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泰州二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1页
2023年江苏省泰州二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2页
2023年江苏省泰州二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3页
2023年江苏省泰州二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4页
2023年江苏省泰州二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江苏省泰州二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学生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材料一:ㅤㅤ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是最年轻的一门。孔德在他《实证哲学教程》里采取这个名字到现在还不过近一百年,而孔德用这名词来预言的那门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应当相等于现在我们所谓“社会科学”的统称。斯宾塞也是这样,他所谓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总论。把社会学降为和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等社会科学并列的一门学问,并非创立这名称的早年学者所意想得到的。ㅤㅤ社会学能不能成为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其实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这里牵涉了社会科学领域的划分。如果我们承认政治学、经济学有它们特殊的领域,我们也就承认了社会科学可以依社会制度加以划分:政治学研究政治制度,经济学研究经济制度等。社会现象能分多少制度也就可以成立多少门社会科学。现在的社会学,从这种立场上说来,只是个没有长成的社会科学的老家。一旦长成了,羽毛丰满,就可以闹分家,独立门户去了。这个譬喻确实是说明了现代社会学中的一个趋势。如果社会学要成为综合性的科学,从边缘入手自不如从堂奥入手。以社会现象本身来看,如果社会学不成为各种社会科学的总称,满足于保存一个空洞的名词,容许各门特殊的社会科学对各个社会制度做专门的研究,它可以从两层上进行综合的工作:一是从各制度的关系上去探讨。譬如某一种政治制度的形式常和某一种经济制度的形式相配合,又譬如在宗教制度中发生了某种变动会在政治或经济制度引起某种影响。二是从各制度的相互关系上着眼,我们可以看到全盘社会结构的格式。社会学在这里可以得到各个特殊的社会科学所留下的,也是它们无法包括的园地。ㅤㅤ以全盘社会结构的格式作为研究对象,这对象并不能是概然性的,必须是具体的社区,因为联系着各个社会制度的是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有时空的坐落,这就是社区。每一个社区都有它的一套社会结构,各制度配合的方式。因之,现代社会学的一个趋势就是社区研究,也称作社区分析。ㅤㅤ社区分析的初步工作是在一定时空坐落中去描画出一地方人民所赖以生活的社会结构。在这一层上可以说是和历史学的工作相通的。社区分析在目前虽则常以当前的社区作研究对象,但这只是为了方便的原因,如果历史材料充分的话,任何时代的社区都同样可作分析对象。ㅤㅤ社区分析的第二步是比较研究,在比较不同社区的社会结构时,常会发现每个社会结构都有它配合的原则,原则不同,表现出来结构的形式也不一样。于是产生了“格式”的概念。在英美人类学中这种研究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但是在什么决定“格式”的问题上却还没有一致的意见。(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材料二:ㅤㅤ《乡土中国》的研究属于社会学的“社区分析”,目标是剖析“社会结构的格式”。社会分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如经济的、政治的、制度的,等等,也可以是宏观研究,但费孝通采用的是社会学的“社区分析”,从微观入手,达到宏观的认识。ㅤㅤ1936年费孝通曾对家乡一个村庄做田野调查,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题为《中国农民的生活》的博士学位论文(后翻译成中文出版,取名《江村经济》)。在写作《乡土中国》之前,费孝通又到广西、云南等地做过长期艰苦的“蹲守”式的田野调查,了解乡民的生活,感受他们的情感与文化。《乡土中国》深深植根于社会生活土壤,非常“有料”,非常“接地气”,这也是本书能够成为经典,影响远远超出所属学科范围的原因。阅读《乡土中国》,我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有了一些了解,社会科学家那种扎根现实生活、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ㅤㅤ读《乡土中国》一般都会对其中大量民俗调查案例感兴趣,但不要满足于“猎奇”,还应当注意观察作者是如何“处理”这些材料的。费孝通的“拿手好戏”是筛选案例材料,提炼为可以印证乡村社区结构特征的“现象”,并和其他不同“文化格式”进行比较,以凸显乡土中国的特殊性。材料一经筛选提炼,典型性和代表性凸显,就往“现象级”提升,以便进入理论分析的层次。该书非常巧妙地、不露痕迹地吸收融合政治学、经济学和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具有很高的理论站位和厚重的学术分量,而一切都是那样自然,没有任何理论的炫耀。如何观察社会的文化的“现象”,如何用科学的理论解释“现象”,是有各种不同角度的,费孝通用的主要是社会学的角度,然而他在方法论上的启示是“溢出”社会学范围,具有普遍意义的。ㅤㅤ《乡土中国》重在客观论证,我们依然感觉得到其中流淌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意识以及乡土中国情结。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们加深了对于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认识,也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乡土中国》论析的是旧中国的农村,它的问世到今,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变”中又有哪些“不变”?传统与现代的转换和融合,乡村与城市的碰撞和交流,给社会带来哪些利弊?我们会想到当今的农村,想到农民工,想到社会习俗与风气,想到传统文化,想到中国的过去与未来,等等。好书就是这样,总能引起无尽的思考。(摘编自温儒敏《<乡土中国>导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会学是专门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它是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等社会科学并列的一门学问,是所有社会科学中最年轻的学科门类。B.现代社会学以全盘社会结构的格式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要对各个社会制度做专门的研究,另一方面还要对每个具体的社区作比较分析。C.社会分析可以从宏观研究入手,也可以从微观分析入手,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最终殊途同归,达到对各种不同社会结构格式的宏观的认识。D.费孝通通过长期艰苦的“蹲守”式的田野调查,掌握了大量民俗调查案例材料,经筛选提炼,将这些材料由“现象级”提升至理论分析的层次。(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会学不能满足于保存一个空洞的名词,它容许各门特殊的社会科学对各个社会制度从制度的关系和结构的格式两个层面做专门的研究分析。B.《乡土中国》通过筛选民俗调查案例材料,印证乡村社区结构特征的“现象”,并和其他不同“文化格式”进行比较,凸显乡土中国的特殊性。C.《乡土中国》的创造性在于它不仅深深植根于社会生活土壤,非常“有料”和“接地气”,而且不露痕迹地吸收融合与社会有关学科的研究方法。D.