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中模拟卷(四)(含答案)苏州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中模拟卷(四)
(总分:130分建议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24分)
1.小宇在学校开展的国防教育实践活动中,为学校公众号撰写了下面的通讯初稿。请你阅读后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8分)
访革命烈士纪念馆,传先烈红色基因
[甲]在苍松掩映、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广场,同学们一丝不苟地聆听先烈们的事迹,感受真(zhì)的爱国情,敬献表达感恩的鲜花,沉痛(dào)念为国捐躯的烈士和所有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贡献的革命先辈们,并无动于衷,集体宣誓:“不忘国耻,勇担使命;勤奋好学,知行合一;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
[乙]先烈们有着为信仰、为正义而牺牲的炽热情怀,传承红色基因的我们是否也应见义勇为?参观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的活动,引发了我们对“青少年是否应见义勇为”的思考。经过激烈争论,同学们基本达成共识:青少年传承见义勇为这一传统美德的同时,更应学会因地制宜,用最适合学生的方式发挥自己的作用。
[丙]2020年12月13日,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校八年级共381位师生在远喧嚣的革命烈士纪念馆,参加了主题为“访革命烈士纪念馆,传先烈红色基因"的国防教育实践活动。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①真(zhì)______②(dào)______念③炽______热④喧嚣______
(2)初稿中,画线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2分)()
A.庄严肃穆B.一丝不苟C.无动于衷D.因地制宜
(3)按照新闻消息写作的一般要求,初稿中[甲][乙][丙]三段应调整顺序。下列排序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A.甲一乙一丙B.丙一乙一甲C.丙一甲一乙D.乙一甲一丙
2.根据内容理解,在下列横线上,准确默写出相应的句子。(8分)
在古代,“智”通常与“知"同用,即知识、智慧、谋略、见识等,真正对“智”做出明确阐释的是孟子,他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提出,“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智”是王维“独绝千古"的“①__,__”(《使至塞上》)中对“直、圆"二字极其精妙的锤炼;是曹操“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龟虽寿》)中以衰老的骏马自喻,用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意志谱写人生华美乐章的壮思;是崔颢“③?_"中情景交融,借眼前江景抒思乡之情的精妙;是吴均“④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淡泊处世原则。
3.鲁迅说,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八年级开展“人无信不立"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8分)
(1)[“诚信”连对]活动中需要张贴对联,请你根据对联的特点搭配这三副对联,要求先上联后下联。(填序号)(3分)
①拼搏刻苦,治学当以竹为师②世事万千,唯诚实能成大事
③宽以待人,无边浩海堪为镜④成而守信,有信大潮可作师
⑤诚信善良,立品毋忘松作范⑥人生百岁,只善良可济苍生
第一副:_____第二副:______第三副:______
(2)[“诚信"解说]右图是活动宣传图片,请你为其配一段解说词。(3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诚信”有我]小鹏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会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请你结合本次活动的收获对其进行劝说。(2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6分)
(一)整本书阅读
4.埃德加·斯诺这样评价周恩来:“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请你结合名著具体内容,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斯诺采访毛泽东时引用的一首诗,请阅读后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6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请写出此诗提及的与长征有关的两个重大事件。(2分)
_________________
(2)从以上事件中,你感悟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并谈一谈长征精神在今天是否过时。(4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和诗歌,完成题目。(14分)
[甲]杭人游湖,已出酉归①,避月如仇……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②近岸,断桥石硫始凉,囗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靧面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囗同坐。韵友来,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____________(节选自张岱《西湖七月半》,有删改)
[乙]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唐]白居易
柳湖松岛莲花寺④,晚动归桡出道场⑤。卢橘子⑥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⑦宫在海中央。
[注]①已出西归:已、酉,均为旧时计时法,分别相当于现在的9~11点和17~19点。②舣舟:把船停靠在岸边。③靧(huì)面:洗脸。④松岛:孤山。莲花寺:孤山寺。⑤桡(ráo):船桨。道场:佛殿。⑥卢橘子:枇杷的果实。⑦蓬莱:传说海上有仙山,名蓬莱;孤山寺中亦有蓬莱阁。
