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环境法学
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法学系列教材第一章环境法概论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法一、环境与环境问题1.环境现代环境保护语境中的环境,实际上已经指向整个地球生态系统。2.立法上的环境我国现行立法所采用的“环境”定义是包含了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以及各类自然资源在内的广义的概念。3.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自然界的变化或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环境结构和状态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并由此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有害影响。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法一、环境与环境问题4.环境问题的发展演变环境问题随着人类活动广度和深度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总体而言,环境问题呈现出范围不断扩大、问题不断增多、影响逐渐复杂的发展趋势。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为地域环境问题时期。环境问题呈点状分布,以国家、区域范围内工业和开发建设活动为中心,造成小范围地域周边环境的污染和自然破坏。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为国际环境问题时期。环境问题开始呈片状分布,以区域、流域大规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中心,造成越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0世纪80年代至今为全球环境问题时期。环境问题表现为以全球环境和生态为中心的地球整体性破坏,大量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开始出现,包括气候变化、臭氧层耗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法二、环境法1.环境法的概念本书结合学者的表述和法律实践,将环境法定义为: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预防和治理人为环境侵害,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用以调整人类环境利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环境法的特征(1)技术性。(2)综合性。(3)社会法性。(4)共同性。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法二、环境法3.环境法的立法目的环境基本法或主要立法的立法目的包括两种类型:(1)直接目的,即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环境;(2)最终目的,包括保护人体健康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其中,在最终目的上,存在“目的一元论”和“目的二元论”两种观点,多数国家规定最终目的包括保护人体健康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有国家规定环境法的最终目的只包括保护人体健康。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法二、环境法4.环境法的作用和功能环境法的功能应该与法的功能保持一致,并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首先,环境法具有保障公民环境权益的功能。其次,环境法具有调整与规范政府和行政机关行政权力的功能。最后,环境法具有保护公共利益的功能。除了调整私权利和公权力之外,环境法最为重要的功能在于以公共利益为本位,通过制度与规范的设计来为环境方面的公共利益提供保障。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法二、环境法5.环境法的调整对象环境法调整的对象是因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节约能源而产生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具体又表现为以下三类:第一,基于国家环境行政管理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第二,平等主体之间基于环境和自然资源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第三,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第二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得到完善和丰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二十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科学总结和重要部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与创新。第二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背景1.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2.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第二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在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第二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3.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习近平多次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4.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习近平形象地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第二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5.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以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第二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6.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提出了中国方案。第二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生态环境法制的指引1.推动生态文明写入宪法2.推动环境立法与修法3.指引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第二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二、习近平法治思想(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涵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法治思想基本内容集中体现为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并深刻阐述的“十一个坚持”第二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二、习近平法治思想(二)习近平法治思想对生态环境法治的指引1.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2.坚持生态环境严格执法3.坚持生态环境公正司法第三节环境法的历史发展一、世界环境法的历史发展1.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1)民法和零散的污染防治立法并用。(2)出现专门的资源保护和管理立法。2.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1)出现大量的污染防治立法。(2)出现偏向于污染防治的基本立法。(3)国际环境法开始迅速发展。第三节环境法的历史发展一、世界环境法的历史发展3.20世纪70年代至今(1)国内环境立法呈爆炸式增长。(2)环境法的理念得到较大发展。(3)国际环境法进一步发展,国际环境法和国内环境法交互和融合趋势明显。第三节环境法的历史发展二、中国环境法的历史发展1.1949—1973年:混沌时期2.1973—1978年:初步产生时期3.1979—1989年:初步发展时期4.1989—2014年:改革完善时期5.2014年至今:体系优化时期第四节中国环境法的体系一、环境法律渊源体系(一)环境法律体系和环境法律渊源体系环境法律体系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及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各种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原则、功能、层次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统一整体。环境法律体系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其一,可以按照法律渊源标准进行分类;其二,可以按照法律规范的内容和功能进行分类。环境法律渊源体系指某个特定国家或者法域的全部环境法律渊源所构成的有机系统。该系统应具有特定的内在有机结构。第四节中国环境法的体系一、环境法律渊源体系(二)中国现行环境法律渊源体系的组成中国现行环境法律渊源体系主要包括如下组成部分:《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单行法律、环境行政法规、环境规章、地方环境法规、地方政府环境规章、环境司法解释和国际环境条约。值得一提的是,未来我国很有可能制定一部环境法典,以实现我国环境法的体系化,并构成生态环境领域最为主要的法律渊源。第四节中国环境法的体系二、环境法的内容体系(二)中国现行环境法律渊源体系的组成环境法的内容体系是指由具有不同法律规范内容和功能的环境立法所构成的有机系统。1.环境基本法2.污染防治法3.自然生态保护法(1)自然资源法。(2)生态保护法。4.绿色低碳发展法5.环境综合行政管理法第五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一、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含义1.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意义一方面,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能够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实支撑。2.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为:“到2025年,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落实各类主体责任,提高市场主体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第五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二、中国环境管理体制1.