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手册目录TOC\o"1-2"\h\u280641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4252301.1组织机构 4294781.2人员配置 595081.3任职资格 535961.4管理职责 661741.5责任制 8100391.6记录 8161112质量管理工作体系 94902.1质量策划 9202282.1.1工作程序 9185062.1.2编制 947752.1.3实施 10187352.1.4审批与记录 10317882.2质量创优 10228292.3质量事故处理 13142052.4考核评价 18112672.4.1质量检查的组织 1850752.4.2日常检查 19178372.4.3例行检查 20289032.4.4专项检查 21205712.4.5评价 22294352.5质量改进 2430853项目质量管理 28162213.1项目质量管控流程图 2832313.2检验与试验 301143.3计量器具管理 32127893.4样板引路与工艺评定 36217813.4.1工作程序 3665713.4.2实施 36149923.4.3记录 37298923.5旁站监督 38236923.5.1工作程序 38264933.5.2实施 38101753.5.3记录 39306563.6隐蔽验收 4078053.6.1工作程序 40167583.6.2实施 40167933.6.3记录 40241543.7成品保护 4161243.7.1实施 41123903.7.2记录 41310633.8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 42166813.9标识和可追溯性 44138113.9.1分类与范围 44126023.9.2标识方法 44192563.9.3可追溯性要求 4583963.9.4记录 4679573.10质量验收 47107823.10.1工作程序 47119123.10.2实施 47192453.10.3记录 48266893.11分包工程质量管理 4897103.11.1选择 4893113.11.2管理 49245923.11.3处罚 50121883.11.4记录 505293.12QC活动 50114183.12.1活动计划 50224503.12.2活动要求 51258553.12.3成果发布 51122843.12.4记录 51247273.13质量问题的处理 527366物资(设备)进场验收计划 5822990工程检验批划分及验收计划 5911596物资进场验证记录 603328计量器具台账 6612680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 6717014样板制作和工艺评定计划 7030668工艺评定记录 7313401特殊过程明细表 7427190关键部位控制及监测计划 7617025特殊过程能力预先鉴定记录 7822184特殊过程参数连续监控记录 7925357特殊过程参数连续监控记录 8117278特殊过程参数连续监控记录 8312472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书 8519664QC成果统计表 8918521不合格品台账 92
1质量管理组织体系1.1组织机构1.1.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局法定代表人公司质量主管部门公司分管领导局其他领导局分管领导公司总经理公司其他部门项目经理局其他部门局部门质量主管局质量主管部门项目质量工程师项目质量主管部门施工班组公司质量主管局法定代表人公司质量主管部门公司分管领导局其他领导局分管领导公司总经理公司其他部门项目经理局其他部门局部门质量主管局质量主管部门项目质量工程师项目质量主管部门施工班组公司质量主管1.1.2局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由局、公司、项目三级构成,各级设置质量分管领导、质量管理(主管)部门和质量主管。1.2人员配置质量管理部门、人员最低配置要求表管理层级配置要求配置人数备注局质量主管2公司一类公司质量管理部门3专业齐全其他质量主管1项目一类工程质量管理部门3专业齐全其他质量主管1备注公司和项目分类按局人力资源部相关规定。1.3任职资格管理层级学历要求职称要求工作经历要求局大专以上工程师以上10年以上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经验公司助理工程师以上5年以上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经验项目技术员以上3年以上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经验备注质量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注册质量工程师可不受上述条件限制。
1.4管理职责各岗位质量管理职责表管理层级岗位名称管理职责局法定代表人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培养和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有效实施;确定和配备质量管理所需的资源;评价并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分管领导总工程师组织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工作;组织制定并落实本企业的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组织工程质量教育活动;组织本企业工程质量检查工作;定期组织召开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会议;组织对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组织制定预防和纠正措施。组织编制企业工程质量技术标准;组织开展工程质量技术研究工作;研究、制定解决工程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审核、批准重要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技术方案或措施;为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提供技术意见。质量主管部门制定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监督、检查、落实;开展各种质量教育活动;与本企业的技术管理部门共同编制本企业工程质量技术标准;编制本企业年度工程质量创优计划及创优滚动计划并负责落实;组织对在施工程的质量检查并督促项目对质量缺陷的整改;负责对企业各单位、项目的工程质量进行考核评比;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促进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公司总经理根据局质量方针和目标制订本公司质量目标;建立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培养和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建立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有效实施;确定和配备质量管理所需的资源;评价并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总工程师组织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工作;落实局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组织工程质量教育活动;组织本公司工程质量检查工作;定期组织召开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会议;组织对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组织制定预防和纠正措施。