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专项3聚焦六大热考主题主题3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增强绿色发展理念教师用书_第1页
新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专项3聚焦六大热考主题主题3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增强绿色发展理念教师用书_第2页
新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专项3聚焦六大热考主题主题3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增强绿色发展理念教师用书_第3页
新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专项3聚焦六大热考主题主题3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增强绿色发展理念教师用书_第4页
新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专项3聚焦六大热考主题主题3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增强绿色发展理念教师用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三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增加绿色发展理念热点聚焦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建设漂亮中国有了新的内涵和要求。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内涵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倡人人都要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纵览历史,从没有任何时候像现在这样,中国经验着最大规模、最为深刻的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变革。展望将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实践,不仅将不断满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丽生态环境须要,还将以漂亮中国的生动画卷,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完成奠基,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阅历,为人类现代化进程供应新范例和新参照。高考试题精选反映时代主题、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题材,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现伦理取向和教化功能,体现命题的时代性和历史学科功能。与社会史有关的史料和学问点大量出现在高考中,切入微观,以小见大,联系课本。学问整合一、中国古代生态问题1.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农业环境的改善(1)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水利设施的兴建就是改善环境的举措。战国时期,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2)在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古代劳动人民充分发挥创建力,因地制宜,兴建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浇灌工程,坎儿井就是其中的代表。2.中国古代人口迁徙与生态环境(1)从秦汉时期起先,我国人口就从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安史之乱”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其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变更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2)自宋至明初,华北平原历经长期战乱,且旱涝蝗疫之灾频发,人口大量亡徙。(3)明清以来,随着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沿海沿江城镇的兴起、人口的大量增加,南方生态渐渐失衡,灾难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呈现加快、加剧的趋势。其中以水旱灾难最多、危害最大。3.中国古代曾出现的环境的恶化(1)元朝对环境的破坏甚为罕见,内迁的游牧民族对耕地进行大面积的破坏,大面积的放牧加剧了北方土地的荒芜。(2)明朝政府提倡“屯垦”,掀起了大规模的毁林、毁草、开荒高潮,环境遭到严峻破坏。(3)清代人口猛增,又开放了东北、西北及江南很多草原或山地,垦为农田,造成草原退化、沙漠扩展、林木破坏与水土流失,环境遭到进一步破坏。4.中国古代重要的环保措施及环保法(1)周代曾制定爱护自然资源的《野禁》和《四时之禁》。西周政府把对人口居住环境的考察和爱护列入朝政范围。(2)秦朝的《田律》中有一部分特地讲解并描述资源与环境爱护。(3)《唐律》详细规定了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措施及对违反者的惩罚标准。唐代把山林川泽、苑囿、打猎、城市绿化等纳入政府管理的职责范围。(4)北宋非常重视资源与环境爱护方面的立法,官府屡次颁布这方面的禁令,爱护的对象包括山场、林木、植被、河流、湖泊、鸟兽等。(5)明清两朝的法律多沿用唐律,都有资源和环境爱护方面的法令并有所发展。清代设有专管水利的官员,并设堡特地爱护水道、河堤。二、中国近现代生态问题1.清末民国时期:内忧外患频繁,国家无力兴修水利,以致河防失修、灌区萎缩、京杭运输河中断,水利处于衰落时期。但是海禁渐开,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传入中国,成立了河海工程特地学校等水利院校,培育水利技术人才。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急于求成,忽视经济发展规律,使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到严峻破坏。三、世界生态问题1.工业革命与生态问题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峻、疾病与犯罪流行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工人运动的推动下,欧美各国起先通过立法来解决这些问题。2.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1)经济全球化导致地球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并把污染严峻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甚至将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运往其他国家。这些行为都严峻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逼着人类的生存。(2)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环境合作,推动着环境的全球化管理。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其带来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快速凸显,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已经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人类的全球意识增加,加强环境合作共同应对这些问题的需求上升,全球环境管理的制度在快速形成。