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一、单选题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下列人类行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A.垃圾分类 B.农药防虫 C.退耕还林 D.定期休渔2.生物学家Hayflick发现正常细胞分裂到一定次数后,细胞便会走向衰老和凋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次数与“端粒DNA”的长度密切相关B.细胞衰老过程中所有基因都不发挥作用C.细胞凋亡过程产生的凋亡小体避免了引起炎症D.细胞分裂次数增加会导致癌变概率的增大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丝瓜果肉极易褐变,严重影响丝瓜产品的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多酚氧化酶(PPO)存在于细胞溶胶中,是酶促褐变过程中最主要的酶。过氧化物酶(POD)是引起褐变的另一种关键酶。科研人员以OD值为指标,研究了pH对丝瓜PPO及POD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OD值越大酶活性越强)。3.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酶的最适pH相同 B.POD在碱性条件下活性更高C.实验中应控制各组PPO的量相同 D.OD值越大说明消耗酶的量越多4.如图为发生在丝瓜果肉细胞中的某一生理过程示意图,箭头表示囊泡的运输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PO在囊泡A中合成B.多数PPO通过囊泡B运出细胞C.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依赖于细胞骨架D.图示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5.粗提取DNA时,向鸡血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并搅拌,过滩后得到滤液甲,在滤液甲中加入适量的物质X,氯化钠后,再次过滤得到滤液乙,在滤液乙中加入物质Y,获得DNA相对含量较高的白色丝状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使细胞破裂B.物质X可以是蛋白酶C.物质Y可以是95%的冷酒精D.滤液甲和滤液乙的成分基本相同6.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敏感,长期使用青霉素,存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药性逐渐增强。主要表现为:从群体上看,具有抗药性的菌体所占比例增加;从个体上看,单个菌体能抵抗更高浓度的青霉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群体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单个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药增强可能是若干个突变累加的结果C.长期使用青霉素可导致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D.抗药性强的菌体在各种环境中都具有生存和繁殖的优势7.如图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只进行需氧呼吸B.bc段CO2的释放速率不变C.ab段细胞中有机物的能量利用效率大于cd段D.O2消耗速率可代表人体细胞呼吸总速率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加热升温可使DNA双链解旋并分开,如果再缓慢冷却,两条互补链会重新结合为双链。SP8噬菌体DNA的一条链含较多的嘌呤(重链),另一条链含较多的嘧啶(轻链)。让SP8噬菌体侵染枯草杆菌,然后从枯草杆菌中分离出RNA,分别与SP8噬菌体DNA的重链或轻链混合,并缓慢冷却。结果,SP8噬菌体侵染后形成的RNA(简称SP8噬菌体RNA)只与重链形成DNA-RNA杂合分子。8.根据以上材料,可得出的结论是()A.DNA进行半保留复制B.枯草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C.DNA-RNA杂合分子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D.SP8噬菌体DNA转录时重链是模板链,轻链是编码链9.下列关于SP8噬菌体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SP8噬菌体RNA形成时延伸方向为5'到3'B.SP8噬菌体RNA碱基含量遵循卡伽夫法则C.SP8噬菌体RNA中含有4种核苷酸、2种五碳糖D.SP8噬菌体RNA可与SP8噬菌体蛋白质重组成新的病毒10.下图表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对原尿中一些物质的重吸收过程(图中物质图形的数量代表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钠钾泵的作用说明载体对转运对象不具专一性B.钠钾泵转运过程中形状的改变需要ATP供能C.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和运出葡萄糖的转运方式相同D.对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需要直接消耗ATP11.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的血常规在不同类型的白细胞数量增多方面有明显区别。病毒性感冒的标志是淋巴细胞数量升高,细菌性感冒的标志则嗜中性粒细胞数量升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可直接识别细菌和病毒B.感冒时淋巴细胞在淋巴结中增殖分化会引起淋巴结肿大C.细菌性感冒中,中性粒细胞增多,说明细菌不会引发特异性免疫D.病毒性感冒中,一种病毒只能引起一个B淋巴细胞产生相应抗体12.某同学设计了一份在家用带盖玻璃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方案。下列选项是该方案中的部分叙述,正确的是()A.将玻璃瓶用酒精消毒后,装满葡萄汁B.酒精发酵期间,保持瓶盖紧闭以免空气和杂菌进入C.醋酸发酵期间,可将发酵瓶移至相对更温暖的地方D.醋酸发酵一段时间后,加入少量干酵母进行酒精发酵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这是《煮酒论英雄》中曹操和刘备的对话。“圣人迅雷风烈必变”是指人受到突然的声音惊吓时,身体许多部位会产生“惊吓反应”,比如迅速眨眼、缩脖、心跳加快等。13.下列关于“惊吓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惊吓反应”是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的保护性反应B.眨眼、缩脖、心跳加快的反射中枢相同C.植物性神经中的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跳加快D.“惊吓反应”伴随着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14.在“惊吓反应"中,传入神经元传导兴奋并将其传递到神经中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静息电位的产生依赖于神经细胞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B.兴奋传导过程中Na+内流导致反极化状态的出现C.该过程中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单向传导D.突触后膜内神经递质的积累导致其产生动作电位15.下图为某植物原生质体的培养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通常用盐酸解离细胞壁B.过程②可使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C.过程③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浓度相对较低D.过程④表示为提高适应外部环境能力的炼苗过程16.“卵子死亡”是新发现的一种显性遗传病,患者的卵子受精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退化凋亡的现象,从而导致女性不孕。