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海滨仲夏夜》中有一个句子:“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如果从语法角度进行分析,“燃烧”和“晚霞”这两个词是不能搭配的,因而也就不能构成语法场。但是,仔细品味,这一看似有语病的句子,却生动传神,意趣盎然。作者采用了潜喻转借的修辞方法,先在意念上将“晚霞”比作“红火”,然后再把它和“燃烧”搭配,这样,用极为简约的语言,突现了西天晚霞绚丽夺目的美好景色,给读者以强烈的形象感受。这种通过潜喻转借形成的词语超常搭配现象,在不少文学作品中时而可见。这种现象的产生,是作者强烈的生活感受取代科学逻辑的结果,也是作者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在语言形式上的体现。因为在语言运用的实际中,常规的语言搭配往往不能将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和强烈的印象表现出来,于是,作者便突破一般语言规范的束缚,借助潜喻转借的修辞方式,使词语超常搭配起来。语法与修辞所追求的目的是不一样的。语法通过语言的静态分析,示人以规矩,即一个句子只要符合语法规则,就是一个通顺、明白、正确的句子。修辞是研究语言的运用,注重“心营意造”。修辞以表达情感为主。为了表达情感,修辞往往不受语法、逻辑的框框限制,而能更充分地占有人的情感本质,并在情感领域内获得自我实现,创造一个忠于审美感情的时空情感。这种经过主体心灵映照出来的心象,它蕴含着生活的律动。(摘编自李建邡《词语超常搭配现象浅析》)材料二: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没有理解或认识。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曾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同时期人方中通《与张维四》那封信全是驳斥李渔的,虽然没有提名道姓;引了“红杏‘闹春’实未之见”等话,接着说:“试举寺多红叶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之句,谓‘烧’字粗俗,红叶非火,不能烧人,可也。然而句中有眼,非一‘烧字,不能形容其红之多,犹之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耳。诗词中有理外之理,岂同时文之理、讲书之理乎?”可惜没有把那个“理外之理”讲明白。方中通说“闹”字“形容其杏之红”,还不够确切;应当说:“形容其花之盛(繁)。”“闹”字是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苏轼少作《夜行观星》里曾有这样的诗句:“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纪昀在《评点苏诗》中对“小星闹若沸”加批:“似流星!”这表示他并未懂那句的意义。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近代西语常说“黑暗的噪音”“皎白的嗓音”,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无分彼此。虽然笛卡尔以为我们假如没有听觉,就不可能单凭看见的颜色去认识声音,但是他也不否认颜色和声音有类似或联系。培根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他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荡漾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喻,而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这可以算是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的描写。通感很早在西洋诗文里出现。奇怪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心灵论》里虽提到通感,而他的《修辞学》里却只字不谈。古希腊诗人和戏剧家的这类词句不算少,例如荷马那句使一切翻译者搔首搁笔的诗:“像知了坐在森林中一棵树上,倾泻下百合花也似的声音。”十六、十七世纪欧洲的“奇崛诗派”爱用感觉移借的手法;十九世纪前期浪漫主义诗人也经常采用这种手法,而十九世纪末叶象征主义诗人大用特用,滥用乱用,几乎使通感成为象征派诗歌的风格标志。英美现代派的一个开创者庞特鉴于流弊,警戒写诗的人别偷懒,用字得力求精确,切忌把感觉搅成混乱一团,用一个官能来表达另一个官能;然而他也声明,这并非一笔抹煞。(摘编自钱锺书《论通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潜喻转借形成的词语超常搭配现象既是作者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在语言形式上的体现,也是作者强烈的生活感受取代科学逻辑的结果。B.语法与修辞有着不同的追求。语法讲究规则,而修辞侧重情感,且一般不受语法、逻辑的限制,能更充分地占有人的情感本质。C.笛卡尔和培根都认可通感现象,认为视听之间是有联系的:而亚里士多德只承认通感是一种心理现象,否认其修辞意义。D.通感在西洋诗文里早就出现了,其合理运用可以使表达更为活泼、新奇,但大用特用、滥用乱用也会造成用字不准的流弊。(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突破常规语言规范束缚,借助潜喻转借的修辞手法使词语超常搭配起来,是为了表现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和强烈的印象。B.李渔认为宋祁《玉楼春》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用得十分不当,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学者笄不理解通感的修辞手法。C.通感现象不仅在古诗词中普遍存在,在普通语言中也经常出现。如“声音很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D.材料二列举了大量中外事例来论述通感,如列举《玉楼春》《夜行观星》、荷马的诗句,有力地证明了通感在中西文中由来已久。(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B.苏轼《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C.李义山《杂纂•意想》:“冬日着碧衣似寒,夏月见红似热。”D.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4)下面句子运用了潜喻转借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手法加以分析。一百棵木瓜一百棵梨;家家户户欢乐歌声起;我们种的是幸福树,我们种的是社会主义。(李季《人人来种幸福树》)(5)钱锺书为什么会说纪昀并未懂“小星闹若沸”的意义?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父亲离休石钟山父亲在当满了四十七个年头的军人后,终于离休了。从十五岁参军那天起,父亲一直预感到,迟早有一天,自己会战死在沙场上。父亲打过无数次仗,先是和日本人打,又和国民党打,后来在朝鲜战场又和美国人打,一路拼杀过来的父亲,不仅没有战死于沙场,反而在战争中壮大了起来,后来竟当上了军区的副司令,这也是父亲从没想过的。没有献身于战争的父亲,终于老了嘞,无可奈何地住进了干休所。有好一段日子,父亲坐卧不宁,如同困兽似的背着手,从这屋走到那屋,然后又从那屋到另外一个房间,脚步显得凌乱而又拖沓。父亲的血压高,母亲不放心,不管他来到哪屋,母亲都跟在后面。父亲一见母亲这样便气不打一处来,朝母亲吼:跟着我干啥,我又不是小偷。母亲辩白:老石呀,我没跟着你,我是怕你的病。父亲:我的病咋的了,我这不是好好的么,别说活十年,二十年也没问题,老在家待着还不得把人憋死。