主管部门监督、检查、落实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开展各种质量教育活动;根据局创优计划编制本公司年度工程质量创优计划及创优滚动计划并负责落实;组织对在施工程的质量检查并督促项目对质量缺陷的整改;负责对公司各项目的工程质量进行考核评比;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促进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项目项目经理保证国家、行业、地方及企业工程质量规章制度在项目实施中得到贯彻落实;按照企业的有关规定,建立项目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并保持其有效运行;贯彻落实企业总体工程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并主持编制项目的质量计划,确定质量目标;组织项目有关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参加项目的工程质量专题会议;及时向上级报告工程质量事故,负责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项目技术负责人认真执行有关工程质量的各项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及规章制度;保证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各项管理程序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得到切实贯彻执行;根据企业及合同质量目标组织编制质量策划;组织项目的质量检查,对质量缺陷组织整改并向项目经理报告;组织项目的质量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出现的质量缺陷或质量通病;组织工程各阶段的验收工作;组织对项目部人员的质量教育,提高项目部全员的质量意识;及时向项目经理报告质量事故,负责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严格执行国家工程质量技术标准、规范的各项规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措施,并及时上报企业有关部门和技术领导批准;组织编制项目质量技术交底文件并进行交底;检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质量技术交底的落实情况;参加项目质量验收工作;参加质量事故调查,分析技术原因,制定事故处理的技术方案及防范措施。质量工程师参加对施工作业班组的质量技术交底;每天对施工作业面进行施工质量巡视检查或旁站监督;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每一检验批进行实测实量等复检工作,组织内部质量验收和质量等级评定;会同建设方、监理方共同对每一检验批进行外部质量验收;发现施工质量存在隐患或经检查施工质量不合格时,应立即要求停止施工,并立即向项目部分管领导报告;参与项目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组织项目操作人员开展质量竞赛活动;做好质量工作日志。现场工程师严格按施工程序组织施工;负责工序预检;对质量工艺和成品保护进行交底;及时安排返工;核实材料来源并督促材料选样送检;做好施工日志;记录并收集本专业的工程技术质量保证资料(原始记录),并及时反馈资料员。
1.5责任制1.5.1局以《局总部部门年度量化指标汇总表》中科技设计部质量指标作为对局科技设计部质量管理工作考核评价的依据,明确局质量管理目标和质量创优目标。1.5.2局以《公司领导班子年度量化考核指标》中质量指标作为对公司质量考核评价的依据,明确各公司质量管理目标和质量创优目标。1.5.3公司与项目部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应明确项目质量管理目标,并对创优项目明确创优目标,并以此作为对项目的质量考核依据。1.5.4项目部应根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对项目质量目标进行分解,制定项目各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和目标,将质量目标分解到每个分包方、每个专业、每个作业班组。1.5.5项目部应严格执行上级相关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项目质量管理责任制,制订项目质量管理流程,严格工序质量控制,确保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工程实体施工质量。1.6记录序号记录名称填报单位审批单位填报时间和频次填送或保存方式1质量管理人员名册公司/及时维护办公平台2局总部部门年度量化指标汇总表局局每年初办公平台3公司领导班子年度量化考核指标公司局每年初办公平台4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公司/开工前纸质文件
2质量管理工作体系2.1质量策划2.1.1工作程序局“战略规划”局“战略规划”局质量创优滚动计划局质量工作目标局年度质量创优计划公司年度质量管理目标项目质量目标局质量创优滚动计划局质量工作目标局年度质量创优计划公司年度质量管理目标项目质量目标局年度质量管理目标局年度质量管理目标公司年度质量创优计划公司年度质量创优计划项目创优策划书项目创优策划书2.1.2编制1、局科技设计部根据局“战略规划”的要求,并结合局年度工作重点,以《局总部部门年度量化指标汇总表》中科技设计部质量指标为基础,制订局年度质量创优计划。2、局以《公司领导班子年度量化考核指标》的形式向公司下达各公司年度工程质量管理目标,明确各公司质量管理目标。公司根据局下达的公司年度工程质量管理目标,制订公司年度质量管理计划,确定所属项目质量管理目标。3、项目部根据公司对项目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质量控制重点,制定可操作的质量保证措施。必要时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对特殊过程、关键过程、重难点分部分项工程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引进应用的质量管理制定专门的工作计划。有创优目标要求的项目应编制项目创优策划书。2.1.3实施1、各级应认真执行质量管理计划,并在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调整要报原审批人重新审批。2、工程施工进行过程中,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完善项目质量工作措施,以确保对项目管理的实际指导作用2.1.4审批与记录管理计划名称编制审核批准填报时间和频次项目质量计划项目质量管理部门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必要时)开工前备注审批通过局办公平台进行2.2质量创优2.2.1类型所属等级奖项名称组织实施国家级鲁班奖、国优、詹天佑奖局公司、项目总公司级中建杯、QC成果局公司、项目省部级省优、QC成果公司项目专业级优质结构、市政金杯公司项目2.2.2计划1、根据局质量管理规划,局科技设计部每年初制订局《年度创优计划》和《三年创优滚动计划》。2、根据局《年度创优计划》和《三年创优滚动计划》,公司应制订公司《年度创优计划》。3、项目部要根据公司《年度创优计划》的要求,结合项目特点和申报要求编制项目《工程创优策划书》,并报公司审批,创全国性质量奖项工程的创优实施计划,报局科技设计部备案。2.2.3实施1、项目部依据设计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创优策划书》的要求组织施工,按照总公司《项目管理手册》表11-1:《工程照片拍摄地点与要点参照表》的要求,收集施工过程的图片及影像资料,及时整改上级及有关部门提出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和管理不足。2、工程竣工交付,实行备案制的工程备案后,项目部负责填写申报表格、编制材料,经项目经理审核后提交公司批准进行申报。3、全国性奖项由公司组织对外申报工作,申报前必须将申报材料报局备案,局对国家级、总公司级奖项的申报工作提供服务与督促。2.2.4总结工程阶段性创优目标完成后,项目应组织编写创优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创优计划/措施,技术方案,技术交底,“四新”技术的应用,克服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观感质量的节点做法,以及相关结点图片和管理制度,工程实施的管理经验,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等。2.2.5奖励与处罚项目创优夺杯的奖励与处罚由局另行制定标准。2.2.6记录序号记录名称填报单位审批单位填报时间和频次填报和保存方式1局三年创优滚动计划公司局每年初、及时维护办公平台,附表ZLGL-012局年度创优计划局局每年初、及时维护办公平台,附表ZLGL-023公司年度创优计划局局每年初、及时维护4创优策划书项目公司开工前纸质文件5创优总结项目公司开工前纸质文件
