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上学期长沙高中语文高二期末培优卷3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2023秋•天心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西方戏剧的观念与中国戏曲的观念,是迥然有别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对戏剧进行了理论总结,写下了著名的《诗学》。他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在悲剧里,“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中国的戏曲理论,无论是明代的汤显祖还是清代的李渔,阐述的重点都是在演员的演技和唱腔方面,剧本的故事无不处于次要的位置。这种理论上的差异,自然造就了舞台演出的分疆。西方的戏剧注重情节,强调客观真实性。演员的演出力图逼真。苏联时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员在演出中放弃自我本性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去,以期最大程度地符合剧情的客观真实性。他在排演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时,这样处理威尼斯的小船驶过舞台:“船下要装小轮子。小轮子必须妥善地装上一层厚橡皮,使船能平稳地滑动……小船要十二个人推着走,用鼓风机向口袋里吹胀了气,以此形成翻滚的波浪……使用的橹是锡制的、空心的,在空心的橹里灌上一半水,摇橹时里面的水便会动荡,发出典型的威尼斯河水的冲击声。”舞台上一切的安排就是要把一个不容怀疑和增减的情节让观众接受。中国的戏曲注重的是演员的表演,对戏曲的情节并不十分苛求。戏曲也强调逼真,但这种逼真不是在摹仿现实的细节摹仿得惟妙惟肖的基础上,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如布莱希特看了梅兰芳表演的《打渔杀家》后写道:“他表演一位渔家少女怎样驾驶一叶小舟,她站立着摇着一支长不过膝的小桨,这就是驾驶小舟,但舞台上并没有小舟……观众这种感情是由演员的姿势引起的,正是这种姿势使得这场行船的戏获得名声。”中西舞台演出的不同,自然也造就了欣赏的异趣。西方看戏剧的观众十有八九是以认知的心态去观赏的。他们努力设身处地地沉浸到剧中去,做一个“事件过程”的偷窥者或目击者。在戏剧的剧场里,观众的神情始终是关注的,观众席上始终是寂静的,大家都在悄悄地“偷看”台上发生的“事件”。观众即使被“事件”触动,也不敢即席发声与伙伴交流,就像在现实中不敢打扰旁人的生活一样。走出剧场,他们感受的焦点在于,评判演员和情节“像”还是“不像”,反思自己“知”还是“不知”。如果“知”了就不再进剧场。西方戏剧以及类似样式的艺术,一般很难吸引没有偏爱的回客。中国观众到剧场里去看戏,与其说看戏曲故事,不如说看演员能力。老练的观众常常不以戏曲故事作为看戏的选择,而以某一个演员的演技作为看戏的选择。中国戏曲剧场中,名演员的折子戏(剧目中最能表现其演技的片断)专场往往比完整的戏曲故事演出更能吸引人。重演技的结果锻炼出了演员超乎寻常的表现力:如青年演员能扮演老年;老年演员能扮演青年;男演员能扮演女人,如京剧的梅兰芳;女演员能扮演男人,如越剧的徐玉兰。这种强调表现力而不重客观真实的舞台准则,是西方戏剧闻所未闻,不敢想象的。(摘编自陈伟《中国戏曲点燃布莱希特的理论火花》)材料二: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画筌》里一段论画面空间的话,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他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有独创性,我们愈来愈见到它的优越性。中国舞台上一般不设置逼真的布景。老艺人说得好:“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这是艺术所启示的真,也就是“无可绘”的精神的体现,也就是美。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使舞台上“空景”的“现”,即空间的构成,不须借助于实物的布置来显示空间,恐怕“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排除了累赘的布景,可使“无景处都成妙境”。例如川剧《刁窗》一场中虚拟的动作既突出了表演的“真”,又同时显示了手势的“美”,因“虚”得“实”。《秋江》剧里船翁一支桨和陈妙常的摇曳的舞姿可令观众“神游”江上。中国的演员能用一两个极洗炼而又极典型的姿势,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节选自宗白华《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受亚里士多德重视故事情节的影响,西方戏剧在演技和唱腔方面不如中国戏曲。B.中国戏曲不苛求情节,更加看重演员借助姿势、动作“无中生有”的逼真表演。C.与中国戏曲观众相比,西方戏剧观众认知的心态决定了他们不看重演员的能力。D.中国戏曲虚实相生的妙处使实物布景都成了累赘,这对演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排练的《奥赛罗》,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戏剧情节的真实性。B.若不是《哈姆莱特》剧迷,西方观众了解《哈姆莱特》的剧情后再去观看的意愿很小。C.中国戏曲剧场中,观众更愿意看名演员的折子戏,是因为其更能体现名演员的演技。D.清初画家笪重光认为中国戏曲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与绘画相通,都需要虚实相生。(3)下列选项中能证明材料二的核心观点的一项是A.“一切艺术都必须通过似乎目可见、耳可闻、手可触的感性形象打动人,通过能够传达出人物或事物的内在神情的活的形象感染人。”B.“演员越是用心体会人物的性情,表演时愈易全情投入,与角色水乳交融,自然显露真情。”C.“创作戏曲应该在历史真实或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要拘泥于事实,让艺术高于生活。”D.“戏曲离不开观众,没有观众也就没有戏曲,观众是戏曲服务的对象,也是戏曲的主人。”(4)从整体上看,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5)外国友人观看中国古代戏曲《窦娥冤》时,看到窦娥走向刑场的过程中,舞台上分明只是“窦娥”一个演员,却唱出“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的曲词,他们迷惑不解。对此你会做怎样的解释?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2.(2023秋•长沙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无法完成的画像刘建东女孩被一个中年妇女领进来。中年妇女是女孩的舅妈。舅妈说:“小姑子很任性,因为恋爱,断了和我们来往。三年前,我们来找她时,已经看不到她了,只剩小外甥女独自在家。我们找了三年,只好放弃了,就当是死了,所以才请您来她家里给画张像。”我师傅杨宝丰专门给人画像,给活着的人画,也为故去的人画。师傅说:“我要她的照片。”舅妈只找到一本相册,照片却一张不见。舅妈问女孩:“小卿,照片呢?”小卿指了指在墙角处放着的脸盆,盆底有一层燃烧后的灰烬。舅妈无奈,只好回自家去找。小卿却对我说:“我娘没死。”“那你娘去哪儿了?”“找我爹去了。”“那你爹去哪儿了?”“我娘说,我爹去的地方不能让别人知道。”舅妈回来了。把一张泛黄的照片递给我师傅。师傅眉头一紧,盯着照片,似在认真辨认照片中的人,半天没有说话。我开始做准备。师傅坐在那里,闭目养神。我在素描纸上打着方格,偶尔,还能听到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枪炮声。师傅缓缓睁开眼,目光在纸上扫视一遍。阳光正好照在方方正正的格子上,那格子犹如一个个开着天窗的房间,敞亮而温暖。师傅起身,净手,擦干,然后端坐在桌子前,拿起铅笔开始画头像的轮廓。他画得很慢,比平时要慢许多。舅妈坐在一边数落:“兵荒马乱,一个女子,不找个安分守己的男人,守着自己的小家,天天在外面疯跑。”师傅紧皱眉头。她喋喋不休。天擦黑的时候,师傅才把铅笔稿画完。第二天画像的过程仍然艰辛。以往每一次,都是从眼睛画起。而这一天,1944年春天的一天,师傅犹豫了片刻,然后,用小楷毛笔沾上炭精粉,笔落在了鼻子上。鼻头的阴影慢慢地擦出来了,当师傅用炭精粉擦出第一笔黑色的线条时,像是广阔的平原上,吹过来一股春风。第三天,师傅画了脸部。第四天,他才最后画眼睛。