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档案管理制度(29篇)_第1页
事故档案管理制度(29篇)_第2页
事故档案管理制度(29篇)_第3页
事故档案管理制度(29篇)_第4页
事故档案管理制度(29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事故档案管理制度(29篇)

事故档案管理制度(精选29篇)

事故档案管理制度篇1

1范围

本管理制度规定了宜阳县赵堡镇20mwp分布式光伏项目工程安

全档案和事故统计报告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等。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宜阳县赵堡镇20mwp分布式光伏项目工程各

施工单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制度的引用而成为本制度的条款,凡

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洛阳华美电力有限公司宜阳光伏项目部相关管理制度。

3术语定义及缩

3.1特别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

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2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

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3较大事故:

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

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4一般事故:

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

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职责

4.1各参建单位均要开展安全档案、事故统计工作。

5管理内容和方法

5.1安全档案管理

5.1.1洛阳华美电力有限公司宜阳光伏项目部和各参建单位都

要建立安全档案,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管理。

5.1.2安全档案归档内容:

5.1.2.1上级部门下发的各种安全管理方面文件、批示;

5.1.2.2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

5.1.2.3事故统计报表;事故报告、事故处置、事故调查、处

理资料;

5.L2.4各项安全检查记录、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安全不符合

项整改记录;

5.1.2.5安全资质及审查资料、危险源辩识和控制资料。

5.1.2.6安全例会会议纪要、安全交底资料、安全工作计划及

总结。

5.2事故统计报告管理

5.2.1事故统计

5.2.1.1宜阳县赵堡镇20mwp分布式30mwp光伏项目工程所有

参建单位都要建立事故统计报表制度,洛阳华美电力有限公司宜阳

光伏项目部要求各施工单位定期向监理部报送事故统计月、年报表,

监理部汇总审查各施工单位月、年报表后报洛阳华美电力有限公司

宜阳光伏项目部,洛阳华美电力有限公司宜阳光伏项目部审核后报

国家电投四川分公司及国家电投集团公司。

5.2.1.2时间要求:月报报送时间为每月22日,年报报送时间

为每年12月25日。

5.2.2事故报告

5.2.2.1事故分类

1)人身事故: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

2)机械设备事故:记录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

3)火灾事故:一般火灾、重大火灾、特大火灾。

4)交通事故: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

5.2.2.2事故报告原则

1)人身死亡以下事故及其他一般事故由施工单位报告监理部和

洛阳华美电力有限公司宜阳光伏项目部,洛阳华美电力有限公司宜

阳光伏项目部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

2)人身死亡及以上级别事故、其他重大事故及以上级别事故发

生后,施工单位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立即报告监理部和洛阳华美电

力有限公司宜阳光伏项目部,业主立即报告上级单位。

3)事故发生后不得谎报、瞒报、缓报、漏报。

4)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责任单位按规定在24小时内向政府

有关部门报告。

5)重要节假日执行“零事故报告”制度,各参建单位以电话形

式于下午16点前向洛阳华美电力有限公司宜阳光伏项目部值班人员

报告前日16点到当日16点安全情况,有问题讲问题,无问题报平

安。

5.2.2.3事故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设备损坏的.情况;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

事故书面报告应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完成。

6检查与考核

6.1本制度执行情况由湖南中天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宜阳县赵堡

镇20mwp分布式光伏项目监理部负责检查。

6.2检查发现不符合的按《安全、文明施工考核与奖励细则》、

《合同文件》、《综合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事故档案管理制度篇2

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档案制度是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工作之一,

也是检查考核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资料依据,同时它为安全生产

管理工作提供分析、研究资料,从而能够掌握安全动态,以便每个

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目标管理,达到预测、预报、预防事故的

目的,安全生产档案资料也是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基础。为此,安全

生产档案资料工作越来越引起重视,并对资料分类进行规范化、标

准化的研究。我公司创建了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档案资料,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要求。

一、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安全生

产领导小组领导成员要有具体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以上组织机构

都要用项目部内部的文件形式发布并存档案备案。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法规、指令和

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建立健全安全

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制定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同时根据本公司

的从业情况,制定各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三、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要将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分解建立考核

规定和考核办法。

四、安全生产考核制度

制定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安全生产考核制度要有安全生产技术

措施,专业性较强的考核内容。安全生产规范流程的制订,操作船

舶严格遵守规范流程执行。

五、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制定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检查要有记录。安

全生产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要有整改通知书,整改完后要有检查

记录。安全生产检查评分表格要归档。

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码头及办公等区域的安全生产宣传标牌、标志布置等,除有书

面记载外,还采用摄影摄像进行记录归档。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制

定安全生产教育制度,新员工入场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变换工种的

安全教育、各工种工人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特种作业人员

要经过培训取证、施工管理人员的定期安全技术培训、专职安全员

的专业培训与考核等,都要有书面记录归档。

七、班组安全生产活动制度

班组安全生产活动要有制度,班组安全生产活动要有针对性,

每次活动要有记录。

八、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在执行各项安全生产制度中,经过检查评比,对于安全和工作

做出了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对排除安全隐患有功人员,要给予

奖励和表彰。对于安全责任心差,平时不重视安全生产,甚至于造

成生产安全事故的班组和个人,要进行处分和处罚。一切安全生产

奖罚资料有要有资料归档。

九、工伤事故档案管理制度

凡发生工伤事故,要组织进行调查,写也调查报告,分析发生

事故的原因,提出整改的措施,使施工人员受到教育,对责任者提

出处理意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凡发生工伤事故都要

按规定进行报告,并建立工伤事故档案。

十、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和会议记录制度

收集齐全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

规、规范、标准、条例、制度及文件通知。各种有关安全生产的会

议,都要有记录,会议记录都要整理归档。

十一、总、分包工程安全生产文件资料

总、分包工程,要有分包施工合同,合同条款要明确规定总、

分包双方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总、分包单位各自的生产经营范围

和生产经营资质证件(可以留存复印件)。

十二、搞好安全生产管理资料的建档工作

首先要认真收集和积累资料,事前要有制度、有计划、

有措施,过程中有检查、有记录、事后有资料;其次是要定期对

资料进行整理和鉴定,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存的价值性;