2.3质量事故处理2.3.1工作程序发生质量事故质量事故报告发生质量事故质量事故报告事故应急响应及停止事故部位施工事故应急响应及停止事故部位施工制订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成立质量事故调查小组制订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成立质量事故调查小组进行质量事故调查进行质量事故调查不处理不处理处理质量事故原因分析处理质量事故原因分析处理方案审批处理方案审批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符合要求实施处理方案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符合要求实施处理方案处理后的验收处理后的验收不符合要求备案、复工不符合要求备案、复工2.3.2分类1、一般质量事故,凡因质量缺陷导致下列后果之一者为一般质量事故:(1)影响使用功能,造成永久质量缺陷的;(2)分项工程修复费用累计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3)一次性赔偿费用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4)被业主、监理单位或其他相关方投诉到局且情节严重的。2、严重质量事故,凡因质量缺陷导致下列后果之一者为严重质量事故:(1)严重影响使用功能或使用安全,存在重大质量隐患的;(2)分项工程修复费用累计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3)一次性赔偿费用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4)被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书面通报批评且情节严重的;(5)被市级媒体或政府网站曝光且情节严重的。3、重大质量事故,凡因质量缺陷导致下列后果之一者为重大质量事故:(1)工程整体或部分倒塌、报废,主体整层拆除的;(2)分项工程修复费用累计50万元以上或返工超过该分项工程体量50%且直接经济损失累计20万元以上的;(3)一次性赔偿费用50万元以上的;(4)造成企业在当地停牌或造成局被停牌或资质受影响的;(5)被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书面通报批评且情节特别严重的;(6)被省级及以上媒体或政府网站、知名网站曝光且情节特别严重的。2.3.3处理1、质量事故应在事故发生4小时内向公司报告,严重质量事故和重大质量事故应同时向局质量主管部门报告,造成人员伤亡的应向业主和政府主管部门报告。2、一般质量事故成立由公司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事故调查组,严重质量事故成立由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事故调查组,重大质量事故成立由局领导为组长的事故调查组。3、进行质量事故调查,形成质量事故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主要内容:(1)与事故有关的工程情况;(2)质量事故的详细情况;(3)事故调查中有关的数据、资料;(4)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与判断;(5)是否需要采取临时防护措施;(6)事故处理及缺陷补救的建议方案与措施;(7)事故涉及的有关人员和责任者的情况。4、制订事故处理方案,应体现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处理方案应报调查小组组长审批,如有要求,应报业主和政府主管部门批准。5、由项目按照审批后的处理方案组织实施,局和公司予以协助和督促。6、事故处理完毕后,应报局或公司进行检查验收,以确定处理结果是否满足处理方案的要求。7、质量事故处理完毕,经验收合格后,项目部应组织事故相应部位的复工。2.3.4责任追究1、质量事故的责任划分依据事故调查组的结论进行确定,并根据事故责任的大小,对事故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进行不同程度的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2、责任追究权限重大质量事故:由事故所在公司提出初步意见,由局进行责任追究;严重质量事故:由事故所在公司进行责任追究,并报局审批;一般质量事故:由事故所在公司进行责任追究,并将责任追究结果保存备查。3、有关责任单位责任追究(1)对责任单位为分包、分供方的处罚:经济处罚:按责任大小承担直接经济损失,并处以5000~200000元的罚款或直接经济损失10%罚款。行政处分:进入黑名单、清退出场;其他处罚:通报政府职能部门、追究法律责任。(2)对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责任单位为局属公司及项目的处罚:经济处罚:扣减公司责任领导年薪总额的10%,扣减项目成本节约奖的20%;行政处分:书面检讨、取消当年评优资格。(3)有关责任人责任追究经济处罚:视事故等级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确定,处罚总额为10000~100000元;行政处分:警告、记过、降职、撤职、开除;其他处罚:依法追究法律责任。4、质量事故发生后,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导致事态扩大,使企业蒙受不应有的经济或名誉损失,或对重大或严重的质量事故隐瞒不报的,对责任单位按第3(2)款进行处罚。2.3.5记录序号记录名称填报单位审批单位填报时间和频次填报和保存方式1质量事故调查报告事故调查组/及时纸质文件2事故处理方案事故单位事故调查组及时3事故的处罚或处罚决定公司局及时4质量事故记录事故发生单位/及时办公平台2.4考核评价2.4.1质量检查的组织1、分类质量检查分日常检查、例行检查、专项检查三类,检查分为局、公司、项目三级检查,各类和各级检查侧重点不同。2、内容1)质量保证体系和项目质量保证措施的落实。2)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执行。3)在施工程的实体质量水平。4)工程技术资料的填写是否规范,是否与工程进度同步。5)顾客满意度情况。6)包括所有分包工程的施工质量。
3、组织方式检查名称所属层级组织实施检查频次检查范围日常检查项目质量管理部门质量主管、施工员每日全部工作面例行检查局分管领导科技设计部半年重点工程公司分管领导技术质量部门每季度全部项目项目项目经理项目部人员每月全部工作面专项检查局分管领导科技设计部按要求按要求公司分管领导技术质量部门按要求按要求项目项目经理项目部人员按要求按要求2.4.2日常检查1、工作程序进行质量巡查进行质量巡查无无有查找质量隐患有查找质量隐患做好质量检查记录做好质量检查记录重复出现不严重严重重复出现不严重严重现场督促整改制订纠正预防措施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单现场督促整改制订纠正预防措施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单进行隐患整改并进行整改结果复查停止下道工序施工单进行隐患整改并进行整改结果复查停止下道工序施工单停工整改填写隐患整改回复单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停工整改填写隐患整改回复单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实施项目的日常检查应每天进行,对发现的质量隐患进行现场督促整改或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单,责成施工班组进行整改,由施工员对整改结果进行回复,质量工程师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3、记录序号记录名称填报单位审批单位填报时间和频次填报和保存方式1隐患整改通知单检查人项目需要时办公平台2隐患整改回复单整改人检查人整改完成后,规定时间前2.4.3例行检查1、工作程序局发布重点工程项目名册局发布重点工程项目名册局生产与安全部牵头组成重点工程检查小组局生产与安全部牵头组成重点工程检查小组重点工程检查小组进行检查重点工程检查小组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讲评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讲评发出质量隐患整改通知单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出质量隐患整改通知单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质量隐患存在单位进行整改形成质量检查的综合报告向发出隐患整改的单位报送整改回复单质量隐患存在单位进行整改形成质量检查的综合报告向发出隐患整改的单位报送整改回复单不符合要求质量隐患所在公司进行复查不符合要求质量隐患所在公司进行复查符合要求符合要求公司和项目的例行检查参照局重点工程检查的流程进行。