到傍晚,他再也画不动了。素描纸就放在桌面上,我用宣纸把素描纸蒙住。我看到,师傅的右手布满了密密的汗珠。从来没有过这么难熬的作画过程。第五天一早,我们就赶到了小卿家。我掀开宣纸,惊得大叫。宣纸下面是空荡荡的桌面。舅妈把小卿喊进来,吼道:“前两天你把你娘的照片烧了,这次你又把画像弄到哪里去了?”小卿憋着眼泪,不答话。师傅安抚她:“不关你的事。别怕。”接着,师傅淡定地说:“我重画。”重画的过程是一场灾难。每一天下来,他都疲态尽显。返回的路上,听着他软弱无力的脚步声,我不忍心地说:“师傅,要不我们放弃吧。”师傅说:“不能。”师傅回答得那么坚决。肩上画夹中那张薄薄的素描纸,仿佛有雕塑般的形态,厚重了许多。又过了五天。画像告成的那一刻,师傅瘫坐在椅子上,面色苍白。他闭上眼,没说一句话。爱说的舅妈,也变得沉默了。小卿看了一会儿,突然放声痛哭。她一直相信,母亲一定会在某个黎明时刻,回到她的身边。现在,当她看到母亲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她面前时,也许她意识到了那个黎明永远不会到来。我背着画夹和师傅回到店里。不知睡了多久,暗夜中传来细碎的声音。我爬起来,摸向柜台——画夹不见了。借着淡淡的月光,只见浓浓的夜色中隐约有一个人,打着了火,在烧什么东西。视线顺着火光向上移——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那个人竟是师傅。我和师傅,谁也没有再提起画像的事。一年后的一天,我在店里等着师傅,等了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没有等到。我盘下了那个小店。一边画像,一边等师傅,就像小卿等她的母亲一样。又过了一年,遥远的枪炮声终于来到了城外,清晰而响亮。1951年的一天,画店里进来一个姑娘,说想请我给她娘画张像。我觉得眼熟:“好的,把照片给我。”“有照片,但不在我手里。”“没有照片我画不了。”“我是小卿。”她说。我内心涌动着一股暖流,不知是因为见到小卿,还是想到了当年画像时的师傅。我小心地问:“找到你娘了吗?”小卿说:“一直在寻找。有一天,舅舅突然来到学校,拉着我狂奔到烈士纪念堂,我们站在一张照片前,是一张合影。合影上是四个微笑着的人,两个年轻的男人和两个年轻的女人。我惊呆了,我越看,其中一个越像我娘,我失声痛哭。后来,一个陌生的女人走到我身边,告诉我,她是照片中的另一个女人,他们四个是战友。她让我叫她黄姨。她指着我娘左边的那个年轻男子对我说,那是你爹。”我跟着小卿来到烈士纪念堂,看到了那张照片。那张照片虽然清晰度不高,但他们四人快乐的笑容溢出了照片。我紧紧盯着照片右首的那个男人,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我使劲揉了揉眼睛,指着照片惊呼道:“小卿,你看,那个人,那人是我师傅。”黄姨领着我和小卿来到一个烈士墓前,她告诉我说,这就是你师傅,这里面埋着他的一顶帽子。黄姨说,他曾经化名杨宝丰,开了一家画像馆。我这才知道,我师傅叫宋咸德。我潸然泪下。(选自《十月》2021年第6期,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小卿内心抱怨母亲把她独自留在家中,便自作主张把母亲的所有照片付之一炬。B.舅妈提供的泛黄照片很不清晰,以致“我”师傅作画比平常都慢,显得特别艰难。C.师傅作画时,“我”很骄傲于师傅的画技,感觉“像是广阔的平原上,吹过来一股春风”。D.画像告成的那一刻,师傅瘫坐在椅子上,面色苍白,他心情复杂而沉重,欲诉无言。(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让读者通过“我”的所见所知,了解到师傅、小卿等人的一些故事,这样既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又留下艺术想象空间。B.舅妈开头说小姑子“任性”,又在师傅作画途中喋喋不休地数落小姑子“不守着自己的小家”,直接表现了小卿母亲义无反顾、投身革命的形象。C.小说中两次写到枪炮声,看似闲笔,实则与“1944”和“1951”两个年份自然呼应,既点出了时代背景,又暗示了历史的进程,让情节发展更为合理。D.小说虽然没有描写小卿母亲和师傅的实际革命行动,却通过为小卿母亲画像这条明线,钩沉出隐藏在背后的革命故事,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3)小说标题“无法完成的画像”意思丰富,对其中的“无法完成”应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小说结尾特别写到纪念堂中一张照片,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3.(2023秋•天心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①梅花落:古代横笛名曲。梅花:多种植在江南,塞上无梅。(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诗的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们牧马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的画面。B.李诗的一、二句描写:登城四望,黄沙在月光下像雪一样洁白,远远近近的月色就如满地的秋霜。C.高诗写到了冰雪消融,画面整体给人以安宁祥和的感觉;李诗则借月光营造了温暖而静谧的气氛。D.李诗一、二句写色,第三句写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前三句都在为末句的抒情烘托、铺垫。(2)两首诗都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但表达感情的方式却不相同,请你结合两首诗的第三、四句,简要分析这种不同。三.默写(共1小题)4.(2023秋•宁乡市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碣石山是自古以来的海滨名胜,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和高适《燕歌行》中都曾提及此地,分别是“”和“”。(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运用对偶的修辞,说明《国风》与《小雅》各自特点的两句:“,。”(3)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5.(2023秋•开福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①,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②,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③,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节选自《论语•八佾》)子贡曰:“管仲非仁者欤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④也,自经⑤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节选自《论语•宪问》)材料二: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⑥。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节选自苏洵《管仲论》)【注】①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②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③反坫: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空酒杯的土台。④谅:小信,无原则地守信。⑤自经:自缢。⑥少正卯: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任鲁国司寇后就将他杀了。(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管仲非A仁者B欤C桓公D杀公E子纠F不能G死H又相之(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相,辅佐,与《孔雀东南飞》中“儿已薄禄相”中的“相”意思不同。B.匹夫,平常人、普通人,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的“匹夫”意思相同。C.放,释放,与《屈原列传》中“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的“放”意思相同。D.