三原色及其混合的示意图,则A处应该填绿,B处应该填白。【考点】光的色散及其现象;光的三原色.【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理解能力.【答案】色散;绿;白。【分析】彩虹的成因属于光的色散;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解答】解:“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描写的是“人工彩虹”,这是喷出水后,空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太阳光照在这些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红、绿、蓝三色光混合后能产生各种色彩,这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所以各种色光等比例混合为白色,故A处为绿色,B处为白色。故答案为:色散;绿;白。【点评】本题考查光的色散和光的三原色等知识,属于基础题。20.(2024秋•浦口区校级月考)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其数值是3×108m/s,地球距太阳约1.5×1011m,我们所看到的太阳光实际上是太阳约在500s钟前发出的。【考点】光在真空中的速度;速度推导公式求解路程和时间.【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长度、时间、速度;应用能力.【答案】真空;3×108;500【分析】(1)光在真空的速度为3×108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与光在真空的速度相同,也为3×108m/s;(2)已知路程与光速,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光的传播时间;【解答】解:(1)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108m/s,是光最大的传播速度;(2)光的传播时间:t===500s。故答案为:真空;3×108;500。【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传播速度、速度计算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21.(2024秋•玄武区校级期中)某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将A、B两块透镜分别正对太阳光时,在离透镜较近的光屏上出现了不同的光斑,由此判断需要用B(选填“A”或“B”)透镜完成实验;由图乙知,该凸透镜的焦距f=10.0cm。(2)实验前,将烛焰和光屏的中心调整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3)当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正立”“倒立”)、缩小(“放大”“缩小”)的实像。(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红将蜡烛移至37cm刻度线处,要想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移至90cm刻度线处,此时成倒立(“正立”“倒立”)、放大(“放大”“缩小”)实像。(5)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小红将蜡烛移动至45cm刻度线处,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无法成清晰的像,此时应从光屏(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正立(“正立”“倒立”)、放大(“放大”“缩小”)的虚(填“虚”或“实”)像,此时将一个挡板放置在42cm刻度处,仍能(填“仍能”或“不能”)观察到这个像。(6)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逐渐变短,则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上(选填“上”或“下”,下同)移动,为了能让烛焰的像回到光屏的中央,可将凸透镜向下调节。(7)实验中,若有飞虫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D。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D.烛焰的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题】实验题;透镜及其应用;实验基本能力.【答案】(1)B;10.0;(2)主光轴;使像成在光屏中央;(3)倒立;缩小;(4)90;倒立;放大;(5)光屏;正立;放大;虚;仍能;(6)上;下;(7)D。【分析】(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实验前,应将烛焰和光屏的中心调整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3)根据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4)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5)根据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同侧;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6)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7)当挡住透镜的某一部分时,由于通过凸透镜会聚的光线数量减少,所以像会比原来变暗,但仍成完整的像。【解答】解:(1)图中的A对光起发散作用,是凹透镜,B对光起会聚作用,是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应该选择B透镜进行实验;由图乙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f=20.0cm﹣10.0cm=10.0cm;(2)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实验前,应将烛焰和光屏的中心调整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3)由图丙可知,此时物距u=50.0cm﹣10.0cm=40.0cm>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红将蜡烛移至37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根据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可知,要想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移至90cm刻度线处,让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5)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小红将蜡烛移动至4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u=50cm﹣45cm=5cm<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同侧,因此应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故将一个挡板放置在42cm刻度处,仍能观察到这个像;(6)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逐渐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上移动,为了能让烛焰的像回到光屏的中央,可将凸透镜向下调节;(7)实验中,若有飞虫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仍能会聚光线成完整的像,但由于会聚的光线比原来减少,所以像比原来变暗,故选:D。