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方案_第1页
环保行业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方案_第2页
环保行业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方案_第3页
环保行业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方案_第4页
环保行业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行业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方案TOC\o"1-2"\h\u31074第一章垃圾分类概述 2143711.1垃圾分类的意义与目的 2179731.2国内外垃圾分类现状 3300681.2.1国内垃圾分类现状 3291881.2.2国外垃圾分类现状 322873第二章垃圾分类标准与规范 3226502.1垃圾分类标准 459282.1.1垃圾分类的定义 4216632.1.2垃圾分类标准的制定原则 4262802.1.3我国垃圾分类标准 4277662.2垃圾分类规范 455682.2.1垃圾分类投放规范 4241782.2.2垃圾分类收集与运输规范 463022.2.3垃圾分类处理规范 5183112.3分类标识与宣传 551052.3.1分类标识 538232.3.2宣传方式 531285第三章垃圾分类实施策略 5278573.1垃圾分类宣传与教育 5235873.2垃圾分类设施建设 6193113.3垃圾分类监管与考核 619894第四章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技术 6323984.1有害垃圾处理技术 631884.2可回收垃圾处理技术 7274294.3有机垃圾处理技术 7145514.4其他垃圾处理技术 718852第五章工业垃圾分类处理技术 7174085.1工业有害垃圾处理技术 7162085.2工业可回收垃圾处理技术 8317825.3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812157第六章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 8136646.1垃圾处理设施规划与设计 8275736.1.1规划原则 8147636.1.2设计要点 9251076.2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 9170086.2.1建设流程 990376.2.2管理体系 937856.3垃圾处理设施运行与维护 1098026.3.1运行管理 1013656.3.2维护保养 107483第七章垃圾处理技术与设备 1013827.1垃圾分选技术与设备 1042277.1.1概述 10273277.1.2垃圾分选技术 10220167.1.3垃圾分选设备 1082687.2垃圾处理技术与设备 11285267.2.1概述 11167487.2.2垃圾处理技术 11289147.2.3垃圾处理设备 1117427.3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设备 11228157.3.1概述 11253267.3.2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 11199477.3.3垃圾资源化利用设备 115038第八章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环保措施 1236858.1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 12229578.2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环保技术 12100468.3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环境监测与评价 1219262第九章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3103279.1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现状 13102879.2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13194399.3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政策 1331942第十章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141745510.1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14552710.2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发展趋势展望 151897910.3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发展策略 15第一章垃圾分类概述1.1垃圾分类的意义与目的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产量迅速增长,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垃圾分类作为一种有效的环保手段,对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意义与目的如下:(1)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垃圾分类,可以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资源进行有效分离,进而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资源紧张状况。(2)减少环境污染。垃圾分类有助于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3)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垃圾分类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4)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垃圾分类为循环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有助于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1.2国内外垃圾分类现状1.2.1国内垃圾分类现状我国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各地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下为我国垃圾分类现状的几个方面:(1)政策法规层面。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2)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各地加大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3)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各地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4)垃圾分类实施效果。部分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如上海市、杭州市等。1.2.2国外垃圾分类现状国外发达国家垃圾分类工作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下为国外垃圾分类现状的几个方面:(1)立法保障。国外发达国家普遍制定严格的垃圾分类法律法规,保证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2)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国外发达国家注重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3)垃圾分类技术。国外发达国家在垃圾分类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不断优化垃圾分类处理技术。(4)垃圾分类处理效果。国外发达国家垃圾分类处理效果显著,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较高。通过对比国内外垃圾分类现状,我们可以发觉我国在垃圾分类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不断完善我国垃圾分类体系。