费孝通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察中国农村社会的文化“现象”,并用科学的理论解释这些“现象”,这种方法被视为社会学研究的典范。(3)下列关于《乡土中国》导读的四点建议,最适合用来阅读材料一的一项是A.书的类型决定读法。B.读书宜先“粗”后“细”。C.要紧的是“抓概念”。D.材料上升为“现象”分析。(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和语言风格。(5)根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费孝通《乡土中国》一书的学术价值。(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红豆杉——灾祸与福祉祁云枝是那首著名的古诗,把我领到园子里的一棵红豆杉下。刚刚毕业,学植物学专业的我,忙着把书本上的名字和大地上的草木一一对应。我找到了胸牌是“红豆杉”的大树。羽毛状精致的叶子,纷纷用光亮的浓绿,摇晃我的惊喜。当红艳艳的果实映入眼帘时,心底有个声音却说,王维绝不是手执这种果实,吟出“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尽管,这种红果,配得上一首首好诗的赞美。红果比黄豆大点,像袖珍灯笼,更像小口大肚的杯子。润泽的红色杯子里,盛放着一粒褐色尖顶的果实,傍着墨绿的羽状复叶,齐刷刷地举杯,像是在集体庆祝。这红色肉质的杯子,植物学上称之为假种皮,是鸟儿取食的灯塔。它莹泽如玉,一触即破,继而会流出鲜红色微甜的液汁。这样长相的果子,当然不易采撷,自然,也难以记挂相思,它比思念腐烂得更快。这红豆杉举出红艳艳的杯子,是要和我碰杯吗?不久,我便悲哀地认为,它们是在为自己的同类祭奠。在云南林业系统供职的大学同学告诉我,“紫杉醇”的消息一出,他们家乡的红豆杉最先被荼毒。他说,当地人像疯了似的,为了一公斤一元的收购价,纷纷把手伸向生长了几百上千年的红豆杉。他去山里做调查时,看见到处是运送树皮的马帮和拖拉机。村民剥下一堆树皮,就估一下重量,看能换多少钱。无论是大树还是粗不过手腕的小树,无一幸免。若是遇上高大植株,村民够不着树干顶端的树皮,就用锯子放倒大树来剥。刚刚伐倒的红豆杉,截面鲜红色,是鲜血的颜色,干枯后逐渐变黑。顽强的红豆杉,剥皮后叶子一两年内都不掉落,只是叶色由绿转黄。千山万壑中,体无完肤的红豆杉,看起来依旧挺拔。白花花的树干顶端,金黄的叶子在风中摇摆,恍若凄美的经幡。那两年,红豆杉分布最密集的滇西横断山区,春夏秋冬,黄叶成片,像群山中游荡着的黄色魂魄,触目惊心。村民剥皮,树皮贩子收购,加工厂生产半成品,合资企业提纯,最后流向国际市场。这个利益链,只用了七八年的时间,就一寸寸绞杀了滇西北漫山遍野的红豆杉。曾经蓊郁的群山山脉,满目疮痍,终成荒山废墟。树皮贩子从山区一元收来的树皮,拉到丽江后价格变为每公斤十元,拉到大理后能卖十五元,到昆明后又涨到二十五元。获利最大的是加工企业,他们从树皮中提取紫杉醇,销往美国后价格最高达每公斤二百万美元。之后,国际市场上,紫杉醇的价格持续飙升,最高时曾卖到天价一克两千美元。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含量,其实非常低,仅为百分之一左右。有人算过一笔账,提取一公斤紫杉醇,意味着大约四千棵生长超过五十年的红豆杉遭殃。其时,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对红豆杉已经立法保护,药源地,便瞅准了中国。2001年7月,云南最大的一株红豆杉被剥皮。这株红豆杉的树龄四五千年,胸径两米六,需要六七个人才能合抱。村民刘某用了四天时间,剥下四五百斤树皮,卖了四五百块钱。“狂风吹我心,西挂成阳树。”看到《南方周末》上的这则消息时,我的心和树一样痛,身体里似有无数愤怒和疼痛的石子猛撞,却无处投掷。我该把石头投向谁?红豆杉躲过了二百五十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却躲不过人的欲望。古老宁静的植物,无论生命多么长久,身材如何高大,在会使用工具的文明人面前,也脆弱单薄。山民们大锯一响,生长了几百上千年的红豆杉,在一分钟内,生命便戛然而止。树木是人类最早的家园,“乐彼之园,爱有树檀”(《诗经•鹤鸣》)。当人类的进化尚处于早的猿人阶段时,红豆杉已高大葳蕤,是猿人纵跃攀缘、增智栖身的场所。而当人在森林的滋养中野性渐失、理性渐长,林木最大的受益者,却恩将仇报,成为最具杀伤力的凶手。其实在1999年9月,红豆杉就迎来了立法,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严禁采伐、运输和买卖。但是,自1992年始,八九年间,我国西南红豆杉种群已经遭遇了毁灭性的破坏,分布在滇西横断山区中的三百多万棵红豆杉,绝大部分已被剥皮致死。红豆杉,也叫紫杉,国际公认的濒危树种,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世界红豆杉储量的一半,分布在我国的云贵、江浙、广西、福建等地,西北也有少量分布。春天来了,这里的红豆杉却躺在血泊里,永远看不到了。动物学家迈克•米兰曾经说过,保护大兀鹰及其同属,并不在于我们多么需要大兀鹰,而在于拯救它们,需要人类必要的品质,因为我们正需要这些品质,来拯救我们自己。是的,和红豆杉一样亟待拯救的,还有人类自身的品性。(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以“那首著名的古诗”引入,并结合王维《相思》具体诗句来表达对初见红豆杉的欣喜,为下文情感变化作铺垫。B.文章耗费大量笔墨描写红豆杉产业加工过程,反复强调每一阶段的价格变化,旨在揭露资本侵蚀下人心的腐化与变异。C.文章援引《诗经•鹤鸣》中的诗篇原文,在朴实的叙述中增添古典文化元素,意在描绘一幅自然和谐的原始生态图景。D.文章引用《南方周末》的消息报道,以新闻的典型性凸显出红豆杉命运之不幸,也使得作者的悲愤之感来得合情合理。(2)关于文中谋篇布局的相关写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中善用相差巨大的数据造成对比效果,如“几百上千年”与“一分钟内”等,目的是表现自然物种的脆弱特性与人类群体的欲壑难填。B.文章对红豆杉被伐事件的记述来源于他人转述,以“大学同学”之口向“我”诉说,使文段叙述风格冷峻真实,侧面突出村民的残暴与疯狂。C.文章对红豆杉的外形进行了多种色彩复合描绘,而着笔树干由红变黑、树叶由绿转黄,则是在自然形态变化的背后暗指其凋零殆尽的命运。D.文章最后两段语言表达简朴凝练,以动物学家迈克•米兰的话与作者的总结感叹收束全文,使结尾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含蓄隽永之感。(3)作者的这篇文章入选杂志时在栏目中被称为“生态散文”,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简要分析。(4)通常而言,对事物的科普说明应放在文章的开头,但本文在谈论红豆杉时,却在接近结尾处才对其进行科普说明。文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能否放在开头?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颍川太守髡①陈仲弓②。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陈元方遭父丧,哭泣哀恸,躯体骨立。其母愍之,窃以锦被蒙上。郭林宗吊而见之,谓曰:“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奋衣而去。自后宾客绝百所日。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箄,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箄,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①髡:古代一种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②陈仲弓:元方之父。(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B.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C.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D.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与“家君”放在一起,用来尊称别人的父亲。B.何其,多么,怎么那样,表示感叹语气,与《伶官传序》中的“何其衰也”语意相同。C.周公,“三王”之一,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因封地在周,故称周公或周公旦。D.更相易夺,互相改正补充。“易”是“变易、更正”,文中指兄弟二人互相补充修正彼此的内容。