该病由Р基因突变导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B.Р基因突变前后碱基数量可能不变C.患者的“卵子死亡”致病基因可能来自父方或母方D.产前诊断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携带“卵子死亡”的致病基因17.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科研人员对两种动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数年的追踪调查。根据调查数据构建的数学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A的K值在N2附近B.动物A和B的数量关系体现了负反馈调节C.动物A是影响动物B种群密度变化的外源性因素D.调查期间两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均呈“S”型曲线18.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图1)。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数据结果见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和激素处理时间的长短B.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表现出促进作用C.出现A组数据的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内源IAA的量较高D.B组数据可知,GA3和IAA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3.6倍19.如图为某海洋生态系统的部分捕食关系,其中数字为生物体内DDT浓度(×10-6ppm),燕鸥主要以凤尾鱼为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生态系统层次分析能量流动,燕鸥属于第三营养级B.扇贝体内的DDT总量高于蜗牛C.浮游生物无法通过体表吸收的方式富集DDTD.图中数据可用于计算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20.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表现正常。不考虑交叉互换,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I-1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B.Ⅲ-3基因型为XABXAb的概率为1/2C.Ⅳ-1致病基因来自Ⅰ-1概率为1/2D.Ⅱ-1与Ⅱ-2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二、综合题21.人在长跑过程中往往会大量出汗,脸红,乏累,血压升高,之后还会出现肌肉酸胀,这些都是由剧烈运动时体内发生的多种生理变化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1)大量出汗会导致失水增多,人体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激素是。该激素由神经垂体释放,神经垂体不具有腺细胞但能释放激素的原因是。(2)长跑过程中脸红的主要原因是。脸红导致体表温度升高,从而有利于通过的方式散热。剧烈运动过程中主要产热器官是。(3)长跑过程中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直接来自于,该物质的主要来源是(填生理过程)。(4)长跑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枢,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作用于心脏及血管细胞膜上的,从而维持血压基本稳定,该调节方式属于调节。(5)有研究报道,常年坚持长跑的人,其血清中TSH浓度较高。TSH的分泌受到TRH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其结构基础是垂体细胞有。22.滨海湿地是上海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在维持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据统计从1950年至今,上海大约58%的滨海湿地被破坏,因此,需要有效的生态修复和保护。请回答下列问题:(1)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的大幅度入侵导致上海滨海湿地原来的海三棱薰草等土著物种死亡直至部分消失,导致了(填生物多样性的类型)下降。土著植物的减少也导致鸟类的数量减少,其原因是。(2)全球变暖是导致上海滨海湿地减少的另一原因,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来看,减少和增加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3)在评估滨海湿地的健康状况时,可以大型底栖生物的丰富度、平均密度及为指标。与调查鸟类相比,调查大型底栖生物的优点是。(4)在修复滨海湿地时,引入的美人蕉、鸢尾等挺水植物,对有害藻类水华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原因是。引入的两栖动物、鱼类和水鸟,可通过提高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了滨海湿地的。互花米草入侵所带来的危害警示我们,引种时要注意(答出1点即可)。(5)修复后的滨海湿地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可能会发生演替。群落演替的原因有。23.人参是喜阴植物,是非常著名的一味中药,近年来在推广人工种植。为了探究不同补光方案对于人参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设置6个组别,分别进行为白光(W)、蓝光(B)、黄光(Y)、红光(R)和红蓝混合光(M)以及不补光的对照组(CK)处理,并重复3次;在人参叶片全部展开后进行补光处理,补光时间为日出前2h和日落后2h;整个实验在人参的三个相应时期测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开度,结果如图1、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测定净光合速率时,需测定的CO2吸收量;各组均重复3次的目的是;若需进一步测定总光合速率,则还需各组的呼吸速率,测定呼吸速率的基本实验思路是。(2)气孔是植物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通过气孔扩散的气体有和水蒸气。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CO2经由气孔吸收后,在叶绿体中参与循环,该循环是指将的一系列反应。(3)由实验操作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或不是)光照强度。(4)据图1分析,的补光方案对绿果期和红果期的光合作用促进效果最佳。据图1和图2分析,的补光方案对三个时期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有促进作用。(5)据图1和图2分析,补蓝光组能提高净光合速率,其中气孔开度(填“是”或“不是”)限制开花期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补蓝光能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机制可能是以下哪几项?(A.促进叶绿体发育;B.提高光合色素含量;C.提高了CO2固定的速度;D.提高了蒸腾速率)24.P24是HIV病毒颗粒的主要结构蛋白(大小约为26KD),是P24基因的表达产物。P24单克隆抗体在HIV感染的诊断、治疗等方面有重要意义,P2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利用基因工程生产P24蛋白;利用细胞融合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活性的鉴定。请回答下列问题:(1)提取HIV的总RNA,经过程获得总cDNA。通过PCR技术可在总cDNA中专一性的扩增出P24基因的cDNA,原因是。(2)在构建重组质粒时,需对质粒和P24基因的cDNA用BamHI和XhoI进行双酶切,双酶切的优点是研究发现,P24基因的cDNA缺乏这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此,在设计PCR引物时,需要。