故答案为:(1)B;10.0;(2)主光轴;使像成在光屏中央;(3)倒立;缩小;(4)90;倒立;放大;(5)光屏;正立;放大;虚;仍能;(6)上;下;(7)D。【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应用,关键是熟记成像规律的内容,并做到灵活运用。22.(2024•六合区校级二模)综合实践课上,小明用天平、量筒、烧杯来测量某小球和盐水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后,分度盘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小球放在天平左盘后,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小球的质量是36g;(3)用细线拴住小球并放入水面至55mL刻度线处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如图丙所示位置,则小球的密度ρ球=2.4g/cm3;(4)小明在测量盐水的密度时,不小心将量筒打破,于是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过程:①用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线的一端,测出小球的重力如丁图所示;②再用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线一端把小球浸没在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戊所示;则盐水的密度ρ盐水=1.2g/cm3;③小明制作的装置又称“浸没式液体密度计”,可测不同液体的密度,该装置的最大测量值为2.4g/cm3。【考点】测量液体的密度;测量固体的密度.【专题】质量及其测量;密度及其应用;浮力;应用能力.【答案】(1)右;(2)36;(3)2.4;(4)②1.2;③2.4。【分析】(1)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面桌面上,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若指针不在分度盘的中央,向指针偏转的反方向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2)小球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加游码示数;(3)量筒的分度值为2mL,小球的体积等于量筒中水和小球的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小球的密度等于小球的质量除以小球的体积;(4)①小球的重力已知;②由称重法可知小球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小球的体积已知,由阿基米德原理原理求出盐水的密度;③该密度秤浮力的最大值为0.36N,小球的体积已知,可求出最大测量值;【解答】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后,分度盘指针如图甲所示左偏,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如图乙所示,横梁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该小球的质量为m=20g+10g+5g+1g=36g(3)如图丙所示,量筒的分度值为2mL,示数为70mL,根据排水法,该小球的体积为V=70mL﹣55mL=15mL=15cm3则小球的密度为(4)②由丁图可知小球的重力为0.36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18N,根据称重法,小球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F示=0.36N﹣0.18N=0.18N则盐水的密度为③当测力计示数为0时浮力最大,此时液体的密度最大,F浮大=G﹣F示'=0.36N﹣0N=0.36N则该装置的最大测量值为;故答案为:(1)右;(2)36;(3)2.4;(4)②1.2;③2.4。【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平的使用方法,称重法求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原理的应用,密度的测量。23.(2024秋•江宁区期中)小明在家中看到爸爸防止血糖过低而食用的葡萄糖粉,想知道它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于是将葡萄糖粉带到学校的实验室,组装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1)器材组装过程中a、b、c三个装置,最先安装的是c,实验过程中使用“水浴法”的目的是受热均匀.(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58℃。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第5min时,试管中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57667584848484899499(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葡萄糖粉是(选填“是”或“不是”)晶体,且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根据表中数据判断,第8min时试管中的液体不是处于沸腾状态。(选填“是”或“不是”)【考点】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探究固体熔化时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探究固体熔化时受热均匀的实验方法;探究固体熔化时的实验数据以及图像处理.【专题】定性思想;温度计、熔化和凝固;理解能力.【答案】(1)c;受热均匀;(2)58;固液共存;(3)是;保持不变;(4)不是。【分析】(1)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调整好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水浴法”能使物质均匀受热;(2)温度计的读数是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4)液态沸腾的特点,达到沸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解答】解:(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a、b、c三个装置正确安装顺序依次为cba;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使葡萄糖粉(试管内物质)受热均匀;(2)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58℃;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该物质熔化时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点,该物质是晶体;在第5min时,试管中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为固液共存状态,温度保持不变;(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4)第8min,试管中葡萄糖粉继续吸热升温,因而没有达到沸点,不是处于沸腾状态。