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中国古代史上的“贞观之治”主要发生在以下哪个皇帝的统治时期?A.唐太宗李世民B.唐高宗李治C.唐玄宗李隆基D.唐肃宗李亨答案:A解析: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使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国力逐步强盛的时期。因此,正确答案是A.唐太宗李世民。2、以下哪位思想家被认为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A.孔子B.荀子C.孔子D.孟子答案:C解析: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旨在通过理性、科学的方法来解放人类的思想。其中,法国的伏尔泰、英国的洛克和德国的康德被认为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选项中只有康德与启蒙运动相关,因此正确答案是C.康德。3、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剩余价值”的概念是由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普朗特答案:A解析: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指的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他们劳动所得到的工资的部分。这一概念是由卡尔·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提出的。因此,正确答案是A.马克思。4、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中国历史学的奠基人”?A.司马迁B.司马光C.范仲淹D.王安石答案:A解析:司马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著有《史记》,被誉为“中国历史学的奠基人”。司马光虽然也是著名的史学家,著有《资治通鉴》,但并非“奠基人”。范仲淹和王安石则以政治家和文学家闻名,而非历史学家。因此,正确答案是A。5、以下哪个朝代被史学家称为“五胡乱华”的时期?A.东晋B.南北朝C.唐朝D.宋朝答案:B解析:“五胡乱华”是指公元316年至439年之间,我国北方五个少数民族政权先后建立的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五胡乱华”。东晋是五胡乱华时期的一个政权,但不是被称为“五胡乱华”的时期。唐朝和宋朝分别位于五胡乱华之后,因此正确答案是B。6、以下哪部著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A.《春秋》B.《史记》C.《资治通鉴》D.《汉书》答案:B解析:《史记》是由司马迁所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由孔子整理。《资治通鉴》是司马光所著的编年体通史,记载了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汉书》则是东汉班固所著的断代史。因此,正确答案是B。7、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的最终决定因素是: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社会制度的变迁C.阶级斗争D.文化传统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因为它决定了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发展。8、以下哪个学派主张“历史循环论”?A.历史唯物主义B.历史相对主义C.历史实证主义D.历史循环论学派答案:D解析:历史循环论学派是主张历史会按照一定的周期性模式重复出现的学派,如古希腊的波里比阿和德国的斯宾格勒。9、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历史学之父”?A.希罗多德B.塔西陀C.普鲁塔克D.奥古斯丁答案:A解析:希罗多德被誉为“历史学之父”,他撰写了《历史》一书,是西方历史学的奠基人之一。塔西陀是罗马的历史学家,普鲁塔克是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和传记作家,奥古斯丁是基督教神学家。10、关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五经”的概念?A.孔子B.董仲舒C.班固D.郑玄答案:D解析:郑玄是东汉末年的著名经学家,他对《易经》、《诗经》、《尚书》、《礼记》、《春秋》五部经典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五经”的概念。11、下列关于《史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史记》是司马迁所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C.《史记》的编写风格严谨,语言简练,是后世史书的典范。D.《史记》中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答案:C解析:《史记》的编写风格虽然严谨,但并非所有语言都简练。实际上,《史记》中有些篇章的语言较为华丽,充满了文学色彩。12、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表述,正确的是:A.宋明理学是北宋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想,代表人物有程颐、程颢等。B.宋明理学主张“格物致知”,认为通过观察事物可以认识天理。C.宋明理学强调“心即理”,主张内心的修养比外部行为更为重要。D.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是“气”,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答案:A解析:宋明理学确实是北宋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想,代表人物有程颐、程颢等。B、C、D选项分别描述的是其他哲学流派或思想,与宋明理学不符。13、下列哪个人物不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历史学家?A.陈寅恪B.蒋廷黻C.钱穆D.费正清答案:D解析:费正清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不是中国历史学家。陈寅恪、蒋廷黻和钱穆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以史学研究和学术思想著称,蒋廷黻是近代中国外交史研究的开拓者,钱穆则以其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而闻名。14、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事件,但它们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15、下列哪个学派的历史观认为历史是不断前进、发展的过程?A.历史唯物主义B.历史唯心主义C.历史循环论D.历史悲观主义答案:A解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不断前进、发展的过程,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历史唯心主义则认为历史是由英雄人物和伟大思想决定的,历史循环论则认为历史会重复相同的模式,而历史悲观主义则认为历史是悲观无望的。16、以下哪位学者被公认为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早的历史学家?A.顾炎武B.黄宗羲C.王夫之D.