(3)将重组质粒(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导入宿主菌体细胞后,进行的部分操作及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①②两处的接种方法(填“相同”或“不同”),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能生长的菌落不一定能合成P24,其原因是。蛋白凝胶分析结果图中,1为蛋白Marker,2为不含物质A的菌液,3为含物质A的菌液,实验结果说明P24较高的是(填“2”或“3”),据此推测物质A的作用是。(4)用P24蛋白对小鼠以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加强免疫3次,其目的是。取免疫后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用促融,并经HAT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进一步筛选时,需先对含杂交瘤细胞的培养液进行稀释,然后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检测,筛选出具有特性的细胞。再将所得细胞进行克隆培养,进而获得P24单克隆抗体。克隆培养的关键是。(5)T细胞被HIV感染后,会与未被感染的T细胞发生融合,从而形成多核巨细胞,多核巨细胞不久死亡又释放出大量新病毒。多核巨细胞的数量可作为P24单克隆抗体活性鉴定的指标。请完善以下鉴定P24单克隆抗体活性的实验思路:①将未被感染的T细胞等分为三组,处理如下:A组:HIV感染的T细胞+未被感染的T细胞+细胞培养液;B组:HIV感染的T细胞+未被感染的T细胞+;C组:未被感染的T细胞+细胞培养液;②48小时内每隔8小时测定三组的多核巨细胞的数量,并进行统计分析。若P24单克隆抗体能有效抑制多核巨细胞的形成,请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的形式画出)。三、实验题25.果蝇易饲养、繁殖快,并且其染色体数目少,常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摩尔根等利用眼色基因突变体开展研究,把基因传递模式与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分配行为联系起来,证明了学说。(2)现有一个果蝇自然种群,体色有灰身和黑身两种,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探究体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常采用的方法是:,并观察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3)现已证明灰身(E)对黑身(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型及比例如下: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或。仅通过实验一的杂交结果(填“能”或“不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理由是。(4)实验一的F1群体中灰身基因(E)的基因频率为;将实验二F1的灰身短刚毛果蝇和黑身长刚毛果蝇混合饲养,让其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灰身长刚毛的比例为。(5)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一只4号染色体三体的纯合短刚毛雌果蝇,该变异果蝇能正常繁殖,且产生的配子均可育。请以该三体果蝇、纯合的短刚毛果蝇、长刚毛果蝇为材料,设计简单的杂交实验,鉴定B、b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实验设计思路:①用与杂交,得到F1;②F1与长刚毛果蝇杂交,统计F2中短刚毛与长刚毛果蝇的比例。预期结果及结论(要求写出每种结果对应的准确的表型比):若,则说明B、b位于4号染色体上;若,则说明B、b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解答】A、垃圾分类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A正确;B、农药防虫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不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B错误;C、退耕还林,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C正确;D、定期休渔,为了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任何人在规定的海域内捉鱼,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D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措施有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和资源,建立起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2.【答案】B【解析】【解答】A、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细胞分裂次数与“端粒DNA”的长度密切相关,A正确;B、细胞衰老后,细胞中与衰老有关的基因的表达增强,B错误;C、细胞凋亡产生的凋亡小体更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分解,不会引起炎症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C正确;D、分析题意可知,正常细胞分裂到一定次数后,细胞便会走向衰老和凋亡,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细胞分裂次数增加会导致癌变概率的增大,D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1)衰老细胞的特征:①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②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③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④有些酶的活性降低;⑤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2)细胞死亡包括凋亡和坏死等方式,其中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主要方式。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它是一种程序性死亡。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细胞坏死是指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如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的情况下,由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答案】3.C4.C【解析】【分析】(1)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控制的对实验对象进行处理的因素叫作自变量,一般用横轴表示;因自变量改变而变化的变量叫作因变量,一般用纵轴表示。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叫作无关变量,一般需控制无关变量适宜且相同。