(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问陈季方的父亲何德何能配享天下重名,陈季方将父亲比作泰山一角的桂树来比父亲,功德在己,犹如桂树,好山好水天然长成,自然不必在乎自己功德的有无。B.有客人提起陈仲弓被颍川太守误判受髡刑的事,陈元方引用历史上三位高尚明智的人的事例,告诉客人高尚明智的人也会犯识人之偏差,让客人羞愧而退。C.陈元方年少时去拜会袁绍,袁绍有意拿父亲来为难他。陈元方巧妙地用周公与孔子生不同时而施策相同来应对,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住了自己的体面。D.陈仲弓的两个儿子元方和季方因为偷听父亲和朋友的谈话而将米饭煮成了稀粥。陈仲弓听两个孩子复述他们的谈话滴水不漏,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很欣慰。(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②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5)陈仲弓是颍川陈氏的始祖,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其子元方、季方继承了父亲的好品行,后来都升任朝廷高官,与其父一同被后人并尊为“三君”。请结合文本,探究陈氏家族兴盛的三大原因。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陆游西风挟雨声翻浪。恰洗尽、黄茅瘴。老惯人间齐得丧。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故人小驻平戎帐,白羽腰间气何壮。我老渔樵君将相。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注】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陆游与时任县尉的朱景参情好甚笃,他们一同游览北岭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词。凌烟像: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建凌烟阁于长安,将开国文武功臣魏征、尉迟恭等二十四人的肖像画于阁中,以资褒扬纪念。凌烟阁图象,被视为士人建功立业所获得的至高荣誉。(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由自然界的风雨写起,“声翻浪”从听觉角度突出了风雨来势之猛烈。B.随着黄茅瘴气被秋风秋雨一扫而光,压抑在词人心头的愁绪也暂时得以消除。C.“老惯人间齐得丧”,是说自己历尽人间万事,已把得失荣辱看得超然平淡了。D.“千岩高卧”以下三句紧承上句而来,写词人看破了世俗名利,过起了隐居生活。(2)词的下片是如何写友人朱景参的?寄托着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氓》中“,”两句写出了女子对男子违背誓言的指责和控诉。(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通过写鸟兽难以翻越来表现蜀道山高路险的情况。(3)柳永《望海潮》中“,”两句描绘了孙何欣赏音乐和风景的情况。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11分)6.(11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ㅤㅤ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ㅤㅤ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䀹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1)文中写“极细小的粉红花”和“枣树”,分别用了“她”和“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用了什么叙事人称?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了排比以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代表作。作者独辟蹊径,专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讲授“乡村社会学”,较为全面地①,以“乡土”概念来描述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以“礼治秩序”来概括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写成此书,对中国基层社会——传统农村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定位。该书所提出的“乡土中国”这一概念,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在费孝通眼中,()。如今,现代社会覆盖了中国大多数地方,②,但这些让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魂”并没有消散,它们仍在方方面面影响着现代中国。所以,《乡土中国》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③。(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乡土社会”是从“乡土”一点点走向“现代”的B.“乡土社会”走向“现代”是从“乡土”开始的C.现代社会是“乡土社会”一点点发展而来的D.现代社会是由“乡土”一点点走向“现代”的(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前不久,上海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吴叶凡(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常客)在开学第一天看到二年级第二学期的美术教材第13页右上角引用的一张很眼熟的图片,感到很疑惑,“这不是自然博物馆里的海百合化石吗?”但图片下的文字标注为“《树叶》现代陶艺作品”。第二天找到上海自然博物馆工作人员冷玲,经证实,沪教版二年级美术教科书上的“现代树叶”确实是数亿年前的古生物“海百合”。出版社知道后,派相关负责人到吴叶凡所在学校,赠送给她书籍,对她能指出书中错误表示感谢。目前,出版社已第一时间将错误进行溯源且上报修订,并表示,现在知识更新很快,他们将以开放的姿态欢迎学生、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一起揪出教材中的错误,让教科书越来越规范,越来越适应时代的发展。吴叶凡表示,能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自己很激动,“以后会继续认真学习更多的知识。”网友也感叹:我也去过博物馆,差距咋就这么大!上述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江苏省泰州二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教师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材料一:ㅤㅤ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是最年轻的一门。孔德在他《实证哲学教程》里采取这个名字到现在还不过近一百年,而孔德用这名词来预言的那门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应当相等于现在我们所谓“社会科学”的统称。斯宾塞也是这样,他所谓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总论。把社会学降为和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等社会科学并列的一门学问,并非创立这名称的早年学者所意想得到的。ㅤㅤ社会学能不能成为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其实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这里牵涉了社会科学领域的划分。如果我们承认政治学、经济学有它们特殊的领域,我们也就承认了社会科学可以依社会制度加以划分:政治学研究政治制度,经济学研究经济制度等。社会现象能分多少制度也就可以成立多少门社会科学。现在的社会学,从这种立场上说来,只是个没有长成的社会科学的老家。