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共8页第页2024学年第一学期崇明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自见者不明,。(《老子》)(2),愿乞终养。(《陈情表》)(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精神。2.按要求选择。(5分)(1)下列内容是小明围绕“词语的语体色彩”准备写作语言札记收集的例句,请为他选择语体色彩使用最恰当的一项()。(2分)A.全校领导会议开场白:尊敬的各位同事,大家好!我谨以个人的名义邀请大家一起来聊聊咱们学校未来的五年规划。B.公司季度业绩报告:本季度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竞争激烈,加上原材料价格疯长,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C.广播电台儿童广播剧:从前有一只小兔子,它生活在一片广袤无垠的森林之中,每天都在奋力地探索未知的世界。D.给专家发送的邀请函:尊敬的赵老师,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我校举办的读书节活动并为广大师生做主旨演讲。(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可有效地表示或逼近高维空间所形成的函数,这种解题模式,—,。,,通过生成模型和判别模型间的互相博弈来产生更优输出,在极短时间内遍历更大的未知空间,为科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①需通过大算力来破解多维参数间的逻辑关系②人工智能具有的深度探索优势可以开启远超科学家能力范围的潜在知识域③直接绕开传统分析方法的困境④更为值得一提的是⑤直接获知多维参数及数据中所隐藏的模式A.①③②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③①⑤④② D.④⑤①②③二、阅读70分(一)阅读《事实与虚构——论边界》一书的书评,完成第3-7题。(17分)虚构与现实,边界从未消失甘露①拉沃卡长久以来都对虚构抱有极大的兴趣,她认为,虚构世界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向受众提供了现实生活所无法提供的经历与体验。在投身虚构史研究之前,拉沃卡在“可能世界”理论领域颇有建树。帕维尔将虚构作品视为“无法被认为是可能的世界”,因为它是虚构的、是想象力的产物。但对拉沃卡而言,现实世界并不由命题构成,因而不会在语义上产生悖论,而虚构则代表了悖论的必然存在,于是她将虚构定义为“可能的不可能世界”,即虚构作品依赖“不存在的存在”这一悖论,其中充斥着大多时候不被注意到的不可能性。②拉沃卡常常提到,我们应当出于对虚构的热爱而捍卫虚构,这种为虚构的辩护并非出于某种功利主义的动机,而是出自人类热爱虚构的天性。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出发,拉沃卡提出这一行为的原因:悖论和矛盾会产生特定的认知活动,使人为之寻求合理的解释,并致力于解决它们。可以说,构成虚构性的悖论要么不会被注意到,要么反而会特别显眼—甚至如时空旅行的时间悖论会引发摧毁虚构世界的危险。可以说,在虚构悖论的破坏性和读者的善意解释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虚构的热爱,同时也促使虚构得到阐释或得以调整,使虚构有了可能性。③然而在现实层面,虚构的存在却曾备受攻讦,在很多社会和时代,虚构本身的发展也常常受到限制。譬如20世纪60—70年代出现了无视甚至敌视虚构的风潮,拉康的“真实,就是不可能”的口号揭开了泛虚构主义的序幕—虚构被等同于一种叙述,于是一切都被视为虚构。虚构的概念也因此被消解,“泛虚构主义”的论调从理论层面限制了虚构的发展。④正如阿兰·巴迪欧所提出的,21世纪的一个主要特征便是“对真实充满激情”。不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理论领域,人们都开始对虚构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提出疑问,叙事文学的趋势“从‘离心’(将真实的经验投射到一个想象的世界)走向‘向心’(真实的经验和历史)”,作家试图通过非虚构的方式进行文学书写,涌现出游记、调查文学、诉讼文学、田野调查等一系列写作形式,文学因此成为记录现实的一种技术手段。