(2)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3.A、据题图分析可知:PPO最适pH为6.0左右,POD最适pH在5.6左右,两种酶的最适pH不同,A错误;B、POD酶最适pH在5.6左右,所以在酸性条件下活性更高,B错误;C、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pH对丝瓜PPO及POD活性影响,因此除了自变量pH和酶的种类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即实验中应控制各组PPO的量相同,C正确;D、由题干信息,可知OD值越大酶活性越强,无法确定消耗的酶的量,D错误。故答案为:C。4.A、PPO(多酚氧化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A错误;B、由题干信息“多酚氧化酶(PPO)存在于细胞溶胶中,是酶促褐变过程中最主要的酶”可知,多数PPO在细胞内起作用,不需要运出细胞,B错误;C、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形态,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依赖于细胞骨架,C正确;D、图示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错误。故答案为:C。5.【答案】D【解析】【解答】A、鸡血细胞中无细胞膜,在蒸馏水中容易吸水涨破,故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使细胞破裂,A正确;B、利用木瓜蛋白酶分解杂质蛋白,故物质X可以是蛋白酶,B正确;C、加入与滤液体积相等的、体积分数为95%的冷却的酒精是析出DNA,故物质Y可以是95%的冷酒精,C正确;D、滤液甲和滤液乙的基本成分不同,其中滤液甲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等杂质,而滤液乙中DNA较多,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DNA不溶于酒精,但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初步分离DNA与蛋白质。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它能溶于2mol/L的NaCl溶液。在一定温度下,DNA遇二苯胺试剂会呈现蓝色,因此二苯胺试剂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DNA粗提取和鉴定的过程实验材料的选取:凡是含有DNA的生物材料都可以考虑,但是使用DNA含量相对较高的生物组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可以选择新鲜洋葱、香蕉、菠菜、菜花和猪肝等。6.【答案】D【解析】【解答】A、群体抗药性增强是突变后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B、单个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药增强可能是若干个突变累加后再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下导致的结果,B正确;C、由于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长期使用青霉素,导致不抗青霉素个体死亡,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基因频率不断增加,B正确;C、抗药性强的菌体只是在青霉素环境中具有生存和繁殖的优势,在其他环境中不一定具有优势,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界的生命史作出了科学的解释: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7.【答案】C【解析】【解答】A、ab段氧气消耗速率逐渐升高,血液中的乳酸不为0,说明该阶段主要是有氧呼吸,也有少量无氧呼吸,A错误;B、bc段氧气消耗速率逐渐升高,有氧呼吸不断加强,CO2的释放速率逐步上升,B错误;C、ab段主要是有氧呼吸,也有少量无氧呼吸;cd段氧气消耗速率不变,但血液中的乳酸含量逐渐升高,说明该段无氧呼吸加强。消耗等量有机物,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较多,因此,ab段细胞中有机物的能量利用效率大于cd段,C正确;D、人体细胞呼吸总速率=有氧呼吸速率+无氧呼吸速率,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因此O2消耗速率不能代表人体细胞呼吸总速率,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人体无氧呼吸是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分解糖类等有机物生成乳酸的过程,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分解糖类等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以氧气消耗速率表示有氧呼吸速率。分析曲线图:图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氧气消耗速率和血液中乳酸含量的关系,分析两曲线可知血液中乳酸水平不为零且持续发生变化说明发生了无氧呼吸。氧气消耗速率不为零,则也进行有氧呼吸。【答案】8.D9.A【解析】【分析】(1)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版,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子代DNA。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模版为DNA的一条链,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场所主要是细胞核。
(2)不同生物的DNA之间,4种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和相对比例很不相同,但无论哪种物质的DNA中,都有A=T和G=C,这被称为DNA化学组成的卡伽夫法则。8.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SP8噬菌体侵染后形成的RNA只与重链形成DNA-RNA杂合分子,说明该RNA是由重链为模板链形成的,能与重链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因此,SP8噬菌体DNA转录时重链是模板链,轻链是编码链,D正确。故答案为:D。9.A、RNA合成时,其链延长的方向是5’→3’,因此SP8噬菌体RNA形成时延伸方向为5'到3',A正确;B、卡伽夫法是在DNA分子中,A和T的分子数相等,G和C的分子数相等,SP8噬菌体RNA为单链,不含T,且A和U、G和C的分子数不一定相等,B错误;C、SP8噬菌体RNA中含有4种核糖核苷酸、1种五碳糖(核糖),C错误;D、SP8噬菌体为DNA病毒,SP8噬菌体RNA不能与SP8噬菌体蛋白质重组成新的病毒,D错误。故答案为:A。10.【答案】B【解析】【解答】A、钠钾泵只能转运钠离子和钾离子,说明载体对转运对象具专一性,A错误;B、由图可知,钠钾泵转运过程中形状的改变需要ATP供能,B正确;C、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为逆浓度梯度,属于主动运输,运出葡萄糖为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C错误;D、对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由图可知,该能量由钠离子势能提供,而不是ATP提供,D错误。故答案为:B。
【分析】(1)小分子、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方式方向(浓度→浓度)载体能量例子被动运输自由扩散高→低不需要不消耗H2O、O2、CO2、甘油、脂肪、乙醇、苯、尿素协助扩散高→低需要不消耗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低→高需要消耗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无机盐离子等。(2)大分子、颗粒性物质的非跨膜运输方式(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①胞吞:细胞外→细胞内,消耗能量,如白细胞吞噬病菌、变形虫摄食等。
②胞吐:细胞内→细胞外,消耗能量,如消化酶、抗体、蛋白质类激素等分泌蛋白的分泌。
11.【答案】B【解析】【解答】A、各种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不能直接识别细菌和病毒,需经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相应抗原特性才能被识别,A错误;B、感冒时淋巴细胞在淋巴结中增殖分化导致引起淋巴结肿大,有利于加强免疫,B正确;C、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细菌、真菌及其他异物的能力,所以细菌性感冒中,中性粒细胞增多,但不能说明细菌不能引起特异性免疫,C错误;D、B细胞无分泌抗体的功能,抗体由浆细胞分泌,D错误。故答案为:B。