其三是将资料分目、编号、装订归档。

事故档案管理制度篇3

为规范和加强生产安全事故档案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

和调查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所称的生产安全事故档案(以下简称事故档案),是

指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和处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

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电子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二、事故档案管理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规定的事故等级处理程序,实行分系统、分级管理。

三、事故档案管理是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单位档案工作的组成部

分。

事故档案的管理应与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和处理同步进行。参

加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单位及个人都有维护事故档案完整、准确、

系统、安

全的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将事故档案据为己有或拒绝

归档。

四、事故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是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重

要环节。

五、参加事故调查的其他单位可保存与其职能相关的事故调查

文件材料的副本或复制件。

六、事故调查及处理工作中应归档的文件材料主要有:

(一)事故报告及领导批示;

(二)事故调查组织工作的有关材料,包括事故调查组成立批准

文件、内部分工、调查组成员名单及签字等;

(三)事故抢险救援报告;

(四)现场勘查报告及事故现场勘查材料,包括事故现场图、照

片、录像,勘查过程中形成的其他材料等;

(五)事故技术分析、取证、鉴定等材料,包括技术鉴定报告,

专家鉴定意见,设备、仪器等现场提取物的技术检测或鉴定报告以

及物证材料或物证材料的影像材料,物证材料的事后处理情况报告

等;

(六)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调查报告;

(七)伤亡人员名单,尸检报告或死亡证明,受伤人员伤害程度

鉴定或医疗证明;

(八)调查取证、谈话、询问笔录等;

(九)其他有关认定事故原因、管理责任的调查取证材料,包括

事故责任单位营业执照及有关资质证书复印件、作业规程及技术图

纸等;

(十)关于事故经济损失的材料;

(十一)事故调查组工作简报;

(十二)与事故调查工作有关的会议记录;

(十三)其他与事故调查有关的文件材料;

(十四)关于事故调查处理意见的请示

(十五)事故处理决定、批复或结案通知;

(十六)关于事故责任认定和对责任人进行处理的相关单位的意

见函;

(十七)关于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的文件

材料;

(十八)其他与事故处理有关的文件材料。

七、事故档案整理应当以事故为单位进行分类组卷,组卷时应

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同一事故的非纸质文件材料应与纸质文

件材料分别整理存放,并标注互见号。

八、归档文件质量要求:纸质文件材料应齐全完整,字迹清晰,

签认手续完备;数字照片应打印纸质拷贝;录音、录像文件

包括数字文件)、电子文件应按要求确保内容真实可靠、长期可

读。

九、文件材料向档案部门归档时,交接双方应按照归档文件材

料移交目录对全部文件材料进

行清点、核对,对需要说明的事项应编写归档说明。移交清册

一式二份,双方责任人签字后各保留一份。

十、擅自销毁事故文件材料、未及时归档,或运反本办法,造

成事故档案损毁、丢失或泄密的,

将依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档案法律法规追究直接责任单位或

个人的法律责任。

事故档案管理制度篇4

安全档案的建立、完善和管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分。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安全工作计划部署档案、消防档案、

重点部位档案、易燃易爆危险品档案等。安全档案的管理工作,由

朱宝双老师统一管理负责。安全档案应包括安全基本情况和安全管

理情况。安全基本情况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年度安全工作计划、部署,各种安全文件资料。

(二)单位基本概况,重点部位情况。

(三)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安全员岗位职责。

(四)各种安全制度。

(五)各种安全设施、器材情况。

(六)其他与安全有关的情况。

安全管理情况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安全设施、器材定期检查记录,维修保养的记录。

(二)安全隐患及其整改情况的记录。

(三)安全检查、巡查记录。

(四)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记录。

(五)安全情况、事件、事故及处理记录。

(六)奖惩情况记录。

(七)其他有关安全管理的情况。学校资金安全管理制度;(汉正

小学);为了规范学校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资金;一、

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按规定办理银行和现金收;

二、严格审核原始单据的合法性;三、凡属购买的固定资产、图

书、仪器设备等,必须由;四、所有原始凭证必须由当事人、分管领

导、校长签字;五、根据上级规定,凡属政府采购的项目,需事先编

制;六、学校大型基建费年初编制预算,项目完成。

事故档案管理制度篇5

为加强安全生产事故档案管理,理顺关系、分清职责,规范工

作程序,特制定本事故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一、事故档案的移交

1、每年10月20日前,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人员应把全年安全生

产事故档案移交办公室。

2、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人员在把事故档案移交办公室之前,应把

每一事故档案整理,编好目录,注明多少件,每件多少负,共有多

少页,并按目录顺序装订好。

3、事故档案移交办公室时,办理移交手续。拟制档案交接表,

列出所交接的档案名称、每个档案的'页数,以及移交人、接收人和

证明人,由移交人、接收人和证明人清点档案并签名,完成交接。

4、事故档案一般由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接收,局领导作证明人°

5、接收人接收事故档案后,负责档案存放和管理,并按有关规

定做好归档和送交档案局工作。

二、事故档案的查阅使用

1、事故档案移交办公室后,如需要查阅或复印档案材料、提调

档案,由申请人先填好《事故档案查阅审批登记表》,送局长审批。

2、提调事故档案,要在登记表中注明提调时间和退还时间,完

善管理。

3、事故档案未移交办公守之前,由事故调查工作人员管理,档

案材料的查阅或复印,应办理相应审批手续,报局领导审批。

事故档案管理制度篇6

为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夯实档案工作基础,切实提高档

案管理水平,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根据《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

例》,现制定管理办法如下:

本办法适用于我县机关事业单位副科级以下的管理人员、专业

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实行单位一把手负责制,选

配政治素质好、作风正派的专门工作人员(以下简称人事干部)负责

本单位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接交和利用工作,并保证人员相

对稳定。

档案工作应遵循五大原则,即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依规依法、

全面从严,分级负责、集中管理,真实准确、完整规范,方便利用、

安全保密。

各单位人事干部主要负责本单位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移交

和保管保密工作,负责本单位档案的查(借)阅等档案利用工作,负

责接交的档案材料真实准确,完整规范,坚决杜绝车专职人员办理

档案相关事宜。

一、档案内容

档案材料主要涉及干部职工工作及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供组织考

察的各类资料,包括十大类:一是履历类材料,二是自传和思想类

材料,三是考核鉴定,四是学历学位、职称、论文、培训,五是政

审、审计类,六是党、团材料,七是表彰奖励材料,八是处分材料,

九是工资、任免、招工、入伍、考察、职级并行、出国(境)审批,

十是报到(派谴)证、计生材料。

二、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包括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整理和接交。

收集档案材料时应确保收集材料属归档范围,确保收集材料填

写规范、真实完整。具体要求:①档案材料应当为原件;②档案材料

载体使用国际标准A4型(长297毫米,宽210毫米)公文用纸,用黑

色的中性笔填写(或打印);③属成套材料的,必须头尾完整。

经鉴别,符合归档范围的材料自材料形成之日起一个月内按要

求履行移交手续送交档案室。自文件下发之日起,未及时移交的档

案材料,档案室不再接收。

三、档案利用

档案利用主要包括查(借)阅、复制和摘录等。严禁拍摄复印档

案内容,因工作需要取证的,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复印。

查(借)阅档案一般要求2名以上共产党员按程序申请,

由档案室根据规定,确定是否提供和提供什么材料。严禁个人

查(借)阅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档案一般不外借。确因工作需

要外借的,由借阅单位履行审批手续,限期归还,不得转借。

查档(含复制、摘录)程序:查阅单位填写《查阅档案审批表》,

经单位和主管单位负责人同意后,报档案室分管领导审批,人事干

部持本人二代身份证及审批后的《查阅档案审批表》到档案室办理。

不得凭借调查证明材料介绍信查档。

临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_年7月11日

事故档案管理制度篇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以下统称机关)

档案工作,推进机关档案科学、规范管理,丰富国家档案资源,为

各项工作提供有效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机关档

案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机关档案,是指机关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

对国家和社会有查考、利用和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各种载体的历

史记录。

第三条机关档案工作是档案工作开展的基础,是国家档案事业

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关档案工作是机关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是推进依法行政、

促进科学决策、提高治理水平的必要条件,是保护单位和个人合法

权益、维护机关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四条机关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机关档案工作的统筹规划、组

织协调、统一制度,负责中央和国家机关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和

检查。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指导下,负

责本行政区域内机关档案工作的统筹协调、制度建设,负责本行政

区域内机关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和检查。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履行检查职责时,以进入相关场所检查,询

问有关人员,查阅、复制有关档案资料等方式开展。

中央、地方专业主管机关应当根据本专业的管理体制,在档案

行政管理部门指导下对本系统和直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

导。中央、地方专业主管机关进行监督、指导时,应当遵循统一领

导、分级管理原则。

第五条机关的全部档案应当集中、统一管理。

机关档案管理应当维护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便于

检索、利用和开发。

第六条机关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将档案工作纳入

整体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体系,与业务工作同步部署、同步

实施、同步发展。

档案工作所需的基础设施配备和维护经费,档案日常管理工作

经费,档案信

息化建设经费,档案宣传、培训等其他经费应当列入机关年度

财政预算。

第二章机构和人员

第七条机关应当建立由分管档案工作的单位负责人、办公厅

(室)(或承担该职能的其他综合办事机构,下同)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组成的档案工作协调机制,协调处理本机关、本系统档案工作重大

事务和重要事项。

第八条机关应当按规定设立档案工作机构。不具备档案工作机

构设立条件的机关,应当指定档案工作负责部门。档案工作负责部

门的名称应当反映档案工作属性。

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办公地点相对集中且条件成熟

的县级或形成档案数量较少的多个机关可以成立联合档案工作机构,

对相应机关的档案进行集中管理。

第九条机关档案工作机构或档案工作负责部门(以下简称机关

档案部门)应当配备与工作量相匹配的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具体承担

机关档案业务工作。机关文书或业务部门应当指定人员,承担相应

部门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机关应当建立以机关档案

部门为中心,由相关人员组成的机关档案工作网络。

县级或形成档案数量较少的机关可以综合考虑工作量等情况,

配备适当数量的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

第十条机关档案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一)贯彻执行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建立健全档案

工作规章制度,并将规范本单位、本系统档案管理的基本制度报档

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二)制定并组织实施档案工作发展规划或计划;

(三)对机关各种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工作进行监督和

指导,对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四)负责管理机关的全部档案并提供利用,协助做好机关政府

信息公开工作;

(五)负责机关档案信息化工作并统筹机关及所属机构档案信息

一体化工作,推动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和电子文件、电子档案规范

管理;

(六)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指导和检查,执行年度报告

制度,定期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档案;

(七)负责组织档案业务交流和档案工作人员培训,开展档案宣

传、教育活动;

(八)对档案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部门或个人,向机关提出表

彰奖励建议;对违反档案管理要求的部门或个人,向机关提出处理建

议。

第十一条机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辅助实现档案工作基本任

务的,应当严格限定社会化服务范围,严格审核服务供方的信息安

全保障能力和业务资质,并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指导和检

查。

机关档案业务社会化服务限于档案整理、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

纸质档案数字复制件全文识别、电子档案管理技术支持等辅助性工

作。社会化服务应当符合《档案服务外包工作规范》(DA/T68)规定。

第十二条档案工作人员应当为机关正式在编人员,且政治可靠、

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具备胜任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档案工作人员应当熟悉机关工作,具备档案管理、信息管理等