2、实施局重点工程检查是局“三线”检查的一部分,由局生产与安全部牵头组织,各业务部门配合,每半年进行一次,对各公司和重点工程项目的管理情况进行综合检查,质量检查是综合检查的一个部分。局在上半年和下半年根据各公司项目施工情况和备选项目报送情况确定半年重点工程名册,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各公司。检查完成后,检查组对进场单位进行讲评,并对存在的质量隐患发出整改通知单,并根据对各公司和重点工程项目的检查情况,形成局重点工程检查综合报告,对质量管理现状进行描述,并对质量管理提出改进意见。公司应每季度进行一次包括质量检查在内的综合考评,项目应每月进行一次包括质量检查在内的综合考评,参照局重点工程检查的方式实施。3、记录序号记录名称填报单位填报时间和频次填报和保存方式1项目综合考评记录项目每月办公平台2公司综合考评记录公司每季3局重点工程检查记录局每半年2.4.4专项检查1、实施专项检查是针对政府主管部门、总公司、局领导的要求进行的、针对某一个突出的质量管理问题或工程实体质量问题进行的检查。专项检查一般由局科技设计部、基础设施部根据上级要求进行,各公司、项目按照局文件或通知要求执行,并按规定上报专项检查总结资料。公司所在地区政府规定的专项检查按当地政府规定执行,公司安排的专项检查按公司的规定执行。2、记录按专项检查要求进行,通过局办公平台填报。2.4.5评价1、实施1)局通过日常巡查、例行检查和专项检查的方式,对各公司和各项目进行质量检查,其重点是各公司和项目的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2)局对公司和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经考核后,应形成书面的考核评价报告,对影响本企业施工质量及质量管理工作的原因应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整改方案。3)局对公司和项目的质量管理考核评价结果进行强制排名,列入局对公司领导班子、质量主管领导、项目经理的年度考核的指标。2、记录序号记录名称填报单位审批单位填报时间和频次填报和保存方式1考核评价记录局/每半年办公平台
2.5质量改进2.5.1工作程序收集质量数据收集质量数据进行质量数据统计分析进行质量数据统计分析实施质量改进措施制订质量改进措施提出质量改进需求实施质量改进措施制订质量改进措施提出质量改进需求总结质量改进成果总结质量改进成果2.5.2收集数据局、公司、项目应进行质量数据的收集,质量数据的来源:1、质量检查的数据;2、技术复核的数据;3、外部质量管理经验数据;4、专项质量调查;5、施工质量资料、记录;6、质量月报等报表;7、质量投诉等。2.5.3统计分析各级应对收集的质量数据进行分析,质量统计方法如下: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散布图法;分层法;统计分析表法等。2.5.4质量改进通过对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制订和实施质量改进措施;质量改进措施实施过程中或实施完成后,应按照上述程序循环进行,促进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2.5.5记录序号记录名称填报单位审批单位填报时间和频次填报和保存方式1项目质量改进措施项目公司每月纸质文件,2公司质量改进措施公司局每季3局质量改进措施局局每半年4项目质量月报项目公司每月办公平台5公司质量月报公司局每季2.6质量教育培训2.6.1、教育培训基本要求。质量教育培训基本要求表培训层次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频次培训时间局公司质量分管领导质量体系文件培训不少于1次/年不少于24学时质量工程师取证培训不少于1次/年不少于24学时质量工程师再教育培训不少于1次/年不少于40学时质量有关管理人员专题培训不少于1次/年不少于8学时公司质量有关管理人员质量管理制度不少于2次/年不少于24学时专题培训不少于2次/年不少于8学时执业资格培训不少于1次/年外培项目所有管理人员项目质量计划开工前不少于8学时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入场教育作业人员进场时不少于4学时分包方分包方进场入场教育分包方进场时不少于4学时班组长、技术骨干质量交底教育工序开始前不少于2学时2.6.2实施1、总公司组织的质量教育培训由局统一组织各公司和项目按要求参加。2、局组织的质量教育培训中的质量体系文件培训、取证培训、再教育培训一般委托局信和学堂进行,质量专题培训采用各公司集中培训或局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3、各公司和项目的培训由公司或项目组织,必要时可邀请局相关人员参加。4、各级应严格执行《质量教育培训计划》,进行质量教育培训的实施,做好考勤记录和培训记录,采用适当的考核手段,确保教育培训效果。2.6.3记录序号记录名称填报单位审批单位填报时间和频次填报和保存方式1局教育培训计划局局年初办公平台,附表ZLGL-03~042公司教育培训计划公司局年初3项目培训实施记录项目/培训实施完成4公司培训实施记录公司/培训实施完成5局培训实施记录局/培训实施完成
3项目质量管理3.1项目质量管控流程图建立局、公司、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原材料、过程产品检验试验计划的编制和审批内部图纸预审和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和审批质量策划的编制和审批建立局、公司、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原材料、过程产品检验试验计划的编制和审批内部图纸预审和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和审批质量策划的编制和审批分包、劳务人员的资质验证进行施组、质量计划交底原材料的进场验证开工准备公司审查开工报告开工报告公司审查开工报告开工报告否是批准?批准?否是批准?批准?监理工程师审查开工报告监理工程师审查开工报告验收、确认、签署质量验收单合格?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填报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否否验收、确认、签署质量验收单合格?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填报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否否否工序完成,质量工程师自检是否工序完成,质量工程师自检是质量技术交底特殊过程控制检验与试验样板引路和工艺评定公司季度质量检查项目月度质量检查局半年度重点工程检查质量技术交底特殊过程控制检验与试验样板引路和工艺评定公司季度质量检查项目月度质量检查局半年度重点工程检查质量工程师质量巡检质量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施工员旁站监督隐蔽工程验收三检制(预检、自检、复检)成品保护不合格品控制质量问题的处理施工返工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填报质量验收记录返工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填报质量验收记录是合格?是合格?否分部、分项工程完成监理工程师签署质量验收单否分部、分项工程完成监理工程师签署质量验收单处理处理单体、单位工程完成单体、单位工程完成整改公司组织预验收整改公司组织预验收否合格?否合格?整改是整改是向建设单位申请竣工验收向建设单位申请竣工验收协助组织竣工验收会议工程质量创优协助组织竣工验收会议工程质量创优整理竣工验收资料质量工作总结验收文件审核工程质量评定竣工验收工程质量评定竣工验收合格?否是合格?否是工程回访和保修验收、确认、签署竣工验收证明工程移交工程回访和保修验收、确认、签署竣工验收证明工程移交设立工程回访和维修机构设立工程回访和维修机构编制工程回访计划编制工程回访计划及时进行工程维修按计划进行工程回访工程档案归档与移交及时进行工程维修按计划进行工程回访工程档案归档与移交