与此同时,由于在后现代理论家那里,能指与所指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确定的真实似乎成了难以企及的虚幻目标,即使是以真实为目的的写作也仍旧无法摆脱虚构的色彩。⑤“真实的虚构或虚构的真实”似乎成为这类文学创作的一体两面,成为虚构与真实边界难以辨别、难以确定的写照,而文学对真实的书写首先便表现为对虚构与真实的处理,即如何将真实元素放在虚构的故事中,以及如何通过虚构的素材和手段来重现真实。因而在拉沃卡看来,无论是虚构所引发的无尽讨论,还是虚构新用途的不断丰富与增多,都足以证明虚构不息的生命力,而真正需要捍卫的,或许是虚构与现实的边界,换言之,只有认识到边界的存在,才能更好地认识虚构的存在。⑥在“泛虚构主义”的概念之下,事实与虚构两者之间被认为没有差别,从菲利普·索莱尔斯到菲利普·福雷斯特,都表达了一种“万物皆虚构”的信念,同时对虚构—特别是叙事性、沉浸式或与表演相关的虚构,即公众欣赏的电影或文学虚构作品—表现出极大的敌意。然而如果一切都是虚构的,作为现实世界投射的想象世界便丧失了它的独立性和价值,这也与拉沃卡长久以来的理念背道而驰,于是她试图探究这种拒绝虚构的明显悖论的渊源及其后果。⑦“可能世界”理论为拉沃卡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点,通过对这些世界在逻辑上的构建方式、对这些世界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途径的思考,拉沃卡阐明了“跨小说性”(人物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转移)、反事实和转叙等修辞手法。将虚构作品视为世界,从隐喻的角度看,意味着边界的必然存在,为了理解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过渡(比如跨小说性和转叙),就必须确保起点和终点世界是不同的,因而从概念上看,它们也必须是有边界的。对本书作者而言,虚构和现实之间的边界实在难以被消弭,虽然作家们经常去突破事实和虚构之间的界限,文学奖项也更倾向于非虚构作品,但这种与边界游戏的方式也需要以边界的存在为前提。这似乎构成了一个悖论,因为一旦边界真的消失,这种写作方式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换言之,正是因为边界的存在,文学虚构的游戏才有意义。⑧溶解现实与虚构的边界,也就溶解了虚构观念本身。虽然虚构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厘清事实与虚构的边界同样十分重要,它是新闻从业者防止虚假新闻泛滥的职业操守,是历史学家揭示过往真相的伦理责任,是法律层面对个体的尊重与保护,是玩家穿梭边界内外体验游戏乐趣的前提,甚至也是认知科学判断精神健康的标志。⑨回到本书的出发点,《事实与虚构—论边界》的标题还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辨清虚构与事实的边界?在一些读者看来,似乎此书更多表现了虚构学发展的历史,而非界定事实与虚构的边界究竟在哪里。实际上,通过对虚构学历史流变的梳理,通过对虚构本质的界定,作者帮助我们厘清了文学虚构的方法。让读者知道文学作品通过何种方式来虚构化,实际上也就是澄清了虚构的边界所在。(有删节)3.第③⑥两段中都出现了“泛虚构主义”的概念,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消解事实与虚构间的边界是“泛虚构主义”的主要表现。B.“泛虚构主义”的流行推动了对“虚构”理论的深入研究。C.“泛虚构主义”客观上证明了“虚构”具有不息的生命力。D.在“泛虚构主义”语境下文学叙述中的真实是不存在的。4.下列是小明阅读《事实与虚构——论边界》之前设定的阅读“预期”,请依据本文以及相关阅读经验判断,不适合的一项是()。(3分)A.加深对《红楼梦》虚构手法的理解,把握其价值意义。B.借鉴文学艺术研究的路径,为艺术手法课题研究准备。C.解决非虚构的方式写作的问题,把握相关写作的技巧。D.探究虚构学的发展规律,明确虚构的内涵及适用范围。
