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婴儿型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_第1页
一例婴儿型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_第2页
一例婴儿型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_第3页
一例婴儿型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_第4页
一例婴儿型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例婴儿型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疾病概念及相关介绍】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pinalmuscularatrophy,SMA)又称WedningHoffmann病,是一种源于脊髓前角细胞和低位脑干运动神经核变性,导致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该类疾病过去通常根据起病年龄和临床病程分为1-3型,目前分为0-4型,0型SMA(出生前起病)和1型SMA(婴儿期起病)是最常见且最严重的类型,2型SMA和3型SMA起病较晚,病程的严重程度较低,4型SMA(成年期起病)是最轻度的类型。婴儿型SMA约占所有脊髓性肌萎缩的50%[1],婴儿发病率为1/10000-1/6000,居致死性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的第2位[2]。临床表现为喂养困难、呼吸困难、对称性肌无力、肌张力低下、肌萎缩,常因呼吸功能障碍引起肺部感染,极易导致死亡。【病因/遗传学】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pinalmuscularatrophy,SMA)又称WedningHoffmann病,是一种源于脊髓前角细胞和低位脑干运动神经核变性,导致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最常见的SMA类型是由染色体5q上SMN1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引起(即,5qSMA),染色体5q相关SMA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不同类型的5q-SMA由染色体5q13.2的SMN1基因的双等位基因缺失或突变引起,造成SMN1蛋白缺乏[3-7]。SMN1基因最常见的突变是外显子7缺失[8]。大约94%的临床典型SMA患者具有外显子7的纯合性缺失。虽然最常见的SMA类型是由染色体5q上SMN1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引起(即,5qSMA)但仍存在一些罕见的非5q原因所致的SMA,这些类型具有遗传和临床异质性[9-11]。【流行病学】SMA的发病率为1/10000-1/6000,婴儿型SMA发病率为1/20000,致病性SMN1突变的携带率为1/90至1/47。SMA是导致婴儿死亡最常见的单基因病因[12]。【临床表现】婴儿型脊髓性肌肉萎缩症主要临床表现如下:对称性肌无力:首先双下肢受累,迅速进展,主动运动减少,近端肌肉受累最重,不能独坐,最终发展手足仅有轻微活动;肌肉松弛,张力极低:患儿卧位时两下肢呈娃腿体位,髋外展,膝屈曲的特殊体位,腱反射减低或消失;3肌肉萎缩:可累及四肢、颈、躯干及胸部肌肉,由于婴儿皮下脂肪多,故肌萎缩不易发现;呼吸障碍:肋间及麻痹轻症者,可有明显的代偿性腹式呼吸,重症者除有严重呼吸困难外,吸气时可见胸骨上凹陷,及胸式矛盾呼吸,但膈肌运动和括约肌始终正常;神经受累:运动脑神经受损时以舌下神经受累最常见,表现舌肌萎缩及震颤[13]。【诊断标准】目前国内外诊断标准不一,以下为国内诊断标准,具备以下条件1-4或1、3、4、5均可确诊本病:对称性进行性近端肢体和躯干肌无力,肌萎缩,不累计面肌及眼外肌,无反射亢进,感觉缺失及智力障碍;家族史符合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方式;血清CPK正常;肌电图提示神经原型受损;肌活检符合前角细胞病变[13]。【治疗】本病无特效治疗,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心理治疗尤为重要,适度运动除能保护关节的活动度和防止挛缩以外,还可增加残存运动单位的功能;理疗亦能使部分患儿减轻关节挛缩的痛苦;对于晚期患儿应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及压疮,如伴有呼吸功能不全,需要用人工呼吸器,保证气道通常,改善呼吸功能。【预后】预后不良,平均寿命为18个月,多在2岁以内死亡,呼吸系统并发症如肺炎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一)病例简介1.基本资料:患儿王**,女,2岁1月,,患儿因“痰鸣12天,发热2天”予2018-7-3010:15收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儿童专科病房。2现病史:2.1入院原因:患儿于18日开始出现喉头痰鸣音,19日至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住院7天,予静脉点滴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4天,效果不佳,改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3天,症状好转,办理出院。7-29日开始出现发热,热峰39.3°C,,无寒战,无抽搐,喉头痰鸣无改善,咳嗽无力,为求进一步诊治至我院,门诊拟“发热查因”收入院。患儿起病以来精神一般,食纳减少,尿量减少,大便正常。2.2病程简介:时间生命体征阳性体征治疗措施备注2018-7-3010:15-20:25T:36.7-39.0°CP:142-166次/分R:42-54次/分呼吸急促、吸气性凹陷、咳嗽、咳痰、流涕、肌力4级、肌张力减弱一级护理、必要时低流量给氧、Q2H监测血氧饱和度、Q1H心电监护、必要时吸痰、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沙丁胺醇雾化平喘。