母亲就忧郁地望着父亲,她真怕父亲憋出什么毛病来。父亲长叹一声,几步来到客厅,又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抬眼望着窗外。此时的窗外阳光普照,一派风和日丽。树上落着两只鸟,不知深浅地鸣唱着。父亲想起了他曾经的办公室窗外,也有一片茂盛的树疯长着,树上也经常落着鸟,经常高高低低地唱,那时父亲的心情是愉悦的,累了的父亲.时常伸个懒腰.踱到窗前.逗树上的鸟。那时,父亲的日子是多么充实呀。此时,父亲已完全没有了昔日的宁静和平和,他奋力地挥舞双臂冲树上的鸟吼:滚.再叫老子毙了你们。这是父亲的一句口头禅,已经说了好多年了。当连长时他说:冲上去,把小日本拼掉,拼不掉小日本,老子就毙了你们。当团长时说:一营长,限你半小时之内,把高地给我拿下来,拿不下高地老子毙了你。师长时父亲仍说:老子毙了你。军长时父亲仍说;老子毙了你。他的三个孩子还小的时候,经常在家里闹得鸡犬不宁。父亲回来时,孩子们管不住自己的天性,仍疯仍闹,父亲就吼:都住嘴,再吵再哭,老子就毙了你们。孩子们起初不怕,待父亲真的掏出手枪,把乌黑幽深的枪口对准他们时,他们都害怕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父亲在家,他们个个都噤若寒蝉,从不敢大声说话。三个孩子一直到长大成人,心里仍惧怕着父亲,离父亲远。父亲不在乎这些,那时他哪有工夫和一群孩子们说长论短。此时,父亲却第一次想起了他的三个孩子。他转过头冲母亲说:三个孩子好久不来了吧。母亲不解地望着父亲,样子显得惶惑而又谨慎。父亲说:让他们来吧,热闹热闹。这是父亲第一次说这样极具人情味的话,为了这句话,母亲差点感动得流下泪来,哽咽地说:老石呀,那你就打个电话吧。你打,你打,还是你打。父亲此时的神情显得有些羞涩,他不是不想打,是还没学会给孩子打电话,不知在电话里该冲孩子们说点什么,更主要的是,他不知道孩子们家里的电话号码。父亲红头涨脸地把电话推给母亲,于是母亲就用一双激动得发颤的手拨打电话。孩子们答应了,母亲兴高采烈地到菜市场去了一趟。父亲也显得有几分激动和不安,背着手在几个房间里踱来踱去,也不时地来到厨房门口和正在择菜的母亲说上两句,父亲说:咱那几个孙子、孙女都长大些了吧。在这之前,这些话题都是父亲不屑挂齿的,母亲在历数孙子外孙女的时候,话题是喋喋不休的,眉宇间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父亲破天荒地没有打断母亲的话茬,他不住地点头,似在听下级汇报什么大事,他听得很认真,其间不住地点头。临近傍晚,父亲显得很不安,他不停地照镜子,同时不停地梳理头发。孩子们上楼的脚步声响起时,父亲正稳稳地坐在沙发上,他在办公室或家里接见下级或别的什么人时,总是稳稳地坐在沙发上看手头上的文件,连眼皮也不抬一下。起初父亲一直那么坐着,他以为自己也会那么一直坐下去,当母亲乐颠颠去开门时,父亲再也坐不住了,他站了起来,向门口走了两步,神情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然而还是不由自主地站在了门口,摆出一副恭迎的样子。小儿子一身戎装地出现在父亲面前,父亲突然觉得他顺眼而亲切,竟伸出手在儿子的肩膀上拍了一下,孩子受宠若惊地冲父亲咧了咧嘴。饭是女儿做的,晚餐时,父亲破天荒地没有把饭吃得那么快,而是一道饶有兴趣地把饭吃下去。在这期间,大儿子的手机响了两次,父亲就指示说:在家里你把那玩意儿关了。大儿子就关了手机。总之,这次家庭聚会很成功。父亲最后指示:星期日,都过来聚一聚,把孩子们都带来呀。三个孩子喏喏点头。客厅里又空荡冷清下来,父亲心里却踏实多了,他第一次坐在沙发里和母亲饶有兴致地看了一部电视剧。(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概述父亲的从军经历,那些战争的硝烟和历史的记忆成为故事展开的一种特色背景。B.“无可奈何”“坐卧不宁”等词语形象地写出父亲离休时以及离休后处于心理调适期的特殊状态。C.父亲渴望见到孩子们,却不知如何去做,母亲给孩子们打电话,为后面的家庭欢聚拉开了序幕。D.父亲觉得小儿子“顺眼而亲切”并“拍了一下”他,是因为小儿子一身戎装勾起了父亲的回忆。(2)下列对文本语言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画线句子以“那时”“此时”对举,承上启下,体现了父亲此时的失落和烦躁。B.口头禅“老子毙了你(们)”在文中反复出现,表现出父亲性格上的简单粗暴。C.文中两处“破天荒”写出父亲态度的变化,由此看出父亲对天伦之乐的渴盼与珍惜。D.文末客厅的“空荡冷清”与父亲的“踏实”形成反差,凸显出父亲内心的喜悦。(3)在得知孩子答应回家后,父亲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分析。(4)父亲是一名军官,作者在创作时却没有着力描写其作为军人果敢刚毅的一面,而是选择了其离休后作为普通人的一面来写,这样选材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伯父墓表苏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选自《苏辙集》,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B.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C.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D.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讳,指加在已故的君主、尊长的名字前,表示对他人的尊敬。B.乡试,唐宋时称“解试”。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C.姻家,是古时对联姻的家族或其成员的称呼,也称“亲家”。D.循吏,指奉公守法的官吏,意思和民间所说的“清官”近似。(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身居要职者写信,说他可以担当重任。B.雍丘有个百姓死在监狱里,县官说那个人是病死的。州府派人审理此案也未查出真相。苏涣一去就为他伸了冤。C.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想让儿子在自己离任后接任。苏涣认为他儿子没有资格担任相关职务,坚决不同意。D.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下父亲的遗事,并遵照父命交给苏辙修改;苏辙略作补充写成这篇墓表。(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以太夫人忧去官。②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5)文中包拯称赞苏涣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满庭芳苏轼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①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②。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③,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④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注释:①苏轼在黄州的居所名,位于长江边,是他到黄州一年多之后友人帮助营建的。②岷峨:四川有岷山、峨眉山,苏轼家乡在四川眉山县,故以岷峨代指家乡。③苏轼谪居黄州五年,阴历三年一闰,故称“再闰”。④洛水,流经洛阳,与汝州近。(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去来兮”句化用陶渊明的诗句,可见词人像陶渊明一样有归隐田园的心愿。B.“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描绘了黄州父老乡亲与词人聚会宴饮的场面。C.