3.2检验与试验3.2.1工作程序不合格不合格合格不合格不合格编制物资进场验收计划进入下道工序物资进场验证记录进行物资取样送检出库进行过程产品取样送检合格退场编制物资进场验收计划编制工程检验批划分及验收计划建立检验与试验台帐合格复试不合格合格其他检测合格处置不合格3.2.2检验与试验计划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部应组织编制《物资进场验证计划》和《工程验收批划分及验收计划》,并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由项目经理批准。3.2.3物资的进场验证物资进场后,项目材料工程师应对物资外观进行检查,并对物资的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资料进行验证,符合要求后进行进场验证签收,并由验证人员填写《物资进场验证记录》。3.2.4物资和过程产品的试验经进场检验合格后,需进行复检的材料、半成品,由项目材料工程师填写《物资取样送检通知单》,需要取样送检的过程产品由现场工程师填写《过程产品取样送检通知单》,并及时通知项目部试验工程师进行试验或委托符合资质要求的试验室进行试验。3.2.5见证取样取样时项目部试验工程师应通知建设单位代表或监理人员参加,取样人员应在试样或其包装上作出标识或封样标志,标志应标明工程名称、取样部位、取样日期、样品名称和样品数量,并由见证人员和取样人员共同签字确认。3.2.6试验台帐项目部要及时收集有关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以及相关的试验报告,填写《项目检验和试验台账》,台帐内容应与相关委托单、试验记录、报告等交圈。试验工程师应将检验、试验结果反馈项目技术负责人,将相关资料交项目资料员存档。对于经过检验、试验不合格的物资及过程产品,按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置。3.2.7顾客和分包方提供的物资(设备)验证与处置1、项目部应对顾客和分包方提供的物资(设备)进行验证,验证方法与自行采购物资(设备)验证方法相同,并应单独做验收记录。2、当发现顾客提供的物资(设备)不符合要求时,项目部应专题向顾客报告,在取得顾客的批复后,按批复的意见执行。3、当发现分包商提供的物资(设备)不符合要求时,应责成分包商处置,直到提供合格的物资(设备)时止。3.2.8记录序号记录名称填报单位审批单位填报时间和频次填报和保存方式1物资进场验收计划项目项目开工前纸质文件,附表ZLGL-052工程检验批划分及验收计划项目项目开工前纸质文件,附表ZLGL-063物资进场验证记录项目/开工前纸质文件,附表ZLGL-074物资取样送检通知单项目/及时纸质文件,按地区政府质量监督部门要求5过程产品取样送检通知单项目/及时6项目检验和试验台账项目/及时纸质文件,附表ZLGL-08、093.3计量器具管理3.3.1工作程序项目制订配置计划项目制订配置计划一类计量器具公司调拨或采购二类计量器具项目采购建立计量器具台帐送计量检定部门检定进行校准或比对计量器具状态标识计量器具返回3.3.2分类1、一类计量器具: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局内部进行工艺、质量、环保、职业健康安全检测用的实行周期检定的计量器具;二类计量器具的比对器。2、二类计量器具:示值变化不大,性能稳定耐用和低值易耗的进行不定期检定或比对的计量器具。3.3.3配置项目计量工程师根据生产需要及精度和量程满足被检测对象要求的原则,确定所需配置的计量器具,填写计量器具配置计划,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报公司主管部门批准。3.3.4采购一类计量器具由公司主管部门负责调拨或采购,或授权项目部负责采购;二类计量器具可由项目进行采购。采购的计量器具必须具有出厂检定证书或合格证。3.3.5建账公司应对本公司范围内的一类计量器具建立台帐,项目部应建立的项目计量器具台帐,分供方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纳入项目计量器具台账。3.3.6检定与校核1、一类计量器具应由项目计量工程师按周期送具有检定资格的计量检定部门检定,二类计量器具由项目计量工程师不定期进行校准或比对,并保存检定记录。2、检定不合格,未检定或超过校准有效期的计量器具不得使用。3、项目部应建立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周期检定,确保计量器具处于合格状态。3.3.7标识1、计量器具设备上应有明显的识别标记,用以区分“合格”、“准用”、“封存”三种状态。2、由计量测试单位检定的计量器具,计量工程师根据检定结论负责在计量器具上贴上相应的标记。3.3.8返回1、项目竣工后,一类计量器具连同检定证书返回公司生产管理部门,公司计量工程师填写《计量器具异动情况表》,项目经办人签字确认。因后续工程等原因需暂留项目的计量器具,由项目计量工程师列单,经项目负责人批准后,指定专人予以保管。2、低值易耗的二类计量器具可一次性使用,工程完工准予报废。其余的二类计量器具的处理同一类计量器具。3.3.9记录序号记录名称填报单位审批单位填报时间和频次填报和保存方式1计量器具配置计划项目公司开工前纸质文件,附表ZLGL-102计量器具购置申请表公司、项目公司需要时纸质文件,附表ZLGL-112公司计量器具台帐公司/每月维护纸质文件,附表ZLGL-123项目计量器具台帐项目/每月维护4公司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公司公司每月维护纸质文件,附表ZLGL-135项目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项目项目每月维护6计量器具异动情况表公司公司及时维护纸质文件,附表ZLGL-14
3.4样板引路与工艺评定3.4.1工作程序编制样板制作和工艺评定计划编制样板制作和工艺评定计划方案不合理编制样板施工施工方案方案不合理编制样板施工施工方案交底不清进行样板施工技术交底交底不清进行样板施工技术交底操作不符进行样板施工操作不符进行样板施工不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符合要求进行样板验收和工艺评定符合要求进行样板验收和工艺评定进行全面施工进行全面施工3.4.2实施1、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编制样板制作计划和工艺评定计划。2、各工序正式施工前或新进场工人进行操作前,都必须按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组织分包单位进行样板工序施工,做到统一操作程序,统一施工做法,统一质量验收标准。3、样板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要对样板施工过程进行监督。4、样板施工完后,项目部应会同分包方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并填写样板工程验收记录。5、样板验收合格后,方可组织大面积施工。若样板验收不符合要求,项目部要分析原因,制定措施,重新制作样板。当需要对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进行更改时,要报原批准人批准。6、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应进行必要的工艺试验,以验证其可行性和获取工序控制必需的技术参数,下列情况应进行工艺评定:(1)首次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2)工序活动的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3)工序质量的要求和特性值发生变化时;(4)工序质量不稳定时;(5)顾客关注的重点;(6)工序质量对整个工程的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影响较大时。3.4.3记录序号记录名称填报单位审批单位填报时间和频次填报和保存方式1样板制作及工艺评定计划项目公司开工前纸质文件,附表ZLGL-152样板施工方案项目/样板开工前纸质文件3样板施工验收记录项目/样板完成后纸质文件,附表ZLGL-164工艺评定项目/样板验收完成后纸质文件,附表ZLGL-17