中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的层级划分环境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有关环境管理行政机构设置、行政隶属关系和行政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是“由国务院统一领导、生态环境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地方政府分级负责”,并形成了“五级管理”(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和“三级机构”(中央、省、市三级环保机构的设置)为主的组织体系。第五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二、中国环境管理体制2.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1)省、市、县、乡四级环境保护机构调整为省、市两级生态环境机构,县级生态环境局调整为市级生态环境局的派出分局。(2)环境监察职能由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统一行使。(3)环境监测管理体制转变为生态环境质量省级监测、考核。(4)生态环境执法重心向市县下移,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属地生态环境执法。第二章中国环境法基本原则第一节环境法基本原则概述一、环境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指“由环境法所确认并体现,贯穿于整个环境法体系,反映环境法的目的价值、基本特征及性质,对贯彻和实施环境法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环境法基本原则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环境法基本原则体现了环境法的理念、目的和价值追求,彰显了环境法价值取向的独特性。第二,环境法基本原则体现了环境法整体法律价值的普遍性与总合性,是对环境法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体现法律价值的总结和归纳。第三,环境法基本原则体现了对具体领域环境法的具体法律原则和各个具体的环境法律制度的指导性,对指导法律解释、填补法律漏洞和平衡法律利益等具有重要的功能。第一节环境法基本原则概述二、我国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我国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新增第五条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这一规定首次对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立法明文确认。以该条规定为基础,结合我国环境法学界的理论研究成果,我国环境法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风险预防原则、损害预防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和损害担责原则。第二节风险预防原则一、风险预防原则的概念本书认为“保护优先”原则的学理表述应为“风险预防”原则。该原则所承载的功能是,当遇到环境风险科学性不确定的情形时,应优先保护环境。第二节风险预防原则二、风险预防原则的发展风险预防原则最早出现于德国,该原则早期的国际实践主要集中在国家海洋环境保护领域。随着风险预防原则理念逐渐被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国内环境法中也规定了该原则。第二节风险预防原则三、风险预防原则在我国立法中的贯彻除第五条的直接规定外,《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还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该条规定确立了国家针对环境健康问题的风险预防义务,是风险预防原则的直接体现。不仅如此,《环境保护法》还规定了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制度、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等,它们均属于风险预防原则的具体贯彻。
《环境保护法》外,越来越多的环境保护单行法也贯彻了风险预防原则。综上可见,风险预防是我国环境法中的一项基本法律原则。随着环境单行立法不断重申风险预防为原则,并在具体法律制度中贯彻风险预防原则,该原则已深刻融入我国环境立法和环境法治实践。第三节损害预防原则一、损害预防原则的概念本书认为,我国《环境保护法》第五条所规定的“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应在学理上理解为一项统一的环境法基本原则,其在学理上的表述就是“损害预防”原则,即指对开发和利用环境行为所产生的环境质量下降或者生态破坏等应当事前采取预测、分析和防范措施,以避免、消除由此可能带来的环境损害。第三节损害预防原则二、损害预防原则的发展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之后,环境问题在我国开始受到重视,环境、经济以及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思路逐渐得到了认可。在此背景下,损害预防原则逐渐在我国环境立法中被确立。第三节损害预防原则三、损害预防原则在我国的贯彻1.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2.加强清洁生产制度建设3.建立生态环境监测制度第四节公众参与原则一、公众参与原则的概念本书将公众参与界定为:公众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参与一切与环境公共利益维护相关的公共决策活动,履行法律规定的环境保护义务,并有权在环境保护的相关参与权利受到侵害时请求获得法律救济,以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建成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第四节公众参与原则二、公众参与原则的发展公众参与在国际社会得到普遍承认并成为一项公认的基本原则,经过了较长时期的发展。我国公众参与原则在立法上并未盲从国外,而是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原则立法实践。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回应了这一呼吁,其对公众参与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极大的丰富和扩展。第四节公众参与原则三、公众参与原则在我国的贯彻1.环境知情权2.环境决策参与权3.环境违法行为监督权4.环境权益司法救济权第五节损害担责原则一、损害担责原则的概念我国《环境保护法》第五条规定了“损害担责”的原则。其中,“损害”描述的是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行为,包括利用环境造成环境超出自身自然恢复能力之退化的行为。“担责”是指承担责任,即承担修复生态环境或支付上述费用的责任。损害担责原则指对环境造成任何不利影响的行为人,包括因利用环境造成环境超出其自身自然恢复能力之退化的行为人,应履行修复生态环境或支付上述费用的法定义务或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第五节损害担责原则二、损害担责原则的发展从学理上解读,损害担责原则是发展了的污染者负担原则,对该原则的解读需要结合污染者负担原则的2014年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在第五条明确提出环境保护要实行“损害担责”的原则。至此,“损害担责”正式成为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产生和发展历史。第五节损害担责原则三、损害担责原则在我国立法中的贯彻损害担责原则作为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不仅在《环境保护法》中被明确规定,在其他领域的环境单行法中也有较多体现,对我国环境保护实践有着较大的影响。另外,损害担责原则在地方环境保护立法中也得到了贯彻。通过以上各层级、各领域的立法,损害担责原则在我国环境法律中已得到了较好的确立和贯彻,不断指导和推动着我国生态文明实践的发展,在维护环境公共利益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还需指出,损害担责原则不仅在环境保护单项立法中有所体现,在环境法律责任体系中也有体现。第三章中国环境法基本制度第一节环境法基本制度概述一、环境法基本制度的概念本书将“环境法基本制度”界定为,为贯彻落实环境法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由立法确立的普遍适用于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调整与生态环境利用行为相关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第一节环境法基本制度概述二、环境法基本制度的范围本书认为环境法基本制度包括生态环境规划制度、生态环境标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第二节生态环境规划制度一、生态环境规划制度概述1.生态环境规划制度的概念生态环境规划制度是指为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调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相关主管部门根据各地区的环境条件、自然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的与前期勘察、规划制定、规划审批、规划实施、规划修改、规划监督评估等行为相关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生态环境规划制度的功能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规划在实践中已覆盖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三大领域。生态环境规划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必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体现为帮助管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作出具体决策,有效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第二节生态环境规划制度一、生态环境规划制度概述3.生态环境规划制度的法律依据当前实践已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第十三条为统领,以该法第十七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八条为支撑,以各单行法中关于各领域生态环境规划的规定为主体的生态环境规划法律规范体系。4.生态环境规划的法定类型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规划包括综合性规划中的生态环境篇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两大类型。其中,综合性规划中的生态环境篇章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的生态环境篇章与区域、流域综合性规划中的生态环境篇章。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主要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第二节生态环境规划制度二、综合性规划中的生态环境篇章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的生态环境篇章2.