遂,满足,与《琵琶行》中“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的“遂”用法和意思不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孔子通过列举事实和与国君作比较,得出了管仲不节俭和不知礼的结论。B.孔子认为管仲有大节大信,同时也有不足之处,体现了孔子对人的评价有辩证思想。C.苏洵认为齐国大治的根源在于鲍叔牙;大乱的根源在于竖刁、易牙、开方为恶。D.苏洵认为竖刁、易牙之类的佞臣不足畏,可怕的是国无贤者,国既无贤,君自昏聩。(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②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5)材料一、二,对管仲的评价角度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五.语言文字应用(共2小题)6.(2023秋•天心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①杨柳才吐出仿佛半粒米似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座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的坐在地上;②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她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坐坟前,放下了篮子。那坟与小栓的坟,一字儿排着,中间只隔一条小路。华大妈看她排好四碟菜,一碗饭,立着哭了一通,化过纸锭;心里暗暗地想,“这坟里的也是儿子了。”那老女人徘徊观望了一回,忽然手脚有些发抖,跄跄踉踉退下几步,瞪着眼只是发怔。华大妈见这样子,生怕她伤心到快要发狂了;便忍不住立起身,跨过小路,低声对她说,“你这位老奶奶不要伤心了,——我们还是回去罢。”(节选自鲁迅《药》)(1)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和文中破折号相同的一项是A.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B.“(这床被子)是我的——”新媳妇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C.外国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D.雨后的斜桥影里,遇见熟人,便微叹着互答着说:“唉,天可真凉了——”(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仿佛……似的”,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7.(2023秋•天心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每当一个热点事件发生,就会有许多的文字趁热跟进,人们把这称为“热点写作”。对于这种行为,有种最常见的指责是,(A),博人眼球。这种指责很容易驳斥。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告诉人们,正义不仅本身值得追求,其结果也往往合乎欲求。一种正当的技艺不仅有其独特的追求,①。正如医生要追求医术高明、(B),而这种追求同时也会带来良好的声誉与可观的收入,这没有什么不道德。但如果医生只是(C),为了名利可以放弃医疗职业本身的追求,那么医生也就不再是医生,他放弃了医术这种特定的技艺。写作也是一种技艺,它既有名利的追求,也能带来附随的技艺本身。但如果写作只是为了名利,那么写作也就不再是写作。人们常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而通常的情况是为了好事去努力,②。但如果“只为前程,无所谓好事”,也可能既无好事,又无前程。因此,③,没有什么不道德,但名声只是写作的附随结果,而非自然结果,不能为了名声而去写作,否则不仅不道德,也使得写作不再成为一种独特的技艺。(1)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3)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前后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均不超过15个字)六.作文(共1小题)8.(2023秋•宁乡市期末)人与时代相处的方式多样,有人选择与时代合唱,有人选择独自吟唱,有人觉得不尽如此。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联系生活与课内所学,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长沙高中语文高二期末典型卷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2023秋•天心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西方戏剧的观念与中国戏曲的观念,是迥然有别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对戏剧进行了理论总结,写下了著名的《诗学》。他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在悲剧里,“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中国的戏曲理论,无论是明代的汤显祖还是清代的李渔,阐述的重点都是在演员的演技和唱腔方面,剧本的故事无不处于次要的位置。这种理论上的差异,自然造就了舞台演出的分疆。西方的戏剧注重情节,强调客观真实性。演员的演出力图逼真。苏联时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员在演出中放弃自我本性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去,以期最大程度地符合剧情的客观真实性。他在排演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时,这样处理威尼斯的小船驶过舞台:“船下要装小轮子。小轮子必须妥善地装上一层厚橡皮,使船能平稳地滑动……小船要十二个人推着走,用鼓风机向口袋里吹胀了气,以此形成翻滚的波浪……使用的橹是锡制的、空心的,在空心的橹里灌上一半水,摇橹时里面的水便会动荡,发出典型的威尼斯河水的冲击声。”舞台上一切的安排就是要把一个不容怀疑和增减的情节让观众接受。中国的戏曲注重的是演员的表演,对戏曲的情节并不十分苛求。戏曲也强调逼真,但这种逼真不是在摹仿现实的细节摹仿得惟妙惟肖的基础上,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如布莱希特看了梅兰芳表演的《打渔杀家》后写道:“他表演一位渔家少女怎样驾驶一叶小舟,她站立着摇着一支长不过膝的小桨,这就是驾驶小舟,但舞台上并没有小舟……观众这种感情是由演员的姿势引起的,正是这种姿势使得这场行船的戏获得名声。”中西舞台演出的不同,自然也造就了欣赏的异趣。西方看戏剧的观众十有八九是以认知的心态去观赏的。他们努力设身处地地沉浸到剧中去,做一个“事件过程”的偷窥者或目击者。在戏剧的剧场里,观众的神情始终是关注的,观众席上始终是寂静的,大家都在悄悄地“偷看”台上发生的“事件”。观众即使被“事件”触动,也不敢即席发声与伙伴交流,就像在现实中不敢打扰旁人的生活一样。走出剧场,他们感受的焦点在于,评判演员和情节“像”还是“不像”,反思自己“知”还是“不知”。如果“知”了就不再进剧场。西方戏剧以及类似样式的艺术,一般很难吸引没有偏爱的回客。中国观众到剧场里去看戏,与其说看戏曲故事,不如说看演员能力。老练的观众常常不以戏曲故事作为看戏的选择,而以某一个演员的演技作为看戏的选择。中国戏曲剧场中,名演员的折子戏(剧目中最能表现其演技的片断)专场往往比完整的戏曲故事演出更能吸引人。重演技的结果锻炼出了演员超乎寻常的表现力:如青年演员能扮演老年;老年演员能扮演青年;男演员能扮演女人,如京剧的梅兰芳;女演员能扮演男人,如越剧的徐玉兰。这种强调表现力而不重客观真实的舞台准则,是西方戏剧闻所未闻,不敢想象的。(摘编自陈伟《中国戏曲点燃布莱希特的理论火花》)材料二: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画筌》里一段论画面空间的话,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他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有独创性,我们愈来愈见到它的优越性。中国舞台上一般不设置逼真的布景。