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新)高教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_第1页
中职语文(新)高教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_第2页
中职语文(新)高教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练习题一、夯实基础1.给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①舞榭()歌台寻常巷()陌②封狼居胥()佛()狸祠下【答案】①xièxiàng②xǖbì2.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元嘉草草(轻率)B.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C.烽火扬州路(道路)D.舞榭歌台(建在高台上的木屋)【答案】C【解析】“路”指宋代的行政区划。3.下列不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B.血色罗裙翻酒污。C.英雄无觅,孙仲谋处。D.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答案】A【解析】B项顺序应为“酒翻污血色罗裙”。C项顺序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D项顺序应为“望中犹记,扬州路烽火”。4.下列选项中的文人,与对联中描写的顺序相一致的一项是()。①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②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③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④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⑤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A.范仲淹颜真卿辛弃疾李白李清照B.范仲淹文天祥辛弃疾陶渊明李清照C.辛弃疾范仲淹颜真卿李白柳永D.辛弃疾文天祥颜真卿陶渊明柳永【答案】B【解析】①此句为诗人宋荦创作的一副对联,“忧乐关乎天下”化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犹留正气参天地”化用文天祥《正气歌》中的“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永剩丹心照古今”化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③此句为郭沫若为辛弃疾所题的对联,前半句指辛弃疾继承了苏轼豪放派的风格,后半句中的“美芹”指《美芹十论》。④此句为袁行霈为陶渊明所题的对联,前半句形容陶渊明诗歌质朴纯真,后半句化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⑤此句是郭沫若对李清照的评价,《漱玉集》《金石录》均为李清照的代表作,“文采有后主遗风”指李清照的词风与南唐后主李煜有相似之处,二人均属婉约派。5.根据课文,结合句意,完成填空。①描写刘裕驰骋战场,所向披靡的句子是“,”。②“,,”用来告诫南宋统治阶级不要草率北伐,以免重蹈覆辙。③“,”指出人们早已忘却战败的耻辱。【答案】①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②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③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二、阅读理解(阅读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各题目)1.“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运用了古今对比的表现手法,下列四首诗的表现手法与其相似的一项是()。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答案】D【解析】A项是一首写景小诗,以“鸟啼”的动与“春山”的静相结合,以动衬静,描绘出安史之乱后山河寂寥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惋惜和寂寞之感。B项借古喻今,暗指中唐外戚的腐败和跋扈。C项以红花的娇艳映衬行宫的寥落,传达出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D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运用了古今对比的表现手法,对比燕子古今的栖息之地,告诉人们富贵荣华难以常保的事实。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含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B.“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廉颇之典,含蓄地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句,以拓跋焘草率出兵惨败的历史训,警告南宋朝廷切勿草率出兵。D.“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为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而感到遗憾。【答案】C【解析】正确说法是“以刘义隆草率出兵惨败的历史教训”。3.“一片神鸦社鼓”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作者想借此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答:4.上阕提到了孙权和刘裕两位英雄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答:5.上阕为什么详写刘裕的功绩?答:6.作者用典的目的是什么?答:7.作者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结尾,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8.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请举例说明。答:9.作者大量用典,有人认为是一种"掉书袋"行为,请说说你的看法。答:【答案】3.(1)描写乌鸦在庙里偷吃祭品,老百姓把佛狸祠当作一般祠庙来祭祀供奉,在社日敲锣打鼓迎神赛会的热闹场景。(2)作者运用典故,向统治者表明,如果南宋朝廷再苟且偷生、偏安一隅,那么不用多久,已经身处金人统治下的宋朝百姓就会安于异族统治,遗忘国耻。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忧虑,也抒发了作者对于腐朽的南宋朝廷的不满和报国无门的愤懑。4.二者都是在京口起步、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5.刘裕曾两次率领东晋军队北伐,收复洛阳、长安两地。作者详写刘裕功绩,是为了类比南宋此时的情景,一方面是对刘裕丰功伟业的歌颂,另一方面也饱含着作者对收复中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