【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①吞噬细胞可参与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和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如果病原体被吞噬细胞直接吞噬消化,则属于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②T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但作用不同: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呈递大多数抗原给B细胞,同时会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成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
③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能产生淋巴因子的细胞是T细胞;能与靶细胞接触的细胞是效应T细胞。
④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和物质有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抗体;能识别抗原,但无特异性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是浆细胞。
⑤浆细胞来源于B细胞(初次免疫)和记忆B细胞(二次免疫)。初次接触抗原时,增殖分化速度慢,产生抗体少;再次接触抗原时,增殖分化速度快,产生抗体多。效应T细胞来源于T细胞(初次免疫)和记忆T细胞(二次免疫)。12.【答案】C【解析】【解答】A、葡萄汁不能装满发酵瓶,要留有1/3的空间,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同时避免发酵液溢出,A错误;B、酒精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酒精,还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酒精发酵期间,要根据发酵进程适时拧松瓶盖放气,B错误;C、醋酸发酵温度较酒精发酵温度高,醋酸发酵期间,可将发酵瓶移至相对更温暖的地方,C正确;D、酒精发酵在前,醋酸发酵在后,进行醋酸发酵后,不能再进行酒精发酵,D错误。故答案为:C。
【分析】果酒、果醋制作过程中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
①榨汁机、发酵瓶等器具要清洗干净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晾干。
②清洗葡萄时要先冲洗后去除枝梗和腐烂的籽粒,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③用带盖的瓶子制作果酒时,每隔12h左右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
【答案】13.B14.D【解析】【分析】(1)植物神经又称自主神经,其中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能使人活跃,副交感神经能使人安静,两者相互配合,支配整个机体和全身脏器活动。
交感神经的作用一般是心跳增快、血压升高、汗液分泌增加、瞳孔缩小等;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汗液分泌减少、瞳孔变大等。
(2)兴奋的传导过程
静息电位:静息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K+外流,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动作电位:受到刺激后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造成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
兴奋的传导:未兴奋部位为内负外正,兴奋部位为内正外负,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
恢复静息电位:局部电流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这样进行下去,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13.A、分析题意可知,“惊吓反应”是指人受到突然的声音惊吓时,身体许多部位的应激发应,该反应是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的保护性反应,有利于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A正确;B、眨眼和缩脖是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的,而心跳加快是内脏运动神经支配的,不受意识控制,故眨眼、缩脖、心跳加快的反射中枢不同,B错误;C、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植物性神经中的交感神经占优势,在其作用下,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C正确;D、肾上腺素是一种应激激素,能够提高机体的代谢能力等,“惊吓反应”伴随着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D正确。故答案为:B。14.A、静息电位的产生依赖于神经细胞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静息电位主要是与钾离子外流有关,A正确;B、兴奋传导过程中,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会导致反极化状态的出现,B正确;C、在体内反射弧中进行兴奋的传导时,由于经过突触结构,在突触处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故该过程中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单向传导,C正确;D、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引发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此后被酶分解或重吸收回突触小泡,并不会进入突触后膜积累,D错误。故答案为:D。15.【答案】B【解析】【解答】A、①为去壁过程,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溶液处理,A错误;B、悬浮的原生质体经过②可再生出细胞壁,B正确;C、过程③表示诱导生芽的过程,需要提高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以促进芽的分化,C错误;D、过程④为植物个体发育的过程,将试管苗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中生长,为炼苗过程,D错误。故答案为:B。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1)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前提: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
(3)条件:激素、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适宜的培养条件。
(4)结果: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诱导其再分化成胚状体,长出芽和根,进而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16.【答案】C【解析】【解答】AC、根据题意““卵子死亡”是新发现的一种显性遗传病,患者的卵子受精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退化凋亡的现象”可知,其母亲只能提供不含有致病基因的卵细胞,故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于父方;由于父方的X染色体只能来源于其母亲,而母亲只能提供不含有致病基因的卵细胞,故P基因应位于常染色体,A正确,C错误;B、若Р基因是由于碱基对的替换而发生的基因突变,则突变前后碱基数量不变,B正确;D、产前诊断包括羊水检查、B超检查、基因诊断等手段,通过基因诊断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携带“卵子死亡”的致病基因,D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1)基因突变是根本原因:基因中碱基的替换。