故答案为:(1)c;受热均匀;(2)58;固液共存;(3)是;保持不变;(4)不是。【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熔化实验有关知识,实验仪器的调节,温度计的读数,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四.计算题(共2小题)24.(2024秋•江宁区期中)如图所示,轿车往长春方向从A点到B点以图甲所示的速度保持匀速行驶。求:(1)轿车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2)若汽车保持该速度从A点到某地用时30min,A点到该地的路程是多少。【考点】交通标志牌、速度仪盘表问题.【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应用能力;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答案】(1)轿车从A地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为0.625h;(2)A点到该地的路程为40km。【分析】(1)由图可得出从A地到达B地的路程,由图甲可知轿车的速度,利用v=可求出轿车从A地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2)已知汽车从A地到达某地的时间,利用v=可求出A地到达某地的路程。【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轿车的速度v=80km/h,由图乙可得,从A地到B地的路程为:s=120km﹣70km=50km,由v=可得,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为:t===0.625h;(2)若汽车从A点到某地所用时间t′=30min=0.5h,由v=可知A点到该地路程为:s′=vt′=80km/h×0.5h=40km。答:(1)轿车从A地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为0.625h;(2)A点到该地的路程为40km。【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从图中读取相关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5.(2024春•玄武区校级期中)细心的小明发现家中白酒瓶上标有“500mL50%vol”字样,他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vol是表示酒精度数的单位,表示酒精体积与白酒体积的百分比。即“50%vol”表示100mL白酒中,含有50mL的酒精,其余的物质是水(ρ酒精=0.8g/cm3,不考虑体积随温度的变化,不计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的变化)。求:(1)这瓶白酒中酒精的质量;(2)这瓶白酒的密度;(3)若将这瓶白酒的酒精度数调整到“40%vol”,需要加多少毫升纯净水。【考点】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简单计算.【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应用能力.【答案】(1)这瓶白酒中酒精的质量为200g;(2)这瓶白酒的密度为0.9g/cm3;(3)若需要将这瓶白酒的酒精度数调整到“40%vol”,需要加125毫升纯净水。【分析】(1)根据“50%vol“的含义确定这瓶白酒中含有酒精的体积,再由密度公式可求酒精的质量;(2)由总体积和酒精的体积求得水的体积,进而可求水的质量,白酒的总质量m=m酒精+m水,再利用密度公式可求白酒的密度;(3)根据酒精的体积和“40%vol”的含义可求酒精度数调整后的白酒的体积,进而可求加水的体积。【解答】解:(1)根据“50%vol“的含义可知这瓶白酒中含有酒精的体积V酒精=500mL×50%=250mL=250cm3;依据ρ=可知,这瓶白酒中酒精的质量m酒精=ρ酒精V酒精=0.8g/cm3×250cm3=200g;(2)这瓶白酒中水的体积为V水=500mL﹣250mL=250mL=250cm3;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g/cm3×250cm3=250g;所以这瓶白酒的总质量m=m酒精+m水=200g+250g=450g,这瓶白酒的密度为ρ白酒==0.9g/cm3;(3)若将这瓶白酒的酒精度数调整到“40%vol”,则水的体积V白酒′=;还需要加水的体积V加水=V白酒′﹣V白酒=625mL﹣500mL=125mL。答:(1)这瓶白酒中酒精的质量为200g;(2)这瓶白酒的密度为0.9g/cm3;(3)若需要将这瓶白酒的酒精度数调整到“40%vol”,需要加125毫升纯净水。【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密度的计算,理解密度的概念、酒精度数的含义是求解本题的关键。

考点卡片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知识点认识】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符号表示为m。另外还有7个单位。1km=1000m,1m=10dm=100cm=1000mm=106μm=109nm。光年是长度的单位。【命题方向】测试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千米等)及其换算关系的掌握情况例:单位换算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技能,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A.25cm=25cm×0.01=0.25mB.25cm=25×0.01m=0.25mC.25cm=25cm×0.01m=0.25mD.25cm=25×0.01=0.25m分析: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据此作出判断。解析:解:25cm=25×0.01m=0.25m,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进行单位间的换算时,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即可;同时对某些物理量的单位的由来也要有明确的认识,可借助于物理公式去理解。【解题方法点拨】注意单位换算的进率。2.测量物块的长度【知识点认识】1.一选: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2.二看: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即最小刻度,也是刻度尺能达到的准确程度)和零刻线的位置,这样才能确定一次测量的最大值和测量能达到的准确程度。3.三放: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平行或重合,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被测长度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线(若零刻线已磨损,则选择刻度尺上另一完好的刻度线)对齐。4.四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且正对刻度线,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这样被测物体的长度就为物体两端读数之差。