康有为答案:A解析:顾炎武是中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被公认为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早的历史学家。他主张经世致用,强调实证研究,对后世影响深远。17、以下哪部著作标志着中国史学从古典走向近代?A.《史记》B.《资治通鉴》C.《明史》D.《中国通史》答案:D解析:《中国通史》是胡适所著,于1920年出版,这部著作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学的开山之作,标志着中国史学从古典走向近代。18、以下哪个学派主张“疑古”和“考古”,对中国现代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A.经学学派B.历史学派C.文学派D.疑古学派答案:D解析:疑古学派是20世纪初在中国兴起的一个史学流派,主张对传统史书进行怀疑和批判,重视考古学的研究,对中国现代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19、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B.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历史的发展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答案:C解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其基本观点之一。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而题目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所以答案是C。其他选项A、B、D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20、下列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历史之父”?A.希罗多德B.荀子C.柏拉图D.埃斯库罗斯答案:A解析:希罗多德是古希腊的历史学家,以其著作《历史》闻名于世,被认为是西方历史学的奠基人,因此被誉为“历史之父”。选项B的荀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选项C的柏拉图是古希腊的哲学家,选项D的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的悲剧诗人,与历史学家的称号不符。所以答案是A。二、史料分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第一题:史料分析题:阅读以下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明史·地理志》:“洪武初,定天下郡县,凡二千六百三十二,州一百八十三,县一千一百八十三。洪武二十六年,因天下既有定局,始命各省布政使各造图经志书,以备检阅。”根据史料,简述明朝初年对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情况。分析明朝建立省制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指出这一制度调整在地方治理上的作用。答案:明朝初年对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情况:将全国划分为府、州、县,总数达到2632个府,183个州,1183个县。在洪武二十六年(1383年),各省布政使开始编制图经志书,用于地方行政管理。明朝建立省制的历史意义:省制的建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统一国家行政管理;有利于加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推动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这一制度调整在地方治理上的作用:省制下的地方行政体系更加规范,便于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有利于地方政府的职能发挥,提高地方治理效率;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第二题:史料分析题:阅读以下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自唐宋以降,历史学成为独立之学,尤其是明清时期,私家著述增多,私家史学成为主流。这一时期,历史学的特点表现为注重考据、实证,强调客观性,反对空谈义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史学理论的传入,中国历史学开始受到西方影响,注重历史分期、社会史研究等。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学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根据史料一,简述明清时期中国历史学的主要特点。根据史料二,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历史学受到西方影响的表现。结合所学,谈谈中国历史学从明清时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答案:明清时期中国历史学的主要特点:注重考据、实证,强调客观性,反对空谈义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历史学受到西方影响的表现:注重历史分期、社会史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中国历史学从明清时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发展趋势:从注重私家著述到受到西方影响,注重实证研究,历史分期和社会史研究成为主流。原因: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为历史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研究的条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史学的传入为中国历史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推动了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历史学发展状况的掌握。通过分析史料,学生需要准确概括明清时期历史学的主要特点,并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历史学受到西方影响的表现。最后,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国历史学这一时期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三、论述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0分,共160分)第一题:论述明清时期历史学的发展及其特点。答案:一、明清时期历史学的发展明代(1)编撰了《明史》,成为后世正史编纂的典范。(2)地方志编纂兴盛,如《永乐大典》、《天工开物》等。(3)私人著述增多,如《史通》、《文献通考》等。清代(1)继续编纂《明史》,完善正史体系。(2)地方志编纂更加繁荣,如《大清一统志》、《古今图书集成》等。(3)学术研究注重实证,如《廿二史考异》、《廿二史纪事本末》等。二、明清时期历史学特点注重实证,强调历史事实的准确性。学科体系逐渐完善,形成较为完整的史学体系。私人著述增多,学术自由度提高。地方志编纂兴盛,反映地方特色,丰富历史资料。解析:明清时期历史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编撰正史、地方志和私人著述等方面。