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模拟试题(1~7单元)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家务劳动:用天然气炒菜 B.社区服务:把旧衣物分类回收C.学校清洁:用扫把清扫灰尘 D.学农活动:提井水灌溉菜地2、“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有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A.提倡开私家车出行,节约时间成本 B.积极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C.城市垃圾露天焚烧,减少土壤污染 D.加高工厂烟囱,废气高空排放3、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B.石油、煤炭资源丰富,可以无节制开采C.“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D.厨房煤气泄漏,立即开启排气扇通风换气4、下列图示中的“错误操作”与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液体喷出B.污染试剂C.酒精溅出D.读数偏大5、2024年以“创新预见6G未来”为主题的全球6G技术大会在我国召开。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镓的元素符号是Ga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D.1个Ga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346、《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田七氨酸(C5H8N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田七氨酸含有四种非金属B.田七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田七氨酸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田七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8:2:57、“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自行车轮胎夏天容易爆裂——气体分子受热变大 C.金秋十月,桂花飘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8、生成(虚拟现实)设备的材料之一是硅,工业制取高纯硅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和丁均由分子构成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C.保持乙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粒子个数比为9、化学思想方法对于学好化学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比: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产物不同B.分析: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元素种类不同C.推理: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由此可推出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H和ОD.归纳: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应合理开发利用10、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化合物:锰酸钾、过氧化氢 B.混合物:空气、五氧化二磷C.可燃性物质:氮气、天然气 D.单质:水、金刚石11、由下列实验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中,正确的是()ABCD实验现象旋紧瓶塞,振荡,软塑料瓶变瘪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反应前称量的质量大于反应后称量的质量加入氧化铁的试管迅速产生气泡,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氢气不纯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A.A B.B C.C D.D12、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H₂的发生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测得的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取氢气用锌和稀硫酸,选择锌是因为反应速率适中B.ab段压强上升的原因是生成气体,且弹簧夹关闭C.c点操作是打开弹簧夹D.cd段试管内液面下降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5分)随着时代的变化,家用燃料也随着人们的生活发生改变。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带着极大的兴趣对家用燃料的变迁展开了项目化学习。任务一: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信息检索】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到当地家用燃料的变迁主要经历了干柴→煤→煤气→天然气等阶段。【分析交流】(1)从是否可再生的角度分析,天然气属于能源。(2)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务二:了解如何合理使用燃料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信息检索】小明同学去图书馆收集有关信息,找到燃料充分燃烧的方式有增大氧气的进气量和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等。【小组讨论】(3)小明认为煤不充分燃烧会生成CO,CO会破坏人体血液中的,造成人体中毒。(4)将煤块粉碎再燃烧的目的是。14、(6分)如图是气体的制取、收集装置,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仪器①名称:。(2)B装置的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伸入液体中,其目的是。(3)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4)用E装置收集氧气,若所得氧气浓度偏低,可能原因是。(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了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气体,可以用装置收集,集气瓶内装满水后在水面滴入一层植物油,水面滴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15、(6分)煤的气化和液化是目前实现煤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以粗煤为原料合成甲醇的流程如图所示。

(1)写出过程②中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该反应中氢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1→0,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

(3)上述流程图中的氧化物有

(4)将煤加工处理的意义是

(写出一条即可)。

(5)甲醇和乙醇同属醇类,请推测甲醇的一个化学性质。16、(6+3分)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后,以二氧化碳的制取为课题展开了项目式探究:【项目一】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1)能利用碳的燃烧获得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吗?①描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②能用此法收集一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吗?写出你的分析:。(2)能利用稀盐酸、稀硫酸和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钠的组合制二氧化碳吗?选择药品,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记录如下组别药品实验现象①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适中②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③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很快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项目二】探究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3)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理由是。【若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3分,总分不超过40分】(4)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所需时间对照小组同学分4组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分别收集1瓶(集气瓶容积相同)CO2气体,记录所需时间,如表所示。1234排水法排空气法综合上述实验,请你对CO2的两种收集方法做出评价:。(5)为进一步验证排水实验的可行性,利用图1装置,选择合适的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利用CO2浓度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排出的CO2浓度如图2所示。①图1中水槽内倒置漏斗的作用是。②图2中CO2浓度先逐渐增加后稳定不变的可能原因是。17、(5分)中国天宫空间站三名航天员每日需要氧气2.4kg,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制氧,是航天员安全可靠的供氧途径之一。向氧气发生器加入粉末状的铁粉和氯酸钠(NaClO3);点燃铁粉,铁粉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NaClO3受热分解为氯化钠和氧气。三名航天员4天所需氧气共9.6kg,则理论上至少需要加热分解NaClO3的质量为多少?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2345678910ABACBBBADA1112BD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5分)(1)不可再生;(2)CH4+2O2CO2+2H2O;(3)血红蛋白;(4)增大接触面积,使煤块充分燃烧。14、(6分)(1)水槽;(2)形成液封,防止气体由长颈漏斗下端管口逸出;(3)2KMnO4K2MnO4+MnO2+O2↑;(4)集气瓶事先没有装满水(或未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5)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15、(6分)(1)C+H2OCO+H2;(2)0→+2;(3)H2O、CO;(4)转化成清洁能源(或减少污染物排放、转化为化工原料等);(5)可燃性。16、(6+3分)(1)木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发白光,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能,不便于收集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