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4模块世界史第10讲大危机影响下的世界大调整-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催生世界发展的新模式_第1页
老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4模块世界史第10讲大危机影响下的世界大调整-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催生世界发展的新模式_第2页
老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4模块世界史第10讲大危机影响下的世界大调整-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催生世界发展的新模式_第3页
老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4模块世界史第10讲大危机影响下的世界大调整-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催生世界发展的新模式_第4页
老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4模块世界史第10讲大危机影响下的世界大调整-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催生世界发展的新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模块第十讲一、单选题1.(2024·湖南)考茨基(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理论家,其次国际领导人)曾把十月革命比作一个“早产儿”,并说它是“活不成的”;普列汉诺夫(最早在俄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也说,十月革命的发生使他“痛心”,认为它会造成俄国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二者都(D)A.揭示俄国革命后面临着危机 B.指责社会主义革命危害俄国C.为俄国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 D.认为十月革命缺乏坚实基础【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考茨基和普列汉诺夫对十月革命持悲观看法,主要是因为他们都认为十月革命缺乏坚实基础,不行能取得最终的成功,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俄国革命后面临着危机,解除A项;B项说法错误,考茨基和普列汉诺夫只是认为十月革命缺乏坚实基础,解除B项;考茨基和普列汉诺夫并不会为俄国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解除C项。故选D项。2.(2024·浙江)十月革命后,列宁通过“文化下乡”,引导文化人才到农村教授学问,在提高农夫文化水平和理解实力的同时,还适时对农夫进行政治教化和政治宣扬。这一做法(C)A.确立了苏俄无产阶级政党的主导地位B.推动了苏俄国内工农联盟的快速形成C.增加了农夫保卫新生政权的自觉意识D.凝合了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气【解析】十月革命后,苏俄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巩固新生政权,因此其推行文化下乡,提高农夫的政治意识,以此来增加农夫保卫新生政权的自觉意识,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党问题,解除A项;十月革命就是工农联盟下取得的成功,解除B项;当时最主要的问题是巩固政权而非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解除D项。故选C项。3.(2024·云南)20世纪20年头初,苏俄(联)政府在企业内部广泛实行计件工资制度;工人在20人以下的小企业退还原主或出租他人,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或出租或自行关闭。这说明(D)A.斯大林模式逐步建立 B.新经济政策被废止C.国家工业化加速推动 D.市场机制得到运用【解析】材料“计件工资”体现了按劳取酬,材料“经营不善的企业或出租或自行关闭”等体现了市场规律,故市场机制得到运用,D项正确;斯大林模式是在20世纪30年头建立起来的,解除A项;材料中的现象是新经济政策的表现,解除B项;国家工业化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推行的,解除C项。故选D项。4.(2024·联考)1922年,列宁说:“在国家资本主义问题上,我们的报刊和我们的党都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染上了学问分子习气,堕入了自由主义,自作聪慧地来理解国家资本主义,并且去翻看旧本本……而没有一本书写到过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这一相识(A)A.蕴含着经济发展的理性思索 B.阐释了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C.试图变更国家经济发展模式 D.摆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解析】题干材料说明苏俄的国家资本主义并不是源自书本,不是从马克思主义的书本学来的,而是苏俄社会主义建设探究的结果,蕴含着经济发展的理性思索,故A项正确;苏俄并未推行市场经济体制,解除B项;C项说法和题干主旨不符,解除C项;苏俄的做法不是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但不能说苏俄摆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解除D项。