相关知识背景,并定期参加业务培训。

不具备前述知识背景的档案工作人员,应当经过相关专业知识

和技能培训。

第十三条档案工作人员调离岗位或退休的,应当在离岗前办好

交接手续。涉密档案工作人员的调离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

规执行。

第三章基础设施

第十四条机关应当分别设置档案办公用房、整理用房、阅览用

房和档案库房,并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展览用房、档案数字化用房、

服务器机房等。

档案库房应当根据载体类型分别设置,不具备条件的应当根据

载体类型分区设置。

县级或形成档案数量较少的机关设置库房以外其他档案用房时,

可以按照办公、整理、阅览等基本功能分区设置。

第十五条档案办公用房面积按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

执行。

阅览用房面积应当满足不同类型档案阅览需求,适应涉密档案

与非涉密档案分区阅览的需要。

档案库房面积应当满足机关档案法定存放年限需要,使用面积

按(档案存量年增长量存放年限)60m²;/万卷(或10万件)测算。

档案数量少于2500卷(或25000件)的,档案库房面积按15m²;

测算。

整理用房、展览用房、档案数字化用房、服务器机房等用房面

积应当满足业务开展需要。

第十六条档案用房宜集中布置,自成一区。

档案办公用房选址应当便于档案库房管理。档案库房选址应当

防潮、防火、避免阳光直射,利于档案保护。

档案库房不应设置在地下或顶层,地处湿润地区的还不宜设置

在首层。档案库房不得毗邻水房、卫生间、食堂(厨房)、变配电室、

车库等可能危及档案安全的用房。

第十七条档案办公用房建筑设计应当符合《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规定,整理用房、阅览用房建筑设计应当符合《档案馆建筑

设计规范》(JGJ25)规定。

档案库房内不得设置其他用房和明火设施,不应设置除消防以

外的给水点,其他给水排水管道不应穿越库房。档案库房的装具布

置、门窗设置应当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规定。

第十八条档案库房应当根据需要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密闭五节

柜、密集架、光盘柜、底图柜等档案装具,不得采用木质柜、玻璃

门柜等装具。档案整理台、档案梯、移动置物架、档案盒、装订用

品等配备应当满足工作需要。

档案库房配备的档案装具应当与档案库房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

值相匹配。库房采用密集架的,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不应小于

8kN/m²;或按档案装载情况相应增加。

第十九条档案库房应当配备温湿度监测调控系统,安装漏水报

警设备。档案库房不得使用电阻丝加热、电热油汀及以水、汽为热

媒的采暖系统。

保存重要档案或具备条件的,应当安装恒温恒湿设备,必要时

可配备通风换气、空气净化设备。

第二十条档案库房应当配备消防系统。根据档案重要程度和载

体类型的不同,可以选择采用洁净气体、惰性气体或高压细水雾灭

火设备。档案库房应当安装甲级防火门,配备火灾自动报警设备。

第二十一条档案库房应当安装全封闭防盗门窗、遮光阻燃窗帘、

防护栏等防护设施,可以选择设置智能门禁识别、红外报警、视频

监控、出入口控制、电子巡查等安全防范系统。整理用房、阅览用

房、档案数字化用房应当设置视频监控设备。

第二十二条机关应当按照档案信息化要求,建设或配备能够满

足库房现代化管理、档案数字化、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管理需求的

基础设施设备。智能库房管理基础设施设备应当满足温湿度调控、

漏水监测、消防报警、安全防范、视频监控等系统集成管理以及其

他智能管理需要。档案数字化、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管理基础设施

设备应当符合本规定第五章要求。

县级或形成档案数量较少的机关按照本规定第十九条至第二十

二条配备基础设施设备的,应当满足温湿度调控、消防、安防和信

息化工作的基本需求。

第四章管理要求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十三条机关档案包括:

(一)文书、科技(科研、基建、设备)、人事、会计档案;

(二)机关履行行业特有职责形成的专业档案;

(三)照片、录音、录像等音像档案;

(四)业务数据、公务电子邮件、网页信息、社交媒体档案;

(五)印章、题词、奖牌、奖章、证书、公务礼品等实物档案;

(六)其他档案。

前款(一)(二)(三)项包含传统载体档案和电子档案两种形式。

电子档案与传统载体档案具有同等效力。

第二十四条机关全部档案构成一个全宗。机关隶属关系、名称

发生变化但工作性质和主要业务范围未变化的,维持原全宗不变。

机关应当建立并定期完善全宗卷。全宗卷应当包含全宗背景、

档案状况、工作制度、管理记录等内容,编制要求按照《全宗卷规

范》(DA/T12)执行。

第二十五条机关档案管理应当做到收集齐全完整,整理规范有

序,保管安全可靠,鉴定准确及时,利用简捷方便,开发实用有效。

涉及国家秘密档案的管理应当符合保密管理的相关规定。

第二节形成与收集

第二十六条机关履行职责过程中应当按照有关程序和要求形成

归档文件材料。机关办公自动化和其他业务系统应当支持形成符合

要求的归档文件材料。

文件材料形成时,应当采用耐久、可靠、满足长期保存需求的

记录载体和记录方式。

归档文件材料应当真实、准确、系统,文件材料组件齐全、内

容完整。

第二十七条机关文书或业务部门应当及时收集形成的归档文件

材料,交本部门指定人员保管。下列文件材料应当纳入收集范围。

机关在日常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归档文件材料;机关设立临时机构

处理专项工作、处置突发事件、举办重要活动等形成的归档文件材

料;机关承担重大建设项目、重大科研课题等形成的归档文件材料;

机关所属机构撤销形成的归档文件材料;机关向社会和个人征集的、

与机关有关文件材料等。

第二十八条机关应当编制本单位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

期限表,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施行。机关内部机构

或工作职能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修订,经重新审查同意后施行。

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应当全面、系统反映机关

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人事、会计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

档案保管期限从其专门规定。

机关所属机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报机关审查

同意后施行。

第二十九条文书档案的收集范围按照《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制定执行。

会计、科研、基建档案收集范围应当分别符合《会计档案管理

办法》、《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管理规范》(DA/T2)、《建设项目

档案管理规范》(DA/T28)及《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

暂行办法》规定。

照片档案的收集范围应当符合《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GB/T11821)和《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规范》(DA/T50)规定。

其他门类档案收集范围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电子文件应当连同元数据一并收集。收集的元数据应

当符合《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

规范》(GB/T18894).《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DA/T46).

