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
备案号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XXXX—XXXX
常压储罐定期检验规则
Periodicalinspectionforatmosphericpressurestorage
tanks
(征求意见稿)
2022-xx-xx发布2022-xx-xx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TXXXX-XXXX
常压储罐定期检验规则
1范围
1.1本文件规定了设计压力小于0.1MPa的立式圆筒型钢制焊接常压储罐及基础的定期检验要求。
1.2本文件适用于按照GB50341或API650规范设计的钢制储罐及基础。
1.3其它类型钢制储罐及基础的定期检验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341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
GB50128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规范
GB/T30578常压储罐基于风险的检验及评价
GB/T50393钢质石油储罐防腐蚀工程技术标准
AQ3053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安全技术规程
SY/T5921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操作维护修理规范
SY/T6620油罐的检验、修理、改建及翻建
SY/T3007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
NB/T470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JB/T10764无损检测常压金属储罐声发射检测及评价方法
JB/T10765无损检测常压金属储罐漏磁检测方法
SHS01012常压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维护检修规程
3术语和定义
3.1定期检验periodicinspection
按照一定的检验周期对储罐进行的检验。包括年度检查、全面检验以及基于风险的检验。
3.2年度检查annualinspection
是指为了确保常压储罐在检验周期内的安全而实施的运行过程中的在线检查,每年至少
一次。
4
DB32/TXXXX-XXXX
3.3全面检验overallinspection
按一定的检验周期对储罐实施的较为全面的检验。对于储罐全面检验,检验机构应当根据储罐的使
用情况、损伤模式选择最佳检验方法,检验方法可选用在线检验方法或停工状态下的开罐检验方法。
3.4在线检验onlineinspection
常压储罐在运行过程中进行的全面检验。
3.5开罐检验cutoutinspection
储罐在停工开罐时进行的全面检验。
3.6储罐本体tankbody
储罐本体包括:
a)与外部管道焊接连接的第一道环向接头的坡口端面;
b)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端面;
c)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
d)专用连接件或者管件连接的第一个密封面;
e)非承压元件与储罐的连接焊缝;
储罐本体中的主要受压元件包括罐顶、罐壁、罐底、公称直径大于等于250mm的接管和管法兰。
3.7大型储罐largestoragetanks
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30m或公称容积大于或等于10000m³的储罐。
3.8检验机构inspectionagency
持有国家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证(检验机构),机构类
别为甲类,核准项目至少包括RD1、RD2、RD3其中一项或RBI。
3.9检验员inspector
熟练掌握储罐相关专业知识,取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的压力容器检验员以上资格,或者取