第二章垃圾分类标准与规范2.1垃圾分类标准2.1.1垃圾分类的定义垃圾分类是指将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分离,以便于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垃圾分类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1.2垃圾分类标准的制定原则(1)科学性:垃圾分类标准应基于固体废物特性、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利用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2)实用性:垃圾分类标准应便于操作,易于普及,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垃圾处理需求。(3)动态性:垃圾分类标准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2.1.3我国垃圾分类标准我国垃圾分类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金属、玻璃、纺织品等可循环利用的废弃物。(2)厨余垃圾:包括食物残渣、废弃蔬菜、瓜果皮等易腐烂的有机废弃物。(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油漆、废矿物油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废弃物。(4)其他垃圾:指除以上三类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2.2垃圾分类规范2.2.1垃圾分类投放规范(1)分类投放:居民应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内。(2)清洁投放:投放垃圾时应保持垃圾桶清洁,不得将垃圾袋直接丢弃在桶外。(3)定时投放: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垃圾分类投放时间,提高投放效率。2.2.2垃圾分类收集与运输规范(1)分类收集:收集人员应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将各类垃圾分别收集。(2)分类运输:采用专用运输车辆,保证各类垃圾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混合。(3)定期清洗:对收集和运输设备进行定期清洗,防止垃圾污染环境。2.2.3垃圾分类处理规范(1)资源化利用:对可回收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价值。(2)无害化处理:对有害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3)减量化处理:对其他垃圾进行减量化处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2.3分类标识与宣传2.3.1分类标识(1)垃圾桶标识:各类垃圾桶应设置明显的分类标识,便于居民识别。(2)宣传材料标识:宣传材料应采用统一的分类标识,提高宣传效果。2.3.2宣传方式(1)媒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垃圾分类宣传。(2)社区宣传:组织社区活动,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和宣传。(3)教育宣传:在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开展垃圾分类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第三章垃圾分类实施策略3.1垃圾分类宣传与教育垃圾分类宣传与教育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垃圾分类行为养成的关键环节。以下策略应予以实施:(1)政策解读与普及:应组织专业团队,对垃圾分类相关政策进行深入解读,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普及,如举办讲座、发放宣传册、开设线上课程等。(2)社区宣传:在社区内设立宣传点,定期举办垃圾分类知识讲座,通过实例讲解、互动游戏等形式,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理解度。(3)学校教育: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学校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4)媒体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开展垃圾分类专题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5)志愿者服务:鼓励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宣传,通过志愿者的实际行动,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垃圾分类。3.2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垃圾分类设施是实施垃圾分类的基础保障。以下措施应得到重视:(1)分类投放设施:在居民区、商业区、公共场所等区域设置分类投放桶,明确标识各类垃圾的投放要求,方便居民进行分类。(2)中转站建设:建立垃圾分类中转站,对居民初步分类的垃圾进行再次分拣、打包,保证垃圾的分类质量。(3)处理设施优化:升级改造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减少二次污染。(4)信息化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垃圾的分类、运输、处理等环节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化管理。(5)环保教育场所:建设垃圾分类环保教育场所,如环保体验馆、垃圾分类展示馆等,增强公众的环保体验和认知。3.3垃圾分类监管与考核垃圾分类监管与考核是保证垃圾分类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以下措施应得到执行:(1)制度建立: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监管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定考核标准,保证垃圾分类工作的规范运行。(2)监管机制:建立垃圾分类监管机制,对垃圾分类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觉和解决存在的问题。(3)考核评价:定期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考核评价,通过数据分析、居民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评估垃圾分类工作的效果。(4)奖惩机制:建立垃圾分类奖惩机制,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个人、单位给予奖励,对违反规定的个人、单位进行处罚。(5)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垃圾分类监管,设立举报渠道,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提高垃圾分类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第四章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技术4.1有害垃圾处理技术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有害的成分,必须采取特殊方法进行处理。我国对有害垃圾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化学处理、固化稳定化处理、安全填埋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化学处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如中和、氧化还原等。固化稳定化处理是将有害垃圾与固化剂混合,使其稳定化为固态,降低其溶出率。安全填埋处理是将有害垃圾填埋于专门的安全填埋场,防止其对环境造成污染。资源化利用则是将有害垃圾中的有价值成分提取出来,实现资源化利用。4.2可回收垃圾处理技术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金属、玻璃等,具有较高的资源价值。我国对可回收垃圾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分类收集、预处理、资源化利用等。分类收集是将不同类型的可回收垃圾分开收集,便于后续处理。预处理包括破碎、清洗、干燥等过程,目的是提高可回收垃圾的纯度和质量。资源化利用是将预处理后的可回收垃圾进行再生利用,如废纸制浆、废塑料造粒、废金属熔炼等。4.3有机垃圾处理技术有机垃圾主要包括厨余垃圾、食品废弃物等,具有较大的生物降解性。我国对有机垃圾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堆肥化处理、厌氧消化处理、饲料化利用等。堆肥化处理是将有机垃圾经过微生物作用,转化为有机肥料的过程。