区域、流域综合性规划中的生态环境篇章第二节生态环境规划制度三、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首先,就类型体系而言,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诸如《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地方生态环境保护长期性综合规划。其次,就编制主体而言,根据《环境保护法》第十三条第二、三款的规定,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由国务院批准并公布实施;地方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编制,由同级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实施。第二节生态环境规划制度三、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最后,就内容构成而言,根据《环境保护法》第十三条第四款的规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并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相衔接。2.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首先,就类型体系而言,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主要包括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三大领域中的各类专项规划以及重点区域的专项规划,如污染防治领域中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自然生态保护领域中的《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绿色低碳发展领域中的《“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作为重点区域专项规划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第二节生态环境规划制度三、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其次,就编制主体而言,各生态环境单行法对于不同类型的专项规划规定了不同的编制主体。最后,就内容构成而言,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通常包括具体领域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规划目标、具体措施、监督管理等部分。第二节生态环境规划制度四、国土空间规划1.国土空间规划的历史沿革2010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1—2020年)》发布,这是我国第一部国土空间开发规划。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自然资源部,确立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职责。201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第二节生态环境规划制度四、国土空间规划2.国土空间规划的类型体系前述2019年颁布的《若干意见》在层级和内容层面确立了“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类型体系。“五级”是指国家、省、市、县、乡镇五个纵向层级的国土空间规划,国家级规划侧重战略性,省级规划侧重协调性,市县级和乡镇级规划侧重实施性。“三类”则是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的专项规划三类内容不同的国土空间规划:总体规划强调综合性,侧重一定区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和修复的全局性安排;详细规划强调实施性,是对具体地块用途和开发强度等作出的实施性安排;相关的专项规划强调专门性,侧重针对特定区域(流域)、特定领域的功能进行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专门安排。第二节生态环境规划制度四、国土空间规划3.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国土空间规划涉及生态安全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修复任务和目标、资源环境承载力等众多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而从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历程来分析,国土空间规划事实上取代了我国原有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因此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编制时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就是协同衔接的关系。故而,本书认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不是简单的包含关系,而是协同衔接关系。第三节生态环境标准制度一、生态环境标准制度概述1.生态环境标准制度的概念本书认为,生态环境标准制度是指,为加强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工作,调整与生态环境标准制定、修改、实施、备案和评估等行为相关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生态环境标准制度的功能生态环境标准制度的功能,在于通过明确各类主体在生态环境标准制定、修改、实施、备案和评估中的权利及义务,确保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进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第三节生态环境标准制度一、生态环境标准制度概述3.生态环境标准制度的法律依据生态环境标准制度系标准化法律规范体系和生态环境法律规范体系共同应用于生态环境标准领域的产物,故而其法律依据同时涉及标准化法律规范和生态环境法律规范。第三节生态环境标准制度二、生态环境标准制度的基本内容1.生态环境标准的类型体系首先,根据生态环境标准的内容不同,《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将生态环境标准分为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态环境监测标准、生态环境基础标准和生态环境管理技术规范六类。其次,根据生态环境标准制定主体的层级和适用范围,生态环境标准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以GB或者GB/T为编号的国家生态环境标准;二是以HJ为编号的行业生态环境标准;三是以DB或者DB/T为编号的地方生态环境标准。最后,根据是否应当被强制执行,生态环境标准可分为强制性生态环境标准和推荐性生态环境标准。第三节生态环境标准制度二、生态环境标准制度的基本内容2.生态环境标准的制定程序(1)强制性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制定程序。根据《标准化法》第十条的规定,强制性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项目提出、组织起草、征求意见和技术审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立项、编号和对外通报。以《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31—2020)为例,该标准由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和法规与标准司具体组织起草,经生态环境部批准后实施,由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第三节生态环境标准制度二、生态环境标准制度的基本内容2.生态环境标准的制定程序(2)推荐性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制定程序。根据《标准化法》第十一条和《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推荐性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在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组织管理下,由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制定。第三节生态环境标准制度二、生态环境标准制度的基本内容(3)行业生态环境标准的制定程序。根据《标准化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对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以《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试行)》(HJ1260—2022)为例,该标准由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具体组织起草,经生态环境部批准,由生态环境部发布实施,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三节生态环境标准制度二、生态环境标准制度的基本内容(4)强制性地方生态环境标准的制定程序。根据《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第六条的规定,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制定地方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并报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以北京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139—2015)为例,该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提出,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后实施,并报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第三节生态环境标准制度二、生态环境标准制度的基本内容(5)推荐性地方生态环境标准的制定程序。根据《标准化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为满足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特殊技术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地方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经省级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地方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通报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以重庆市《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指南》(DB50/T1052—2020)为例,该标准由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提出,由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编制后发布实施,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三节生态环境标准制度二、生态环境标准制度的基本内容3.