得美国石油协会认证的API653检验员资格。
3.10合于使用评价FFS
是指根据合理的失效准则,依据有关文件规定,对含超标缺陷的储罐进行符合使用条件的安全性评
定。
3.11基于风险的检验RBI
通过风险辨识、损伤机理分析并进行风险计算,根据可接受风险水平和计算获得的风险等级制定检
验策略、确定储罐的检验周期,并有针对性的实施检验。
4年度检查
4.1一般要求
a)储罐年度检查可以由设备使用单位的设备管理人员进行,也可以由检验检测机构(简称检验机构)
的专业检验员进行;
5
DB32/TXXXX-XXXX
b)年度检查以外部宏观检查为主,以锤击法辅助检测,必要时进行外部壁厚测定;
c)每年应对罐体做一次测厚检查。测厚检查应对罐壁下部二圈壁板的每块板沿竖向至少测2个点,其
他圈板可沿盘梯每圈板测1个点。测厚点应固定,设有标志,并按编号做好测厚记录。有保温层
的储罐,其测厚点处保温层应制做成活动块便于拆装。
d)除非检查人员认为必要,一般可以不拆除保温层。
e)检查周期最长不超过一年,也可以视情况增加检查频率。
4.3检查内容
4.3.1资料审查
检查前检查人员应当首先全面了解被检常压储罐的使用情况、管理情况,认真查阅常压储罐技术资料
和管理资料,做好有关记录。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a)是否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b)储罐竣工图、产品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书、历年检验报告以及维修、改造资料等建档资料是否
齐全并且符合要求;
c)储罐作业人员是否进行过安全管理培训和岗前培训;
d)上次检验、检查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是否解决。
4.3.2罐顶的检查
主要包括:
a)检查顶板是否变形,有无积水,有无凹陷、鼓包、折褶及渗漏穿孔等现象;
b)浮顶罐的浮顶是否平整;
c)检查顶板及浮顶裸露部分防腐层有无脱落、起皮等缺陷;
d)检查顶板焊缝有无腐蚀、开裂等缺陷;
e)检查固定顶、内浮顶及浮顶是否设有人孔,人孔处的开孔补强是否满足要求;密封人孔的盖板是
否采用防风结构,安装高度是够高于浮顶允许积水高度;
f)隔热层及防水檐是否完好;有无明显损坏,有无渗漏痕迹;
g)转动浮梯、导向装置是否灵活好用,浮梯有无锈蚀,踏步板是否水平,有无滑动现象;
h)浮顶的排水装置运行是否正常,出口阀门、加热器是否完好;
i)浮顶罐密封系统是否完好;
j)导向管、量油管是否发生弯曲变形;
k)浮舱是否有腐蚀泄漏;
l)浮顶的自动通气阀等系统是否完好;
m)静电接地连接是否良好;
n)火灾报警系统是否完好;
o)消防泡沫发生装置是否完好;
p)储罐顶板厚度测定时应当根据目视检测结果,确定重点检测区域,每个检测区一般不少于5个测定
点,检测区各个测定点的平均值作为该块顶板的剩余平均厚度值。
4.3.3罐壁的检查
主要包括:
a)储罐的铭牌、漆色、标志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b)储罐的罐体、接口(阀门、管路)部位、焊接接头等是否有裂纹、变形、腐蚀、泄漏、及其他缺陷
等;
c)壁板有无腐蚀、泄漏、异常变形,防腐涂层有无破损、脱落等;
d)隔热层有无破损、脱落、潮湿、跑冷;
e)抗风圈和罐壁加强圈有无腐蚀、脱焊和变形;
f)常压储罐与相邻管道或者构件有无异常振动、响声或者相互摩擦;
g)储罐罐壁的垂直度、圆度(同一断面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有无异常;
6
DB32/TXXXX-XXXX
h)有侧向搅拌装置的,其根部焊缝有无腐蚀开裂;
i)罐壁根部有无腐蚀;
j)罐体接地装置、液位测量装置,有无异常,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
4.3.4罐底的检查
主要包括:
a)储罐底板与壁板连接的角焊缝等是否有裂纹、变形、腐蚀、泄漏及其他缺陷等;
b)储罐底板外侧的腐蚀是否异常;
c)底板外侧的防腐、防水保护层有无破损、脱落;
d)储罐底板泄漏探测系统中有无泄漏痕迹;