(2)强调“基因”,突变的位置必须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即基因片段。
强调“碱基”,改变的单位,是碱基,不具体改变碱基的数目,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但不能是完整基因片段。如,R型菌吸收S型菌的部分DNA片段,不属于基因突变,属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原理是基因重组。
17.【答案】D【解析】【解答】A、动物A的种群密度在N2处上下波动,所以动物A的K值为N2,A正确;B、曲线在高时会调节其值降低,在低时会调节升高,动物A和B的数量关系体现了负反馈调节,B正确;C、由曲线可知,A、B为不是关心,且A为捕食者,所以动物A是影响动物B种群密度变化的外源性因素,C正确;D、调查期间两种动物的种群数量有增加也有减少,呈现出周期性波动,不是S型曲线,D错误。故答案为:D。
【分析】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
(1)含义: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曲线,称为“S”型曲线。
(2)形成条件: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有敌害。(条件有限)
(3)形成原因: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天敌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死亡率等于出生率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4)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K值可以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18.【答案】A【解析】【解答】A、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是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合题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有无、激素种类和处理时间的长短,A错误;B、由图2可以看出,IAA和GA3单独处理组的茎芽长度都高于不用激素处理的空白对照组,因此IAA和GA3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起促进作用,B正确;C、A组数据与其他组比较,未明显显示出GA3和IAA具有协同作用,结合A组处理时间可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内源IAA的量较高,C正确;D、B组中,GA3和IAA两种激素联合使用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使用的(13.0-4.0)÷(6.5-4.0)=3.6倍,D正确。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用:种类合成部位生理功能生长素幼嫩的芽和幼叶和发育的种子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从而引起植物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等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体各个部位促进果实成熟
19.【答案】A【解析】【解答】A、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进行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故在生态系统层次分析能量流动;据图可知,燕鸥以植食性动物为食,属于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A正确;B、DDT随着营养级的增加而出现富集现象,图中扇贝和蜗牛均属于第二营养级,两者的DDT含量差别不大,B错误;C、浮游生物包括动植物等,可以通过体表吸收的方式富集DDT,C错误;D、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图中数据只是部分生物,不能计算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故答案为:A。
【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原因:能量只能从上一营养级流入下一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逐级递减。原因:
①各营养级生物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大部分能量,无法再利用。
②各营养级的生物中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利用,即未被利用部分。20.【答案】D【解析】【解答】A、由题意可知,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Ⅰ-2基因型为XAbY且Ⅰ-1为患者、Ⅱ-3正常,所以Ⅱ-3必定同时含有A、B基因,则Ⅰ-1必定至少含有一个B基因并且不含A基因,其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A正确;B、II-4的基因型均为XABY,II-3的基因型为XAbXaB,II-4和II-3婚配,其女儿III-3的基因型为1/2XABXaB或1/2XABXAb,B正确;C、II-4和III-2的基因型均为XABY,II-4和II-3婚配,III-3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表现型为正常,III-2和III-3婚配,IV-1的基因型为XaBY或XAbY,致病基因来自于I-1、I-2的概率都是1/2,C正确;D、由于Ⅰ-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故可知Ⅱ-2的基因型为Xa_Y,但由于Ⅱ-1的基因不确定,无法得出后代患病女孩的概率,如:当Ⅱ-1的基因型为为XABXaB,和Ⅱ-2的后代中XABXa_∶XaBXa_(患病女孩)∶XABY∶XaBY(患病男孩)=1∶1∶1∶1,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如果Ⅱ-1的基因型为XABXAB,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0,D错误。故答案为:D。
【分析】(1)判断遗传病种类的一般依据如下: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无病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无病非伴性。
伴Y遗传看男病,子子孙孙无穷无尽也。
(2)当两种遗传病(甲病和乙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可用图解法来计算患病概率。首先根据题意求出患一种病的概率(患甲病或患乙病的概率),再根据乘法原理计算:
①两病兼患概率=患甲病概率×患乙病概率;
②只患甲病概率=患甲病概率-两病兼患概率;
③只患乙病概率=患乙病概率-两病兼患概率;
④只患一种病概率=只患甲病概率+只患乙病概率;
⑤患病概率=患甲病概率+患乙病概率-两病兼患概率;