“好在堂前细柳”至篇末嘱咐邻里莫折堂前细柳,并请转告父老常为我晒晒渔蓑。D.本词意象鲜明,婉转含蓄,用语雅致,以真实感人的情绪和浑然天成的结构取胜。(2)前人认为“居士词岂无去国怀乡之感,殊觉哀而不伤”,请结合全词对此作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表明自己对物质生活的态度是“,”,从而将更多的精力和智慧投入到治事、学习和精神修养中去。(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四章》中说“,”。(3)《将进酒》中表明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11分)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君子”一词早在殷周时期已频繁使用。早期“君子”概念虽然多半专指社会特定人群,但已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如此倡导,为此后君子人格和君子文化的形成发展,植入了胚胎基因,奠定了品质基础。君子人格在中华民族数千年①的历史长河中,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认同和推崇。关于君子及君子文化的解说和阐发,不仅在②的历代典籍里俯拾即是数不胜数,而且数千年来一直以托物言志的方式浸润和渗透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不仅君子和君子文化在器物、植物以及动物、饮食等方面均有充分的表现,而且作为深厚的一种文化积淀,绵延数千年传承下来,传得③、传得影响深远、传得深入人心,直至今天仍活在老百姓的口头和心中。“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成人之美”等,类似这些至今活跃于人们口头的民谚俗语,涉及我们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足以说明君子文化常常以“习用而不察、日用而不觉”的方式,润物无声地熏陶和浸染我们日常生活。(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第一句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B.她的作文在“培文杯”作文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C.“古意”本身,就包含着创新,包含着不可重复的个性。D.塞住耳朵去偷院子里的钟,这个法子太“巧妙”了。(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主要数据,一系列亮眼的消费数据,令人振奋。2021年一季度,社会消贵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两年平均增长4.2%,呈现恢复性较快增长;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0.4%,两年平均增长4.8%。大众火热的消贵热情,折射出消贵市场的蓬勃活力,也让人们看到了新的消费空间。相比于过去,今天的消贵者,购买力更强,对产品的要求也更加多元,以前是注重量,①;过去买商品,如今买服务;曾经看重买得到,现在追求个性化。在消贵升级的大趋势下,消贵者期待更健康的食品、更智能的家用电器、更高品质的电影作品。多元多样的消贵需求,既是中国经济的潜力所在,②消费一头连着群众期待,③;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生产经营者提供着新的发展契机。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挖掘新的增长点,不断提升品质、优化服务,生产经营者就能在赢得消费者认可、实现更长远发展的过程中,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贡献力量。(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简要概括文中“新的消费空间”形成的三点原因,每点不超过10个字。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上”者上进,“止”者知止,“正”者守正。“上”“止”“正”这三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包孕着国人从古至今的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这三字也与每个人的求学、处友、从业等具体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深蕴待人处事之道。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海滨仲夏夜》中有一个句子:“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如果从语法角度进行分析,“燃烧”和“晚霞”这两个词是不能搭配的,因而也就不能构成语法场。但是,仔细品味,这一看似有语病的句子,却生动传神,意趣盎然。作者采用了潜喻转借的修辞方法,先在意念上将“晚霞”比作“红火”,然后再把它和“燃烧”搭配,这样,用极为简约的语言,突现了西天晚霞绚丽夺目的美好景色,给读者以强烈的形象感受。这种通过潜喻转借形成的词语超常搭配现象,在不少文学作品中时而可见。这种现象的产生,是作者强烈的生活感受取代科学逻辑的结果,也是作者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在语言形式上的体现。因为在语言运用的实际中,常规的语言搭配往往不能将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和强烈的印象表现出来,于是,作者便突破一般语言规范的束缚,借助潜喻转借的修辞方式,使词语超常搭配起来。语法与修辞所追求的目的是不一样的。语法通过语言的静态分析,示人以规矩,即一个句子只要符合语法规则,就是一个通顺、明白、正确的句子。修辞是研究语言的运用,注重“心营意造”。修辞以表达情感为主。为了表达情感,修辞往往不受语法、逻辑的框框限制,而能更充分地占有人的情感本质,并在情感领域内获得自我实现,创造一个忠于审美感情的时空情感。这种经过主体心灵映照出来的心象,它蕴含着生活的律动。(摘编自李建邡《词语超常搭配现象浅析》)材料二: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没有理解或认识。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曾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同时期人方中通《与张维四》那封信全是驳斥李渔的,虽然没有提名道姓;引了“红杏‘闹春’实未之见”等话,接着说:“试举寺多红叶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之句,谓‘烧’字粗俗,红叶非火,不能烧人,可也。然而句中有眼,非一‘烧字,不能形容其红之多,犹之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耳。诗词中有理外之理,岂同时文之理、讲书之理乎?”可惜没有把那个“理外之理”讲明白。方中通说“闹”字“形容其杏之红”,还不够确切;应当说:“形容其花之盛(繁)。”“闹”字是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苏轼少作《夜行观星》里曾有这样的诗句:“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纪昀在《评点苏诗》中对“小星闹若沸”加批:“似流星!”这表示他并未懂那句的意义。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近代西语常说“黑暗的噪音”“皎白的嗓音”,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无分彼此。