老艺人说得好:“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这是艺术所启示的真,也就是“无可绘”的精神的体现,也就是美。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使舞台上“空景”的“现”,即空间的构成,不须借助于实物的布置来显示空间,恐怕“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排除了累赘的布景,可使“无景处都成妙境”。例如川剧《刁窗》一场中虚拟的动作既突出了表演的“真”,又同时显示了手势的“美”,因“虚”得“实”。《秋江》剧里船翁一支桨和陈妙常的摇曳的舞姿可令观众“神游”江上。中国的演员能用一两个极洗炼而又极典型的姿势,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节选自宗白华《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A.受亚里士多德重视故事情节的影响,西方戏剧在演技和唱腔方面不如中国戏曲。B.中国戏曲不苛求情节,更加看重演员借助姿势、动作“无中生有”的逼真表演。C.与中国戏曲观众相比,西方戏剧观众认知的心态决定了他们不看重演员的能力。D.中国戏曲虚实相生的妙处使实物布景都成了累赘,这对演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排练的《奥赛罗》,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戏剧情节的真实性。B.若不是《哈姆莱特》剧迷,西方观众了解《哈姆莱特》的剧情后再去观看的意愿很小。C.中国戏曲剧场中,观众更愿意看名演员的折子戏,是因为其更能体现名演员的演技。D.清初画家笪重光认为中国戏曲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与绘画相通,都需要虚实相生。(3)下列选项中能证明材料二的核心观点的一项是CA.“一切艺术都必须通过似乎目可见、耳可闻、手可触的感性形象打动人,通过能够传达出人物或事物的内在神情的活的形象感染人。”B.“演员越是用心体会人物的性情,表演时愈易全情投入,与角色水乳交融,自然显露真情。”C.“创作戏曲应该在历史真实或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要拘泥于事实,让艺术高于生活。”D.“戏曲离不开观众,没有观众也就没有戏曲,观众是戏曲服务的对象,也是戏曲的主人。”(4)从整体上看,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5)外国友人观看中国古代戏曲《窦娥冤》时,看到窦娥走向刑场的过程中,舞台上分明只是“窦娥”一个演员,却唱出“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的曲词,他们迷惑不解。对此你会做怎样的解释?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和相应观点的关系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证结构的比较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两篇文本,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及题干中的情境,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A.“西方戏剧在演技和唱腔方面不如中国戏曲”错误。西方戏剧与中国戏曲在观念上的差异,造成了舞台表演的不同。西方戏剧注重情节,强调客观真实性;中国戏曲则注重演员的表演,但“西方戏剧在演技和唱腔方面不如中国戏曲”的论断属于无中生有;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是对西方戏剧进行理论总结,并不会造成“西方戏剧在演技和唱腔方面不如中国戏曲”的影响。B.正确。C.“他们不看重演员的能力”错误。原文是“中西舞台演出的不同,自然也造就了欣赏的异趣”,“走出剧场,他们感受的焦点在于,评判演员和情节‘像’还是‘不像’,反思自己‘知’还是‘不知’”,因此西方观众更重视情节和演员表演的真实性,但并没有说“他们不看重演员的能力”。D.“使实物布景都成了累赘”错误。原文是“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意思是不设置逼真的布景,让演员用表演程式和手法达成艺术创作的最深意境,并没有说“使得实物布景都成了累赘”,只有累赘的布景才应当排除。故选B。(2)D.“都需要虚实相生”错误。笪重光只是表达了自己的绘画理论,认为两者相通的是选文作者。故选D,(3)材料二的核心观点是:中国舞台空间布置讲究虚实相生,“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即一般不设置逼真的布景,而是由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只有C选项符合这个观点。故选C。(4)材料一第1段直接提出观点:西方戏剧的观念与中国戏曲的观念,是迥然有别的;然后由“这种理论上的差异,自然造就了舞台演出的分疆”“中西舞台演出的不同,自然也造就了欣赏的异趣”概括出下文从“理论差异”“表演分疆”“欣赏异趣”几个方面层层递进进行论述。整体上先总说,再分说,是总分结构。材料二,第一段引述笪重光的话“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提出的“虚实相生”观点;后三段,“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舞台上‘空景’的‘现’,即空间的构成,不须借助于实物的布置来显示空间”,从演员表演方式和舞台空间构成方面加以论述。这和材料一相同,为总分结构。(5)由“戏曲也强调逼真,但这种逼真不是在摹仿现实的细节摹仿得惟妙惟肖的基础上,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可知,中国的戏剧注重真实,但是可以“无中生有”“虚实相生”,通过演员“窦娥”的表演表现出拥挤的场景。结合“中国观众到剧场里去看戏,与其说看戏曲故事,不如说看演员能力。老练的观众常常不以戏曲故事作为看戏的选择,而以某一个演员的演技作为看戏的选择”可知,中国戏曲重在看演员的能力,舞台上没有行人,观众的注意力更好地集中到演员“窦娥”身上。结合“中国舞台上一般地不设置逼真的布景”“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可知,中国戏曲舞台不重逼真的布景,重在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观看时要重点关注演员“窦娥”传达出的情感。答案:(1)B(2)D(3)C(4)都采用了总分式结构。①材料一先提出中西戏剧“是迥然有别的”观点,然后用对比的方式,分别从理论、舞台演出和观众欣赏的情趣三个方面的差异加以说明。②材料二先引述笪重光的话,提出的“虚实相生”观点,然后从演员表演方式和舞台空间构成两个方面加以论述。(5)①中国的戏曲注重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如通过演员“窦娥”的表演表现出拥挤的场景。②中国戏曲重在看演员的能力,舞台上没有行人,观众的注意力能更好地集中到演员“窦娥”身上。③中国戏曲舞台不重逼真的布景,重在剧中人和观众的精神交流,观看时要重点关注演员“窦娥”传达出的情感。2.(2023秋•长沙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无法完成的画像刘建东女孩被一个中年妇女领进来。中年妇女是女孩的舅妈。舅妈说:“小姑子很任性,因为恋爱,断了和我们来往。三年前,我们来找她时,已经看不到她了,只剩小外甥女独自在家。我们找了三年,只好放弃了,就当是死了,所以才请您来她家里给画张像。”我师傅杨宝丰专门给人画像,给活着的人画,也为故去的人画。师傅说:“我要她的照片。”舅妈只找到一本相册,照片却一张不见。舅妈问女孩:“小卿,照片呢?”小卿指了指在墙角处放着的脸盆,盆底有一层燃烧后的灰烬。舅妈无奈,只好回自家去找。小卿却对我说:“我娘没死。”“那你娘去哪儿了?”“找我爹去了。”“那你爹去哪儿了?”“我娘说,我爹去的地方不能让别人知道。”舅妈回来了。把一张泛黄的照片递给我师傅。师傅眉头一紧,盯着照片,似在认真辨认照片中的人,半天没有说话。我开始做准备。师傅坐在那里,闭目养神。我在素描纸上打着方格,偶尔,还能听到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枪炮声。师傅缓缓睁开眼,目光在纸上扫视一遍。阳光正好照在方方正正的格子上,那格子犹如一个个开着天窗的房间,敞亮而温暖。师傅起身,净手,擦干,然后端坐在桌子前,拿起铅笔开始画头像的轮廓。他画得很慢,比平时要慢许多。舅妈坐在一边数落:“兵荒马乱,一个女子,不找个安分守己的男人,守着自己的小家,天天在外面疯跑。”