一旦长成了,羽毛丰满,就可以闹分家,独立门户去了。这个譬喻确实是说明了现代社会学中的一个趋势。如果社会学要成为综合性的科学,从边缘入手自不如从堂奥入手。以社会现象本身来看,如果社会学不成为各种社会科学的总称,满足于保存一个空洞的名词,容许各门特殊的社会科学对各个社会制度做专门的研究,它可以从两层上进行综合的工作:一是从各制度的关系上去探讨。譬如某一种政治制度的形式常和某一种经济制度的形式相配合,又譬如在宗教制度中发生了某种变动会在政治或经济制度引起某种影响。二是从各制度的相互关系上着眼,我们可以看到全盘社会结构的格式。社会学在这里可以得到各个特殊的社会科学所留下的,也是它们无法包括的园地。ㅤㅤ以全盘社会结构的格式作为研究对象,这对象并不能是概然性的,必须是具体的社区,因为联系着各个社会制度的是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有时空的坐落,这就是社区。每一个社区都有它的一套社会结构,各制度配合的方式。因之,现代社会学的一个趋势就是社区研究,也称作社区分析。ㅤㅤ社区分析的初步工作是在一定时空坐落中去描画出一地方人民所赖以生活的社会结构。在这一层上可以说是和历史学的工作相通的。社区分析在目前虽则常以当前的社区作研究对象,但这只是为了方便的原因,如果历史材料充分的话,任何时代的社区都同样可作分析对象。ㅤㅤ社区分析的第二步是比较研究,在比较不同社区的社会结构时,常会发现每个社会结构都有它配合的原则,原则不同,表现出来结构的形式也不一样。于是产生了“格式”的概念。在英美人类学中这种研究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但是在什么决定“格式”的问题上却还没有一致的意见。(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材料二:ㅤㅤ《乡土中国》的研究属于社会学的“社区分析”,目标是剖析“社会结构的格式”。社会分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如经济的、政治的、制度的,等等,也可以是宏观研究,但费孝通采用的是社会学的“社区分析”,从微观入手,达到宏观的认识。ㅤㅤ1936年费孝通曾对家乡一个村庄做田野调查,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题为《中国农民的生活》的博士学位论文(后翻译成中文出版,取名《江村经济》)。在写作《乡土中国》之前,费孝通又到广西、云南等地做过长期艰苦的“蹲守”式的田野调查,了解乡民的生活,感受他们的情感与文化。《乡土中国》深深植根于社会生活土壤,非常“有料”,非常“接地气”,这也是本书能够成为经典,影响远远超出所属学科范围的原因。阅读《乡土中国》,我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有了一些了解,社会科学家那种扎根现实生活、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ㅤㅤ读《乡土中国》一般都会对其中大量民俗调查案例感兴趣,但不要满足于“猎奇”,还应当注意观察作者是如何“处理”这些材料的。费孝通的“拿手好戏”是筛选案例材料,提炼为可以印证乡村社区结构特征的“现象”,并和其他不同“文化格式”进行比较,以凸显乡土中国的特殊性。材料一经筛选提炼,典型性和代表性凸显,就往“现象级”提升,以便进入理论分析的层次。该书非常巧妙地、不露痕迹地吸收融合政治学、经济学和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具有很高的理论站位和厚重的学术分量,而一切都是那样自然,没有任何理论的炫耀。如何观察社会的文化的“现象”,如何用科学的理论解释“现象”,是有各种不同角度的,费孝通用的主要是社会学的角度,然而他在方法论上的启示是“溢出”社会学范围,具有普遍意义的。ㅤㅤ《乡土中国》重在客观论证,我们依然感觉得到其中流淌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意识以及乡土中国情结。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们加深了对于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认识,也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乡土中国》论析的是旧中国的农村,它的问世到今,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变”中又有哪些“不变”?传统与现代的转换和融合,乡村与城市的碰撞和交流,给社会带来哪些利弊?我们会想到当今的农村,想到农民工,想到社会习俗与风气,想到传统文化,想到中国的过去与未来,等等。好书就是这样,总能引起无尽的思考。(摘编自温儒敏《<乡土中国>导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社会学是专门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它是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等社会科学并列的一门学问,是所有社会科学中最年轻的学科门类。B.现代社会学以全盘社会结构的格式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要对各个社会制度做专门的研究,另一方面还要对每个具体的社区作比较分析。C.社会分析可以从宏观研究入手,也可以从微观分析入手,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最终殊途同归,达到对各种不同社会结构格式的宏观的认识。D.费孝通通过长期艰苦的“蹲守”式的田野调查,掌握了大量民俗调查案例材料,经筛选提炼,将这些材料由“现象级”提升至理论分析的层次。(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社会学不能满足于保存一个空洞的名词,它容许各门特殊的社会科学对各个社会制度从制度的关系和结构的格式两个层面做专门的研究分析。B.《乡土中国》通过筛选民俗调查案例材料,印证乡村社区结构特征的“现象”,并和其他不同“文化格式”进行比较,凸显乡土中国的特殊性。C.《乡土中国》的创造性在于它不仅深深植根于社会生活土壤,非常“有料”和“接地气”,而且不露痕迹地吸收融合与社会有关学科的研究方法。D.费孝通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察中国农村社会的文化“现象”,并用科学的理论解释这些“现象”,这种方法被视为社会学研究的典范。(3)下列关于《乡土中国》导读的四点建议,最适合用来阅读材料一的一项是CA.书的类型决定读法。B.读书宜先“粗”后“细”。C.要紧的是“抓概念”。D.材料上升为“现象”分析。(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和语言风格。(5)根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费孝通《乡土中国》一书的学术价值。【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需根据对材料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论述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读懂题干涉及的部分,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通读材料,然后分层,最后归纳概括。(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回归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作答。【解答】(1)A.“它是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等社会科学并列的一门学问”错。根据材料一第一段“把社会学降为和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等社会科学并列的一门学问,并非创立这名称的早年学者所意想得到的”和材料一第二段“社会学能不能成为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其实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可知,社会学是否应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并列还不能确定。故选A。(2)D.“费孝通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察中国农村社会的文化‘现象’”错。