e)储罐罐底有无翘起(特别是常压低温氨储罐)或设置锚栓的低压储罐基础环墙(或锚栓)被拔起;
f)基础有无开裂,地脚螺栓有无腐蚀;
g)地板的阴极设施是否正常;
h)排放(排水、排污)系统是否正常,有无不当排水导致储罐底板的表面积水。
4.3.5基础的检查
4.3.5.1年度检查以外部宏观检查为主,必要时进行测量和评定
4.3.5.2外部宏观检查以目视检查为主,必要时可借助测量仪器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内容包括:
a)罐底板边缘是否已被基础护坡覆盖,有无腐蚀和积水;
b)混凝土有无退化迹象,钢筋混凝土环墙有无断裂、劈裂、龟裂、酥碎或钢筋外露;
c)罐底板与基础贴合是否严密;
d)锚定螺栓有无变形;
e)罐体有无明显倾斜、圆度有无明显异常;
f)与罐体相连接的管道、接管有无变形等。
4.3.5.3外部宏观检查时,除非特别必要,一般不需拆除基础保护层、罐壁保温层等设施,检查后应认真
进行记录。
4.3.5.4外部宏观检查发现重大异常时,应按照全面检验的要求停罐进行基础沉降的测定。
4.3.6安全附件的检查
储罐液位计、温度计、高低液位报警、高低温度报警、呼吸阀、阴极保护、防雷、防静电等附件是
否按要求进行校验或测试且功能正常。
5全面检验
5.1一般要求
储罐全面检验工作应由检验机构授权的检验员进行;
a)无损检测人员应取得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机构颁发的Ⅱ级及以上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从事相应资格等级规定的检测工作;
b)检验机构应当综合考虑储罐的使用情况、损伤机理、损伤部位、失效模式和检验有效性等因素,
选择最佳的全面检验方法,可选用在线检验或停工状态下的开罐检验。
c)外保温层一般应当拆除,拆除的部位、比例由检验人员确定。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以不拆除保
温层:
——外表面有可靠的防腐蚀措施;
——采用不拆保温腐蚀检测和厚度测定技术时;
——对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抽查,未发现裂纹等缺陷。
7
DB32/TXXXX-XXXX
5.2检验前准备
a)全面检验前,检验单位应制定检验方案,明确在线检验或开罐检验措施,并得到使用单位确认。
b)检验人员应认真执行使用单位有关动火、用电、高空作业、罐内作业、安全防护、安全监护等规
定,确保检验工作安全。
c)检验用的设备和器具应当在有效的检定或者校准期内。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检验时,应当采用
防爆、防火花型设备、器具。
d)使用单位应与检验机构密切配合,做好现场的技术性处理和检验前的安全检查,确认符合检验工
作要求后,方可进行检验,并在检验现场做好配合工作。
5.3考虑的因素
考虑的因素通常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a)由介质或残留水引起的储罐内部腐蚀;
b)由于环境曝露引起的储罐外部腐蚀;
c)介质特性,如比重、温度和腐蚀性;
d)罐基、土壤和沉陷情况;
e)储罐顶、壁板及底板的变形;
f)储罐辅助设施的完好状况;
g)应力等级和允许应力等级;
h)在储罐运行地点的金属设计温度;
i)运行条件,如充装/排放速率和频率。
5.4检验项目
储罐的全面检验一般包括资料审查、宏观检查、壁厚测定、焊缝无损检测、基础沉降检测、垂直
度检测、接地电阻检测、底板开罐漏磁检测或在线声发射检测等。根据储罐的使用情况,必要时还可
增加安全附件检测、罐体几何变形检测、材质分析、金相检测、强度校核或应力测定、真空试漏检测、
充水试验、防腐层检测、保温层检测、密封装置泄漏检测等。
5.5检验内容
5.5.1资料审查
检验前应审查的资料:
a)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设计图样,强度计算书等;
b)竣工图、竣工验收资料、产品合格证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c)运行周期内的年度检查报告;
d)历次全面检验报告;