5.五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的,其中数字部分应由准确值(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加上一位估计值组成。【命题方向】识别和描述不同的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米尺等。理解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进行长度测量。例: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28.1mm。分析:刻度尺读数时首先要明确量程以及分度值,然后根据刻度线的位置读数。解析:解: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左端与1.00cm对齐,右端的示数为3.81cm,物体的长度为L=3.81cm﹣1.00cm=2.81cm=28.1mm;故答案为:28.1mm。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属于基础题目,难度较小。【解题方法点拨】使用刻度尺的注意事项:(1)观察刻度尺的量程与分度值;(2)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完整;(3)记录数据时必须要有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3.时间的测量【知识点认识】1.认识表盘(1)小表盘:代表分钟,一共15min,平均分成30小格,每一小格代表0.5min,也就是30s。(2)大表盘:代表秒钟,一共30s,平均分成300小格,每一小格代表0.1s。2.读数方法读数为小盘的分钟数+大盘的秒钟数。先读小盘的示数,它的单位是分钟,看上面的示数可知每分钟分为前半分钟和后半分钟。再读大盘示数,它的单位是秒钟。如果小表盘指针指到前半分钟,则秒钟读数不能超过30s,再看大表盘示数,如果指针指到不足30s的地方,就直接读数;如果指针指到超过30s的地方,则用读数减去30s,为秒针实际读数。如果小表盘指针指到后半分钟,则秒钟读数一定超过30s,再看大表盘示数,如果指针指到超过30s的地方,就直接读数;如果指针指到不足30s的地方,则用读数加上30s,为秒针实际读数。【命题方向】测量时间,停表的使用及读数。例:图中停表读数是338.5s。分析: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析: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点评:此题考查了秒表的读数,属于基础知识,应当熟练掌握。【解题方法点拨】读数时注意区分前本分钟和后半分钟。4.参照物的选择【知识点认识】1.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既可以选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可本着便于研究的原则,选取合适的参照物,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不能选作参照物,因为以此研究对象为参照物,研究对象永远都是静止的.2.参照物的判断方法:方法指南:①要明确研究对象;②明确物体的运动情况;③如果研究对象是运动的,哪个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是静止的,哪个物体相对它的位置没有改变,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命题方向】参照物的选择是中考的热点.例:古诗有云:“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这一句中,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A.桥B.河岸C.水D.岸上的树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解析:解:“桥流”说明桥处于相对运动状态,那么所选参照物与桥之间的位置应该发生了变化;诗人在桥上走,以流动的水为参照物,水是相对静止的,桥就是运动的,所以会感觉“桥流水不流”,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再判断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变化。【解题方法点拨】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例如:在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通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研究行驶的车辆上的物体的运动时,可以选车厢为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能是被研究物体本身,否则,研究对象永远是静止的,是没有意义的.。5.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识点认识】1.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相对静止:若两个物体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则它们是相对静止的关系。(1)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地面为参照物,二者都是运动的;以卡车为参照物,收割机是静止的;以收割机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2)空中加油机和受油机:以地面为参照物,二者都是运动的;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也是静止的。【命题方向】所选参照物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例:甲、乙两同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骑行在滨河大道上,分别以乙同学、大道两旁的房屋为参照物,甲同学的状态()A.都是运动的B.都是静止的C.运动、静止D.静止、运动分析: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了,物体就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就是静止的。解析:解:甲、乙两同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运动,以乙同学为参照物,甲同学和乙同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甲同学是静止的;以道路两旁的房屋为参照物,甲同学的位置发生变化,甲同学是运动的。故选:D。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题方法点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意味着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所选参照物,不同的参照物可能导致不同的描述。6.速度的单位及其换算【知识点的认识】速度单位:米/秒(m/s)和千米/小时(km/h)换算关系:1m/s=3.6km/h【命题方向】出题角度①对速度单位的认识;②速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例:完成下列单位转换:4×104cm=0.4km;144km/h=40m/s。分析:1km=1×105cm;1m/s=3.6km/h;可据此进率进行单位换算。