生态环境标准的实施一方面,根据《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第六条的规定,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法制定并组织实施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地方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组织实施生态环境标准。另一方面,根据《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生态环境标准制定机关负责组织开展实施评估工作。实施评估工作的目的在于,掌握生态环境标准实际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升生态环境标准科学性、系统性、适用性,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标准适时进行修订。其中,作为具有强制效力的强制性生态环境标准应当定期开展实施情况评估,与其配套的推荐性生态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可以同步开展评估。第三节生态环境标准制度三、强制性生态环境标准1.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是指为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康、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限制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技术规范。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包括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洋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核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五种类型。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功能分类、控制项目及限值规定、监测要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标准实施与监督等。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根据《环境保护法》第六条第二款和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生态环境质量标准主要用作评价特定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质量,约束对象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行政主管部门。第三节生态环境标准制度三、强制性生态环境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指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控制排入环境中的污染物或者其他有害因素,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和经济、技术条件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控制的基本要求。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环境噪声排放控制标准和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等类型。第三节生态环境标准制度三、强制性生态环境标准3.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是指为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环境风险筛查与分类管理、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控制生态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而制定的标准。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系《土壤污染防治法》新增的类型,故现阶段仅包括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一种。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的内容包括功能分类、控制项目及风险管控值规定、监测要求、风险管控值使用规则、标准实施与监督等。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第三节生态环境标准制度四、推荐性生态环境标准1.生态环境监测标准生态环境监测标准,是指为监测生态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开展达标评定和风险筛查与管控,规范布点采样、分析测试、监测仪器、卫星遥感影像质量、量值传递、质量控制、数据处理等监测技术要求而制定的技术规范。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包括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生态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生态环境监测仪器及系统技术要求、生态环境标准样品等四种基本类型。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其内容有所差异: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包括监测方案制定、布点采样、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数据分析与报告、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等内容,生态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包括试剂材料、仪器与设备、样品、测定操作步骤、结果表示等内容,生态环境监测仪器及系统技术要求包括测定范围、性能要求、检验方法、操作说明及校验等内容。第三节生态环境标准制度四、推荐性生态环境标准2.生态环境基础标准生态环境基础标准,是指为统一规范生态环境标准的制订技术工作和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中具有通用指导意义的技术要求而制定的标准。生态环境基础标准包括生态环境标准制订技术导则和生态环境通用术语、图形符号、编码和代号(代码)及其相应的编制规则两种基本类型。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基础标准的内容也有所不同。生态环境标准制订技术导则的内容包括:标准的定位、基本原则、技术路线、技术方法和要求,以及对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等材料的内容和格式要求。生态环境通用术语、图形符号、编码和代号(代码)及其相应的编制规则的内容应当借鉴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的相关规定,做到准确、通用、可辨识,力求简洁易懂。第三节生态环境标准制度四、推荐性生态环境标准3.生态环境管理技术规范生态环境管理技术规范,是指为规范各类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技术要求而制定的标准,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壤、固体废物、化学品、核与辐射安全、声与振动、自然生态、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管理技术指南、导则、规程、规范等。生态环境管理技术规范主要包括各领域管理导则、技术方法、测算方法、分类方法、生产标准等类型。生态环境管理技术规范的内容应当有明确的生态环境管理需求,内容科学合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有利于规范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述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EIA)是指在实施某项人为活动之前,对实施该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在此基础上比较各种替代方案,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和对策,把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述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功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功能,在于通过明确各类主体在环评文件编制、环评文件报送审批、审查批准环评文件以及跟踪检查后续投产使用情况等环节中的权利(权力)和义务(职责),确保环境影响评价活动能够客观、公开、公正地进行,进而预防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述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律依据我国是最早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中国家之一,1979年通过的《环境保护法(试行)》首次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立为法律制度。随后制定的《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生态环境领域立法,都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作了明确规定。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对象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七条、第八条以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第二条的规定,我国法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仅包括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两类。综合性规划包括: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实践中,“一地三域”常被用来描述综合性规划所涵盖的具体类型。专项规划包括: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专项规划。实践中,“十专项”常被用来描述专项规划所涵盖的具体类型。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形式和内容不同类型的规划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所需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形式有所不同。