3.5旁站监督3.5.1工作程序编制《旁站监督工作计划》编制《旁站监督工作计划》按计划安排旁站监督人员按计划安排旁站监督人员停工整改一般问题严重问题停工整改一般问题严重问题督促整改进行旁站监督督促整改进行旁站监督整改完成整改完成填写旁站监督记录(施工日记)整改完成整改完成填写旁站监督记录(施工日记)3.5.2实施1、范围凡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设备安装工程的关键部位和工序,均应实行旁站监督。2、内容是否按照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组织施工;是否使用合格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分包/劳务单位有关现场管理人员、质检人员是否在岗;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条件是否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特殊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施工环境是否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施工过程是否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3、计划项目技术负责人开工前要识别项目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组织项目质量工程师编制旁站监督工作计划,明确旁站监督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旁站人员职责等。4、实施项目质量工程师按照旁站监督工作计划的规定,及时报请项目生产经理安排旁站监督人员,对旁站部位或工序进行旁站监督。旁站监督人员应对分包/劳务操作人员、机械、材料、安全措施等进行检查。旁站监督过程中,旁站监督人员发现施工质量和安全隐患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整改。如因自身或分包/劳务原因无法立即整改的,旁站监督人员应立即予以停工,并逐级上报进行处理。分包/劳务单位应按照旁站监督要求提交相关资料,并接受旁站监督人员的现场监督指令和停工整改指令。3.5.3记录序号记录名称填报单位审批单位填报时间和频次填报和保存方式1旁站监督工作计划项目项目开工前纸质文件
3.6隐蔽验收3.6.1工作程序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合格工序完成班组自检合格质量工程师专检组织整改合格监理工程师检查不合格整改完成进入下到工序3.6.2实施1、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应在本工序已完成且班组自检合格后,下道工序施工前进行。2、隐蔽验收前,责任工程师应通知项目质量工程师及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认真填写好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检查合格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签署自检意见后,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参加共同验收。3、验收合格后,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签署验收结论。4、经验收合格的工序方可通知进行下道工序,否则,待整改好后再进行验收,直到合格或达到质量规定的要求。3.6.3记录序号记录名称填报单位审批单位填报时间和频次填报和保存方式1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项目监理工程师及时纸质文件3.7成品保护3.7.1实施1、项目部对进场原材料、半成品、中间产品、施工过程已完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即从工程开工到工程竣工交付的全过程进行成品保护管理。2、项目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成品保护措施,确定保护对象、明确保护方法和责任人,科学、合理安排施工生产,减少交叉作业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成品破坏。3.7.2记录序号记录名称填报单位审批单位填报时间和频次填报和保存方式1成品保护措施项目项目开工前纸质文件3.8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进行参数连续监控进行能力预先鉴定识别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3.8.1工作程序进行参数连续监控进行能力预先鉴定识别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3.8.2实施1、项目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质量计划时,应根据设计图纸、规范标准以及合同要求,识别出本项目的所有管理及作业过程,并识别出本项目的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编制《关键过程明细表》和《特殊过程明细表》。2、质量工程师应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记录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的输入是否持续有效,当过程能力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整改与纠正。3、过程的控制手段(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2)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3)对关键过程进行现场监控和产品检测。(4)对特殊过程进行能力预先鉴定和参数连续监控。4、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控制(1)凡是列入特殊过程控制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应对特殊过程进行预先鉴定和连续监控。(2)关键过程、特殊过程必须执行样板先行制度。(3)必须在关键过程、特殊过程质量控制点到来之前通知项目质量工程师到现场监督、检查,未经质量工程师认可,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4)如果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的施工质量不合格,应立即进行评审和处理,并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3.8.3记录序号记录名称填报单位审批单位填报时间和频次填报和保存方式2特殊过程明细表项目项目开工前纸质文件,附表ZLGL-183关键部位控制及检测计划项目项目开工前纸质文件,附表ZLGL-193专项施工方案项目项目过程开始前纸质文件4特殊过程能力预先鉴定记录项目/过程开始前纸质文件,附表ZLGL-205特殊过程参数连续监控记录项目/过程中纸质文件,附表ZLGL-21、ZLGL-22、ZLGL-233.9标识和可追溯性3.9.1分类与范围1、标识分产品标识和检验试验状态标识两类,标识采用实物标签、标牌、标记以及相应的记录等方式。2、需要标识的范围:(1)原材料、构配件和半成品及工程设备;(2)施工过程半成品、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3)取样试件;(4)劳务管理实名制要求的相关部位和工序。3.9.2标识方法1、物资(包括顾客提供物资)进场或入库后,项目部应根据物资的类别填写《物资进场验证记录》,并设立标牌(标签)进行标识。2、现场加工的半成品应分类存放,由项目部组织加工人员设置标牌(签),以防止混淆,标识使用部位、加工时间、加工人员、使用图纸编号和检验试验状态等。3、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通过各类施工记录、试验记录、验收记录、标牌(签)来进行标识。4、取样试件通过标牌、标签、标记和取样记录进行标识,并填写试验日志。3.9.3可追溯性要求1、对于有追溯性要求的部位,项目部要规定追溯性记录的要求,包括工序名称、施工部位、使用材料、作业人员、检测仪器、施工设备、施工日期、送检及报告日期、判定依据、检验和试验结论、验评日期等。2、所有的工程技术资料均应有可追溯性,各类工程技术资料要满足国家、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规定要求及承包合同的规定要求。3、施工记录、验收记录和检验试验报告要详细记录施工、验收和试验的部位,对过程产品进行标识,施工记录、验收记录和检验试验报告之间应具有可追溯性。4、为了确保质量可追溯性,项目部应在本项目内规定唯一性标识的方法。3.9.4记录序号记录名称填报单位审批单位填报时间和频次填报和保存方式1施工记录项目项目及时纸质文件(按相应的记录表格执行)2验收记录项目项目及时3检验试验报告项目项目及时4实名制相关记录项目项目及时
