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3课《罗斯福新政》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3课《罗斯福新政》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3课《罗斯福新政》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3课《罗斯福新政》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3课《罗斯福新政》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罗斯福新政》创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了解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经济危机对美国及世界经济、政治局势的严重冲击。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包括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理解各项政策的实施目的和作用机制。能够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实质,评价其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深远影响,如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缓和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等,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播放视频片段、解读史料等方式,引导学生直观感受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社会的混乱景象和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的变化,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历史情景剧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深入思考经济大危机的成因、罗斯福新政的应对策略及其效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对比罗斯福新政前后美国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以及与其他国家应对经济危机措施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危机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培养学生居安思危的意识和对经济规律的敬畏之心。让学生了解罗斯福在面对经济危机时所展现出的勇气、决心和创新精神,以及美国人民在困境中团结协作、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品质。引导学生思考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认识到合理的宏观调控对于维护经济稳定和社会公平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国家发展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深入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以及其对美国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造成的全方位冲击。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理解各项政策如何针对经济危机的不同方面进行调整和干预,如整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协调工业生产、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实施“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和刺激消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弱势群体等。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正确评价新政在缓解经济危机、恢复美国经济、缓和社会矛盾、调整生产关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开创性意义,即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为其他国家应对经济危机提供了借鉴。2.难点深入剖析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尤其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如何具体导致了生产过剩、金融市场崩溃等一系列危机现象,以及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的机制和影响。准确理解罗斯福新政中“国家干预经济”的内涵和特点,包括政府如何运用行政、立法、经济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这种干预与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本质区别,以及新政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在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之间寻求平衡,避免过度干预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全面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性,如未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某些政策措施可能对企业和市场的自由竞争产生抑制作用等,以及新政对美国政治、社会结构和价值观产生的长期影响,如政府权力的扩张、社会福利观念的变化等。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史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20世纪20年代美国繁华都市的图片,如纽约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街道等,提问学生:“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被称为‘柯立芝繁荣’。然而,这种繁荣并没有持续下去,随后美国乃至世界陷入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那么,这场危机是如何爆发的呢?它又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巨大的变化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罗斯福新政。播放一段关于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的视频片段,如股票交易所内人们的惊恐表情、股价暴跌的电子显示屏等,让学生直观感受经济大危机爆发的突然性和严重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二)新课讲授经济大危机(15分钟)爆发原因: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背后的一些隐患图片和资料,如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过度膨胀、股票投机狂热等,讲解经济大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当时美国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广大劳动人民相对贫困,消费能力不足,而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同时,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的泛滥使得市场虚假繁荣,掩盖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股票投机活动猖獗,股票价格严重脱离实际价值,金融市场极度不稳定。深入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被资本家私人占有,这就导致了生产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当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特点:展示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工业生产下降、失业率上升、银行倒闭等数据图表,讲解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危机具有范围广的特点,从美国开始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涉及工业、农业、金融等各个领域;持续时间长,从1929年一直持续到1933年甚至更长时间;破坏性强,大量企业破产,工人失业,银行倒闭,国际贸易锐减,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陷入瘫痪状态。影响:经济方面:介绍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工业生产大幅下降,如美国钢铁工业产量下降近80%,汽车工业产量下降95%。大量工厂倒闭,失业人数剧增,最高时达到1500多万人,占全国劳动力的四分之一以上。农业也遭受重创,农产品价格暴跌,农民收入锐减,许多农民破产。银行系统崩溃,大量银行倒闭,人们的存款化为乌有,金融秩序陷入混乱。政治方面:讲述经济危机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美国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激化。工人举行大规模罢工,要求提高工资、改善工作条件;农民组织起来抗议农产品价格过低;一些退伍军人因生活困苦发起了“进军华盛顿”的活动。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德国、日本等国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来摆脱经济危机,世界局势日益紧张,战争的阴云笼罩在全球上空。罗斯福新政(20分钟)背景介绍:教师讲述在经济大危机的严峻形势下,美国人民渴望政府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来缓解危机,恢复经济稳定。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以“新政”为竞选口号,赢得了广大选民的支持。罗斯福上台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决心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来挽救美国经济。主要内容:整顿金融体系:展示罗斯福总统宣布银行休假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讲解罗斯福上台后首先整顿金融体系的措施。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政府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问题。同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进行保险,以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心。这些措施稳定了金融市场,为经济的恢复奠定了基础。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介绍《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主要内容,该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同时,成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来执行该法,要求企业悬挂“蓝鹰”标志,遵守相关规定。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复苏。调整农业政策:展示农业调整署工作人员与农民交流的图片,讲解政府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政府鼓励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政府为农民提供补贴,以弥补他们因减耕减产而遭受的损失。这些措施稳定了农产品价格,保障了农民的利益。推行“以工代赈”:展示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讲解罗斯福政府推行“以工代赈”的举措。政府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如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以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政府投资建设公路、桥梁、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不仅解决了失业问题,还改善了美国的基础设施状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介绍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相关情况,政府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为老年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这一制度的建立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角色扮演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一组学生扮演罗斯福总统及其智囊团,负责制定和解释新政的各项政策;另一组学生扮演美国的企业家、工人、农民等不同群体,对新政政策提出自己的看法、担忧或期望。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体会新政在实施过程中不同群体的反应和态度,以及新政对美国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10分钟)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讲解新政的特点。新政的最大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政府运用行政、立法、经济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改变了以往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例如,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行为、调整经济结构、保障民生等,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更加积极主动的角色。影响:经济方面: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工业生产逐步恢复,失业人数减少,农业生产得到稳定,金融市场也逐渐恢复正常。到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已基本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国民生产总值也有了显著增长。政治方面:新政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就业问题等措施,赢得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支持,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同时,新政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的政治格局,政府的权力得到了加强,总统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世界影响: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提供了借鉴。在二战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效仿美国,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种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也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推动了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发展。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罗斯福新政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要求学生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宏观调控政策、民生保障等方面进行分析。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质疑。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认识到虽然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需要政府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注重民生保障,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例如,中国在应对经济危机或经济波动时,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扩大内需,保障就业等,这些措施与罗斯福新政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又具有中国特色,是根据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制定的。(三)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特点和影响。强调经济大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危机,它给美国和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也促使美国政府进行了政策调整,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危机,对美国和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认识到经济发展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同时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四)巩固练习(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与罗斯福新政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如:选择题: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整顿金融体系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调整农业政策D.推行“以工代赈”填空题: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____。简答题:简述罗斯福新政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所学知识。(五)课后作业布置一篇小论文,题目为《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及美国社会在新政前后的文化、教育、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变化,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社会责任意识、对政府角色的认知等角度进行思考和论述,字数不少于800字。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或文章,如《罗斯福传》《美国大萧条》《解读罗斯福新政》等,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加深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解。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