综合性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主要内容包括: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专项规划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其内容主要包括: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需要注意的是,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按照综合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和审批(1)综合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和审批。综合性规划的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对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草案,审批机关不予审批。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和审批。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在报批规划草案时,应将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附送审批机关审查。未附送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机关不予审批。专项规划在审批前需要由人民政府指定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小组的审查意见是规划审批机关审批专项规划草案时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规划审批机关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不予采纳的,应当逐项就不予采纳的理由作出书面说明,并存档备查。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可以申请查阅。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跟踪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第二十四条明确要求对实施后可能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各类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开展规划的跟踪评价。2019年,生态环境部印发的《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技术指南(试行)》,对跟踪评价予以进一步细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跟踪评价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为目标,规划编制机关结合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国家和地方最新的生态环境管理要求和公众对规划实施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的意见,对已经和正在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测、调查和评价,分析规划实施的实际环境影响,评估规划采取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有效性,研判规划实施是否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对规划已实施部分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规划后续实施内容提出优化调整建议或减轻不良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一般情况下,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和审批阶段,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应当在报批规划草案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其中,在专项规划的意见征求环节中,相关意见与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有重大分歧的,规划编制机关应当采取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进一步论证,并在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同时,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或者对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重大不良环境影响,有权向规划审批机关、规划编制机关或者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依法调查处理。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评价对象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条的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和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首先,就编制主体而言,建设单位若具备相应技术能力可以自行编制,也可以委托技术单位编制。建设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内容和结论负责,接受委托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技术单位对其编制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承担相应的责任。其次,就编制技术要求而言,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技术规范等规定。最后,就编制公众参与而言,除需要保密的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建设单位报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附具对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开工建设前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审批权的部门审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重点审查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环境影响分析预测评估的可靠性、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等,并分别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60日内、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3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事后监管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事前预防措施,建设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后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如事前预期的变动,故《环境影响评价法》分别设立了环境影响后评价、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以及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三种事后监管方式。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一是要求建设单位单独编制公众参与说明,并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受理要件,同步受理同步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和举报,要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认真对待公众意见。二是明确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审查义务,要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公众参与说明内容和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公众参与程序是否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规定进行审查。三是严惩违法和失信行为,对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情形,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成建设单位重新征求公众意见,退回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违反规定,在组织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过程的公众参与时弄虚作假,致使公众参与说明内容严重失实的,由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该建设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失信信息记入其环境信用记录,向社会公开。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7.违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法律责任(1)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责任。第一,行政机关违法收取费用的法律责任。第二,行政机关滥用审批职权的法律责任。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2)其他主体的违法责任。第一,建设项目实施前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就擅自开工建设的法律责任,由建设单位及其负责人承担。第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存在基础资料明显不实,内容有重大缺陷、遗漏、虚假,结论不正确或者不合理等严重质量问题的,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或由多方主体承担。第三,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必须承担因虚假环境影响评价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律责任。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四、“三同时”制度1.“三同时”制度概述“三同时”制度,是指为了防止建设项目产生新的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法律制度。2.“三同时”制度的适用范围“三同时”制度适用于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主要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加以确定。