根据材料二第三段“吸收融合政治学、经济学和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费孝通用的主要是社会学的角度,然而他在方法论上的启示是‘溢出’社会学范围,具有普遍意义的”可知,费孝通的这种方法已经“溢出”社会学范围,融合了政治学、经济学和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故选D。(3)《乡土中国•后记》中提到两个核心概念——“社会学”和“社区”,“细读”时要作为重点去“抓”。“抓概念”就是抓观点、抓重点、抓关键,抓住了才能纲举目张,把握材料一的主要内容和学术创见,理解其研究的价值。故选C。(4)行文脉络:结合材料一第一段关键句“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是最年轻的一门。孔德在他《实证哲学教程》里采取这个名字到现在还不过近一百年,而孔德用这名词来预言的那门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应当相等于现在我们所谓‘社会科学’的统称”可知,首先引出“社会学”的概念;结合材料一第二段关键句“现在的社会学,从这种立场上说来,只是个没有长成的社会科学的老家。一旦长成了,羽毛丰满,就可以闹分家,独立门户去了。这个譬喻确实是说明了现代社会学中的一个趋势”可知,然后借助一个譬喻说明现代社会学的发展趋势;结合材料一第三段关键句“以全盘社会结构的格式作为研究对象,这对象并不能是概然性的,必须是具体的社区,因为联系着各个社会制度的是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有时空的坐落,这就是社区”,第四段关键句“社区分析的初步工作是在一定时空坐落中去描画出一地方人民所赖以生活的社会结构”和第五段关键句“社区分析的第二步是比较研究,在比较不同社区的社会结构时,常会发现每个社会结构都有它配合的原则,原则不同,表现出来结构的形式也不一样”可知,最后阐释社区研究的工作流程。语言风格:“从这种立场上说来,只是个没有长成的社会科学的老家。一旦长成了,羽毛丰满,就可以闹分家,独立门户去了”运用了譬喻的修辞手法,“如果我们承认政治学、经济学有它们特殊的领域,我们也就承认了社会科学可以依社会制度加以划分:政治学研究政治制度,经济学研究经济制度等”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语言通俗简洁,生动晓畅,善用譬喻和对比;“譬如某一种政治制度的形式常和某一种经济制度的形式相配合,又譬如在宗教制度中发生了某种变动会在政治或经济制度引起某种影响”举例生动贴切而有生活气息,论述严谨,语言朴实。(5)结合“1936年费孝通曾对家乡一个村庄做田野调查,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题为《中国农民的生活》的博士学位论文(后翻译成中文出版,取名《江村经济》)。在写作《乡土中国》之前,费孝通又到广西、云南等地做过长期艰苦的‘蹲守’式的田野调查,了解乡民的生活,感受他们的情感与文化。《乡土中国》深深植根于社会生活土壤,非常‘有料’,非常‘接地气’,这也是本书能够成为经典,影响远远超出所属学科范围的原因”可知,在学术思想和大众生活之间建立起密切关系,提供学术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结合“《乡土中国》论析的是旧中国的农村,它的问世到今,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变’中又有哪些‘不变’?传统与现代的转换和融合,乡村与城市的碰撞和交流,给社会带来哪些利弊?我们会想到当今的农村,想到农民工,想到社会习俗与风气,想到传统文化,想到中国的过去与未来,等等”可知,为社会变迁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关系、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借鉴;结合“《乡土中国》重在客观论证,我们依然感觉得到其中流淌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意识以及乡土中国情结。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们加深了对于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认识,也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可知,加深读者对于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和传统文化的认识;结合“阅读《乡土中国》,我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有了一些了解,社会科学家那种扎根现实生活、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可知,加深读者对社会学本质特点的深入了解,学习社会科学家那种扎根现实生活、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答案:(1)A(2)D(3)C(4)①行文脉络:首先引出“社会学”的概念,然后借助一个譬喻说明现代社会学的发展趋势,最后阐释社区研究的工作流程。②语言风格:通俗简洁,生动晓畅,善用譬喻和对比;举例生动贴切而有生活气息,论述严谨,语言朴实。(5)①在学术思想和大众生活之间建立起密切关系,提供学术研究的思路和方法;②为社会变迁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关系、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借鉴;③加深读者对于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和传统文化的认识;④加深读者对社会学本质特点的深入了解,学习社会科学家那种扎根现实生活、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红豆杉——灾祸与福祉祁云枝是那首著名的古诗,把我领到园子里的一棵红豆杉下。刚刚毕业,学植物学专业的我,忙着把书本上的名字和大地上的草木一一对应。我找到了胸牌是“红豆杉”的大树。羽毛状精致的叶子,纷纷用光亮的浓绿,摇晃我的惊喜。当红艳艳的果实映入眼帘时,心底有个声音却说,王维绝不是手执这种果实,吟出“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尽管,这种红果,配得上一首首好诗的赞美。红果比黄豆大点,像袖珍灯笼,更像小口大肚的杯子。润泽的红色杯子里,盛放着一粒褐色尖顶的果实,傍着墨绿的羽状复叶,齐刷刷地举杯,像是在集体庆祝。这红色肉质的杯子,植物学上称之为假种皮,是鸟儿取食的灯塔。它莹泽如玉,一触即破,继而会流出鲜红色微甜的液汁。这样长相的果子,当然不易采撷,自然,也难以记挂相思,它比思念腐烂得更快。这红豆杉举出红艳艳的杯子,是要和我碰杯吗?不久,我便悲哀地认为,它们是在为自己的同类祭奠。在云南林业系统供职的大学同学告诉我,“紫杉醇”的消息一出,他们家乡的红豆杉最先被荼毒。他说,当地人像疯了似的,为了一公斤一元的收购价,纷纷把手伸向生长了几百上千年的红豆杉。他去山里做调查时,看见到处是运送树皮的马帮和拖拉机。村民剥下一堆树皮,就估一下重量,看能换多少钱。无论是大树还是粗不过手腕的小树,无一幸免。若是遇上高大植株,村民够不着树干顶端的树皮,就用锯子放倒大树来剥。刚刚伐倒的红豆杉,截面鲜红色,是鲜血的颜色,干枯后逐渐变黑。顽强的红豆杉,剥皮后叶子一两年内都不掉落,只是叶色由绿转黄。千山万壑中,体无完肤的红豆杉,看起来依旧挺拔。白花花的树干顶端,金黄的叶子在风中摇摆,恍若凄美的经幡。那两年,红豆杉分布最密集的滇西横断山区,春夏秋冬,黄叶成片,像群山中游荡着的黄色魂魄,触目惊心。村民剥皮,树皮贩子收购,加工厂生产半成品,合资企业提纯,最后流向国际市场。这个利益链,只用了七八年的时间,就一寸寸绞杀了滇西北漫山遍野的红豆杉。曾经蓊郁的群山山脉,满目疮痍,终成荒山废墟。树皮贩子从山区一元收来的树皮,拉到丽江后价格变为每公斤十元,拉到大理后能卖十五元,到昆明后又涨到二十五元。获利最大的是加工企业,他们从树皮中提取紫杉醇,销往美国后价格最高达每公斤二百万美元。之后,国际市场上,紫杉醇的价格持续飙升,最高时曾卖到天价一克两千美元。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含量,其实非常低,仅为百分之一左右。有人算过一笔账,提取一公斤紫杉醇,意味着大约四千棵生长超过五十年的红豆杉遭殃。其时,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对红豆杉已经立法保护,药源地,便瞅准了中国。