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再生塑料使用规范 第1部分:通则》编制说明_第1页
《车用再生塑料使用规范 第1部分:通则》编制说明_第2页
《车用再生塑料使用规范 第1部分:通则》编制说明_第3页
《车用再生塑料使用规范 第1部分:通则》编制说明_第4页
《车用再生塑料使用规范 第1部分:通则》编制说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车用再生塑料使用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范第1部分:通则》编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车用再生塑料使用规范第1部分:通则》团体标准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批准立项。文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件号中汽学标【2022】145号,任务号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2022-76。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中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国物资再生

协会联合提出,中汽数据有限公司等单位牵头起草。

1.2编制背景与目标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自2019

年欧洲绿色新政发布以来,欧盟相继制定新循环经济行动计划、新工业战略、可持续产品与生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态设计法规、电池新法,修订ELV指令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在可持续性和安全性方面对再生材料提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了规范要求,

国际汽车产业将面临强制使用再生材料的全新局面。

2021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

指出要将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建

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新台阶。2021年6月,工信部会同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印发《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

点实施方案》,首次针对汽车产品重点零部件再生原料利用比例提出5%的量化目标,这是政策

层面对车用再生材料使用机制的有益探索,更对我国汽车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是塑料产品的生产、消费和回收大国,塑料的回收与再生能力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

中国废塑料回收量约为1900万吨,较2020年增加约300万吨,同比增加19%。目前汽车产品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上的塑料制品材质多样、结构复杂,不利于塑料的回收再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相关研究

表明,采用循环经济的方式可在2050年前减少40%的温室气体排放。因此,推进双碳目标下再

生塑料在汽车领域的广泛使用刻不容缓,故拟研究制定《车用再生塑料使用规范》系列团体标

准,为行业提供车用再生塑料应用的技术指导依据。

1.3主要工作过程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标准起草从2022年7月开始,可分为五个节点:

第一节点:2022年7月,开展立项研究及调研分析

2022年7月,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的支持下,标准申请单位组织人员,

收集整理国内外塑料再生行业相关信息,并深入典型企业开展调研,进行可行性分析,确定思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路。将基本框架定为范围、规范性引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文件、术语及定义、命名规则、基本要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性能指标及

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产品应用、实验方法、供应链管理要求、可追溯性文件9个部分。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第二节点:2022年9月,召开第一次标准研讨会。

2022年9月6日,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以线上会议形式组织召开“《车用再生塑料使用规范》

标准研讨会”,来自东风技术中心、华晨宝马、金发科技、华江科技、万华化学、科思创、沙伯

基础、格林美、博世中国、安波福、宁波泰甬等产业链上下游十余家相关企业的近30名专家代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中汽数据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关专家介绍了《车用再生塑料使用规范第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部分:通则》

及《车用再生塑料使用规范第2部分:聚丙烯(PP)》的研究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规划,与会专

家就术语及定义、认证方式、有害物质管理、供应链管理、技术参数等重点问题开展了热烈讨

论并结合企业自身和行业情况给出了意见和建议。经过会议上标准编写组的讨论,一致认为应

当将供应链管理部分的内容按照“术语及定义”的企业分类拆分成三个部分,针对再生塑料收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集处理企业及再生利用企业有不同的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务要求。此外,本次研讨会还一致决定将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害物质管理

部分直接引用GB/T30512等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不再做更多约束。

第三节点:2022年12月,召开第二次标准研讨会。

2022年12月20日,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以线上形式组织召开“《车用再生塑料使用规范》

标准研讨会”,来自东风技术中心、华晨宝马、广汽本田、北汽越野、金发科技、华江科技、万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华化学、科思创、沙伯基础、格林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博世中国、安波福、宁波泰甬等产业链上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游十余家相

关企业的20余名专家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研讨会将草案文本的修改要点定位在技术参数

上,并确定了标准深化的方向和进度规划。经过会议上标准编写组的讨论,一致认为通则部分

不应涉及具体的技术参数指标,并提出重新定义PCR和PIR,以期符合日益严格的政策法规要

求。此外,本次标准研讨会还一直讨论了再生塑料的含量验证与计算方法,将验证关键点放在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验证方式与验证程序上,并补充了再生塑料碳减排率计算方法的核算公式。

第四节点:2023年3月,在上海召开标准扩大研讨会。

2023年3月1日,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数据”)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以及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组织召开“《车用再生塑料使用规范》系列