5.能够依据本文内容做出的一项推断是()。(3分)A.拉沃卡认为人们热爱虚构的原因是虚构让不可能成为可能。B.“可能世界”理论的研究是拉沃卡展开虚构领域研究的诱因。C.以虚构方式进行写作将在虚构理论厘清后成为未来写作的主流。D.原书中探讨了新闻、历史、法律等多个领域内有关虚构的问题。6.假设你是《事实与虚构—论边界》一书作者,请对以下现象进行评析。(4分)现象:为了吸引更多公众对博物馆感兴趣,有博物馆发起一个活动,鼓励公众围绕博物馆陈列物品虚构故事。7.班级读书推荐会上,小明打算向大家推荐《事实与虚构—论边界》一书,请你结合本文内容,为小明拟写一份推荐提纲。(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张掖的时光书胡性能①化。②导致我产生这种奇异体验的,是当我离开张掖市前往六十公里以外的平山湖时,我的视野里出现了完全迥异的两个世界。车窗的左侧,能够看到渐行渐远的祁连山,黛青色的山体上端,高耸的山峰已覆盖上了积雪。尽管距离遥远,却依然能够让人感觉到那巨大的山体上面,有溪流、葱郁的树林、铺陈开去的高山草甸,以及藏身其间勃勃成长的生命。而车体的正前方是背道而驰的景色:墨黑色的泥青路刺入一个洪荒世界,仿佛只是一瞬间,我们便来到了另外一个星球,亘古、苍茫、寂寥。③东西向的河西走廊,有如阴阳的交汇之地,穿行于两个世界的接缝处,我能够轻易地发现时光的流动并非匀速。它在南面那些四季分明的山体上流动得快一些,而对于北面的洪荒世界,时光仿佛停止了。④达利当年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作里,描绘了一个死寂的旷野:(1)。(2)。我以为,达利在创作这幅超现实主义画作时,一定感觉到了时光流逝的厚此薄彼,于是用几只变形的钟表,来表达自己对时间的独特理解与发现。⑤随着目的地靠近,呈现在我们视野里的,是隆起的红色山岗。湖的痕迹还不见端倪,空气愈发干燥,生命的迹像依然稀少,公路两侧那些低矮的骆驼刺几乎是唯一醒目的植物。我心中的疑问越来越大,不知道什么样的湖,才可能寄身于如此荒寂的世界?不过设想一下赤道线上的雪山,或者北极冰原上的绿洲,世间对立的两种事物,也许正是人间大美的隐藏之地。⑥之前我不知道平山湖是张掖丹霞地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望文生义以为它是一个湖泊,并在前去的路上幻想能在中国西部的戈壁地带看到一个烟波浩渺的水世界。然而直到视野的尽头出现一片红色的山岗,我都没有意识到那就是目的地平山湖,因为那片隆起的山体看上去,就像是史前文明遗留下来的一座古城,与所谓的“湖”风马牛不相及。而当我们乘坐的汽车沿一条狭窄的公路驶向山顶时,我才发现我们抵达的“湖”其实是一片瀚海,干燥得几乎见不到一滴水。⑦最初的失落很快被色彩带来的视觉冲击所取代。东西向的盆地,面积有上百平方公里。铺陈到远天一望无际的红,夹杂着条状的黄,块状的白和絮状的灰,这种眩目而缤纷的色彩是如此宏大和澎湃,似乎有一种魔力,将我的目光牢牢锁定。有一瞬间,我的听觉、味觉、触觉、嗅觉全部失灵,只剩下视觉,贪婪地捕捉眼前那震撼人心的颜色。⑧张掖城弋的长龙。⑨许多时候,我们的每一种感觉都会在特定的环境中被放大,而此刻,上苍把世界的一切交给了视觉,视野里那些铺陈到远天的色彩舒展大气,静寂无声。在平山湖,在寂静深处,你只要安静地眺望那些缤纷的色彩一刻钟,就会听到那些色彩中传来一种由远及近的声响。颜色的打击乐,只回荡在每个凝视者的内心,时急时缓,仿佛大地深处有一个秘密的乐队正在演奏。⑩两亿多年前的地壳运动,张掖一带,南面隆起巍峨的祁连山,与北部崛起的丰饶与荒凉杂糅的合黎山,就像是从水面转动出来的两根时光指针。我相信,眼前的平山湖在远古的时候,也曾经碧波荡漾,但随着地势的抬升,海拔两千米上下的平山湖成为一个悬湖,没有江河的供给和滋养,湖里的水既蒸发于天空,也渗漏进大地。只是没有人能够亲睹这个过程。相对于一个湖泊的沧海桑田,人的一生实在是太短促。“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无边的暗夜!”葡萄牙人佩索阿,用两句诗写尽了生命的短促和时间的永恒。真正置身于平山湖底,会发现这儿被叫做“湖”是有依据的。我所经过的峡谷,谷底的一端竟然能够看见细小的水流,而身边的山体上,如果仔细观察,既能够看见风的痕迹,又能看见流水的线条。在一些凹陷处,似乎还能够看到水流曾经在此处的激荡。其实,我刚到平山湖时就感觉到了,我视野里的那些层状沙岩,一定与流水有关,我仿佛看到远古的时候,人类了无踪迹,平山湖里的水袭卷上来,带着颗粒状的白色气泡,有力地拍打着岸边。每一次湖水退下,沙岩再次裸露,已有细沙随水滑入湖底。沙粒,无数细小的沙粒沉积在湖的底部,被水覆盖了千万年,又在空气中裸露了千万年,方才修成如此细小、均匀的颗粒。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们,是时间的造化。对此,生活在云南东北的诗人樊忠慰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每一粒沙,都是一滴渴死的水。(有删节)8.请结合文本内容及前后表达方式以及达利《记忆的永恒》画作,为第④段两处画线部分补写内容,各50字左右。(4分)9.你认为第⑦⑨两段画线部分语言表现力,哪一处更强。