对应训练1.(2024·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二模)从下表可以看出,中国古代(A)西周《伐崇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秦朝《秦律·田律》“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麛鷇,毋……毒鱼鳖、置阱罔,到七月而纵之。”西夏《天盛律令》“沿唐徕、汉延诸官渠等租户、官私家主地方所至处,应沿所属渠段植柳、杨、榆及其他种树,令其成材,……不许任何人砍伐。”元朝《大扎撒》(法令)“狩猎结束后,要对伤残、幼小和雌性猎物进行放生。”①政府通过法律爱护生态环境②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观念③历代均有特地的环境爱护法④法律严苛使社会冲突激化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据材料“《伐崇令》”“《秦律·田律》”“《天盛律令》”“《大扎撒》”可知,西周、秦朝、西夏和元朝颁布法律,爱护生态环境,故①正确;“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要对伤残、幼小和雌性猎物进行放生”说明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观念,故②正确;材料只体现西周、秦朝、西夏、元朝的环境爱护法,“历代均有”说法过于肯定,故③错误;材料信息不涉及法律的结果如何,得不出“社会冲突激化”的结论,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2.(2024·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11月阶段性检测)19世纪上半叶,英国伦敦爆发了多次大型的霍乱。依据统计,在1831年伦敦爆发第一次霍乱疫情时,共有6336人死亡;1848~1849年,伦敦共有1437人死亡;之后是1853~1854年,有10783人死亡。导致上述状况发生的重要缘由是(A)A.城市环境遭到破坏B.化学工业污染严峻C.居民生活水平下降D.社会医疗水平下降【解析】自工业革命以来,英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使得城市化过程加速推动,城市规划没有跟上快速发展的城市化步伐,从而导致英国的城市生活环境和公共卫生状况的恶化,排污道和下水道设施极其不完善,从而导致霍乱大规模的流行,故选A项;化学工业是其次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解除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肯定程度上提升了居民生活水平,解除C项;社会医疗水平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而上升,解除D项。3.(2024·丹东市高三二模)在邓小平推动下,197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次将爱护生态环境列入其中,1979年颁布了第一部环境爱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试行)》,1983年环境爱护正式被确立为基本国策,随后一大批法律法规接连颁行。这说明我国(B)A.起先有效发挥政治手段作用B.走法治化生态文明建设道路C.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D.实行了科学发展观思想【解析】题干内容中的1978年宪法“首次将爱护生态环境列入其中”到1979年“颁布了第一部环境爱护基本法”,再到1983年“环境爱护正式被确立为基本国策”以及随后的“一大批法律法规接连颁行”,充分说明我国沿着法治化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不断前进,故选B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在生态环境爱护方面有效地发挥了政治手段作用,并没有涉及其他方面,也就不能有“起先”的结论,解除A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动,该提法出现在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上,这与题干时间不一样,解除C项;科学发展观思想提出于2003年,这也与题干时间不一样,解除D项。4.(2024·合肥市二模)下图为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标识,其中下方人形代表社会公允,中间曲线代表经济增长,上面树叶代表环境爱护,这三个元素与一个地球相连。这一标识的设计主要体现了(B)A.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B.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C.国际冲突的渐渐消弭D.联合国凝合力的增加【解析】据材料“下方人形代表社会公允,中间曲线代表经济增长,上面树叶代表环境爱护”可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标识体现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这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故选B项;环境爱护只是标识中体现出的一个方面,解除A项;“消弭”表述不符合史实,解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而非联合国,解除D项。热考主题练(三)一、选择题1.(2024·绵阳市三模)下图为战国时期和汉武帝时期我国北方农牧区分界线的变更示意图。这一变更表明(D)A.黄河流域水患基本解除B.农业生产技术显著提高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已经成熟D.北方生态环境面临破坏的风险【解析】图中可见从战国时期到汉武帝时期,农牧业分界线渐渐北移,说明出现耕地北扩的状况,农业开发耕地相较畜牧业对自然生态的影响更大,故选D项;依据所学可知,黄河流域水患是中国古代始终存在的问题,汉代并未解除,解除A项;材料仅可知农业活动范围扩大,未提及农业工具的变更,因而无法得知农业生产技术是否得到提高,解除B项;汉代以人头税为主,图中可见耕地面积扩大,但无法得知人口变更状况,也无法得知税收变更,人力财力均未知,无法推断解决边患的条件是否成熟,解除C项。2.(2024·青岛市一模)《辽史》记载,“方夏,长养、鸟兽孳育之时,不得纵火于郊”。该思想(A)A.有利于生物资源的爱护B.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C.推动了北方农业的发展D.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解析】题干内容中“方夏,长养、鸟兽孳育之时,不得纵火于郊”的意思是说夏天是各种动植物生长繁衍的季节,不能够在郊外“纵火”,这种做法有利于爱护各种动植物资源,故选A项;少数民族封建化指处于封建社会以前落后状态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过渡,而在题干内容中述及的却是有关“生物爱护”的内容,这与“少数民族封建化”无关,解除B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有关动植物爱护的相关内容,与“农业发展”无关,解除C项;题干内容中的“郊”是指城市四周的地区,而不是“边疆地区”,解除D项。3.(2024·广西玉林、柳州二模)下表关于中国古代农业的相关文献记载,说明白古代中国(B)文献记载出处孟春“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礼记·月令》“禁止伐木”“毋杀口虫(幼虫)”“毋鹿”“毋卵”“毋焚山林”……西汉《四时月令诏条》(20世纪90年头敦煌考古发觉)“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非时……依乡法”《唐律》《周礼·太宰》“以九职任万民……不独以农事为先务……故因地之利,任圃以树事,任牧以畜事,任衡以山事,任虞以泽事”《大清会典则例》乾隆诏令A.