故选A项。5.(2024·贵州)20世纪20年头,苏联成立了国际革命作家协会、全联盟对外文化关系协会和苏联作家联盟外交委员会等组织,与西方各国左翼进步学问分子保持着亲密的联系。这反映当时苏联(D)A.全面抵制资本主义国家的“冷战”政策B.在美苏争霸中与西方国家加强交往C.极力谋求建立起欧洲集体平安体系D.争取西方各国人民对苏维埃的支持【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苏联的这些措施反映了其特别重视对外意识形态宣扬和国际统一战线工作,通过这些组织和西方进步学问分子向西方群众介绍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破除资本主义世界对苏联的信息封锁和舆论抹黑,D项正确;苏联是在争取西方人民的支持,此时还没有进入“冷战”时期,解除A项;美苏争霸是20世纪50年头出现的,解除B项;更不是在谋求建立欧洲集体平安体系,解除C项。故选D项。6.(2024·黑龙江)《青年近卫军》是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45年,描写了1942年7月,德军进逼克拉斯诺顿城和当地居民撤退时的情景,以及“青年近卫军”对德军绽开的一系列斗争。据此可知,该小说(D)A.宣扬了爱国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志向B.成为了苏联卫国斗争获胜的精神动力C.开创了苏联现代主义革命文学的先河D.描绘了一幅汹涌澎湃的人民斗争画卷【解析】依据材料中“描写了1942年7月,德军进逼克拉斯诺顿城和当地居民撤退时的情景,以及‘青年近卫军’对德军绽开的一系列斗争”可知,《青年近卫军》通过对“青年近卫军”组织对敌斗争的描写,描绘了一幅汹涌澎湃的人民斗争画卷,歌颂了宏大的卫国斗争,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凶残本性,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国际共产主义志向的宣扬”,解除A项;《青年近卫军》歌颂了宏大的卫国斗争,但“成为了苏联卫国斗争获胜的精神动力”夸大了该小说的作用,解除B项;“开创了苏联现代主义革命文学的先河”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C项。故选D项。7.(2024·新疆)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1917年俄国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里写道:“他们(布尔什维克)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起新制度的框架。”这一论述(B)A.成为俄国新制度建立的依据 B.揭示了俄国革命成功的缘由C.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 D.进一步巩固了工农革命联盟【解析】材料“他们(布尔什维克)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起新制度的框架”说明民众希望推翻旧制度,建立新秩序,这是俄国革命成功的主要缘由,B项正确;基层百姓不是俄国建立新制度的依据,解除A项;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材料体现的是基层百姓,解除C项;材料提到的是基层百姓,体现不出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解除D项。故选B项。8.(2024·青海)下面是一幅关于20世纪三四十年头的西方世界的漫画(右图)。该漫画中的“重建社会”寓意(A)A.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 B.生产资料全部制发生变更C.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完善 D.垄断资本家统治地位丢失【解析】依据材料中“20世纪三四十年头”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重建社会”指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即发展模式)出现重大变更,即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国家干预,A项正确,解除C项;20世纪三四十年头的西方仍旧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解除B项;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垄断资本家占据统治地位,解除D项。故选A项。9.(2024·湖北)20世纪以前,美国国会基本驾驭立法权,总统主要以运用推翻权的方式参与立法,牵制立法部门。20世纪30年头,罗斯福总统常常通过频繁提交国情咨文的方式来干预立法,国情咨文事实上成为一种立法纲领。这一变更(C)A.确立了新的国家政治体制 B.背离了联邦宪法的基本精神C.反映了行政权日益扩大趋势 D.表明国会主要权力遭到剥夺【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总统通过频繁提交国情咨文的方式来干预立法,扩大总统立法权,是当时行政权力扩大的表现,C项正确;总统的行政中心地位是宪法明确规定的内容,故美国并未建立新的政治体制,解除A项;总统参与立法并没有违反1787年宪法的权力制衡原则,解除B项;总统权力的扩大并未从根本上突破三权分立的政治框架,解除D项。故选C项。10.