请结合文本内容阐述你的看法。(4分)10.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标题“张掖的时光书”的内涵。(3分)11.文章围绕“平山湖”展开,请从构思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甲:缚鸡行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乙:东西船行东船得风帆席高,千里瞬息轻鸿毛。西船见笑苦迟钝,流汗撑折百张篙。明日风翻波浪异,西笑东船却如此。东西相笑无已时,我但行藏①任天理。【注释】①行藏:出处或行止。语出《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吾与尔有是夫!’”12.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两首诗歌的一书是()。(1分)A.《古诗集萃》 B.《咏物拾贝》 C.《律诗精选》 D.《讽喻诗选》13.下列关于两诗写作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诗语言质朴平实 B.两诗均直抒胸臆 C.甲诗以生活细节动人 D.乙诗以生活现象说理14.有人认为甲诗结尾妙于乙诗结尾。对此你是否认同,请结合诗歌内容以及所学知识阐述你的看法。(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①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②是时,少府①五鹿②充宗贵幸,为梁丘《易》。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有荐云者,召入。摄衣登堂,抗首而请,音动左右。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由是为博士。③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者也。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因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④云自是之后不复仕,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士。”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其教授,择诸生,然后为弟子。⑤赞③曰:昔仲尼称不得中行,则思狂狷。世称朱云有不知而作之者,我亡是也。(节选自《汉书》)【注释】①少府:古代官名。②五鹿:复姓。③赞:论赞,用以阐发作者或注家对人物、事件的评论。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 (2)以旌直臣()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连拄五鹿君()A.支撑 B.驳倒 C.依靠 D.抵制(2)因而辑之() A.辑录 B.安抚 C.和睦 D.修补17.填入第①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1分) A.乃 B.故 C.而 D.且18.第②段画线句应有五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5分)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19.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也。20.第⑤段中作者评价“昔仲尼称不得中行,则思狂狷。”请结合文本内容以及下列材料,简要分析你对“狂狷”的理解。(4分)材料: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邢昺《论语注疏》:“狂者进取于善道,知进而不知退;狷者守节无为,应进而退也。”(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2分)密游集序叶燮①古今有才人之诗,有志士之诗。事雕绘,工缕刻,以驰骋乎风花月露之场,不必择人择境而能为之,随乎其人与境而无不可以为之,而极乎谐声状物之能事,此才人之诗也;处乎其常,而备天地四时之气,历乎其变,而深古今身世之怀,必其人而后能为之,必遭其境而后能出之,即其片语只字,能令人永怀三叹而不能置者,此志士之诗也。