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扬州慢》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21/21/wKhkGWdgELuAIb6qAALW3-GjUz0070.jpg)
![4.2《扬州慢》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21/21/wKhkGWdgELuAIb6qAALW3-GjUz00702.jpg)
![4.2《扬州慢》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21/21/wKhkGWdgELuAIb6qAALW3-GjUz00703.jpg)
![4.2《扬州慢》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21/21/wKhkGWdgELuAIb6qAALW3-GjUz00704.jpg)
![4.2《扬州慢》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21/21/wKhkGWdgELuAIb6qAALW3-GjUz007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慢姜
夔——一个人一座城学习目标01.反复吟诵,感受词的韵律,背诵本词。02.运用联想和想象,品味词的意境,深切感受黍离之悲。(重点)03.学习词中对比、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用典的艺术手法。(难点)04.体会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忧国伤时、抚今追昔的哀思。
知人论世走近作者作者简介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后寓居武康(今浙江德清)。南宋文学家、音乐家。早年随父宦游,居汉阳。后过着游士式的生活,屡试不第,布衣终身。姜夔为人清高,不汲汲于功名,一生困顿;以诗词、音乐及书法与人交往,借此谋取生计。其书法精湛,诗负盛名,尤以词著称。词作或感慨时世、抒写恋情,或写景咏物、记述交游。词风清丽典雅,以冷香幽韵和瘦骨逸神独擅胜场,为清代浙派词人所尊奉。有“词中之圣”之称,与辛弃疾、吴文英分鼎南宋词坛。开创了风雅词派,即格律派,对于南宋后期词坛的格律化有巨大的影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白石道人歌曲》等书传世。解题扬州扬州别称:
广陵、维扬、江都、芜城、吴州、
邗(hán)
、南兖(yǎn)州
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旧唐书·地理志》
扬州富庶甲天下。——《资治通鉴》
慢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一般都比较长。但与长调有别,长调单指字数。《扬州慢》共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文化名城扬州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有“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被誉为月亮城。写作背景
1127年,“靖康之变”后,南宋王朝面对金兵频繁发动的大规模南侵,长期面临着覆亡的严重危机。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康等城,焚掠一空。此后不断地发动对南宋的进攻。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又大举南下,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扬州再次遭到极其惨重的破坏,变成一座空城。
降兴二年(1164年),金兵又大举进犯淮南地区,扬州再次受到影响。
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当时作者21岁。诗人因路过扬州,作为一个身世孤寒、流落江湖的旅人,一个关心国家前途的词人,眼见这座过去繁华无比的都市如今破败不堪,感慨万千,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扬州慢》。
少有壮志,渴望入仕:杜牧出身京兆杜氏,其祖父杜佑官至宰相。杜牧年轻时即有兴邦济世的远大抱负,怀抱中兴唐王朝的理想:“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
少年逸才,风流俊逸:23岁作《阿房宫赋》,26岁进上及第。
十年幕僚,寄人篱下:因性情耿直,不屑逢迎,在仕途上颇不得意,38岁起迁官外放,无所作为。生平经历遣怀
杜牧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诗歌初读初读正音《扬州慢》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shǎo)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jì)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小序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麦。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1.词前小序交代了词创作的哪些方面内容?时间—地点—景象情感—原因—主旨2.什么是“黍离之悲”?“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王风.黍离》黍离之悲”:哀婉悲伤地表达故国之思,国家残破之痛。
黍离之悲品读上片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这里有著名的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下马鞍稍作停留。当年扬州那春风十里的繁华街道,现在都是野麦青青。自从金兵进犯长江回去以后,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声在寒风中响起,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作用:词人开篇写扬州昔日的繁华,与后文扬州的萧条冷落形成鲜明对比。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①用典:化用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表现昔日的繁华。②虚实结合:“过春风十里”是想象中的虚景,象征昔日的繁华。“荠麦青青”,实写今日的萧条冷落。③对比:上下两句今昔对照鲜明,突出了今日扬州的荒凉不堪的景象。
表现出战后扬州的荒凉破败,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知识链接赠别(其一)