虽然笛卡尔以为我们假如没有听觉,就不可能单凭看见的颜色去认识声音,但是他也不否认颜色和声音有类似或联系。培根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他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荡漾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喻,而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这可以算是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的描写。通感很早在西洋诗文里出现。奇怪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心灵论》里虽提到通感,而他的《修辞学》里却只字不谈。古希腊诗人和戏剧家的这类词句不算少,例如荷马那句使一切翻译者搔首搁笔的诗:“像知了坐在森林中一棵树上,倾泻下百合花也似的声音。”十六、十七世纪欧洲的“奇崛诗派”爱用感觉移借的手法;十九世纪前期浪漫主义诗人也经常采用这种手法,而十九世纪末叶象征主义诗人大用特用,滥用乱用,几乎使通感成为象征派诗歌的风格标志。英美现代派的一个开创者庞特鉴于流弊,警戒写诗的人别偷懒,用字得力求精确,切忌把感觉搅成混乱一团,用一个官能来表达另一个官能;然而他也声明,这并非一笔抹煞。(摘编自钱锺书《论通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通过潜喻转借形成的词语超常搭配现象既是作者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在语言形式上的体现,也是作者强烈的生活感受取代科学逻辑的结果。B.语法与修辞有着不同的追求。语法讲究规则,而修辞侧重情感,且一般不受语法、逻辑的限制,能更充分地占有人的情感本质。C.笛卡尔和培根都认可通感现象,认为视听之间是有联系的:而亚里士多德只承认通感是一种心理现象,否认其修辞意义。D.通感在西洋诗文里早就出现了,其合理运用可以使表达更为活泼、新奇,但大用特用、滥用乱用也会造成用字不准的流弊。(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突破常规语言规范束缚,借助潜喻转借的修辞手法使词语超常搭配起来,是为了表现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和强烈的印象。B.李渔认为宋祁《玉楼春》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用得十分不当,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学者笄不理解通感的修辞手法。C.通感现象不仅在古诗词中普遍存在,在普通语言中也经常出现。如“声音很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D.材料二列举了大量中外事例来论述通感,如列举《玉楼春》《夜行观星》、荷马的诗句,有力地证明了通感在中西文中由来已久。(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CA.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B.苏轼《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C.李义山《杂纂•意想》:“冬日着碧衣似寒,夏月见红似热。”D.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4)下面句子运用了潜喻转借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手法加以分析。一百棵木瓜一百棵梨;家家户户欢乐歌声起;我们种的是幸福树,我们种的是社会主义。(李季《人人来种幸福树》)(5)钱锺书为什么会说纪昀并未懂“小星闹若沸”的意义?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回归原文,用原文相关信息辨析选项。(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推断。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对比,进而辨析选项正误。(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点论据的理解与辨析。解答本题,需要先理解选项信息,再联系原文观点进行辨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语句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结合语句含义,联系材料相关描述进行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本题,需要根据题干信息筛选原文内容,进而具体分析。【解答】(1)C.“而亚里士多德只承认通感是一种心理现象,否认其修辞意义”错误。材料二说亚里士多德在《心灵论》里提到通感,但这不能表示亚里士多德只承认通感是一种心理现象,在《修辞学》里对通感“只字不谈”,将“不谈”与“否认”混为一谈。故选C。(2)B.“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学者并不理解通感的修辞手法”错误。材料二说“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没有理解或认识”,“似乎”表示不确定,由此李渔没法推出结论。故选B。(3)C.视觉的“碧”和“红”分别产生触觉的“寒”和“热”,恰好说明“颜色似乎会有温度”。A.有“温度”而无“颜色”。BD.有“颜色”而无“温度”。此三项不足以说明“颜色似乎会有温度”这一观点。故选C。(4)由“作者采用了潜喻转借的修辞方法,先在意念上将‘晚霞’比作‘红火’,然后再把它和‘燃烧’搭配”可知,潜喻转借先在意念上将某种事物进行比喻,然后再和特定的词语进行搭配,以期产生独特的效果。“一百棵木瓜一百棵梨;家家户户欢乐歌声起;我们种的是幸福树,我们种的是社会主义”中,“社会主义”是无法“种”的,句子先将“幸福树”“社会主义”比作“一百棵木瓜一百棵梨”,然后将“社会主义”和“种”搭配。本句简洁生动,化抽象为形象,歌颂了社会主义,表现力强,给人深刻的印象。(5)由“纪昀在《评点苏诗》中对‘小星闹若沸’加批:‘似流星’”可知,纪昀认为“小星闹若沸”意思是:小星像流星一样喧闹沸腾。他认为小星是无声的,流星才有声。由“这表示他并未懂那句的意义”可知,钱锺书认为纪昀并未真正懂得“小星闹若沸”的含义,他认为“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诗人直接用“闹”字写无声的小星,将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感受,写出了无声小星的繁多景象。答案:(1)C(2)B(3)C(4)句子先将“幸福树”“社会主义”比作“一百棵木瓜一百棵梨”,然后将“社会主义”和“种”搭配。以极简练的语言歌颂了社会主义,化抽象为形象,句子简洁生动,表现力强,给人深刻的印象。(5)①纪昀认为小星是无声的,流星才有声,“小星闹若沸”意思是:小星像流星一样喧闹沸腾。②而在钱锺书看来,诗句并无流星之比,诗人直接用“闹”字写无声的小星,将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感受,写出了无声小星的繁多景象。(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父亲离休石钟山父亲在当满了四十七个年头的军人后,终于离休了。从十五岁参军那天起,父亲一直预感到,迟早有一天,自己会战死在沙场上。父亲打过无数次仗,先是和日本人打,又和国民党打,后来在朝鲜战场又和美国人打,一路拼杀过来的父亲,不仅没有战死于沙场,反而在战争中壮大了起来,后来竟当上了军区的副司令,这也是父亲从没想过的。