标准研讨会”,来自一汽、东风技术中心、重庆长安、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华晨宝马、福特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吉利商用车、日产中国、本田技研、丰田中国、泛亚技术中心、丰田研发中心、蔚来、

博世中国、延锋彼欧、安波福、米其林中国、诺博汽车系统、宁波泰甬、大陆集团、沙伯基础、

埃克森美孚、科思创、宇捷实业、江西格林循环、万华化学、华江科技等产业链上下游三十余

家相关企业的60余名专家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中汽数据有关专家围绕《车用再生塑料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使用规范第1部分:通则》及《车用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生塑料使用规范第2部分:聚丙烯(PP)》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的草案标准

2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体系研制进展、标准框架内容介绍、标准研究下一步规划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经过与会专家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的一致讨论,认为应当补充“废塑料改性企业”“物理再生”“化学再生”“危险废物”“放射性

废物”等关键术语定义,并将结构框架调整为“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

分类与命名、5基本要求、6再生塑料的含量验证与计算方法、7性能指标及产品应用、8试验

方法、9供应链管理要求、10可追溯性文件、附录A”11个部分。会后,标准编制组依据修改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意见完善了标准内容,形成征求意见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1标准制定原则

(1)突出汽车零部件用再生塑料的通用性特点;

(2)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3)定性要求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4)增加一些汽车行业的特殊要求;

(5)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满足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要求。

2.1.1通用性原则

目前,国际上ISO、欧盟EN等相关标准体系内均无车用再生塑料的使用标准要求,本标准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填补了该领域内的行业空白,具有广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通用性。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2.1.2指导性原则

日益严峻的国内外政策法规均提到再生塑料使用比例的量化要求。因此,提前布局车用再

生塑料使用规范及含量追溯要求,是打破汽车行业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的迫切要求。本标准为汽

车行业提前布局再生塑料使用提供指导依据。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2.1.3协调性原则

本标准可以协助企业建立客观、公正和高标准的车用再生塑料使用产业链评估体系,与目

前使用的国家标准中的方法协调统一、互不交叉,可以为企业开展再生塑料使用工作提供理论

依据,增强行业社会对于车用再生塑料的认可程度。

2.1.4兼容性原则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本标准提出的车用再生塑料使用规范考察了多种汽车零部件,具有普遍适用性。

2.2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标准共分为10章,主要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命名、基本要求、

再生塑料的含量验证与计算方法、性能指标及产品应用、试验方法、供应链管理要求、可追溯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性文件以及附录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3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2.3关键技术问题说明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本标准旨在推进双碳目标下再生塑料在汽车领域的广泛使用,为行业提供车用再生塑料应

用的技术指导依据。

2.4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本系列标准在参考ISO14021、ISO472、EN45557与UL2809等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充分考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量了中国国情与实践经验,形成的标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文本符合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国际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惯例,做到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2.5标准工作基础

编写组牵头起草单位为中汽数据有限公司,长期以来受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开展汽车产品生

产者责任延伸政策研究,该系列标准作为国家政策的配套标准之一,具有一定的行业适用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也符合国际政策日益严峻的发展要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此外,标准编写组还联合了十余家汽车生产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企业、二十

余家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包括零部件生产、材料生产、报废机动车拆解等),经过科学严谨

的理论论证与实践分析,本标准提出的规范要求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通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

性。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本标准提出了对汽车零部件用再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塑料的供应链管理方案,即通过提供验证文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件的方式实

现产业链上下游的闭环追溯,并给出了对应的验证文件模板。该方案符合汽车零部件用再生塑

料的实际验证流程,具有一定的行业普适性。

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

尚无。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的情况

标准发布后,应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标准的贯彻落实,在汽车领域深入推广该标准的应用。

建议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领导下,采取下列措施:

(1)积极争取得到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如请求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环保部等行业

管理部门采信本标准内容,同时推动该系列标准向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转化;(2)加强宣传,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倡导绿色再生理念,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在全社会确立再生塑料行业的低碳和绿色地位,创造

大众消费者以消费再生塑料产品为荣的社会氛围。

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国内外关键

指标对比分析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相关数据对比情况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尚无。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4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七、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调性

本标准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与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相协调。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尚无。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本标准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属于团体标准,供学会会员和社会自愿使用。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严格按照本标准提出的规范要求约定车用再生塑料使用情况,使之符合行业发展规律。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十一、废止现行相关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