厌氧消化处理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有机垃圾转化为沼气、生物肥料等。饲料化利用是将有机垃圾经过适当处理,转化为动物饲料。4.4其他垃圾处理技术其他垃圾主要包括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利用。我国对其他垃圾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填埋处理、焚烧处理、资源化利用等。填埋处理是将其他垃圾填埋于卫生填埋场,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焚烧处理是将其他垃圾进行高温焚烧,减少其体积和有害成分。资源化利用则是将其他垃圾中的有价值成分提取出来,实现资源化利用。第五章工业垃圾分类处理技术5.1工业有害垃圾处理技术工业有害垃圾主要包含废液、废渣、废气等,其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固化处理等。物理处理技术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对有害垃圾进行分离、处理,如离心、过滤、沉淀等,以达到减少有害物质的目的。化学处理技术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者低毒物质,包括中和、氧化还原、沉淀等方法。生物处理技术则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害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适用于处理含有有机物的有害废液。固化处理技术是将有害废物与固化剂混合,使其转化为固态物质,以便于安全存储或填埋。5.2工业可回收垃圾处理技术工业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金属、废塑料、废纸、废橡胶等,其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回收、破碎、清洗、熔炼、重塑等。回收是将可回收垃圾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进行分类和收集。破碎是将大块的垃圾进行破碎处理,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利用。清洗则是将垃圾表面的污染物清洗掉,提高其利用价值。熔炼是将废金属等熔化,再经过精炼得到新的金属。重塑则是将废塑料、废橡胶等通过热压、冷压等方法,制成新的塑料制品或橡胶制品。5.3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填埋、堆肥、焚烧、热解等。填埋是将固体废物填埋在指定的填埋场,通过自然降解,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堆肥是将有机固体废物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有机肥料。焚烧是通过高温将固体废物燃烧,减少其体积,并通过烟气处理设备,减少对大气的影响。热解是将固体废物在缺氧条件下加热,使其分解为可燃气体、焦油和炭黑等,可以回收能源。第六章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6.1垃圾处理设施规划与设计6.1.1规划原则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布局:根据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规划垃圾处理设施布局,保证处理能力与产生量相匹配。(2)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实现垃圾处理设施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3)安全环保:保证垃圾处理设施在设计、建设、运行过程中符合国家环保标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6.1.2设计要点垃圾处理设施设计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工艺选择:根据垃圾成分、处理规模和地区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保证处理效果。(2)设备选型:选用成熟、可靠的设备,提高处理设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自动化控制:采用现代自动化控制技术,提高设施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4)环境保护: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措施,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6.2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6.2.1建设流程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应遵循以下流程:(1)项目立项:根据城市规划和市场需求,确定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的可行性。(2)设计审查: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保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3)招投标: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具有资质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4)施工监管: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监管,保证工程质量。(5)验收交付:项目完成后,进行验收,保证设施符合设计要求。6.2.2管理体系垃圾处理设施管理应建立以下体系:(1)组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2)制度管理:制定完善的运营管理制度,保证设施稳定运行。(3)质量管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设施运行效果。(4)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监管,保证设施运行安全。6.3垃圾处理设施运行与维护6.3.1运行管理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应关注以下方面:(1)操作规范: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保证设施稳定运行。(2)人员培训: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3)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完好。(4)环境监测:对处理设施周边环境进行监测,保证符合环保要求。6.3.2维护保养垃圾处理设施维护保养应遵循以下原则:(1)定期检查: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觉并解决问题。(2)预防为主:采取预防性维护措施,降低设备故障率。(3)快速响应:对设备故障进行快速响应,保证设施正常运行。(4)技术创新: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设施运行效率。第七章垃圾处理技术与设备7.1垃圾分选技术与设备7.1.1概述垃圾分选技术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垃圾进行分类、分离和纯化的过程。垃圾分选技术与设备是实现垃圾分类处理的基础,对提高垃圾处理效果和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7.1.2垃圾分选技术(1)人工分选技术:通过人工对垃圾进行分类,适用于垃圾种类复杂、组分差异较大的情况。(2)机械分选技术:包括筛分、风力分选、磁选、浮选等,适用于处理大量垃圾。(3)生物分选技术:利用微生物、酶等生物制剂对垃圾进行分选,适用于有机垃圾处理。7.1.3垃圾分选设备(1)筛分设备:如振动筛、滚筒筛等,用于分离不同粒度的垃圾。(2)风力分选设备:如风力分选机,用于分离轻重垃圾。(3)磁选设备:如磁选机,用于分离磁性物质。(4)浮选设备:如浮选槽,用于分离有机垃圾。7.2垃圾处理技术与设备7.2.1概述垃圾处理技术是指对分类后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过程。垃圾处理技术与设备是环保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7.2.2垃圾处理技术(1)卫生填埋技术:将垃圾填埋于特定场地,通过覆盖土层、压实等手段,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2)焚烧技术:将垃圾进行高温焚烧,实现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3)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酶等生物制剂对垃圾进行分解,实现资源化利用。