没有献身于战争的父亲,终于老了嘞,无可奈何地住进了干休所。有好一段日子,父亲坐卧不宁,如同困兽似的背着手,从这屋走到那屋,然后又从那屋到另外一个房间,脚步显得凌乱而又拖沓。父亲的血压高,母亲不放心,不管他来到哪屋,母亲都跟在后面。父亲一见母亲这样便气不打一处来,朝母亲吼:跟着我干啥,我又不是小偷。母亲辩白:老石呀,我没跟着你,我是怕你的病。父亲:我的病咋的了,我这不是好好的么,别说活十年,二十年也没问题,老在家待着还不得把人憋死。母亲就忧郁地望着父亲,她真怕父亲憋出什么毛病来。父亲长叹一声,几步来到客厅,又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抬眼望着窗外。此时的窗外阳光普照,一派风和日丽。树上落着两只鸟,不知深浅地鸣唱着。父亲想起了他曾经的办公室窗外,也有一片茂盛的树疯长着,树上也经常落着鸟,经常高高低低地唱,那时父亲的心情是愉悦的,累了的父亲.时常伸个懒腰.踱到窗前.逗树上的鸟。那时,父亲的日子是多么充实呀。此时,父亲已完全没有了昔日的宁静和平和,他奋力地挥舞双臂冲树上的鸟吼:滚.再叫老子毙了你们。这是父亲的一句口头禅,已经说了好多年了。当连长时他说:冲上去,把小日本拼掉,拼不掉小日本,老子就毙了你们。当团长时说:一营长,限你半小时之内,把高地给我拿下来,拿不下高地老子毙了你。师长时父亲仍说:老子毙了你。军长时父亲仍说;老子毙了你。他的三个孩子还小的时候,经常在家里闹得鸡犬不宁。父亲回来时,孩子们管不住自己的天性,仍疯仍闹,父亲就吼:都住嘴,再吵再哭,老子就毙了你们。孩子们起初不怕,待父亲真的掏出手枪,把乌黑幽深的枪口对准他们时,他们都害怕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父亲在家,他们个个都噤若寒蝉,从不敢大声说话。三个孩子一直到长大成人,心里仍惧怕着父亲,离父亲远。父亲不在乎这些,那时他哪有工夫和一群孩子们说长论短。此时,父亲却第一次想起了他的三个孩子。他转过头冲母亲说:三个孩子好久不来了吧。母亲不解地望着父亲,样子显得惶惑而又谨慎。父亲说:让他们来吧,热闹热闹。这是父亲第一次说这样极具人情味的话,为了这句话,母亲差点感动得流下泪来,哽咽地说:老石呀,那你就打个电话吧。你打,你打,还是你打。父亲此时的神情显得有些羞涩,他不是不想打,是还没学会给孩子打电话,不知在电话里该冲孩子们说点什么,更主要的是,他不知道孩子们家里的电话号码。父亲红头涨脸地把电话推给母亲,于是母亲就用一双激动得发颤的手拨打电话。孩子们答应了,母亲兴高采烈地到菜市场去了一趟。父亲也显得有几分激动和不安,背着手在几个房间里踱来踱去,也不时地来到厨房门口和正在择菜的母亲说上两句,父亲说:咱那几个孙子、孙女都长大些了吧。在这之前,这些话题都是父亲不屑挂齿的,母亲在历数孙子外孙女的时候,话题是喋喋不休的,眉宇间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父亲破天荒地没有打断母亲的话茬,他不住地点头,似在听下级汇报什么大事,他听得很认真,其间不住地点头。临近傍晚,父亲显得很不安,他不停地照镜子,同时不停地梳理头发。孩子们上楼的脚步声响起时,父亲正稳稳地坐在沙发上,他在办公室或家里接见下级或别的什么人时,总是稳稳地坐在沙发上看手头上的文件,连眼皮也不抬一下。起初父亲一直那么坐着,他以为自己也会那么一直坐下去,当母亲乐颠颠去开门时,父亲再也坐不住了,他站了起来,向门口走了两步,神情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然而还是不由自主地站在了门口,摆出一副恭迎的样子。小儿子一身戎装地出现在父亲面前,父亲突然觉得他顺眼而亲切,竟伸出手在儿子的肩膀上拍了一下,孩子受宠若惊地冲父亲咧了咧嘴。饭是女儿做的,晚餐时,父亲破天荒地没有把饭吃得那么快,而是一道饶有兴趣地把饭吃下去。在这期间,大儿子的手机响了两次,父亲就指示说:在家里你把那玩意儿关了。大儿子就关了手机。总之,这次家庭聚会很成功。父亲最后指示:星期日,都过来聚一聚,把孩子们都带来呀。三个孩子喏喏点头。客厅里又空荡冷清下来,父亲心里却踏实多了,他第一次坐在沙发里和母亲饶有兴致地看了一部电视剧。(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A.小说开头概述父亲的从军经历,那些战争的硝烟和历史的记忆成为故事展开的一种特色背景。B.“无可奈何”“坐卧不宁”等词语形象地写出父亲离休时以及离休后处于心理调适期的特殊状态。C.父亲渴望见到孩子们,却不知如何去做,母亲给孩子们打电话,为后面的家庭欢聚拉开了序幕。D.父亲觉得小儿子“顺眼而亲切”并“拍了一下”他,是因为小儿子一身戎装勾起了父亲的回忆。(2)下列对文本语言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A.画线句子以“那时”“此时”对举,承上启下,体现了父亲此时的失落和烦躁。B.口头禅“老子毙了你(们)”在文中反复出现,表现出父亲性格上的简单粗暴。C.文中两处“破天荒”写出父亲态度的变化,由此看出父亲对天伦之乐的渴盼与珍惜。D.文末客厅的“空荡冷清”与父亲的“踏实”形成反差,凸显出父亲内心的喜悦。(3)在得知孩子答应回家后,父亲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分析。(4)父亲是一名军官,作者在创作时却没有着力描写其作为军人果敢刚毅的一面,而是选择了其离休后作为普通人的一面来写,这样选材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小说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相关的内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情变化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相关内容,找到人物不同情形下的不同反应,结合语境分析心情变化。(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选材好处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D.“是因为小儿子一身戎装勾起了父亲的回忆”说法错误,父亲对孩子的亲热,既有“军旅情绪”这个原因,同时也是父亲拉近与孩子距离的表现。故选:D。(2)B.“表现出父亲性格上的简单粗暴”说法错误,当兵时的口头禅体现出的更多是父亲作为军人的刚毅果决,不能简单理解为性格上的简单粗暴。故选:B。(3)①由“背着手在几个房间里踱来踱去,也不时地来到厨房门口和正在择菜的母亲说上两句”“父亲破天荒地没有打断母亲的话茬,他不住地点头,似在听下级汇报什么大事,他听得很认真,其间不住地点头”可知,父亲很激动、兴奋。②由“临近傍晚,父亲显得很不安,他不停地照镜子,同时不停地梳理头发”“当母亲乐颠颠去开门时,父亲再也坐不住了,他站了起来,向门口走了两步,神情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然而还是不由自主地站在了门口,摆出一副恭迎的样子”可知,反映出父亲对与子女沟通交流的陌生,以及不知子女会如何对待自己的忐忑不安。③由“小儿子一身戎装地出现在父亲面前,父亲突然觉得他顺眼而亲切,竟伸出手在儿子的肩膀上拍了一下”“饭是女儿做的,晚餐时,父亲破天荒地没有把饭吃得那么快,而是一道饶有兴趣地把饭吃下去”“大儿子的手机响了两次,父亲就指示说:在家里你把那玩意儿关了。大儿子就关了手机”可知,父亲很高兴、满意,表现出普通父亲在年老后对亲情和天伦之乐的渴盼。(4)①从表达效果来,看父亲是一名军官,作者在创作时却没有着力描写其作为军人果敢刚毅的一面,而是选择了其离休后作为普通人的一面来写,这样选材这样的选材不落俗套,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入胜。②从人物形象刻画上看,由“在这之前,这些话题都是父亲不屑挂齿的”“父亲破天荒地没有打断母亲的话茬,他不住地点头,似在听下级汇报什么大事”“饭是女儿做的,晚餐时,父亲破天荒地没有把饭吃得那么快,而是一道饶有兴趣地把饭吃下去”“他第一次坐在沙发里和母亲饶有兴致地看了一部电视剧”可知,通过父亲叱咤风云无视孩子与家庭聚会时的拘谨亲和的对比,展现父亲身份转变后期盼融入家庭生活所做出的努力,人物形象更立体,更丰富,真实地展现了人物的变化。