e)运行记录、开停车记录、操作条件变化情况以及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记录等;
f)有关维修或者改造的文件、重大维修改造方案、竣工资料等。
本条a)、b)款的资料在储罐投用后首次检验时必须审查,在以后的检验中可以视需要查阅。
5.5.2罐顶检验
5.5.2.1宏观检查(在线检验)
同4.3.2条的全部内容。
5.5.2.2宏观检查(开罐检验)
除4.3.2条内容外,还包括以下内容。
8
DB32/TXXXX-XXXX
a)罐顶下表面是否有空洞、锈皮和剥蚀等;
b)支架、托架及支撑是否有断裂等;
c)支柱有无变薄、腐蚀、松动及扭曲等;
d)浮舱内隔板、肋板和桁架等是否完好,内表面是否清洁,有无腐蚀等;
e)中央排水系统是否畅通;
f)检查浮顶罐的浮舱有无泄漏现象,如泄漏则需要进行补焊;
g)检查顶板有无严重的凹陷、鼓包、折褶及渗漏穿孔等,测量并记录凹陷、鼓包、折褶值。
5.5.2.3锥顶坡度
检查支撑式锥顶储罐的坡度是否小于1/16;自支撑式锥顶储罐的坡度是否小于1/6或大于3/4;自支
撑式拱顶储罐的罐顶曲率半径是否为0.8~1.2倍罐直径。
5.5.2.3开孔及补强
a)检查固定顶、内浮顶及浮顶是否设有人孔,人孔处的开孔补强是否符合建造规范的要求;
b)检查浮顶罐的浮舱是否设有密封人孔,密封人孔的盖板是否采用防风结构,安装高度是否高于浮
顶允许积水高度;
c)检查罐顶或浮顶罐的浮舱是否有通气孔或检查孔,如有密封要求通气孔或检查孔是否大于4个,间
距是否小于10m,有效通气面积是否大于0.06D,无密封要求的储罐应设有中央通气孔,其有效
面积是否大于350cm2。
5.5.2.4紧急排水装置
检查浮顶罐罐顶是否设有紧急排水装置,紧急排水装置是否设有水封或防倒流功能;直径大于36米
的储罐其排水管的直径是否大于100mm,直径小于36米的储罐其排水管的直径是否大于75mm。
5.5.2.5转动浮梯及轨道
检查浮顶及罐壁顶部是否设有转动浮梯,其仰角是否小于60度,检查转动浮梯是否有足够的强度
及刚度,其结构是否具有防止脱轨的功能。
5.5.2.6通气阀(呼吸阀)
检查是否有通气阀(呼吸阀),是否有效,数量是否满足最大流量时的通气功能。
5.5.2.7导向装置
检查导向装置是否保证浮顶位于中心位置并具有防止浮顶转动功能,检查该装置是否采用滚动磨擦
结构。
5.5.2.8量油管
检查每个浮顶上是否配有规定的量油管。
5.5.2.9顶板厚度测定
顶板厚度测定时一般应使用超声波测厚仪并按下述情况布置检测点:
a)排版的每块板布点;
b)按局部腐蚀区域布点;
c)按点蚀布点。
第一种方式是检测每一块钢板的平均减薄量,第二种方式检测一个腐蚀区域的平均减薄量,第三种
方式检测局部严重腐蚀处减薄量。每个检测区一般不少于5个测定点,检测区各个测定点的平均值作为
该块顶板的剩余平均厚度值。
5.5.3罐壁检验
5.5.3.1宏观检查(在线检验)
同4.3.3条的全部内容。
9
DB32/TXXXX-XXXX
5.5.3.2宏观检查(开罐检验)
除4.3.3条的全部内容外,还包括以下内容:
a)储罐罐壁的内表面、接口(阀门、管路)部位、焊接接头等是否有裂纹、变形、腐蚀、泄漏及其
他缺陷等;
b)内表面壁板有无腐蚀、泄漏、凹凸变形、防腐涂层有无破损、脱落等;
c)罐壁与罐底见得角焊缝和下部第一、二圈壁板的纵、环焊缝以及进出口接管与罐体的连接焊缝有
无裂纹等。
5.5.3.3壁板厚度测定
罐壁板厚度检测是确定罐体总体腐蚀率的方法,罐壁板腐蚀检测的重点在于内壁自底板向上1m范
围内和外壁裸露部位,一般应使用超声波测厚仪并按下述情况布置检测点:
a)排版的每块板布点;
b)按局部腐蚀区域布点;
c)按点蚀布点。
第一种方式是检测每一块钢板的平均减薄量,第二种方式检测一个腐蚀区域的平均减薄量,第三种
方式检测局部严重腐蚀处减薄量。每个检测区一般不少于5个测定点。利用超声波测厚仪测定壁厚时,
如遇母材存在夹层缺陷,应增加测定点或用超声波探伤仪查明夹层分布情况,以及与母材表面的倾斜度。
对于表面缺陷检查发现的可疑部位或壁厚检查发现异常部位,应在其周围增加检测点,以确定壁厚的真
实情况。
5.5.3.4焊缝检测
5.5.3.4.1表面缺陷检测
对第一圈壁板的纵焊缝、第一、二圈壁板的丁字焊缝、壁板开孔与接管的角焊缝进行表面无损检测
抽查。对于防水层完好的,底板与壁板连接的外侧角焊缝可视其完好程度决定是否进行抽查。在检测中
发现裂纹,检验人员应当根据可能存在的潜在缺陷,确定扩大表面无损检测的比例;如果扩检中仍发现