7.2.3垃圾处理设备(1)卫生填埋设备:如压实机、挖掘机、推土机等,用于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营。(2)焚烧设备:如焚烧炉、余热锅炉、烟气处理设备等,用于焚烧垃圾并回收能源。(3)生物处理设备:如堆肥发酵设备、生物反应器等,用于生物处理垃圾。7.3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设备7.3.1概述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是指将垃圾转化为再生资源的过程,包括垃圾回收、资源化利用等环节。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设备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关键。7.3.2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1)回收技术: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分选、处理,转化为再生资源。(2)资源化利用技术:将有机垃圾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土壤改良剂等。(3)废物利用技术:将废物转化为建筑材料、工艺品等。7.3.3垃圾资源化利用设备(1)回收设备:如破碎机、清洗机、打包机等,用于回收处理垃圾。(2)资源化利用设备:如生物质能设备、土壤改良剂制备设备等,用于转化垃圾为资源。(3)废物利用设备:如制砖机、工艺品加工设备等,用于废物利用。第八章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环保措施8.1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是保证环保效果的关键环节。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恶臭排放,如安装除臭设备、加强垃圾储存设施的密封等。针对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渗滤液,需要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如膜生物反应器(MBR)、高级氧化等,保证渗滤液达标排放。对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噪声、粉尘等污染也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8.2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环保技术在垃圾处理过程中,采用环保技术是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环保技术:(1)垃圾焚烧发电技术:通过焚烧垃圾产生热能,实现发电。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2)垃圾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将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无害物质,如堆肥、厌氧消化等。(3)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将垃圾中的可回收物、有害物等进行分离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4)垃圾填埋技术:采用分区填埋、垂直防渗等措施,降低垃圾填埋过程中的污染风险。8.3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环境监测与评价为了保证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环保效果,环境监测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几个方面:(1)污染源监测:对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恶臭、渗滤液、噪声等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测,掌握污染状况。(2)环境质量监测:对周边环境中的空气质量、水质、土壤等指标进行监测,评估垃圾处理对环境的影响。(3)排放达标监测:对垃圾处理设施排放的恶臭、渗滤液等污染物进行监测,保证排放达到国家标准。(4)环保设施运行效果评价:对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环保设施运行效果进行评价,发觉问题及时整改。(5)环境风险评价:对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潜在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应急预案,降低风险。通过以上环境监测与评价,可以为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环保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保证环保效果。第九章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9.1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现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超过2亿吨,且每年以8%10%的速度递增。面对如此庞大的垃圾产量,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已成为我国环保行业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式。其中,填埋法占主导地位,约占总处理量的70%。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存在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堆肥法和焚烧法在处理垃圾的同时也能实现资源化利用,但其在技术、设备和运行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9.2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我国在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以下列举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技术:(1)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好氧堆肥、厌氧发酵等,可以将有机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化利用。(2)物理处理技术:包括破碎、分选、脱水等,可以将垃圾中的可回收物、有害物和其它组分分离出来,为后续处理提供便利。(3)化学处理技术:如焚烧、等离子体处理等,可以将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分解、降解,减少对环境的影响。(4)资源化利用技术:如废塑料回收、废纸回收、废金属回收等,可以将垃圾中的有价值组分回收利用,降低资源浪费。9.3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政策为了推动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下列举了部分政策:(1)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为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据。(2)规划政策:如《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政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等,明确了我国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方向和目标。(3)经济政策:如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项目。(4)技术政策:如推广焚烧、堆肥等先进处理技术,提高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水平。通过以上政策的实施,我国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在技术创新、政策完善、管理优化等方面加大力度,以实现垃圾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