师傅紧皱眉头。她喋喋不休。天擦黑的时候,师傅才把铅笔稿画完。第二天画像的过程仍然艰辛。以往每一次,都是从眼睛画起。而这一天,1944年春天的一天,师傅犹豫了片刻,然后,用小楷毛笔沾上炭精粉,笔落在了鼻子上。鼻头的阴影慢慢地擦出来了,当师傅用炭精粉擦出第一笔黑色的线条时,像是广阔的平原上,吹过来一股春风。第三天,师傅画了脸部。第四天,他才最后画眼睛。到傍晚,他再也画不动了。素描纸就放在桌面上,我用宣纸把素描纸蒙住。我看到,师傅的右手布满了密密的汗珠。从来没有过这么难熬的作画过程。第五天一早,我们就赶到了小卿家。我掀开宣纸,惊得大叫。宣纸下面是空荡荡的桌面。舅妈把小卿喊进来,吼道:“前两天你把你娘的照片烧了,这次你又把画像弄到哪里去了?”小卿憋着眼泪,不答话。师傅安抚她:“不关你的事。别怕。”接着,师傅淡定地说:“我重画。”重画的过程是一场灾难。每一天下来,他都疲态尽显。返回的路上,听着他软弱无力的脚步声,我不忍心地说:“师傅,要不我们放弃吧。”师傅说:“不能。”师傅回答得那么坚决。肩上画夹中那张薄薄的素描纸,仿佛有雕塑般的形态,厚重了许多。又过了五天。画像告成的那一刻,师傅瘫坐在椅子上,面色苍白。他闭上眼,没说一句话。爱说的舅妈,也变得沉默了。小卿看了一会儿,突然放声痛哭。她一直相信,母亲一定会在某个黎明时刻,回到她的身边。现在,当她看到母亲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她面前时,也许她意识到了那个黎明永远不会到来。我背着画夹和师傅回到店里。不知睡了多久,暗夜中传来细碎的声音。我爬起来,摸向柜台——画夹不见了。借着淡淡的月光,只见浓浓的夜色中隐约有一个人,打着了火,在烧什么东西。视线顺着火光向上移——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那个人竟是师傅。我和师傅,谁也没有再提起画像的事。一年后的一天,我在店里等着师傅,等了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没有等到。我盘下了那个小店。一边画像,一边等师傅,就像小卿等她的母亲一样。又过了一年,遥远的枪炮声终于来到了城外,清晰而响亮。1951年的一天,画店里进来一个姑娘,说想请我给她娘画张像。我觉得眼熟:“好的,把照片给我。”“有照片,但不在我手里。”“没有照片我画不了。”“我是小卿。”她说。我内心涌动着一股暖流,不知是因为见到小卿,还是想到了当年画像时的师傅。我小心地问:“找到你娘了吗?”小卿说:“一直在寻找。有一天,舅舅突然来到学校,拉着我狂奔到烈士纪念堂,我们站在一张照片前,是一张合影。合影上是四个微笑着的人,两个年轻的男人和两个年轻的女人。我惊呆了,我越看,其中一个越像我娘,我失声痛哭。后来,一个陌生的女人走到我身边,告诉我,她是照片中的另一个女人,他们四个是战友。她让我叫她黄姨。她指着我娘左边的那个年轻男子对我说,那是你爹。”我跟着小卿来到烈士纪念堂,看到了那张照片。那张照片虽然清晰度不高,但他们四人快乐的笑容溢出了照片。我紧紧盯着照片右首的那个男人,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我使劲揉了揉眼睛,指着照片惊呼道:“小卿,你看,那个人,那人是我师傅。”黄姨领着我和小卿来到一个烈士墓前,她告诉我说,这就是你师傅,这里面埋着他的一顶帽子。黄姨说,他曾经化名杨宝丰,开了一家画像馆。我这才知道,我师傅叫宋咸德。我潸然泪下。(选自《十月》2021年第6期,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A.小卿内心抱怨母亲把她独自留在家中,便自作主张把母亲的所有照片付之一炬。B.舅妈提供的泛黄照片很不清晰,以致“我”师傅作画比平常都慢,显得特别艰难。C.师傅作画时,“我”很骄傲于师傅的画技,感觉“像是广阔的平原上,吹过来一股春风”。D.画像告成的那一刻,师傅瘫坐在椅子上,面色苍白,他心情复杂而沉重,欲诉无言。(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A.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让读者通过“我”的所见所知,了解到师傅、小卿等人的一些故事,这样既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又留下艺术想象空间。B.舅妈开头说小姑子“任性”,又在师傅作画途中喋喋不休地数落小姑子“不守着自己的小家”,直接表现了小卿母亲义无反顾、投身革命的形象。C.小说中两次写到枪炮声,看似闲笔,实则与“1944”和“1951”两个年份自然呼应,既点出了时代背景,又暗示了历史的进程,让情节发展更为合理。D.小说虽然没有描写小卿母亲和师傅的实际革命行动,却通过为小卿母亲画像这条明线,钩沉出隐藏在背后的革命故事,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3)小说标题“无法完成的画像”意思丰富,对其中的“无法完成”应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小说结尾特别写到纪念堂中一张照片,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答案】(1)D(2)B(3)①小卿毁掉第一次画像,师傅烧毁第二次画像,画像最终没有完成。②隐含含意是在特殊的革命战争年代,面对复杂危险革命形势,为保护战友及其家人,不能完成画像。③被画人和画像人都已牺牲,画像没法完成。④一幅画像无法完成对革命者精神的塑形。(4)①揭开谜底,让情节合理化。女孩的孤苦身世、离奇失踪的画稿、一反常态的作画过程、师傅的消失不见等,都是前文设置的悬念,而结尾一张照片的出现,才让读者弄清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明白事情真相。②表现革命者的精神气概与牺牲精神。纪念堂中照片上四人的笑容,突出了革命者意气风发的精神气概。③彰显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主题。先烈们有的仅留一张照片,有的仅剩一顶帽子,甚至连姓名都难为人知,结尾落笔于此,缅怀与铭记之意可见。④激发读者情感体验。将历史的激荡和精神的崇高具象为一张照片,于细节中见宏阔,于无声处听惊雷,带给读者巨大震撼,具有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对小说整体通读后,针对每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标题含义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本,既要分析标题的表层含义,又要挖掘其深层含义。(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结尾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1)D.正确。A.“小卿内心抱怨母亲把她独自留在家中”错误,小卿不愿相信自己母亲已死才烧毁照片的。B.“我”的师傅作画比平常都慢,显得特别艰难,是因为他认出照片中的战友,情感复杂。C.“骄傲于师傅的画技”错误。“像是广阔的平原上,吹过来一股春风”隐晦地表达画者的情感和被画者的美好。故选D。(2)B.“直接”错误,此处是通过舅妈的数落侧面表现人物。故选B。(3)从内容上看,体现在画像两次被烧掉,由小说中“第五天一早,我们就赶到了小卿家。我掀开宣,纸,惊得大叫。宣纸下面是空荡荡的桌面”“舅妈把小卿喊进来,吼道:‘前两天你把你娘的照片烧了,这次你又把画像弄到哪里去了?’”“小卿憋着眼泪,不答话”“师傅安抚她:‘不关你的事。别怕。’”“不知睡了多久,暗夜中传来细碎的声音。我爬起来,摸向柜台——画夹不见了。借着淡淡的月光,只见浓浓的夜色中隐约有一个人,打着了火,在烧什么东西。视线顺着火光向上移——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那个人竟是师傅”得出答案:小卿毁掉第一次画像,师傅烧毁第二次画像,画像最终没有完成。从时代背景来看,画像不能完成,师傅烧掉画像后再也没有继续。由“我和师傅,谁也没有再提起画像的事。一年后的一天,我在店里等着师傅,等了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没有等到。我盘下了那个小店。一边画像,一边等师傅,就像小卿等她的母亲一样。又过了一年,遥远的枪炮声终于来到了城外,清晰而响亮”,从而可以得出答案:革命形势复杂危险,为保护战友及其家人,画像不能完成。由情节发展的最终结果而言,“我内心涌动着一股暖流,不知是因为见到小卿,还是想到了当年画像时的师傅。我小心地问:‘找到你娘了吗?’”“卿说:‘一直在寻找。……我惊呆了,我越看,其中一个越像我娘,我失声痛哭。后来,一个陌生的女人走到我身边,告诉我,她是照片中的另一个女人,他们四个是战友。她让我叫她黄姨。她指着我娘左边的那个年轻男子对我说,那是你爹。”“那张照片虽然清晰度不高……我使劲揉了揉眼睛,指着照片惊呼道:‘小卿,你看,那个人,那人是我师傅。’”