裂纹,则应当进行全部焊接接头的表面无损检测。内表面的焊接接头已有裂纹的部位,对其相应外表面
的焊接接头应当进行抽查。如果内表面无法进行检测,可以在外表面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检测。材料的屈
服强度≥390MPa的钢制储罐,水压试验后应当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
5.5.3.4.2埋藏缺陷检测
必要时,储罐开罐检验时应当对下列部位进行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抽查:
a)下部壁板纵焊缝,容积小于2万m3的只检查最下部一圈,容积大于或等于2万m3的检查下部两圈,抽
查焊缝的长度不小于该部分纵焊缝总长的10%,但T字焊缝应100%检查。
b)使用过程中补焊过的部位;
c)检验时发现焊缝表面裂纹,认为需要进行焊缝埋藏缺陷检查的部位;
d)使用中出现焊接接头泄漏的部位及其两端延长部位。已进行过此项检查的,再次检验时,如果无
异常情况,一般不再复查。
5.5.3.5强度校核
5.5.3.5.1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强度校核:
a)腐蚀深度超过腐蚀裕量;
b)设计参数与实际情况不符;
c)材质或名义厚度不明;
d)检验人员对强度有怀疑。
5.5.3.5.2强度校核的有关原则:
a)原设计已明确所用强度设计标准的,可以按该标准进行强度校核;
b)原设计没有注明所依据的强度设计标准或者无强度计算的,原则上可以按当时的有关标准进行校
核;
c)按国外规范设计的,原则上仍按原设计规范进行强度校核。如果设计规范不明,可以参照我国相
应的规范;
d)剩余壁厚按实测最小值减去至下次检验期的腐蚀量,作为强度校核的壁厚;
10
DB32/TXXXX-XXXX
e)校核用液位高度,应当不小于常压储罐实际最高工作液位高度;
f)进行强度校核时,还应当考虑风载荷、地震载荷等附加载荷;
g)强度校核由检验机构或者设计单位进行。
5.5.4罐底检验
5.5.4.1宏观检查(在线检验)
同4.3.4的全部内容。
5.5.4.1宏观检查(开罐检验)
除4.3.4的全部内容外,还包括以下内容:
a)以目视检测方法检查储罐底板。焊接接头等处有无裂纹、变形、腐蚀、泄漏及其他缺陷,必要时
进行尺寸测量;
b)底板排水系统是否正常,有无积液和堵塞现象;
c)底板相连接的内件角焊缝有无腐蚀、裂纹和变形;
d)检查储罐罐底与罐内加热器、浮顶支柱、仪表卡子等附件相接触部位补强垫板是否完好,垫板周
边焊缝是否连续焊接,焊缝表面有无未焊满、裂纹、腐蚀等;
e)罐内加热盘管腐蚀情况,有无渗漏,支架有无损坏,管线接头有无异常变形和开裂。
5.5.4.2底板腐蚀状况检测
储罐底板土壤侧的局部点腐蚀检测,在线检验方式下推荐采用声发射检测方法,开罐检验方式下推
荐采用漏磁检测方法。罐底板的声发射和漏磁检测及评价方法按JB/T10764《无损检测常压金属储罐声
发射检测及评价方法》和JB/T10765《无损检测常压金属储罐漏磁检测方法》的要求进行。对漏磁检测
发现腐蚀异常区域可采用超声检测方法进行复验。
5.5.4.3焊缝检测
5.5.4.3.1表面缺陷检测
对罐底板与壁板连接的内外侧角焊缝进行不小于20%焊缝长度的表面无损检测抽查,必要时可对底
板焊缝(搭接或对接)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
在检测中发现裂纹,检验人员应当根据可能存在的潜在缺陷,确定扩大表面无损检测的比例;如果
扩检中仍发现裂纹,则应当进行全部焊接接头的表面无损检测。罐底板与壁板连接的角焊缝内表面已有
裂纹的部位,应对其相应外表面进行抽查。
如果内表面无法进行检测,可以在外表面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检测。
对于屈服强度值≥390MPa的钢制储罐,充水试验后应当进行不小于焊缝总长度10%的表面无损检
测抽查。
5.5.4.3.2真空试漏
必要时,对储罐底板的焊缝应进行真空试漏,试验压力不得高于负压53kPa(表压)。
5.5.4.3.3埋藏缺陷检测
必要时,应当对下列部位进行射线、超声或超声相控阵检测抽查:
a)底板的对接焊缝;
b)检验时发现焊缝表面裂纹,认为需要进行焊缝埋藏缺陷检查的部位;
c)使用中出现焊接接头泄漏的部位及其两端延长部位。