《照片类电子档案元数据方案》(DA/T54)、《录音录像类电子档案

元数据方案》(DA/T63)等规定。

第三节整理与归档

第三十一条机关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二十三条制定统一的档案分

类方案。不同门类、载体或形式的档案的分类方法应当协调呼应,

便于档案的统一管理和利用。分类方案一经确定,应当保持一致,

不得随意变动。

机关档案分类方案一般采用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等分

类项进行复式分类,有专门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二条机关档案整理应当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

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逐步

推进卷件融合管理。

文书档案、照片档案、录音档案、录像档案、实物档案一般以

件(张)等为单位进行整理。科技档案、人事档案、会计档案一般以

卷为单位进行整理。其他门类档案根据需要以卷或件为单位进行整

理。整理方法分别按照相应要求执行。

第三十三条机关档案应当逐卷或逐件编制档号。档号应当指代

单一,体现档案来源、档案门类、整理分类体系和排列顺序等档案

基本属性。档号结构应当符合《档号编制规则》(DA/T13).《归档

文件整理规则》(DA/T22)和《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要求,不同载

体或形式的档号编制方法应当协调呼应。

机关档案门类宜按照文书(WS)、科技(KJ)、人事(RS)、会计

(KU)、专业(ZY)、照片(ZP)、录音(LY)、录像(L_)、业务数据(SJ)、

公务电子邮件(YJ)、网页信息(WY)、社交媒体(MT)、实物档案(SW)

设置一级门类代码,按照科研(KJ&KY)、基建(KJ&JJ)、设备(KJ&SB)

设置科技档案二级门类代码。专业档案按照相关规定设置二级门类

代码。

第三十四条机关档案应当编制检索工具,满足手工检索和计算

机检索需要。

机关档案应当按照《档案著录规则》(DA/T18)进行著录。传统

载体照片、录音、录像档案和实物档案应当详细著录背景、人物、

来源等信息。档案著录应当与目录编制、元数据收集等工作和要求

协调对应。

第三十五条机关档案经文书或业务部门整理完毕后,应当在第

二年6月底前向机关档案部门归档;采用办公自动化或其他业务系统

的,应当随办随归。归档时间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归档时交接双方根据归档目录清点核对,并履行交接手续。机

关档案实现随办随归的,还应当按规定履行登记手续,记录电子文

件归档过程元数据。任何部门和人员不得将应归档文件材料据为己

有或拒绝归档。

第三十六条归档文件材料应当为原件。电子文件需要转换为纸

质文件归档的,若电子文件已经具备电子签名、电子印章,且电子

印章按照规定转换为印章图形的,纸质文件不需再行实体签名、实

体盖章。

满足本规定第五章规定且不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或其他重要价值

的电子文件,以及无法转换为纸质文件或缩微胶片的电子文件可以

仅以电子形式进行归档。

第四节保管与保护

第三十七条机关应当根据档案载体的不同要求对档案进行存储

和保管。档案存储和保管应当确保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

机关应当制定档案管理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以应对突发

事件和自然灾害。档案管理应急预案应当纳入机关总体应急预案。

第三十八条机关应当做好档案防火、防盗、防紫外线、防有害

生物、防水、防潮、防尘、防高温、防污染等防护工作。库房温湿

度应当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规定。

档案库房不得存放与档案保管、保护无关的物品。

第三十九条档案工作人员应当监测和记录库房温湿度,根据需

要采取措施调节;定期检查维护档案库房设施设备,确保正常运转;

定期清扫除尘,保持库房清洁;定期采取措施,防治鼠虫霉等。

第四十条机关档案部门应当定期组织人员对档案数量进行清点、

对保管状况进行检查,定期对电子档案的保管情况、读取状况等进

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处理,并建立检查和处理情况台账。

第四十一条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对受损、易损档案进行修复、

复制或作其他技术处理。档案修复应当保持档案内容的完整,尽量

维持档案的原貌。档案修复前应当做好登记和检查工作,必要时进

行复制备份,做出修复说明。

第四十二条机关应当为档案工作人员配备劳动保护用品,避免

档案管理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损害健康。

第五节鉴定与销毁

第四十三条机关应当定期对已达到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鉴定处

置。鉴定工作应当在档案工作协调机制下进行,由办公厅(室)负责

人主持,档案部门会同相关业务部门有关人员组成鉴定小组共同开

展,必要时可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参与。

鉴定结束后,应当形成鉴定工作报告。对仍需继续保存的档案,

应当重新划定保管期限并做出标注;对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应当按

规定予以销毁。

第四十四条经鉴定可以销毁的档案,应当按照以下程序销毁。

(一)机关档案部门编制档案销毁清册,列明拟销毁档案的档号、

文号、责任者、题名、形成时间、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时间和销毁

时间等内容,按档案工作协调机制报请审核批准;

(二)机关分管档案工作的单位负责人、办公厅(室)负责人、档

案部门负责人、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档案部门经办人、相关业务

部门经办人在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三)机关档案部门组织档案销毁工作,并与相关业务部门共同

派员监销。监销人在档案销毁前,应当按照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

进行清点核对;在档案销毁后,应当在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销毁清册应当永久保存。

第四十五条档案销毁应当在指定场所进行。

电子档案和档案数字复制件需要销毁的,除在指定场所销毁离

线存储介质外,还应当确保电子档案和档案数字复制件从系统中彻

底删除。销毁时应当留存电子档案和档案数字复制件元数据,并在

管理过程元数据、审计日志中自动记录销毁活动。

涉密档案的销毁应当符合《国家秘密载体销毁管理规定》。

第六节利用与开发

第四十六条机关应当积极开展档案利用工作,建立健全档案利

用制度,根据档案的密级、内容和利用方式,规定不同的利用权限、

范围和审批手续。机关保管的档案对外提供利用的,需经本单位负

责人批准。

利用档案应当履行查阅手续,进行档案查阅登记和利用效果反

馈记录。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对利用活动及时跟踪和监督。

第四十七条机关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等有关规定,及时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文件资料。