解析:解:4×104cm=0.4km;144km/h=40m/s。0.4;40。点评:此题考查了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属基础题目。【解题方法点拨】速度单位的换算:1m/s=1km/h=7.速度推导公式求解路程和时间【知识点的认识】速度公式:v=(s用m做单位时,t应用s做单位,得出v的单位是m/s;s用km做单位时,t应该用h做单位)公式的变形:s=vt(求路程);t=(求时间)【命题方向】考查应用题以及图像题中涉及到有关路程和时间的计算。例: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需要紧急刹车,这需要司机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在司机的反应过程中汽车做匀速运动。在制动过程中汽车做减速运动。有一辆汽车正以36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求:(1)此车50分钟行驶的路程是多少?(2)该车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在司机的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7米,则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多少秒?(3)若制动过程用了3秒,汽车在两个过程中共前进了29.6米,求从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停下,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分析:(1)已知汽车运动的速度和时间,根据v=的变形计算50min运动的路程;(2)根据v=的变形计算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多少秒;(3)从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停下,所用时间为反应时间和制动时间之和,根据v=计算汽车的平均速度。解析:解:(1)36km/h=10m/s,此车50分钟行驶的路程是:s=vt=10m/s×50×60s=3×104m;(2)在司机的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7米,则司机的反应时间是:t′==0.7s;(3)从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停下,所用时间为:t″=0.7s+3s=3.7s,汽车的平均速度是v′==8m/s。答:(1)此车50分钟行驶的路程是3×104m;(2)司机的反应时间是0.7s;(3)从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停下,汽车的平均速度是8m/s。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计算过程注意统一单位。【解题方法点拨】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的统一。8.交通标志牌、速度仪盘表问题【知识点认识】理解此标志牌的意义:标志牌表示到德州的路程s=60km,限速v=40km/h理解速度仪盘表:表示此时的速度为v=30km/h【命题方向】速度公式在交通标志牌、速度仪盘表问题的应用。例:小明一家去德州游玩,在十字路口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那他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到达德州最快还需要1.5h。分析:标志牌显示此地到德州的路程s=60km,限速v=40km/h,根据t=计算到达德州最快需要的时间。解析:解:由标志牌可知此地到德州的路程s=60km,限速v=40km/h,则到达德州最快需要的时间t===1.5h。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变形公式的应用,要求学生认识标志牌,并能灵活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解题方法点拨】认识交通标志牌、速度仪盘表,能从图中提取到重要信息,注意单位。9.质量、体积与密度的关系【知识点的认识】同种物质的实心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密度取决于物质的种类、状态等,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命题方向】考查质量、体积与密度的关系,需要正确理解密度的公式:ρ=。例:对于密度公式ρ=的正确理解是()A.同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m跟其体积V成正比B.同种物质的物体,其密度ρ跟其质量m成正比C.同种物质的物体,其密度ρ跟其体积V成反比D.同种物质的物体,其密度ρ跟其质量m成正比,跟其体积V成反比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密度公式ρ=只能求出物质的密度而不能决定物质的密度。解析:解:(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公式表示就是ρ=,该公式表达的意义是:对于同种物质而言,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跟着增大几倍,即质量与体积总是成正比的,所以密度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都无关,故选项B、C、D都是错误的;(2)由密度变形公式m=ρV知,同种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A正确。故选:A。点评:正确理解密度公式时,要注意条件和每个物理量所表示的特殊含义,不能单纯的从数学的角度理解物理公式中各量的关系。【解题方法点拨】正确理解质量、体积与密度的关系时,要注意条件和每个物理量所表示的特殊含义,不能单纯的从数学的角度理解物理公式中各量的关系。10.密度的简单计算【知识点的认识】公式:ρ=【命题方向】考查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包括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方法,数据分析,注意事项等内容。例:小蓝将一个质量为54g的实心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小球沉入杯底,溢出水的质量为20g,则该小球的体积为20cm3,密度为2.7×103kg/m3。(ρ水=1.0×103kg/m3)分析:溢出水的体积即为小球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分别计算溢出水的体积和小球的密度。解析:解:溢出水的体积即为小球的体积,已知溢出水的质量为20g,根据密度公式,溢出水的体积V溢水===20cm3;已知小球质量为54g,小球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小球的密度ρ球====2.7g/cm3=2.7×103kg/m3。故答案为:20;2.7×103。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解题方法点拨】利用密度公式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质量用kg,则体积用m3,密度单位为kg/m3质量用g,则体积用cm3,密度单位为g/cm311.测量液体的密度【知识点的认识】一、常规法1.主要器材:天平、量筒2.