新考法6.请根据词典常用义,结合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3分)
加点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常用义选项
(1)皂隶喝道去A.距离___B.赴,前往C.除去,去掉D.离开
(2)岸上人亦逐队赶门A.追赶,追逐B.依次,一个一个C.竞争___D.赶走,放逐
(3)吾辈始舣舟近岸A.开始,开端B.才C.只,仅D.最初,当初
7.甲文中有两处囗。根据上下文,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囗其上,呼客纵饮。……吾辈往通声气,拉囗同坐。
A.席余B.徒余C.席与D.徒与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
_________________
(2)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
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关于乙诗内容和相关诗歌知识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中以“柳湖”“松岛"代西湖、孤山,凸显出景物的特征,读之有身临其境之感。
B.颔联中的“重”“凉"二字,写出了枇杷颗果累累、雨后天气宜人,诗情画意间透露着诗人的满心喜悦。
C.尾联回到“回望孤山寺赠诸客”的题旨,而“蓬莱宫在海中央"则表达了诗人对蓬莱仙境的无限憧憬。
D.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额联、颈联对仗工整;第二、四、六、八句,通押一个ang韵。
10.甲文中出现的游湖者大约可分为三类,分别是“避月如仇者”“浅斟低唱、匿影树下者"和“纵舟
酣睡、尽享月色者”。倘若苏轼和白居易也在“七月半"那天游湖,你认为他们可能是哪一类游湖者?请任选一人,根据《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或乙诗内容,简述你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题目。(8分)
[材料一]
东方浮雕工艺融入彩妆产品,敦煌壁画元素作为印花出现在运动鞋上,某奶糖开发出了潮流香水……这些过去与现代时尚难以搭上边的元素,成为新湖流。
国潮不仅是消费潮流,也是一种价值观、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国潮的兴起,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和中国类学广为传播的契机。“国潮成为一种席卷年轻人的流行浪潮,它必然引领了生活风尚。”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研究员说,“有些所谓的国湖产品可能更迭很快,但这没关系,因为国潮产品也是商品,商品是可以被替代的。"在她看来,国潮文化作为年轻人文化认同的一部分,一旦产生就不会因某些品牌被淘汰而轻易消逝。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国潮是将大家能够识别出来的中国元素融入商品或服务之中,以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同。这里,没有“中国元素”不为“国”,没有一定规模消费者的认同和消费不成“潮”。
国潮文化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我国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民的民族自信心空前提高。第二,我国企业经过几十年摸爬滚打,迈过了产品或服务参差不齐、优劣难分的阶段。第三,国潮是在新一代消费者中流行的,而新一代消费者成长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产品质量快速提升的年代,他们对市场上产品的信任度较高。第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及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一方面迫使中国企业加强内部销售,另一方面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两个方面力量的交织,催生出“国潮"。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材料三]
[材料四]
有一些老字号认为做国湖做创新,换一个包装就能成为爆品,殊不知其产品的核心已不能满足当下消费者的喜好。而且这些企业的所谓“国潮”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其产品包装图案大多为舞狮、祥云、白鹤、扇子等。有些企业做国潮,只是急匆匆地打出国潮的标签进行售卖。更有甚者,他们直接在其产品包装上添几个繁体字就声称国潮新品。
老字号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它的独特技艺和产品,单纯给产品换件“潮服”,或许能在一时间赢得关注与流量,但难以让老字号持续赢得市场。老字号要“守正创新”,“守"的是本质,老字号的本质还是共产品,需要适应当下消费者的需求和追求。“正”就是文化的传承。“创新"则是要在内容元素、呈现形式、销售渠道上有所突破。
(选自《南方日报》,有删改)
1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国潮不仅是消费潮流,也是一种价值观、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因此国潮产品不可替代。
B.新一代消费者成长在经济迅速发展、产品质量快速提升的年代,对产品信任度较高。
C.“90后”“00后"最看重品质,较关注外观颜色、科技创新和情感价值,与“70后”“80后"差异大。
D.仅仅给产品换件“潮服”,简单堆砌“中国风"元素,难以让老字号持续赢得市场。
12.有人说,作为一种“潮”,“国潮"文化可能来得快去得也快。你赞同吗?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3.某老字号月饼厂家计划推进国潮品牌建设。请结合以上材料,给他们提两条具体建议。(3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16分)
魔笛
翌平
①朗风站在考场中间,周围坐满了老师。他操着笛子向大家鞠了个躬,不等口令就开始吹起来。朗风是个不太守规矩的孩子,在梁老师家里,他也总是操起笛子就吹。
②朗风吹的是《乌苏里船歌》,这是他特别喜欢的一首曲子。这曲子很甜,第一次听梁老师吹奏时,朗风就感受到那条大河在初春破冰,感受到渔民开心的心情。
③吹着吹着,朗风忽然就停下来,怯生生地问:“老师,还没让我吹吧?”
④大家一下子都笑了。刚才看这小孩冲进考场,大家就想笑,他太有个性了,棉袄上系了条红围巾,头发跟鸟窝一样。可大家都不敢笑,这孩子一定是自己大老远来的,别一笑把孩子笑毛了。
⑤“你接着吹吧,孩子,"大个子老师说,“还有什么曲子?”