②才人之诗可以作,亦可以无作;志士之诗即欲不作,而必不能不作。才人之诗,虽履丰席厚,而时或不传;志士之诗,愈贫贱忧戚,而决无不传。才人之诗,古今不可指数;志士之诗,虽代不乏人,然推其至,如晋之陶潜,唐之杜甫、韩愈,宋之苏轼,为能造极乎其诗,实能造极乎其志。盖其本乎性之高明以为其质,历乎小之常变以坚其学,遭乎境之坎凛郁怫以老其识,而后以无所不可之才出之。如是乃为传诗即为传人矣。③我友沈子云步,自少即善为诗,藻思掞发,绮丽要眇,称于世久矣。予尝读其诗,谓其能擅才人之席者也已。予老废山中,云步谒选得一官之秦,去别余十年。一旦弃官归来,访余草堂,出近诗一卷示余。余读之而惊曰:“君之诗已不为才人之诗,而为志士之诗矣!”云步负隽才,掇科名,期有所树立,以摅其志,乃仅寄百里于数千里外沙碛荒凉之区,即卑之以展其簿书期会之能,亦有不可得者。虽欲不拂衣以归,安能耶?今观其诗,见其所历之地,皆周秦汉唐成败兴废之墟,昔贤英哲之所回翔,骚人羁客之所凭吊而永叹者。其诗也,皆其抚心感魄之见于言者也。予盖太息于其志,知其有所不得不作,而决其为可传矣。④予与云步早岁通门之交。故知之最深,云步以诗序属予,予不敢辞。为详言其作诗之先后所就如此以贻之。(有删节)第②段将“才人之诗”与“志士之诗”进行比较。请梳理文本内容,用自己的话完成以下表格。(3分)角度类型创作动机流传情况结论才人之诗可作可不作(1)(3)志士之诗(2)即使地位低绝无不传22.对第①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才人之诗以描摹刻画见长,但艺术性不高。B.志士之诗抒写一己之情志,故其感人至深。C.采用对比手法,勾勒两种诗歌的大致轮廓。D.作者态度蕴于字里行间,更青睐志士之诗。23.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部分在论证上的作用。(3分)24.本文为他人诗集作序,写法上别具一格,请结合本文内容作简要赏析。(4分)三、写作70分25.有人认为除了知情权,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而且后者的价值更大。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积累应用10分1.(1)自是者不彰(2)乌鸟私情李密(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1)D(2)C二、阅读70分(一)完成第3-7题。(17分)3.A4.C5.D6.我认为这种活动是不妥的。对客观存在的历史物品作无谓的虚构,不仅消解了历史物品真实存在的历史价值,还消解了虚构故事的意义,容易造成人们对历史认识的误解;虚构故事容易损害历史物品的真实性,消解虚构与事实之间的边界,是泛虚构主义的一种表现,对虚构手法构成损害。如此操作,得不偿失。评分说明:态度1分,仅有看法,没有分析不给分;消解历史物品价值,对历史误解,1点;消解虚构与事实的边界,形成泛虚构主义,1点。1点2分。给满4分为止。认同,酌情给分,最高3分。7.本书研究是针对“泛虚构主义”导致的对虚构的消解现状展开的;本书以“可能世界”理论为研究的理论支点,明确事实与虚构的边界,从而确立虚构存在的意义;本书通过对虚构学历史流变的梳理,界定虚构本质,厘清虚构方法,澄清了虚构的边界;本书为我们认识文学虚构的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助于我们更深入认识虚构强大的生命力。评分说明:研究的对象、理论支点、写作路径、阅读意义,1点2分,给满5分为止。(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8.(1)参考示例一:平静的大海、舒展的沙滩、荒凉的海岸、方形的坐台、变形的马背、枯干的树枝,最醒目的,是三块柔软变形的钟表。参考示例二:茫茫的大海与荒凉的海岸构成自然的背景;白色的木板、方形的平台、干枯的树枝、白色的生物尤其是变形的三块钟表构成画面的主体。(2)参考示例一:变形钟表表面上的黑色指针仿佛还能转动,又仿佛已经彻底停止,时间似乎曾经快速地流过,又似乎在某一刻彻底静止。参考示例二:背景的自然与主体事物的变形之间构成极大的冲突,自然呈现出永恒静止的一面,而画面主体事物则呈现出急速变形的趋势。评分说明:画面内容概述2分;画面隐含寓意的相关阐述(时间的转动与停止、自然的永恒与事物的变形等)2分。9.参考示例一:我认为第⑦段画线句更具表现力。首先以简练的语言直陈色彩的多样与特征,形成排比,全面准确地再现了初见色彩扑面而来的直观感受;接着以充满情感色彩的形容词,如炫目、缤纷、宏大、澎湃等,以及极具形象化的动词“锁定”,表现出色彩带给自己的强大吸引力。语句较第⑨段更质朴、直接,整体上贴切地表现出作者视觉上受到的冲击。