第四十八条机关应当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开发工作,采取编制全

宗介绍、组织沿革、大事记、基础数字汇编、专题文件汇集,以及

举办陈列展览、拍摄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发挥档案价值。

全宗介绍、组织沿革等应当纳入全宗卷管理。

第四十九条机关应当积极采用数据分析、文本挖掘等新方法,

扩展档案开发的力度和深度。

第七节统计与移交

第五十条机关应当建立完善统计工作,对所保管档案情况、档

案年度出入库情况、档案设施设备情况、档案利用情况、档案移交

进馆情况、档案鉴定销毁情况、档案信息化情况、档案工作人员情

况、档案业务社会化服务等情况定期统计并建立完备的台账。

统计结果应当真实、准确、完整,支持以可视化方式显示,便

于统计分析。

第五十一条机关应当编制档案工作情况统计年报,汇总分析当

年档案工作情况形成年度报告,报送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上级

档案部门。

机关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变化情况的分析,为决策提供参考。

第五十二条机关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

移交档案。移交档案时,应当同时移交检索工具、编研成果。传统

载体档案的数字复制件应当与档案原件一并移交。

机关向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做好移交档

案的密级变更或解除工作,并提出划控与开放意见。

第五十三条电子档案一般自形成之日起5年内向国家综合档案

馆移交,也可按本规定第五十二条与相应的纸质文件或缩微胶片同

步移交。

电子档案移交可以采用在线移交或离线移交。在线移交应当通

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电子档案接收系统和专用网络,不得通

过未设置安全可靠措施的互联网移交。

电子档案移交后,机关继续留存的,应当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

进行管理。

第五十四条机关撤销或合并的,档案移交按照下列办法进行。

(一)撤销机关的档案,应当由有关主管机关代管或按照规定向

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

(二)撤销机关的业务分别划归几个机关的,其档案不得分散,

可由其中一个机关代管或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

(三)一个机关并入另一个机关或几个机关合并为一个新的机关,

其档案应当移交给合并后的机关代管或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

(四)机关所属机构撤销的,其档案由主管机关代管,属于国家

综合档案馆接收范围的可按照规定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

第五章信息化建设

第五十五条机关应当加强档案信息化工作,将机关档案信息化

工作纳入机关电子政务和信息化总体规划。

机关档案信息化工作应当与机关信息化建设、档案馆信息化建

设协调配合,实现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共用。

第五十六条机关应当开展数字档案室建设,统筹传统载体档案

数字化、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数字档案室建设按照

《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执行。

第五十七条机关应当建立档案数字化常态机制,有序开展档案

数字化工作。

档案数字化应当符合真实性管理要求,数字化过程的元数据应

当收集齐全,数字复制件应当保持原貌并纳入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统

一管理。

第五十八条纸质档案数字化按照《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

(DA/T31)执行,录音录像档案数字化按照《录音录像档案数字化规

范》(DA/T62)执行。其他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机关应当积极实施纸质档案数字复制件的全文识别,将现有图

像数据转化为文本信息,便于检索和开发利用。

第五十九条机关应当开展室藏传统载体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质量符合《档案著录规则》(DA/T18)等标准规范要求。

各门类传统载体档案目录数据应当与相应数字亿元数据、电子

档案管理系统相应元数据库融合管理。

第六十条机关应当建立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按

照《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GB/T18894)确定的职责与

分工开展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

第六十一条机关配备的网络基础设施、系统硬件、基础软件、

安全保障系统、终端及辅助设备应当满足档案信息化的管理需要并

适当冗余、方便扩展。

机关档案部门应当配置独立的专业服务器和专用存储设备。服

务器和存储设备应当满足高效、可用、可扩展等要求。

机关在电子政务云或自建私有云上建设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

其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安全防范等应当满足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

管理要求。不得使用电子政务云之外的其他公有云存储管理电子文

件、电子档案。

第六十二条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其他业务系统应当嵌入电子

文件分类方案、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表和整理要求,在电子文件形

成时自动或半自动开展鉴定、整理工作,实施预归档。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应当功能完善、适度前瞻,满足电子档案真

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可用性管理要求。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基本

功能和可选功能应当参照《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数字档案室

建设评价办法》、《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通用功能要求》(GB/T29194)

以及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相关要求执行。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等级保护不得低于二级标准,分级保护等级

应当与电子档案最高密级相适应。使用电子政务云服务的,应当与

电子政务云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第六十三条电子档案的文件格式和质量应当符合标准要求,元

数据应当齐全完整,满足长期保存和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进馆要求。

第六十四条机关应当为电子档案安全存储配置在线存储系统。

在线存储系统应当实施容错技术方案,定期扫描、诊断存储设备。

第六十五条机关应当制定电子档案备份方案和策略,采用磁带、

一次性刻录光盘、硬磁盘等离线存储介质对电子档案实行离线备份。

具备条件的,应当对电子档案进行近线备份和容灾备份。

机关应当根据需要制定电子档案转换与迁移方案和策略,转换

与迁移活动应当记入电子档案管理过程元数据。

第六十六条机关应当统筹开展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电子文件

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的安全保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严防信息篡改、

丢失、外泄。涉密档案进行数字化、涉密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

管理应当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第六章奖励与处罚

第六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单独或联合有关部门,或由本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一)档案收集、整理、移交做出显著成绩的;

(二)档案保管、保护和现代化管理做出显著成绩的;

(三)档案利用、开发取得突出效果的;

(四)档案学理论研究、档案科研做出重要贡献的;

(五)同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作斗争,表现突出的;

(六)从事专(兼)职档案工作满15年的。

第六十八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对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

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机关未统一管理机关档案或未按规定形成、收集档案的;