(2024·广东)1936年美国国会通过《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和《土壤爱护和国内配额法》,提出“受到侵蚀的土地停止耕种转租给国家,由政府拨专款支付租金”“政府向由‘消耗地力’作物改种为‘增加地力’作物(如豆科作物和牧草)的农场主支付爱护土壤补贴”。这说明新政中,美国政府(C)A.根本上解决了引发农业危机的过剩问题B.意识到缓解危机的前提是爱护农业环境C.对农业经济的干预范围进一步扩大D.限制农业生产以稳定农产品的价格【解析】依据材料“受到侵蚀的土地停止耕种转租给国家,由政府拨专款支付租金”、“政府向由‘消耗地力’作物改种为‘增加地力’作物(如豆科作物和牧草)的农场主支付爱护土壤补贴”及所学学问可知,政府对农业经济的干预进一步加强,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政府的措施产生的深远影响,不符合题意,解除A项;B项表述不精确,解除B项;这些措施对农产品的价格影响不明显,不符合题意,解除D项。故选C项。11.(2024·河北)新政期间,罗斯福总统主动扩充总统权限,扮演“议长”角色,频频运用推翻权,使最高法院成为“罗斯福法院”。这些做法(C)A.使总统成为美国国家权力中心 B.变更了美国三权分立体制C.客观上减弱了美国的民主政治 D.调整了中心与地方的关系【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在新政时期,罗斯福总统主动扩充总统权限,运用推翻权,这些做法客观上减弱了美国权力制衡机制,减弱了美国的民主政治,C项正确;总统成为国家权力中心的说法错误,美国是分权制衡体制,不存在某一部门是国家权力中心,解除A项;这一做法未变更三权分立体制,解除B项;这些做法和中心与地方的关系无关,解除D项。故选C项。12.(2024·广西)下面漫画中,一辆“商业”火车正咆哮前进,但前方的铁路干线却一片混乱,标有“通往复兴之路”的主干道尚在施工,旁边两人拿着“试验路途”的安排书争辩不休,右方支线铁轨已铺好一段,但仍忙乱不堪。该漫画反映了美国(A)A.新政乱象引发人们对经济复苏的担忧B.国家政策摇摆不定激起人民剧烈反对C.政局动荡混乱导致地方政府各自为政D.“以工代赈”使失业者获得更多就业岗位【解析】材料中“‘通往复兴之路’的主干道尚在施工”寓意为罗斯福新政正在实施,“旁边两人拿着‘试验路途’的安排书争辩不休,右方……仍忙乱不堪”“主线路在哪里”寓意为罗斯福新政的各项内容尚有争议,这反映出新政实施之初的乱象引发人们对经济复苏的担忧,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国经济复兴的道路有着不同的方案,没有体现国家政策的摇摆不定,解除B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美国新政乱象引发人们对经济复苏的担忧,不能体现地方政府的各自为政,C项错误;依据所学学问可知,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以工代赈”有利于供应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不是导致失业,解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题13.(2024·浙江)十月革命及其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沙皇政府的崩溃、临时政府的垮台,有很多缘由,但是其中最重要的缘由是沙皇政府参与了一场打算不充分的斗争;临时政府则坚持接着进行斗争的政策,失去了民心和统治基础。而布尔什维克坚决反对斗争,得到工人、士兵和农夫的支持,斗争引起了革命。列宁提出的各种停战和保持世界和平的建议,成为斗争结束的基本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革命制止了斗争。“斗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斗争”这句名言,是经过十月革命历史检验的真理。——摘自李世安《从斗争与革命的视角看十月革命》材料二“走俄国人的路”,曾经被一些落后国家的革命者和革命政党看作争取民族解放、追求非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有效途径。20世纪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当然有世界现代化进程客观的内在驱动力,但十月革命在其中的加速和引导作用亦毋庸置疑。1920年,俄共(布)和共产国际确定设立“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东亚书记处”,主要工作就是在这一地区各国建立共产党组织。从1921年到1930年,中国及中国外蒙地区、日本、朝鲜、越南共产党先后成立。——据余伟民《十月革命与20世纪》等整理材料三在1913年,英国是俄国的其次大贸易伙伴,每年出口俄国的商品价值达2.68亿卢布,英国所需木材的50%、小麦的20%来自俄国。战前俄国用于工业的资金大量来自西欧发达国家。至于德俄的经济联系还超过英俄的经济联系。1920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就主见复原英俄贸易关系,英国闻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也指出,要复原世界经济必需有俄国参与。苏维埃政府站稳脚跟后,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医治斗争创伤。1920年,协约国宣布停止对苏俄的经济封锁,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实行和平共处。——摘编自李植枬《宏观世界史》(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学问,写出“打算不充分的斗争”名称,列举苏俄有关史实说明“革命制止斗争”的正确性。