③从主题上看,从“普通人”的角度来选材,使人们更深入地思考“我们该如何做好父亲角色”这一主题思想,是文章的主题更具有现实意义和传统文化内涵。④“父亲”的身份使文章的主人公本来就是“普通人”,以普通人的身份选材,更具有普适性,贴近读者的日常生活,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⑤文章笔墨着力于展现“父亲”这一身份特点,表现一位离休父亲的独特思想项庄,使文章的选材及故事情节的发展更集中,是文章的情节更加舒缓、自然。答案:(1)D(2)B(3)①激动:“在房间里踱来踱去”“破天荒地没有打断母亲的话茬”“听得很认真”,反映出父亲想要了解孩子一切的迫切心情,对孩子的归来显得相当期待与兴奋。②不安:不停地“照镜子”“梳理头发”“坐不住”,父亲的“不知所措”,反映出父亲对与子女沟通交流的陌生,以及不知子女会如何对待自己的忐忑不安。③高兴、满意:对小儿子感到“顺眼而亲切”,对女儿做的菜饶有兴趣,指示大儿子“关了手机”,这些都表现出父亲对孩子给他带来的亲情表示满意与珍惜,“最后的指示”更是表现出普通父亲在年老后对亲情和天伦之乐的渴盼。(4)①“父亲”是军人,作者却选择了其作为“普通人”的一面来组织材料,这样的选材不落俗套,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文本通过父亲叱咤风云无视孩子和家庭聚会拘谨亲和的对比,展现父亲身份转变后期盼融入家庭生活所做出的努力,人物形象更立体,更丰富。③“普通人”的角度使“我们该如何做好父亲角色”的主题思考更具有现实意义和传统文化内涵。④“父亲”本来就是“普通人”,这样的角色定位更具有普适性,贴近读者的日常生活,更能引发共鸣。⑤文章笔墨着力于展现“父亲”这一身份特点,选材更集中,故事情节的表达更加舒缓、自然。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伯父墓表苏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选自《苏辙集》,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B.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C.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D.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讳,指加在已故的君主、尊长的名字前,表示对他人的尊敬。B.乡试,唐宋时称“解试”。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C.姻家,是古时对联姻的家族或其成员的称呼,也称“亲家”。D.循吏,指奉公守法的官吏,意思和民间所说的“清官”近似。(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身居要职者写信,说他可以担当重任。B.雍丘有个百姓死在监狱里,县官说那个人是病死的。州府派人审理此案也未查出真相。苏涣一去就为他伸了冤。C.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想让儿子在自己离任后接任。苏涣认为他儿子没有资格担任相关职务,坚决不同意。D.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下父亲的遗事,并遵照父命交给苏辙修改;苏辙略作补充写成这篇墓表。(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以太夫人忧去官。②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5)文中包拯称赞苏涣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2)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答案。【解答】(1)句意:我小时候读书,稍大些后写文章,每天有一定的限量,不完成不罢休。到外面去的路上,言行都符合规矩,回到卧室,也没有怠惰的神情。“予少而读书”,“予”主语,“读”谓语,“书”宾语,本句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前后断开,排除AC;“日有程”,“程”是“有”的宾语,其后断开,排除B。故选:D。(2)C.“姻家……也称‘亲家’”错误。姻家的范围比亲家的范围要大得多,亲家是仅限于新人父母双方的称呼。故选:C。(3)D.“……并遵照父命交给苏辙修改;苏辙略作补充写成这篇墓表”错误。由“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可知,“遵照父命交给苏辙修改”说法无中生有。故选:D。(4)①“未几”,不久;“多”,称赞;“太夫人忧”,太夫人丧事。译文:不久,王蒙正失势落马,当时的士人因此称赞苏公。伯父因为给太夫人服丧而离任。②“尔曹”,你们;“逮”,赶得上;“师”,学习。译文:你们的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也学习我少犯错误的做法就可以了。(5)①由“‘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可知,苏涣不同意张宗之子违规接任书手,连拒州府、朝廷不合法,其人坚守原则,严守法治。②由“公谓尹李绚曰:‘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可知,苏涣劝说府尹向朝廷争谏,其人忠正敢言。答案:(1)D(2)C(3)D(4)①不久,王蒙正失势落马,当时的士人因此称赞苏公。伯父因为给太夫人服丧而离任。②你们的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也学习我少犯错误的做法就可以了。(5)①坚守原则,严守法治:不同意张宗之子违规接任书手;连拒州府、朝廷不合法命令。②忠正敢言,劝说府尹向朝廷争谏。参考译文:伯父名苏涣。最初取字公群,后来又取字文父。年少时很聪明有悟性。和他结交的朋友都是当时的上了岁数的有德行的人。天圣元年,才参加乡试。第二年中举,被任命为凤翔府宝鸡县主簿。不久,调任凤州司法。王蒙正担任凤州知州,因为与章献太后是亲家,就仗势欺人,骄傲蛮横。王蒙正知道苏公贤能,屈心下意,礼待伯父,把郡中事物托付给苏公。伯父虽然因为职务关系侍奉他,但是鄙视他的为人。王蒙正曾经向朝廷举荐他,又给当权要官写信,说苏公可以被任用。苏公告诉郡中驻京办事机构的官吏,压下王蒙正的奏章并把王蒙正写给权要的私人信件藏起来。不久,王蒙正失势落马,当时的士人因此称赞苏公。伯父因为给太夫人服丧而离任。后来被起用为开封士曹。雍丘有个百姓死在了监狱里,县里的官吏害怕担罪,说是那人得病死的。州府派人审理这个案子,经过好几个人审理也没能查出真相。等到苏公一去,就给他伸了冤。西夏人进犯边境。府中赎买市民的马匹来扩充骑兵队伍。府尹把此事交给苏公,需要的马匹全部征得并且没有扰乱百姓。伯父虽然处理政务非常宽松,但是用法十分恰当,吏民敬畏他并且安于他的治理。阆中人鲜于侁,年少时喜欢学习,品行醇厚。苏公非常礼待他,把他作为地方举荐的人选,他因此而得以进入仕途。他刚做官的时候,苏公又期望他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吏。后来鲜于侁做到谏议大夫,号称名臣。后来伯父被选任为祥符知县,乡里从事抄写工作的吏员张宗长久以来作奸犯科以权谋私。害怕苏公,借口有病,过了一百天就辞职了,又引荐他的儿子代替自己。苏公说:“按照法律,抄写人员应该任用三等人,你是第二等,不行。”张宗向来侍奉权贵,就向州府申诉,州府发函给祥符县,苏公把张宗打了一顿棍子。不久有地位的宦官来到州府,传达皇帝的旨意,让张宗担任书手,苏公根据法律不接受诏命。又有一个宦官来到说:“即使不合法,也一定要给予他这个职位。”苏公对府尹李珣说:“一个平民百姓就能如此扰乱法律。府中也不能办成什么事了,你为什么不用县里不同意的原因来争辩呢。”李珣听了苏公的话很惭愧,第二天入朝上奏此事,皇上说很好,派内侍查究此事。因为张宗贿赂了温成等人求情,就不再深究这件事。打了假传诏命的宦官一顿棍子,将之贬斥。整个府中都很震动。孝肃公包拯见到苏公,赞叹道:“你凭借着一个县令的身份能够这样,比那些言事官强太多了!”