(二)机关未按规定设置档案工作机构或未指定档案工作负责部

门,未按要求配备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的;

(三)将机关应当归档的文件材料据为己有,拒绝移交机关档案

部门的;

(四)档案管理不符合档案安全保护要求的;

(五)拒不按照国家规定向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档案的;

(六)明知所保存的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档案损失

的;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玩忽职守,造成

档案损失的。

第七章附则

第六十九条本规定由国家档案局负责解释。事业单位、《社会

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界定的社会团体可参照执行。

第七十条本规定自20_年1月1日起施行。

事故档案管理制度篇8

当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需要进行改革来

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朝着制度化、科学、合理的方向去发展,但事

业单位在人事档案管理等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事业单

位对人事档案不够重视

事业单位中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较为繁琐,需职工对其进行长期

的维护,但效果不怎么好,导致大部分事业单位对人事档案的管理

都不重视,觉得人事档案管理就是将职工的信息进行登录并整理就

可以了,后期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导致职工工作散漫,没有积

极性,这样严重阻碍了人事档案的发展,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也没有

起到服务作用。

管理人员专业水平需要提高事业单位由于对人事档案的管理工

作不够重视,导致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够强,甚至是非专业出身,

那么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专业性知识则严重缺乏。人员调动过程中,

新任的档案管理人员自学能力差,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畏惧情绪,人

事档案业务主管部门组织举办系统专业的知识培训较少,传、帮、

带和衔接工作不到位。同时职工对档案的相关要求及材料的收集、

整理之类的都不太了解,导致难以满足岗位的需求,使得人事档案

管理工作并不到位。档案管理工作中人员及专项经费缺乏由于在事

业单位中存在着编制紧缺的情况,所以经常出现串岗及一人多岗的

状况,这严重阻碍了档案管理的发展。同时档案管理的专项经费也

缺乏,导致档案管理的保密工作做得不到位,有的直接将档案存放

在办公室,有的将办公室隔出一部分来存放档案,这严重阻碍了人

事档案管理的发展。

提高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措施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事业单位需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的重要

性,并在思想上进行转变来不断地学习。单位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人

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投入,做好

档案管理这个基础性工作,才能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

障。同时,事业单位的职工也需端正工作态度,了解档案管理的重

要性,保持良好的管理态度,来促进管理工作的发展。专业培训促

进管理发展通过培训来提高职工的专业水平以及职业素养,实现事

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

事业单位在不断地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职工的素养、专业水平及

技能等都在不断的改革,只为了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那么在事业

单位中,根据需要来对人事档案管理进行专项的培训,通过多种方

式促进知识的吸收,提升自身的水平。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想要很好地发展人事档案管理,就需从各个方面来入手,将各个方

向都进行加强。加强档案的信息化转换,来减轻档案储存及搜索的

难度,并逐渐用电子版代替纸质版,以便于资料的收集。同时,各

部门也需做好信息化转换工作,共同完成信息化的建设。随着经济

的发展,事业单位中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也在进行改善,将管理工

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通过合理科学的措施解决。规范档案管

理工作,提升职工的专业水平以及职业态度,在良好的环境中来做

好这份管理工作,并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档案的管理工

作,各个部门也相互配合,一起来促进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

这对职工后期的相关凭证也有帮助。

事故档案管理制度篇9

1、加强档案的治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健康档案要采用统一表格,在内容上要具

备完整性、逻辑性、正确性、严厉性和规范化。

2、建立专人、专室、专柜保存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管

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安全。居民健康档

案要按编号顺序摆放,指定专人保管,转诊、借用必须登记,用后

及时收回放于原处,逐步实现档案微机化管理。

3、为保证居民的隐私权,未经准许不得随意查阅和外借。在病

人转诊时,只写转诊单,提供有关数据资料,只有在十分必要时,

才把原始的健康档案转交给会诊医生。

4、健康档案要求定期整理,动态管理,不得有死档、空档出现,

要科学地运用健康档案,每月进行一次更新、增补内容及档案分析,

对辖区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总结报告保存。

5、居民健康档案存放处要做到

6、达到保管期限的居民健康档案,销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程序

和办法,禁止擅自销毁。

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制度

一、居民建档率要符合卫生局的要求。设立健康档案资料室,

以户为单位,一人一档的准则为家庭和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二、健康档案要集中档案室保管,按行政村名和编号顺序存放,

档案专柜存放,保持整齐、美观和规范有序,逐渐实行计算机化管

理。

三、居民健康档案应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责任医生要对健康

档案进行按照65岁以老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人及重性精神病

人等进行分类专册登记,档案盒要设目录和分类信息登记。

四、定期开展随访工作,按疾病分期随访病人,结合参加合作

医疗农村居民和育龄已婚妇女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以及儿童防备

接种和体检、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常见妇女病检查、临床诊断治疗、

职业体检和健康随访服务等资料内容,及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对

体检和随访发现的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

健康干预。

五、资料管理人员及责任医师,应及时登记已经获取的各种信

息,并进行分析统计,及时反馈。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及时准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管理

相关信息,鼓励利用计算机管理健康档案。

二、公共卫生科信息员每个月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新增建

档花名册、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按要求上报的各种统计数据和信

息,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三、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登记、统计制度,做好统计汇

编,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计算机化健康档案,要在技术

上加强用户权限和密码管理设计,使所有操作和使用者在获得认可

后,才能登陆。

四、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

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五、逐步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做好数据录入及整理工作。

