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50第十七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50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_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50第十七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50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_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50第十七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50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_第3页
新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50第十七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50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_第4页
新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50第十七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50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案[50]第十七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50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一、选择题1.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六篇关于少数民族的列传,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先例。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都被司马迁追述为黄帝的子孙后代。司马迁的民族思想突出反映了(B)A.郡国并行制度的弊端B.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C.北方民族大交融出现D.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解析]由材料可知,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少数民族立传,说明在其相识中,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这种意识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汉代是大一统的国家,汉武帝时期中心集权的巩固促进了民族交融,B项正确;A项与材料内容无关,解除;材料中涉及的是四夷而非仅仅只有北方民族,解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解除。2.考古发掘证明,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觉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卫性建筑。这一发觉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D)A.西汉政府着力爱护丝绸之路畅通B.汉代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C.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源远流长D.西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解析]通过材料中屯田、官署遗址群等信息可知,西汉时期政府已经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的管辖,故D项正确;材料显示在新疆地区发觉西汉屯田及官署遗址群,结合所学可知,屯田是汉朝加强边疆管理的重要举措,其目的不仅仅是爱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汉朝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故C项错误。3.汉代的互市成为汉民族与匈奴、鲜卑、乌桓等边疆少数民族进行物品交换的一种重要方式。汉朝以铁器、丝织品和其他手工艺品及粮食等,交换少数民族的牛马及土特产品。这反映了(D)A.各民族群众可以自由进行贸易B.汉朝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汉朝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管理D.中原与边疆生产方式的差异[解析]材料“汉朝以铁器、丝织品和其他手工艺品及粮食等,交换少数民族的牛马及土特产品”体现的是中原和边疆地区的经济互补,这主要和二者的经济形态、生产方式不同有关,D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的互市有肯定的限制,解除;重农抑商政策在汉朝得到强化,解除B项;C项与材料无关,解除。4.某学者指出:“吉林发觉了带‘长’字汉代瓦当;内蒙古发觉了‘单于和亲’的汉字瓦当;云南出土了‘滇王之印’的汉代金印;新疆沙雅遗址出土‘汉归义羌长’印;青海一座匈奴墓出土‘汉匈奴归义亲汉长’篆文铜印。”以上历史叙述意在表明,汉代(C)A.对地方势力限制明显加强B.疆域范围极其广袤C.汉族与周边民族交往亲密D.儒家思想影响扩大[解析]材料“‘长’字汉代瓦当”“‘单于和亲’的汉字瓦当”“‘滇王之印’的汉代金印”“‘汉归义羌长’印”等汉代出土文物的共同史料价值在于印证汉族与周边民族交往亲密,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限制地方势力”,解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疆域范围极其广袤的信息,解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周边民族地区受儒家思想影响,解除D项。5.宋朝差吏男仆按规定戴“曲翅幞头”,式样见于宣化辽墓壁画。契丹男子通常披发,一些比较有身份的人在宋朝起先渐渐将头发上拢,裹成“兔鹘巾”,这样的发饰与唐朝的幞头类似。