5.5.5基础检验
5.5.5.1宏观检查
同4.3.5条全部内容。
5.5.5.2基础沉降检测
储罐全面检验过程中,应对储罐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进行检测,主要针对储罐基础上的沉降观测点
11
DB32/TXXXX-XXXX
进行检测,如不具备检测条件时,也可以选择基础环梁顶部的高程检测进行替代。必要时还可以增加
对储罐基础的均匀沉降检测,从而评价储罐地基的整体下沉状况。
检测过程中,应在储罐底板外侧的基础顶面(距罐壁150mm左右)沿环向均匀布置永久性测点,
各测点间距满足:有环墙时不宜大于10m,无环墙时不宜大于3m;且储罐直径大于等于22m时,不
少于8点,储罐直径大于等于60m时,不少于24点。
6基于风险的检验(RBI)
检验单位也可以采用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方法对储罐进行检验。通过对储罐失效的可能性和
后果综合评价确定风险等级。检验机构应当根据风险评价结果,以储罐的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为前提
制定检验策略,包括检验周期、检验内容和检验方法等。具体方法依照GB/T30578《常压储罐基于风
险的检验及评价》进行。
7结论及评价
7.1检验结论
检验工作完成后,检验人员应根据实际检验结果作出结论,并及时出具检验报告。检验结论分
为允许运行、监督运行、暂停运行和停止运行四种:
a)允许运行:指未发现或者只有轻度不影响安全的缺陷;
b)监督运行:指发现一般缺陷,经过使用单位采取措施后能保证安全运行,结论中应当注明监督运
行需解决的问题及完成期限;
c)暂停运行,仅指储罐附属设施及安全附件的问题逾期仍未解决的情况。问题解决并且经过确认后,
允许恢复运行;
d)停止运行:指发现严重缺陷,不能保证储罐安全运行的情况,应当停止运行由检验机构实施进一
步检验。
7.2检验结果的评价
7.2.1下述检验结果如超过允许值应进行修复,若无法进行修复,应进行合于使用评价判定其能否满足
继续安全使用,合于使用评价通过方可重新投入使用;其它项目检验结果如不满足本文件要求,也应设
法进行修复,若无法进行修复则视情况缩短检验周期,或进行合于使用评价。
7.2.2储罐顶板在0.065m2区域平均厚度小于2.3mm或有穿孔时,该块顶板应修补或更换。
注:对于内浮顶罐,仅指外顶的顶板。
储罐顶板凹陷、鼓包、折褶允许值见表1、表2,超过允许值应进行修复。其它宏观检查结果不满
足本文件要求,应设法进行修复方可重新投入使用,若无法进行修复,应采用有限元法或试验验证方法进
行合于使用评价,判定其能否满足继续安全使用。
表1顶板与壁板凹陷鼓包允许值(mm)
测量距离允许偏差值
150020
300035
500040
注:测量距离指样板弧长
表2顶板与壁板折摺允许值(mm)
壁板厚度允许折摺高度
430
12
DB32/TXXXX-XXXX
壁板厚度允许折摺高度
540
650
760
>880
——
7.2.3储罐壁板的最小平均厚度不得小于该圈壁板的最小计算厚度与检验周期内腐蚀裕量之和;对于储罐
罐壁分散的坑蚀深度超过表3中允许值时,应进行修补或更换。
表3储罐壁板坑蚀深度允许值(mm)
钢板厚度允许坑蚀深度
51.8
62.2
72.5
82.8
93.2
≥103.5
7.2.4确定壁板的最小计算壁厚tmin,按下式计算:
4.9D(H-0.3)
t
min[]
式中:
tmin——储存介质条件下每一层壁板的最小计算壁厚(mm);
D——储罐内径(m);
H——计算液位高度(m),在评估某层时,从所考虑的那圈罐壁板底端至最高液位的高度;
ρ——储液相对密度(取介质与水密度之比);
[σ]——操作温度条件下钢板的许用应力,MPa;
φ——焊接接头系数,取(φ=0.9;当标准规定的最低屈服强度大于390MPa时,底圈罐壁板取
φ=0.85;当评估距离焊缝25mm以上或二倍板厚时,φ=1.0。
计算储罐壁板最小厚度时仅考虑了介质载荷,必要时,还需考虑以下载荷的影响,通常这些载荷
包括:
a)风载;
b)地震载荷;
c)80℃以上的温度载荷;
d)真空外压;
e)由管道、储罐上安装设备产生的附加载荷;
f)由基础沉降引起的载荷。
7.2.5罐壁变形包括不圆度、凹陷、鼓包、折摺、平斑和在焊缝上的尖峰和带斑。罐壁的几何变形应符