可总结出:被画人和画像人都已牺牲,画像没法完成。由人物形象刻画而言,“黄姨领着我和小卿来到一个烈士墓前,她告诉我说,这就是你师傅,这里面埋着他的一顶帽子。黄姨说,他曾经化名杨宝丰,开了一家画像馆。我这才知道,我师傅叫宋咸德”“我潸然泪下”由此可总结出:一幅画像无法完成对革命者精神的塑形。(4)结尾重要信息有“合影上是四个微笑着的人,两个年轻的男人和两个年轻的女人。……他们四个是战友。……我娘左边的那个年轻男子……是你爹”“……他们四人快乐的笑容溢出了照片。……那人是我师傅”。首先,从情节上看,女孩的孤苦身世、离奇失踪的画稿、一反常态的作画过程、师傅的消失不见等,都是前文设置的悬念,而结尾一张照片的出现,才让读者弄清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明白事情真相。揭开谜底,让情节合理化。其次,从人物形象上看,纪念堂中照片上四人的笑容,突出了革命者意气风发的精神气概。结尾部分真实生动地表现革命者的精神气概与牺牲精神。第三,从主题思想上看,作者和后人倍加珍惜仅存的历史遗物,先烈们有的仅留一张照片,有的仅剩一顶帽子,甚至连姓名都难为人知,结尾落笔于此,缅怀与铭记之意可见,这结尾彰显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主题。第四,激发读者情感体验。将历史的激荡和精神的崇高以一张照片,带给读者巨大震撼,具有强烈的艺术冲击力。答案:(1)D(2)B(3)①小卿毁掉第一次画像,师傅烧毁第二次画像,画像最终没有完成。②隐含含意是在特殊的革命战争年代,面对复杂危险革命形势,为保护战友及其家人,不能完成画像。③被画人和画像人都已牺牲,画像没法完成。④一幅画像无法完成对革命者精神的塑形。(4)①揭开谜底,让情节合理化。女孩的孤苦身世、离奇失踪的画稿、一反常态的作画过程、师傅的消失不见等,都是前文设置的悬念,而结尾一张照片的出现,才让读者弄清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明白事情真相。②表现革命者的精神气概与牺牲精神。纪念堂中照片上四人的笑容,突出了革命者意气风发的精神气概。③彰显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主题。先烈们有的仅留一张照片,有的仅剩一顶帽子,甚至连姓名都难为人知,结尾落笔于此,缅怀与铭记之意可见。④激发读者情感体验。将历史的激荡和精神的崇高具象为一张照片,于细节中见宏阔,于无声处听惊雷,带给读者巨大震撼,具有强烈的艺术冲击力。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3.(2023秋•天心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①梅花落:古代横笛名曲。梅花:多种植在江南,塞上无梅。(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高诗的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们牧马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的画面。B.李诗的一、二句描写:登城四望,黄沙在月光下像雪一样洁白,远远近近的月色就如满地的秋霜。C.高诗写到了冰雪消融,画面整体给人以安宁祥和的感觉;李诗则借月光营造了温暖而静谧的气氛。D.李诗一、二句写色,第三句写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前三句都在为末句的抒情烘托、铺垫。(2)两首诗都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但表达感情的方式却不相同,请你结合两首诗的第三、四句,简要分析这种不同。【答案】(1)C(2)①李诗用动作直接传情。笛声响起,征人不约而同“回望”,通过一个拟想中的动作来写思乡之情。②高诗巧借曲名传情,高诗拆开了“梅花落”的曲名,仿佛江南梅花开满关山,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虚实结合,高诗三、四句既是写实,描写风传笛曲,一夜声满关山;也构成了虚景,仿佛风吹故乡梅花,将香和色洒满关山,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对比鉴赏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解答】(1)C.“营造了温暖而静谧的气氛”错误,李诗形容沙似白雪,月如秋霜,气氛是凄寒的。故选C。(2)李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用动作直接传情:笛声响起,征人不约而同“回望”,通过一个拟想中的动作来写思乡之情,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高诗,“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梅花落”本为羌笛声,但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四处飘散,一夜之中洒满关山。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呼应雪净月明的实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这固然是写声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手也难以画出的。答案:(1)C(2)①李诗用动作直接传情。笛声响起,征人不约而同“回望”,通过一个拟想中的动作来写思乡之情。②高诗巧借曲名传情,高诗拆开了“梅花落”的曲名,仿佛江南梅花开满关山,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虚实结合,高诗三、四句既是写实,描写风传笛曲,一夜声满关山;也构成了虚景,仿佛风吹故乡梅花,将香和色洒满关山,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塞上听吹笛》译文: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赏析:汪中《述学•内篇》说诗文里数目字有“实数”和“虚数”之分,近世学者进而谈到诗中颜色字亦有“实色”与“虚色”之分。高适在这首诗中写景就有“虚景”与“实景”之分,他用明快、秀丽的基调,丰富奇妙的想象,实现了诗、画、音乐的完美结合,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使这首边塞诗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此诗写塞上闻笛而生乡关之思,但首先却展现出冰雪铺凝的广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与戍楼之间托出羌笛之声,在荒漠塞外与故乡春色的鲜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缕缕乡思。但这乡思却略无哀怨,而是随着一夜风吹渗满整个关山,以可见的壮伟景观的实态体现出巨大的内在显现力与艺术包容力。前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面大有关系。那大地解冻的春的消息,牧马晚归的开廓的情景使人联想到《过秦论》中一段文字:“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则“牧马还”三字似还含另一重意味,这就是胡马北还,边烽暂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危解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梅花落”本为羌笛声,但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诗的三四句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意近,是说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其境界很动人。三四句之妙不仅如此。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呼应雪净月明的实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这固然是写声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手也难以画出的。同时,它仍包含通感,即由听曲而“心想形状”的成分。