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7单元(16-B)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_第1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7单元(16-B)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_第2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7单元(16-B)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_第3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7单元(16-B)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_第4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手册第7单元(16-B)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十六)B第16讲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下面是安徽芜湖于1877年正式开关后历年贸易额的统计图。图中信息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芜湖()A.进出口贸易额总体增长较缓慢B.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C.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对外贸易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2.买办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替外国商人服务的中间人或经理人,与各级政府和外洋势力有着密切联系。1869年,驻天津的英国领事在报告中提到:“发展贸易,除了自然的与政治的阻力外,买办是仅次于二者的最大阻力。”该报告表明()A.买办制给外商带来了巨大利益B.原有买办制度已不适应外商需要C.买办逐渐脱离了与外商的联系D.外商与买办之间矛盾已不可调和3.下表为浙江地区部分年份生丝和丝绸出口统计表。年份1750年1850年1875年1895年生丝出口数量(担)13971500079000110000税率(%)9.433.97丝绸出口数量(担)18229120006000228税率(%)3.114.17此表反映了当时丝织业()A.仍然保持传统生产的优势B.占据经济的主导地位C.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原料生产的均衡发展4.李鸿章于1878年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除挪用若干“官款”,又请准了10年的专利特权。按照这个特权,除“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外,还可减免税厘。而李鸿章请准这一专利的借口是为中国挽回利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这里的利权指的是列强在华办厂权B.体现了李鸿章捍卫国家主权的立场C.清廷对技术专利权的保护非常严格D.上海机器织布局应是官商合办企业5.在筹建上海轮船招商局时,商人入股并不踊跃,清政府拨款20万以“示信于众商”。此后,上海轮船招商局还获得了清政府大量的缓付利息的借款,以及减免部分税费的优待。这反映了()A.洋务运动由“自强”向“求富”过渡B.清朝官员贪污腐败阻滞了工商业发展C.洋务运动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D.政府与民间资本激烈争夺利税6.下表为1875—1895年洋务运动中聘用洋员的详细资料表(部分)。据此表可推知()姓名国籍职位服务单位备注巴思士德国炮术教习武备学堂赠四等宝星尼格路士英国教习北洋水师甲午海战中阵亡阿壁成德国总管轮“定远”舰甲午海战中受伤赏三等第一宝星马吉芬美国炮术教习“镇远”舰甲午海战中受伤返国A.洋务运动完全依赖于欧美各国B.欧美国家积极支持中国的洋务运动C.外援促使中国近代化顺利完成D.在中国军事近代化过程中洋员也作出了贡献7.据统计,1904—1908年,每年根据《公司律》正式登记注册的企业公司数量都在50家到60家。到1912年,运作的本国企业已有20749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型或中等规模,只有750家企业雇工超过100人。这表明()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民族工业的发展有较大局限性C.清政府严格限制企业的规模D.民族工业发展迎来“短暂春天”8.据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新创办的商办厂矿企业有50余家,资本总额达1200万元。商办企业的投资额几乎相当于官办、官商合办企业投资额的3倍。此时商办企业获得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外资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B.清政府扩大税源的需要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D.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影响9.下图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的分类和各自所占比重情况(%)。该图可以用来说明中国()A.自然经济得到巩固B.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C.国内市场逐渐活跃D.仍然是世界原料的主要产地10.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国民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解决资金、能源与原料问题,拨出专款组织国营厂矿企业东迁,同时给部分私营企业以恢复贷款。材料反映的是()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的政策B.抗战时期经济生产的重新布局C.抗战结束以后国民经济的恢复D.解放战争时期官僚资本的膨胀11.“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不仅邮政、机器之啧有烦言,若轮舟,若铁路,其兴办之始,士民皆心惊目骇而指为不祥……今(中日甲午战争后)轮舟、铁路明效彰彰矣……故丁男亦得其佣值,红女愈广其营生,则机器之效又彰彰矣。”这最能说明()A.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国人思想解放B.中日甲午战争激发了国人学习西方的热情C.工业文明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D.国人为了生计逐步接受西方工业文明12.“窃以为此其间不如变通办理,易女工而为男工。夫织布、纺纱、轧花等事,虽似乎近乎妇人女子之事,其实仍是工作,机器或稍笨重,一有脱落等情,妇女即束手无策,仍须借力于男工。