⑥正常概率=(1-患甲病概率)×(1-患乙病概率)或1-患病概率。21.【答案】(1)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然后经轴突运输到神经垂体的(2)血液循环加快,体温升高,脸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皮肤排汗;骨骼肌(3)ATP;细胞呼吸(4)神经递质受体;神经(5)TRH和甲状腺激素的受体【解析】【解答】(1)大量出汗会导致失水增多,人体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激素有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其中抗利尿激素是由神经垂体释放,神经垂体不具有腺细胞但能释放激素的原因是神经垂体不含腺细胞,所以自身不能合成激素,神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然后经轴突运输到神经垂体的末梢储存的。(2)长跑过程中脸红的主要原因是在跑步的时候,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体温升高,脸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脸红导致体表温度升高,从而有利于通过皮肤排汗的方式散热。剧烈运动过程中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安静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和脑。(3)ATP是直接能源物质,所以长跑过程中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直接来自于ATP,人体内ATP主要来源于细胞呼吸。(4)长跑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枢,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作用于心脏及血管细胞膜上的递质受体,从而维持血压基本稳定,该过程借助反射弧完成,因此方式属于神经调节。(5)TSH的分泌受到TRH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激素需要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相互识别,并发生特异性结合,所以其结构基础是垂体细胞有TRH和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分析】(1)水盐的来源与排出:从饮食中获得水和各种无机盐,主要通过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
参与调节的激素——抗利尿激素(ADH),
①合成分泌部位: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释放部位:垂体(后叶)。③作用: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2)体温调节过程
(3)能源相关知识
①能量的最终来源:太阳能。
②细胞中的三大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③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④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
⑤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淀粉;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
⑥细胞内良好(主要)的储能物质:脂肪;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
(4)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联系
①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如缺碘),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分泌过多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总之,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22.【答案】(1)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2)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碳的吸收(3)种群密度;大型底栖生物活动范围较小,无迁入迁出(4)挺水植物可以和藻类竞争阳光、N、P;抵抗力稳定性;避免引起外来物种入侵(5)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生物的迁入、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类的活动【解析】【解答】(1)物种的消亡可导致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下降;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土著植物的减少也导致鸟类的数量减少。(2)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来看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是重要举措。(3)在评估滨海湿地的健康状况时,可以大型底栖生物的丰富度、平均密度及种群密度;大型底栖生物活动范围较小,迁入迁出不明显,适合用于调查。(4)挺水植物可与藻类竞争阳光、N、P等资源,故引入的美人蕉、鸢尾等挺水植物,对有害藻类水华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互花米草入侵所带来的危害警示我们,引种时要注意考虑生物与当前生物之间的关系,不能造成生态入侵。(5)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生物的迁入、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类的活动,等等。这些因素常常处于变化的过程中,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增长或得以维持,不适应的数量减少甚至被淘汰。
【分析】(1)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
①遗传(基因)多样性:生物存在各种各样的变异,并且变异是不定向的,因而出现了遗传多样性。
②物种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形成物种多样性的根本原因,蛋白质多样性是形成物种多样性的直接原因。
③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的环境共同组成的,所以物种的多样性和无机环境的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碳循环
碳的存在形式
①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的形式存在。
②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3)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①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
特点: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②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4)演替是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论是成型的还是发展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群落演替导致群落内生物种类不断改变,物种丰富度一般逐渐升高。