从项目涉及的行业看,主要包括工业、交通、水利、农林、商业、卫生、文教、科研、旅游、市政等;从项目的类型看,主要包括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域开发建设项目、引进的建设项目、确有经济效益的综合利用项目、环境保护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等;从项目建设类别看,主要包括新建项目、改建项目、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等。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四、“三同时”制度3.“三同时”制度的核心要求《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四、“三同时”制度4.“三同时”竣工验收程序首先,编制验收报告。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如实查验、监测、记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调试情况,依法编制验收监测(调查)报告。其次,提出验收意见。建设单位应当根据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结论,逐一检查是否存在验收不合格的情形,提出验收意见。存在问题的,建设单位应当进行整改。最后,建设单位应当通过其网站或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验收报告;公示期满五个工作日内,应当在全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信息平台填报验收情况等相关信息。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四、“三同时”制度5.违反“三同时”制度的法律责任(1)违反同时设计要求的法律责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建设单位编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未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未将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纳入施工合同,或者未依法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由建设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四、“三同时”制度5.违反“三同时”制度的法律责任(2)违反同时施工要求的法律责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未同时组织实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由建设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建设。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四、“三同时”制度5.违反“三同时”制度的法律责任(3)违反同时投产要求的法律责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建设项目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或者在环境保护设施验收中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或者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第五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概述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的概念在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实践中,对于突发环境事件概念内涵的界定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概念认为,突发环境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狭义概念见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范性文件之中,认为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者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者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者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第五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概述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的功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法律制度的功能在于,通过明确各类主体在突发环境事件事前预防、事中处置和事后修复过程中的权利(权力)和义务(职责),确保各类预防、处置和修复措施的及时、合理、有效运用,控制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和规模,减轻其所造成的不利后果,保障公众生命安全、环境安全和财产安全。第五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概述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的法律依据现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以《突发事件应对法》、《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条为基础,以各生态环境保护单行法中的应急管理条款为支撑,以《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部分失效)、《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等为主体内容,形成了覆盖隐患排查、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应急处置、调查处理、损害评估以及修复赔偿等,涵盖事前预防、事中处置和事后修复三大环节的法律规范体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由核设施及有关核活动发生的核辐射事故所造成的辐射污染事件和重污染天气在应急管理中的特殊性,相关应急管理行为根据相关特别法以及专门性政策文件的规定实施。第五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条和第七条第四款,确立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配合并提供必要的支持。《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条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第四条,在《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基础上,结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特点,明确应当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第五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2.突发环境事件分级体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第二条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突发环境事件按照事件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第五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3.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的一般义务从事生态环境开发利用行为的企业事业单位系人为原因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主要来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履行相关义务,具体包括: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排查治理环境安全隐患,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演练,加强环境应急能力保障建设。与此同时,突发环境事件应对也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和配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的宣传和教育,鼓励公众参与,增强防范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知识和意识。第五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4.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的信息公开全面、充分的信息公开是公众知悉、参与、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基本前提。首先,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取便于公众知晓和查询的方式公开本单位环境风险防范工作开展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演练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及处置情况,以及落实整改要求情况等信息。其次,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向社会公开有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应急预案及演练情况,并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环境事件进行汇总分析,定期向社会公开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级别,以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应急处置概况等信息。最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第五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的核心环节1.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控制事前通过风险控制措施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概率以及破坏力系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最为高效的手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第二章明确了企业事业单位的风险控制义务以及县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风险控制职责。企业事业单位具有以下义务:一是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确定环境风险防范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措施。