合设计要求,但是在不影响安全使用时,可以适当放宽要求;凹陷鼓包和折摺允许值见表1、表2,超过
允许值应进行修复,修复后不影响结果评价。
7.2.6罐壁不允许有渗漏穿孔。对有保温层的储罐,罐体无明显损坏、保温层无渗漏痕迹时,可不拆除
保温层进行检查。
7.2.7储罐壁板焊缝、底板焊缝的无损检测结果按NB/T470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要求进行评定,其
合格级别按制造标准进行。对检查出的超标缺陷,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7.2.8储罐内壁的防腐涂层应无锈斑、粉化、脱落,其厚度、附着力和漏点检测应达到原设计要求。
13
DB32/TXXXX-XXXX
7.2.9储罐底板的在线检验按JB/T10764《无损检测常压金属储罐底板声发射检测及评价方法》进行,
检验周期参考JB/T10764检测结果评价。
7.2.10停车检验时储罐底板的厚度通常采用漏磁扫查仪器和超声波测厚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其检测方
法按JB/T10765《无损检测常压金属储罐底板漏磁检测方法》、NB/T47013.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超
声检测》进行。若采用其它方法进行厚度测定时,应考虑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储罐底板中幅板局部腐
蚀部位最小厚度应确保在下一次检验时的最小厚度不小于表4中所列数值;当储罐底圈壁板厚度不大
于32mm时,储罐底板边缘板局部腐蚀部位最小厚度不小于表5或表6所列数值,最小厚度不小于
4.3mm,否则应进行补焊或更换。
表4底板中幅板最小厚度允许值
下次检验时的底板中幅板最小厚度
储罐罐底/基础设计
(mm)
2.54储罐罐底/基础设计无罐底泄漏探测和抑制装置
1.27储罐罐底/基础设计有罐底泄漏探测和抑制装置
1.27储罐罐底采用加强衬里,且厚度大于1.27mm
表5底板边缘板最小厚度允许值(介质相对密度<1.0)
第一层管壁内的应力bMPa
底层罐壁厚度amm
<168<186<205<223
t≤194.325.085.847.62
19<t≤254.325.597.879.65
25<t≤324.326.609.6512.19
32<t≤385.598.6411.9414.99
t>386.8610.1613.4617.27
a罐壁厚度为罐壁初始厚度
b应力由[1.345D(3.28H-1)]/t计算得出
注:储罐边缘板无沉降导致的附加应力
表6底板边缘板最小厚度允许值(介质相对密度≥1.0)
第一层管壁内的应力bMPa
底层罐壁厚度amm
<190<210<230<250
t≤196.356.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苗木种植基地土地租赁合同样本(含品牌授权)
- 2025年度飞行员劳动合同(含飞行业绩奖励)4篇
- 中医师专属2024聘用协议模板版B版
- 个性化全新承诺协议文档(2024版)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公司股权置换及运营权转让协议3篇
- 2025年度个人商铺租赁税费代缴及财务结算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民合作社加盟社员入社合同范本
- 个人宠物寄养服务2024年度合同
- 2025年环保材料委托加工技术协议3篇
- 2025年度托管班场地使用权合同
- 皮肤内科过敏反应病例分析
- 电影《狮子王》的视听语言解析
- 妊娠合并低钾血症护理查房
- 煤矿反三违培训课件
- 向流程设计要效率
- 2024年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当代中外公司治理典型案例剖析(中科院研究生课件)
- 动力管道设计手册-第2版
- 2022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附答案)
- Python绘图库Turtle详解(含丰富示例)
-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