3.10质量验收3.10.1工作程序验收名称验收组织参加人员形成记录编制审批隐蔽工程项目质量工程师监理工程师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项目质量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检验批监理工程师项目质量工程师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项目质量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分项工程监理工程师项目质量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项目质量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分部(子分部)工程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专业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技术、质量负责人。其中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要求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项目技术负责人参加验收人员单位(子单位)工程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监理公司单位(项目)负责人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项目技术负责人参加验收人员3.10.2实施1、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交由监理单位进行。2、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应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有关材料,应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见证员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取样员按规定取样,送至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4、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按专业规范的规定进行抽样检测(实体检测),用来验证工程的安全性和功能性。5、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申请报告,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各方进行验收。6、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应协助建设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备案。3.10.3记录序号记录名称填报单位审批单位填报时间和频次填报和保存方式1各类验收文件项目项目/公司各类验收完成后纸质文件2竣工验收企业备案项目/工程竣工后办公平台3.11分包工程质量管理3.11.1选择1、严格执行局《供方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对分包方的选择、评价机制。2、所选择的分包方除具备相应的资质等级外,还应在项目所在地登记注册,并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符合《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中有关质量管理体系、岗位职责、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等级培训和考核等要求。3.11.2管理1、总包单位与分包方在签订分包合同时,应明确工程质量目标与要求,确定总、分包在开展质量技术培训、工程质量管理、竣工后的保修与服务及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等方面的权利、责任与义务。2、分包进场后,项目部要依据分包合同、分包招标文件和分包商的投标承诺对分包方进行验证,并填写《分包商进场验证记录》,以确保进场的分包商符合合同中承诺的要求。3、实行总承包施工的工程项目,工程质量由总承包单位全面负责。在项目既定的工程质量目标下,统一工程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工艺标准、技术档案编制标准,分包方的各项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均应纳入总承包单位的管理体系。4、总包单位必须严格控制分包方的技术管理工作,对分包方编制的施工技术文件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核、审批,分包方编制的技术文件须全面满足总包单位施工组织设计或技术方案的要求。5、总包单位的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应参加分包方技术人员对其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6、总包单位应积极鼓励分包方的施工操作人员努力学技术,提高施工操作质量。对于技术水平高,质量意识强,管理严格,成品质量好,成本低的分包班组或个人应给予必要的精神或物质奖励。奖金来源应由总、分包双方在分包合同中商定。7、对于业主直接发包且与总包单位无任何合约和经济关系的施工分包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商等,总包单位应对其施工的工程质量或提供的材料、设备的质量给予高度关注,当发现工程质量隐患或材料、设备存在质量缺陷时应立即通报业主,使其及时消除质量隐患,避免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3.11.3处罚由于分包方人员不服从总包单位或监理人员的管理,施工质量低劣,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除按合同或相关制度追索其经济损失外,必须及时解除分包合同并将其立即清退出场。对于一般性错误并造成的经济损失轻微时,总包有权对分包的相关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经济处罚,处罚额由总包方根据相关规定执行。对人员的处罚必须由有关人员自付罚金,不得由分包企业代付,从而对当事人起到处罚的作用,对其他有关人员起到警示的作用。3.11.4记录序号记录名称填报单位审批单位填报时间和频次填报和保存方式1分包商进场验证记录项目/分包进场时办公平台3.12QC活动3.12.1活动计划按«科技管理手册»一类工程应设立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QC小组,编制QC活动计划,针对项目管理中重难点技术方案、生产工期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节能环保、文明施工、施工工艺工具改进、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质量技术攻关活动。3.12.2活动要求1、每月定期的开展活动一次,活动遵循PDCA循环,按照QC小组活动记录本中规定的程序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活动。2、QC小组要真实记录活动的策划、实施、检查、效果的全过程,包括活动课题、现状分析、对策措施、实施情况、数据处理及出席人员等内容,填写《QC小组活动记录》,并注重各种原始资料(包括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3、QC小组活动取得成果后(课题完成后),应及时总结、讨论、整理,形成《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书》并报公司主管部门进行审批。3.12.3成果发布1、公司应组织QC成果发布,评选优秀QC成果报局科技设计部,局科技设计部组织全局范围内的QC成果发布,评选优秀QC成果参加总公司优秀QC发布。2、局、公司对优秀QC成果进行推广、应用。