而所做之工妇女能之,男子岂有不能为之理?计不如以男易女。”材料反映了()A.对妇女的关心与尊重B.传统封建观念影响妇女就业C.中国传统自然经济解体D.妇女不能适应机器生产的要求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世纪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欧洲商人、旅行家以及传教士纷纷来华,他们关于中国茶叶的介绍,推动了欧洲的饮茶热潮以及茶叶贸易。在巨大利润的驱使下,茶叶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商品。到18世纪,伦敦的咖啡馆实际上成了茶馆,茶叶成为英国全民共饮的大众饮料。在很长的时期里,英国形成了一种“中国热”,用中国瓷器饮用中国茶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茶叶贸易带给英国国库的税收曾经达到每年330万英镑,占国库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这些前所未有的财富为近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最初的经济基础。——摘编自《近代欧洲的茶叶贸易与中国茶文化的西传》等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随着印度、日本等新兴产茶国的崛起,我国在世界茶叶市场中的份额日趋减少。面对这一形势,中国社会各阶层试图全面整顿华茶。《时务报》《湘报》《农学报》等报纸大量登载国外茶业商务和茶业改良的文章,清政府派员到印度等国考察茶业。进入20世纪之后,为了培养能掌握先进茶业技术的人才,湖北、四川等地率先创办茶业学堂、讲习所。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随着清政府颁布《公司律》等法规,中国迎来了一个引进制茶机器、兴办茶叶公司的小高潮。有些地方还设立茶叶检验所,对出口茶叶进行质量检验,并加强广告及包装等环节。从清末到民国初,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减免茶税的条文。但我国业茶者多为分散经营,资本薄弱,无力采用机器生产,晚清政府国库亏空,无暇过多顾及茶业发展。地方政府无视减税条文,为了保证财政收入,依然巧立名目,加增捐税。1919年,英国为了确保印度茶叶的销路,拟对华茶征收特别税,每磅两便士,使华茶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当时北洋政府无力与英国交涉以取消特别税。最终,华茶外销急转直下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摘编自《1900—1920年中国社会挽救华茶的努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茶叶贸易兴盛的原因及其对英国社会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振兴茶业的举措,并加以简要评价。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年》解读材料,围绕“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证。(要求:论题围绕材料信息并符合题目要求,史实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课时作业(十六)B1.C[解析]根据统计图的内容可知,芜湖的进出口贸易额总体增长较快,故A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时间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后,与图片中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图中芜湖的输入额与输出额的不断增加可知,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故C项正确;图中并未体现殖民地色彩,故D项错误。2.B[解析]买办制给外商带来了巨大利益,与材料中“买办是仅次于二者的最大阻力”不符,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买办是……替外国商人服务的中间人或经理人”到“买办是仅次于二者的最大阻力”表明原有买办制已不适应外商需要,故B项正确;买办脱离了与外商的联系,与材料中“有着密切联系”不符,故C项错误;外商与买办之间的矛盾已不可调和,与材料中“买办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替外国商人服务的中间人或经理人”不符,故D项错误。3.C[解析]据表格中浙江地区部分年份生丝和丝绸出口统计数据可知,生丝出口量增加,丝绸出口量减少,因此反映了丝绸生产的优势受到打击,故A项错误;表格只反映了生丝和丝绸的出口数据,没有涉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数据,故B项错误;中国生丝和丝绸的出口数据的变化,说明世界市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影响,表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C项正确;表格只涉及生丝出口数据,反映了生丝的出口量增加,没有反映其他原料的相关数据,因此不能反映当时原料生产的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4.D[解析]李鸿章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之一是分洋利,这里的利权应该指的是列强在中国通过经济侵略获得的利益,故A项错误;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是“求富”,“体现了李鸿章捍卫国家主权的立场”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专利并不是指技术专利权,而是指一种特权,故C项错误;据材料“除挪用若干‘官款’,又请准了10年的专利特权。按照这个特权,除‘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外,还可减免税厘”可以得出,上海机器织布局应是官商合办企业,故D项正确。5.A[解析]上海轮船招商局属于民用工业,清政府鼓励民间资本入股,体现了由“自强”到“求富”的转变,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清朝官员的贪污腐败,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洋务运动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政府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如“减免部分税费”,故D项错误。6.D[解析]从表格中洋员的国籍不能推断“完全依赖于欧美各国”,故A项错误;洋员参与洋务运动不等同于欧美国家积极支持洋务运动,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而非完成近代化,故C项错误;洋员参与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故D项正确。