二是完善防止污染扩散至外环境的风险防控措施。三是建立健全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及时发现并消除环境安全隐患;立即治理能够立即处置的环境安全隐患;制定并落实隐患治理方案,消除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完成治理并可能产生较大环境危害的环境安全隐患。第五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的核心环节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准备首先,在应急预案编制方面,一方面,明确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分别根据相关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另一方面,要求应急预案制定单位应当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撰写演练评估报告,分析问题,及时修改完善应急预案。其次,第三章明确县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应急信息管理方面的职责。最后,在应急能力建设方面,一方面,第三章明确企业事业单位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训、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以及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等方面的义务;另一方面,明确县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训和专家库建设、应急处置救援能力建设、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以及应急物资管理和储备库建设等方面的职责。第五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的核心环节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应急处置是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的核心环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第四章着重围绕信息通报和事件处置两个方面明确了企业事业单位的义务和县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职责。在信息通报方面,一是明确企业事业单位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突发环境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控制措施,及时通报信息、上报事件以及接受调查处理的义务;二是明确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上报事件以及在跨区域事件中的信息通报职责。在事件处置方面,一是明确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服从统一指挥、提供技术资料、协助维护应急现场秩序、保护相关证据的义务;二是明确县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排查污染源并查明事件情况、开展应急监测并上报监测结果、组织开展事件信息分析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建议以及部署停止应急处置措施的职责。第五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的核心环节4.突发环境事件事后恢复有效的事后恢复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弥补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不利后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第五章明确了县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事后修复职责。一是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总结、评估应急处置工作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上报;二是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环境影响和损失等评估工作,并依法报告;三是开展事件调查,查清突发环境事件原因,确认事件性质,认定事件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意见;四是在本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参与制定环境恢复工作方案,推动环境恢复工作。第六节环境法基本制度的未来发展与实践探索一、环境法基本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环境法基本制度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趋势:一是制度调整范围将扩张至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三大领域,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生态环境立法呈现出的污染防治中心化的样态。二是制度确立方式将以确认生态文明改革实践中,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领域取得的积极成果为主要方式。三是制度体系内容将更加系统、准确地反映生态环境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关系。第六节环境法基本制度的未来发展与实践探索二、环境法基本制度实践探索的重点领域1.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制度的实践探索未来构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制度时,应当着重从以下层面展开:首先,应当明确其“引导和约束各地严格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制度功能。其次,在配置法权结构时,应充分考虑到该制度运行地理空间范围的特点,沿袭《环境保护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将制度实施的主体确立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再次,在构建制度核心措施时,一是应当确立“三层五级”的预警层级体系;二是应当依据预警等级的上升和下降,确立兼顾“负向管控”和“正向激励”的管控措施体系;三是应当依托数据库和一体化信息平台,形成体系化的信息规制措施,充分发挥制度的信息治理功能。最后,应依托监测预警机制形成的评价结论,明确此制度与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其他基本制度之间的衔接约束关系,以落实该制度的核心功能。第六节环境法基本制度的未来发展与实践探索二、环境法基本制度实践探索的重点领域2.生态环境监测制度的实践探索首先,应当明确生态环境监测制度覆盖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三大领域,并且统筹考量在落实“双碳”战略过程中对温室气体监测的实践需求。①其次,确立以支撑具体生态环境利用行为监督管理的监督性监测和保障各类生态环境治理决策科学、合理的公益性监测为基础的监测制度类型体系。最后,分别明确在行政执法领域和刑事司法领域中,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作为执法依据和诉讼证据的要求。第六节环境法基本制度的未来发展与实践探索二、环境法基本制度实践探索的重点领域3.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实践探索未来构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时,应当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首先,应当清晰界定“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区”的概念,明确其核心制度功能以及对于相关活动的约束要求。其次,在配置法权结构时,一方面,应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在划定、审批和调整过程中的职权配置,明确省级人民政府组织划定和调整、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核、国务院审批的职权配置结构;另一方面,应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的监督管理职权,确立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各部门分工负责的监督管理职权配置方式。第六节环境法基本制度的未来发展与实践探索二、环境法基本制度实践探索的重点领域3.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实践探索再次,在构建制度核心措施时,一是应当确立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依据和要求,二是应当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区的管理措施,确立由生态补偿、生态修复、区域监测、评价考核等组成的管理措施体系;三是应当建立系统化、多层次的责任体系。最后,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下确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区与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其他基本制度之间的衔接约束关系,以切实发挥其底线约束的功能。第六节环境法基本制度的未来发展与实践探索二、环境法基本制度实践探索的重点领域4.生态环境许可制度的实践探索未来确立生态环境许可制度时,应当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明确生态环境许可制度将涵摄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三大领域,为强化不同领域间许可的互动配合以及可能建立的“环境气候综合排放许可制度”等综合性许可制度确立规范支撑。二是将市场化规制手段确立为生态环境许可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未来正式确立“排污交易”“碳排放交易”等制度提供支撑。三是在现有的许可管理目录制定、许可实施监管等环节的基础上,将重大生态环境许可审核环节纳入公众参与的范围之中。四是明确生态环境许可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关系,明确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以及批复中的相关内容及要求应纳入许可证,并且将许可证执行情况作为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重要依据。第四章中国污染防治法第一节大气污染防治法一、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概述大气污染是指大气因某种物质的介入,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大气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财产安全,以及破坏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大气质量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防治法是以预防大气污染为目的而制定的法律法规的总称。