升任利州路提点刑狱。苏公到任一年多,弹劾了一个擅自杀人的城固县令,整个利州路的人都震动害怕,因此一县都太平无事。苏公死后27年,不危(人名)叙述记录了苏公过去的事情,并交给我苏辙说:“先君已经去世了,只有我们小辈人了,不及时加以记录,时间长了会更加散佚湮灭,那我们就太不孝了。”我小时候在伯父跟前,听他说:“我小时候读书,稍大些后写文章,每天有一定的限量,不完成不罢休。到外面去的路上,言行都符合规矩,回到卧室,也没有怠惰的神情。所以在那个时候,别人没听说我有什么错误的品行。你们的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也学习我少犯错误的作法就可以了。我担心子侄辈每天懈怠,所以记录了我从伯父那听到的这些,来警示他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满庭芳苏轼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①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②。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③,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④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注释:①苏轼在黄州的居所名,位于长江边,是他到黄州一年多之后友人帮助营建的。②岷峨:四川有岷山、峨眉山,苏轼家乡在四川眉山县,故以岷峨代指家乡。③苏轼谪居黄州五年,阴历三年一闰,故称“再闰”。④洛水,流经洛阳,与汝州近。(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归去来兮”句化用陶渊明的诗句,可见词人像陶渊明一样有归隐田园的心愿。B.“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描绘了黄州父老乡亲与词人聚会宴饮的场面。C.“好在堂前细柳”至篇末嘱咐邻里莫折堂前细柳,并请转告父老常为我晒晒渔蓑。D.本词意象鲜明,婉转含蓄,用语雅致,以真实感人的情绪和浑然天成的结构取胜。(2)前人认为“居士词岂无去国怀乡之感,殊觉哀而不伤”,请结合全词对此作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能力。答题时要了解诗歌的题材类型。不同类型的诗歌表达不同的主题和思想感情。从诗题入手,从背景出发,抓关键词,整体把握诗意。通过解读典故,从现象到本质,发挥想象和联想,理解诗歌的情感。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解答】(1)A.“可见词人像陶渊明一样有归隐田园的心愿”错误,首句“归去来兮”虽然一字不易地搬用陶渊明《归去来辞》首句,却包含了一段潜台词,这就是:当年陶渊明高唱“归去来兮”,是归隐之志已经得以实现之时的欢畅得意之辞,而东坡虽然一心想效法渊明,无奈量移汝州是不可抗拒的“君命”,此时仍在“待罪”之中,不能自由归去,因此自己吟唱“归去来兮”仅仅是表示欲归不得的怅恨而已。故选A。(2)①“去国怀乡之感”:依据本词的注解,因乌台诗案而谪居黄州达五年之久的苏轼,接到了量移汝州安置的命令。邻里友人纷纷相送,苏轼作此词以示告别。对于苏轼来说,这次虽是从遥远的黄州调到离京城较近的汝州,但五年前加给他的罪名并未撤销,官职也仍然是一个州的团练副使,政治处境和实际地位都没有任何欣喜之感。这一年他已四十八岁,在二十多年的宦海生涯中,由于政治上的风云变幻,他不断地西去东来,南迁北徙,赏够了人生的苦味。当此再一次迁徙之际,政治牢骚与思乡之情交织在他胸中,就像上片中所表达的“故乡万里家难归,更何况劳碌奔波,身不由己!人生百年已过半,剩下的日子也不多”,使他思绪万千,心潮难平。②“哀而不伤之感”:不过苏轼毕竟是豪放旷达之士,他不愿也决不会在牢骚与哀愁中沉沦下去。他很快地恢复了自我感觉的平衡,转而用亲切平和的笔调,向黄州父老娓娓动听地倾诉起依依难舍的别情来,“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以亲密的友情来驱散迁客的苦情,以久惯世路的旷达之怀来取代人生失意的哀愁,这,就是本篇的感情波澜的酝酿过程,也是词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所以“居士词岂无去国怀乡之感,殊觉哀而不伤”。答案:(1)A(2)本词蕴含着作者思乡而不得归的无奈,但作者并没有在哀愁中沉沦。他用亲密的友情宽解离情,读来哀而不伤。“归去来兮”一句表达了作者回归家乡的强烈愿望。“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两句,以时光易逝的感叹,再次加浓了思乡的愁绪。“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两句,想象自己到达之地的情景,随缘自适的思想缓解了愁苦之情。从“好在堂前细柳”开始,表达了作者对黄州的留恋之情和与邻里父老的深厚情谊,愁苦之中夹带些许快乐。译文:归去归去,哪里是我落脚之地。我的家岷峨,远在万里。百年人生过半,来日所剩无几。闲居黄州六年,孩童,学会吴哥楚语。山中老友,猪鸡酒宴款待,要我留下常呆。对此去,又能说什么?人生为何,东奔西走,来往如穿梭。待到汝州,我要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堂前细柳亲手栽种,务必照顾好,莫剪柔枝细柯。告诉江南父老,时不时的把我的蓑衣晾晒。有一天我将回到这里,与你们泛舟垂钓,戏水弄波。赏析:这首词,于平直中见含蓄婉曲,于温厚中透出激愤不平,依依惜别的深情中表达出苏轼与黄州父老之间珍贵的情谊,抒发了作者坎坷、不幸的人生历程中,既满怀悲苦又寻求解脱的矛盾双重心理。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因“乌台诗案”而谪居黄州达五年之久的苏轼,奉命由黄州移汝州(今河南临汝)。对于苏轼来说,这次虽是从遥远的黄州调到离京城较近的汝州,但五年前加给他的罪名并未撤消,官职也仍是一个“不得签书公事”的州团练副使,政治处境和实际地位都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改善。当他即将离开黄州赴汝州时,他的心情是矛盾而又复杂的:既有人生失意、宦海浮沉的哀愁和依依难舍的别情,又有久惯世路、洞悉人生的旷达之怀。这种心情,十分真实而又生动地反映词中。上片抒写对蜀中故里的思念和对黄州邻里父老的惜别之情。首句“归去来兮”,搬用陶渊明《归去来辞》首句,非常贴切地表达了自己思归故里的强烈愿望,暗含了思归不得归、有家不能归的怅恨。接下来“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二句,以时光易逝、人空老大的感叹,加深了失意思乡的感情氛围。上片的后半部分,笔锋一转,撇开满腔愁思,抒发因黄州居住五年所产生的对此地山川人物的深厚情谊。“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句,于平和的语气中,传达出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沉重哀伤。“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这三句,真切细致地表现了作者与黄州百姓之间纯真质朴的情谊,以及作者逆境中旷达超脱、随遇而安的淡泊心态。词的下片,进一步将宦途失意之怀与留恋黄州之意对写,突出了作者达观豪放的可爱性格。过片三句,向父老申说自己不得不去汝州,并叹息人生无定,来往如梭,表明自己失意坎坷、无法掌握命运的痛苦之情。“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二句,却从未来着笔瞻望自己即将到达之地,随缘自适思想顿然取代了愁苦之情。一个“闲”字,将上片哀思愁怀化开,抒情气氛从此变得开朗明澈。从“好在堂前细柳”至篇末,是此词的感情高潮,以对黄州雪堂的留恋再次表达了对邻里父老的深厚感情。嘱咐邻里莫折堂前细柳,恳请父老时时为晒渔蓑,言外之意显然是:自己有朝一日还要重返故地,重温这段难忘的生活。