测量步骤:(1)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未知液体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称出其质量m1;(2)将烧杯中的未知液体倒一些在量筒中测出其体积V;(3)将盛有剩下未知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它们的质量m2;3.计算结果:根据ρ=得ρ液=二、密度瓶法1.主要器材:天平、未知液体、玻璃瓶、水2.测量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0;(2)在空瓶中装满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把水倒出,再将空瓶中装满未知液体,测出它们的质量m2;3.计算结果:液体的质量m液=m2﹣m0液体的体积:V液=V水=液体的密度:ρ液=ρ水三、密度计法1.主要器材:自制密度计、未知液体、量筒2.测量步骤:(1)把铁丝缠在细木棍下端制成简易的密度计;(2)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水,让密度计漂浮在水中,测出它在水中的体积V水(3)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未知液体,让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测出它在液体中的体积V液3.计算结果:ρ液=ρ水四、浮力法1.主要器材:弹簧测力计、水、金属块、未知液体2.测量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G0;(2)用弹测力计测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重力G1;(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受到的重力G2.3.计算结果:ρ液=ρ水五、浮体法1.主要器材:刻度尺、未知液体、水、正方体木块2.测量步骤:(1)将木块平放在水中漂浮,测出木块浸在水中的深度h1(2)将木块平放在液体中漂浮,测出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深度h23.计算结果:ρ液=ρ水【命题方向】考查测量液体的密度的实验,包括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方法,数据分析,注意事项等内容。例:如图是小赵测量自制果汁密度的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偏向分度盘左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2)他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空烧杯质量时,添加最小砝码后,天平的指针仍略左偏,于是他进行了如图甲的操作,他的错误是在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3)纠正错误后,完成了下列实验步骤:①测得空烧杯的质量是49.4g;②取适量的果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果汁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③将烧杯中的果汁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④计算果汁的密度为1.2g/cm3;(4)小组内交流发现:将上述实验步骤①②③④顺序调整为②③①④,可以减小误差。分析:(1)调节横梁左右两端的平衡螺母时,遵循“左偏右调”的原则;(2)在测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3)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液体的质量等于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与烧杯质量之差;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要注意读数问题,视线要与液面的凹底相平。同时要注意量筒的单位和分度值;利用密度计算公式ρ=求出果汁的密度;(4)方案中“把烧杯内的果汁全部倒入量筒内”会使得果汁不能全部倒入量筒内,从而使密度出现很大的误差。解析:解:(1)测量前,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由图甲可以看出,在测量的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这是错误的;(3)果汁和烧杯的总质量是m′=50g+20g+20g+5g+2.4g=97.4g,果汁的质量为m=97.4g﹣49.4g=48g,由丙图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所以果汁的体积为V=40mL=40cm3,果汁的密度为:ρ===1.2g/cm3。(4)当把烧杯内的果汁全部倒入量筒内时,不可能把烧杯内的果汁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果汁的体积偏小,由公式ρ=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所以先用天平称出盛有果汁的烧杯的总质量;再把烧杯中的果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果汁体积;最后用天平称出剩余果汁和烧杯的总质量;所以合理的实验顺序是②③①④。故答案为:(1)右;(2)在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3)1.2;(4)②③①④。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平的调节、天平读数、量筒读数、求密度,要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与读数方法,求出果汁的质量与体积,应用密度公式可以求出果汁的密度。【解题方法点拨】(1)在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时,往往需要借助于等体积的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体积相等时,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2)在没有天平,液体质量无法直接测量时,往往需要利用浮力知识间接测量.(3)测量液体的质量时,是用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减去剩余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就是倒入量筒液体的质量.(4)若先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再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质量,这种做法会因量筒壁粘液体,而使测出的质量偏小,算出的液体密度偏小。12.测量固体的密度【知识点的认识】固体密度的测量关键是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金属块的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得,也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力来计算质量;若物体的形状规则,可用刻度尺测出相关量后根据公式算出体积,若形状不规则利用量筒或量杯“排水法”来测得,若物体不能沉入水中的,可用“压入法”或“重锤法”来测物体的体积.【命题方向】考查测量液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