2001年7月,云南最大的一株红豆杉被剥皮。这株红豆杉的树龄四五千年,胸径两米六,需要六七个人才能合抱。村民刘某用了四天时间,剥下四五百斤树皮,卖了四五百块钱。“狂风吹我心,西挂成阳树。”看到《南方周末》上的这则消息时,我的心和树一样痛,身体里似有无数愤怒和疼痛的石子猛撞,却无处投掷。我该把石头投向谁?红豆杉躲过了二百五十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却躲不过人的欲望。古老宁静的植物,无论生命多么长久,身材如何高大,在会使用工具的文明人面前,也脆弱单薄。山民们大锯一响,生长了几百上千年的红豆杉,在一分钟内,生命便戛然而止。树木是人类最早的家园,“乐彼之园,爱有树檀”(《诗经•鹤鸣》)。当人类的进化尚处于早的猿人阶段时,红豆杉已高大葳蕤,是猿人纵跃攀缘、增智栖身的场所。而当人在森林的滋养中野性渐失、理性渐长,林木最大的受益者,却恩将仇报,成为最具杀伤力的凶手。其实在1999年9月,红豆杉就迎来了立法,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严禁采伐、运输和买卖。但是,自1992年始,八九年间,我国西南红豆杉种群已经遭遇了毁灭性的破坏,分布在滇西横断山区中的三百多万棵红豆杉,绝大部分已被剥皮致死。红豆杉,也叫紫杉,国际公认的濒危树种,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世界红豆杉储量的一半,分布在我国的云贵、江浙、广西、福建等地,西北也有少量分布。春天来了,这里的红豆杉却躺在血泊里,永远看不到了。动物学家迈克•米兰曾经说过,保护大兀鹰及其同属,并不在于我们多么需要大兀鹰,而在于拯救它们,需要人类必要的品质,因为我们正需要这些品质,来拯救我们自己。是的,和红豆杉一样亟待拯救的,还有人类自身的品性。(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A.文章开头以“那首著名的古诗”引入,并结合王维《相思》具体诗句来表达对初见红豆杉的欣喜,为下文情感变化作铺垫。B.文章耗费大量笔墨描写红豆杉产业加工过程,反复强调每一阶段的价格变化,旨在揭露资本侵蚀下人心的腐化与变异。C.文章援引《诗经•鹤鸣》中的诗篇原文,在朴实的叙述中增添古典文化元素,意在描绘一幅自然和谐的原始生态图景。D.文章引用《南方周末》的消息报道,以新闻的典型性凸显出红豆杉命运之不幸,也使得作者的悲愤之感来得合情合理。(2)关于文中谋篇布局的相关写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文章中善用相差巨大的数据造成对比效果,如“几百上千年”与“一分钟内”等,目的是表现自然物种的脆弱特性与人类群体的欲壑难填。B.文章对红豆杉被伐事件的记述来源于他人转述,以“大学同学”之口向“我”诉说,使文段叙述风格冷峻真实,侧面突出村民的残暴与疯狂。C.文章对红豆杉的外形进行了多种色彩复合描绘,而着笔树干由红变黑、树叶由绿转黄,则是在自然形态变化的背后暗指其凋零殆尽的命运。D.文章最后两段语言表达简朴凝练,以动物学家迈克•米兰的话与作者的总结感叹收束全文,使结尾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含蓄隽永之感。(3)作者的这篇文章入选杂志时在栏目中被称为“生态散文”,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简要分析。(4)通常而言,对事物的科普说明应放在文章的开头,但本文在谈论红豆杉时,却在接近结尾处才对其进行科普说明。文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能否放在开头?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结合题干的选择要求,到底选正确还是选错误;其次,要明确题目的考查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比较。(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结构的能力。文章结构可以从线索、顺序、照应、过渡等方面进行分析,纵观全文,把握住角度和特点,作全面地分析。(3)本题考查文体特征和筛选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先通读文本,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筛选概括相关内容。(4)本题考查对文本结构的梳理与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按照题干提示梳理文本结构,筛选与之相应的内容,然后按照题干要求概括。【解答】(1)D.“典型性”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此处应改为“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真实性指的是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和经过(how)都经得起核对。“典型性”则是指通过典型化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这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大特点,新闻不具有这一特点。原文中引用《南方周末》的消息报道,属于新闻,不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选D。(2)B.文章对红豆杉被伐事件的记述不仅来源于大学同学的转述,还来源于新闻及“我”的直接叙述,且以他人之口向“我”诉说与文段冷峻真实的叙述风格之间不存在必然逻辑关联。故选B。(3)答题时需分析“生态”与“散文”的内涵,进而对全文的行文风格与文体特征进行具体分析。结合“是那首著名的古诗,把我领到园子里的一棵红豆杉下”“这红色肉质的杯子,植物学上称之为假种皮,是鸟儿取食的灯塔”“那两年,红豆杉分布最密集的滇西横断山区,春夏秋冬,黄叶成片,像群山中游荡着的黄色魂魄,触目惊心”可知,具体来看,本文的生态特色主要围绕对红豆杉、植物学、林业系统、横断山区、荒山废墟等要素的描写,指向生态主题。结合“红果比黄豆大点,像袖珍灯笼,更像小口大肚的杯子。润泽的红色杯子里,盛放着一粒褐色尖顶的果实,傍着墨绿的羽状复叶,齐刷刷地举杯,像是在集体庆祝”“这红豆杉举出红艳艳的杯子,是要和我碰杯吗?不久,我便悲哀地认为,它们是在为自己的同类祭奠”可知,另外,本文的散文特征主要指相较于传统的科普说明文,本文的行文方式更加灵活,除了叙事,还有描写、抒情与议论。最后需要结合两个方面的特色进行综合分析,指出本文巧妙地将生态环境保护的主旨与细腻诗意的语言特色有机融合。(4)本题开放性较强,考生既可以从常规的文本处理方法入手,也可以另辟蹊径,分析本文的独到之处。由于本文的“生态散文”之特色,这种写法是不应当被修改的。作答时,应当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写法被保留的原因。如从文体角度看,本文是一篇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从表达效果看,文章写作的先后顺序具有不一样的艺术魅力,文章这样谋篇布局具有发人深省的力量;从语言风格看,画线部分语句更加客观、平静,更加适合放在文中或文末解释说明;从上下文关系看,若将画线部分放在之前则显得矛盾,画线部分与其上一段风格接近,承接自然。另外,考生也可从反面入手,具体分析为什么不宜放在开头。答案:(1)D(2)B(3)①“生态”散文:文章围绕红豆杉来写,通篇立足于生态。如文中对植物学、林业系统、横断山区、荒山废墟等要素的描写,无不指向生态主题。②生态“散文”:文章区别于一般的科普说明文,行文方式灵活多变,不显拘束。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同时语言风格隽永、蕴藉。③“生态散文”:文章巧妙地将生态环境保护的主旨与细腻诗意的语言特色有机融合,说理而不显生硬,抒情但不失内涵。两相结合,文质兼美。(4)不能放在开头。①从文体角度看:本文是一篇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若将画线部分放在开头,则是按一般说明文的逻辑行文,失去了作为散文的特色。②从表达效果看:文章先不点出红豆杉的现实处境,而是在客观叙述了其种种遭遇后才道出它的濒危程度与储量情况,具有发人深省的力量。③从语言风格看:画线部分语句风格客观、平静,更加适合放在文中或文末解释说明,若置于开头则不如首段文字轻巧灵活,吸引读者。④从上下文关系看:开头谈的是作者初遇红豆杉,对其不甚了解,若将画线部分放在之前则显得矛盾;画线部分与其上一段风格接近,承接自然。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颍川太守髡①陈仲弓②。