此处不明说留恋黄州,而留恋之情早已充溢字里行间。词的下片,深沉蕴籍,含蓄委婉,情真意切,将惜别、依恋之情表现得动人肺腑,令人回味无穷。结尾的临别告语,奇峰突起,收束全篇,与上片的纯真友情相呼应,将惜别之情推向高潮。(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表明自己对物质生活的态度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从而将更多的精力和智慧投入到治事、学习和精神修养中去。(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四章》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将进酒》中表明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的句子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重点字:饱)(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重点字:始)(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重点字:樽)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11分)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君子”一词早在殷周时期已频繁使用。早期“君子”概念虽然多半专指社会特定人群,但已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如此倡导,为此后君子人格和君子文化的形成发展,植入了胚胎基因,奠定了品质基础。君子人格在中华民族数千年①的历史长河中,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认同和推崇。关于君子及君子文化的解说和阐发,不仅在②的历代典籍里俯拾即是数不胜数,而且数千年来一直以托物言志的方式浸润和渗透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不仅君子和君子文化在器物、植物以及动物、饮食等方面均有充分的表现,而且作为深厚的一种文化积淀,绵延数千年传承下来,传得③、传得影响深远、传得深入人心,直至今天仍活在老百姓的口头和心中。“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成人之美”等,类似这些至今活跃于人们口头的民谚俗语,涉及我们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足以说明君子文化常常以“习用而不察、日用而不觉”的方式,润物无声地熏陶和浸染我们日常生活。(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第一句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CA.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B.她的作文在“培文杯”作文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C.“古意”本身,就包含着创新,包含着不可重复的个性。D.塞住耳朵去偷院子里的钟,这个法子太“巧妙”了。(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一般用排除法,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词语的积累识记,在此基础上采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提高做题的正确率。(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对此试题要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解答这题,要反复读,分清句子内部的各种关系,判断顿号、逗号、分号、冒号使用是否正确,认真揣摩语句所传达的感情,根据语气确定句末点号是否正确,仔细辨析,注意前后关照。【解答】(1)第一空,跋涉前行:形容旅途艰苦,十分艰难。根据句子主语“君子人格”和语境“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可知此处是说中华民族历经漫长时间的艰苦努力形成了君子人格,故第一空填“跋涉前行”。第二空,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根据陈述对象“历代典籍”,可知此处是说文献资料丰富,用“浩如烟海”。第三空,众所周知:大家全都知道。根据前文“传得”,可知此处是说大家全都知道,而形容大家全都知道的成语是“众所周知”,故第三空应填“众所周知”。第四空,润物无声:指有大胸怀者,做了贡献而不张扬,默默奉献。根据语境“熏陶和浸染我们日常生活”分析,可知此处是说君子文化无声无息地影响着我的生活,填“润物无声”。(2)A.引号表示特殊含义。B.引号表示特定称谓。C.引号表示突出强调。D.引号表示反语。C项和文中第一句引号作用相同,都是表示突出强调。故选:C。(3)画横线句语病有二:一是“不仅君子和君子文化……,而且……”位置不当,陈述对象为同一主语时,关联词应在主语之后,所以应改为“君子和君子文化不仅……”。二是“深厚的一种文化积淀”错,多项定语的语序排列不当,可改为“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修改为:君子和君子文化不仅在器物、植物以及动物、饮食等方面均有充分的表现,而且作为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绵延数千年传承下来。答案:(1)①跋涉前行②浩如烟海③众所周知④润物无声(2)C(3)君子和君子文化不仅在器物、植物以及动物、饮食等方面均有充分的表现,而且作为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绵延数千年传承下来。(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主要数据,一系列亮眼的消费数据,令人振奋。2021年一季度,社会消贵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州某人行隧道防水工程施工工法
- 《旅游政策法规》课件
- 开题报告: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 开题报告:新疆兵团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语言文字教学成效与质量监测研究
- 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零中学高考数学试题命题揭秘与专题练析
- 2024年度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道路安全维护合同版
- 2024年度借款协议0223版示例
- 2024年城市供水工程建设项目合同
- 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10 东南亚和南亚(梯级进阶练)(解析版)
- 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 《寻找消失的爸爸》(图形)
- 四新技术应用情况总结
- 离心引风机叶轮的磨损分析及措施处理
- PDCA循环在传染病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户外游戏的实践探索
- 岁运照命串宫压运星(躲星+祭星)速查表(最全版)
- (完整版)化工基础知识题库最新(精华版)
- 老师退休欢送会ppt课件
- 55T履带吊拆卸、安装方案
- 英文期刊论文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