留意对生产阅历的总结B.留意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C.留意通过立法发展农业D.具有了初步的人文意识【解析】题干中所说的意思是,不允许破坏动物的卵和幼虫,不允许砍树、烧田、破坏动物巢穴。这些与农业和生产无关,表达的是对生态文明的爱护,故选B项,解除A、C、D三项。4.(2024·河南省洛阳市中学三年级第一次统一考试)1810年,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1810年法令》,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从国家层面对工业污染实施管制的法令,该法令依据工厂危害环境的程度建立起了一整套工业设施分级体系以及相应的行政许可制度。这一法令的通过反映了法国(C)A.是欧洲工业污染最严峻的国家B.有效遏制了城市工业污染的恶化C.工业污染问题引起社会的重视D.工业革命推动了法制建设的完善【解析】据材料“1810年,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1810年法令》,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从国家层面对工业污染实施管制的法令”可知,法国通过立法应对工业革命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说明工业污染已经引起社会的重视,故选C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得出“最严峻”的结论,解除A项;“有效遏制”表述过于肯定,且材料并未提及法律实施的效果,解除B项;材料仅提及一部法律,不能得出“完善”的结论,解除D项。5.(2024·辽宁省沈阳市一模)英国殖民者在经验了半个多世纪的滥砍滥伐后,最终相识到“过去六十年的愚蠢错误和漫不经心所酿成的恶果”,于19世纪中后期在印度各地设置了以爱护森林、获得税收为主要目标的森林管理机构。这一转变(B)A.有利于印度收回部分经济主权B.旨在尽可能地维护经济侵略成果C.表明英国放松了对印度的侵略D.预示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英国殖民者设置了“以爱护森林、获得税收为主要目标”的森林管理机构,是因为滥砍滥伐造成了极大的恶果,之前的滥砍滥伐是为了掠夺印度资源,设置森林管理机构是为了许久地、更好地掠夺印度资源,故选B项;印度1947年独立之前,经济主权在英国殖民者手中,解除A项;“放松了”不符合史实,应为“表明英国对印度的侵略立足许久”,解除C项;“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起先后就到来了,解除D项。6.(2024·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1861年,美国作家戴维斯在小说《铁厂一生》中,这样描述当时美国的东部城市:“空气污浊、湿冷……层层叠叠的浓烟从铸铁厂巨大的烟囱里滚滚而出”,“码头上、肮脏的小船上、发黄的河水上,到处都是烟——它黏在屋前的油污层上,落在两棵发黄的杨树上,贴在行人的脸上”。戴维斯的描述(B)A.揭露了垄断资本主义的罪恶B.批判了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C.反映了工人阶级的生活困苦D.否定了工业革命的进步意义【解析】据材料“层层叠叠的浓烟从铸铁厂巨大的烟囱里滚滚而出……它黏在屋前的油污层上,落在两棵发黄的杨树上,贴在行人的脸上”可知,浓浓的烟囱黏在杨树上、人脸上,环境污染严峻,结合时间,1861年为19世纪60年头,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时期,即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故选B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解除A项;工业革命导致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体现了工人阶级生活困苦,与材料环境污染无关,解除C项;工业革命的主动意义体现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更,极大变更了世界面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而材料只强调了环境污染,未涉及工业革命的进步意义,解除D项。7.(2024·云南省昆明市高三摸底诊断测试)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料和塑料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这些成就客观上(B)A.为工业发展供应强大动力B.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峻C.提高了西方国家的竞争力D.激化帝国主义间的冲突【解析】据材料“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料和塑料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这些成就客观上”,可知化学物质的提炼与合成,客观上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故选B项;蒸汽与电力才是动力,化学合成材料只能是产品,解除A项;材料只涉及化学合成材料的制成,并未涉及对国家竞争力的作用,解除C项;殖民争夺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冲突,解除D项。8.(2024·德阳市高三三模)下图是创作于1989年的漫画《大买主》,图中的“101毛发再生精”是80年头深受消费者青睐的一款生发产品。该作品(D)A.体现出商业宣扬与艺术审美的结合B.反映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显著C.讽刺了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奢侈行为D.意在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解析】据材料漫画可知,代表地球的人脑袋光秃秃的,只有两棵小树,说明该作品意在说明人类滥砍滥伐的严峻后果,从而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故选D项;漫画中最大的买主是地球,说明其不是商业宣扬,而是公益宣扬,解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101毛发再生精”是国有企业产品还是个人企业产品,解除B项;材料漫画中地球脑袋上长着两棵小树,说明其意在强调植被问题,而非奢侈行为,解除C项。二、非选择题9.(2024·广东省汕尾市高三学生调研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德国工业中心的上空长期为灰黄色的烟幕所覆盖,时人埋怨说,严峻的煤烟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昼也须要人工照明。并且,就在空气中充满着有害烟雾的时候,德国工业区的河流也变成了污水沟。如德累斯顿旁边穆格利兹河,因玻璃制造厂所排放污水的污染而变成了“红河”;哈茨地区的另一条河流则因铅氧化物的污染毒死了全部的鱼类,饮用该河水的陆上动物亦中毒死亡。到20世纪初,那些对污水特殊敏感的鱼类在一些河流中几乎绝迹。——摘编自周国文主编《生态和谐社会伦理范式阐释探讨》材料二在《吕氏春秋》中,对自然资源的爱护规定得更为详细,称为“四时之禁”。这些规定,基本上是各朝各代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诏告天下,如秦代的《秦律·田律》、宋代的《宋大诏令集》等。而《荀子·王制》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