⑥“我想吹一下我老师的一部作品,《森林舞曲》。"朗风说。他操起笛子演奏起来。这是第一乐章《夏末林中》,朗风用花舌和颤音不断模仿着各种鸟的声音,从一只小雏燕欢蹦乱跳,到一群乌鸦用翅膀扑打着落叶,再后来是一群大雁从蓝天上飞过。梁老师写的这段曲子,明快而顺畅。朗风想起梁老师带他去听林中漂亮的雉鸡叽叽咕咕地叫,告诉他这嗓音非常自然,是凭着本能随心发出来,然后用笛音来解释它的发音技巧。
⑦第二乐章叫作《年儿》,这一段旋律太欢快了,连朗风家的黄狗听到都会摇晃尾巴。朗风想起,他这大山里的孩子第一次听到梁老师的笛声,不由入神地痴呆着,然后用口哨把刚才的曲子吹了出来,梁老师吃惊地看着他,嘴里更快更拐弯地又吹出一段,朗风又用口哨把这段吹了出来。后来,梁老师主动教朗风吹笛子,爸爸不明白梁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可他坚信梁老师是真正的艺术家。长笛是有魔力的乐器,气息的着落点会构成不同的音色,但开始时他总是拿不准,有点想放弃了,可梁老师不厌其烦地示范、鼓励的眼神,让他终究没有放下长笛。
⑧第三乐章《农忙》,那是梁老师在雪夜里点着油灯写的,在夏天看着河畔开满的野花写的。朗风想起春耕的时候,刚下放到农场的梁老师学开拖拉机,但他开的那辆车总是歪歪扭扭,不能犁出笔直的麦道。大家都在笑。休息时,梁老师吹响这根银笛,笛声悠扬,像从很古远的时候传过来的,也像一阵阵夏日里的微风。梁老师教给他,学音乐要听,当音符被演奏者变成声音时,它们就有了生命,用心听懂这些声音比什么都重要。
⑨第四乐章是《无言曲》,朗风记得梁老师说,每个音乐家都有自己的一首《无言曲》,那是奏给自己听的。梁老师独自一人时,会对着山峰和森林吹奏,笛声平静、清澈,梁老师告诉朗风,就像落叶在水面上漂浮着一样,有时候最简单的声音能吹出最丰富的心灵。
⑩朗风的笛声飞扬着,自由地变化,就像梁老师那样,他用笛子感觉自己内在的心思,感觉那些扑面而来的隐在情感。在他的演奏中,《无言曲》越来越远离当初他记录下来的样子,更像是随风而逝的记忆。一会儿,山林呼啸,那尘封的年代,从卡车上下来的那么多戴眼镜的人,梁老师瘦小单薄的身板,脖子上红色的围巾。一会儿,山谷里飘来春天的气息,梁老师给他重新起的名字,晴朗的朗,像风一样自由自在。一会儿,山风浩荡,他想起梁老师和他一起重奏这段音乐,彼此的呼应像一问一答,也像相互的问候。一会儿,山间大雪弥没,梁老师没能捉过漫长的严冬,草场边的河滩上,大家为他建了个“家”,这是他的遗愿,他希望留在这里,每年听到春暖花开、冰雪融化的声音。从此,朗风经常来这里,他为梁老师吹笛子,再也没有人指点他,但站在这里,他觉得很多难题会迎刃而解。
老师们沉默着,大个子老师摘下眼镜,擦了擦,拿过朗风的笛子,仔细地端详着,然后递给其他老师,他们传看着。最后笛子被小心地送回到朗风手里:“是把好笛子,孩子。它原来的主人这里很多人都认识,他是个很好的笛师。“
朗风的眼睛有点红,低下头,他想起梁老师生前不止一次对他说的话:“有一天,你会站
在音乐学院的乐台上的。"____________(有删改)
14.朗风在演奏《森林舞曲》时回忆了一些往事,请结合文章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3分)
《森林舞曲》里的回忆
第一乐章《夏末林中》梁老师①___,朗风学习吹笛技巧。
第二乐章《年儿》梁老师主动教朗风吹笛子,因为朗风②____。
第三乐章《农忙》梁老师在农忙时吹笛子,朗风用心学习听声音。
第四乐章《无言曲》梁老师初到大山,身板单薄,脖子上围着红围巾。
梁老师去世后,朗风③____。
15.考场中的老师们为什么刚开始“想笑”又“不敢笑”,后来“一下子都笑了”?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市劳务合同范例
- 劳动合同范本在昆明
- 包地合同范本模板
- 出口车牌架采购合同范本
- 临时用房建设合同范本
- 第五课 我是小画家-模块组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大连版(2015)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 劳动合同范本申请
- 养羊合作合同范本
- 2024年云浮市郁南县河口镇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日照银行社会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宁波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幼儿园春季开学教职工安全培训内容
- 《万以内数的认识》大单元整体设计
- 中医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
- 实验动物使用者职业健康与安全课件
- WJ30059-2024军事工业爆炸物品设计安全标准
- 创伤性脑疝查房
- 《政府管制基本理论》课件
- 机房建设验收报告
- 环境岩土工程学课件-东南大学-潘华良境岩土工程学概论-9大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 《红楼梦》中宝黛之间的爱情与悲剧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