3.12.4记录序号记录名称填报单位审批单位填报时间和频次填报和保存方式1QC小组活动记录QC小组/每半年纸质文件2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书QC小组/活动完成后纸质文件,附表ZLGL-243QC成果统计表局/每年纸质文件,附表ZLGL-253.13质量问题的处理发现质量问题3.13.1工作程序发现质量问题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单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单否是隐患整改否是隐患整改进行不合格评审进行不合格评审制订纠正措施处置不合格项进行处置结果验证进入下道工序不符合不符合符合符合3.13.2实施1、发现质量问题或接到监理、业主、公司、局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的隐患整改通知后,项目部应要求相关作业人员立即停止施工,可能时应在不合格处设置明显的不合格标识,以防止在处置前转入下道工序。2、对于质量问题,项目部要组织对不合格过程或产品进行评审,以决定处置方式(返工、返修、降级、让步接收)。3、项目部应向责任单位发出整改指令或书面的整改通知,责任单位在规定期限内处置整改,项目部对处置整改情况进行复查。4、项目部检查、验收以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公司、局和政府主管部门检查发现的质量问题,检查单位确定需要制定纠正措施的,项目部要制定纠正措施,组织实施,并由提出单位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质量事故均要制定纠正措施。。5、项目部要建立不合格过程或产品台帐,并将处理意见和预防措施定期报公司主管部门6、对于交、竣工工程的质量问题,各公司维修服务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进行处理。3.13.3记录序号记录名称填报单位审批单位填报时间和频次填报和保存方式1隐患整改通知单检查人/需要时办公平台2隐患整改复查检查人/隐患整改后3不合格处置记录整改单位整改单位隐患整改前纸质文件,附表ZLGL-264不合格品台帐项目/及时纸质文件,附表ZLGL-27附表:01质量创优滚动计划序号项目名称创优等级项目基本情况计划创优年度项目经理开工日期竣工日期结构、层数编制审核批准时间时间时间
附表:02年度质量创优计划序号项目名称创优等级项目基本情况备注项目经理开工日期竣工日期结构、层数编制审核批准时间时间时间
附表:03教育培训实施计划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参加人员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内部师资讲座□外请师资讲座□外派脱产培训□在职业余进修□换岗轮训□内部研讨□其它简要说明:考核方式:□指定人员递交培训报告,报告人:_______;□笔试;□操作;□完成作业□指定人员作讨论纪要,记录人:_______;□口试;□取证;□不考试□其它:编制审核批准时间时间时间
附表:04教育培训实施记录培训项目培训单位培训时间培训教师培训地点参加人员签到:培训情况:(主要记录培训内容、学时)考核情况:记录负责人时间时间
附表:05物资(设备)进场验收计划工程名称项目基本情况序号物资(设备)名称规格型号验收依据验收要求代表批量复试方法责任人核对资料外观检查现场复试编制审核批准时间时间时间
附表:06工程检验批划分及验收计划工程名称项目基本情况序号检验批名称检验批编号验收部位划分及验收依据验收时间验收人编制审核批准时间时间时间
附表:07物资进场验证记录序号物资名称规格型号进货数量生产厂家验证内容外观包装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验证日期复试报告编号编制负责人时间时间
附表:08检验与试验台账(过程产品)序号代表部位强度等级施工日期试块组数试块用途报告日期试验结果试验报告编号备注编制负责人时间时间
附表:9检验与试验台账(原材料)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进场验证记录编号合格证编号取样日期报告日期试验结果试验报告编号备注编制负责人时间时间
附表:10计量器具配置计划工程名称编制单位编制人编制时间序号监视与测量装置名称规格型号精度数量使用日期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意见:签字:公司总工审批意见:签字:
附表:11计量器具购置申请表工程名称编制单位编制人编制时间序号监视与测量装置名称规格型号精度数量价格使用日期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意见:签字:项目经理审核意见:签字:公司主管部门审核意见:签字:公司总工审批意见:签字:
附表:12计量器具台账序号计量器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出厂编号受控编号检定周期检定日期检定日期检定日期当前所在地编制负责人时间时间
附表:13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序号监视和测量装置名称编号规格检定周期上次检定时间本次计划检定时间使用单位计划检定机构说明编制负责人时间时间
附表:14计量器具异动情况表序号时间计量器具名称统一编号分类有效期原使用地点现使用地点经办人备注编制负责人时间时间
附表:15样板制作和工艺评定计划序号样板名称计划实施部位计划实施时间是否进行工艺评定实施负责人备注编制审核批准时间时间时间
附表:16样板工程验收记录样板工程名称施工起止日期验收时间参加验收人员验收结论:参加验收人员签字:
附表:17工艺评定记录工艺名称评定时间参加评定人员主要工艺操作标准及注意事项:参加评定人员签字:
附表:18特殊过程明细表序号特殊过程名称质量控制点专项施工方案名称编制审核批准时间时间时间附表:19关键部位控制及监测计划项目基本情况序号关键部位质量控制方案监测依据监测方法监测周期责任人1234567编制审核批准时间时间时间
附表:20特殊过程能力预先鉴定记录单位工程名称特殊过程名称施工单位计划施工时间作业人员资格审核计划参加本过程施工操作人员人,其资格审查情况:合格人;不合格人。审核人/日期:施工设备审核投入本工程施工设备为,计台件),其能力及运行状况:合格台(件);不合格台(件)。审核人/日期:检测、计量设备审核投入本工程计量器具、设备为,计台(件)其检定情况:合格台(件);不合格台(件)审核人/日期:材料审核投入本工程主要材料为,其验证情况: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已,未设置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为。审核人/日期:作业指导书及技术交底已,未编制作业指导书。由向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有,无技术交底记录。审核人/日期:作业环境及施工条件审核气象条件:晴;阴;雨;气温℃;风力级作业面环境情况: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首件产品质量鉴定合格;不合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管理角色考题试题及答案
- 跑道材料维修方案范本
- 证券从业资格证学习帮助试题及答案
- 项目实施的关键绩效指标设定题目及答案
- 2024年微生物检测的重要性提升试题及答案
- 税务政策对会计行业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煤制油品质量与标准研究考核试卷
- 种子种苗的长期保存与种子库建设考核试卷
- 生态资源监测与城市空气质量改善考核试卷
- 工程勘察技术规范考核试卷
- 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 雪》示范课教学课件
- 团体旅游餐饮供餐合同协议
- 养殖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
- 中建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全套范本
- 医疗代表陌生拜访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
- 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 第13课 《精卫填海》第一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2025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学考知识点复习指导课件
- 初级家政服务员近年考试真题题库(含真题、典型题)
- DB41T 2113-2021 通航水域内河电子航道图制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