杜牧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译读:姿态美好,举止轻盈,十三年华,像是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她。赏析:杜牧用描写、比喻,特别是对比的手法,写出了那个少女的娇美迷人,也写出了扬州令人为之陶醉不已之处。“春风十里”是繁华的代名词。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拟人:将废池、乔木人格化,目击了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它们都在倾诉厌战之情。
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对扬州人民的同情1127年,靖康之变,南宋建立1129年,金兵南侵,攻破扬州1161年,金人铁骑,再破扬州1176年,诗人姜夔,途经扬州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通感:“清角吹寒”,以触觉写听觉,表现出扬州城在受到战乱摧残后的衰败、萧条。渲染了凄清沉寂、悲凉的氛围。双关:“寒”字不仅指号角声的凄清,还指天气寒冷,更指作者内心的寒冷。情景交融:一切景物都统一在这座“空城”里。同时化景物为情思,将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来突出“黍离之悲”。小
结:
上阕主要描绘扬州受战争洗劫后的凄凉萧条景象。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丧土之悲。抓住了“荠麦”、“废池”、“乔木”、“清角”、“空城”这些富有特征的战乱之后的景物,又以黄昏相衬托,暗淡、凄凉,令人目不忍视,耳不忍闻,作者怀念故国,憎恨敌人的爱国思想感情从中自然流露出来。品读下片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杜牧俊逸清赏,料想他现在再来的话也会感到震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二十四桥依然还在,桥下江水水波荡漾,月色凄冷,四周寂静无声。想那桥边红色的芍药花年年花叶繁荣,可它们是为谁生长为谁开放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用典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以初春枝头的豆蔻比喻十三四岁少女的美好姿态。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回忆自己当年在扬州时的放浪生活。化用杜牧“豆蔻”“青楼”等诗句,强调此时的扬州已面目全非,即使有杜牧的才华也难以描摹;这三句表达了对扬州遭金兵洗劫后繁华不再的悲怆及哀恸之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①用典:化用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昔盛今衰对比鲜明。②通感、双关:“冷月”不止身体寒冷,心里也凄凉悲哀。③移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不直接写内心凄苦悲凉之感,而是细致描摹夜色下旧物仍在却面目全非的扬州空城景象。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①此处以景结情,花开依旧,人事已非,含蓄地抒发词人的今昔之慨。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深沉的思考和回味。②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同时运用反问的语调蕴含着词人内心无比的悲怆与无奈。岑参《山房春事》:“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战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亡国之痛、兴亡之悲的情感。拓展
红药,也称芍药。芍药作为一种意象最早见于《诗经》,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
魏晋南北朝时,文人将芍药喻作风情万种的美人,以至后人用"芍药笼烟"来形容美人的娇媚。
又因为芍药开于暮春时节,当它开始绽放时,百花已开始凋谢,有寂寞之情。因此芍药往往又成为落寞、凄凉之境的代表,令人感慨昔日美好时光不再。小
结:下阕怀古伤今,通过扬州景物今昔、盛衰的对比,抒发了”黍离之悲”。化用杜牧故事,写景抒情有虚有实。“桥”、“月”、“波”是眼前景物,今昔对比令人产生“桥在人去”的怅惘。总体感悟再读词作,结合“黍离之悲”,说说姜夔此时此刻的感受?
作者写本词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12年之久,南宋朝廷苟且偷安,朝纲废弛。词人目睹当年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仍的现实,岂能无动于衷!因而追怀丧乱,感慨今昔,抒发“黍离之悲”。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手纹一样藏起来,它被写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的扶手、避雷的天线和旗杆上,每一道印记都是抓挠、锯锉、刻凿、猛击留下的痕迹。——[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竹西佳处昔日→名都(虚写)春风十里青楼梦好昔盛今衰的感伤荠麦青青废池乔木(实写)特色:对比鲜明,虚实相生,化用诗句,情景交融清角吹寒今日→空城上片下片淮左名都昔日→名都(虚写)(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豪华私家车租赁服务协议合同
- 二零二五版农机融资租赁合同范本汇编
- 二零二五年度电子商务平台中介担保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票据代理业务反洗钱合规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版别墅租赁合同交接清单与租客入住培训协议3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甲氧氯普胺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电极卷绕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激光雷达用光芯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苹果树苗木种植与乡村振兴战略合同3篇
- 住宅大厦装修合同样本
- 服装标准流水生产线
- 2024年内蒙古电力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保洁服务品质履约评估报告
- 火龙罐综合灸疗法
- 红色中国风西安旅游PPT模板
-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个人借条电子版模板
- 工业企业电源快速切换装置设计配置导则
- 年产3万吨喷气纺、3万吨气流纺生产线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GB/T 1094.1-2013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 胸外科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