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诗人时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云:“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正是由于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笔下的诗方能感而不伤。这首七言绝句,由雪净月明的实景写到梅花纷飞的虚景,虚实相生,搭配和谐,共同营构出一种美妙阔远的意境。诗中的思乡之情含蓄隽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尽。《夜上受降城闻笛》译文:回乐烽前白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华如霜。是谁吹起哟,那悠悠的芦管,三十万征人哟,一夜回首都望乡。赏析:这是一首抒写守边将士的乡情之作。前二句写景,登上孤城,只见城外,耸立着一座座烽火台,寒月照城,如染秋霜,白沙茫茫,犹似积雪。二句对偶,极写边塞孤城的荒寒、苍茫、冷寂,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征人望乡作铺垫。后二句抒情,在这荒凉寂静的氛围中,不知何处,呜呜咽咽,传来凄清幽怨的芦笛之声。这芦笛声,刹那间激起了征戍将士心湖的涟漪,使他们都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整夜辗转难眠。第三句由前二句视觉形象转写听觉,渲染凄清悲凉氛围,结句点出题旨,抒发强烈的思乡之情。结句一个“尽”字,乡思转深,回旋而意犹未绝,涵咏悠长。此诗意境浑成,有声有色,简洁含蓄,乃绝句之佳构也。三.默写(共1小题)4.(2023秋•宁乡市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碣石山是自古以来的海滨名胜,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和高适《燕歌行》中都曾提及此地,分别是“碣石潇湘无限路”和“旌旆逶迤碣石间”。(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运用对偶的修辞,说明《国风》与《小雅》各自特点的两句:“《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3)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答案】(1)碣石潇湘无限路旌旆逶迤碣石间(2)《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碣石潇湘无限路旌旆逶迤碣石间(重点字:旆)(2)《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重点字:淫)(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重点字:牖)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5.(2023秋•开福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①,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②,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③,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节选自《论语•八佾》)子贡曰:“管仲非仁者欤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④也,自经⑤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节选自《论语•宪问》)材料二: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⑥。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节选自苏洵《管仲论》)【注】①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②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③反坫: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空酒杯的土台。④谅:小信,无原则地守信。⑤自经:自缢。⑥少正卯: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任鲁国司寇后就将他杀了。(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管仲非A仁者B欤C桓公D杀公E子纠F不能G死H又相之(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相,辅佐,与《孔雀东南飞》中“儿已薄禄相”中的“相”意思不同。B.匹夫,平常人、普通人,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的“匹夫”意思相同。C.放,释放,与《屈原列传》中“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的“放”意思相同。D.遂,满足,与《琵琶行》中“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的“遂”用法和意思不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材料一中,孔子通过列举事实和与国君作比较,得出了管仲不节俭和不知礼的结论。B.孔子认为管仲有大节大信,同时也有不足之处,体现了孔子对人的评价有辩证思想。C.苏洵认为齐国大治的根源在于鲍叔牙;大乱的根源在于竖刁、易牙、开方为恶。D.苏洵认为竖刁、易牙之类的佞臣不足畏,可怕的是国无贤者,国既无贤,君自昏聩。(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②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5)材料一、二,对管仲的评价角度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答案】(1)CFH(2)C(3)C(4)①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时所产生,也一定会有根源和预兆。②即使齐桓公侥幸而听了管仲的话,诛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全部除掉他们吗?(5)①材料一,从“礼”和“仁”的角度对管仲进行了评价。②材料二,从举荐贤能的角度对管仲进行了评价。【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知道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解说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明确古文化常识的相关知识及词语含义,再判断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理解文本的内容,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把握文言句子翻译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先找到文本中对应的信息点,再对其进行准确翻译的基础上概括分析。【解答】(1)句意: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但不能以死相殉,反又去辅佐齐桓公。“管仲非仁者欤”,“欤”,句末语气词,中间不断开,在其后断句,故在C处断句;“桓公杀公子纠”,是一个语意完整的主谓宾结构,中间不断开,在F处断句;“不能死”,“不能”修饰“死”,中间不断开,故在H处断句。故在CFH三处断句。(2)C.“意思相同”错误。释放。/流放。句意:才知道流放四凶。/屈原也为此怨恨子兰,虽然被流放在外。故选C。(3)C.“大乱的根源在于竖刁、易牙、开方为恶”错误,结合原文“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可知,大乱的根源在于管仲没有荐贤授能。故选C。(4)①“作”,发生;“由”,根源;“兆”,预兆。译文: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时所产生,也一定会有根源和预兆。②“幸”,侥幸;“诛”,诛杀;“悉数”,全部。