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陈元方遭父丧,哭泣哀恸,躯体骨立。其母愍之,窃以锦被蒙上。郭林宗吊而见之,谓曰:“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奋衣而去。自后宾客绝百所日。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箄,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箄,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①髡:古代一种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②陈仲弓:元方之父。(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A.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B.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C.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D.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与“家君”放在一起,用来尊称别人的父亲。B.何其,多么,怎么那样,表示感叹语气,与《伶官传序》中的“何其衰也”语意相同。C.周公,“三王”之一,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因封地在周,故称周公或周公旦。D.更相易夺,互相改正补充。“易”是“变易、更正”,文中指兄弟二人互相补充修正彼此的内容。(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有人问陈季方的父亲何德何能配享天下重名,陈季方将父亲比作泰山一角的桂树来比父亲,功德在己,犹如桂树,好山好水天然长成,自然不必在乎自己功德的有无。B.有客人提起陈仲弓被颍川太守误判受髡刑的事,陈元方引用历史上三位高尚明智的人的事例,告诉客人高尚明智的人也会犯识人之偏差,让客人羞愧而退。C.陈元方年少时去拜会袁绍,袁绍有意拿父亲来为难他。陈元方巧妙地用周公与孔子生不同时而施策相同来应对,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住了自己的体面。D.陈仲弓的两个儿子元方和季方因为偷听父亲和朋友的谈话而将米饭煮成了稀粥。陈仲弓听两个孩子复述他们的谈话滴水不漏,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很欣慰。(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②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5)陈仲弓是颍川陈氏的始祖,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其子元方、季方继承了父亲的好品行,后来都升任朝廷高官,与其父一同被后人并尊为“三君”。请结合文本,探究陈氏家族兴盛的三大原因。【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结合具体要求概要作答。【解答】(1)句意:你是天下的俊杰,四方的楷模,怎么可以在父亲去世的时候,还盖着锦缎的被子?孔子说:“穿锦衣,吃米饭,你能安心吗?”我(认为你的这种做法)不可取。“则”是“楷模”的意思,“四方是则”意思是“四方的楷模”,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孔子曰”是引用孔子的话,为主谓结构,中间不能断开;“蒙上”修饰的是“被子”,应在“孔子”前断开,排除C。故选B。(2)C.“周公,‘三王’之一”错。“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夏禹、商汤、周武王。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不是“三王”之一。故选C。(3)A.“自然不必在乎自己功德的有无”错误。由原文“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可知,此处是说家父在良好的环境中长成,自然能修炼成高洁之质,也自然能香飘千里,并没有“不在乎自己功德的有无”之意。故选A。(4)①“称”,说;“同心”,心意相同;“如”,像。译文:《易经》上说:“两人心意相同,他们力量(犹如)利刃(可以)截断金属;同心的语言,说出话来就像兰草一样芬香。”②“尔”,你们;“仿佛”,大概;“志”,记得。译文:陈仲弓问:“你们还记得我们谈论了些什么吗?”(兄弟两人)回答说:“大概都记得的。”(5)结合“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可知,陈仲弓为人冲和大度。家风自由、宽松、和睦。陈仲弓的两个儿子元方和季方因为偷听父亲和朋友的谈话而将米饭煮成了稀粥,陈仲弓听两个孩子复述他们的谈话滴水不漏,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很欣慰。兄弟才学见识出色。有人问陈季方的父亲何德何能配享天下重名,陈季方将父亲比作泰山一角的桂树来比父亲,功德在己,犹如桂树,好山好水天然长成;有客人提起陈仲弓被颍川太守误判受髡刑的事,陈元方引用历史上三位高尚明智的人的事例,告诉客人高尚明智的人也会犯识人之偏差,让客人羞愧而退。答案:(1)B(2)C(3)A(4)①《易经》上说:“两人心意相同,他们力量(犹如)利刃(可以)截断金属;同心的语言,说出话来就像兰草一样芬香。”②陈仲弓问:“你们还记得我们谈论了些什么吗?”(兄弟两人)回答说:“大概都记得的。”(5)①陈仲弓为人冲和大度;②家风自由、宽松、和睦;③兄弟才学见识出色。参考译文:有个客人问陈季方:“令尊太丘,有什么功勋和品德,以至于担负了全天下的好声名?”陈季方说:“我父亲好像一棵长在泰山拐角处的桂树,上有如万丈山峰的高度,下有如不可测量的深渊的深度;上受雨露恩泽,下被深渊里的泉水滋润。在这样的情况下,桂树哪里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泉有多深?不知道有没有功勋德行。”颍川太守判陈仲弓髡刑。有位客人问(陈仲弓的儿子陈)元方说:“太守是个什么样的人?”陈元方说:“(他)是个高明的人。”(客人又问:)“您父亲怎么样?”(陈元方)说:“(他)是个忠臣孝子。”客人说:“《易经》上说:‘两人心意相同,他们的力量(犹如)利刃(可以)截断金属;同心的语言,说出话来就像兰草一样芬香。’怎么会有高尚明智的人,惩罚忠臣孝子呢?”陈元方说:“您的话多么荒谬啊!因此(我)不回答(你)。”客人说:“您只不过是要顺随(你的父亲和府君)从而恭敬,所以没办法回答。”陈元方说:“从前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甫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这三个君主,(是)高明的人;这三个做儿子的,恰恰都是忠臣孝子。”客人羞愧地走了。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袁公问(他)说:“你父亲在太丘县(任职)时,远近的人都称颂他,他都做了什么呢?”陈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时,用恩德感化强者,用仁爱抚慰弱者,让他们随着自己的心意安居乐业,时间越久(他们)就越尊敬(我父亲)。”袁公说:“我过去曾做过邺县县令,恰好也是这么做事的。不知是你父亲效法的我,还是我效法你父亲?”陈元方说:“周公、孔子,生于不同的时代,(他们的)思想和行动,相隔万里却完全一致;周公没有学习孔子,孔子也没有学习周公。”陈元方遭遇丧父,哀痛到极点而哭泣,形销骨立。他的母亲可怜他,(趁他睡觉的时候)偷偷拿了一条锦缎的被子(给他)盖上。(时逢)郭林宗去陈家吊丧(,结果)看见(陈元方竟然盖着锦缎被子),对(他)说:“你是天下的俊杰,四方的楷模,怎么可以在父亲去世的时候,还盖着锦缎的被子?孔子说:‘穿锦衣,吃米饭,你能安心吗?’我(认为你的这种做法)不可取。”(于是)拂袖而离开。从此之后连续上百日都没有宾客上门来。有位客人到陈仲弓家过夜,陈仲弓叫儿子陈元方和陈季方做饭(招待客人)。客人和陈仲弓议论谈话,(兄弟)两人在烧火,都舍弃(烧火)去偷听说话。做饭的时候(两人)忘了放上竹箄,(要蒸的)饭都落到了锅里。陈仲弓问(他们):“饭为什么没有热好?”陈元方、陈季方就挺直了身子跪着说:“父亲您和客人谈话,(我们)就一直在偷听,蒸饭时忘了放上竹箄,干饭煮成了粥。”陈仲弓问:“你们还记得我们谈论了些什么吗?”(兄弟两人)回答说:“大概都记得的。”