7-3020:40Tmax:39.0°C,P:173次/分R:54次/分SPO2:给氧前提下正常反复咳嗽、痰多、气促、三凹征低流量给氧、Q1H监测血氧饱和度、Q1H心电监护、必要时吸痰、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沙丁胺醇雾化平喘。转入HDU7-31至8-1Tmax:39.0°C,R:约50次/分SPO2:给氧前提下正常三凹征、咽红、呼吸音粗、痰鸣、咳嗽反射差,较多分泌物,不易排出,四肢肌力2-3级继续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停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8-2体温正常,R:约50次/分SPO2:正常无三凹征,有咽红、呼吸音粗、痰鸣,咳嗽反射差,较多分泌物,不易排出,四肢肌力2-3级申请物理治疗转出HDU,转入B2E8-2至8-5生命体征平稳咳嗽力度弱,有痰不易咳出,肺部仍闻及痰鸣音,四肢肌力2-3级加用阿奇霉素口服,继续物理治疗、加强吸痰护理,防止痰液堵塞。8-6生命体征平稳咳嗽次数明显减少,有痰不易咳出,呼吸平稳,四肢肌力2-3级,精神、胃纳好。出院既往史/个人史:2017年确诊婴儿型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出生史:

G2P2,足月,产式:顺产,窒息无,抢救无,出生体重:2.9kg。过敏史:无6.预防接种:疫苗卡介苗百白破麻疹脊髓灰质炎乙脑流脑乙肝其他接种有、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7.家族史:父一般,无传染病及其接触史,母一般,无家族性遗传疾病,父母不是近亲结婚。家庭其他成员年龄及健康状况:健康。8.体格检查:体重:9.0kg,身高:85cm。患儿发育不良,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呼吸急促,呼吸运动对称,语颤对称,双肺叩诊音清音,双肺呼吸音粗糙,有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音正常,心率100次/分,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全腹无压痛,全腹无反跳痛。肝脏肋下未可触及,脾脏肋下未可触及;四肢脊柱:四肢关节正常,肌力:4级,肌张力:减弱,脊柱无畸形,脊柱活动度正常,无压痛,无叩痛;神经系统:双侧膝反射正常,腹壁反射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布氏征阴性,克氏征阴性;专科检查:颜面无发绀,呼吸稍促,可见胸骨上吸凹,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中湿性啰音,四肢肌力4级,肌张力减弱。(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8.7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7%;淋巴细胞百分比:16.1%;CRP:18mg/l2.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3.心肌酶谱四项:乳酸脱氢酶(LDH):315U/L4肺炎链球菌抗原测定:阳性5.深圳市儿童医院胸片提示:支气管肺炎(三)诊断及诊断依据1.诊断:1.支气管肺炎2.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3.婴儿型脊髓性肌肉萎缩症诊断依据:患儿痰鸣、呼吸稍促、可见胸骨上吸气性凹陷,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中湿性啰音,儿童医院胸片提示支气管肺炎;四肢肌力4级,肌张力减弱,同时2017年确定为婴儿型SMA,故诊断。(四)诊疗计划:1.完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病原学等检查。2.予抗感染治疗。3.对症处理:雾化稀释痰液、止咳,必要时吸氧、吸痰护理,避免痰堵、窒息等对症处理。4.必要时无创呼吸机等支持治疗。护理 1.护理评估1.1患儿的体温过高,痰鸣、呼吸音粗、吸气性凹陷明显。1.2患儿咳嗽力度弱,容易发生窒息、痰堵。1.3患儿四肢肌力2-3级,肌张力减弱,有受伤、压疮风险。1.4患儿营养一般,喂养困难。1.5患儿、家属依从性可,能配合治疗1.6家属对患儿有SMA疾病接受程度可,但对患儿现状较紧张、焦虑。2.护理诊断2.l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2.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SMA疾病和/或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有关。2.3低效型呼吸形态:与SMA疾病和/或支气管痉挛、气道阻力增加有关。2.4有窒息的危险:与呼吸肌无力和/或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有关。2.5躯体活动障碍:与SMA导致肌无力和肌萎缩有关。2.6有受伤的危险:与SMA导致肌无力和肌萎缩有关。2.7有营养失调的危险:低于机体需要量。2.8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风险:与SMA导致肌无力和肌萎缩有关。2.9舒适的改变:与发热、咳嗽、咳痰等有关2.10潜在并发症;呼吸衰歇、心力衰歇、脊柱侧凸疾病等。2.11紧张、焦虑:与患儿疾病有关。2.12知识缺乏;家长缺乏SMA相关的护理知识及家庭救护技能。3.护理目标3.1患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3.2患儿病情情况逐渐减轻、好转。3.3预防并发症,辅助患儿安全度过发病期。3.4缓解家属焦虑情绪,教会家属掌握SMA的护理知识及家庭救护技能。护理措施4.1环境与休息:予呼吸道隔离,做好隔离措施,告知相关医护人员及陪护人员,进出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病房每日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保持病房安静、温湿度适宜。4.2发热的护理: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体温≥38.5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30分钟后复评体温一次,保持环境安静,保证患儿休息,促进患儿舒适,指导多饮水,适当松衣解被,患儿出汗后予及时更换衣物,促进舒适,注意保暖,避免受凉。4.3呼吸系统的护理:

患儿痰鸣、呼吸急促、可见吸气性凹陷、呼吸音粗,反复咳嗽、痰多,但咳嗽反射差,呼吸机无力,痰液量多且粘稠,不易咳出。护理措施:1)遵医嘱予静脉点滴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抗生素以控制感染;2)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缓解支气管痉挛,稀释痰液,配合物理治疗,有效拍背、鼓励患儿有效咳嗽,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及炎症的消除;3)患儿呼吸肌麻痹无力,痰液多且粘稠,重点准确掌握及时吸痰的指标,注意有无发生痰堵窒息症状,予床边备吸氧、吸痰仪器,必要时予吸氧、吸痰护理,避免窒息,这直接关注到患儿疾病的转归[14]。4)注意观察患儿呼吸机麻痹情况有无加重,如有加重应及时予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或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给予辅助通气。4.4合理喂养,防止营养不良及呛咳窒息:患儿肌力及肌张力较差,吞咽功能较正常儿童差,虽能自行进食,但喂养困难,如发生呛咳不仅加重患儿病情,而且会引起窒息,严重威胁患儿生命。1)调整体位:患儿的体位对误吸有很大的影响,喂食前予摇高床头,避免进食时误吸。2)调整食物的性质、控制喂养流速:糊状性质食物不易吸入气管,稀得液体最易被吸入气管,因此将患儿的配方奶加入增稠剂增稠,控制流速,防止误吸,同时,指导进食如米糊、蛋奶羹、烂面条等食物:3)指导少量多餐喂养;4)如患儿拒绝进食或呛咳次数较多时可建议医生予静脉补液。4.5密切观察病情、阳性体征,及时发现有无并发症的发生:4.5.1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如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4.5.2观察患儿的阳性体征:患儿阳性体征较多、较重,密切观察患儿的咳嗽、咳痰情况,注意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吸氧,同时避免痰堵窒息,及时吸痰;患儿痰鸣、湿啰音、三凹征明显,注意观察患儿症状有无加重或好转,避免患儿发生病情变化而无及时报告、处理。4.5.3观察患儿有无窒息的情况:患儿呼吸机麻痹、咳嗽无力,注意观察患儿呼吸状态,夜间睡眠时头偏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巡查,避免窒息。同时,查阅文献发现患儿发生痰堵的高危时间段在患儿入睡后,特别是凌晨4:00-5:00,因患儿熟睡后直发运动及被动运动减少,清理呼吸道能力更弱,所以予指导护理人员在痰堵发生的高危时间段,应约30分钟左右观察患儿面色、呼吸的频率和节律,同时指导家长掌握发生痰堵的观察及处理要点,出现异常情况迅速通知医务人员。4.5.4防止跌倒/坠床,预防压疮的发生:患儿肌张力2-3级,躯体移动障碍,予加强防跌倒宣教,打上床栏,防止患儿跌倒/坠床,同时,每2小时协助患儿更换体位、更换血氧饱和度监测位置,每班查看患儿皮肤。4.6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

虽然家属对SMA疾病接受程度可,但患儿及家长也因住院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确诊为SMA,对患儿及家属整个家庭都是沉重负担及巨大的痛苦,目前患儿、家长仍较紧张、焦虑,予心理护理,讲解患儿的治疗措施及大部分患儿的病情好转的转归,指导配合治疗等。同时培训家长家庭救护技能,如发生痰堵、呛咳窒息的识别要点及重点关注高危时间段、发生窒息时的救护流程及实施要点。5.护理评价5.1患儿体温恢复正常。5.2患儿病情得到缓解,咳嗽、咳痰、喘息、吸气性凹陷等症状好转。5.3患儿住院期间安全度过急性期,无发生相应的并发症。

5.4家长掌握了SMA的基础护理知识及家庭救护技能。5.5患儿住院期间无发生感染。护理体会/讨论:6.1患儿疾病较特殊,为长期性、危险性疾病,对患儿家庭造成沉重的打击及极大的心理压力,所以给予正确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6.2通过对本病的护理,家属掌握了SMA的相关知识,配合治疗及护理,同时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达到了患儿早日康复的目标。6.3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到与医生、康复治疗师之间的良好沟通,住院期间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参考文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上册2015.6:916-921:2032MunsayTL,DaviesKE.InternationalSMAconsortiummeeting[J].NeuromuscularDisord,1992,2:423PriorTW,FinangerE.Spinalmuscularatrophy.GeneReviews./books/NBK1352/(AccessedonMarch03,2017).SchmalbruchH,HaaseG.Spinalmuscularatrophy:presentstate.BrainPathol2001;11:231.PellizzoniL,KataokaN,CharrouxB,DreyfussG.AnovelfunctionforSMN,thespinalmuscularatrophydiseasegeneproduct,inpre-mRNAsplicing.Cell1998;95:615.CuscóI,BarcelóMJ,delRíoE,etal.DetectionofnovelmutationsintheSMNTudordomainintypeISMApatients.Neurology2004;63:146.LefebvreS,BürglenL,ReboulletS,etal.Ident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aspinalmuscularatrophy-determininggene.Cell1995;80:155.OginoS,WilsonRB.Genet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