译文:即使齐桓公侥幸而听了管仲的话,诛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全部除掉他们吗?(5)结合原文“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可知,材料一,从“礼”和“仁”的角度对管仲进行了评价。结合原文“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可知,材料二,从举荐贤能的角度对管仲进行了评价。答案:(1)CFH(2)C(3)C(4)①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时所产生,也一定会有根源和预兆。②即使齐桓公侥幸而听了管仲的话,诛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全部除掉他们吗?(5)①材料一,从“礼”和“仁”的角度对管仲进行了评价。②材料二,从举荐贤能的角度对管仲进行了评价。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说:“管仲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设有放空酒杯的土台,管仲也有这样的土台。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但不能以死相殉,反又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一切,人民到现在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难道他要像普通男女那样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中上吊自杀而没有人知道吗?”材料二:功业的完成,并不是完成在成功之日,必然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时所产生,也一定会有根源和预兆。因此,齐国的安定强盛,我不说是因为管仲,而说是因为鲍叔牙;齐国发生祸乱,我不说是因为竖刁、易牙、开方,而说是因为管仲。为什么呢?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人,他们固然是扰乱国家的人;再看重用他们的人,却是齐桓公。有了舜这样的圣人,才知道流放四凶;有了仲尼这样的圣人,才知道杀掉少正卯。那么齐桓公是什么样的人呢?回头看看,使齐桓公重用这三个人的是管仲啊!管仲病危的时候,齐桓公询问可以为相的人选。在这个时候,我想管仲将推荐天下最贤能的人来作答,但他的回答不过是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个人不合人情,不能亲近罢了。唉!管仲以为齐桓公真的能不用这三个人吗?管仲和齐桓公相处很多年了,也该了解他的为人了吧?齐桓公是个耳朵离不了音乐,眼睛离不开美色的人,如果没有这三个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他开始不重用他们的原因,只是因为管仲在。一旦管仲去世,这三人就可以弹冠相庆了。管仲以为自己的遗言就可束缚住齐桓公了吗?齐国不怕有这三人,而是怕没有管仲。有管仲在,那么这三人只不过是普通人罢了。若不是这样,天下难道缺少跟这三人一样的人吗?即使齐桓公侥幸而听了管仲的话,诛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全部除掉他们吗?唉!管仲可以说是不懂得从根本上治理的人啊!如果他乘着齐桓公询问之时,推荐天下的贤人来代替自己,那么即使管仲死了,齐国也不算是失去了管仲。这三人又有什么可让人担心的呢?管仲不说他们也罢。五.语言文字应用(共2小题)6.(2023秋•天心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①杨柳才吐出仿佛半粒米似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座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的坐在地上;②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她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坐坟前,放下了篮子。那坟与小栓的坟,一字儿排着,中间只隔一条小路。华大妈看她排好四碟菜,一碗饭,立着哭了一通,化过纸锭;心里暗暗地想,“这坟里的也是儿子了。”那老女人徘徊观望了一回,忽然手脚有些发抖,跄跄踉踉退下几步,瞪着眼只是发怔。华大妈见这样子,生怕她伤心到快要发狂了;便忍不住立起身,跨过小路,低声对她说,“你这位老奶奶不要伤心了,——我们还是回去罢。”(节选自鲁迅《药》)(1)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和文中破折号相同的一项是AA.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B.“(这床被子)是我的——”新媳妇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C.外国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D.雨后的斜桥影里,遇见熟人,便微叹着互答着说:“唉,天可真凉了——”(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仿佛……似的”,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答案】(1)A(2)①是修辞手法,表比喻,把新芽比喻为半粒米,生动呈现杨柳才吐芽的形态。②表示猜测,用来描写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像是又不一定是。【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用法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句子,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正确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和句子的能力。需要明确句意,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赏析。【解答】(1)文中破折号表示意思的跳跃、转换或转折。A.表示意思的跳跃、转换或转折。B.话语的中断。C.解释说明。D.语音的延长。故选A。(2)①此处的“仿佛……似的”是比喻修辞,“新芽”为本体,“半粒米”为喻体,把新芽比喻为半粒米,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杨柳才吐芽的形态,启人想象。②“仿佛等候什么似的”,描写华大妈上完坟后的状态,表示猜测,像是等候又不一定是等候,表达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呈现出华大妈失去儿子后的茫然失落,心无寄托。答案:(1)A(2)①是修辞手法,表比喻,把新芽比喻为半粒米,生动呈现杨柳才吐芽的形态。②表示猜测,用来描写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像是又不一定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延安大学《数据结构与算法》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制定家庭财务规划的策略计划
- 烟台大学《编译原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许昌学院《计算机技术实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秋季服务性学习项目计划
- 施工项目紧急情况应急响应
- 股权收购借款合同三篇
- 中华传统乐器社团的表演计划
- 多元文化教育在课堂中的实践计划
- 小班促进语言发展的游戏设计计划
- 供电企业舆情的预防及处置
- 2024年度糖尿病2024年指南版课件
- 《古文观止》:古代文学的精华集萃
- 新职工医德医风培训课件
- 4、《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英语试卷(文本版含答案)
- 高血压病例教学查房
- 医院设计报告
- 关于书香家庭阅读情况简介【六篇】
- 心梗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 铲车司机技术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