两兄弟一起说,互相改正补充,所言没有遗漏的地方。陈仲弓说:“这样的话,只喝粥也没事,为什么一定要吃米饭呢!”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陆游西风挟雨声翻浪。恰洗尽、黄茅瘴。老惯人间齐得丧。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故人小驻平戎帐,白羽腰间气何壮。我老渔樵君将相。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注】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陆游与时任县尉的朱景参情好甚笃,他们一同游览北岭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词。凌烟像: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建凌烟阁于长安,将开国文武功臣魏征、尉迟恭等二十四人的肖像画于阁中,以资褒扬纪念。凌烟阁图象,被视为士人建功立业所获得的至高荣誉。(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开头由自然界的风雨写起,“声翻浪”从听觉角度突出了风雨来势之猛烈。B.随着黄茅瘴气被秋风秋雨一扫而光,压抑在词人心头的愁绪也暂时得以消除。C.“老惯人间齐得丧”,是说自己历尽人间万事,已把得失荣辱看得超然平淡了。D.“千岩高卧”以下三句紧承上句而来,写词人看破了世俗名利,过起了隐居生活。(2)词的下片是如何写友人朱景参的?寄托着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鉴赏诗人思想感情和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诗意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写作背景及注释,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回答本题,应先读懂诗句内容,然后根据诗中所表达的意象进行分析。注意回答手法,一定先要明确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最后点明诗人的情感。【解答】(1)D.“过起了隐居生活”错误,选项对诗歌的语言理解有误,从词中来看,“‘千岩高卧’三句,前两句虚写自己退隐的形象,表达了词人归隐的意向。”。而非“过起了隐居生活”之意。故选D。(2)第一问:暗考表达技巧。首先词下片的内容:下片主要写朱景参春风得意,与自己的归隐生活作比,字里行间又希望朱景参在得意时不要忘了老朋友,暗示了词人消极中寄希望于未来的心情。可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词人自身与朱景参不同的处境和心情进行对比。再从词句“故人小驻平戎帐,白羽腰间气何壮。”,写了朱景参驻守平戎帐内,羽箭腰间的行为、外貌,可分析出这是通过行为、外貌等对人物进行刻画。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该手法的作用效果。第二问:寄托着词人怎样的情感?要结合下片词句具体分析,所言尽是将来的事情,是酒酣耳热时朋友问的互相戏谑之言。“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这种“苟富贵,勿相忘”式的戏谑之言,出自词人口中别具深意。结合词人自身,观其一生,他并不是一个轻易言败的人,对此调笑之言,读者不必过于当真。虽属戏谑之言,我们却看到了朋友之间毫无芥蒂的豪爽的相处,同时也使得这首词具有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字里行间又希望朱景参在得意时不要忘了老朋友,暗示了词人消极中寄希望于未来,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答案:(1)D(2)第一问:①对比。把词人自身与朱景参不同的处境和心情进行对比,词人设想若干年后,老友驻扎在军营中,腰间佩着箭,出入将相之中,气势是何等壮阔,而词人却不思功名,在渔樵中老去。②通过行为、外貌等对人物进行刻画。通过对朱景参驻守平戎帐内,羽箭腰间的行为、外貌的描写,表现友人的形象。第二问:通过对友人的描写,表现了词人对友人建功立业的希冀之情,也表达了词人在消极中寄希望于未来,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译文:寒冷的西风裹挟着细雨呼啸而来,声音好像翻滚的波涛一样。恰好将八九月份的黄茅瘴洗尽。年龄老了,把人间的得失看得一样,无所动心,我要用拜访崇山峻岭,泛舟五湖四海来代替追求画像凌烟阁。我的老朋友朱景参暂时驻扎在军营中,腰间配着箭,气势是何等壮阔!而我,不思功名,渔樵老去,你千万要记着你还有一个朋友,曾在北岭僧舍,蛮江边上,与你品过小槽红酒,赏过晚秋红荔。赏析:上片开头三句“西风挟雨声翻浪,恰洗尽,黄茅瘴”,以摧枯拉朽之笔力,写出秋风秋雨终于赶走了难熬的瘴气,颇有“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的味道。词人压抑郁闷的心情似乎也一扫而光,变得澄明起来。“老惯人间齐得丧”,说自己历尽人间万事,已把得失荣辱看得超然平淡了。词人虽正当盛年却早生白发,也就有了叹老嗟悲的资格。“千岩高卧”三句,表达了词人归隐的意向。下片六句,所言尽是将来的事情,是酒酣耳热时朋友问的互相戏谑之言。“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这种“苟富贵,勿相忘”式的戏谑之言,出自词人口中别具深意。观词人一生,他并不是一个轻易言败的人,对此调笑之言,读者不必过于当真。虽属戏谑之言,我们却看到了朋友之间毫无芥蒂的豪爽的相处,同时也使得这首词具有了丰富的情感内涵。该词用对比方法写出了词人和朱景参不同的处境和心情。上片主要是词人心情的流露,表明自己愿意退隐、不再追求功名,颇有萧散苍凉之感。下片主要写朱景参春风得意,与自己的归隐生活作比,字里行间又希望朱景参在得意时不要忘了老朋友,暗示了词人消极中寄希望于未来的心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氓》中“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两句写出了女子对男子违背誓言的指责和控诉。(2)李白《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通过写鸟兽难以翻越来表现蜀道山高路险的情况。(3)柳永《望海潮》中“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两句描绘了孙何欣赏音乐和风景的情况。【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默写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选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信誓旦旦不思其反(重点字:反)(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重点字:猿、猱)(3)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重点字:箫)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11分)6.(11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ㅤㅤ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ㅤㅤ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䀹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1)文中写“极细小的粉红花”和“枣树”,分别用了“她”和“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用了什么叙事人称?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了排比以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相关人称运用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部分,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画线部分叙事人称及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