7.B[解析]“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争后,不能全面概括材料,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型或中等规模,只有750家企业雇工超过100人”可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即规模很小,故B项正确;在这一时期,清政府已经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甚至还在1903年设立商部鼓励工商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是在1914年至1918年,而非材料中的时间段,故D项错误。8.B[解析]外资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是民族工业产生的诱因,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故B项正确;1895—1898年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故C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此时尚未成立,故D项错误。9.B[解析]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手工制品类的比重越来越小,由此可以判断自然经济遭到不断破坏,故A项错误;原料品的出口比重越来越大,机器制造品比重也在加大,可见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故B项正确;图片主要反映的是各类产品的出口情况,没有关于国内市场的内容,故C项错误;原料品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不能说明中国是世界原料的主要生产国,广大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均是原料的主要产地,故D项错误。10.C[解析]“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在1927—1936年由国民政府推行的,与材料中“拨出专款组织国营厂矿企业东迁”不符,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把国营企业和学校西迁,与材料中“东迁”不符,故B项错误;抗战结束后,国营厂矿企业由西南迁回东部地区,与材料中“拨出专款组织国营厂矿企业东迁”相符,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解放战争时期,官僚资本膨胀,压制私营企业的发展,与材料中“给部分私营企业以恢复贷款”不符,故D项错误。11.C[解析]材料中“邮政、机器之啧有烦言,若轮舟,若铁路……士民皆心惊目骇而指为不祥”说明当时的国人对西方的物质文明心存疑虑,人们的思想观念保守落后。中日甲午战争后,“轮舟、铁路明效彰彰矣……故丁男亦得其佣值,红女愈广其营生”,表明随着近代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材料中并没有提到民族工业,故A项错误;“中日甲午战争激发了国人学习西方的热情”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最主要意思,故B项错误;“工业文明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是材料所要表达的最主要含义,故C项正确;“国人为了生计逐步接受西方工业文明”也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最主要含义,故D项错误。12.B[解析]材料认为在工业生产中妇女不如男子,体现不出对妇女的关心和尊重,故A项错误;材料认为在工业生产中女子不如男子,反对女子从事工业生产,是传统封建思想中男尊女卑思想的体现,故B项正确;自然经济解体是指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模式被打破,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妇女细致、耐心的特点适合机器生产,故D项说法错误。13.(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西方来华人员的宣传,扩大了西方人对茶叶的需求;巨大利润的刺激推动了茶叶贸易的发展。影响:茶叶的输入改变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推动了“中国热”,传播了中华文化;茶叶贸易的利润为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2)举措:宣传外国茶叶商务和技术,派人出国考察,培育新式人才,以提高茶业生产技术水平;颁布法律,引进机器,开办公司,革新生产方式;加强对质检和生产环节的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政府通过减税促进企业发展。评价:从中央到地方振兴茶业的努力,促进了茶叶生产近代化,有利于提高中国茶叶的竞争力;但由于半殖民地的社会环境,中国国际地位低,政府财政困难,因此效果有限。[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16世纪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得出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由“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欧洲商人、旅行家以及传教士纷纷来华,他们关于中国茶叶的介绍”得出西方来华人员的宣传,扩大了西方人对茶叶的需求;由“在巨大利润的驱使下……用中国瓷器饮用中国茶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得出巨大利润的刺激推动了茶叶贸易的发展。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茶叶成为英国全民共饮的大众饮料”“用中国瓷器饮用中国茶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前所未有的财富为近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最初的经济基础”得出:茶叶的输入改变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推动了“中国热”,传播了中华文化;茶叶贸易的利润为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报纸大量登载国外茶业商务和茶业改良的文章,清政府派员到印度等国考察茶业”“率先创办茶业学堂、讲习所”“迎来了一个引进制茶机器、兴办茶叶公司的小高潮”“有些地方还设立茶叶检验所,对出口茶叶进行质量检验,并加强广告及包装等环节。从清末到民国初,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减免茶税的条文”得出:宣传外国茶叶商务和技术,派人出国考察,培育新式人才,以提高茶业生产技术水平;颁布法律,引进机器,开办公司,革新生产方式;加强对质检和生产环节的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