参考示例一:我认为第⑦段画线句更具表现力。首先以简练的语言直陈色彩的多样与特征,形成排比,全面准确地再现了初见色彩扑面而来的直观感受;接着以充满情感色彩的形容词,如炫目、缤纷、宏大、澎湃等,以及极具形象化的动词“锁定”,表现出色彩带给自己的强大吸引力。语句较第⑨段更质朴、直接,整体上贴切地再现作者视觉受到冲击的感受。参考示例二:我认为第⑨段画线句更具表现力。采用通感的修辞,以“打击乐”比喻缤纷的色彩,以听觉的感受比喻视觉的感受,并以大地深处秘密演奏贴切地表现其时急时缓的特征,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安静眺望色彩的独特感受。语句较⑦段更具韵味和美感。评分说明:语言形式分析2点、表达效果分析2点、比较视角分析1点,1点1分,给满4分为止。10.张掖地区反差极大的自然景观,诸如南北的祁连山、合黎山,犹如时光指针,可谓张掖外形之时光书;张掖独特地貌对比中揭示出的时光快慢之谜、沧海桑田之规律,可谓张掖时光内涵之书;参观者感受到的人生短促与时间之永恒,可谓张掖时光流逝、历史变迁见证之书。评分说明:1点2分,2点3分。11.文章前半部分围绕前往平山湖途中的所见、所思展开,所见的景致反差引发有关时间的思考,对平山湖的设想为下文所见蓄势,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后半部分以平山湖所见、所思为主,与前文设想构成强烈反差,由此突出借此传达的有关人事自然变迁规律的思想认知。评分说明:前部分分析2分;后部分分析2分/前后关系分析2分;内容作用效果分析2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12.A13.B14.参考示例一:甲乙两诗均借由日常生活事件抒发一己之思考。乙诗由东船西船因风浪快慢差异的事件,反思一己之生存道理,结尾直接表明自己行止一凭天理,任由自然。失于概念化,破坏了诗歌的蕴藉之美;甲诗借由缚鸡而卖的事件,叹鸡虫得失,以倚着山阁注视寒江的形象作结,由此透露出诗人的沉思,读者由此可以读出一己或社会之得失等丰富的内容。可见,甲诗结尾更具意蕴的丰富性以及表达的含蓄性,优于乙诗。参考示例二:甲乙两诗均借由日常生活事件抒发一己之思考。甲诗借由家中忧鸡啄食虫蚁,缚鸡而卖,进而叹鸡虫得失,诗歌以倚着山阁注视寒江的形象作结,由此透露出诗人的沉思,但其表达事理不甚明晰。乙诗由东船西船因风浪快慢差异的事件,反思一己之生存道理,结尾直接表明自己行止一凭天理,任由自然,体现出超脱豁达的心态,理由事出,所言之理给人以的启迪。可见,乙诗结尾更为显豁,更利于给人以直接的启迪,优于甲诗。评分说明:选择不做评分要求。二诗共同结构1分;甲乙二诗事理概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动态心电图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课件
- 【大学课件】国际新兴服务贸易产业
- 【物理课件】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课件
- DB32T-长江河道疏浚采砂项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制说明
- 信息与通信射频电路与天线课件
- 《电梯安全经验分享》课件
- 现在完成时复习课件
- 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集粹选集十篇
- 固收定期报告:资金面均衡偏松年末票据利率上行
- 单位管理制度品读选集【人力资源管理】
- 置业顾问考核方案
- 数据分析基础与应用指南
- 吉林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 (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自考《英语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月考英语试卷
- 《春秋》导读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 消防水域救援个人防护装备试验 大纲
- 2024年小学四年级科学考试练习试卷(试卷版)
-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1.8 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新版)冀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