这反映出(C)A.社会经济的发展 B.程朱理学的影响C.民族交融的加深 D.专制集权的强化[解析]依据材料“宋朝差吏男仆按规定戴‘曲翅幞头’,式样见于宣化辽墓壁画。契丹男子通常披发,一些比较有身份的人在宋朝起先渐渐将头发上拢,裹成‘兔鹘巾’,这样的发饰与唐朝的幞头类似”可知,汉人的穿戴式样出现在辽代墓葬壁画中,契丹人的发式也受到了汉族的影响,说明民族交融的加深,故C项正确;材料涉及民族服饰文化的沟通融合,没有体现“社会经济的发展”,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加深,这与程朱理学的影响无关,B项错误;“专制集权的强化”与材料内容无关,D项错误。6.羁縻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秦灭巴之后,“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巴氏爵比不更。”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羁縻政策的实施(C)A.有利于扩大中华民族的统治区域B.形成了中心对地方的干脆有效管辖C.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D.激化了边远少数民族与中心的冲突[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羁縻政策指对境内少数民族采纳封王、赐爵、经济扶助、联姻等手段使其归附的政治手段。依据“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可知,羁縻政策有利于团结少数民族,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故C项正确,D项错误;羁縻政策指对境内少数民族采纳的政策,和扩大统治区域无关,解除A项;羁縻政策指对境内少数民族采纳的民族政策,并非中心对地方的关系,解除B项。7.有学者在探讨元朝历史时,引用了下面的材料: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D)A.元朝推行民族同等政策B.边疆地区经济得到发展C.元朝沿用唐朝羁縻政策D.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解析]材料意思是说唐朝在宽阔的边疆地区实行羁縻政策,承认当地土著贵族,封以王侯,纳入朝廷管理。但到了元朝,历来由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统治的一些地区,也征收赋役,正式纳入了元朝版图,元朝对边疆的管辖进一步加强,故C项错误,D项正确;民族同等政策是指政府实行的推动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沟通的政策,这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也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涉及有关元朝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容,故B项错误。8.明朝大力发展茶马贸易,在河州设置茶马司,其贸易“控西夷数万里,跨昆仑,通天竺,西南距川,入于南海”,形成了一个无形的茶叶疆域。明代学者解缙认为茶有着“夷夏之交,义利之辨,寅宾尚忠信而笃敬,河州固唐虞三代之邦也”的作用。据此可知,茶马贸易(C)A.扩大了明王朝的疆域范围B.巩固了传统“宗藩”秩序C.增加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D.促成了“西学东渐”局面[解析]本题主旨是明代通过茶马贸易扩大了明朝文化的影响力,形成了一条无形的文化疆域,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加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说茶马贸易形成了一条无形的文化疆界,并不是扩大了明朝的疆域范围,故A项错误;B、D两项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均解除。9.洪武五年,琉球遣使“入朝”,明朝中心政府赐予《大统历》及文绮、陶器、铁器等,后“以陶器七万、铁器千就其国市马”。中心政府特地“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使往来”。对材料理解精确的是(A)A.与琉球的贸易带有朝贡贸易的某些特点B.政府利用“商帮”推动贸易发展C.此类贸易有益于市镇经济旺盛D.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贸易萎缩[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朝贡贸易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正式的进贡和回赐关系,依据材料“琉球遣使入朝,明朝赐予《大统历》及文绮、陶器、铁器等”“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使往来”可知,与琉球贸易被纳入朝贡贸易体制,A项正确;“商帮”、市镇经济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B、C两项;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是在清朝,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D项。10.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地方自治性质的土司制。明代出现废除土司,改派流官的做法。到清雍正、乾隆年间,西南地区大规模“改土归流”。这一改变(C)A.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促使官僚政治起先形成C.强化了中心政府的统治D.加剧了西南地区的落后[解析]由材料及所学可知,从土司制度到改土归流,说明中心政府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加强,这是强化中心政府统治的手段,C项正确;军机处的设置标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解除A项;郡县制的推行标记官僚政治形成,解除B项;改土归流有助于西南地区的发展,解除D项。11.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和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途,兴于唐宋时期,盛于明清时期,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这样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茶马古道的发展(D)茶马古道示意图A.