第一节大气污染防治法二、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制度1.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制度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是指,未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城市的人民政府,为按照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而编制的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2.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简称总量控制,是将某一控制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采取措施将排入这一区域的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在一定数量之内,以满足该区域的环境质量要求。第一节大气污染防治法二、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制度3.大气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排污权交易是指在总量控制要求下,为促进环境资源高效配置,排污权以有偿方式在政府与排污单位、排污单位之间相互流转的活动。4.大气环保约谈大气环保约谈是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约见超过国家重点大气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下达的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地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依法进行告诫谈话、指出相关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整改到位的一种行政措施。第一节大气污染防治法二、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制度5.机动车环保召回制度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环境保护召回制度,简称机动车环保召回制度,是指由生产、进口企业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修理、更换、收回等方式消除其产品可能引起超标排放的缺陷,或者使其达到环境保护耐久性要求。第一节大气污染防治法二、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制度6.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制度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五章为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作出了框架性规定。该法第八十六条规定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一般性内容及重点区域的划定,第八十七条规定了联合防治行动计划,第八十八条规定了有关部门可以进一步提高重点区域大气环境保护要求,第八十九条规定了重点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会商,第九十一条规定了重点区域大气环境信息共享,第九十二条规定了重点区域环境执法。我国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已经分别建立了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对该制度的实践作出了有益尝试。第一节大气污染防治法二、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制度7.重点区域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机制为了减少重污染天气造成的危害,《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六章专章规定了“重污染天气应对”。其中第九十三条规定了重点区域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机制。《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条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有关规定为建立重点区域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机制提供了依据。该制度建立的目的是提高城市大气污染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及时控制污染程度。2016年2月,环境保护部办公厅、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对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统一京津冀城市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函》(环办应急函〔2016〕225号)。第二节水污染防治法一、水污染防治法的概述2017年修正的《水污染防治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水体的污染源主要有两种来源形式:第一,“点源”,主要指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其中包括工业废水、城生活污水等;第二,“面源”,主要指农村污水和灌溉水,此外还有因地质的溶解以及降水对大气的淋洗所导致的水体的污染。第二节水污染防治法二、水污染防治的主要制度1.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度我国水污染防治规划体系分为四类:第一类,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第二类,除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外的其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第三类,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跨县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第四类,县级以上地方行政区域的水污染防治规划。不同的水污染防治规划,其制定、审批和修改程序也不同。第二节水污染防治法二、水污染防治的主要制度2.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综合经济、技术、社会等条件,采取通过向排污源分配水污染物排放量的形式,将一定空间范围内排污源产生的水污染物的数量控制在水环境容许限度内而实行的污染控制方式及其管理规范的总称。3.水污染物排污许可制度排污许可制度,是指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基础,由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排污的种类、数量、性质、去向、方式等实行审查许可的制度。排污单位持有排污许可证方有权排污,同时必须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和要求排污。《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了排污许可制度。第二节水污染防治法二、水污染防治的主要制度4.跨行政区域水污染纠纷协商解决制度《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纠纷,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或者由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协商解决是指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在发生水污染纠纷后,本着团结协作、互谅互让的精神,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直接进行磋商,自行解决水污染纠纷。协调解决由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主持,了解纠纷各方的立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处于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各市(区)、县之间的水污染纠纷,由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协调解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水污染纠纷,由国务院协调解决。第二节水污染防治法二、水污染防治的主要制度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修订后的标准规定了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基本方法和定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图件制作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文件编制的技术要求。为了保护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污染防治法》第五章的其他条款还对有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护的具体措施作出了规定。第二节水污染防治法二、水污染防治的主要制度6.河长制基于河湖管理保护工程的复杂性,近年来,一些地区积极探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延安大学《大学英语听说(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许昌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二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
- 提升急救效率的科技应用计划
- 财务合并报表的编制方法计划
- 股票增值权协议三篇
- 财务管理系统的集成与优化计划
- 信阳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班级媒体宣传的创新方式计划
- 神经炎症调控
- 一年级数学《排队问题》最佳教学设计
- 专题四“挺膺担当”主题团课
- 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案例教程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初中政治答题卡模板A4
- 图纸会审要点
- 运筹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2023广东高职高考英语真题卷附答案解析
- 危险工艺安全措施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08(全国一等奖)
- 成功必备的八个心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