23.【答案】(1)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实验出现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一致,将同种植物放置于黑暗条件下,测定其呼吸速率(单位时间内氧气的消耗量或二氧化碳的释放量)(2)O2(氧气)、CO2(二氧化碳);卡尔文;二氧化碳还原为糖(3)不是(4)红蓝混合光;红光和红蓝混合光(5)是;AB【解析】【解答】(1)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作为测量指标;各组均重复3次的目的是求出平均值,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实验出现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由于总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故则还需各组的呼吸速率,测定呼吸速率意味着不能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遮光(暗)处理,故测定呼吸速率的基本实验思路是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一致,将同种植物放置于黑暗条件下,测定其呼吸速率(单位时间内氧气的消耗量或二氧化碳的释放量)。(2)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当气孔张开时,外界的二氧化碳通过气孔进入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当气孔张开时,外界的氧气通过气孔进入叶片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态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扩散到体外的过程,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故通过气孔扩散的气体有O2、CO2和水蒸气,气孔的运动可以影响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及蒸腾作用;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CO2经由气孔吸收后,在叶绿体中参与卡尔文循环,该循环是指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的一系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3)结合题干“设置6个组别,分别进行为白光(W)、蓝光(B)、黄光(Y)、红光(R)和红蓝混合光(M)以及不补光的对照组(CK)处理”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质(光的种类)而非光照强度。(4)分析图1:在绿果期和红果期,对植物的的光合作用促进效果最好的是红蓝混合光的补方案(与对照组相比,净光合速率增幅最大;据图1和图2分析,红光和红蓝混合光的补光方案对三个时期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有促进作用(只有这两种处理方案对应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片气孔导度在开花期、绿果期和红果期均是高于对照组的)。(5)分析图1可知:补蓝光组能提开花期高净光合速率,分析图2可知:在开花期,补蓝光组的叶片气孔导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故气孔开度是限制开花期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需要光,光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含有光合色素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故而推测补蓝光能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机制可能是能促进叶绿体发育与提高光合色素含量,故答案为:AB。
【分析】(1)光合作用的过程如下:
①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②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大量的[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H]和ATP的移动方向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合成ATP,暗反应消耗ATP,且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
(2)净光合速率和真正光合速率
光合速率是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速率。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二氧化碳固定(或氧气释放)量。也称光合强度。
①净光合速率:常用一定时间内O2释放量、CO2吸收量或有机物积累量表示。
②真正光合速率:常用一定时间内O2产生量、CO2固定量或有机物产生量表示。
③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④净产氧量=总产氧量-呼吸耗氧量。
⑤净生产葡萄糖量=实际生产葡萄糖量-呼吸消耗葡萄糖量。
⑥实际消耗二氧化碳量=实测的二氧化碳量+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
24.【答案】(1)逆转录;引物是根据P24基因对应的cDNA的一段已知序列设计合成的(含有/加入了能与之特异性结合的引物)(2)防止质粒和目的基因的自身环化及质粒和目的基因的反向连接;在引物中加入限制酶BamHI和XhoI的识别序列(3)不同;重组质粒表达了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但不一定表达了P24基因(合理即可);3;物质A能诱导P24基因的表达(合理即可)(4)促使小鼠产生更多的(能分泌抗P24抗体的)B细胞;仙台病毒或聚乙二醇或电刺激法;能产生P24抗体(又能无限增殖);保证分离出来的细胞是一个而不是多个(5)P24单克隆抗体;【解析】【解答】(1)以mRNA为模板合成cDNA的过程为逆转录,利用PCR技术扩增P24基因的cDNA,需要以P24基因合成的引物,这样引物能够在总cDNA中与P24基因的cDNA特异性结合,从而利用PCR扩增技术专一性扩增出P24基因的cDNA。(2)设计双酶切可以保证目的基因和质粒定向连接(或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环化或反向连接)。在设计PCR引物时添加限制酶BamHI和XhoI的识别序列,使扩增得到的目的基因首端、末端能分别被这两种酶识别并剪切,得到与质粒相同的黏性末端,以确保目的基因与质粒载体正确连接。(3)由图可知,图中①为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②为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二者使用接种方法不同。由于重组质粒表达了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但不一定表达了P24基因,所以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能生长的菌落不一定能合成P24。由图可知,1作为对照,3中P24含量较高,由于其加入了A,说明物质A能诱导P24基因的表达。(4)对小鼠多次接种P24蛋白(抗原),目的是使其产生更多的(能分泌抗P24抗体的)B细胞,动物细胞融合可用仙台病毒或聚乙二醇或电刺激法进行促融。此后需要经过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即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第二次筛选出既能产生特异性抗体P24又能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培养的关键是保证分离出来的细胞是一个而不是多个,以保证产生抗体的专一性。(5)由题意可知,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我的五年规划
- 糖尿病玻切手术
- 《听企鹅讲故事》课件
- 家居装饰课程设计
- c 课程设计飞机
- 扫描电子显微镜培训
- 2024年中国小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混凝土供货合同样书
- 防喷器液压课程设计
- 阜新混煤课程设计
- 《计算机组成原理》全册详解优秀课件
- 邯运集团物流设计方案
- 企业清产核资报表
-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通识题学习考试题库(含答案)
- 神经外科年度医疗质控总结年度质控计划
- Unit 2 My week B Read and write(教案)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ERSA-回流炉教学讲解课件
- 正投影及三视图的形成(共70张PPT)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精忠报国》
-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指标体系
- 谈心谈话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