这一时期的历史学特点主要体现在注重实证、学科体系完善、学术自由度提高以及地方志编纂兴盛等方面。这些特点为后世历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题:论述题:请结合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分析历史人物评价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唯物史观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答案:历史人物评价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历史人物评价有助于揭示历史事件的深层原因和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进程。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可以展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思想文化,有助于全面把握历史。历史人物评价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运用唯物史观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的方法:从历史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出发,分析其行为和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考察历史人物所属阶级的利益和立场,以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分析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矛盾运动,把握其历史局限性。评价历史人物时,要注重其实际贡献,而非仅仅着眼于其个人品质。举例说明:以毛泽东为例,运用唯物史观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毛泽东所处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环境和阶级矛盾,以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作用。考察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实际贡献,如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社会主义改造等。分析毛泽东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决策失误,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以及其背后的历史原因。总结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评价。解析:本论述题要求考生结合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分析历史人物评价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唯物史观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在回答时,考生应首先阐述历史人物评价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然后详细说明运用唯物史观进行客观评价的方法,并举例说明。在举例时,考生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如毛泽东,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体现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和应用。第三题:论述题:分析中国古代历史学著作《史记》的史学价值及其对后世史学研究的影响。答案:《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以下是对其史学价值及其对后世史学研究影响的论述:史学价值:纪传体的开创:司马迁在《史记》中创立了纪传体,将帝王将相的生平事迹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历史现象结合起来,使历史叙述更加生动、立体。客观公正的史学态度:《史记》在记载历史事件时,力求客观公正,不偏不倚,为后世史学研究树立了典范。丰富的史料:司马迁广泛收集史料,包括文献、传说、民歌等,使《史记》成为一部史料丰富的历史著作。独特的叙事风格:《史记》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史学研究的影响:纪传体成为后世史书的编纂模式:《史记》的纪传体为后世史书编纂提供了范例,许多史书如《汉书》、《后汉书》等均采用纪传体。史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史记》在史料选择、史料整理、历史评价等方面,为后世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历史观念的深化:《史记》不仅记录了历史事实,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观念,对后世历史观念的深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历史学地位的提升:《史记》的问世,使史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日益重要,为后世史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对《史记》的史学价值及其对后世史学研究的影响进行论述。考生在回答时,应首先阐述《史记》的史学价值,包括纪传体的开创、客观公正的史学态度、丰富的史料、独特的叙事风格等方面。其次,考生应分析《史记》对后世史学研究的影响,如纪传体成为编纂模式、史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历史观念的深化、历史学地位的提升等。在论述过程中,考生应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以增强论述的说服力。第四题论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请详细分析科举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并评价它对中国古代社会流动性、文化教育及官僚体系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答案与解析:答案要点: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正式形成于唐朝,历经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农业大学《设计导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员工管理系统课程设计书
- 青岛黄海学院《大学进阶英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CT变换课程设计及要求
- 宿舍燃烧学课程设计
- 2024有机奶粉买卖合同
- 防波堤护面课程设计
- 地下空间规划课程设计
- UCC28950中文版技术
- 110kV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计
- 什么是压铸PQ图表
- 师德师风台账
- R1234yf物性表
- 观澜河一河一档档案资料.doc
- 精装样板木工安全技术交底
- 伤口愈合新观念王威
- 充电桩合同协议书
- 南海争端ppt讲完整版
-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