六、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规范,定期对计算机进行保养、维护

及数据备份。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岗位责任制度

一、负责健康档案文本保管,资料微机输入,保持微机内的记

录与文本记录一致,并做到同步更新及动态变更,管理有序。

二、居民健康档案由医院保管,应保证居民信息资料的完整性

与可利用性。三、非档案资料管理人员,不得随意翻阅已经建好的

各种档案资料。未经档案资料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得调出、转

借各种档案资料。凡非本人管辖区居民的诊疗情况应及时反馈给辖

区责任医生,以便纳入该居民本人的健康档案;凡居民因大病转上级

医院住院时应随带健康档案,出院后继承交由社区责任医生保管并

及时将本次住院概况记入档案。

四、责任医生是辖区内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的第一责任人。对填

写健康档案的责任医生应进行培训。按统一的规范来描述记录,内

容要真实可靠;符合逻辑,不得随意涂改。如有改动,责任医生必须

签字,以示负责。做到字迹清晰,格式规范统一。

五、对各科室(站)查阅、使用电子版健康档案设置不同层级的

使用权限,保证信息安全。调阅或更新档案必须有登记。

六、纯熟运用各种卫生服务管理软件,保证信息渠道通畅,每

月有资料汇总、统计、分析,主要数据上墙。做好信息的开发利用

工作。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辖区慢性病防治网络,

制定工作计划。2、对辖区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把握

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库。

3、对人群重点慢性病分类监测、登记、建档、定期抽样调查,

了解慢性病发生发展趋势。

4.、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预活动,举办慢

性病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

5、对本辖区已确诊的二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控

制管理。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规范管理,跟踪随访,

具体记录。

6、建立相对稳定的医患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对慢性病患者的连

续性服务。

慢性病监测制度

一、公共卫生办公室全面负责慢性病监测管理工作。科主任为

本辖区相关业务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各经管医生是慢性病的报告责

任人。二、报告范围:高血压、糖尿病。

三、接诊医生发现确诊的上述二种需要报告的病例,定期内向

公共卫生办公室报告,公共卫生办公室收到报告卡,审核合格登记

后,及时向疾控中心报出卡片。四、各种表卡填写要完整,字迹要

清楚,不漏项。

五、凡未按要求上报者,按年度考核细则的规定与考核挂钩,

若隐瞒不报的,一经查实加倍处罚,管理制度《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制度》O

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1、免费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

检出率。2、全科诊室(内、外、妇科)、慢性病管理室、中医门诊

等科室,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在门诊

日志和病历中记录血压值。3、发现高血压病人,门诊医生应填写

慢性病患者报告卡,交给该公共卫生管理科医生,并向患者进行面

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

防治知识。4、责任医生掌握的高血压病人按照高血压病管理的要求,

纳入规范管理。

5、疾控中心慢病科定期对各单位各科室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

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列入考核范围。

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

康促进工作。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

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开通辖区健康服务咨询热线(专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

询等服务。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

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

6.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

评估等资料。

资料管理制度

一、各种文件、计划、宣传资料等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

须严格管理好,由专人负责管理,专室存放。

二、资料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即计算机资料、网络技术资料、

多媒体、音像资料和文字资料等,应分类存放分类管理。

三、文字资料中的教材、参考书、工具书等应按图书分类统一

编目注册登记,期刊杂志、报纸、合订本、宣传折页、海报等均须

统一登记编目。

四、音像资料中的录音带、录象带、软盘、光盘等必须分类登

记编目,分类存放,并定期检查其质量变化情况。

五、计算机资料、网络技术资料等应按操作系统、应用软件、

工具软件等分类管理,注重用时升级、更新等,并配备相应的杀毒

软件。

六、资料必须始终为卫生工作服务,其他人员均可借阅有关资

料,但必须履行以下手续:

1、每借阅一次登记一次,每次限借5盘或5本或5盒,如遇多

集多本连续资料也只能依次归还后再续借。

2、每次借阅期限不得超过一星期,如因工作需要继续借阅者必

须办理续借手续。

3、孤本资料或数量较少的资料均不外借,可临时使用。

4、借出资料归还时,资料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如发现有损坏者

必须照价赔偿,如资料丢失,应借阅人重新购买完全相同的资料进

行赔偿,或处以原资料价值的3—5倍罚款。

七、所有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为别人借阅本单位的资料。

八、声像资料其版权所有,借阅人不得翻版,如有未经许可私

自翻录的,责任自负。

九、外的部门或人,如因工作需要借阅资料的,必须经领导批

准,并办理正常的借阅手续。十、宣传资料收发做到每张(份)出入

库有登记有签字。

服务接待制度

一)、端正接待工作态度,重视文明接待工作。本着:热情、耐

心、负责的精神,禁止

二)、对接待外来咨询的人员,都必须首先认真了解病情,做到:

无论何时来访,随时给予接待;来访无论干部、群众,态度好坏一个

样;坚持谁接待谁负责落实;(三)、坚持自办、转办、联办、指导办

相结合的准则。对咨询者出的问题和要求,能立刻解答的就当即答

复;对不了解的问题,既要坚持医学理论准则,又要说明原因,做好

解释工作;

四)、绝不答应对群众来访互相推诿或置之不理。要严格落实接

待工作

五)、严厉接待工作纪律。对接待工作不负责任、无端拖延时间、

影响较坏的人员要追究责任;

六)、对接待工作中反映出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局领导汇报。

老年人保健工作制度

L、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人保健工作,建立网络,制定工

作计划。

2.、对辖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

建立健康档案。3.、对以乡镇(社区)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老年人进

行服务需求评估,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及精神慰籍、舒

缓治疗服务。

4.、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进行饮食、运动、合理用药、

合理就医指导。5.、对于高危行为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进行行为

危险因素干预。

6.、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防、自

我保健、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

服务随访制度

1、要定期走访村委会老年人,至少每3个入户走访一次辖区登

记在卡的老年人,及时掌握老年人变化情况,见面率达90%以上。

2、对新出院老年患者的第一次随访,根据疾病的分期,对患者

及家属进行康复治疗指导,完整填写相关随访记录。

3、对疾病期、波动期、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的老年病人进

行随访,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

4、指导老年患者按时服药,观察患者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

动员老年人参加村(社区)组织的健康活动。

5、随访期间发现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老年患者,

与有关部门协商,使患者享受免费药物治疗。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

1、成立本辖区重性精神疾病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精神卫生

三级管理网络(街道、居委会、监护人),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

例会。

2、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

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将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