(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学问,论述十月革命在其中的加速和引导作用。(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学问,概括1920年起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缘由及其在经济方面的表现。【答案】(1)斗争名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史实说明:颁布《和平法令》;向各国建议停战或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斗争。(2)作用:为民族解放运动供应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气;一些国家出现共产主义政党,使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新的领导力气;为民族解放运动创建了有利的外部环境。(3)缘由:协约国武装干涉失败;协约国宣布停止对苏俄的经济封锁;俄国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联系亲密;西方大国领导人和经济学家的呼吁;苏俄经济建设须要和平的国际环境。表现: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制的形式转给外国资本家经营。【解析】(1)名称:依据材料一信息“沙皇政府的崩溃、临时政府的垮台,有很多缘由,但是其中最重要的缘由是沙皇政府参与了一场打算不充分的斗争”和所学学问得出:“打算不充分的斗争”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史实:依据材料信息“列宁提出的各种停战和保持世界和平的建议,成为斗争结束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所学学问得出:颁布《和平法令》;向各国建议停战或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斗争。(2)作用:依据材料二信息“1920年,俄共(布)和共产国际确定设立‘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东亚书记处’,主要工作就是在这一地区各国建立共产党组织。从1921年到1930年,中国及中国外蒙地区、日本、朝鲜、越南共产党先后成立”得出:一些国家出现共产主义政党,使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新的领导力气;结合所学学问从供应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气、为民族解放运动创建了有利的外部环境等角度补充。(3)缘由:依据材料三信息“在1913年,英国是俄国的其次大贸易伙伴,每年出口俄国的商品价值达2.68亿卢布,英国所需木材的50%、小麦的20%来自俄国。战前俄国用于工业的资金大量来自西欧发达国家。至于德俄的经济联系还超过英俄的经济联系”得出:俄国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联系亲密;由材料信息“1920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就主见复原英俄贸易关系,英国闻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也指出,要复原世界经济必需有俄国参与”得出:西方大国领导人和经济学家的呼吁;由材料信息“苏维埃政府站稳脚跟后,马上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医治斗争创伤”得出:苏俄经济建设须要和平的国际环境;由材料信息“1920年,协约国宣布停止对苏俄的经济封锁,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实行和平共处”得出:协约国宣布停止对苏俄的经济封锁;结合所学学问得出:协约国武装干涉失败。表现:依据所学学问得出: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制的形式转给外国资本家经营。14.(2024·湖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假如我们对美国的崛起感爱好,这种爱好必定不在国际方面,至关重要的是独立本身,是《独立宣言》以及1787年美国宪法。在确定性的年头,年轻的美国依托它们找到了自己。在新生的美国社会,人们把通往神圣不行侵扰的全部权特权——即金钱的——道路向一切人开放。利润不是保留给一个严密封闭的阶级的,每一个人都可能在一个比其他地方更开放的社会中碰碰运气,都可能随时随地跨越社会阶层间的巨大障碍。大量新来的移民为美国供应了廉价劳动力,促进了美国工业的启动。折服西部和远西部的美国,基本上是信奉新教的美国,新教单枪匹马地面对移民这种突然产生的困难的人文局势,使这熊熊的火焰维持不熄。——摘编自[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材料二罗斯福新政不仅仅是一场美国的国内巨变,也同样引发了一场国际经济的变革。与胡佛不同,罗斯福将贸易政策作为推动国内经济的突破口。在1932年被提名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之前,他就公开支持赫尔的国际经济原则并将之写入其竞选宣言。赫尔是自由贸易原则的忠实信徒,他认为只有实行开放的国际贸易,才能复兴世界经济。在赫尔的推动下,罗斯福设法让国会通过了《互惠贸易法案》。到二战爆发前夕,美国先后与二十多个国家签订了贸易条约,与签约国家实施了“互惠贸易”“同等待遇”,直至1947年这些原则被写入关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