巩固了传统“宗藩”秩序B.反映了边疆治理实力提升C.促进了中西经济沟通频繁D.增加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解析]由材料及所学可知,通过茶马古道汉族与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往来增多,在交往中增加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故选D项;材料不涉及“宗藩”秩序,解除A项;材料与边疆治理实力无关,解除B项;茶马古道属于民族关系范畴,没有涉及中西经济沟通,解除C项。12.清统治者继承中国古代特殊是明代以来祭祀先代圣帝明王的传统,入关之初即在京城建立历代帝王庙,并多次对入祀的历代帝王和配飨名臣进行调整和增补,最终建构了一个包括少数民族王朝在内的历代帝王一脉相承、绵延不绝的完整统治。清廷此举反映了(B)A.清朝政权的合法统治得到其他民族认可B.对中华统治的认同和对中华文明的归属C.清朝主动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制度文化D.清朝消弭了满汉之间的民族差异和冲突[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对中华统治的认同和对中华文明的归属,表达和中原王朝一脉相承的含义,B项正确;“得到其他民族认可”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A项;“主动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政治制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C项;民族差异和冲突不行能消弭,解除D项。13.有人认为,《史记》中的黎鼾就是埃及闻名的亚历山大城,汉武帝遣使前往的西域诸国中也包括黎鼾。751年,杜环在与大食作战中被俘,最远可能到达北非,他返回后把自己的经验写成《经行记》。这说明(D)A.亚历山大城是丝绸之路终点B.《经行记》是中非交往最早记载C.中非早在秦朝时就已经起先往来D.中国和非洲的交往源远流长[解析]由材料可知,汉唐时期的史书和传记中对埃及亚历山大城等地的记录和描写,说明中国和非洲的交往源远流长,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亚历山大城是丝绸之路终点,A项错误;“《经行记》是中非交往最早记载”与西汉时期《史记》中即提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等不符,B项错误;“中非早在秦朝时就已经起先往来”在材料中并未提及,C项错误。14.16世纪40年头至19世纪20年头,通过海上对外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约有6亿两。流入日本的白银约2亿两,通过中日干脆贸易和转口贸易基本全部输入中国。自1571年后的20年间从美洲流入菲律宾的白银达3000吨,这些白银又基本流入中国。1557—1664年流入澳门的白银为1亿两左右,绝大部分流入中国内地。由此可知,明清时期(D)A.商品经济发达,领先于世界各地B.政府实行支持对外商业贸易的政策C.东西方商人从事以朝贡贸易为主的商业活动D.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渐渐形成[解析]由材料可知,新航路开拓后到鸦片斗争爆发前夕,通过海上对外贸易,经日本、菲律宾、澳门等地,约有6亿两白银流入中国,说明明清时期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渐渐形成,D项正确;明清时期与西欧国家相比,中国的商品经济相对落后,A项错误;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及闭关锁国政策,政府并不支持对外商业贸易,B项错误;材料中明清时期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与东西方商人“以朝贡贸易为主”不符,C项错误。15.从1414年到1438年,被称之为传闻中的瑞兽“麒麟”的长颈鹿七次以纳贡的名义进献给明朝皇帝,其中两次是通过“市”即买卖获得的,但明朝官员仍将其列入“朝贡之物”,皇帝们仍是厚加赏赐,文武百官也纷纷稽首称贺。这反映了明朝统治者(C)A.希望通过朝贡贸易扩大对外沟通B.向远夷国家宣扬国威耀威于域外C.借此强调政权的权威性和合法性D.须要满意对异域无价之宝的需求[解析]由材料可知,虽然明知长颈鹿是买卖获得的,但明朝官员仍将其当做朝贡之物,而皇帝也厚加赏赐,说明意图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周边政权的认同,以强调明政权的权威性和合法性,故选C项;朝贡贸易更多的带有政治色调,并不是为了扩大对外沟通,解除A项;长颈鹿是“朝贡”到明朝,而非宣扬国威于域外,解除B项;长颈鹿是作为“祥瑞”进贡的,不是为了满意对异域无价之宝的需求,解除D项。16.乾隆皇帝塑造与完善来自藏地的“文殊菩萨”称号,以及转轮王的化身身份认同,建构起“朕即佛祖”的象征符号。改建雍和宫为藏传佛教寺院并设立四大经学院,广招蒙古喇嘛入京学法;在承德修建藏传佛教寺院。乾隆皇帝的上述举措(D)A.加速了佛教的中国化B.确立了佛教的国教地位C.对蒙藏实现分而治之D.巩固了大一统政治秩序[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乾隆皇帝敬重藏传佛教,以“兴黄教”来“安蒙古”“安西藏”。为此,乾隆皇帝塑造与完善来自藏地的“文殊菩萨”称号,以及转轮王的化身身份认同,建构起“朕即佛祖”的象征符号;“改建雍和宫为藏传佛教寺院并设立四大经学院,广招蒙古喇嘛入京学法;在承德修建藏传佛教寺院。”反映出,乾隆的做法加强了与蒙藏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巩固大一统政治秩序,D项正确;“佛教中国化”早在清朝以前已经完成,解除A项;佛教不是清朝国教,解除B项;材料未体现“对蒙藏实现分而治之”,解除C项。二、非选择题17.(2024·江西九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今日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是经验了许多历史阶段才渐渐成为这样的规模。它是多元部族文化和多元区域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长过程。在中国历史上,完全的统一运动特别像滚雪球——现在我们须要稍做修正的是,这种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